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呼”,长枪带起了风雷之声。

    兀蛮不敢怠慢,他脚尖用力,深深地陷入了泥土之中。

    “铿!”

    兵戈交汇,火光四溅。

    好大的力气!兀蛮额头生汗,他明白,只要再来一枪,他就挡不住了。

    不行,须得想想办法。

    于是,在众人没有察觉的当口,兀蛮举起大刀,看上去像是要主动出击。

    力劈华山?

    兀蛮嘴角泛起一股冷笑,他右脚忽然挑起一蓬泥土。

    黄黑色的泥土直本太史慈的面门,倘若没有防备,这一下定要闭眼分神,那时候,兀蛮就会冲上去了结了这厮的性命。

    “贼子受死!”

    脚尖挑土的阴招使出之后,兀蛮也紧跟着冲了出去,在他想来,太史慈断然躲不过去。

    哪知道,面对扑面而来的泥土,太史慈竟然侧过了头颅,“想诈我,死去吧。”

    太史慈竟然察觉了兀蛮的小动作!

    长枪毒蛇般刺出,目标正是兀蛮的腰腹。

    由于粗估了情形,兀蛮等于自己往枪尖上撞了过去,等到他想避开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危急关头,兀蛮只得急忙变招,用刀隔挡在胸腹之前,试图挡住来袭的长枪。

    谁曾想,太史慈嘴角带着几分冷笑,竟然再次变招!

    枪尖所向,赫然是兀蛮的头颅。

    这一次,兀蛮再也抵挡不住。

    噗哧,枪尖透颅而出,太史慈终归抢在赵云抵达之前杀死了兀蛮。

    兀蛮死在了他自己的骄傲自大上面,他没想到,太史慈竟然是个狠角色,等到他察觉不妥,使出阴损招数的时候却已经有些晚了。

    兀蛮一死,剩下的乌桓人再无反抗之力,没多久,他们便被青州军斩杀殆尽。

    夫蒙青冉喜上眉梢,杀了兀蛮这个恶人,她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在过去的日子里,兀蛮着部落实力强大,三番五次地到夫蒙部挑衅,金银财宝更是搜刮了无数次,势衰的夫蒙部敢怒不敢言。

    这一次,夫蒙青冉南下马邑,试图投靠汉人,为的就是对付兀蛮。

    谁曾想,消息传出之后,兀蛮一直围追堵截,试图将夫蒙青冉捉回去知罪。

    沿途间,鲜卑部的勇士们为了护得夫蒙青冉周全,不少人牺牲了性命。

    三十骑人马,活到现在的只剩下十骑,有二十多人死去了。

    这是血海深仇,对兀蛮,夫蒙青冉早已经恨之入骨。

    眼下,太史慈将其杀死,等于为鲜卑人除去一个死敌。

    不过,真正令夫蒙青冉眼前一亮的却是青州军顽强的韧性,以及绝佳的战斗力。

    人数与乌桓人相仿的情况下,步战对敌竟然不落下风!

    战后论功行赏,参战的军卒们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按照惯例,战死致残的军卒也有丰厚的福利补贴,他们的家人也可凭此改善生活。

    青州军发放赏赐财物的时候,鲜卑部的夫蒙青冉就在一边。

    汉人的大方远远出人意料,那大把的银钱、布帛让人目不暇接。

    都说汉人有花不完的钱财,原本夫蒙青冉还有些不信,今日一见,方才有些信了。

    按照太史慈的意思,由于鲜卑部的人马也参与了剿杀乌桓骑卒的行动当中,所以,这伙鲜卑人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赏赐。

    夫蒙青冉看到身旁的部众全都变得呼吸粗重起来,当下知道,他们也被财帛晃动了心弦。

    这时候如果严词拒绝,只怕会动摇军心。

    脸面算什么?此番南下,为的不就是谋求好处,恳请汉军出手援助吗?

    反正都是腆着脸求人,收些财物又算些什么!

    有了这样的想法,夫蒙青冉当下不再推辞,使人笑纳了汉人的赏赐。

    屋内,从几名鲜卑的口中,太史慈很快得到了确切的禀报。

    鲜卑的几个部落当中,夫蒙部曾与汉庭交好。

    汉庭强大的时候,夫蒙部获得了许多好处,现在,汉庭势微,狼子野心的鲜卑人便与乌桓人联合起来,试图劫掠中原,而夫蒙部不愿同流合污,成了绊脚石,这惹了众怒。

    无奈之下,夫蒙青冉只得向中原求助。

    出了这等大事情,按照常理,汉庭不会坐视不管。

    只是汉庭势微,究竟能有几分力气,谁也不知道,而且由于夫蒙部与中原朝廷早已经断绝了联系,所以他们根本摸不清门路,所以,眼下就派出了耶律青冉,试图让她到冀州来打个前站。

    如果一切顺利,夫蒙部会提出内附归降的要求,来换取汉人的庇护。

    背井离乡,固然痛苦无比,可是与宝贵的性命相比,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交好鲜卑,对付乌桓?

