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仇人”见面,自然是分外眼红,不需要多做鼓动,军卒的士气也已经攀升到了顶点。

    又是一波箭雨下去,江东军又死伤了三百多个,四轮箭雨过后,长弓手已经消耗了大半的体力。

    眼前跑的最快的军卒已经冲到了长枪兵前十多步的地方,再度射箭,虽然依然可以杀伤流寇,却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威慑力。

    短兵相接,李典相信,自己的兵马绝不会畏惧。

    “长枪!”

    李典竖起长枪,他麾下的枪兵长吸一口大气,都在等着他的一声令下。

    江东军的前锋终于冲了过来。

    李典一枪刺出,嘴里迸出一个“杀”字。

    “杀!”最前排的长枪兵人人出枪,刺向了眼前的敌人。

    短兵交接,长弓手暂时排不上用场,李典挥了挥手,让他们略微休整一番,同时命令刀盾兵随时准备冲杀歼敌。

    按照李典的计划,先用长弓尽可能的杀伤流寇,然后再用长枪兵挫掉他们的锐气,最后,刀盾兵出击,一锤定音!

    如今来看,李典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多半。

    场面已经失去了控制,徐州军的出乎意料地强,江东军出乎意料地弱,黄松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对方如此难缠,他说什么也不会强出风头,现在可好,凭白搭上近千人。

    韩当呢?

    为何韩当的大军不见踪影?

    黄松的兵马已经失去了锐气,他们彻底迷失了。

    将无战意,军无战心,之所以尚未溃逃,不过是因为李典手下留情罢了。

    据悉,孙夫人已经抵达江东,为徐州交涉,如果这时候胜的太过干净,反倒不利于双方讲和。

    临行之前,李贤的军令很明白:既要敲山震虎,狠揍江东军一顿,又要留存一线,日后好相见。

    正是顾虑到这一点,李典才没有侧翼冲杀,也没有玩擒贼先擒王的把戏,只是让前锋军奋力掩杀。

    仗打到现在,胜负已分。

    只要江东军将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感受到李典意思。

    黄松确实明白了李典的意思,徐州军手下留情了!

    此时,裨将大声劝谏:“将军退吧,徐州军两翼兵马尚未出动,我们还有一线生机呀!”

    黄松很是犹豫,如果这时候退军,适才的努力便付诸东流,这让主张北伐的黄松如何忍受?

    可是,死战不退?

    军士已经生出畏惧心里,就算韩当的主力及时抵达,完成包围,黄松的这四千多人马也全部交待了。

    全军覆没?

    想到这个结果,黄松大为惊恐,他可没有牺牲小我,成全打我的心思,更没有以自己为诱饵,成全韩当的打算。

    “退军!”

    盘桓许久,黄松终于下达退军的命令。

    从江东军冲锋,到黄松下令退军,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可是,就这么一炷香的功夫,江东军已经折损了千余人马,这还是李典留手的结果,如果李典全力出击,黄松能够保存一半的兵力就可以烧高香了。

    “将军,江东军要逃”

    李典不屑一顾,“算他识相,要是再耽搁片刻,说不定我就改变了主意”。

    “可要掩杀一番?”

    “冲杀一番也好,省的他们不长记性”

    “好嘞!”

    江东军且战且退,试图脱离战阵,可是,得了军令的徐州军却紧追不舍。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韩当的兵马终于到了,这时候,徐州军方才收兵退却。

    这一番追杀,江东军又丢了数百性命。

    黄松心痛不已,见了韩当,他恶人先告状,“将军何故来迟?”

    韩当反问一声,“谁是北军主将?”

    黄松十分憋屈,不肯作答。

    韩当又道:“黄松,我在问你,谁是主将!”

    “是你,韩将军”

    “好,你既然知道我是主将,为何未得将令擅自出战?”

    黄松哪敢说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只是说事发突然,徐州军咄咄逼人,江东军只能迎战。

    韩当冷笑一声,道:“李典有多少兵马?”

    “一万二千人”

    “你部又有多少人马?”

    “四千三百人”

    “黄将军真是好胆量,以寡敌众,犹能全身而退,我不是应该为你报捷?让主公奖赏于你?”

    黄松涨红了脸,“不敢,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韩当勃然大怒,“好一个败军之将,黄松,你不遵军令,肆意妄为,该当何罪?”

    黄松支支吾吾,他压根没想到韩当突然变了脸色。

    剧本不应该这样写呀。

    黄盖可是黄松的叔父,韩当不敢莽撞才对!

