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发现有头戴红樱的军将,胡庸便咬牙切齿地投掷而出。

    粗大的短矛夹杂在密集的箭羽中并不显眼。

    往往短矛来到眼前的时候,中矛者依旧一无所觉。

    这一次,曹军付出的伤亡远远大过于之前折损的总和。

    不知道过了多久,前前后后已经有七八百人倒在了前行的路上。

    “快啊,冲过去,冲到城下”

    “到了城下,守军的弓手就没了用处!”

    “想活命的就快些!”

    剩下来的曹军在各自军将的呼喝下也是豁了出去,为了避开箭矢,他们迈足狂奔。

    齐整的军阵在躲避箭羽的时候早已经支离破碎,盾阵不复存在。

    不知道过多久,城上箭矢的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曹军抵达城下。是守军弓手的作战死角,除非动用守城器械,不然的话,弓手们奈何不得他们!

    来了,夏侯渊一直在翘首以待的机会来了。

    守军已经是身心疲惫,这时候,一鼓作气,有很大的可能一举破‘门’!

    抱着这样的念头,夏侯渊大手一挥,又有两千人加入了冲锋的行列。

    如此,前前后后总共有六千人参与了攻城战事,剩余的人马,要么守候在原地,不动分毫,要么在各自军将的统领下围着临济城转了一圈儿。

    夏侯渊做了两手准备,倘若临济城其他的地方‘露’出破绽,他会第一时间给予迅猛的攻势,绝不会让守军缓过劲来。

    只可惜,曹军转了好半天,却还是一无所获。

    城内四股兵马的来路,夏侯渊打听清楚了,如果只论战斗力,李贤麾下的东莱军肯定是最强的。

    就算与刘备的老卒相比,东莱军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眼下,最容易遭受攻击的南‘门’肯定是由李贤的兵马来驻守。

    也就是说,曹军若想入城,须得过了东莱军这一关!

    “快些,快些,再快些!”

    没了盾阵护佑,曹军士卒唯有加快速度,试图用灵活的脚步在躲避城头的箭矢。

    比起无从下口的乌龟“盾阵”,眼下,曹军这种全力以赴的态势还是给东莱军留下了‘射’杀的最佳机会。

    几十步的距离,倒毙了数百名曹军。

    死去的扑倒在地,战场上,没有人顾及他们的尸首。

    受伤未死的那些,匍匐在地“嚎叫不已”。

    间或有心软的同伴上前,了结了伤卒的‘性’命,可多数人却还是永远也救不回来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历尽千辛万苦,曹军的先锋还是到达了临济城下。

    “咚咚咚”,动作最快,身材最为粗壮的曹军士卒已经扛起了攻城锤,开始向城‘门’发起了凶猛的撞击。

    李贤见状,顿时喝道:“背矛士何在!”

    “背矛士在此!”六百名‘精’锐武卒大声应诺。

    “曹军就在城下,记住,我不想在城头见到一个活着的曹军!”

    “喏reads;!”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一旦攻城的一方顺利抵达城下,整个城池的防线就等于崩塌了一半。

    没有弓手的掩护拦阻,仅仅凭借守城器械,一座城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坚持太久。

    眼下,曹军顺利突破了东莱军弓手的封锁,在夏侯渊看来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只可惜,他并不知道,曹军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当一架架云梯架到城头的时候,守军没有像往常那般倾倒沸油,取而代之的,却是一支拄啸而来的锋利短矛。

    近距离,短矛的杀伤力极大。

    一旦被刺中,几乎很少留有活口。

    六百名武卒投掷出的六百多支短矛彻底布下了一条死亡的真空地带。

    无论是谁,只要进入到背矛士的‘射’程之内,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死路。

    “铛铛铛”,持有铁盾的军卒们被短矛上巨大的力气震的手脚发麻,然而这还紧紧是刚开始,倘若同等程度的短矛再来上三五根,没有人能够支撑的住!

    守军不按套路出牌!

    夏侯渊大为恼恨,自家兵马的伤亡数目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内攀升不止。

    李贤实在是可恨,麾下竟然还有短矛这种犀利的武器。

    怪不得卞喜的一万名老卒都败了!

    面对李贤这样狡猾如狐的对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夏侯渊深深吁了口气,根据守军的反击力度来看,对方实力犹存,压根没有太大的损伤。

    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千六百名曹军兵卒死掉了。

    这可是曹军营中较为‘精’锐的兵马,他们装备齐全,却还是死在了防不胜防的打击之下。

    守军东莱军又折损了多少?

