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山道韩遂曾经来过,此时,他环顾左右,道“阎行,看来朱桓果然有一手,你看,两侧的钉子没了”。

    阎行微微颌首,道:“朱桓此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李贤却对他信任有加,将军,李贤看中的人物,岂是庸才?”

    韩遂锊须微笑,道:“嗯,是这个道理,对了,阎行,前面就是沾县了,你有何破城良策?”

    “强攻只是下策,我军远道而来,如果一直硬攻强打,折损定会严重,能够少些损耗的话,总归是好的”

    “何为良策?”

    阎行没有妄加断语,他笑道:“斥候何在,我想先问问城中的情报”。

    女婿如此沉稳,韩遂很是满意,“嗯,斥候来了”。

    话音刚落,朱桓麾下军卒便出现在二人面前,“斥候王焦见过将军”。

    “免礼吧,烽火台已经夺下了吗?”

    斥候挺直了腰身,道:“幸不辱命,朱将军带着我们连夺三座烽火台,沾县守军尚不知晓”。

    韩遂由衷赞叹,“妙极,妙极,此役过后,我定向大将军禀明此事,朱将军立下一桩大功呀”。

    斥候不置可否。

    阎行这时候问道:“沾县的情况可曾探明?”

    “城中有两千守军,守将名叫杨密,是马超的部将,沾县城高两丈,只有两座城门,前些时日,马超刚刚下达严禁商贾入城的军令,若想混入城中,只怕较为困难”

    阎行毫不意外,“城门是什么制成的?”

    “生铁,绝非木制铁皮,而是实心的铁门”

    韩遂吸了口冷气,数百斤重的铁门,完全杜绝了破门而入的想法。

    阎行又道:“城中民居、军寨多以木材为料?”

    “不错,靠山吃山,百姓们都用木材建房”

    “不知军侯可否绘出城中军力布防图?”

    军侯躬身行礼,“时间仓促,小人只能挥出一部分,如果有疏漏之处,还请将军勿怪”

    “无妨,你尽管绘出”

    “喏!”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军侯终于完工。

    阎行手指舆图,对韩遂说道:“根据城中的兵力分布,我的计策就在这里!”

    韩遂定神望去,之间阎行所指的方向是一座山脉。

    夜色已深,沾县城中万籁俱寂。

    东侧的大山挡住了空中的月亮,也挡住了部分寒风。

    星星点点的光亮下,只有数百名轮值的军卒在城头巡弋。

    冀州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举进犯,守军不得不提高警惕,严加防备。

    只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使得守军过于依赖烽火台,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烽火台没事,那便平安无事。

    沾县东侧的太行山道不利大军行动,一次行进五千人马已经是极限了。

    五千人马对付严阵以待的沾县守军?

    守军们表示不曾畏惧。

    今日,牛角岭上的烽火照常升起,没有丝毫异常,守军们缓了口气,他们虽然虽好了万全准备,但是,如果能够避免厮杀,他们一定会乐此不彼。

    只可惜,战争从来不会以军卒的意愿而转移。

    沾县城东五里处的山林中,朱桓统领五百军卒正一路狂奔。

    每一个军卒身上都背负着重重的军械,那是他们不同于寻常军卒的地方。

    朱桓的目标就是沾县城东的这座山脉。

    山道崎岖,地势险要,一旦夺取制高点便可以扼守要道。

    事先,朱桓已经查探清楚,山顶只有百余名军卒驻守,不足为惧。

    小半个时辰之后,朱桓到达山坡,他分出一半的军卒去解决山顶的敌军,自己带着剩下的人马开始布置军械。

    山坡距离城池足有二百步,这个距离,早已经超过了寻常箭矢。

    然而,对于徐州军而言,这一切并不是问题。

    李贤虽然不能将大型投石器运到山上,但是,马钧已经发明出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小型投石机。

    与大型投石机动辄数百斤投掷物相比,小型投石机的最大负重是八十斤。

    这个重量在攻打城池的时候几乎不起作用,但是,在这时候却可以起奇效。

    半个时辰之后,朱桓组装出四架投石器。

    城中火光点点,没有一丝动静。

    朱桓微微一笑,道:“准备火坛”。

    “喏!”

    所谓的火坛是用麻布在火油中浸泡了三天三夜之后的产物。

    层层包裹的麻木足有五十斤,通过投石器可以掷出三百五十步。

    这个距离足以威胁的沾县了。

    巨大的火球放入铜兜,军卒们拖拽着牛筋,绞盘吱嘎嘎作响。

    “将军准备好了”

    朱桓微微颌首,“点火,放!”