    可是,为何黄松却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

    “将军,我一心杀敌,何罪之有?”

    韩当冷笑连连,“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既然如此,我便让你死个明白,来人呐,带上来!”

    片刻之后,便有人押来三名流民打扮的男子。

    黄松心神一震,他没想到,韩当竟然连这都发现了,大事不妙呀。

    “黄松,你认识他们吗?”

    黄松闭口不言。

    “就算不认识也不要紧,反正他们认识你,还需要我讲明白吗?”

    黄松梗着脖子,道:“我们黄家对主公忠心耿耿,天地可鉴,韩当,你不能杀我”。

    韩当微微颌首,道:“你只要认罪就好,我不杀你,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呐,杖责五十”。

    黄松大骇,五十军棍可是要人性命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黄松躺在木板上,连叫唤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时,韩当背手而立,道:“黄松,你私纵河匪,与其劫掠乡间,私分财物;不遵将令,以至军卒大败,如果按照军令,杀你十次都绰绰有余,不过,眼下正值特殊时期,孙夫人已至江东,我便饶你一条狗命,让主公处置你!”

    黄松目光愤恨,嘴唇颤抖不已。

    韩当不屑一顾,“你若是不服,尽管来找我,我一并接下了”。

    黄松再不敢言,他生怕韩当改变了主意,将他当场击杀,如果真的是这样,他找谁说理去?

    韩当是江东军中少有的认清局势的将领,李贤的强大,早已经超出了江东军的实力范围,即便眼下江东军在丹阳实力占优,可是,一旦李贤抽出手来,顷刻间,江东军便有覆灭之忧。

    据悉,李贤麾下已有十多万兵马,江东军呢?

    满打满算不过八万兵,其中多半还是新军,这与徐州军不可同日而语。

    谁不知道李贤各部兵马俱是精锐?

    实力的差距,意味着江东军很难立足。

    就算一时占优,夺了扬州数郡,又能如何?

    打心眼里,韩当不愿与徐州军交恶。

    黄松不知死活,成了反面典型,韩当求之不得,正好借此让主战派瞧个明白,徐州军不是那么好打的。

    正思虑间,军卒来报,说徐州军主将已至,请韩当出来一叙。

    韩当打马出阵,与李典遥遥对立。

    李典揣着明白装糊涂,“韩兄此来何意呀?”

    “攻打丹阳,为伯符将军报仇”

    李典摇了摇头,道:“伯符将军不是我们杀的”。

    “可是,被抓的凶手却一口咬定,李贤就是幕后主使”

    李典不屑一顾,“大将军兵强马壮,若想拿下江东,派兵自取便是,何必大费周章?”

    韩当闻言一滞,不过,当着军卒的面,他可不能坠了面子,“李将军真是好大的口气!”

    “是不是胡吹大气,韩将军心里应该很清楚”

    韩当怒上心头,“真以为击败了黄松便可以小看我江东军了吗?”

    李典依旧是那副欠揍的语气,“我能击败黄松,自然也能击败你”

    韩当不怒反笑,“好,好,好,感情你是来宣战的!”

    李典大为讶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丹阳郡可是朝廷的,明明是你们江东军打上门来,怎么成了我挑衅了?”

    “看来,我们需要好好较量一番”

    李典颇为认同,“我也正有此意,不过,看模样,这仗是打不起来了”。

    韩当皱起眉头,没等他说话,身后已经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正是江东急报。

    “报,韩将军,刺史急报”

    韩当微微颌首,他抬手接过书信,仔细看了起来。

    封漆完好,印鉴为真,这说明书信不是假的。

    至于内容,却是要求韩当暂休刀兵,等待军令。

    毫无疑问,这与孙夫人大有干系,韩当深深地看了李典一眼,道:“若非主公急报,我绝不与你善罢甘休”。

    李典不以为意,“随时奉陪”。

    韩当收军退却,不过,五万大军并没有推入江东,而是驻扎在丹阳城外。

    李典的兵马也没有急忙入城,而是与守军遥相呼应,摆出一副监视江东军的模样。

    如同曹操预料的那般,江东的战事很快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冀州连斩两名县令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尚书令陈允将斥丘、甘陵县令的罪名公布于众,引得满城轰动的同时,果断挥刀,杀了二人。

    冀州刚刚平定蝗灾,正是民心归附之时,陈允手刃贪官,更是让百姓交口称赞。

    冀州百姓从未想到,朝廷真有为民除害的决心。

    几乎在县令毙命的同时,陈允开仓放粮,无粮可食的百姓终于得到了果腹的粮秣。

    有了粮食,百姓便不会铤而走险,即便有心人再三蹿啜,百姓们也不会上当。

    擒杀袁归之后,冀州都尉很快便离开了,兖州战事正酣,急需援军,片刻也不能耽搁。

    陈允也没有在甘陵停留太久,他接到的旨令的巡察冀州,眼下只到了两个县,还没有完成使命。

    于是,陈允一路北上,所过之处,粮价纷纷跌落,粮商们再也不敢放肆。

    甘陵、斥丘的杀戮让人明白,与朝廷作对,死无葬身之地!

