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协明白,就算黄皓是他人的眼线,他也不敢将其除去,因为他这个天子并无实权。

    “陛下,太中大夫来敏入宫求见”

    “宣!”

    多久,来敏便来到中和宫。

    “陛下今日的气色很是不错,莫非心有喜事?”

    来敏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刘协的异常。

    如果是汉武帝,说不定会给来敏套上一个目无尊上,擅揣帝心的罪名。

    可是,刘协却没有那个谱,举国上下都知道来敏“放荡不羁”,是个真性情的人物。

    “先生慧眼如炬,寡人心情甚佳,对了,不知先生意欲何为?”

    “今日出门之前,下臣算了一卦,觉得天子有话对我说,所以我自请上门”

    刘协哑然失笑:“竟有此事?”

    接着,在来敏似笑非笑的目光中,刘协说道:“先生神机妙算,朕今日是想向先生请教一下管子治国之道”

    来敏摇头晃脑的说道“管子治国,管仲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富民强齐,使齐桓公得以称霸天下。陛下,你能等那么久吗?”

    刘协颌首微笑“等,有什么说法,不等的话,又有什么说法?”

    来敏击掌大笑,旋即探长了脑袋,向刘协小声的说道“陛下能等,可大汉却等不得!”

    刘协眉毛一拧,嘴里道“还请先生赐教。”

    来敏随手捻了一个果实,轻轻的抛了几抛之后便听他说道“陛下聪慧,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又何必让我这个老家伙献丑呢?”

    “先生多虑了”

    “既然真要听,那我就说上一说。管仲能用四十年的时间辅佐齐小白,只因为当时齐国的环境与我大汉大不相同”

    刘协微微点头,之前他心里虽然有个模糊的概念,但还没能分析到这个地步,眼下既然有人为他分析,他也就乐得享受别人的成果。

    “齐国的东面是大海,北面是贫穷的燕人,南面是弱小的卫国,只有西面是尚未强大的晋国,而我大汉呢?军阀割据,互不隶属,天子虽贵为国君,却无实质之权,如果陛下用管仲的方法治国,你觉得要用多少年的时间可以让蜀汉富强起来?”

    刘协默然不语,而来敏却似乎找到了感觉,他朗声高喝“十年?还是二十年?”

    “曹操已占关中,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占富庶之地,如今,天子尚在,此等小人不敢大举入侵,但是一等到他们稳定了局势,只怕到时候大汉危矣!”

    “先生的意思是?”

    “曹操占据的中原之地虽然久经战乱,但毕竟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只要肯发展起来,他们的潜力十分巨大,而且陛下不要忘了,管仲可是活了八十岁”

    来敏的提醒让刘协瞬间醒悟,作为皇帝,他不能忽略了政策执行者的重要性,况且李贤在徐州的地位绝对是无可比拟的,“先生所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呀”。

    来敏吃了个果子,又大大咧咧的打了个哈欠,这才懒懒的说道“管仲治国的理念是富民之道,他认为政策的制定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只有百姓接受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政策实施之前,要广泛听取百姓的一件,有利于百姓的坚决去做,不利于百姓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做,要让老百姓安乐、安全、富足”。

    说完这段话之后,来敏拱了拱手,嘴里道“高祖刘邦之所能够取得天下,就因为他顺应了民心!”

    刘协连连颌首,他知道民心的重要性,这玩意儿,如果用对了,绝对是件大杀器,只可惜,天子政令不出皇宫,否则的话,倒可以在上面下下功夫

第643章 商议() 
民心?

    黄巾席卷天下的时候,正是十常侍乱政之时,那时候,苛捐杂税沉重无比,穷苦百姓难以生存——

    试想,连活着都成了奢望,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奔头?

    绝望之下,乡民百姓往往会受人蛊惑,走上极端,正因为如此,张角揭竿而起的时候,才有那么多人响应。

    汉庭势危,可以归咎于失了民心,那么李贤呢?

    青州也好,徐州也罢,两地的百姓都对李贤敬服不已。

    若非李贤横空出世,青、徐之地的百姓哪能过上如此恬静的日子?

    不必担心黄巾之害,不必遭受苛捐杂税之苦,只要安分守己,努力劳作,其人必有回报。

    百姓得到了实惠,自然拥戴李贤的统治。

    时间过的越久,刘协越是犹豫。

    李贤的强大已经世人皆知,袁绍、曹操、刘备、刘表,都不是他的对手,就连鲜卑、乌桓这等狼子野心的外族也败的心服口服。

    刘协也曾换位思考过,如果换做是他,能否做的比李贤更好?