    夏侯渊没有答案,不过,看模样,城头的伤亡不会超过三百人!

    初次‘交’锋,东莱军大占上风。

    是继续攻城,消耗守军的体能,还是及时撤军,等待更好的机会?

    夏侯渊思虑一番之后,还是下达了退军的命令。

    守军没有动用守城器械就已经打成了这副模样,一旦他们全力以赴,曹军的伤亡肯定会直线上升。

    夏侯渊此行是来擒拿刘备的,与此同时,更大程度上保存自家兵马的实力,这是题中之义。

    倘若为了刘备,夏侯渊折损了太多兵马,日后特定没法向曹‘操’‘交’待。

    仗打到现在,夏侯渊对李贤早已经没了小觑的心思。

    正面硬撼,守军摆明了会顽抗到底。

    这样硬碰硬可不行,无论对谁来说,这种程度的厮杀折损,都会超过各自的心理预期。

    “叮叮叮”,夏侯渊心情灰暗,下达了鸣金收兵的命令。

    侥幸抵达城下的那些曹军顿时大怒,他们好不容易穿过箭羽,来到城下,本以为可以等来同伴,合力夺取战功,哪曾想,等来的不是同伴,却是撤兵的消息。

    有好事者不禁叫唤起来,“我说夏侯渊怎么这么好的心思,把甲胄全部‘交’给了我们,原来他是想借刀杀人!”

    “不错,兄弟们,你们看看身旁的人,咱们要么是原本兖州刺史刘岱的麾下,要么便是黄巾卞喜的麾下!真正的曹军老卒又在哪里”

    支撑曹军士卒坚持厮杀的念头很快就崩塌掉了。

    怀疑的种子已经发了芽。

    伤痕累累的各方人马大声咒骂着,小心翼翼地离开了城墙近郊reads;。

    毫无例外,又是一阵短矛呼啸扑来。

    夏侯渊看得眼皮急跳,不能解决短矛的问题,大军攻城只能是徒劳无功。

    初次试探,曹军付出了一千八百人的代价,而城头的东莱军却伤亡不过三百人。

    自始至终,没有一名曹军登上城头。

    城头上,胡庸咧着嘴角大笑,道:“使君,好不过瘾,曹军怎么就撤了呢?”

    “夏侯渊八成是后悔了,他对我们的实力评估有误,看模样,卞喜兵败之后,尚且没有人把我们的底细告诉夏侯渊”

    徐庶这时候‘插’口说道:“之前夏侯渊只不过是想速战速决,所以才给了我们可乘之机,接下来,如果我猜的没错,夏侯渊一定会想法设法了解我们的底细!”

    李贤深以为然,倒是胡庸不屑道:“夏侯渊也不过如此,曹军又有何惧?咱们还没动用滚木礌石就取得如此战果,真要是动用了全部手段,就算两万大军齐聚攻城,我也有把握守住!”

    “胡吹大气”,李贤没好气地喝斥一声。

    挫败了夏侯渊的初次试探之后,东莱军士气高涨。

    初战小胜的消息很快在整个临济城内传遍了。

    百姓欢欣鼓舞,他们都知道东莱军秋毫无犯,是支难得的强军。

    李贤打了胜仗,意味着曹军破‘门’而入的可能‘性’又小了。

    这样的消息,自然令人高兴。

    临济县令大大地松了口气,他笑道:“严防死守,一定要给我严防死守,李贤麾下的兵马在南‘门’外斩杀了两千名曹军,击败了夏侯渊!你们可不能疏忽大意,记着,你们的一家老小可都在临济城中呀,真要是有人里应外合,擅自开了城‘门’,倒霉的铁定是大家!”

    “使君,那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传我命令里通外敌者,定斩不饶,其家中妻‘女’尽数为奴,子孙世世代代为仆!”

    “喏!”

    刘备立在城楼,登高远望。

    曹军来了,据说已经到了南‘门’外。

    李贤不知道怎样了,是胜还是败?

    张飞、关羽、简雍‘侍’在刘备身旁,都是不发一言。

    忽而,有军卒来报:“报,刘使君,大捷,东莱军在南‘门’外大胜曹军,斩敌两千有余”。

    张飞瞪大了眼睛,道:“你说什么?大捷?李贤打了胜仗?”

    “不错,回禀三将军,曹军业已退却”

    关羽不容置信,嘴里道:“这才多久的功夫,夏侯渊就败了?”

    “不会有错,曹军连尸首都没来得及带走,退的很匆忙”

    刘备心中暗暗惊叹,谁也没想到李贤竟然胜得如此干净利落。

    这样的实力着实令人恐惧!

