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鲁涨红了脸,半晌方才说道:“是我大意了,被刘璋的亲卫欺上前来”。

    杨昂叹了口气,谁对谁错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另外一部汉中军完全丧失了战力。

    张鲁遁逃之后,汉中军一溃千里。

    用不了多久,刘璋的益州军便会追到此处。

    杨昂叹了口气,道:“使君,退兵吧”。

    张鲁微微一怔,“这白水城不是已经破了吗?”

    “守军依旧在抵抗,偏偏我们没有时间了,刘璋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若是退军,益州军不依不饶,那又该如何是好?”

    “使君宽心便是,一切有我”

    张鲁更是羞愧,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他便是罪魁祸首。

    这时候,汉中军心已乱,只能退军。

    严颜使人紧追不舍,可是,追了十多里,汉中军依旧不慌不乱,这时候,严颜只得收兵。

    此役,张鲁损兵折将,偷鸡不成蚀把米,刘璋倒是出人意料地取得了胜利。

    之前,在众人眼中,益州不过是块鱼腩罢了!

    谁曾想,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刘璋的战力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究其原因,无非是用对了军将,买对了军械,选对了军卒。

第680章 天子暴毙() 
建安三年,张鲁出动三万大军意图夺取益州重镇白水城,城中守将吴兰奋不顾身,硬是拖住了汉中军主力,等到刘璋引军来援之时,益州军突然爆发的战力惊呆了所有人。新···.——.

    三两日的功夫,刘璋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后续的辎重兵也已经赶到了白水城。

    得了补给,更换了武器,刘璋麾下的人马才渐渐恢复了几成的战力,那日厮杀,六千益州军折损了两成。

    事后清点一番,计有一千一百三十一人战死,三百八十七人身上有伤,短时间内是无法上战场的,剩余的四千多人马,也是人人带伤,只是伤势较轻,休整了一两个时日便可以恢复战力。

    相对于损失,收获也很是惊人。

    益州军当场俘获敌军两千人,杀死贼军一千一百三十人,缴获辎重无数。

    那一日,若非杨昂引军断后,汉中军的损失还会大上数倍。

    不过,张鲁虽然走了,可散落在田间村头的汉中军还有不少人,这些溃卒如果不能及时剿灭,日后为祸乡间,也是个不小的祸端。

    大军驻扎在白水城的时候,刘璋动员乡民百姓齐齐动手,一起修缮破损的城墙,督造损坏的城门,严颜与李严则兵分两路,各领一千人马围剿乱军。

    城中依然有军卒两千余人,应付可能来临的袭城还是绰绰有余的。

    益州山岭居多,百姓多结寨而居,若是贼人聚众结伙,趁人不备,大有可能破村掳寨。

    三日前,刘璋虽然已经加派人马通知各村寨加强戒备,严防贼人偷袭,可连日来,还是不断有乡民殒命。

    贼祸不除,百姓不得安宁。

    真正的豪门大族都居住在郡城大县之内,等闲流贼根本奈何不了,真正深受其害的却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无论是吃穿住行,哪一样都需要出门劳作,乡民们无法整日整夜的坐吃山空,他们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流贼不一定会出现,可现实是残酷的。

    饿疯的了溃卒与流寇一道,手持利器,成群结伙地袭击乡民。

    益州与汉中相邻的地方,乡民深受其苦。

    李贤负责白水城以南的乱卒,严颜负责白水城以北的乱卒,两方人马各司其职,然而,益州军数目有限,负责的地域又太为广阔,总是有些狡猾的漏网之鱼兴风作浪,为祸乡间。

    经过几日的整顿修缮,白水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城防功能,只是城内乡民死伤惨重,丁口十去其三,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休养生息,那也得十年之后才能有效果。

    捕获的俘虏,刘璋并未大开杀戒,只是使人甄别过后,一一看押起来。

    算算时日,后续大军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到时候正好用上这帮兵马。

    刘璋想出兵讨伐汉中。

    张鲁叛乱自立以来,刘璋父子便将其视为眼中钉,眼下,张鲁大败,正是趁胜追击的大好机会。

    张鲁兵败逃遁之后,在河畔等了三天,又收敛了一千乱卒,本想多等一些时日,可是,杨昂却出言反对,他认为不可久留,张鲁已成惊弓之鸟,自然应允。

    此役过后,敌我之势逆转。

    月旬之前,刘璋的益州军还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可是,月旬之后,刘璋便大发神威,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益州军到底改变了什么?