    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博上一博吗?

    眼下,刘协虽然没有大事的决议权,可是,李贤已经试着放权了,也许,用不了多久,李贤就会功成身退。可是,那一天会是多久?二十年?三十年?

    刘协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的耐心,可是,如果不等的话,刘协只能与李贤反目成仇。

    与李贤闹翻?

    一个懦弱的汉室,政令不出中宫,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刘协想要的吗?

    来敏走后,刘协久久不发一言。

    辽东,新罗军久攻无果,两万名军卒却折损了五千人,甚至连大将金成都战死沙场,结果呢?结果却连城门都没拿下。

    新罗王颜面无光,心中萌生悔意,早日如此,何必出兵?

    青州军虽然占了釜山,可是并未大举进犯,反倒是新罗国与黄巾军合力攻城,试图将青州军赶下大海。

    如果黄巾军胜了也就罢了,再大的损失新罗王也都认了,可是,如果黄巾军也败了呢?

    新罗王打了个寒碜,答案不言而喻,

    倘若管亥也败了,那么新罗王此举便是货真价实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东门,黄巾军进展缓慢。

    数千名黄巾精兵大举进犯,与守军展开了激烈搏杀。

    每一刻都会有军卒跌落城头,“咚咚”巨大的木桩撞击在城门上,发出摄魂夺魄的声响。

    管亥打马静立,这样下去的话,大军怕是难以成功。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正当两军激战正酣之际,一队青州军斜拉杀出。

    管亥见势不妙,第一时间击响了退兵的金锣。

    黄巾军一退,新罗军也没了固守的理由。

    三万大军意气风发而来,却在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

    幸好,青州军并未紧追不舍,否则的话,说不定新罗军的伤亡更重。

    剿杀了奔袭而来的敌军,甘宁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一边命人打扫战场,另一边派出了三波斥候,前往三里之外哨探敌情。

    敌军退却之后,在一条河边驻扎下了。

    河边敌军的具体部署,甘宁一概不知。

    若是贸然追击,极有可能落入新罗人的陷阱之中。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怎么知己呢?哨探而来的情报只能算是皮毛,真正的实质性情况还需要从那些降将口中挖掘出来。

    若是换做数日之前,首鼠两端、立场不定的新罗降将说不定还会有所隐瞒,可今日里,甘宁却相信,经过今日那番立威之举,这时候,俘虏营中的大小将领应该再也不敢生出怠慢之意了。

    步骛、丘飞聚在甘宁身边,如何出兵,何时出兵,这都是只得商议的问题。

    过了河水,二百里外就是新罗的王城。

    须得在王城之外结束战斗,否则的话变数太多。

    新罗可是主场作战,青州军再勇猛,也只是客军。

    如何追击已经成了当下需要商议的要点,大军从青州而来,好不容易夺了釜山,真要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那甘宁哭都没地方哭去。

    没有多少废话,甘宁环顾四周,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过了河水,新罗王城便朝夕可至,然而,新罗军的部署我却一无所知,不知诸位何以教我?”

    一名降将万不得已,只得开口说道:“如今新罗王城城高池深,兵力众多,只怕攻之不易”。

    丘飞不屑一顾:“怕个鸟,新罗王只是个草包,他有多少兵马咱也不怕”。

    降将不敢反驳,只是低声说道:“新罗王可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主,我估摸着,他八成会下诏勤王,等到我们攻至王城的时候,城内人马只怕会多出数倍。”

    丘飞低声说道:“两军厮杀可不是人多者胜,我们青州军南征北战,以寡击众的事情早已经见过了无数次,我觉得新罗军不足为虑”。

    甘宁吸了口气,道:“步骛,你觉得呢?”

    “黄巾军只怕不会轻易退却”

    甘宁森然一笑,道:“那就全部杀了!”

    “将军,要防止新罗王杀一个回马枪呀”

    “嗯?”

    “新罗王不会轻易服输的,他们驻扎在河边,怕是有诱敌深入的意思?”

    “怕什么,咱青州军何曾怕过谁来,先斩新罗王,再杀管亥!”

    定下腔调之后,城中陷入了忙乱之中。

    留给甘宁的兵马不多了,这时候,想必新罗求援信使已经突围而出。

    时间拖的越久,成功的希望便越小。

    如果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攻下新罗王城,到时候,前有坚城据守,后有追兵赶至的情况之下,甘宁的万余人马肯定有死无生!