    夏侯渊可不是庸碌之辈,李贤能够从他手中小胜一场,这说明东莱军确实有过人之处。

    只是不知道,已经吃过一次亏的夏侯渊,下一次会采取什么手段扳回一城。

    刘备暗自警惕,虽说他驻守的城‘门’易守难攻,一般情况下曹军不会从这里进攻,可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万一夏侯渊想多点开‘花’,同时进攻呢?

    多做有些防备总归是没有错的!

    “来人呐,传我命令,曹军虽败,实力犹存,全军不可懈怠!”

    “喏!”

第201章 夏侯渊的战后总结() 
c_t;曹军初战失利,折损了两千兵马,士气大损。'棉花糖'……

    尤其当参战的四千名战兵成功逃回军阵之后,夏侯渊借刀杀人,借故铲除异己的流言不知怎么流传开来。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参战的前军对夏侯渊中途退军的举措很不理解,他们明明已经杀到了城下,而且熬过了短矛的洗礼,只要后军及时跟上,说不定临济城便可以一击而破。

    夏侯渊有他自己的顾虑,他麾下虽然有兵马两万,可诺大的乐安国内仅有他这么一支兵马,真要是折损过多,即便杀了刘备、李贤,夺了临济城,日后,又拿什么来驻守地方?

    曹‘操’临行之前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乐安国、济南国、齐国互为犄角,哪一个地方都不能放弃。

    如今,济南国与齐国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三五千人,他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彰显曹军的存在感,指望他们增援乐安国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别人是指望不上的,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

    后援断绝的情况下,对夏侯渊来说,麾下的一兵一卒都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可以,夏侯渊更愿意以最小的代价来攻占临济城。

    如何达到目的?这就需要开动脑筋了。

    大军入营驻扎之后,夏侯渊开始整理思绪,分析今日的得失。

    敌情不明,对李贤了解的过少,这是前军失败的主因,可谁也不能够否认,曹军在遭受短矛打击的时候表现的太过差劲,几乎只是一刹那的功夫,曹军的阵列就崩溃了。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在东莱军异乎寻常的箭雨打击下,曹军表现的很是顽强,只可惜,胡庸麾下的背矛士太过凶狠,他们投掷的短矛对于攻城一方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txt全集下载'

    战前,谁也没有想到守军竟然还有短矛这种犀利的武器。

    对守军的进攻手段估算不足,导致了今日之败。

    那么,李贤还有什么隐藏的手段?

    夏侯渊皱起了眉头,军中的粮秣所剩无几了,即便沿途间的乡堡都进献了不少粮秣,可总归是杯水车薪。

    一旦临济的战事拖的久了,无粮可食的曹军必败无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夏侯渊领兵追杀刘备的时候,压根没想到徐和竟然会归顺李贤,而李贤竟然杀了卞喜。

    这么一赠一减之间,刘备的帮手差不多增加了一万五千人,而夏侯渊却少了卞喜这么一大助力。

    太多太多的想不到是曹军一败涂地的原因。

    如何破解?

    见招拆招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夏侯渊深深吸了口气,他相信,临济城绝非铜墙铁壁,只要耗费力气,肯定能够攻而战之。

    从之前东莱军犀利的反击来看,要想从外攻入,只怕不‘花’费一些代价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如果城中有人接应呢?

    里应外合的话,东莱军又会作何反应?

    正在夏侯渊渐渐理出思绪的时候,帐外“哗啦啦”传来一阵甲衣的撞击声。

    “将军!”

    “嗯?是曹亮呀,怎么,有什么事情吗?”

    曹亮是军中的一员裨将,他统领着两千人马,是夏侯渊掌控兵权的中流砥柱。

    “回禀将军,末将在外头听到一些流言蜚语,如果将军不能及时澄清,只怕会闹出‘乱’子”

    “什么流言?”

    “不知道谁‘乱’嚼舌根,说之前你是在借刀杀人!”

    夏侯渊勃然大怒,“荒唐!”

