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精’于‘射’术,或者气力惊人,总之,个个实力不凡。

    都尉与长史截然不同,李贤身兼长史的时候,并没有太多人前来投靠,可现在,高升做了都尉,投奔李贤的人群便趋之如骛,数不胜数,这就是权力地位带来的好处

第224章 徐和归心() 
c_t;剧县,一万多名东莱军卒兵分四营在城外驻扎下来。(。’)。ww。

    徐和的兵马最多,足足有七千人,他们俱是黄巾老卒,单兵厮杀经验丰富,可战阵配合却较为生疏。之前,大军忙着奔‘波’、厮杀,所以根本没有时间来训练,可现在,大军驻扎在剧县,摆明了是要长期驻守,这样的情况下,徐和觉得有必要恳请李贤派人过来协助训练。

    击溃徐州军的时候,徐和的兵马自始至终都待在城内,没有参与战事,可立在城上,李贤麾下军马的犀利程度还是让人大开眼界。

    攻时猛若闪电,守时稳若泰山,进可攻退可守,徐和扪心自问,即便他麾下的兵卒数量要超过李贤三营人马的总和,可真要是上阵厮杀,他不如李贤!

    大胜徐州军,战后论功行赏,李贤并没有厚此薄彼,即便徐和麾下军卒未能上阵厮杀,可每人还是得到了一百枚铜钱的赏赐。

    明明什么事情没有做,却依旧得到了价值不菲的赏钱,这让徐和麾下的兵卒颇为感动。

    过往的日子里,大家过惯了强取豪夺的日子,像今日这般无功受禄的情形却是第一次遇到过。

    当然了,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北海相孔融亲笔书写的犒赏文书中,徐和榜上有名,成了货真价实的大汉将官。

    原本浮萍一般没有根基,没有归属感的徐和终于稳下心来,尤其是在见识到了李贤的实力之后,再也没有人提出要拔‘腿’走人的事情。

    介亭募兵的情景众人虽然没有人亲眼目睹,可从新卒口中还是能够听出个十之**。

    七中一的比率呀,东莱军遴选兵员如此之难,只有脑子被驴踢到的人才会在这时候离开军中。

    之前,大家伙儿迫于无奈,落草为寇,那也是为了能够潇洒快活,现如今,有了更好的选择,谁还愿意继续做那无本的买卖?且不说丢尽了祖宗的脸面,便是终日里老鼠一般逃窜不已就让人烦透了。

    跟在徐和麾下,虽然与李贤的嫡系泾渭分明,可大家拿的俸禄都是一样的。

    李贤也曾许诺过,上阵杀敌,不分军营,有功便赏,绝不会克扣半分。

    李贤的信誉众人还是信的过的。

    当然了,东莱军是凭借军牌发放月俸的,军牌的等级越高,军卒可以领到的钱粮就越多。

    徐和麾下的军卒对军牌眼热不已,他们找到徐和,吵着也想要那个挂在腰间的牌牌。'——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徐和知道,一旦挂上这牌子,日后再想摘下来可就难了!

    这军牌可不简简单单是身份的象征,它更是李贤收拢人心的手段,只要军卒被军牌代表的犒赏制度吸引,以后徐和再想拉拢兵马单干的话,只怕就难于上青天了reads;。

    怎么办?是主动接受,还是像以前那般谨守本分,与其他兵马井水不犯河水?

    徐和也明白,如果他再这么封闭下去,受到大军排挤这是早晚的事情,而他麾下的军卒想必也会怨气冲天。

    日后其他各营人马再立战功的话,徐和难道还要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

    那样的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战后再次论功行赏,徐和麾下肯定会闹出事端。

    与其等到麾下部众离心离德,倒不如识趣点,趁早向李贤‘交’心!

    徐和也是个人物,下了决心之后,他当即带着整理出的兵员名册快步来到李贤府外。

    如今李贤官居高位,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住的的简单了。

    为此,剧县县令特意使人腾出一家大宅院,充当李贤的都尉府。

    其实,按照县令的本意是打算为李贤新建府邸的,却被李贤耗费过大为由拒绝了。

    眼下,徐和打马来到都尉府前,‘门’口,四名卫卒持枪而立。

    徐和知道规矩,他不敢托大,翻身下马之后,抱拳笑道:“我是徐和,有要事要与都尉相商,劳烦兄弟为我通禀一声”。

    为首一名军卒识得徐和,之前没打招呼不过是为了避嫌罢了,眼下,瞧见徐和如此识趣,他便笑道:“徐将军客气了,我家都尉早就吩咐过了,如果你要入府,直接进去就可以了,无须通禀”。

