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搞破坏总好过搞建设!

    笑眯眯地应诺一声,丘飞正待离去,又听得甘宁吩咐道:“切记,万万不可‘私’闯民宅,只毁衙‘门’即可,嗯,快去快回吧”。

    丘飞“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大步离去。

    太阳慵懒地照‘射’着大地,从高空望去,忙碌的青州军宛若蚂蚁一般,在各个头领的带领下,不知疲倦地劳作着

    这时,等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不甘心就此离去的涿郡百姓还在粮仓四周来回盘桓,不过,等了这么久,甘宁却没有再次放粮的意思,失望之下,他们也只好抬步回家。

    踱步行在涿郡街头,路上有一队队运输财物的青州军汉,他们满脸笑意,疲惫的脸上俱是欢喜。

    甘宁拍了拍一个士卒的肩膀,面对满脸红光的矮个军汉,他双眼直视对方,嘴中道:“这涿郡如何?“

    矮个军汉羞涩的一笑,‘露’出一口白生生的牙齿,左手不自觉的挠了挠脖子,嘴中方才说道:“比朐县要好多了,但这儿是袁绍的地盘,没有青州看的亲切”。

    缓缓地摇了摇头,甘宁笑着说道:“什么袁绍的地盘,早晚有一天,都会变成咱们的!”

    这斩钉截铁的声音没过多久,就听得步鹫的声音传了过来“将军,末将已经准备妥当了”。

    “好,依计行事吧”

    “喏!”

    得了准许,步鹫点燃了粮堆。

    火光冲天而起,冒出浓密的黑烟,不远处,百姓惋惜不已,他们知道军粮没了。

    步鹫此计名为绝户计,袁绍十多万大军正在前方,一旦涿郡粮秣尽毁,袁绍肯定会派人催粮,此时秋收刚过,地里的粮食已经寥寥无几,无粮可用之下,刚刚征过一次粮的冀州军,只怕又要把手掌伸向多灾多难的无辜百姓了,百姓存粮不多,再次征收一番,只怕连明年的粮种都没有了”reads;。

    身为袁绍的敌人,甘宁巴不得冀州民不聊生,因为,只有冀州越‘乱’,才越符合青州的利益。

    顺利达成预定目标,甘宁召集麾下部将,商议下一步动向。

    步鹫建议原图折返,丘飞想继续闹腾一阵子。

    步鹫详细分析道:“将军,涿郡可是袁绍的腹地,此处距离邺城不过百余里,如果恼羞成怒,围堵而来,我部人马岂不是节外生枝?”

    丘飞不屑一顾:“怕什么,我青州军南北,何曾怕过谁?将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拼他娘的!”

    甘宁仔细一琢磨,嘴里道:“子山言之有理,方圆百里之内,除了涿郡之外再无像样的大城,就算我们势如破竹,出其不意,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却也没有任何回报”。

    丘飞闷闷不乐:“可是,将军……”

    “没有可是,你即刻收敛军士,准备返程”

    丘飞无奈,只得应诺。

    涿郡虽不是郡城,却也是袁绍手中难得的大城,青州军大肆搜刮,足足取走了近千斤的财货。

    万余兵马北上而来,短短两日的功夫便重新启程,踏上了回归之路。

    涿郡城的战事告一段落,青州军来去如风,连破两座城池之后‘抽’身急退,消息传出,留守邺城的袁谭惊呆了。

    袁绍南下的时候,特意让袁谭、袁尚兄弟二人坐镇后路,以备不测。

    现在倒好,袁尚刚走,涿郡就出了大事。

    十万石粮秣呀,就这么没了。

    这该如何是好?

    袁谭心急如焚,他召来辛评、辛毗兄弟商议对策。

    “明日便是‘交’粮之日,我估‘摸’着后军运粮队就快到了,涿郡城十万石粮秣被青州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你们认为还有什么法子可以补救吗?”

    辛评摇了摇头,道:“没有什么好法子,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先满足大军的需求才是要紧事”。

    袁谭急道:“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法子了吗?”

    辛毗看了辛评一眼,道:“大公子,某有一法,可解燃眉之急”。

    “喔?速速道来”

    “青州军离开之前,我听说涿郡百姓藏匿了万石粮秣,大公子何不收回粮秣?”

    袁谭大喜过望,道:“不错,这是个主意,不过,万余石粮秣距离后军所要的数额还缺不少,可有补救之法?”

    辛毗不敢去看辛评的脸‘色’,嘴里道:“涿郡百姓胆大妄为,为虎作伥,不施惩戒,不足以显示袁公之威!”