    “嘭嘭嘭”,火光腾空而起,燃烧的火球在夜空中分外耀眼。

    树林中,阎行握紧了拳头,他屏住呼吸,耐心等候。

    沾县依旧不曾察觉,只是,火球凌空而至的时候,哨兵才发出凄厉的叫喊。

    “敌袭!”

    “敌袭?火球?”

    “火球从何而来?”

    守军乱了方寸,他们从未想到火球会从天而降,就好像没向导火球会从东山出现一样。

    山上不是有百余守军吗?

    烽火台呢?

    敌军从何而来,为什么所有烽火都没有示警?

    当示警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城中已经燃起了大火。

    无数的士兵在火光中狂奔而出,他们完全被熊熊燃烧的军寨惊呆了。

    火球在继续,火借风势,大火越烧越裂,牙将骑马飞奔而来,他急得大喊:“速速灭火!”

第744章 惊呆了() 
灭火?

    军寨中备有水缸,可是,城中武备荒废已久,缸中存水极少,用它们来救水显然力有不怠。

    军卒狼奔犬突,自相践踏。

    大火烧的极旺,东山上连绵不绝的火球总是火上添油,“轰轰轰”,干燥依旧的原木遇火即燃,城中四处起火。

    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个时辰,整座城池将葬身火海。

    牙将势若疯狂,“敌人就在东山,快,城中所有人马即刻灭火,亲卫营随我上山!”

    “将军,城外敌情不明,不可大意呀”

    牙将勃然大怒:“火患不除,城中永无宁日,别他娘的废话了,快快点齐兵马”。

    校尉无奈,只得领令而去。

    大火烧的突然,多数军卒们犹在梦中便被惊醒。

    面临灾难、危险,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逃离。

    想在这时候聚齐兵马,校尉要耗费极大的力气。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牙将方才点齐一千兵马。

    正欲离城的时候,城中县令闻讯而来,“将军,城中大火未灭,不知尊驾欲往何处?”

    牙将冷着脸,道:“敌人躲在山上,我得揪出他们,不然这火没法灭”。

    县令大为焦急,“将军此言差矣,据我观察,东山所掷火球数量不多,只要上下一心,这火很快就可以灭掉”。

    牙将极为不耐,“既然县尊有信心灭火,那便留在城中,我去东山找出敌人”。

    县令瞋目结舌:“将军三思呀,敌情不明,如果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又该如何是好?”

    “城外有三座烽火台,如果是大股敌军,他们不可能没有察觉,依我之见,来的多半是小股精锐,这时候若是躲在城中,如何稳定军心?”

    县令总觉得哪里不妥,可是,牙将一意孤行,他无法劝阻。

    当天夜里,牙将统领一千兵马出城而出。

    城中只剩下一千名老弱病残。

    东山上,四座投石器已经坏了一架,库存的火球也不多,不过,朱桓成功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

    牙将执意出城,一千名军卒浩浩荡荡往东山而去。

    躲在林中的韩遂闻言大喜,“阎行何在”。

    “末将在”

    “我给你一百精锐,只要你能杀掉城门卒,夺下城们,便是大功一件,你敢吗?”

    阎行龇牙一笑,“有何不敢!”

    “好,你且在前开路,我紧随其后”

    “喏!”

    这时,李堪等人意犹未尽,“将军,出城的这伙兵马也有一千多人,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们吗?”

    韩遂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应承道:“区区一千人而已,不值得我们分兵,我相信,朱桓自己能够应付的了,接下来,只要我们能够夺取县城,那便是大功一件,知道吗?”

    李堪有些无奈,却还是应道:“末将明白”。

    说归说,当大队人马拔营起程的时候,韩遂还是留下五百人手帮衬朱桓,而他则领着大队人马往县城而去。

    阎行先行一步,他身上罩了件夺来的甲衣,隔着老远便冲着城门叫道:“开门,快快开门,将军急令”。

    守军并不买账,“你是何人?”

    阎行佯作怒色:“别他娘的废话了,若是耽搁下去,一旦城池沦陷,你们便是罪魁祸首!”

    守军有些慌乱,“城中有精兵强将,怎么可能失守?”

    阎行并不解释,他板着脸,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给你们十个呼吸的时间,十个呼吸之后,如果你们还不开门,我便回禀将军,你们自求多福吧”。

    守军面面相觑,城中的话事者正忙着救火,十个呼吸,谁敢自作主张?

