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刀斩落红尘-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的眼睛盯着邓霖看了半天,良久才微微一笑说道:“邓卿家辛苦了。”说着他手指一挥,示意邓霖上前来。

    邓霖当然不敢怠慢,小心谨慎的上前几步走到了桌案前便停下了。朱棣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其实我知道你为何来,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

    “请陛下明示。”邓霖想去摸鼻子,可是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棣接着说道:“哈麻木一路设计诱敌引我到来,前方过了峡谷便是忽兰忽失温,你是不是想提醒我马哈木必定在峡谷中设有重兵,想与我在此决战。”

    面对着朱棣那并不算严厉的眼神,可是邓霖却感觉自己像是透明般的,朱棣果然不愧为是永乐大帝,胜不骄败不馁,接连几个胜仗根本就没有造成他的大意,相反他完全摸清了马哈木的意图。

    “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应敌?”朱棣的问题马上抛给了帐中的所有将领。

    于是大帐内的将军们各抒己见起来,有的认为应该分兵绕路过去,有的觉得大军分为几个批次攻入,一时间竟然有好几种策略相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所有的目光都定向了朱棣。

    朱棣深沉的眼光环绕了大帐一周后才缓缓的说道:“茫茫大草原,马哈木如果一味的躲闪腾挪,我军虽众却仍是奈何不了他。这次既然是他找上我们了,我们就誓不可退让。也许那地形是他的机会,可是也同时是我们的机会所在,所以我意已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皇帝既然已经发话,大帐内的一众将领马上齐声高喝了起来,声势竟也不小。吓得邓霖一震,眼睛却眯了起来,原来一众人声中,居然还掺杂着冯君扬的声音。刚一愣神间,便觉得背后被人拉了一把,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几步。

    接下了白绝投来的视线后,邓霖赶紧微笑示意。堂堂的中军大帐内,在里端除了朱棣外,就只有邓霖一人站着,所有将军似乎在同时对着邓霖宣誓似的,难怪刚才邓霖觉得浑身鸡皮疙瘩。

    所有人都面目郑重,只有朱棣一人嘴角挂着一丝笑意,眼睛却盯在了邓霖脸上。不知者不罪,朱棣似乎在传达着这样的意思。威严而不失人性,邓霖的心中不觉对朱棣好感起来。

    后续短暂的军事会议,邓霖当然听不懂,可是望着朱棣那充满自信的眼神,每一个细节都布置的精细无比,不禁心中暗暗称奇。接下去一顿饱餐后,大军便开始开动了。

    说是带了五十万士兵,可是沿途的布防以及分路攻击占了大量的兵力,余下的目前这支队伍人数在六万左右,却无一不是朱棣最精锐的部队。

    可是在出发之后,邓霖便感觉到了不对,因为在进谷前,阵型居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朱棣的中军居然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为鼓舞士气,朱棣的三万中军竟然和前军呼唤了位置。

    邓霖心中不免暗暗叫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原本就是担心朱棣出意外,可是朱棣还偏偏走在了最前面。

    突然脸上一阵灼热,邓霖马上侧脸望了过去,却看到了朱棣。朱棣策马走了过来说道:“给你们的任务便是给我保护好他即可。”说着马鞭指了一下身后的一名少年将军。

    那将军虽然全身盔甲,只露出了眼睛部分,可是一看就是相当的年轻,旁边还护着几个太监。

    “敢问皇上,他是?”邓霖赶紧问道。

    “皇孙朱瞻基。”朱棣说完这五个字后,便策马反回了自己的位置,根本不容邓霖有何辩驳的余地。

    原来是太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难怪朱棣对他宠爱有加。邓霖不觉与白绝冯君扬交换了下眼神,示意大家不但要守着朱瞻基,还要留意朱棣那的情况。两人当然会意,默默点头算是知道了。

    朱棣一身金甲,显得器宇轩昂,昂首挺胸间马鞭一举,一边的旗手马上挥舞起了大旗,大军顿时开始向前挺进起来。

    只要过了峡谷,就到了忽兰忽失温的地界,在那里将是一马平川,任凭敌人如何的躲闪,将都难逃明军的围剿,朱棣信心满满,亲自带领着中军突前。

    皇帝御驾亲征且身先士卒,竟像是形成了一股魔力似的。身后的众军当然誓死效命,六万大军行进起来,居然默然无声,简直就是万众一心。沉默在此刻却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感染着所有兵士们同舟同济,生死与共。

