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荀彧荀文若,众人都是心服口服,此人在长于内政,素有大才,将后勤补给的事情‘交’给他甚至有些大材小用了。

    如果换做别人,营中的军将早已经怨声载道了,可对于荀彧,无人敢出言非议。

    曹‘操’见帐内气氛尴尬,便转移话题,说道:“妙才那里还没有战报传来吗?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应该有个准信才对”。

    曹仁咧起嘴角,笑道:“说不定妙才想给主公一个大惊喜,所以才卯足了力气,一直闷不吭声,你们说是不是?”

    夏侯渊在军中人缘颇好,曹仁为其圆场,当即引起一片应合声。

    “不错,子孝言之有理,夏侯将军骁勇善战,麾下又有三万猛士,断无不胜的道理”

    “是呀,妙才有勇有谋,对付李贤已经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曹‘操’越听越不是个味儿,荀彧临行之前特意嘱咐过,让他一定要小心李贤,切不可小视对方,怎么麾下部将却人人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李贤真要是这么容易对付,又怎么会闯下常胜将军的名头?

    不知怎的,曹‘操’总觉得心头慌慌的,好像发生了什么极其不好的事情,怎么了?倒是哪里不妥?

    正在思量间,帐外忽然传来士卒的通禀声,“报,泰山郡信使有急报”。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顾不得感慨,曹‘操’大手一挥,道:“让他进来”。

    “喏!”

    没多久,一名风尘仆仆的军卒入帐而来。

    曹‘操’强忍住心头的急躁,嘴里道:“泰山郡?可是夏侯渊的消息?”

    那信使跪倒在地,嘴里应诺:“曹使君在上,夏侯将军他败了”。

    “什么?”曹‘操’一惊而起,他动作过大,险些猜到自己衣物的下摆。

    帐内众人也是流‘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夏侯渊败了?怎么可能?

    众人流‘露’出杀人的目光,齐齐怒视信使。

    曹‘操’深吸了几口气,方才平缓住心头的怒火,他几步来到信使跟前,一字一句地说道:“谎报军情可是大罪,你可知晓?”

    信使额头生汗,帐内这些武将可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被他们怒视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而曹‘操’所言更是宛若索命的黑白无常,散发着窒息的恐怖氛围。

    惶恐地接连叩首,信使颤抖着说道:“回禀使君,小人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妄言”。

    曹‘操’心头“咯噔”一下,他只觉得烦躁无比,信使言之凿凿,那岂不是说夏侯渊真的败给了李贤?

    那该死的李贤到底有何神通,竟能接连两次击败夏侯渊!

    想到这里,曹‘操’问道:“夏侯渊呢?”

    “夏侯渊将军收敛兵马,正在泰山郡据城而守”

    曹‘操’松了口气,无论如何,只要夏侯渊没死,那就不算是最坏的消息。

    至于夏侯渊损兵折将的行为,曹‘操’相信事出有因,如若不然,坐拥三万大军的夏侯渊绝不会失败。

    再者,选调夏侯渊出征的决定是曹‘操’自己作出来的,要是全盘否定夏侯渊,那岂不是在让曹‘操’自己打自己的脸?

    所以,这时候曹‘操’并没有显得惊惶失措,他冷静地问道:“你把战事的经过仔细说一遍”。

    那军卒不敢怠慢,急忙将两军如何相遇,夏侯渊如何排兵布阵,李贤如何应对一一道来。

    须臾,曹‘操’长长叹了口气,道:“文若诚不欺我,李贤果非等闲之辈!”

    曹仁行到信使身边,不容置信地问道:“你是说,李贤麾下的长弓能够‘射’出百步开外?他们有铁甲军两千人,他们的骑军在马上行动自如?”

    信使连连颌首,道:“小人亲眼所见,绝不会有错”。

    “一年未见,李贤竟然有如此本领,骑卒、长弓也就罢了,那两千副铁甲可不是寻常货‘色’,他是从哪里鼓捣出来的?”曹‘操’在帐内自言自语,李贤的强大对于曹军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次,如果不是曹嵩突然暴毙身亡,曹‘操’的十万大军就会强攻北海国了。

    太史慈的北海军,曹‘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北海国内,唯一值得重视的兵马只有李贤的东莱军。

    只要东莱军还在北海国,那孔融的北海国就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地方。

    可若是没了李贤的东莱军,北海国也不过是没了棱角的羚羊罢了,迟早会成为他人的猎物。

    “夏侯渊手中还有多少兵马?李贤麾下伤亡如何?”