    袁谭不是傻子,他明白了潜台词,辛毗建议他去搜刮百姓的粮秣!

    这法子一旦施行,必然会招致骂名,可是,时间仓促,袁谭别无选择,只能如此行事!

    搜刮百姓,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消息传到袁绍耳中,已然是五日之后了。

    此时,袁绍正与李贤鏖战。

    十万冀州军兵围高唐,试图破城而入,只是,李贤的青州军却也不是摆设,双方你攻我守,打的很是热闹。

    时间站在李贤这一边,拖得越久,袁绍的负担越重。

    多少次,袁绍意图‘抽’身而走,却无奈地发现,军中粮秣不多了。

    没有粮秣,大军奔袭是个笑话!

    “诸位,军中粮秣只够两日之用,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

    许攸、审配等人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袁绍又道:“刚才我接到快马传书,涿郡城内的十万石粮食没了”reads;。

    “什么?怎么会这样?”

    “守将在干什么?

    “守将战死,罪魁祸首是李贤的水军”

    “什么?使君莫不是在说笑吧,李贤的水军不是在徐州吗?怎么会出现在冀州涿郡城?”

    “我本也不信,可是,此事有数千人作证,由不得我怀疑”

    众人还是觉得难以置信,青州距离涿郡城何其遥远?竟然有水军成功抵达,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以后沿海诸城岂不是危在旦夕?

    李贤可以攻袭涿郡,同样可以进攻邺城!

    自从以后,攻守之势大变。

    袁绍心‘乱’如麻,他也意识到其中的关窍,与涿郡城遭遇的袭击相比,高唐城的得失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

    就算大军破城而入,又能如何?

    李贤坐拥青州、徐州,拥有广阔的战略空间,只要水军犹存,他便可以一次又一次发动袭击。

    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袁绍麾下地盘极多,城池也多不胜数,如果每一座城池都增派重兵守护,袁绍的负担会增加一倍!

    一时之间,军帐内气氛凝重。

    不知过了多久,许攸方才说道:“须得封锁消息,控制知情人,否则的,军心一‘乱’,再想提振士气可就难上加难了”。

    袁绍连连颌首,“子远所言极是!”

    许攸又道:“使君,粮秣一事,我相信两位公子肯定有所准备,当然了,十万大军绝不能坐以待毙,我觉得,与其将‘精’力全部放到高唐,不如‘抽’调几部人马,搜刮一些粮秣补充军需”。

    想法不错,可是,李贤一直坚持坚壁清野reads;。

    为了控制冀州军的补给来援,李贤甚至动用武力强行迁徙了几个不愿动弹的乡堡。

    现在,以高唐城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没有一座乡堡村落。

    冀州军若想补充粮秣,须得到一百里之外的地方。

    之前,粮秣宽裕的时候,袁绍尚不去考虑,现在,马上就要到了最后关头,由不得他不动心。

    不过,仅是如此,堪堪能够保持守势,如此以来,此次南征已经等于宣告失败了。

    三番两次失败,袁绍颜面何存?

    许是看穿了袁绍的想法,许攸嘴里道:“主公,涿郡遇袭,我方空有十万大军,却已经陷入被动,如今,只有一策可以让主公得偿所愿”。

    “喔?计将安出?”

    “出使兖州,说服曹‘操’出兵”

    袁绍摇了摇头,道:“曹阿瞒狼子野心,不会出兵的”。

    许攸冷笑道:“使君,我愿出使!”

    “这……”事到如今,袁绍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子远可有把握?”

    “我会告诉曹孟德,倘若兖州再不出兵,我冀州便会与李贤一道合兵攻击兖州!”

    袁绍目结舌,这威胁实在是太过劲爆了,曹‘操’这等人物,会吃这一套吗?

    许攸却信心十足,他相信,曹‘操’一定会出兵。

    今时不同往日,如果等到尘埃落定,无论袁绍、李贤谁是胜者,兖州都无法置身事外!

    哈小說网

第569章 换粮() 
c_t;济北国与青州、冀州‘交’界,在曹‘操’治下占据重要的位置…

    近日来,袁绍统领十万大军渡河南下,进击高唐,声势可谓浩大至极。

    徐晃统领一万‘精’兵严阵以待,袁绍与李贤的争斗,曹‘操’虽然不想早早掺和进去,但是,却也不愿意遭受吃鱼之灾。

    袁绍也好,李贤也罢,他们双方在青州聚集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四万之数,一个不察,兖州就有可能遭遇大变。

    曹‘操’好不容易才从吕布手中夺回兖州,哪能他人染指?