    勇气可嘉,谨慎小心却是难免,毕竟有皇帝在,容不得一丝马虎。此刻朱棣身边簇拥着的重将领,全都打着十二分的精神,以防敌军突袭。

    邓霖显然是里面最紧张的人。第一次陪伴在君侧,深感责任重大,所以他和白绝冯君扬三人始终紧跟在朱棣身边。邓霖更是把感知力放到了最大极限,一切周围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可是这条峡谷甚是宽敞,两边绵延的山岭均都在二十丈以外,邓霖实在没有把握能感知到山顶的情况。

    “第一次行军吧?”朱棣仿佛看穿了邓霖的内心。

    邓霖想点头,可是却突然想几天随着刘江劫债的经历,可是那毕竟只是偷袭,并非决战的架势,顿时觉得点头也不是摇头又不是。

    “你放心,两边山头上绝不会有埋伏。”朱棣微笑说道,显得异常轻松。

    “请皇上明示。”邓霖问道。

    “大明军队何止百万,马哈木当然知道不是明军对手,所以他的意图只在于我。”朱棣款款而谈起来。

    “正常情况下,您应该会在中军或者后军,马哈木即使有埋伏,也不会对前军下手。”邓霖何等聪明,马上接了上去。

    朱棣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接着说道:“一旦埋伏,就不可轻动,他吃不准我在哪里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埋伏在两边山头。”

    “那依着皇上的意思是?”邓霖小心的试探道。

    朱棣回道:“他所依仗的只有他的蒙古骑兵,威力确实惊人,所以他必定会选一处有利地形,正面冲击我军。”

    邓霖转折眼珠子说道:“前军一旦被冲散,就会影响中军,甚至后军,后军压根不知道前军的状态,所以到时候可能踩死的人都会超过战死的人。这样的正面决战才能最大程度的杀伤我军。”

    “孺子可教也。”朱棣再次微笑的点了点头。

    “所以您亲自带领前军,所为的就是稳定军心。”邓霖的眼中露出了由衷的钦佩之情。

    朱棣点头道:“不错,峡谷地带,前军万万不可乱。只要前军不乱,我军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皇上圣明”邓霖故意落后了一步,迎着朱棣的马屁股,拍起了马屁。他当然知道现在并不是聊天的好时机,疑义一旦被释怀,便马上退回了原地。

    本文来自看書王小说

    :

第298章 临阵斗帅() 
六万整编明军在皇帝朱棣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峡谷。 明军士兵步伐一致,多个兵种互相协防着,显得井然有序。

    大峡谷两侧高耸着巨山,使中间的通道形成了天然的通风口。凌厉的山风呼啸而来,发出呼呼的声响。明军训练有序,个个面目凝重,却不失慌张,此刻除了风声外,竟没有一丝杂音。

    正如朱棣所言,一路走来,两侧果然没有任何的埋伏。通道过于宽敞,已经超越了箭矢的飞行距离,所以朱棣有恃无恐,胸有成竹的指挥着大队人马缓缓前进着。

    蜿蜒的谷道终于趋向了平直,远处地势越来越高。眼见着再过百余丈便将穿越峡谷,明军将士脸上现出了一丝喜悦。胜利就将在眼前,只要穿越了峡谷,便将是一马平川,凭着明军的数量优势,瓦剌军队更将无所藏身。

    先锋刚要提速,可是中军旗帜却变了。刘江眉头一皱却不敢大意,马上叫停了队伍。

    队伍中间突然闪开了一条通道,在众星捧月般的护送下,朱棣竟然亲自催马赶了上来。马在不断的左右徘徊着,朱棣的眼光却始终盯着正前方凝视着。

    一名老兵瞬间翻身下马,侧耳伏地听了半响,站起身来摇了摇头,显然他并没有听到任何的异响。

    朱棣饶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邓霖,邓霖却也只能微微一笑。百余丈的距离对于他来说还是鞭长莫及的。

    “论武功,我不及你,可是论兵法,你却不行。”朱棣一脸轻松的说道。

    “皇上是说前方坡顶有埋伏?”邓霖赶紧问道。

    “居高临下,此地乃骑兵伏击的最佳所在。”朱棣自信的说道。

    “那为何陛下令大军停下来呢?”邓霖问道。

    朱棣马鞭指了指脚下说道:“此地已在坡顶的箭矢攻击方位之内,可是再后退一丈就射不到了。”

    “数百人之乱并不得以造成全军之乱,所以他们需要等我们过去。”邓霖接着应道。

    “所以我也等。”朱棣安然说道。

    “皇上是等他们主动出来?”邓霖问道。

    “敌在暗,我在明。”朱棣应道。

    “所以陛下是想让他们也变成明的。”邓霖恍然,却马上面带疑色的问道:“可是居高临下,声势浩荡,陛下又怎么对付瓦剌骑兵呢?”