    这信使临来之前早已经得了嘱咐,所以应答起来颇为流畅,只听他说道:“夏侯将军后撤之后一路收敛兵马,计有兵丁一万两千人,李贤所部折损应该接近一万,出入不会太大”。

    战损比例一比二,还好,不算太过悬殊,曹‘操’松了口气,他绝不会想到,李贤折损的兵马总共不过五六千人,真实的兑换比例应该是一比四,也就说,一个东莱军士可以拼掉四名曹军士卒!

    就算曹‘操’家大业大也抵不住这种拼法呀。

    据说那李贤与太史慈麾下兵马总计不过两万五千人,一战折损一万人,岂不是还剩下一万五千人?

    这么一支人马,放在缺兵缺将的泰山郡,依旧是一股足以翻天覆地的力量。

    虽说夏侯渊麾下还有万余人马,可真正的问题是,曹军可战否?

    想到这里,曹‘操’问道:“夏侯渊有没有告诉你,我军士卒敢战否?”

    正面相遇,三万对两万五千,最后落得一个一败涂地的局面,这样的经过对于任何一人来说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如果缺乏历练的军卒,说不定一战过后便生出怯战畏战的心思,即便是百战老卒,他们在上战场之前,也会心底打鼓,可胜否?

    曹‘操’的担心不无道理。

    夏侯渊对曹‘操’知之甚祥,所以他早已经把答案告诉了信使。

    此番,听到曹‘操’发问,信使急忙将夏侯渊的原话说了出来:“夏侯将军说他愧对使君,我军兵马守城尚可一战,可若是野战,十日之内,是不可能对敌的”。

    曹‘操’摇了摇头,也就是说,十天之内压根不能指望夏侯渊再去做什么了。

    原本调派夏侯渊北入泰山郡,就是想将李贤干掉,大军全心全意的对付徐州,现在倒好,李贤活的好好的,夏侯渊自己却损兵折将,连野战的能力都没有了。

    不行,绝不能这样下去。

    李贤的狡诈‘阴’狠,曹‘操’早已经有所体会了,如果没人牵制他,还不知道这家伙会鼓捣出什么事情出来。

    眼下,曹军早已经与北海国‘交’恶,李贤便是作出任何事情都在情理之中。

    仁义的虚名可以牵制孔融,却绝对束缚不了李贤这等人物。

    曹‘操’思虑一番过后,嘴里道:“泰山郡临近兖州,不容有失,我想‘抽’调一部人马北上,援助夏侯渊,对付李贤,你们谁有信心?”

    曹纯拍着‘胸’脯叫道:“主公,让我去,给我五千兵马,担保那李贤逃不出我的掌心”。

    曹‘操’摇了摇头,并不多言,曹纯猛则猛矣,可对付李贤还是欠缺了几分火候。

    曹纯依旧不依不饶,道:“若不然,主公给我调派虎豹骑之权,我用他们必定可以大获全胜”。

    虎豹骑是曹‘操’的心头‘肉’,之前威‘逼’卞喜的时候已经折损了几百骑,眼下,曹‘操’可不想他们再有过大的折损。

    那李贤麾下‘精’兵强将,摆明了是个硬茬,要是让虎豹骑过去,肯定是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就算取胜,虎豹骑也顶多会是惨胜。

    两败俱伤的情况,曹‘操’不想在虎豹骑身上看到,只因为他在这支骑军身上投注了太多的了心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有任何折损。

    曹休猜到了曹‘操’的心思,他出言说道:“子孝不要舍本逐末,主公这里离不开你的虎豹营,依我看呐,还是由我去泰山郡走一遭吧,我就不相信那李贤有三头六臂,能够会什么排山倒海的神通!”

    曹‘操’喜道:“文烈所言大善,子不语怪‘乱’神,李贤前身不过是个‘私’盐贩子罢了,能够侥幸成长到今天已经是上头眷顾了,偏偏他不知珍稀,竟然与我为敌,子孝,我且问问你,你说你要对付李贤,那么我要问问你,如何破解东莱军的铁甲军?”

    曹休没有第一时间给答案,他又向信使问道:“你知道东莱军的甲胄有多厚吗?”

    甲衣的厚实程度足可以说明匠工的技术能力。

    信使连连颌首,道:“枪刺不透,刀砍不动,不少弟兄们明明已经砍到了东莱军卒的要害之处,可偏偏他们毫发无损,后来,夏侯将军耗费了极大的力气才从东莱军手中夺了一副过来”。

    “喔?在哪里?”

    “就在外头”

    “速速取来”

    “喏reads;!”