    刘璋心知肚明,征讨荆州的时候,从青州购买的军械尚未就位,而且,军卒缺乏征讨荆州的热情,作战时难免出工不出力,可是,白水城之战就不一样了,这是汉中军入侵之战,益州军同仇敌忾,迸发出了超强的战力。

    军卒、军械的改变于军将的自由发挥相结合,于是,刘璋取得了酣快淋漓的大胜。

    不过,大胜之后,益州的实权人物赵韪却出面拒绝了刘璋趁胜追击的想法。

    刘璋权衡再三,只得退军。

    益州,赵韪实力颇大,他勾结益州本土实力,玩弄权术。

    倘若刘璋一意孤行,后顾不堪设想。

    因为,赵韪野心极大,他对刘璋多有不满,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刘璋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也就罢了,赵韪乐见其成,谁曾想,刘璋突然走了****运,击败张鲁,这对于赵韪而言就有些无法忍受。

    试想,若是刘璋一直胜利,那么,刘璋在益州的声望将逐渐提升,往后还有赵韪什么事情?

    于是,赵韪措辞强烈,甚至出言恐吓。

    刘璋的根基在成都,如果赵韪突然叛乱,刘璋甚至想不出有效的阻止手段。

    在张任、黄权等人的劝说下,刘璋决定稳住赵韪,先回益州。

    益州如今有三股势力,赵韪的势力最大,这股势力甚至可以左右整个益州六成的官员;名义上的益州刺史刘璋只能屈居第二,靠着张任、黄权、王连、严颜几位忠臣,刘璋权位渐稳,可是,却一直无法除掉赵韪,彻底掌握大权;另一股实力就是以庞羲为首的外来实力,庞羲为巴西太守,籍贯司隶,他与刘璋的父亲刘焉一样,也是个外来官员,刘璋从长安逃往益州,庞羲功不可没,庞羲之女甚至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为妻,这等人物本应该是刘璋的死忠,可是,近年来,庞羲私自招募巴人,渐有自立之心,幸好,谋士程畿及时劝阻,否则的话,益州早已经四分五裂。

    对于刘璋而言,白水城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也使得忠于刘氏的人马信心大定,他们甚至萌生清除赵韪的想法。

    狂妄自大的赵韪压根没想到,刘璋一系人马正在布置陷阱,而他,就是猎物!

    益州,赵韪一日不除,刘璋一日不得安宁。

    兖州,李贤也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用计围剿黑山军之后,曹操本想将计就计,一举吞并青州,谁曾想,李贤识破了曹操的诡计。

    攻守之势易转!

    太史慈、臧霸、赵云、徐和四员大将统兵五万,直逼兖州腹地。

    曹操无奈,只得纠集兵力,重兵布防。

    益州之战已经结束,兖州之战才刚刚开始。

    荆州,李典、徐盛、张绣三军围攻襄阳,城池数日不破。

    消息传到徐州,李贤愁眉不展。

    众所周知,襄阳易守难攻。

    倘若李贤不出杀手锏,以李典、徐盛、张绣的军力很难破城。

    襄阳不破,刘备便依然是荆州刺史。

    李贤犹豫不决,他有破城之策,只是,却不敢肯定,提前搞出那件大杀器是否妥当。

    陈宫察言观色,他认为,李贤并非无计可施,只是遇到了难以抉择的事情。

    为了促使李贤早做决断,陈宫低声说道:“使君,江东暗营来报,孙策有不稳之象”。

    李贤皱起眉头,寒声道:“嗯?这等事情,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报来!”

    “孙夫人遇袭之后,江东便有人散布谣言,说使君早对孙夫人心生不满……”

    “放屁,全他娘的放屁”,李贤破口大骂,他怎么也没想到,竟有人无耻到这种程度,“是谁?谁是幕后指使?”

    “江东毕竟不是徐州,暗营人手不足,不敢打草惊蛇”

    “所以你们就任由流言散布?”

    “据可靠消息,江东军中也有人对谣言推波助澜”

    李贤瞬间了然,暗营之所以顾忌重重,怕的就是能巧成拙,触怒了孙策。

    眼下,李贤之所以能在荆州大展拳脚,这与江东军的配合不无干系。

    倘若江东军反戈一击,李贤再想谋夺襄阳,无疑难上加难。

    愤怒,李贤只觉得愤怒无比。

    看在孙尚香的面子上,李贤一直不想与江东孙氏为敌,可是,眼下孙氏所为,却在逐渐挑战李贤的底线。

    先是挑动民众的敌对心理,接着便是制造摩擦对立,下一步呢?只怕就是兵戈相向了!

