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缘-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笑了:“自然是去得的。只是都去了沧浪亭自然也是巧合的了。”

    盯住两名侍女,我提高了声音:“十四皇子最早是你们发现昏迷的,是不是你们不慎伤着了十四皇子?”

    两名侍女年纪都不大,十四、五岁的样子,闻言便叩头不已,哆哆嗦嗦的道:“婢子们不敢!”

    我转头向太后道:“这两人为太后凤仪所摄,已不知如何得体的回话了,话都说不利索,不如各赐纸笔,将她们二人所见写下来。”

    淑妃急切打断道:“这二人只是粗使婢女,不会写字。”

    我笑道:“宫中婢女十岁入宫,便有尚文局教授礼仪、文字。怎么尚文局居然敢怠慢瑶光殿么?若是这二人愚钝,这几年也不会写字,那也无妨,先留下一人禀明当时情形,一人带到殿外,如此轮换询问,自然能将当时情况还原了。”

    既有两人,那就分开询问。若是有欺瞒之处,自然会有不一致的地方。若是事实,所写所述自然两相吻合了。淑妃这么着急拦着,不惜托词自己宫人不会写字,也不怕失了脸面,越发像心中有鬼了。

    果然淑妃怒气上脸就要发作。

    太后开口了:“娥皇,就照曲氏的意思办。”

    万公公便带了一名侍女到殿外等候。

    剩下那名侍女强自镇定,跪着一言不发,可她撑在地砖上的手指却是泛白的。

    我语气平静的问道:“十四皇子从沧浪亭跑出去的时候可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了你们那里就受伤昏了过去呢?乳娘全氏虽然跑错了方向,可她很快就折了回去,这段时间并不长。既然你们不敢伤了十四皇子,那你们一定看到是谁伤了他,对不对?不然,就是你们二人以奴害主,是要凌迟处死的。别想着编谎话瞒过去,你们二人再是心意相通,也编不出毫无破绽、一模一样的谎话来。”

    说到这里我猛地喝道:“抬起头来!”

    那侍女犹犹豫豫将脸扬了起来。

    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女子鼻口下颌之处的轮廓与大姐姐长得真像。然而此时口唇处却是红肿不堪,似乎是咬伤。

    难道这女子与人在宫中私通么?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转头看向太后。

    太后已经开口发问:“你这脸上是怎么了?如此仪容,不知道在宫中伺候的规矩吗?”

    “婢子,婢子不小心摔了一跤。”

    “胡说!你当哀家老糊涂了么!再有隐瞒,便拖出去乱棒打死作数。反正还有一个活着的会知道说实话呢。”

    那名侍女再掌不住,一下瘫坐在地上,又连忙爬起来跪好:“婢子再说一遍就是,太后娘娘饶命。”一边说一边哭着看了淑妃一眼,又惧怕的低了头。

    “再说一遍?”我早已听出这侍女的言下之意,之前是已经和淑妃说过实话的了。便声音不大不小的又重复一遍。

    太后有些不耐烦:“啰嗦什么,还不快如实道来!”

    青儿停了抽泣,断断续续的道:“婢子和柳枝姐姐领了差事,便在沧浪亭假山附近赏玩风景”,说到这里看了我一眼,“看见十四皇子跑进了沧浪亭,就想绕道南面假山后面去看个究竟。谁知到了假山洞子附近,却遇见了太子殿下。”

    殿内众人皆有些吃惊,只有淑妃懊恼的瞪了青儿一眼。

    青儿已经讲了出来,想是豁出去了,后面的话便流利了些,“太子殿下当时正仰头盯着沧浪亭里发呆,被婢子二人惊动便要发怒,看见婢子后却笑了起来,将婢子扯了过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章 储君不仁() 
曲妃和我对望一眼,均有些不好意思听下去,横竖十四皇子受伤已经与我二人没了干系。

    然而太后并不叫停下,一对凤目炯炯的看住青儿示意她继续讲,只是脸色已经很不好看。

    青儿无法,硬着头皮接着道:“婢子挣扎了几下,太子殿下就生了气,重重打了婢子耳光,又,婢子的脸就成了这个样子。柳枝姐姐在一旁也不敢拦着。后来,后来殿下将婢子拖进了假山洞里,扯破了婢子的衣裳。婢子不敢不从就,就在这个时候,十四皇子却从假山洞里面的岔道拐了出来。太子殿下恼了,便踢了十四皇子一脚,十四皇子就倒在了地上。婢子不敢撒谎,十四皇子确实不是我与柳枝姐姐弄伤的。太后娘娘、淑妃娘娘救命啊!”

    太后微微闭了眼,然而胸口起伏不定,良久才睁开眼睛,“之后呢,太子可做了什么?”