    深入敌国腹地,又无援军相助,如果不是青州军从无一败,说不定人心早已经散了。

    甘宁正色道:“如果以我们本部人马,有没有可能在七日之内攻下王城?”

    熟知王城构造的新罗降将连连摇头,其中一人说道:“绝无可能,王城兵多将广,城池坚利,仅靠这数千人马,连围城都不够,别谈什么攻城了。”

    甘宁冷哼一声,道:“住嘴,尔等休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只问一句,新罗王城,比之邺城如何?”

    “虽是王城,可若是只论防御力,自然是邺城更胜一筹,可是平新罗兵马数量更多呀,都尉莫要操之过急,徐徐图之才是正理……”

    甘宁挥手止住了降将的聒噪,他怒道:“无胆匪类,都滚出去,且看我如何破那劳什子王城!”

    “都尉息怒,都尉息怒呀!”降将还待多言,却也被甘宁一并赶了出去。

    离开甘宁身边,新罗的降将们一时之间都有些捉摸不透,他们不知道甘宁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都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见好就收才是正理呀,如今甘宁在新罗搅得风雷俱动,凭他的战绩,封侯拜将不在话下,根本没有必要再冒险了呀。

    其实哪里还有什么好思量的,只要等到春暖花开,青州军便可轻易进军,那时候,甘宁只要坐等论功行赏就可以了,又何必兵行险招呢?

    新罗人自然不知道甘宁的难言之隐。

    占据釜山之后,甘宁虽然搜罗了不少侥幸存活的俘虏,可满打满算,汉军数目也不过一万余人,即便算上收降的两千名降军,也不过一万出头。

    只凭这些人马的话,说要攻取王城,在外人看来,绝对是痴心妄想。

    甘宁摸了摸脑门,道:“好了,这里没有外人,你们都可以畅所欲言。”

    丘飞不以为意地摩挲着胡须,刚才那番血战过后,他虽然清洗了一番,可胡须上还是有些许的红色的斑点,那都是干涸的血迹,“有什么好说的,直接杀入王城,砍了那新罗王的脑袋,再杀了管亥,回国复命就是了。”

    甘宁没好气地瞪了丘飞一眼,这黑厮厮杀起来绝对是条好汉子,可论起计谋的话,实在是三流武将的水平。

    不过好在甘宁也没指望丘飞能够想出什么绝妙的法子出来,他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步骛身上。

    只要步骛能够想出破解之道,那甘宁便有可能创造奇迹。

    在甘宁期待的目光中,步骛缓缓道来:“新罗王城内军民不下数十万,这么多的人马,肯定离不开水源,只要我们在水中下毒,毒毙城中守军,那王城便手到擒来。”

    计策虽然狠毒,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可总归不失为一条妙计,甘宁赞许地笑了笑,道:“好,等会我就传令下去,四处找寻有毒草药,这新罗别的东西没有,就是山多、草多,我想找个几百斤的毒草应该不在话下。”

    丘飞咧嘴直笑,“若能成功,自然是大快人心,可为什么我觉得还是厮杀来得爽?都尉,步骛的法子够毒,只是,万一走漏了消息,让城内有了防备,那不是平白浪费时间?”

    甘宁好整以暇地看了丘飞一眼,嘴里道:“咦,你这厮是脑袋开窍了?竟然想到这么多?”

    丘飞并不生气,只是抱拳笑道:“都尉说笑了,丘飞还是那个丘飞。”

    步骛不以为意,又道:“我还有一计,自古以来攻取城池,所用的计策无非火攻、水攻、穴攻、内应取之等几条,我听说新罗王城城外的护城河水取自江河,只要我们筑堤蓄水,然后水淹城池,我相信应该有不小的胜算。”

    甘宁连连呼妙,连丘飞都诚心诚意地赞道:“妙计!”

    不过,片刻之后甘宁说道:“计策虽妙,可是,我军不识路途,要想在不惊动城内守军的情况下,筑堤蓄水,没有那些降军的帮助,是万万不能成功的。”

    丘飞双目怒睁,“丑话说在前头,谁敢不从,一刀砍了了事!”

