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青卓,不得无礼。”萧王呵斥道。
阮良娣柳眉一挑还要发作,我连忙笑盈盈的开口道:“青卓鲁莽了,你再这样,小心王爷不带你去买饴糖了。”
转头向萧王道:“这妮子刚刚已经缠了我半日,要去买饴糖孝敬灶王爷。还说是王爷是个说话算话的,肯定会应允。正说着首饰样子不嫌多要一并去逛逛银楼呢,您和良娣姐姐就来了。”
萧王深深看我一眼,知道我是一定要带青卓去的了。眼中闪过一抹无奈宠溺,扭头向阮良娣道:“硕硕,就这样吧。把青卓也带上,本王与你参详曲子的时候,也好有人与小莞作伴。”
阮良娣眼风很快的扫了青卓一眼,微微点了头:“王爷的话,硕硕向来都听的。”
青卓高兴的拉着我的手转了一圈,笑道:“就知道王爷宠姐姐,姐姐的话,王爷向来都听的。”
我有些愕然的看着她: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萧王见了,拉着阮良娣先朝门外走去。扭头冲我笑道:“还不快跟上?”
我无奈,唤了映红、翠浓跟着,匆匆忙忙的出了多福轩。
萧王带着我与阮良娣、青卓四人共乘了一辆马车,沿着朱雀大街去往东市。
路上经过铜雀巷,我默默放下了帘子。
京中繁华如旧,顾家却已是人去楼空。
不知道铜雀巷旧宅里如今是谁人入主。
因为心中沉郁,一路上我都兴致缺缺。青卓倒是雀跃的——今日有萧王相伴,能够出府凑年节的热闹,之前又让阮良娣吃了瘪。三件事儿中的一件都能叫她乐呵半日了,何况是三件呢。
估摸着出来前阮良娣让人打听过,萧王带着一众人直奔了荟珍楼。在楼上雅间里坐了下来。
一楼厅里有一小半辟作了一个戏台,此时正你侬我侬的唱着长生殿。
阮良娣执了纸笔,听到有感触的地方,就提笔记下。
一折唱完,阮良娣凝眉看着记在纸上的唱词,低吟着:“鸾笺慢伸,犀管轻拿,待谱他月里清音,细吐我心上灵芽。”
我接着道:“一字字要调停如法,一段段须融和入化。”
阮良娣喜道:“就知道找你一起来是没错的。这延禧班的唱词果然比本子上的更鲜活。”
我瞧着楼下的戏台,语带黯然道:“还有更好的呢。小时候听过一折桃花扇,有几句唱词才是道尽人间悲凉。”
“好妹妹,别卖关子,是什么词呢?”
我想起下旨抄家的是威帝,而身边的是威帝之子。不免极快的朝萧王略带恨意的横了一眼,开口道“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归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五章 相逢()
青卓面带懵懂的说:“青卓不懂这些文绉绉的,可是为什么听了觉得好沧桑,心里十分难过。”
萧王见此便调笑道:“你一向是个没心没肺的小丫头,居然也讲沧桑么。快吃些这里有名的点心吧,省得回府没几日又闹腾昭训要出来逛。”
我略带讽刺的一笑:“王爷觉得这词不好么?”
萧王伸手将我手紧紧握住。
不过须臾便很快放开,端起桌上的酒送入口中。
青卓见了便凑过来挨着我,脸上笑嘻嘻的:“姐姐,楼塌了还可以再盖啊。快尝尝这里的龙须糖,好甜啊。”
此时歇了戏,楼下谈天说地、胡吹海侃的声音便大了起来。
楼上包间朝一楼的这面墙只有围栏,方便客人看戏之用。此时却嫌不隔音、闹哄哄的了。
楼下靠近楼梯的一桌客人声音很大,楼上也听得分明。
“这几日去大昭寺的路上怎么这么多车马?”
“嘿,这你都不知道?亏你还住附近呢。”
“陈老三这段时日不在家,你告诉他就是,何必撩他。”
“腊八前一日怀琰公子带着妹妹去大昭寺进香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说怀琰公子生的十分好看。所以这大娘子、小娘子的不都来了,指望再遇上了也能瞧瞧。所以大昭寺的香火更旺盛了。”
“哈哈,这帮小娘眼中只有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岂知那些文弱公子哪里能比得上我们的好处。”
“得了吧你,人家是什么身份的人啊,你又是什么人!你以为那些小娘们真的只看皮相么?”