    “太子殿下离开了。柳枝姐姐和我将十四皇子抱了出去,那位奶娘便找了过来。”

    “孽障!”太后将手在扶手上重重一拍,“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也能踢得下去!这份帝王狠心倒是有了,可帝王的仁心仁义何在!居然不管不顾的扔下躺在地上的亲兄弟就这样扬长而去,实在让人寒心。储君不仁,若是哀家和他父皇百年之后,哀家的满堂儿孙岂不是都要葬于他手!”

    “母后慎言!”殿外忽然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竟是威帝大踏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位着蓝色宫装的丽人,皮肤极白,一双眼睛泛着琥珀光,摄人心魄。

    “参加皇上。”淑妃、曲妃已经起身迎接,我跟在曲妃身后行礼如仪。威帝挥挥手让二妃平身,在太后身边坐下了。

    跟在威帝身后进来的女子此时向太后道:“阿史那…布衣见过太后。”她的话语有着奇怪的尾音,行的也不是大齐常见的礼节。

    然而太后笑吟吟的道:“是定妃啊,好久没来看哀家了。别闹虚文了,你又不惯这些,快坐下吧。”

    那女子粲然一笑,如玫瑰怒放一般。转身坐在了椅子上,笑道:“布衣的含章殿离着这里太远了嘛!。不然,布衣也想多来陪陪母后的。”

    “还说呢,不是你看中了御花园旁边的那片地要了去做马球场吗。含章殿离御花园最近啊。”太后嗔道。

    阿史那氏么,原来是五皇子的生母,那位厥族公主。

    我正暗暗思忖,威帝的声音传来:“母后,储君如何经得起您这样的鲁莽评断,若是让史官知晓记了下来,让他以后如何统御四海?”

    太后本来就对太子在气头上,此时听威帝这样说,恼意更甚,便道:“若不是皇帝你一味纵容,如何会养出这样的好储君!”

    威帝待要发怒,目光在太后银白的头发上扫过,便平缓了语气,笑道:“母后也不用生气。刚刚朕在殿外已经都听见了。晟旸也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就是看中一个宫人罢了。至于踢了小十四一下,那也是无心之失,再说小十四不是已经醒了吗。”

    说完看着跪在那里的十四皇子乳娘和青儿,漫不经心道:“这两件事若说有人有错,那便是这几个奴婢。身为乳嬷嬷没有照顾好皇子,留着何用;身为宫婢却没能顺应储君,反让储君留下骂名,一并拖出去杖毙。”

    殿外侍卫如狼似虎般进来将两人拖了出去。

    我却看见殿门口立着的万公公眼中忽然悲痛莫名,终是没敢开口说什么。

    太后气得半晌无语,许久才疲倦的道:“哀家老了。皇帝你想如何就如何吧,哀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是,哀家希望晟氏子孙们都和和睦睦的,才是我皇家兴旺绵长之道啊!”

    威帝颔首。

    淑妃见了,便插话道:“母后您消消气,皇上对您孝顺着呢。在儿臣宫里的时候总念叨您的。要儿臣多来陪您:没事多去琼林苑转转,对身体好。”

    太后没好气的说:“枯枝寒水的,有什么好转的。”

    淑妃眼光在我身上打了个转,娇声道:“母后不是要曲昭训画了冬日春景图么。何不让曲昭训奉上来看看。”

    太后看我一眼,轻轻摇头道:“这孩子之前中了碳毒,眼睛还没好利索呢。你又挑着这事做什么!方才你掐头去尾的跟我说了十四皇子的事情,结果整出这么一大场动静来。还嫌今日闹得不够么,真当哀家老糊涂了?且消停些吧。”

    淑妃美目一转,笑道:“说起来曲昭训留宫的日子也不短了,就算中了碳毒,可这前前后后这么长时间,难道连一幅画儿都拿不出来么?难道说,是昭训未把太后的吩咐放在心上?”

    曲妃听了正要开口,我笑着拦了她。起身向太后盈盈一拜:“小莞知道太后用心良苦,因此不敢有一日懈怠。所幸画已成了。这便让人拿来奉与太后。”

    殿内的小內监自去向候在外头的珠儿和兰馥传了话。

    淑妃脸上的得意还来不及收敛,却听我说已经画完了,一时僵在了那里,看着有些怪异。

    曲妃轻声问我:“眼睛不是受损了么?怎么还是不顾身体的赶着画完了?”