    虽说只是鲜卑的一个部落,可是,如果能够纳为盟友,无异于如虎添翼!

    太史慈跃跃欲试,恨不得当场便杀到草原去,与鲜卑人订立盟约。

    不过,职责所在,太史慈只得收住性子,安心等待。

    此处战报已经飞鸽传书,用不了多久李贤便会看到。

    如何抉择,那是李贤的事情,太史慈要做的事情是收整兵马,与蹋顿一战!

第607章 交易() 
冀州的战事牵动人心,袁绍败亡之后,李贤的崛起已成必然,可是,如果让他得了袁绍的全部地盘,短时间之内,李贤的实力将膨胀到一个可怕的地步,这一点,谁也不想见到。''

    怎么办?

    插手?

    袁氏兄弟二人虽有些本钱,却不是李贤的对手,辽东公孙度虽然抢了些地盘,可是,让他与李贤硬碰硬,显然也不现实。

    曹操、刘表都已经接连出手,可是,李贤见招拆招,愣是不落下风。

    就在天下人以为冀州难逃李贤掌心的时候,乌桓人出现了。

    攻城拔寨不是乌桓人的特长,但是,劫掠破坏却是印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

    大城只有几座,多数百姓都是散居各处,乌桓人劫掠而来,他们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如果青州军不能及时阻拦,就算李贤能够击败袁氏,他得到的也只是一片废墟。

    各地州牧松了口气,他们巴不得李贤兵败如山倒,那样的话,众人便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乌桓人?鲜卑人?李贤得到消息之后,急忙召集诸人议事。

    “平原对决,步卒对骑卒还是太吃亏了,这一次,我们三百步卒险些被二百骑卒冲溃了队列,如果不是太史慈勇不可挡,赵云及时来援,说不定乌桓人就要占了大便宜。”

    徐庶引经据典,道:“昔日,先秦蒙恬兄弟征伐匈奴,靠的是强弓硬弩,临战之前,万弩齐发,匈奴骑兵往往还没有冲到近前就已经损失惨重了,就是靠着神兵利器,大秦铁骑才在塞外无往不胜,而今天,青州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骑军,而弓弩的杀伤力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按照目前这种情况,主公如果想对方骑兵,唯有进一步扩大骑卒的数量。”

    李贤重重颌首,“马匹易得,骑士难寻呀”。

    数年来,李贤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过收敛了四千人的骑军队伍,这些人马当中还夹杂着一半外族骑手,单论青州骑军的数量,堪堪只占了五成。

    如果说步卒是盾,那么,骑军便是锋利的矛,如果骑卒三心二意,再厉害的矛也会伤到自己,所以,李贤一直不敢草率

    没有成熟的骑士,空有马匹又管什么用?”

    培养一名合格的长枪兵,三个月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刀盾兵则需要半年之久,而弓手与骑兵一样,都是耗日许久需要经年累月才可以形成战力的军种。

    与弓手相比,骑卒还需要培养人与坐骑之间的感应,只有真正熟悉了马匹,在厮杀的战场上,骑卒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战力,增加生存力。

    乌桓、鲜卑的骑军之所以强悍无匹,就因为他们部落的部众长期与马匹生活到一起。

    同吃同睡,悉心照料,这样下去,坐骑与部众间自然会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都说良马通人性,这话不假,在生死攸关之际,许多良驹便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主人的存活。

    与游牧民族马背上的生活相比,中原民族自然欠缺了这种氛围。

    究其根源,缺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眼下,李贤马源充足,唯一可虑的却是找不到称职的骑卒出来。

    骑卒,并不是简简单单地骑马赶路,而是可以在马上骑射,在马上冲锋陷阵,只有完成这样的动作,才可以称得上骑卒。

    李贤一筹莫展,“据说,两万乌桓骑军只是前锋,蹋顿正在极力说服草原各部人马,一旦乌桓获胜,后果不堪设想”。

    徐庶不动声色,道:“主公之前想出的八旗制度很是精妙,以夷制夷更是其中精髓,乌桓蹋顿虽然强大,但他在草原上却不是一手遮天,只要主公分而化之,何愁蹋顿不败?”

    李贤不置可否:“元直言之有理,只不过,蹋顿的两万骑军是一块绊脚石,必须挪去”。

    徐庶笑道:“主公莫非忘了太史慈?若连蹋顿都除不掉,岂不是枉费了主公的一番心血?”

