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虎虎!”整齐划一的红色巨盾看的关羽眼皮急跳,“笃笃笃”,箭矢落到厚实的铁盾上,尽数被阻拦了下来,没能给人带来太大的伤害。

    这时候,第二波箭雨又袭来了。

    最前端的数百名东莱军卒弓住腰身,他们肩并着肩,合力顶住巨盾。

    一攻一守,一箭一盾,两方乍一接触,关羽便没有讨到任何好处。

    这时候,青州军卒的长弓手也蓄势以待,挨了两波箭雨,他们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火气。

    “长弓手,目标,百步开外敌军方阵,齐射!”

    哗哗哗,一阵甲衣摩擦的响动声不绝于耳,整整两千张利弓在弓手的牵引下倾斜到了一个足够的角度,然后便“嗖嗖嗖”万箭齐发,遮住了半边天。

    山坡上的关羽脸色大变,他麾下的军士可没有青州军那么坚实的盔甲,连木盾都寥寥无几,不可能像青州军那样把前军遮得密不透风。

    之前,攻城之时,荆州军便吃够了弓手的苦。

    在李贤的提点下,如今,青州军使用的弓弩远超现代,是当之无愧的大杀器。

    如果是平原对决,荆州军早已经被青州军屠杀的片甲不留……

    不过,眼下对于荆州军唯一有利的消息就是他们身处的位置,青州军所处的地势略低,因而,他们长弓抛射的箭雨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力度。

    当黑压压的箭雨倾泻而下的时候,廖化脸皮抽搐,都说青州军如何不堪一击,可当真正直面青州战阵的时候,那股凌厉的攻势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将军,当心!”

    不等廖化进一步作出部署,他身旁的护卫便疾冲而至,挡在了关羽身前,一支犀利的冷箭凶狠地射穿了护卫的臂膀。

    血水从伤口浸透而出。

    廖化面色阴沉,四下里,己方人马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青州军的第一波箭雨就给他的军阵带来了不下一千人的伤亡。

    悬殊的战损比例让廖化生出一股极为不妙的感觉,两军对射,荆州军远远落在了下风。

    青州军的弓箭犀利,盔甲厚实,与这样的人马在城外对决,无疑是件愚蠢至极的事情。

    然而,此时青州军从三面来袭,想全身而退,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从一开始,青州军的将领就好像估算到了荆州军可能作出的反应,所以早早地派出人马截断了关羽的退路。

    关羽恨的咬牙切齿,在他犹豫的当口儿,青州军的第二波箭雨接踵而至。

    “啊……快跑”

    “青州军的箭矢太过厉害”

    “快躲开!”

    青州军特制的长弓给荆州军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害。

    原本按照关羽对弓矢的了解,在这种范围内,对方应该是难以造成太大的伤害的。

    可今日对决,青州军长弓的犀利程度远胜他人。

    怪不得固若成汤的新野城都丢掉了,在这种程度箭矢的打击下,守军肯定会被完全压制住……

    荆州军的弓手在青州军的重点打击下早已经死伤殆尽,难以作出有效的反击措施,这样持续下去的话,青州军只要接连不断地抛射箭矢,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地杀伤敌人。

    第三波箭雨又来了……

    关羽心往下沉,直入深渊。

    直到这时候,关羽才意识到,眼前的这股人马不是益州军,而是青州真正的精锐。

    昨夜青州军滋扰了一整夜,荆州军原本就没有睡好。

    如今,张绣主动出击,顿时让荆州军陷入被动。

    到了抉择的时候了,是当机立断,如壁虎一般断尾求生,还是全军坚守,与青州军决一雌雄?

    只要进入到山林之中,青州军阵的威力就大大消退,那时候,荆州军卒便可以一雪前耻了。

    然而,从这处山坡到最近的那处密林也有两里的路程,如果没人阻拦,两里的路程也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罢了,可在前有强军,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关羽知道这两里的路程势必布满了荆棘。

    撑下去,有可能全军覆没,突围出去,倒是有可能保全主力。

    没多久,第四波箭雨又来了。

    到处都是己方人马凄厉的惨叫声,适才高昂的士气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下早已经跌落谷底。

    那些入伍不过数月之久的青壮早已经面无人色,若不是有军纪官压制着,这些人早已经丢下武器,撒丫子跑开了。

    青州军大阵之中,张绣高声呼喝:“沐风”

    “属下在!”

    “你领本部骑军严密监视对方中军动向,一旦其将旗有奔逃迹象,务必于第一时间将其拦截下来!”