    我也俯身过去:“水阁出事前就基本画完了。之前眼睛没事的时候用了几日收拾画面,也就完工了。早日奉给太后,也好交了差事不是。”

    曲妃笑了:“你这鬼灵精,我还替你白担着心呢。”

    我看着淑妃脸上的表情也笑了。其实,是墨棣治好我眼睛后的这几日,我让芷兰将画案搬进了我房里,晚间无人时候赶工完成的,旁的人连珠儿和兰馥都不知晓。若不是这样,淑妃怎么会自以为得计而咬住不放,我又如何能将她的如意算盘拨乱。

    看来多半淑妃就是水阁之事的幕后之人。我暗暗咬牙看着淑妃,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淑妃浑不在意,对着威帝撒娇撒痴。定妃在旁边倒也不恼,并不去和淑妃凑这份争宠的热闹。安静品着太后特地叫人上的美人眉的茶水,不时跟太后和曲妃说上几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一章 萧王仁厚() 
过了一刻钟的样子,珠儿和兰馥捧着卷轴进来了。

    淑妃见了,歪着头柔弱无骨的看着威帝,笑道:“母后说琼林苑冬景萧瑟,特地留曲昭训画幅画儿来,这题跋可是‘冬日春景’呢!”

    威帝道:“母后断断没有这样的刁钻,这定是你想出来的促狭法子,捉弄人倒罢了,还要扯上母后一起。”

    “臣妾不管,母后想要的,臣妾自然要设法弄了来嘛。这可是孝道!”淑妃振振有词。

    我心中明白淑妃已经在提前织网了,万一不是一开始太后说的冬日春景图,淑妃就可以用“不孝”的说辞收网了。

    见太后有些期待的看着珠儿手中的卷轴,便起身示意兰馥和珠儿一起将卷轴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来。

    殿内无人做声。

    威帝本来漫不经心的跟定妃说着五皇子的事情,此时也停了下来,聚精会神的看着打开在他们面前的长卷来。

    画上正是琼林苑的景致,水瘦山寒,草木凋零,正是冬日风光。

    淑妃正要说话,却又咽了回去。

    因为她已经看到画中是冬日景致不错,可是风景之中还有若干人物在其间行走嬉游,十来个孩童情态各异:或追逐风筝,或斗草争鞠,或泛舟钓鱼,十分活泼;而亭台之上的儿童或对弈,或抚琴,或围坐在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夫人周围,捏肩锤膝好不孝顺。离开亭台一段距离的,则是三位明**人的宫妃正倚着水榭的栏杆,一起看向湖水——湖水中却是一树桃花的倒影。她们身后是一位着黄袍的中年男子,笑望着园中众人。眉目之间有七八分威帝的样子。

    整个长卷虽然都是冬日景象,却因为人物之间温馨互动、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人感觉轻松惬意、春风拂面。

    威帝看了先笑了起来,向太后道:“母后以为如何?”

    太后已经目含笑意,又仔细看上一看,道:“倒比曲妃画得活泼些。”

    曲妃也笑了:“母后就是母后,夸人还要转好几个弯儿呢。银朱倒觉得,小莞的笔法线条细腻,比丹青阁的画师们还多些灵动,最难得是这画中的人物和布局,难为她小小年纪怎么想来的,实在是个聪慧的。如此,母后的冬日春景图可算是有了。”

    定妃在旁边奇道:“居然真的叫这个名字,我在一旁看着就觉得春意盎然呢。”

    淑妃撇了撇嘴,伸出纤纤玉手指着画中的桃花,“这其他的都还凑合,可这桃花怎么回事,冬天哪有桃花呢,这可是把整幅画都给毁了的败笔呢!”

    我看太后一眼,恭敬的回道:“淑妃娘娘,这是画中美人心中的春景,借着湖水倒影表现出来罢了,只要岁月静好,心中有情,家人和睦,便是身处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的腊月,那也是宛如身处春光明媚之中的。”

    曲妃道:“这正是以虚带实的手法。”

    淑妃见威帝很有兴致的走到画跟前去仔细赏玩,便扭了头不再说什么了。

    太后的眼光落在我身上好一会儿,颔首道:“曲氏的话不错。家人和睦,才能**同春。你年纪不大,倒是有些丘壑。难怪晟曜宠你。哀家先前还怕你是个狐媚的,带坏了哀家那仁厚的好孙儿,如今算是放心了。”

    又吩咐了万公公将画送去丹青阁,装裱好了尽快送来挂到寝殿里去。

    看来太后是满意的。我的心慢慢松快了——这件差事总算过去了。

    太后睃了一眼威帝,“哀家知道你宠着太子,可也不能不顾其他的儿子们。说起来,晟旸你也该好好管管了,实在不成体统。长此以往,以后谁能帮他,谁能保我晟氏江山”

    “母后,朕知道了。御书房还有些要紧的折子没有批,朕先过去了。改日再来陪母后说话。”威帝直接打断了太后,匆匆离去。

    太后见状,知道威帝是不愿听她说太子失德之事,只有重重的叹了口气。

    淑妃便在旁边凑趣,夸太后头上的羊脂玉簪子成色难得,要太后赏了她,七八句话下来,太后方才开颜。

    我看曲妃一眼,两人便一起起身向太后告退。

    太后含笑道:“曲氏的画儿不错,哀家赏你什么好呢?”