    嗯?竟然还有这种说法,不得不说,李贤此番安排再次把准了徐和的脉搏。

    像徐和这等枭雄人物,唯一能够束缚他们的便是一个“义”字,如今李贤待徐和宽厚至极,徐和自然不好意思再生出别样的心思。

    念头千转,在‘门’口徘徊了一阵子,徐和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迈步入府。

    府里还有军卒在轮值,得知徐和的意图之后,当下便有军卒在头前开路,将其引导李贤书房reads;。

    甫一见面,李贤便笑道:“定毅有事?”

    定毅是徐和的字号,听到李贤招呼之后,他抱拳行礼,道:“见过都尉”。

    “免礼,这里没有外人,不用这么见外”

    “礼不可废”

    “坐吧,怎么?可是军中短缺了粮秣?”

    “周校尉的辎重营尽忠职守,粮秣从未短缺过”

    “冬日渐临,可是缺了衣物御寒?”

    徐和坐直了身体,道:“军卒人人都有衣物御寒,末将并不是为此事而来”。

    李贤故作不解,“喔?那你所为何事?”

    “这是末将麾下军卒名册,请都尉过目”

    军卒的名册等同于国家的舆图一般,‘交’出名册,就等于彻底放弃了军权。

    徐和如此作为可以说冒了极大的风险,若是李贤心狠手辣,他只要略施小计便可以派人将徐和取而代之!

    有名册在手,军卒想逃都没地儿逃!

    七千名兵卒的名册就在徐和手中,李贤却没有着急接过来,而是问道:“定毅这是何意?当日你归顺之时我曾允诺过,你部兵马由你统领,我不动分毫”。

    提到这个,徐和更是涨红了脸,道:“末将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训练兵马实在不是自己所长,我想恳请都尉派人训练军卒”。

    “这个简单的很,待会儿我让徐盛调派些人手过去就是了”

    徐和面‘露’喜‘色’,道:“那便谢过都尉了”。

    “自家兄弟,说什么谢?”

    “这名册还请都尉收下”

    “嗯?我李贤说话算话,不会动你军权的”

    “都尉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俱为国兵,我徐和既然归顺了朝廷,自然不能贪恋权位,‘交’出这名册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明心迹,日后若是我徐和做错了事,都尉尽管派人将我拿下reads;!”

    李贤笑骂道:“好你个徐和徐定毅,你这是‘激’将法吗?”

    徐和连连摇头,道:“天地可鉴,末将绝无此意”。

    李贤这才接过名册,道:“也罢,这名册我收下了,不过,你部兵马依旧由你统领,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

    “那便好”

    “末将还有一事相求!”

    “喔,尽管道来”

    “末将恳请都尉下令,为我军中士卒刻制军牌”

    李贤闻言过后连连拍了脑‘门’,嘴里道:“啊呀呀,你瞧瞧我这脑袋,竟把这茬给忘的一干二净,好,过会儿我便吩咐下去,让匠工营赶工,为军卒们定制军牌”。

    徐和松了口气,道:“谢都尉”。

    “都说了无需客气,正巧你来了,我也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

    徐和打起‘精’神,道:“都尉尽管吩咐”。

    “曹军势大,国相防患于未然,准许我部兵马扩招至一万六千人,扩招之后,这么多的人马全部驻扎在剧县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我打算分而化之,每营人马驻守一城,既可以仿佛流寇,又可以节省粮秣消耗,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徐和先是被一万六千人的数字吓了一跳,如此以来,自家人马可就再不占优势了。

    传闻都说孔融对李贤多有防备,如今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一万六千名东莱军,一旦形成战力完全可以攻下都昌城了reads;!

    接着,徐和又觉得莫名的兴奋,李贤实力越强,那便意味着他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未及弱冠的李贤已经是都尉了,日后,谁知道他的极限是在哪里?

    好不容易收敛思绪,徐和应道:“末将并无异议,都尉直接告诉我部人马驻扎在哪里便是了”。

    李贤笑道:“好吧,剧县往南有座营陵城,那里距离齐国不过三十里,我想派你去驻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末将得令!只是兵卒训练一事……”

    “放心,我会让徐盛他们调派人手的”

    “那末将便告辞了”

    “且慢,你先别急着走,我把周仓他们唤过来,一起商议一件事情”

    “喏!”