    可是,一旦任其走开,如果真出了问题,又该算谁的?

    军卒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片刻之后,一人问道:“只准你自己入城”。

    阎行露出一丝冷笑,“好”。

    “吱嘎嘎”,城门开了一道缝隙,一队军卒蹿了出来,他们将阎行围了起来,道:“入城吧”。

    阎行示意扈从留下,自己随着郡兵入城。

    堪堪行到城门口的时候,阎行突然暴起,他一刀砍死了最前方的郡兵,然后在附近郡兵反应过来之前冲入城门。

    “噗噗噗”,电光火石间,门后的军卒便死伤殆尽。

    以有心算无心,阎行虎入羊群。

    这时候,随行的几十名扈从冲了过来。

    城头的守军大为慌乱,他们急着射箭阻挠,可是,距离太近,弓箭尚未发威,扈从便冲入城门。

    城中,多数守军在忙着灭火,城门口只有五百郡兵。

    阎行与同伴汇合之后并不急着扩大战果,他守在城门口,打退了守军一波又一波的禁宫。

    紧要关头,五十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枪兵挡住了十倍于己的敌人。

    枪阵之前,阎行枪枪见血,手下无一合之众,早已胆寒的郡兵下意识地避开了阎行所在的位置。

    “铿”,锈迹斑斑的大刀砍在了长枪兵铁甲上,火花迸溅,那军卒却毫发无损。

    好厚的甲!

    不等惊恐交加的守军挥舞出第二刀,从军阵中的第二排便陡然刺出一枪,这铁枪出现的又准又狠,沾县守军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

    “噗哧”,枪入血肉两尺有余,守军嘴里喷出血花,再也说不出话来。

    沾县校尉这时候早已经腿脚酥软,他不敢冲到前头,只是领着一帮亲卫在后头压阵,那帮身着铁甲的敌人太过厉害,刀砍不透,枪刺不中,端的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原本以为凭着巨大的数量优势可以杀死入侵的敌人,可没想到阎行的枪阵太过利害,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阵前已经倒下了百余具尸体,守军胆寒了,哪怕军将吼破了喉咙,都没人上前厮杀。

    趁机冲来的韩遂当机立断,他一声令下“刀盾手,从左翼包抄,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李堪领着众人大声应诺。

    冲阵的郡兵伤亡惨重,他们在韩遂大军的冲击下又惊又怕。

    什么时候城外来的这么多人马?

    就算牙将在此,守军多出一千人马,只怕也无济于事。

    脑子活络些的郡兵都在想着怎么避开后头压阵的兵马,撒丫子开溜,事已至此,眼前的敌军明显是块硬骨头,谁也不想拿自己的人命去填。

    那些被裹挟到阵前的倒霉鬼进退维谷,他们连逃跑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无望地往前冲杀,可换来的却是一杆又一杆犀利的铁枪。

    忽而,左侧的郡兵如潮水一般往后退去。

    县尉愤怒地斩杀了几个逃跑的流寇,却怎么也止不住逃窜的人流。

    李堪一马当先,他手里挥舞着一柄寒光闪烁的大刀,目光如电,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紧随其后的百余名刀盾兵左手持盾,右手挥刀,杀的守军落荒而逃。

    从侧翼冲出的刀盾兵完全击溃了守军的抵抗意识,残存下来的数百兵马再也顾不得军纪,他们推搡着,试图逃离此处。

    自始至终都在一旁观战的县令冷汗连连,他没想到只是几个回合下来,己方人马便败的这么干净利落,连一丝反击之力都没有。

    “大事休矣”,脑中盘旋着这个念头,县令心虚地往城外望了一眼,要是出城的牙将知道这情况,会不会后悔自己莽撞出城的行为?

    “县尊,大事不妙,咱们走吧”,几名县衙亲信簇拥着,低声呼唤。

    县令叹了口气,道:“不必了”。

    “县尊,为何如此?”

    “因为已经来不及了”

    “什么?”

    众人惊回首,只见四周已经围上了一群人高马大的军汉。

    “我乃沾县县令,愿意归降,还请几位传个话”

    县令毕竟是官场上的头面人物,县令自曝名姓之后,很快就得到了韩遂的召见。

    “你便是城中县令?”韩遂扫了董其一眼。

    “心不改名,坐不改姓,董其是也”

    沾县的详细情报,韩遂早已经铭记于心,他记得,城中的县令确实是这么一号人物,“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不到八百人了,到处都是乱军,没有确切的数字”

    “嗯,你的身份可以号令乱军吗?”