    我微微一愣,这画不是罚么,这会子高兴了要赏自然也好,可哪有自己说要什么的。我真正想要的是我顾氏一族恢复如初,这赏赐太后给不了,我更不可能此时提出来。便恭顺道:“太后娘娘喜欢就是小莞的福气了。何况,王爷是个孝顺的,若是知道太后娘娘对小莞的画青眼有加,只有更高兴的。小莞不敢居功请赏。”

    太后这才真正的笑了,挥退了我和曲妃。

    出了慈安宫,曲妃回望一眼暮色中的慈安宫,摇头道:“太后娘娘到底年纪大了,早年哪里会这样偏听偏信。今日之事,淑妃遣人盯梢在先、刻意隐瞒误导在后,太后居然也不追究。实在让人心寒。”

    我淡淡一笑:“亲疏有别罢了。娘娘难道还看不穿么。”

    屈膝行礼后,便与曲妃在岔路上分开了。她自回了毓秀宫不提。

    我带着兰馥和珠儿不紧不慢的朝坤宁宫走,兰馥笑道:“原来昭训如此善画,先前皇后娘娘还说若是画的不好了,她便去请了皇上一起到太后面前说情就是,总不能让你真正受了太后的责罚。不想,完全是白担心了呢。”

    我吁了一口气,正准备问问她之前被侍卫拉扯着摔在地上可曾受伤,身后有步辇开道的声音传来。

    扭头看去,是定妃过来了。便带了两名侍女避让在道路边上。

    心中一动,当时曲妃和我无法脱身,侍女也不能离开给皇后报信,太后殿里情形不明,我只有扬声说淑妃逾越,想着惊动了最近的宫殿中人,总是有人能传到皇后那里的。不想却是她和威帝联袂而来。

    看来我之前在含章殿门口的故意争执果然让殿外的侍卫报给了她,只是不知她是担心太后那里会闹得不可开交所以请了威帝来有意相助呢,还是推波助澜来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二章 阿史那…布衣() 
不由自主朝肩舆上看了过去,那女子一双妙目此时微微阖着,涂了大红蔻丹的手随意垂在玫紫色外裳上,她肤色极白,两种喧闹的颜色便在她身上形成一种奇异的平衡,和她自身的夺目容色融合出让人窒息的美感来。

    她忽然睁眼瞧了过来。

    我落落大方的报之一笑。

    她看清楚是我后,也粲然一笑,和一般大齐女子笑不露齿不同,笑得肆无忌惮,露出编贝似的牙齿,更添丽色。很快扬起手叫停了肩舆,也不等侍女搀扶,自己从肩舆上迈步下来,动作率性随意却又说不出的好看。

    我看她朝我走过来,便也迎了几步,缓缓屈膝行礼:“给定妃娘娘请安。”

    “起吧。让我猜猜,你这礼是为了什么?一定是为了我帮你请救兵对不对?”她快言快语的说道。

    “救兵?”我不由笑着重复一遍。

    “是啊,我的侍卫们来报,你在我含章殿门口嚷嚷淑妃越过皇后直接下令,我想着淑妃不喜欢的人,那肯定是我布衣喜欢的人呐。她一向仗着太后是她姨母就在宫里为所欲为的,我最不喜欢她了。可我不能直接和太后这样说啊,淑妃和我的话她肯定听淑妃的嘛,所以就我去也没用,谁知道你当时怎么惹太后她老人家了,连万公公都亲自带人来抓你了,那就只能请皇上和我一起去了啊。听说,因为之前重阳宴上的事情,皇上对你很是赞许的。”

    “你说,这是不是帮你搬救兵呢?”定妃歪着头含笑问我,两手一摊开,无比流畅优美的将宽袍大袖甩开,“结果,我们到了太后殿里却晚了些,你已经自己逢凶化吉啦。说起来,晟曜在前线拼死拼活,晟旸却在后宫搞东搞西,这兄弟二人实在让人不知说些什么好。”

    我听她有些奇怪的遣词用句和语调,不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位公主实在是个妙人儿。

    她见我如此,倒也心情很好的跟着笑了起来,容色明媚,恍如少女。

    和定妃短时间的接触告诉我,这位传奇一般的定妃娘娘是真的帮我搬救兵了,借威帝来推波助澜的心思实在不像她的所作所为。何况,我记得五皇子和萧王是交好的。他的母妃亦没有道理来害我。

    思量已定,我敛了笑,郑重拜了下去,“谢娘娘援手。”虽然她与威帝来时,我与曲妃已经脱开了干系,但若是没有那位年轻太医去而复返的细心诊治和顶住淑妃授意的仗义直言,今日局面只怕难以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