    李贤这才释然,说的也是,他在北方已经留下了诸多人马,赫赫有名的大将更是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如果这样都胜不了,他也无话可说。

    “是我过于执着了,说的也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交给了太史慈,那便由他去!”

    徐庶露出一抹赞许之色,有舍有得,知人善任,这才是真正的王者。

    “主公所言极是,战场厮杀,那是出征军将需要考虑的事情,运筹帷幄,这才是主公需要做的事情”

    李贤深以为然:“不错,袁氏之地,我势在必得,当务之急却是寻些盟友”。

    “鲜卑人也好,乌桓人也罢,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蛮子,对于他们而已,我们的布匹、盐粒、粮食、军械、美酒,都是他们急需的货物,这一次,鲜卑夫蒙之所以前来求援,想必是被乌桓逼到了绝路上,只要我们略施援手,由不得他们不上钩”

    “蛮子习惯了空手套白狼,往日里,只要他们称臣纳贡,皇帝总会赏赐他们不菲的财物,这一次,我倒要把这规矩改一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徐庶微微颌首,“鲜卑人如果诚心来投,先给他们点甜头尝尝也未尝不可,不过,主公可一言而决。”

    李贤连连摇头,“具体的章程还是你来费心吧,我总是觉得曹操、刘表不会善罢甘休。”

    徐庶早已经习惯了李贤的信任,此番倒没有太过讶异,当下只是颌首应承了下来,“张翼德却是一员猛将,主公莫要放过了“。

    数年来,张飞一直在李贤麾下,虽未接任官职,却也统领了千余人马。

    只要是与曹操为敌的事情,张飞总是热忱的很。

    这等猛将,李贤何尝不想收入麾下?

    只是顾及刘备未死,所以才没有莽撞。

    “元直宽心,我会小心应对!”

    如何应对乌桓人,李贤已经有了大章程。

    将决断交给太史慈之后,李贤再度做了甩手掌柜。

    冀州,太史慈传召夫蒙青冉。

    异地相会,夫蒙青冉显得心神不宁。

    原本没见到青州军的实力之前,夫蒙青冉倒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她只是想通过称臣纳贡的事宜来为部落赚些好处。

    听说中原的官儿极好面子,但凡是外藩来使,只要有所供奉,这些官儿都会大方地给与加倍的赏赐。

    眼下,夫蒙部日子过的很是艰难,与外人通商交流的商道也被乌桓人把持的死死的,为了让部众过上好日子,夫蒙青冉才出此下策。

    总之,假意称臣,真心求赏才是这次出使的目的。

    可谁能够想到,乌桓人的霸道之处更胜往昔,竟然为了掳获夫蒙青冉大下杀手,逼的夫蒙部没了退路。

    如果不是青州军及时出现,这时候,夫蒙青冉早已经成了蹋顿的女人,也许用不了多久,世上也就不会再有夫蒙部了。

    同时,汉人的强大、富饶也深深折服了夫蒙青冉。

    如果夫蒙部真的能够得到汉人的帮助,便是牺牲些什么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为了族人,夫蒙青冉甚至打算奉献自己的**,只要汉人能够出手相援!

    入厅之后,夫蒙青冉深吁一口气,道:“鲜卑夫蒙部使者夫蒙青冉见过都尉,这是我们部落进献给都尉的礼物,请笑纳。”

    说罢,夫蒙青冉从腰间解下一个布囊,她迈步上前,双手奉上。

    太史慈假意推辞了一番便接过布囊,打开之后,只见到里面静静地躺着一颗鹅蛋大小的珠子。

    东珠,这是产自乌苏里江、黑龙江冷水中的河蚌珠,往日里,海商虽然也从带来不少东珠,可是,像今日里这般大小的珠子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如果这东珠流入关内,绝对有价无市,是难得的珍品。

    即便太史慈对金银财宝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可此时见了这么大的珠子,片刻间还是有微微的失神。

    好大手笔!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不过,太史慈对鲜卑也有所图谋,倒分不出来究竟是谁利用谁,所以当下显得颇为镇定,“嗯,不知道贵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虽说在草原偶遇的时候,夫蒙青冉已经表达过类似臣服归顺的意图,可那毕竟不是正当的场合,说的话不算数的。

    夫蒙青冉不清楚汉人的规矩,可听到太史慈发问,她还是重复了一遍:“一直以来,我鲜卑夫蒙部便对大汉朝廷心生仰慕,后来,我曾祖父宣誓臣服于大汉,天子但有所求,绝无不从,而供奉更是年年都有,可以算得上是恪守职责,现在,我夫蒙部有难,不知道大汉朝廷能否援助一二?”