    再三掂量之下,曹‘操’在兖州与青州‘交’界处布置重兵,济北国有徐晃,东平国有曹洪,两将统兵两万reads;。

    两万大军进取不足,不过,防守却是绰绰有余。

    一旦事情有变,坐镇濮阳的曹‘操’甚至可以发兵增援。

    毫无疑问,倘若没有变故,曹‘操’会一直坐山观虎斗。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算计也会有诸多变故。

    这一日,济北国徐晃大营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冀州刺史袁绍帐下许攸求见徐晃徐将军”

    许攸在北地颇有声望,徐晃不敢怠慢,他将许攸接入帐中,笑道:“不知子远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许攸镇定自若,道:“‘欲’与曹公做一桩‘交’易”。

    徐晃眉头一跳,道:“喔?什么‘交’易?”

    “世人皆知青州李贤乃曹孟德之生死大敌,若能取其项上头颅,不知曹孟德会出什么价?”

    徐晃脸‘色’微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李贤多行不义必自毙,若是袁使君能够替天行道,我家主公自然求之不得,不过,如果袁公失手,我家主公会亲自出手”。

    许攸缓缓摇头,道:“曹孟德三次出兵,三次败于李贤之手,夏侯渊、曹纯、乐进接连战死,恕我直言,若无外力相助,仅凭兖州的实力,怕是奈何不得李贤了”。

    徐晃出言反驳:“兖州之败,不过是因为吕奉先的缘故罢了,如果没有吕布的牵制干扰,李贤绝难取胜”。

    许攸懒得争辩,只是说道:“难道徐将军没有发现吗?自从李贤将天子接到下邳之后,声望一时无二,大有盖过曹孟德的迹象”。

    “虚名而已,算不得什么?”

    许攸又道:“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番,天子亲征,我估‘摸’着多半是受到了李贤的挑拨”reads;。

    徐晃不置可否。

    “此乃天赐良机,倘若曹公放过了,只怕会追悔莫及”

    徐晃如坠云雾,有些搞不清楚许攸在说什么。

    好在许攸马上就揭穿的答案,“我家使君有言在先,只要曹使君愿意出兵,与我冀州共击李贤,事成之后,必会督促天子回转长安!”

    什么回转长安?不过是委婉些的说话,许攸的意思是,袁绍可以接受曹‘操’掌控天子,但是,前提必须是击败李贤。

    投桃报李?

    许攸的这份大礼不可谓不重,徐盛不敢怠慢,他略一斟酌,嘴里道:“袁公提点二十万大军大举南下,难道还奈何不得李贤?”

    “李贤兵多将广,此番北上,总计不过四五万人马,与青州、徐州的实力相差甚远,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困住高唐,坐等李贤的援军抵达”

    围点打援的成语典故这时候还没有出来,许攸只能用较为浅显直白的语言将计划说出。

    徐晃能文能武,自然明白袁绍的意图,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冀州军所图极大,说不定是整个徐州!

    不过,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姑且不提袁军的战绩,便是数倍于青州军的数量,冀州军都应该占据上风才对。

    袁绍缺粮的消息在军营内外都是秘密,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就算涿郡城的事情都已经封锁住了。

    曹‘操’虽然在高唐派遣了细作,可是旁观者毕竟了解不详。

    袁绍围城攻打,三番两次未曾得手,如今到了徐晃耳中也已经自行脑补成了另一番谋划:为了麻痹李贤,袁绍是在示弱以敌!

    徐晃压根想不到,不是袁绍不愿意,实在是因为李贤太强了。

    真相总是掩埋在无数的谎言之中,十多万大军竟然攻不下一座只有三万人驻守的城池,如此消息,怕是曹‘操’听罢之后也会觉得难以置信reads;。

    因而,当许攸抛出围点打援的幌子之后,徐晃第一时间便信了。

    也只有如此,袁绍的所作所为才能解释的通。

    不过,既然袁绍一人便可以解决李贤,又为何画蛇添足,让许攸出使呢?

    徐晃毕竟不是傻子,直觉告诉他,此事必有蹊跷。

    恰在此时,许攸又道:“李贤麾下大将太史慈正在黄河以北,两军首尾不能兼顾,只要曹公出击,必可轻易断绝李贤退路”。

    “袁公实力强大,何须兖州出马?”