    没多久,军卒去而复返,他手中多了副铁甲。

    曹‘操’顾不得甲胄上干涸的血迹,他捧在手里,触手间便觉得沉重无比,起码在七八十斤开外,摩挲着甲片,曹‘操’嘴里道:“你们都来看看”。

    帐内几人都过来‘摸’索了一番,他们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宿将,自然明白七八十斤重的甲胄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旦身着甲胄的军卒形成规模,他们将所向披靡。

    即便是叫嚣着要五千兵马剿灭李贤的曹纯也闭口不言了。

    曹‘操’这时候问道:“现在,谁愿意领军出征?”

    曹休还要请缨,却被曹‘操’一口回绝了,“文烈,攻打徐州还需要你为我出力,对付李贤,不一定非要将其剿灭,只要能将他牵制住,不让他生事,这就妥当了,等到我破了徐州,大军北上之日,便是李贤丧命之时!”

    既然不用剿灭李贤,那任务的困难程度就下降很多了。

    对于曹军来说,攻下徐州才是大事,而李贤不过是旁枝末节,现在,曹‘操’又说北上只是牵制李贤,所以‘抽’调的兵马肯定不会太多。

    这样的情况下,北上泰山郡便意味着无法立功受赏,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难以忍受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帐内依旧无人应诺,就在曹‘操’渐有不耐之‘色’的时候,李典干咳一声,道:“某愿出征”。

    乐进也出列说道:“某亦愿往”。

    李典为人低调,从来不争夺军功,他与乐进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这二人,原本就是曹‘操’的心仪人选,他们能够主动出列,自然让曹‘操’很是高兴。

    “好,李典、乐进,听令!”

    “末将在”

    “你们二人各领本部兵马六千人即刻启程,务必牵制李贤,让其在泰山郡内无法分身,我不要求你们大获全胜,只要使其不能自主即可,明白吗?”

    李典、乐进对视一眼,应诺道:“末将明白”。

    “好,那便退下吧”

    “喏!”

    这边厢,李典与乐进点齐兵马准备开赴泰山郡。

    泰山郡中,李贤麾下的军卒已经休整了一日一夜,受伤太重的军卒都已经随着运粮的商队撤入了琅琊国,伤势轻些的,经过一番救助,短时间内便可以重返战场。

    曹‘操’的情报有误,如今,李贤麾下依旧有可战之兵一万两千人,而太史慈麾下也有兵马七千人,两军合起来远远超过了夏侯渊的实力。

    大胜一场过后,东莱军上下全都信心倍增,他们叫嚣着要对夏侯渊赶尽杀绝,要速速奔赴小沛,与曹‘操’决一死战,毫无例外,喊出这些口号的军校、士卒都被李贤严厉苛责了一番。

    要知道,曹‘操’麾下依旧有兵马七万,要不是他在徐州军内腾不出手来,东莱军早已经面临灭顶之灾,又哪里会像现在这么潇洒?

    别看李贤的铁甲军在对付夏侯渊的时候大杀四方,可若是对上曹‘操’,战况如何还是两可之间。

    七万对两万,如果正面相对,自然是七万人取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为曹‘操’是大军统帅,他手下也有文臣猛将,这样以来,擒贼先擒王的计策无效,军卒间只能真刀真枪地拼个你死我活。

    什么以一敌十,所向披靡的说法总归是少数。

    正常情况下,一名军卒在连杀三五人之后都会出现体力大幅下降的情况,即便后面咬牙坚持,可气力的衰竭也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听闻夏侯渊躲入武阳城中之后,李贤唤来麾下商议对策。

    “武阳是泰山重镇,你们以为该如何取舍?”

    周仓额头多了道箭伤,此时显得格外狰狞,只听他说道:“如果夏侯渊不在城中,攻与不攻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可现在,夏侯渊麾下还有一万兵马,如果我们绕道南下,一旦夏侯渊冲入北海国,那又该如何是好?”

    对李贤来说,北海国才是根本,徐州只不过是邻邦罢了。

    如果为了对付曹‘操’,进而导致北海国失守,那李贤就等于舍本求末,做了蠢事。

    “你们以为如何?”

    胡庸依旧没有发表意见,徐盛出言符合周仓,道:“元福说的没错,夏侯渊虽败,可实力犹存,他可能不敢对我们做什么手脚,可对付北海国内的郡兵却是绰绰有余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他们”。

    “元直先生以为如何?”