    太史慈知道,鲜卑人根本不像夫蒙青冉说的这么老实,不过眼下可不是拌嘴仗的时候,他只是笑道:“夫蒙部遇到了什么事情?朝廷的事情我做不了主,不过,我已经得了使君允许,可以酌情给予帮助”。

    这就是诱饵加许诺了,夫蒙青冉不是傻子,自然听懂了其中的寓意,“我夫蒙部心向大汉,可近年来却常常受到乌桓人的欺压”。

    “为何蹋顿偏偏与你们过不去?”

    “蹋顿一心想要统一乌桓各部,再与中原为敌,自然看不惯夫蒙部”

    “如此说来,我帮你便是在帮自己了?”

    “都尉所言极是!”

    “蹋顿麾下有多少人马,夫蒙部又有多少?”

    “蹋顿有部众五万人,其中,青壮两万,我夫蒙部敢战者五千,可缺乏军械盔甲,不敌蹋顿”

    太史慈瞬间了然,怪不得夫蒙部拼死南下求援,感情他们的部落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关头。

    一旦蹋顿腾出手来,想必下一个目标便是夫蒙部。

    游牧民族间的吞并厮杀可不像中原的王朝更替那么文雅,失败者,妻女都会沦为他人的禁脔,而成人丁口多半会被处死,就算有存活的,也是作为奴隶存在下来的。

    夫蒙部可不想被人吞并,可是,放眼天下,唯一能与蹋顿为敌的只有汉人。

    鲜卑虽然强大,却不愿为了夫蒙部与强大的蹋顿为敌。

    思来想去,除了向大汉求援之外,夫蒙部别无选择。

    太史慈明白,夫蒙部是可以借重的力量,当下沉吟道:“临来的路途中你应该看到了,我麾下步卒举世无双,可是却缺乏能征善战的马上勇士,如果你想让我们抽调兵马援助的话,只怕要失望了”

    夫蒙青冉原本就没指望大汉朝廷能够抽调兵马援助,她其实只想要大汉朝廷能够援助些军械财物,“部落里军械匮乏,不知道都尉能否赏赐一些?”

    太史慈这时候没有再打谜语的兴趣,他直接了当地说道:“军械、财物、甚至米粟盐粒我都可以给你们,不过,这一些可不是白给的,你们须得拿出相应的物资来交换。”

    这是题中之义,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如果真掉了,那也一定是陷阱。

    夫蒙青冉兴奋起来,只要太史慈开口相帮,那夫蒙部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能够击败强大的袁绍,那神秘的李贤李使君一定更加强大。

    草原上弱肉强食,夫蒙部落在蹋顿的威胁下已经没有了独自生活的资本,只有投靠强者才可以继续生存!

    只是,夫蒙部有什么东西是汉人需要的?

    夫蒙青冉转动脑筋,仔细思索了好一会儿,忽而醒悟道,马匹!马匹是汉人最需要的。

    夫蒙部马匹虽然不多,但只要有充足财物、盐粮,随便与别的部落交易一下就可以获利颇丰。

    通过源源不断的交易,夫蒙部便可以重新在鲜卑人中确立话语权。

    那时候,有了其余部落相助,夫蒙部将不惧乌桓人!

    蹋顿部为什么能够在乌桓人当中一家独大,靠的还不是他们独有的盐粮渠道吗?

    草原上是不产盐的,而运送盐粒的商贩根本不敢进入乌桓人的营地,于是乎,拥有盐粒的蹋顿部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只要夫蒙部与汉人建立了盐马互市的交易渠道,夫蒙部很快就可以发展壮大起来。

第608章 军堡() 
c_t;双方各取所需,于是,在冀州,鲜卑部夫‘蒙’青冉与青州都尉太史慈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圆满结束了。'——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ww。

    太史慈答应耶律青冉,会为其提供足量的米粟盐粒,与此同时,为了确保第一次‘交’易成功达成,青州军会派出两千步卒护送这些财货北上,直到夫‘蒙’部成功接收了这些货物。

    夫‘蒙’青冉也许诺,接收货物之后,鲜卑夫‘蒙’部会为东莱军筹备军马,以物易物,侦查敌情,必要时候甚至可以赶赴前线。

    箭矢六千支、弓箭六百张、盾牌三百副、大刀两百柄,这是军械清单。

    米粟一千斤、食盐八百斤,这是生活物资清单。

    由于时间仓促,夫‘蒙’部很是需要这批军械财货,于是,当太史慈把物资准备妥当之后,翌日一早夫‘蒙’青冉就出发了。

    送走了夫‘蒙’青冉,冀州重新恢复了原来的轨迹。

    不过,两千步卒护送的军械已经成为一个甘醇的‘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