    “喏!”

    沐风与他麾下的两百骑士早已经蓄势以待,他们爱惜马力,都没有骑在马上,不过这两百军士是从军卒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马冲刺!

    山坡上,关羽已经把身旁的几位裨将唤到了一处,“青州军弓箭犀利,我部伤亡惨重,尔等有何破敌良策?”

    一名裨将左臂中了一箭,他咬牙切齿地骂道:“这帮杀千刀的青州佬,还有什么好说的,点齐人马,杀将出去,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总胜过如今坐以待毙!”

    另外一人冷哼一声,道:“要是活腻了你只管自去,莫要牵连到我们!眼下青州军士气正旺,我们不能强攻,只有迂回拖延,才是取胜之道”

    “只有战死的荆州军,没有懦弱的荆州人!”

    “活着,才有嘲笑他人的资格!”

    “你怕死!你懦弱!”

    “你这个莽夫,无知!“

    眼看着麾下几人争吵了起来,关羽顿时气往上涌,嘴里破口大骂道:“闭嘴,你们难道只会吵架吗?用你们的脑袋想一想,我关羽是惧怕青州军的胆小鬼吗?”

    “不是”

    “将军悍勇冠绝三军,自然不是胆小鬼”

    “将军只管下令,我等必将从命!”

    ……

    几名裨将见关羽发怒,当即表明心迹,愿以关羽马首是瞻。

    这时候,关羽才将自己的谋划缓缓道来:“青州军兵锋极盛,两军对射,我部不占上风,所以我准备避其锋芒。”

    那名裨将涨红了脸,可却不敢加以反驳。

    关羽瞪了那人一眼,道:“不要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好好想一想,我们与青州军是区别在哪里”。

    “是城池?”

    “是山林地势?”

    “是民心!”

    关羽一一颌首,道:“没错,这荆州终归是我们的天下,青州军毕竟是客军,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他们便发挥不了战阵的优势,没了战阵,再精锐的兵马也是没了爪牙的老虎,只能任我们宰割!”

    说到这里,几名裨将眼前一亮:“将军是想撤入山岭?”

    “没错,只要我们冲过那两里的平原,就可以进入到大片的山林之中,那时候,青州军的弓箭就失去了用处,而我们却可以在山林中发挥最大的威力!”

    “还等什么,将军下令吧!”

    “急个鸟,没看到青州军三面来攻?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将军必须早做决定!”

    关羽重重咳嗽一声,道:“我意已决,全军鸣金收兵,尽数撤往山林!”

    “喏!”

    避敌锋芒,撤入山林,这是关羽犹豫再三作出的决断。

    众所周知,刘备掌权之后,地位岌岌可危,关羽不敢冒险,只能稳扎稳打,否则,会将刘备陷入危险之地。

    不战而退,就是为了保存实力。

    以关羽的傲性,能够退军,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

第660章 刘备求援() 
荆州,刘备铁青着脸,关羽兵败退却的战报已经快马传至,他怎么也没想到,悍勇无双的关云长竟然败了。''。访问:。

    能够击败关羽的青州军将,又是何等的人物?

    幸好,幸好关羽实力犹存,否则的话,刘备别无选择,只能亲自上阵。

    世事难料,执掌荆州之初,刘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现在才过了多少时日,一切风云突变。

    青州李贤、益州刘璋、江东孙策联袂而来,摆出一副吃定荆州的模样。

    刘备好不容易才有了容身之处,哪会束手就擒。

    只不过,刘备再猛,荆州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面临三路大军,刘备必须找寻援手。

    谁能来援?

    放眼天下,唯有曹孟德。

    刘备将之前所有的不快置之脑后,他在心中告诫自己,只要曹‘操’能够出兵相助,日后他一定登‘门’致谢。

    正思量间,前往兖州求援的使者回来了。

    刘备迫不及待地问道:“曹孟德可曾应允?”

    使者微微颌首,道:“幸不辱命,曹孟德答应择日出兵”。

    刘备面‘露’喜‘色’:“喔,兖州出兵几何?”

    “青州军力强盛,曹孟德不敢大意,愿意‘抽’调两万兵马南下来援”

    刘备松了口气,只要曹‘操’能够恪守承诺,荆州便有一线生机!

    不过,将希望寄托到他人身上显然有些不妥,刘备多谋,他知道,自己必须增强战力,否则的话,就算曹军击退青州大军,荆州也将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曹‘操’宰割。

    如何增强实力?