    步骛眸中也是杀机隐现,“说的没错,都尉必须杀一儆百。”

    “我记下了,新罗人嘛,骨头贱的很,不去敲打敲打,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嗯,看来我们必须兵分两路,一路直奔王城城下,另外一路遮掩行迹,寻觅时机,筑堤蓄水……”

    说来说去,甘宁压根没将击退的管亥、孙策联军放在眼中。

    攻破釜山,青州军获取了两千名降军。

    接下来,甘宁要将取胜的法子交给这些降军。

    只有降军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为青州军分忧。

    为了断绝这些降军的退路,甘宁决定把赚取城门、残杀伤兵、征取米粟的事情交由他们去做。

    开工没有回头箭,俘虏归降之后,再也抹杀不了身上的印记。

    有的人心中怨恨,有的人却破罐子破摔,索性彻底投奔黄巾。

    黄巾军的虚实,高句丽的王庭是很明白的,他们从高句丽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情报,如今,三国边界上,确实有大股黄巾军。

    可是,那又怎样?

    管亥说的明白,他不会为此精锐尽出的,一万人,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

    河水一侧,新罗王破口大骂:“该死的汉贼,只会缩头乌龟永夜夺在城中,若是有胆,尽管来!”

    下一刻,一名军卒低声说道:“报,王上,城中细作传信,甘宁有染指王都之意”。

    新罗王目结舌,半晌方才打了个寒碜。

    片刻之后,新罗王方才缓过神来,他破口大骂:“这些该死的汉人,区区一万兵马,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破城,一个月,只要一个月的时间,王城就能齐聚十万大军,那时候,我要亲手宰了甘宁,哼,传我军令,大军即刻回城!”

    这时候,新罗王身旁有一人出列说道:“大王,虽说汉军有威逼之嫌疑,可是,他们已经取得了足够的代价,只要我们登门造访,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我相信他们不会无理取闹的”。

    “呸,奸人!”

    新罗王不发一言,却也有些孬了。

    那人并不气馁,又道:“汉人的水师强悍无比,若是甘宁抛弃釜山,由别处入侵,敢问陛下,如何抵挡?”

    新罗王眉头紧皱,他知道对方所忧虑的事情在眼下都有发生的可能性,于是他吁了口气,道:“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是好?”

    “大王,边疆强军绝不可妄动,我听闻辽东公孙度在北疆整顿兵马,意图不明,不可不防呀”

第644章 真假王() 
有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汉地大物博,实力强大,虽说军阀割据,天子名存实亡,可是,与新罗这种弹丸小国相比,大汉还是一个不可轻诲的存在。

    数月前,青州军跨海而来,攻陷了釜山,新罗王执意出兵讨伐,为此,一帮朝臣满腹怨言。

    黄巾军管亥岂是良善人物?与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后来,两军出击,以三万人的优势兵力围攻釜山,谁曾想,双双损兵折将。

    管亥虽有韧性,可是,新罗王却有些撑不住了。

    每日里都有不同的军将官吏试图劝谏,陈述汉军之强大。

    主战派金成战死,主和派一时之间占据上风,新罗王虽然咬死不肯归降,却也不敢再战了。

    新罗军独自离去,惹的黄巾军上下怒气冲天。

    一干军将叫嚣着要给新罗王一点颜色瞧瞧,为此,管亥力排众议,压下了众人的怒火,他说道:“大敌当前,不可妄生事端,新罗虽弱,却也绝非等闲,否则的话,高句丽、百济早就将他灭了,当务之急,却是养精蓄锐,以图他日再战!”

    “渠帅,难道就这么算了?”

    “青州军据城而守,拥有地利之便,此时攻城,绝非明智之选”

    “官贼太过猖狂,难道就由得他们?”

    “急什么,等到春暖花开时,我军必可将其斩尽杀绝!”

    一众军将虽然觉得不爽,却不敢违背管亥的意志,当下只得应诺离去。

    此时,釜山城,一名书生自称有要事求见甘宁。

    甘宁觉得意外,“让他进来吧”。

    相会之后,书生直入主题:“敢问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甘宁笑道:“你是何人?有无破敌之策与你有何干系?”

    “将军定是心中忐忑,所以才不敢彰显与人”

    “说这些做什么?你可知道,只有我一声令下,你可就要人头落地了”

    书生“哈哈”大笑,道:“将军若是杀了我,怕是会追悔莫及,须知,此番我之妙计,足可瓦解新罗数万大军!”

    甘宁嗤之以鼻:“书生休要胡吹大气”。

    “是否胡吹一番,将军一听便知”

    甘宁来了兴趣:“这倒也是,嗯,如果你的法子确实有用,金银财宝,荣华富贵任你挑选”。

    那书生只是摇头:“皆非我愿”。

    “那你要何物?”

    “我只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