    “移防一事也不着急,三五日之后再行动身也不迟”

    “喏!”

    话音刚落,李贤便将周仓、徐盛等人唤入营中。

    按照孔融的意思,东莱军还可以扩军两千人。

    两千兵马分配到三营当中,每营不过七百人,根据李贤如今的声望,募齐兵员也就是一两日的事情,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新卒过多,兵卒数量增长过快带来的实力下降的问题。

    原本一营兵马不过一千五百人,如今,一旦募齐兵员,每营人马都将突破三千人。

    相较于从前,数量足足膨胀了一倍。

    新卒过多,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入伍时间尚短,身上还沾染了很多坏的习惯,一旦不能及时将其纠正,万一坏的风气在军营中弥漫开来,那可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第225章 约法() 
c_t;麾下军将到齐之后,李贤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营中新卒过多,如何确保战力,你们有什么好法子吗?”

    徐和刚刚加入这个核心团体,自然不愿意锋芒毕‘露’,而胡庸一贯的大大咧咧,指望他冲锋陷阵还可以,想要他出谋划策,那比杀了他还要难……

    周仓没有太多顾虑,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法子也有,无非是严明军纪,以老带新罢了”。

    确实没什么新意,不过也算是个办法,对此,李贤不置可否,又向徐盛问道:“文向,你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我认为应该把新卒拆散,不能让他们抱团,更不能让他们结党营‘私’”

    这法子较为繁琐,不过确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扼制新卒的影响力。

    只是,这样以来,李贤之前煞费苦心征召的介亭兵卒岂不是与其他新卒并无不同了?

    最终,还是徐庶明白李贤的心思,他说道:“文向将军所言有理,不过,对新卒却也不能以偏概全,依我看,介亭招募的军卒完全可以让信赖,他们应该不会惹事的”。

    徐庶这么一提醒,徐盛当即额头生汗,之前他压根没有想到这一点。

    介亭兵卒可是李贤的乡兵!

    倘若李贤不重视,又怎么会特意去介亭一趟?

    按理说,一千五百名军卒压根不值得堂堂郡国长史走一遭的,可李贤非但这么做了,而且还很满意的样子。

    都说介亭兵卒当中有不少人马是李贤的‘私’军,这样以来,强行将其拆散的话,那不等于在太岁头上动土吗?

    徐盛感‘激’地望了徐庶一眼,也亏得老友及时补救,如若不然,万一这举措推行开来,李贤岂不是要把这笔帐算到自己头上?

    为了公事引起‘私’愤,这样的话可就划不来了。

    眼瞧着场面有些冷场,徐庶又说道:“新卒初来乍到,为的多是出人头地,富贵荣华,只要严明军法,赏罚适宜,想必没有人敢顶风作案,冒天下之大不韪”。

    胡庸这时候咧嘴笑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杀‘鸡’儆猴嘛,这个我拿手!”

    李贤笑骂道:“你个杀才就知道打打杀杀的!”

    胡庸理直气壮:“出谋划策的事情有元直先生就可以了,我何须劳神?”

    李贤懒得理他,最后总结道:“既然如此,那便定下规矩,新卒入营之后第一要务便是牢记军纪,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

    众人连连颌首,有道是不知者不怪,如果新卒连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即便责罚他们,也肯定会有人口服心不服。

    如今李贤要求新卒记下军纪,便可以杜绝上述情形出现。

    得到众人肯定之后,李贤信心大增,自顾自地说道:“其二,老卒不得欺凌新卒,违者仗三十”。

    老卒欺负新卒一向是军中传统,自古皆然,在其他军中,每段时间都会有新卒被老卒欺凌致死的消息传出。

    李贤军中军纪严苛,老卒不敢闹得过分,所以这方面的恶习还好一些。

    不过,真正明文规定下来,如今却还是第一次。

    徐庶听罢之后大为欣赏,道:“如此以来,新卒必定尽心竭力,不敢辜负都尉厚望”。

    李贤又道:“其三,新卒触犯军法者,与老卒同罪”。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只有新卒老卒一视同仁,才可以杜绝怨言出现。

    这一条,众人又是颌首称赞。

    李贤心中很是得意,这几条军规可是他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终于抛出了杀手锏:“每过半旬进行一次新卒大比武,获胜者,重赏”。

    周仓眼睛一亮,这一条效果最好,有比较才会有进步。

    各营军马之间明争暗斗的事情很多,只不过上头有李贤压制着,所以才没人敢闹出事来。

    平素,这股愤懑的情绪无从宣泄,只能压抑着,可现在李贤提出新卒大比武,便给了大伙儿发泄的机会。

    无论是神策军还是背嵬军都是一个整体,他们在李贤的熏陶下都有了集体荣誉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了自家军马能够在大比武上涨面子,老卒肯定会尽心尽力的传授新卒经验,这样以来,李贤吩咐下来以老带新的计策便可以事半功倍!