    兖州,陈留城,曹丕度日如年。

    据悉,太史慈大军将至,陈留城下兵马很快便有四万之众!

    万一太史慈带了破城利器,陈留城可就完了。

    开坝放水?还是继续等待?

    曹丕犹豫再三,难下决断。

    这一日,城外杀声震天。

    曹丕立在城头,只见徐州军阵形变幻,似乎在竭力拦阻什么。

    曹仁大为焦急,“大公子,定是我方人马,应该出城救援呀”。

    曹丕有些犹豫,“若是敌方诡计,诱我出城,又该如何是好?”

    曹丕有些犹豫,他也不敢确定城外的徐州军是不是在演戏,万一真的徐州军的计谋,兖州军贸然出城可就上了大当。

    可是,如果来的真是己方兵马呢?

    “大公子,我愿出城”

    “叔父莫急,是不是己方人马,片刻就见分晓”

    曹丕说的没错,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一面曹字大旗影约可见。

    曹仁心急如焚,“大公子”。

    曹丕仔细瞅了瞅,看模样应该不是假冒的,他当机立断,“曹仁,你速领本部两千兵马出城,接应我方骑军”。

    曹仁急忙应命:“喏!”

    曹丕不敢大意,他知道,曹仁一心求战,当下叮嘱道:“切记,不可恋战,一旦救出骑军,即刻退入城中”

    “喏!”

    虽说不能大开杀戒有些不爽,可是,能够出城厮杀一番,已经可以得偿所愿了,曹仁暗自告诫自己,要珍惜机会,要让徐州军付出代价。

第715章 决断() 
上一章:714。第714章信使

    “吱嘎嘎”,城‘门’打开了。(hua。)……

    曹洪一马当先,率先冲出城‘门’,在他身后,两千名曹军鱼贯而出。

    月旬以来,徐州军整日邀战,限于军令,曹军只能闭‘门’不出,长此以往,他们心中都有一种抑郁心理。

    如今,曹洪出城,两千名军士终于得到厮杀的机会。

    战,战,战!

    曹军求战‘欲’极盛,他们恨不得使出所有的力气与徐州军拼个你死我活。

    谁是真汉子,‘交’手过后才知道。

    “嗯?”曹洪却没有莽撞,他敏锐地发现,五百步外,大股兵马正严阵以待,如此看来,徐州军早有防备。

    视野尽头,曹军大旗左冲右突,却始终不能冲到近处。

    曹洪深吸一口气,他意识到,若想接应己方人马,须得冲破徐州军的阻拦。

    抬眼望去,对方的兵马在四千人左右,是己方人马的两倍。

    拼了!

    曹洪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战意高昂,他大吼一声,道:“儿郎们,随我一战!”

    “战,战,战!”

    曹军士卒大声怒吼。

    五百步的距离,只要徐徐推进即可,曹洪按捺住蠢蠢‘欲’动的杀意,打马在前带路。

    在曹洪的约束下,曹军缓缓往前,阵形严谨,丝毫不‘露’破绽。

    数百步外,高顺不由得赞了声,“早就听说曹洪善于治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将军,可要上前迎战?”

    高顺微微颌首,“既然曹洪一心求战,咱们便遂了他的心愿!传我军令,盾兵前行百步,弩兵、弓兵紧随其后”。

    “喏!”

    数年来,陷阵营素以防御著称,军卒身上的重甲,装备的重盾,这都是防御的绝佳利器。

    不过,没有人意识到陷阵营同样善攻。

    高顺待在吕布麾下的时候,麾下只有七百兵马,限于人手,陷阵营无法攻守兼备,可是,自从高顺归降李贤之后,陷阵营便膨胀了六倍。

    人数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兵员素质的下降。

    在李贤的照应下,高顺招募兵员从未受过限制,如果他愿意,甚至可以把兵马扩充到一万人。

    然而,高顺只要了四千人!