    “大明从来就不怕明的,瓦拉骑兵虽勇猛,可我却不怕,你等会就明白了。”朱棣微微一笑答道。

    邓霖适时沉默,朱棣也选择了沉默,整个明军团队集体沉默。打仗是靠力气的,无谓口舌之争,等的就是你们的突袭,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

    山风愈刮愈烈,虽没有见到敌人,可是整个山谷都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气氛。

    半响过后,山坡顶上一切仍是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化。先锋刘江舔了舔日趋干燥的嘴唇,为了这一仗,他已经等了很久了。终于等到了正面交锋的机会,他可不想敌方退缩。

    壮了壮胆后,他求助的眼光顿时扫向了朱棣。朱棣却淡淡一笑,微微点了点头。刘江大喜,得到了皇帝的默许,他决定有所动。

    刘江能被朱棣任命为此次大军先锋,确有过人之处。更何况皇上就在大军前端,刘江万万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他不敢造次,只是低头对着身边的副将使了个眼色。

    前军中顿时穿出了三条黑影,三骑侦查兵离阵而出,飞一般的驶向前去。

    整个峡谷内此刻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只能听到那三匹骏马的马蹄声。大家翘首以望,时刻准备着可能出现的突发事况。

    十丈,二十丈,三骑马突然同时止住了前行的态势。嘶叫声传起,三马各自人立而起。

    朱棣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眼神中却尽是喜悦,兵士必然是发现了什么。

    三骑刚要拨转马头回阵,前方却突然射出来三支箭矢。箭矢飞的异常迅速,寻常弓箭根本达不到这样的速度。等到三骑发现后,箭矢已经只距离身体不及一丈了。

    眼见着三人即将中箭,刘江却只能在后面爱莫能助。可是身边影子一闪,三条人影已经流星一般的穿出了阵去。紧接着,黑影一闪,三颗小石头准确的命中了箭矢。

    明军阵营内顿时一声欢呼,军威大振。而那三骑人马也颇为识趣,快马加鞭的赶了回来。所有人的眼光都在那三骑身上,几乎没有人注意到那三道黑影早已经折了回来,只是速度太快,使得众人只觉得眼前一晃,而根本看不到人形。

    邓霖的眉头却是紧皱着。石头当然是他们三人发出的,可是石子在击落那弓箭的时候,虽然弓箭被弹飞了,可是石子也瞬间粉碎。几十丈的距离,居然能有如此深厚的内力,对方出手的绝对属于江湖中的一流高手。所以三人回来后,马上就紧紧的围在了朱棣的身边。

    刘江见状大喜,猛然抬头望向朱棣,可是朱棣却仍旧是那平静的面容,一点也没有要攻击的意思。忍,还要接着忍刘江只能按兵不动,转眼一看,中军的兵士居然已经开始了默默的移动,阵型开始出现了变化。

    半响的沉默后,山坡上终于出现了变化。一个小黑点缓缓的升了起来,渐渐的出现了一人一骑。

    终于看到了人了,刘江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看来大战即将爆发,手中的长矛不觉紧了一紧,他的部下人马也纷纷提高了矛头。

    “好像是马哈木。”一个部下突然高声说了一句。只见那山坡上的黑点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只是除了那一人一骑外,却没有任何的后续部队。

    马哈木当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的身后却聚集着瓦剌最精锐的三万铁骑。瓦剌怎可与五十万明军正面交锋,所以他千辛万难下才成功的把明军引到了这里,就是为了居高临下,在这里局一死战。

    三万个瓦剌骑兵手上每人一只弓箭,这本就是他的第一个见面礼。不想眼前的明军却突然停下来了,居然就在他设定的伏击线差二十丈的地方,所以他异常的郁闷,难道明军看出了他的计谋?

    可是郁闷之余他却有一丝狂喜,因为他看到了朱棣的旗帜,大明皇帝居然身先士卒,马哈木就像是看到了烤在支架上的肥猪一般。只要杀死朱棣,五十万明军将是一败涂地。马哈木马上看到了希望。凭着瓦剌的骑兵,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精锐骑兵,居高临下冲击下去,他相信明军必不可抵挡。

    身后的三万精锐是瓦剌的所有积蓄了,他必须要确认朱棣的存在,所以他一马当先走了出来。明黄的旗帜在谷道里显得格外的耀眼,的确是大明朝皇帝,马哈木不禁大喜。可笑的是明军似乎都吓傻了,在看到了他一人后居然全部龟缩在原地,一个人都没有敢上前的。马哈木不禁意气风发,颇有点一人把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勇士们大明朝皇帝就在下方,让我们无敌的铁骑碾压过去,杀死那皇帝,就可保我们百年平安,到时候,每人每户赏金万两。”马哈木策马在阵前来回的踱步,一边却发着战斗动员,他当然知道这一战的价值。