    招兵买马,这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然而,刘备一穷二白。府库中所有的积蓄都已经挥霍一空。

    没有钱粮,拿什么来征募军卒?

    当兵吃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有让军卒填饱了肚子,他们才有卖力厮杀的本钱。

    若是连口吃食都没有,谁肯卖命?

    刘备不懂得无中生有的仙术,只能向世家豪族低头。

    荆州七家,以籍贯论。蒯家在南郡,黄家在沔南。马家在宜城,余者庞、蔡、习、杨祖居襄阳,这七大家族把持荆州大权,刘表在位时都不敢小觑他们。

    眼下,刘备名义上是荆州最高统治者,可实际上,他却连豪族的话事者都不如。

    贵族有贵族的骄傲,刘备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如果这时候挨家挨户登‘门’求助。只会凭白贬低了自己。

    可是,青州的威胁迫在眉睫,再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屁股还没焐热的州牧之位就要丢了。

    思来想去,刘备决定找寻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蒯家在南郡,他们的庄园田地首当其冲。除非蒯氏甘心投靠李贤,否则的话,他们就是刘备最坚定的支持者。

    时间紧迫,由不得耽搁,刘备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蒯府。

    还好,蒯氏兄弟并未北上。他们接到诏令之后便见了刘备。

    刘备直入主题:“新野丢了,关云长抵达之后未能夺下城池,如今正与青州军在南郡对峙,二位先生,此乃荆州生死危亡之际,还请仗施援手!”

    说罢,刘备一揖到地。'——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蒯越、蒯良急忙让开。他们连道:“使君不必如此,使不得,使不得呀”。

    刘备面不改‘色’,嘴里道:“玄德颠沛流离多年,若非二位先生,如何能有今日?这一揖,你们受得住”。

    蒯越连连摇头,道:“使君此言差矣,使君能够入主荆州,我们兄弟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真正让荆州士林信服的还是使君的本领”。

    刘备苦笑一声:“败军之将罢了,何来本领之说”。

    “使君只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一旦时来运转,必可大展拳脚”

    刘备信心大增,他笑道:“还请二位先生助我!”

    蒯氏兄弟相视一笑,道:“使君言重了,有何吩咐直说便是”。

    “益州刘璋、青州李贤、江东孙策联袂而来,荆州军力不足,我打算招募军卒,却苦无钱粮,不知二位可有法子助我?”

    蒯良与蒯越对视一眼过后,嘴里道:“蒯氏愿意敬献粮秣五千石以作军粮”。

    “多谢二位”,刘备微微颌首,这个数目不多不少,不算意外却也不是惊喜。

    许是觉得自家的手笔小了些,蒯越为刘备出谋划策:“使君,襄阳蔡氏对李贤、孙策恨之入骨,他们也是使君的助力呀”。

    刘备不置可否,昔日,蔡瑁尚在的时候,蔡氏一族在荆州横行霸道,猖狂的很,等到蔡瑁战死之后,蔡氏一族在荆州的地位一落千丈,如今虽然堪堪保持着豪族的地位,可是比起之前,已经大有不如了。

    如果刘备相求,蔡氏应该不会拒绝,只是,肯出多少钱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好,刘备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蒯良吸了口气,道:“使君,南郡战火将起,我们兄弟二人决定近日北返……”

    刘备很是遗憾,离开蒯氏兄弟,他在荆州的日子更难了。

    不过,家族有难,蒯氏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否则的话,枉为人子。

    理解归理解,刘备心中还是有疙瘩。

    这时候,蒯越说道:“我们愿向使君保举一人,此人身有大才,虽不属七大世家子弟,却与庞、黄关系密切”。

    刘备来了兴致:“喔?是谁?”

    “此人复姓诸葛,单名一个珪字,昔日,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一职,后来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挂印归返,使君若要找寻帮手,他便是最佳人选”

    “诸葛珪现在何处?”

    “正在荆州”

    “可否代为引见?”

    “固所愿也,不敢请也!”

    于是,在蒯氏兄弟的引见下,刘备很快见到了诸葛珪。

    如果李贤在此,一定会大为感概。

    历史上,诸葛家族名声大噪。

    诸葛珪的长子诸葛瑾成为东吴重臣,次子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

    眼下。诸葛亮尚在隆中,诸葛瑾也没有出仕的迹象,偌大的诸葛家只有诸葛瑾在支持。

    刘备召见诸葛瑾之后,双方很快便达成一致。

    诸葛瑾答应刘备为其征集粮秣,为此,刘备放弃了一座冶炼场。

    有失必有得,这句话自古皆准。

    接下来。诸葛瑾搅动三寸不烂之舌,硬是为刘备筹到了三万石的粮秣。如此数量,足够支撑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刘备很是满意,他在心中呐喊着,张绣、徐盛,你们等着,荆州军必是你们的葬身之地!