    “将军,此风断不可涨呀”

    夏侯渊‘阴’沉着脸,道:“我知道了”。

    曹亮再不多言,他相信,夏侯渊可以把事情处理的很是妥当。

    临济城头,百十名东莱军卒用绳子缒下了城。

    城外,有密密麻麻的箭矢,有锋利的短矛。

    趁着曹军的注意力不在这里,早早地回收武器,循环利用,这是李贤早就想到的事情。

    临济城虽然军械充足,可短矛却是东莱军中独有的武器,一旦消耗殆尽,胡庸麾下的背矛士就成了摆设。

    背矛士在之前的厮杀中大出风头,三十步之内,他们用短矛完美地弥补了长弓不能近距离‘射’杀的遗憾。

    远处有长弓,近处有短矛。

    只要利用妥当,东莱军的防守毫无破绽。

    一百多名东莱军卒动作麻利,他们将短矛一根根收集起来,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递到城下。

    城上,有专‘门’的军卒负责将短矛提入城中。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东莱军就回收了六百多杆短矛。

    剩下的短矛,要么距离过远,要么捅在了曹军的尸首上,不耗费一番力气,怕是难以拔出来的。

    时间紧迫,城头的胡庸却百无聊赖起来。

    “主公,你说夏侯渊下一次攻城会在什么时候?”

    李贤翻了个白眼,道:“曹军筹备的云梯全部损毁在城下,冲车也只剩下一半的数量,没有一天的时间,他们不可能完善器械,再度攻城的”。

    胡庸不无遗憾地说道:“要这么久?”

    “废话,夏侯渊可不是莽夫,如若不然,曹孟德也不会把两万兵马‘交’给他,在我看来,今日取胜不过是侥幸,他日曹军再度攻城的时候,若是照样能够一战胜之,那才是真本事!”

    胡庸讪笑不已,道:“主公说笑了,放眼天下,咱们东莱军怕过谁?”

    “好了,莫贫嘴了,你瞧,那边是不是曹军的兵马?”

    谈话间,在视野的尽头,隐约间出现了一队曹军的身影。

    看模样,应该是醒悟过来的夏侯渊特意‘抽’调出的人马,毫无疑问,他们就是冲着城外的东莱军卒过来的。

    胡庸眼睛一亮,嘴里道:“主公,让我冲他一阵吧!”

    “想都别想,传令下去,让城下的弟兄们回来吧”

    “喏!’

    “呜呜呜”,号角声响起。

    嗯?有情况?

    在城外收集短矛的军卒们背起短矛撒‘腿’就跑,他们径自往城墙跑去,没有半点留恋的迹象。

    开什么玩笑,临行之前,李长史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旦号角吹起,大家以保命为第一要务。

    至于军械,那是在保住‘性’命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李贤军中,向来以人为“本”。

    等到夏侯渊的兵马抵达城外的时候,一百多名军卒们早已经去而复还,回到了城中

第202章 临济城的破绽() 
c_t;曹军徒劳无功,白跑了一趟的军卒们顿时怨声载道…

    城外依旧‘乱’糟糟的,可看模样,东莱军已经找到了他们想要找的东西。

    双方兵马虽未‘交’战,可李贤又小胜一筹。

    连番的挫败感使得曹军笼罩在一股失利的‘阴’云之中。

    当然了,对夏侯渊来说,李贤的威胁只是其次,真正迫在眉睫的事情却是要稳定军心,制止谣言。

    如若不然,一旦任凭谣言散布,占麾下绝大多数的原卞喜部、刘岱部军卒极有可能产生厌战的情绪。

    须得杀‘鸡’儆猴!

    ‘乱’世当用重典,当天夜里,城外的曹营之中忽然传来一阵噪杂之声。

    城头的守军以为曹军打算攻城了,急忙将李贤等人唤了过来。

    可李贤抵达之后,却发现四周依旧静悄悄的,没有一名曹军的身影。

    夏侯渊这是想干什么?

    疲兵之计也不是这么个玩法吧?

    照这种节奏下去,只怕东莱军没什么影响,曹军自己就疯了。

    曹军没有疯,夏侯渊也很是清醒,他麾下的万余人马已经尽数出动。

    一百多名散步谣言、意图不轨的军卒们很快就被揪了出来reads;。

    在风云飘摇之际,夏侯渊没有心思搞什么“礼贤下士”的作派,将所有滋事者聚集到一处之后,夏侯渊一声令下,这些家伙便身首异处。

    一招杀‘鸡’儆猴,顿时让曹军阵中的投机者胆战心惊。

    与此同时,夏侯渊大声呼喝,道:“这些贼子们实在可恨,竟然杜撰谣言,说我夏侯渊要铲除异己,借刀杀人,真他娘的笑话,在我军中,无论出身如何,无论之前隶属与谁的麾下,可自打你们划入我军中的时候,你们便是我的兄弟!”

    “将军!”

    “既然是兄弟,那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接下的战事当中,我会让大家看明白我夏侯渊究竟是懦夫还是勇士”

    “君子不可立危墙之下,将军三思呀”

    “我意已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