    徐庶微微颌首,道:“他们说的没错,如果任凭夏侯渊盘踞在武阳城,无论对我们大军的后路,还是对北海国,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趋之而后快”。

    “那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吧,大军埋锅造饭,饭后开赴武阳城”

    “使君可有破城之策?”

    李贤‘胸’有成竹地笑道:“船到桥头自然直,见了武阳城我自然会有办法”。

    众人将信将疑,却也不好再问。

    攻城需要长期而复杂的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内应,仅凭外力强攻,单是准备攻城器械就需要很久。

    沿途间,东莱军虽然也拔掉了几个曹军的据点,可那些城池的规模与武阳城不可同日而语。

    对付前者,东莱军的弓手轮番抛‘射’便能将守军彻底压制住,可若想攻破武阳城,仅凭长弓手这一兵种毫无疑问是无法取胜的。

    李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众人从军帐内离开之后,依旧想不明白李贤的信心从何而来

第238章 武阳城() 
c_t;武阳城,伤了一臂的夏侯渊正在城头巡弋,原本的武阳城墙高约两丈,夏侯渊率军抵达之后又对其修缮了一番,尤其像城‘门’这等防御薄弱的所在更是进行了特别的加固。(。’)。ww。

    城‘门’没有封死,在夏侯渊看来,封死城‘门’等于断绝了自己的退路,也等于告诉对方自己的胆怯,不是智者之选,更何况,城内数万百姓都需要砍伐灌木柴禾,没有他们,生火做饭都是问题。

    东莱军在几十里外休整的时候,武阳城内,每日里都会有上山砍柴的乡民从城‘门’口进出,宽出严进,对于入城者,守城的卫卒会进行仔细的搜身,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可对于出城者就没有这等苛刻了,只要不是海捕文书上的江洋大盗,没有人会与其计较。

    自打败退的万余兵马入城之后,曹军日夜枕戈待旦。

    李贤麾下大军的动向谁也琢磨不透,若是不多加防备,万一被其偷袭得手,那夏侯渊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事不过三,夏侯渊已经败了两次,实在败不起第三次了。

    退入武阳城,整军备战,这是夏侯渊兵败之后作出的选择reads;。

    眼下,曹‘操’主力攻伐徐州,李贤摆明了是要围魏救赵,他想用攻打泰山郡的军事行动来分散曹军的注意力,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夏侯渊盘踞在武阳,便可以顺利牵制住李贤的东莱军。

    如果夏侯渊与李贤形成兑子,攻入徐州的曹‘操’便可以顺利干掉陶谦。

    连败两阵之后,夏侯渊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东莱军的实力绝不是眼下的他能够剿灭的,就算曹‘操’大军亲至,要想全歼李贤麾下兵马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认清现实之后,夏侯渊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不再苛求围剿李贤,而是打算对北海国,对东莱军形成威慑。

    只要大军驻扎在武阳城,东莱军就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东莱军南下邳州,夏侯渊挥军北上,便可以轻易威胁到北海国腹地,若是东莱军兵围武阳,夏侯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牵制住李贤,从某种程度上讲,夏侯渊就帮到了曹‘操’。

    城内粮秣充足、军械宽裕,就算李贤即刻来攻,夏侯渊也有信心守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一个月,按照曹‘操’麾下兵马的实力,完全可以将徐州全境占据。

    问题是,李贤会来吗?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尘烟腾空而起,马背上的军卒大声疾呼“急报!”

    道路两侧的乡民急忙为骑卒让开道路,夏侯渊心头一跳,难道是李贤攻来了?

    报信的军卒很快便来到夏侯渊跟前,施礼过后,这军卒说道:“李贤麾下东莱军已至十里之外,请将军速做决断”。

    “来的有多少兵马?”

    “旗帜未增未减,看模样应该还有两万余人”

    “好,我明白了,你退下吧”

    “喏reads;!”

    军卒退却之后,夏侯渊下达了第一个军令“来人呐,传我军令,即刻起,大军封城,严禁出入,违者杀无赦”。

    “得令!”

    “轰隆隆”,厚重的城‘门’缓缓地关上了。

    最后一批入城的青壮赶在城‘门’关闭之前顺利入城。

    在过去的几天,夏侯渊几乎一刻未曾歇息,在他的吩咐下,库房内的各‘色’守城器具一一搬上城头。

    “呜呜呜“,告急的牛角号响起,这是提醒城内的军民防备,有敌情。

    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军卒出现在城墙的夹道上,曹军在武阳城已经严阵以待。

    堪堪临近城池不过七八里远的时候,李贤终于唤来徐盛,道:“武阳城墙高池深,若是强攻,肯定会伤亡惨重,徐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