    青州,煤石已经成为冶炼矿材不可或缺的原料。

    煤、铁、木,充足的原料供给下,匠工营全力开工。箭矢、刀具、长枪,各式的冷兵器源源不断地从作坊生产出来。

    战争可以促进生产力!

    大片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之后,一座座水车沿河而建,灌溉出了大片大片的良田。

    南阳境内有多条河流,土地也很是‘肥’沃,之前之所以人口稀少,只是因为黄巾凶恶。烧杀劫掠,所以百姓才逃了个干净。

    现如今,李贤凭借击溃黄巾,使得乡民们信心大增,他们开垦荒地、畜牧养殖。

    以军堡为中心,李贤治下。许多地方开垦出了连片的田地,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省工省力的曲辕犁完全派上了用场。

    李贤采取的是类似于军屯的方式,他将乡民十户编为一甲,五十甲编为一里,五十里编为一乡,每一级设一头领。

    开垦出来的田地按照人头发放,完全免去了繁重的人头税。

    南阳多流民。只要给他们一口吃食,让他们做什么都愿意。

    此时,下邳城中,围绕甘宁赏赐的问题,朝廷之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忠于刘协的老臣一心打压风头正盛的方云,他们不想给甘宁太多的好处。

    甘宁可是李贤麾下水军第一将,奖赏甘宁,就等于奖赏李贤!

    不过,刘协表态之后,朝臣们终于退让一步,赏赐甘宁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唯一值得争论的是到底该如何赏赐。

    按照董承的意思,只要赏赐些钱财布帛,让军卒得些好处就罢了,至于加官进爵之类的事情,还需要进一步思量。

    毕竟,甘宁已经有了都尉的职位,要是再行犒赏,只怕很快会赏无可赏。

    李贤一系人马勃然大怒。

    明明是破国掳王的不世奇功,可到头来却遭到明升暗降的打压,这让众人情何以堪?

    若不是为了天子的颜面,李贤早已经提刀砍了董承。

    这家伙明里暗里不知道给李贤添了多少堵!

    真是可恶至极!

    “陛下,自古以来,有功必有赏,唯有赏罚分明方能将士一心,广陵都尉甘宁勇武果敢,孤军深入,直捣黄龙,将新罗朝臣玩‘弄’于鼓掌之中,进一步粉碎了管亥等人的狼子野心,此等功臣,如果不能给予相应的赏赐,长此以往,天下将士谁人敢战,谁人肯战?”

    一番话在朝堂之上来回震‘荡’,便是刘协都觉得振聋发聩。

    语气虽然重了些,可是,刘协却难得的没有生气,他知道对方之所以火气十足,只不是为了表明态度罢了,真要让对方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这就是聪明人。

    对于甘宁,对于李贤,刘协矛盾无比,如果他是汉武帝那般的枭雄,一定可以人尽其才,可偏偏他只不过是个大权旁落的傀儡。

    别看朝廷吵的热闹,只要李贤一句话,还不是一锤定音?

    想到这里,刘协为自己感到悲哀。

    幸好,这时有人揣摩上意,上奏道:“国朝打了胜仗,自然要赏赐有功之臣,依我之见,便让甘宁甘都尉即刻回国受赏,掌管水军一事”。

    甘宁原本就是水军大将,这番运作,岂不是什么都没赏赐?

    李贤知道自己必须开口,否则的话,一旦盖棺定论,甘宁那里不好‘交’待。

    “陛下,甘宁立下泼天大功,其官职可否擢升一些?”

    刘协别无选择,只得应承下来:“这样吧,就依爱卿所言,着甘宁为水军右将,掌青州水军,麾下军士各赐布绸五匹,银钱三百钱,步骛有功于社稷,官至骑都尉,留守新罗!”

    如此还好,李贤微微颌首,替甘宁、步骛谢过天子赏赐。

    兖州,训练有素的曹军死死抵住了黑山军的冲击。

    大阵之前,夏侯惇枪枪见血,手下无一合之众,早已胆寒的黑山军下意识地避开了他所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