    县令略一犹豫,最终实话实说,“城中守将已经出城了,我在军中声名不显,不过,如果将军觉得有必要,我可以试试”。

    韩遂很欣慰,“好,你便试试!”

    县令翻身上马,他在左右军卒的护卫下正准备现身说法,忽而,疑惑起来,道:“还未请问将军名姓?”

    “韩遂韩文约是也!”

    县令吃了一惊,他滚落下马,重新施礼见过。

    “快快劝降,一旦误了时辰,我只能全杀了”

    县令急忙应允,他再度上马,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力说服乱军归降。

    城门接连易手,沾县的守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只要韩遂愿意,他可以将全部兵马一网打尽。

    守军别无选择,他们纷纷放下武器,走到道路两侧跪下。

    连县令都降了,军卒们还打什么?

    韩遂很是满意,这一战自身伤亡极小,可谓大获全胜。

    接下来,只要彻底灭掉出城的那一千人马,捷报上便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嘭嘭”,两支烟花冲天而起,这是韩遂告诉城东的朱桓,城池已经易手,无需纵火了。

    看到信号,朱桓松了口气,火油弹只剩下五颗了,如果城池没有易手,投石器很快就会沦为摆设。幸好,韩遂得手了。

    正思虑间,有军卒来报,“将军,城下来了一千兵马,看模样,应该是城中的牙将”。

    朱桓咧嘴一笑,道:“真是不知死活,兄弟们,送上门的功劳可不能轻易放过,让我们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喏!”军卒战意高昂,浑然没有将数量占优的守军放在眼中。

    “嗖嗖嗖”,尚未近身,朱桓的军卒便开始弯弓搭箭。

    牙将勃然大怒,“山上是何方鼠辈,遮遮掩掩,可敢与我一战?”

    朱桓大声冷笑,“蠢货,我乃吴郡朱桓”。

    牙将很是猖狂,“无名鼠辈,未曾听说”。

    朱桓冷冷一笑,“从今天起,你就不会忘记了”。

    “只会嘴上快活吗?你有胆便来攻”

    牙将咬牙下令,“杀光他们!”

    这时,下方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喊“将军!”

    牙将扭头看去,却是自己留在城中的亲卫,腾起的怒火强行按捺了下去,他道“干嚎什么?出了什么事情?”

    “沾县丢了”

    牙将差点跌下马来,他再也顾不得维持风度,疯狂地咆哮起来:“什么?你说什么?老子不是给他留了一千人马吗?城门紧闭,怎么会出事?”

    “敌人诈取城门,一千名弟兄活着回来的还不到二百人,连县令都降了”

    牙将一马鞭抽到了报信的家生子身上,道:“酒囊饭袋,全都是酒囊饭袋,老子养你们这些废物干什么?”

    残兵败将这时候堪堪赶到,“将军,退吧,千万不能耽搁了,城中敌军足有数千人,再耽搁下去,我们绝不是他们的对手”。

    牙将挥舞着马鞭,劈头盖脸地往溃卒身上抽去,一边抽一边听他骂道:“杀千刀的混账东西,你们误了老子的大事!”

    溃卒硬挨了几下,嘴里急忙叫道:“将军,他们来了,他们就在后头。”

    牙将恶狠狠地抽了最后一鞭,抬头往后方看去。

    此时日头渐高,映入眼帘的是两杆迎风飘扬的大旗,一杆“汉”,另一杆却绣着个“韩”字。

    大旗下,一排铁盔亮甲的军士正缓缓往前。

    刚才的那场厮杀似乎半点也没有影响到这股兵马,他们脚步沉稳,长枪如林。

    “嘶”牙将深吸一口冷气,他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极其利害的对手。

    这些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难道说,烽火台全部遭了毒手?

    否则的话,为何这么多敌人出现,狼烟却没有冒出一星半点?

    可恨,可恶。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牙将追悔莫及。

    早知道如此危险,刚才就不应该出城,悔不当初呀!

    如果这一千兵马待在城中,说不定沾县根本不会失手。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没了城池做依仗,一千名兵马压根支撑不了多久!

    怎么办?

    战还是降?

第745章 粮秣() 
战,意味着牙将需要硬拼到底,只是,这千余兵马有多少人愿意死战牙将并不清楚,降,忍得一时耻辱,暂时性命无忧,然而,归降之后,己方人马会遭到何种待遇

    牙将乃马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