“我是什么人,我原本也以为我就他妈的是个贱民贱命!可是我们王爷说了,只要能为大齐奋勇杀敌,不论出身都有军功,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那倒是,听说萧王爷还亲自为战死的普通军士写了超度文疏,甫一回京,连王府都没回,先去了大昭寺做法事。倒真是个仁厚的。”
“那是。军中历练过的,自然比一般的贵公子好太多。”
其中一个男子挠挠头发,有些困惑的道:“不过我妹子说她就喜欢怀琰公子那样的啊。还说怀琰公子的心上人颜娘子真是个不识好歹的,居然在大昭寺装作不认识公子。若她能得怀琰公子一眼凝望,早就扑进公子怀里了!”
一群汉子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青卓在听到他们说起怀琰公子的时候就被吸引了过去。听见说萧王的时候,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对着萧王转个不停。惹得萧王也注意起来。
“颜娘子是谁?”萧王问道。
青卓眸光流转,朝萧王笑道:“不是说是怀琰公子的心上人么。”
扬手招来一名随从,萧王低声吩咐:“去查查颜娘子的事情。”
我不自觉的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怀琰?”萧王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随手放下酒杯:“回府。”
阮良娣虽然不舍下一折戏,见萧王已经站起身,便也作罢了。
我本就不甚在意,自然也跟着起身了。
只有青卓撅着嘴问:“这就回去么?”
萧王冷冷瞥她一眼,不置一词,绕过她直接出了包厢。
我拉了她一下,默默的跟在了萧王和阮良娣后面。
然而,从包厢出来却发现萧王嘴角噙笑的立在楼梯口,看着楼下酒楼的门口处。
昌若跟几个青年公子正一路说笑着进来了!
我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倒,被青卓扶住了。
萧王回头看来。
我努力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萧王转身朝楼下走去。而小二引着昌若一行人正准备上楼。
昌若抬头见了萧王,先是一愣,马上下意识的看向他身后的我。
旋即反应过来,朝萧王行礼道:“见过王爷!王爷凯旋而归,万岁前日已经发了明旨要为王爷庆功,昌若在此先恭贺王爷了。”
“原来是谢舍人啊。说起来,这北地大捷,你谢家的横刀之法居功至伟。不愧怀琰公子惊才绝艳的美名啊!”萧王立在楼梯上,居高临下。
昌若儒雅的脸上平静无波,躬身道:“不敢当王爷谬赞。王爷请。”侧身让萧王。
萧王剑眉微挑,不紧不慢的步下楼梯。行至昌若身边略作停顿,微微一笑,迈步出了荟珍楼的门。
青卓扶着我同昌若擦身而过。
我低下头,鬓边垂下的流苏前后摇曳,如同我不太稳的脚步,裙裾上的环佩叮然作响。
然而终于还是走出了门来。
如来时一样四人坐在一辆马车里。
阮良娣口中默默诵念推敲着刚刚记下来的唱词。我闭目靠着车厢。。
萧王忽然冲青卓道:“青卓跟着昭训,什么时候去的大昭寺呢?”
青卓歪着头想一想,笑道:“腊月初六呀!”
萧王便不再做声。
青卓过来摇晃我,急道:“姐姐,青卓没说错吧?”
我只好睁开眼睛,轻轻点头:“没错。”
萧王脸上寒意更甚。
青卓便不敢说话。
一路静默的回了王府。
下马车后萧王的目光在我身上打了个转,伸手揽住阮良娣,一起乘轿去了庆颐馆。
我微微松了一口气。
晚间歇息时,赤芙伴在屋里。
听见我翻来覆去,便问道:“王爷这几日都在庆颐馆么?”
“嗯。”
“小姐心里,到底怎么样呢?”
我沉默良久,轻声笑了:“无论我心里怎样,都是不能怎样的了。”
身份既定,昌若早已在我遥不可及之地;
萧王是皇家之人,即使动心也不能全然交心。
无论哪一种,都离情窦初开时美好的期望相去甚远。
心口处渐渐有些酸胀起来。
“睡吧,我累了。”
第二日午间我正在房里给哥哥做棉衣,萧王忽然来了。
守着门的翠浓不及通报,满脸焦急的跟在后头。
我见已经避之不及,朝翠浓安抚一笑,打发了她下去。
转头见萧王阴晴不定的看着我,便抿唇一笑:“王爷可要喝茶?”
“这是给谁做的棉衣?”
“佐辕大营的兵士。小莞想着临近年关,佐辕大营的军户们刚刚从战场归来,多半来不及置办这些。能帮一点就是一点吧。”我平静的回答。
萧王听我说佐辕大营,眼中原本闪过欣慰之色,听到后面,反倒添了恼意的样子。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六章 裂帛(上)()
我暗自奇怪,然而不及多想,笑道:“何况这事儿传扬开,对王爷大有益处,能得个体恤下士的名声,不是很好么?”