    瓦剌大军所有人都屏息听着首领的号召,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群情激奋。攻击即将展开,勇士们已经把原本套在马嘴上的布套摘了下来,弓箭也已经上弦。马哈木的言语就像是一张画一般,使每个瓦剌士兵都清晰的看到了身前的荣华富贵。

    牛皮号角终于吹响,三万瓦剌骑兵犹如下山猛虎般,全体开始向山坡下冲刺,顿时喊杀声震耳欲聋,整个峡谷地动山摇起来。

    看蛧小说首发本

    :

第299章 大战() 
一声牛皮号角声响起,绕梁三日瞬间贯彻了整个峡谷。 紧接着大地开始震动了起来,两边高山上的一些小石头似乎震慑于这突然而来的冲击,纷纷掉落了下来。

    百丈外的山坡顶端顿时像是被垫高了一层,黑麻麻的小黑点瞬间取代了原先的土壤色,一眨眼的功夫,那黑幕就像是卷帘掉落般的席卷直下,漫山遍野的瓦剌骑兵开始了冲击。

    面对着这般铺天盖地般的战场,邓霖的脸色当然变了。从没见过两军交锋的他,只经历过江湖恩怨缠斗,打不过可以跑,一切都有缓冲。而如今这数万人的集团作战则是完全的不同,完全靠的是勇气和力量,为了保命就只能搏杀,没有丝毫的退缩余地。

    决不能退因为兵败如山倒,在这峡谷中,后军根本不知道前军的战况,前军一退,就会乱及根本,导致全线溃败,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只能迎敌。可是在看了一眼朱棣后,他的内心就更加震撼了。

    朱棣一脸的平静,嘴角甚至还现出了一丝笑意。但是他压根就没有任何的举动,既没有迎敌,也没有后撤。他的眼光一直盯着前方的战况,可是他的表情却像是在看一场戏。

    邓霖搞不懂为何朱棣能如此的镇静。朱棣距离明军最前线只有二十余丈,而瓦剌骑兵也已经达到了百丈开外,凭骑兵居高临下的速度,简直就是转眼即到。可是朱棣明显胸有成竹,一点也没有慌张。也许是受到皇帝的表率作用,整个明军阵营面对着数万异族军队的正面冲击,居然还能保持着沉默。

    此刻的沉默已经不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战术了,它所能够表达出来的意思只有自信于蔑视。

    安定候柳升早已经站在了朱棣跟前,大旗不断飞舞,他引导的中军显然控制着全盘的明军。

    瓦剌军对已经冲了二十丈了,双方的距离被缩小了很多。一阵整齐的梆子响声传出,三万瓦剌骑兵纷纷发出了手中的弓箭。

    箭只有一支,因为他们只带了一支箭。骑兵靠的是冲杀,弓箭只是为了开路。

    弓也只有一支,箭射出后便甩掉了弓。因为弓箭不分家,既然没有了箭,又何须弓?战刀长矛已经在手,一往无前正是骑兵最大的威胁。

    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大白天的,居然遮住了太阳,峡谷中顿时暗淡了不少。云笼罩了峡谷,瞬间便化成了雨,那当然不是真的雨,那是箭雨。雨能滋润大地,箭雨却是要人性命的。

    配合着大地上的万马奔腾,天上却是三万箭矢飘落。上天入地,唯我独尊,瓦剌军队已经显示出不可一世的态势。

    旗帜翻飞,柳升居然亲自操起了大旗。明军训练有素,头上顿时现出了无数的盾牌,就像是形成了一柄巨大的伞盖。

    天色终于放亮,箭雨只有一轮,绝大部分都砸到了盾牌上,这一轮明军只有少数伤亡。可是大地却颤抖的更加厉害了,瓦剌大军前锋已经只差五十丈路程了。

    邓霖的手上已经满是汗水,他可从未如此紧张过。看着前方那漫天遍野的瓦剌骑兵,论人数已是数万,气势早已经盖过了当年在岭南李家附近山区里遇见过的狼群。他实在想不出朱棣能有什么应对法。

    “皇上啊皇上,您应该有所举动了”以免耽误军心,邓霖勉强控制着嘴巴,可是心里却不禁呐喊了起来。

    朱棣身边的大内门已经团团围绕在了他的身边,一个为首的伸出手来想去牵朱棣的马。毕竟皇上处身太过于前方,为保安全确实应该适当后撤。

    朱棣却马上伸手阻止了,居然侧身朝着邓霖微微一笑,然后翻身下马,举起手中佩剑顿时在地上画了一条常常的白线。

    “凡我大军着,退过此条白线者斩”

    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怎奈此刻君临天下,何人敢负君。柳升双手一挥,线后顿时站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