    在高顺看来,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只要装备‘精’良,军士能征善战,四千人同样可以发挥出不逊于一万人的作用!

    月旬之前,曹休、关羽杀得张辽丢盔卸甲,陷阵营及时挡住了追兵,为并州军争取了逃生机会。

    那一次,陷阵营发挥的中规中矩,并没有眼前一亮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听闻张辽落败之后,陷阵营急于赶路,辎重营未能带上完整的装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陷阵营的战斗力。

    这一次,陷阵营装备齐全,高顺要给曹洪留下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数百步的距离转瞬即至,徐州军、兖州军相向而行,很快就进入了‘射’程之中。

    “箭去!”

    高顺一声令下。

    “嗡嗡嗡”,上百支箭雨呼啸而去,直扑向猬集作一处的兖州军。

    眨眼间,平地上便生出一片箭杆丛林。

    “盾!”

    兖州军中,人喊马嘶响成一团,各级军将竭力压制着麾下人马。

    间或有军卒倒毙身亡,掀起一片尘埃。

    幸好这一番箭雨只是试探,算不得重箭,否则,曹军的伤亡绝不止于此。

    “快,快,竖起盾牌!”

    徐州军的长弓‘射’程远胜过曹军,这一点早已不是秘密。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伤亡,曹洪只能严令军卒盾不离手。

    “铛铛铛”,箭枝雨点般落下,巨大的力道震得人双手发麻。

    ‘射’不到对方,只能任由对方施虐,这种感觉糟透了。

    曹洪咬牙切齿,必须冲过去,否则的话,己方人马的锐气定会消耗殆尽。

    “进!”

    持盾前行对盾兵的体力消耗极大,若非事关胜败,曹洪绝不会现在就严令盾兵前进。

    “咚咚咚”,盾兵甲胄齐全,算上百十斤重的盾牌,他们每进一步,都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两军相距不过一百步,这个距离,曹军弓手远远不能威胁到对方,曹洪无奈,只得继续前行。

    此时,曹洪渐渐醒悟,兴许张辽等人就是故意将来援的曹军放到近处,引‘诱’守军来援,否则的话,以他们的兵力,完全可以将来犯兵马彻底拒之营外。

    ‘诱’饵?

    陷阱?

    电光火石间,曹洪想到了很多,怪不得曹丕一直犹豫,不敢轻易出兵,原来,这真的是徐州军的诡计!

    事到如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自从曹洪出城的那一刻起,他便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往前!

    “铿铿”,曹洪击落了两根箭矢,他回头望去,身后的兵马已经被箭雨压缩得猬集成一团,完全没了适才的冲劲。

    怒吼声,咆哮声,马嘶声响彻天地。

    忽而,侧翼的几名骑军中箭落马,他们在地上竭力挣扎着,手中的兵刃胡‘乱’挥舞。

    “系屡屡”,失去了主人的战马长嘶着‘乱’冲而去。

    “该死!”曹洪大为恼怒,他猛地将拉起马缰,就要往前冲杀。

    只有斩了敌将,才有可能汇合援军,原路归返,否则的话,绝无可能!

    曹洪咬牙切齿,就要脱离战阵,独自往前。

    千钧一发之际,一名亲卫一把扯住了曹洪坐骑的缰绳,嘴里道:“将军,你要做什么?”

    曹洪大怒:“放手,让我去斩了高顺!”

    亲卫涨红了脸,“将军不可,咱们这两千兄弟离不开你,即便冲杀,也该是全军一起冲锋才算,哪有让将军独自犯险的道理!”。

    曹洪一枪击在亲卫脸上,将其击倒在地,他咆哮道:“谁敢拦我,便如此贼!”

    这时节,曹军弓手终于发威,不过,与陷阵营密集的箭羽相比,他们的密度要差了很多。

    听得曹洪所言,曹军纷纷抬头望去,只见曹洪单手举起长枪,在空中摇晃了几下,接着便猛然指向了高顺旗号所在!

    箭雨扑面而来,对‘射’在继续,双方都有人中箭倒毙。

    曹洪放平了长枪,双‘腿’一夹马腹,那匹雄峻的战马急得仰天长嘶。

    “随我冲锋,踏破此敌!”

    曹军大为振奋,他们齐声大吼,“冲锋!踏敌!”

    曹洪一马当前,径自往前冲去,他身后,大队曹军越过了盾兵,迈步狂奔。

    只要主将在前,纵使前方有数倍之敌,又有何惧?

    无非就是个死字罢了!

    黑‘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