萧王神情冷凝:“小莞越发会为本王考虑了。现在京中、军中人人都知本王仁厚。而这不过是因为你当日在大昭寺随口而出的主意。可见你的心思机巧,常人不能及。”
“不过,本王在想,你对本王的柔情里是不是也有机巧之心呢?”萧王忽然笑吟吟的抬头问道。
我心中发凉,然而面上依旧笑得绵软:“王爷瞧不出么?小莞自然是有机巧之心的!小莞希望得王爷长长久久的庇护、疼爱,自然要对王爷的心思、王爷的喜好多加计量,以便投其所好啊!”
萧王伸手将我拉入怀中抱坐在他膝上,额头抵着我的,低声道:“那你自己的心思呢?你的期盼,你的愿望,你的经历,就没什么想对本王说的么?”
我迟疑的抬眸看着他,他眼底希冀的神色熠熠生辉,似乎在引着我对他吐露一切真心。
然而我哪里敢坦诚以对、不顾后果的将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
若有差池,我自身死不足惜,多半还要连累家人。
我如何敢冒这个险?
见我沉默,萧王眼底的希冀渐渐熄了。
良久,从唇间挤出一句话来:“你为什么去大昭寺?”
“为了给北地之战的亡魂超度,也为您祈福。”
萧王扶在我腰上的手忽然收紧,迫我挺直了腰肢靠近他。
“是吗?”他将头埋进我胸口,声音低沉的发问。
不待我回答,滚烫的唇便贴着我颈项滑到耳边,一字一顿的说道:“你知道颜娘子是谁么?你猜,我的侍从是怎么回报我的。”
我大惊失色:昨日在荟珍楼他让从人去查,难道这么快真查了出来么?
颜娘子是当日赤芙为了遮掩昌若在众目睽睽之下唤我作“阿琰”而编造的身份。
萧王一定以为我与怀琰公子在大昭寺相遇而私相授受了。“你说,怀琰公子此等人物,那位颜娘子为什么要不跟他相认呢?”萧王继续在耳边低语。
我不由害怕起来。
如今若不承认自己是颜娘子,萧王只怕已经让人查清了腊月初八前后在大昭寺的往来人等。若承认颜娘子就是自己的托词,难保萧王不会问我为什么要假托是颜娘子?而我又不能坦诚是因为“颜”与“琰”发音相近,是为了掩饰真正关键的那个“琰”字。
进退两难之际,我一时语塞,咬着唇侧过头去。
萧王猛地吻住了我。
不复常日里的温柔,霸道的让我几欲窒息。
我挣扎着推开他:“还是大白天的呢。”
他眼眸微暗:“马上就昏天黑地了。”不由分说抱着我进了内室。
这日之后,因为临近除夕,王府里大宴小宴不断,且因萧王大胜回京,府外相请的人家也多了起来。
然而萧王一概让阮良娣和堇夫人出面招待来王府的官员内眷,或者由她们单独出府赴宴。若有与他亲近的或者位尊望隆的大臣相请,他便携了二人同去。
就如同忘了府中还有位昭训一样。
湛露便背了人问我缘故。
我只微笑推说不知。
却想起萧王那日床榻之间举动的反常来:他似乎在压制自己的怒气,然而又似乎在宣泄某种心绪,当日事后未发一言便穿衣离去了。
赤芙伺我沐浴穿衣时,倒被我身上的红痕唬了一跳。
腊月二十八这日,北征的将士们回京了。大军还带回了一千多名厥族俘虏和缴获的战马等物资。
威帝龙心大悦,在北门外设仪仗迎大军凯旋。着萧王与自己一起接受大军献俘,受民众朝贺。
皇后依着威帝的意思在宫中设宴。又派了内侍到萧王府,将阮良娣与我接进宫中赴宴。
晋安来报时,我颇为踌躇:萧王明显是怒气未消,不愿我外出走动的。然而皇后遣人来指明要我与阮良娣同去,却也不好推脱。
湛露已经很是欣喜的帮我打点起入宫的物事来。
那内侍又催的急:“这会儿献俘仪式已近尾声,皇上和王爷他们快进城了,昭训可快些,省的娘娘着急呢。”
我便只好带上佟妈妈,与阮良娣一辆车去了宫里。
宫宴设在交泰殿。
内侍引着阮良娣和我入内时,萧王他们正好也到了。几路人在殿外汉白玉台阶上遇个正着。
一位文官模样的人正恭维萧王:“王爷天纵英才,实在是我大齐之福,百姓之幸啊!”