    深深吁了一口气,李贤冷声说道:“孙策不是傻子,我在江南虽然只有于禁一部军力,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泥人,罢了,既然如此,我还顾及什么!”

    陈宫心中窃喜,看模样,李贤已经有了决断。

    一直以来,李贤从未让人失望过,他既然如此胸有成竹,那便说明他真的有把握。

    陈宫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李贤到底有什么仰仗?

    火药!

    李贤想用火药破城!

    冷兵器时代,火药是当之无愧的大杀器。

    虽说,没有火枪、火炮,火药的普及度无法推广,可是,火药在攻城爆破一项上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李贤决心一下,匠工营便齐齐动手,按照李贤的吩咐开始研制火药。

    三五日的时间过去,火药尚未投入使用,可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却传了出来:天子刘协中毒身亡!

    宫中侍卫第一时间封锁了消息,可是,这等大事岂是封锁就能封锁住的?

    五日之后,宫中还有一个朝会,如果刘协未曾露面,只会使人凭添臆测。

    怎么办?

    李贤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刘协头上。

    这时候,天子暴毙身亡,谁的嫌疑最大?

    当然是李贤!

    “陈宫,你太让我失望了,对方既然能够混入宫中对天子下手,自然也能在郡守府中下毒,连天子都保护不好,我要锦衣营何用?”

    陈宫大汗淋漓,出了这等大事,锦衣营难辞其咎,当务之急只能想法补救,“使君,下毒之人是天子近侍,是从长安便伴随天子左右的老人,天子中毒之后,此人也已经服毒自尽了”。

    “毒从何而来?”

    陈宫很是尴尬,“未曾查出”。

    李贤不想多言,“等徐庶过来再议吧”。

    陈宫无奈,只得应诺。

    没过多久,徐庶来到郡府。

    “使君,我见众人脚步匆匆,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贤叹了口气,“天子驾崩了”。

    徐庶一惊而起,“什么时候的事情?因何而亡?”

    “一刻钟之前,染毒而亡”

    “天子正值壮年,对外称病,只怕徒增流言呀”

    “正是如此,元直,你可有良策?”

    徐庶冷静分析起来,“当务之急是另立新君,国不可一日无君,使君必须与皇后取得一致”。

    李贤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我明白了,我这便入宫”。

    “且慢”

    “嗯?”

    “使君莫忘了,天子还有五千新军”

    李贤吸了口冷气,他险些忘了。

    刘协在位的时候,王子服的五千兵马便驻扎在下邳城外。

    虽说下邳城内有郡兵把守,可是,一旦有人里应外合,王子服的五千兵马便是关键。

    “元直有何妙计?”

    “且先使人稳住王子服,只要城外兵马不动,下邳便稳如泰山”

    “如何施为?”

    “我与王子服有数面之缘,便由我出城相劝”

    “不可!”

    徐庶可是李贤的得力谋士,倘若王子服真的有了异心,徐庶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这让李贤如何舍得?

    “使君宽心,王子服不会动我”

    “元直,你是我的左臂右膀,我怎能让你去冒险?”

    “使君,没时间犹豫了,你我二人兵分二路,你入宫见皇后,我出城,见王子服”

    李贤咬牙切齿,狠声说道:“若有人敢动你一根寒毛,我必灭他九族!”

    徐庶感激无比,“使君还需使人封锁城门,严禁出入”。

    “好”

    “宫内禁卫应该调动了,我觉得使君的亲卫营可以轮换借调,使君觉得如何?”

    “就这么定了!”

    一番商议过后,李贤心中有谱,不再慌乱。

    在亲卫营的护卫下,李贤直入禁宫。

    此时,天子身亡的消息并未传出,李贤畅行无阻。

    入了后宫,李贤见到了伏皇后。

    此时,伏皇后正在暗自垂泪。

    “皇后节哀”

    伏皇后瞪大了眼睛,不无悲愤敌说道:“你这个贼子,你还有脸过来!”

    “皇后明鉴,我与此事并无干系”

    “除了你,还有谁有此能力毒害陛下?”

    李贤叹了口气,“人心叵测,皇后武断了”。

    “你是来杀我灭口的吗?”

    “皇后此言大谬,国不可一日无君,微臣此行,只为新君而来!”

    伏皇后心中一动,另立新君,这可不是件小事!