    “非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贤虽入险境,可是,为了防止他困兽犹斗,多做一些防备总是好的”

    徐晃考虑一番,还是决定如实上报,联袁攻李,这可是大事,由不得他一人做主。

    虽说,多数人都将李贤当成了无恶不作的贼子,就连徐晃自己也恨不得生啖李贤之血‘肉’,为亡友报仇,可是,李贤身居高位,又有天子做护身符,等闲兵马出征,压根师出无名!

    算了,这等烦心事还是让曹使君去挠头吧!

    徐晃想明白之后,对许攸更是多出了几分热情。

    许攸当机立断,提出了置换军粮的建议。

    “徐将军,军营之中战马似乎不足使用呀,不知可有此事?”

    徐晃拍了拍脑‘门’,道:“不错,如你所见,营中良马极少,多数都是驽马”。

    许攸心中一跳,他知道机会来了。

    如果空手套白狼,谨慎的徐晃说什么也不会答应,可如果换来的是战马呢?

    谁不知道,北地多良马?

    想到这里,许攸嘴里道:“久闻兖州虎豹骑战功赫赫,不知现在何处?”

    “正在兖州备战”

    “只要曹公出兵相助,我可以说服袁公与兖州‘交’易一批战马”

    “什么?果真如此?”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徐晃‘激’动起来,他相信就算是曹‘操’亲自坐镇,也不会拒绝这样的‘交’易。

    能否提前‘交’易一些马匹?

    抱着试试看的念头,徐晃笑道:“我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北地战马优良,可是,我等并未亲眼所见,只是略有耳闻罢了,子远可否辛苦一遭,带一些战马让我等开开眼?”

    许攸心头一跳,绕了这么久,终于等到徐晃主动开口了。

    此去濮阳起码要耗费三日的时间,三日之后,营中已经缺粮了!

    没有粮秣,军心士气会遭遇重大打击,袁绍绝对承担不起。

    许攸早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在离去之前为大军搞来一批粮秣。

    如今看来,徐晃已经上钩,接下来就看如何收尾了。

    “公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这‘交’易方式如何选择?”

    “银钱?还是布匹?”

    许攸连连摇头,道:“粮秣如何?”

    “作价几何?如何置换?”

    许攸略一沉‘吟’,道:“烦请转告曹公,我打算用上等良马做三百石,八千良驹可否?”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是题中之义,徐晃笑道:“三百石怕是有些多了,两百石如何?”

    “如果曹公诚心相助,二百八十石,不可再少了,须知我方置换的全是良驹”

    “二百六十石,如果同意,我这就快马通禀曹公,当然了,子远先生可以同行”

    许攸着急会见曹‘操’,当然不会拒绝reads;。

    一番快马奔驰之后,日落之前,双‘腿’酸麻的许攸便来到了濮阳城。

    曹‘操’听闻许攸打算买马,亲自设宴款待。

    许攸径自说明来意。

    曹‘操’听罢,觉得很是蹊跷,袁绍愿意用良驹换马,前提是兖州出兵,这也太迫切了吧?

    曹‘操’爽然一笑,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兖州虽然缺马,但是,粮秣却也不多,战马换粮一事,事关重大,我需要好生思虑一番,足下远道而来,想必辛苦的很,不如先行休息,明日早做答复”。

    许攸没有选择,只好应诺。

    等到许攸离去之后,郭嘉急忙说道:“使君万万小心,正所谓事有反常即为妖,袁绍三番两次求助使君,意图双方联手,攻击李贤,可是,使君全都拒绝了,这般情况下,袁绍理应怀恨在心才对,又怎么会千里迢迢来送马?”

    曹‘操’连连颌首,道:“奉孝所言极是,我若是袁本初,大占上风之后,一定不会让他人染指”。

    话音刚落,郭嘉与曹‘操’眼前俱是一亮,两人相视一笑,道:“不如我们将想法写到桌上,然后对照观看,是否想到一处,如何?”

    “好!”

    说罢,郭嘉与曹‘操’用酒水在桌上写着什么。

    须臾,曹‘操’、郭嘉看了答案,大笑道:“君子所见略同,袁本初定是遇到了难题,所以才想要我们出手”。

    “既然如此,其中应该没有圈套,不过二百六十石,我觉得还可以再压压价格”

    曹‘操’微微颌首,嘴里道:“袁本初十万大军南下,竟也奈何不得李贤,看来,兖州是该出手了,否则的话,万一李贤势大,我兖州必不可保”。

    郭嘉深以为然,袁绍已经使出了八分的力气,可是,硬是奈何不得使出六分气力的李贤。

    这岂不是说,倘若李贤全力以对,败逃的已经是袁绍了?

    仔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