这话正好落在从殿内出来的卫王耳中,当即肃声道:“徐侍郎,萧王天纵英才,是百姓之福,你却将皇上和太子爷置于何地?”
徐侍郎,难道是纨素的堂伯?
我与阮良娣对视一眼。
阮良娣娇软笑道:“给王爷请安!娘娘应该等着呢,王爷快些带我们入内吧。”
卫王却不愿就此放过此事,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的瞥了阮良娣一眼,“原来六哥惯会躲在女人后面。”
萧王不经意一笑:“七弟如今怎么变得愚钝了,本王天纵英才,自然是得父皇龙脉血气的缘故,又有太子爷教导训育在后。怎么七弟以为父皇的血脉、太子的训导,无法为大齐、为百姓建功么?”
这话滴水不漏的将卫王的话堵了回去。
萧王云淡风轻的看卫王一眼,率先迈步进入殿中。阮良娣与我跟着入内在席间坐下了。
萧王伸手端起面前案几上的热茶抿了几口,头也不回的道:“你怎么来了?”
我心中一凉,轻声道:“母后遣人去了王府,指明阮姐姐与我一同入宫。王爷若是不喜,小莞回府就是。”
萧王将茶盏用力搁在案几上,茶水也溅出来了一些,“罢了。说的好像跟本王赌气似的。也不怕叫人瞧了笑话。”
我低头不语:他原本以为我是全然为他去往大昭寺,却听闻我与京中盛传的怀琰公子曾见过面,偏偏在试探着问我时,我又顾虑重重、无法应对。也难怪他心中有气。
阮良娣见了便笑道:“王爷今日可威风了,妾身与有荣焉。”
萧王便搂住她嬉笑道:“硕硕又不在北门,本王威不威风你如何得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裂帛(中)()
阮硕人眼波盈盈:“虽未亲见,可妾身的心都在王爷身上,王爷眼中所见,妾身自然感同身受一般啊!遥想王爷英姿,只怕今日京中女娇娥都被王爷倾倒,妾身真是恨不能站在王爷身边,张牙舞爪的驱赶了她们!”
萧王哭笑不得的在阮良娣腰上拧了一下:“越说越没规矩了!”
说笑间,太子伴着威帝进殿来了。
诸人皆起身行礼。
威帝爽朗一笑,叫了起。众人便各自归席入座。
我直起身子的时候,恰恰撞上太子阴冷的目光,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太子见我望过去,伸手比在颈项处缓缓做了个割喉的动作,忽的洋洋得意的笑了。
萧王察觉我的异样,伸手过来握住了我的手。一股温暖安心的感觉驱散了刚刚的阴冷恐惧。我没来由的想起他在大昭寺说过的若再见太子亦必护我周全的话来。心底竟有微不可察的甜意泛起。
然而他很快将手松开了。不再看我,专心和阮良娣说起案几上的菜哪个是御厨的得意之作来。
我沉默的独自坐在一旁。
耳边传来威帝颇感欣慰的话语:“自朕十四年前亲征高丽后,便不曾有过大的战事,这些年北地的小股纷争便是由朝中大将直接带兵剿灭。之前好几员老将告老后解甲归田,只余下虎贲将军几位尚在军中效力。朕犹自感叹军中无后起之秀,大齐必有隐忧。可喜的是如今老六长成,于兵事上竟不亚于朕当年,朕心甚慰啊!”
底下参加宫宴的大臣们及其家眷便是一片附和声。
然而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此言差矣,萧王好战喜功在前,回京后滞留大昭寺,**佛地在后,如何能与陛下当年相提并论?”
大殿内的谈论声、说笑声顿时停了,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一人从左手第六个案几后站了起来,向威帝躬身行礼道:“臣以为,萧王受陛下信任,以事关京都安危的重任相托负,萧王却贪功冒进,弃武威城不用而先取朔方,妄图纵军深入厥族腹地、冲击王庭以取不世之功,沽名钓誉,因此被厥族里外夹击,使我大军多折损了两成兵力。幸得佐辕大营统领霍长风救援才解了腹背受敌之困。因此臣以为该赏的是霍统领,萧王么,却是该罚的!”
举目望去,正是兵部尚书蒋毓泓。
我侧首看萧王一眼,心中雪亮:淑妃已与太子联手。
淑妃的十一皇子年纪尚幼,无法与太子、萧王、五皇子、卫王一争短长。淑妃自然要先与其中一人互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