第681章 出乎意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于伏皇后而言,能够引起她兴趣的事情不多,恰好,皇位的继承权算是一个。

    当年,天子遁往徐州,伏皇后只能隐姓埋名,藏在关中,后来,是李贤麾下大将赵云千里出击,救出伏皇后,让其与刘协顺利团聚。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贤也算是伏皇后的恩人。

    只不过,天家无恩情,双方的关系随着李贤大权独揽而逐步恶化。

    试想,刘协将李贤视作仇寇,伏皇后怎能反对?夫唱妇随,这才是王道。

    眼下,天子身亡,谁能继承王位,对于伏皇后而言至关重要。

    “你想立谁为帝?”识时务者为俊杰,其实,伏皇后也明白,看上去嫌疑重重的李贤不一定是真的凶手。

    “皇子刘懿谦恭有礼,刘敦聪慧,都是皇位的不二人选”

    刘懿是刘协的长子,是伏皇后与刘协所生。

    伏皇后铁青着脸,连连摇头,“不,刘懿绝不可为帝,否则的话,我定与你拼个你死我活”。

    李贤皱起眉头,“刘懿可是嫡长子,废长立幼,朝臣那里没法交待呀”。

    伏皇后似笑非笑,道:“你在乎吗?”

    李贤很是尴尬:“皇后何出此言,天子为一国之君,理应镇服四方,我觉得,刘懿继位,可以让反对的声音小一些”。

    “你可以试试!”伏皇后话语中不无威胁。

    李贤怒上心头:“你想怎样?”

    “大汉早已经不是昔日的大汉了,与其让我的懿儿背负国仇家恨,倒不如让他简简单地活着,李贤,只要不让懿儿为帝,我会全力配合你”

    伏皇后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她看得出来,李贤绝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眼下,刘氏天子只不过是李贤身边的一道牌坊,如果哪一天李贤翅膀硬了,不再需要了,所谓的天子只不过是个笑话!

    如果真有那一天,刘懿不做天子的话,尚有一线生机,若是他做了天子,只怕十之**会像刘协这般暴毙身亡。

    伏皇后爱子,怎会让刘懿掉入火坑?

    汉室真的衰落了,大汉皇后竟然不想让自己的亲生骨肉继承王位,这若是传出去,谁肯相信?

    荒诞的事情太多了,李贤倒是镇定无比。

    只是,要不要答应伏皇后的条件?

    李贤犹豫不决,徐庶分析的很明白,伏皇后是关乎大局稳定的重要人物。

    如果伏皇后能够全力配合,李贤另立新君的举措定然可以节省许多力气。

    反之,若是伏皇后执意敌对,就算李贤实力强大,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

    刘汉六百年而亡,眼下,刘氏天下还没到无人支持的地步。

    思来想去,李贤决定与伏皇后合作。

    “山阳王可以不为帝,不过,皇后须得给我个交待”

    伏皇后皱起眉头:“你要什么交待?”

    “一个堵住悠悠之口的交待”

    伏皇后琢磨半晌,嘴里道:“也罢,这几****会使散布消息,便说懿儿身染重疾,急需名医医治,如此,妥否?”

    “善!”

    与聪明人合作就是简单,伏皇后的聪慧之处让李贤很是欣赏。

    协议达成之后,伏皇后眼神复杂,她看着皇宫的方向,低声说道:“我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你可以为我解惑”。

    “说说看”

    “天子到底是不是你杀的?”

    李贤摇了摇头,“事发突然,我也很是震惊,皇后,你应该明白,活着的天子对我更为有利”。

    伏皇后闭上眼睛,两滴眼泪从眼角滑落,“既然如此,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你答应”。

    “皇后请吩咐”

    “找出凶手,千刀万剐了他!”

    李贤狰狞一笑,“不瞒皇后,这正是我想要做的”。

    伏皇后强忍悲痛:“天子暴亡,只怕有人会借机生事,不知道李使君可有应对之策?”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我的,不会怀疑,怀疑我的,再解释也没有用处”

    伏皇后很不满意,她认为李贤有所隐瞒。

    李贤当然有所隐瞒,他与伏皇后只是交易伙伴的关系,如果和盘托出,万一伏皇后泄漏了关窍,令人起了戒心,那李贤可就得不偿失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又聊了没几句,李贤告辞离去。

    稳住伏皇后,李贤知道,是时候公布刘协的死讯了。

    时间拖的越久,引起的猜测也就越多。

    “咚”,沉闷的钟声从宫中传出。

    一个消息传了出来:天子刘协驾崩了。

    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