    “如何?约法四章,你们可有异意?”

    “我等并无异意”

    “嗯,从曹军手中缴获的战马还限制在那里,我打算另置一部骑军,不知道你们有何人选?”

    北海郡不同与塞外,会骑马的汉子少之又少,李贤事先问讯过,军中骑过马的军卒竟然多是徐和麾下。

    做黄巾的那段时间,徐和为了躲避官军厮杀,长期流窜各地,马匹作为极佳的代步工具自然是军卒的心头宝贝。

    七千人马当中,‘抽’调出五六百名骑卒应当不在话下。

    不过,李贤可不想让自己麾下的唯一一支骑军变成徐和的‘私’军。

    骑卒,从装备到马匹,消耗的钱粮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一支重金打造的部队自然还是要亲自掌握比较妥当。

    只可惜,李贤自己的骑马水平都差劲的很,指望他去统领骑卒,只怕反而会画蛇添足。

    骑卒的问题,拼拼凑凑总归不是问题,可骑将‘交’给谁呢?

    周仓等人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唯有徐庶笑道:“都尉把一个人忘了,此人在辽东历练多年,又曾在公孙瓒麾下‘精’锐白马义从中担任军职,有他统领,都尉便可高枕无忧”。

    李贤眼前一亮,他笑道:“赵云赵子龙?”

    “不错!”

    赵云的名字一出,帐内几人都‘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云为人虽然低调,可他一身的武艺众人都看在眼中。

    单挑对阵,无论是周仓还是徐盛都不是赵云的对手!

    胡庸也曾嚷嚷着要与赵云过招,最终连五十个回合都没能坚持下来,这还是赵云手下留情的情况。

    如此猛将,又有指挥骑军的经验,自然是做骑将的最佳人选。

    唯一的问题是,赵云会应允吗?

第226章 官人真是做大事的人() 
c_t;赵云与周仓、徐盛都不一样,周仓有部众的牵绊,又欠着李贤几次人情,重信重诺的他明白,跟着李贤,大家都能有个好出路;徐盛呢,若不是李贤,他还在莒县受人欺压,徐母的病情也绝不会好转,活命之恩如同再造,在确定李贤绝非暴虐之人过后,徐盛便打定心思,此生这条‘性’命卖给李贤了……ww。

    然而,赵云独来独往,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之前得了公孙瓒的军令前往平原郡报信,这已经算是偿还了公孙瓒的知遇之恩,后来,受了刘备的委托找寻李贤,这完全就是出于公义了。

    从真正意义上讲,赵云不欠任何人的。

    是走还是留,赵云有绝对的自由,也正是因为如此,李贤才一直没有谈论这个话题。

    徐庶之所以留下,那是因为他从李贤身上看到了非同一般的东西,如若不然,侠客秉‘性’的徐庶徐元直又怎么会滞留至今?

    有时候,只要秉‘性’相似,不需要过多的挽留。

    该来的总归要来,该面对的早晚要面对,一众部将告辞之后,李贤亲自来到赵云的住处。

    还未进‘门’,李贤就听到院内“噼里啪啦”的敲击声,这时,身旁的卫卒解释道:“赵将军在每天的这个时候都会练枪,风雨无阻”。

    有恒心毅力者方能成大器,前世里,李贤最欠缺的就是毅力,所以事业始终不能如意,如今穿越而来,见到赵云这般苦练不辍,李贤颇为钦佩。

    怪不得常山赵子龙所向披靡,只看人家这份毅力,就应该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吱嘎嘎”,推‘门’而入。

    院内枪声立止,赵云收枪而立,调匀了气息过后,他才环顾望去,“赵云见过都尉”。

    李贤笑道:“子龙何须客气,无论是在乐安国还是在昌平城,你都助我良多,我还没说一个谢字了”。

    一番苦练,赵云额头不见半分汗迹,只听他谦逊地说道:“不过是恰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