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9章 太史慈() 
太史慈是何方神圣?

    与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待遇不同,太史慈在史书中的笔墨不多,然而,仅有的几笔却让人不敢小觑。

    都昌双骑冲敌营这是其一,日后曲阿独斗孙策这是其二,孙策可是外号小霸王的枭雄,武力值爆满的人物,能够与这样的人物斗上几百个回合不分胜负,充分可以说明太史慈的不凡。

    如今,李贤穿越而来,历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太史慈会不会再去曲阿与孙策厮杀这已经充满了悬念,可十日之前,太史慈从都昌城内一人双马冲破黄巾重围的时候却已经展现出了超强的武力。

    当时,城外的管亥大怒,命令麾下兵马上前对其合围,可太史慈并不惊慌,反而引弓反击,箭无虚发,射的贼寇魂飞魄散,不敢再行阻挠。

    单骑破千军,与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张翼德桥头吓退曹军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此人物,自然在贼寇当中拥有不小的名头,便是周仓,也是因此才对太史慈有了印象。

    与太史慈寒暄了几句之后,李贤终于平稳了思绪,他问道:“你不是去求援的吗?那平原相应该就是你请来的援兵吧?”

    太史慈连连颌首,道:“没错,刘备刘玄德听说孔北海有难之后,第二天就领军前来救援,这等义薄云天之举我一定会向孔北海当面禀报。”

    李贤“哈哈”大笑,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你该不会怕我跟刘备起了冲突吧?”

    太史慈略显尴尬,他总不能说刘备的三弟脾气不好,二弟态度傲慢,待会儿起冲突的可能性极大。

    有时候实话不能实说,太史慈只好转移话题,说道:“适才我在外头打探,发现三千名贼军正在往这里赶来”。

    李贤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距离这里还有多少路程?”

    “十里!”

    “十里的路程,大军狂奔的话,一炷香的功夫就能赶过来!”

    李贤略一沉吟,当即下令:“不要与贼人纠缠,烧了辎重就算是大获全胜”。

    “喏!”

    得了李贤的吩咐,介亭的兵勇们痛快地搞起了破坏,这比杀人要容易多了,等到后来,连周仓麾下的人马都加入了“狂欢”。

    太史慈不敢怠慢,他始终立在李贤身旁。

    这时候,张飞已经成功斩杀了贼将,他用矛尖挑起贼首,放声狂呼:“降者免死,顽抗者,杀无赦!”

    随行的刘备军卒全都大声呐喊:“降者免死,违者,杀无赦!”

    贼寇气势为之一夺,竟有不少人真的放下兵器,跪地乞降。

    刘备锊须轻笑,这一次,名利双收矣!

    只可惜,半途间竟然冒出个摘桃子的家伙,实在是可恨的紧!

    贼军的辎重营占地总归有限,不知道过了多久,双方的人马真的碰到了一处。

    张飞一挑长矛,道:“你们是谁家的人马,为什么要挡我的去路?”

    胡庸“嘿嘿”冷笑,并不畏惧:“明明是你们挡了我们的去路,却还反咬一口”。

    张飞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这时候哪里还忍受的住,他大叫一声:“啊呔,小子忒地猖狂,吃你张爷爷一矛!”

    “张三将军且慢”,太史慈纵马狂奔,试图拦下冲动的张飞。

    然而,张飞矛出如电,还是迅捷无比地来到了胡庸面前。

    “不好”,张飞的厉害李贤是听说过的,胡庸不过十八岁的年纪,哪里是他的对手,真要是折在这里,李贤自己都会懊恼一辈子。

    那边厢,刘备与关羽对视一眼,全都拍马上前,关羽已经做好了大规模冲突的准备,而刘备已经准备好了说辞……

    胡庸虽然没有听说过张飞张翼德的名头,可看对方那膀大臂圆的模样,就可知道一定是员猛将。

    猛将,定然是力大无比。

    不可硬拼!

    胡庸没有莽撞,他长枪急点,身子后撤,枪尖险而又险地点在了张飞的矛尖上。

    “吭”,胡庸虎口一麻,长枪差点脱手。

    好厉害的黑厮!

    张飞眼中精光一闪,他蓄势已久的一击竟然并未奏效,这让他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再来!”

    “三弟且慢!”刘备这时侯急忙出声,做出了劝和的模样。

    “胡庸住手”,李贤也拍马前来。

    太史慈脸色铁青,他已经抽枪在手,挡在胡庸身前,嘴里道:“都是自家兵马,鹬蚌相争,只会让渔翁得利”。

    刘备“哈哈”大笑,道:“子义说的没错,我乃平原相刘备,不知贵部是哪位将军麾下?”

    李贤微微拱手,道:“介亭游缴李贤,见过刘使君”。

    听说对方只是个小小的游缴,关羽冷哼一声,眸中闪过一缕不屑,而刘备心中的不爽更多了几分,可面色他还是笑道:“哎呀呀,介亭可是在夷安以南,李游缴跋涉数百里,这等壮举真是难得”。

    “刘使君过谦了”

    倒是张飞饶有兴致地看了李贤一眼,他对胡庸说道:“你小子不错!”

    胡庸瞥了张飞一眼,并不搭言。

    李贤笑道:“胡庸,能得三将军一番指教,你该心生感激才是!还不向三将军道谢?”

    即便心中不爽,可李贤的话胡庸不能不听,他只好拱手道谢:“多谢三将军指教,此等恩情,他日必报!”

    听上去不像是道谢,倒像是要报复。

    关羽又是一阵不爽,张飞却“哈哈”大笑,笑的须发皆颤,“好,我等着!”

    这时候,辎重营内敢于抵抗的贼寇都被消灭了。

    眼瞧着双方没了剑拔弩张的局面,太史慈松了口气,道:“刘使君,我在后方查探,另有三千贼寇正在往此处赶来,不知你意欲何为?”

    三千贼寇?按照刘备现在的实力,如果一人应付的话,难免会有些吃力,毕竟,他麾下的军卒刚刚厮杀过一阵。

    可要是掉头就走,反而凭白浪费了这个歼敌的机会。

    眼睛一转,刘备把皮球踢给了李贤:“李游缴怎么看?”

    李贤的兵马折损不多,适才从右翼入营,麾下军卒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不过,即便是这样,两千对三千,依旧是一场硬仗。

    如果可以的话,四千对三千,无论是胜算,还是轻松程度都会大上很多。

    李贤不是抹不开脸面的人物,他笑道:“既然贼人来送死,不如你我两家联手,灭了这三千黄巾?”

    刘备颌首,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也!”

    关羽依旧不发一言,倒是张飞挥舞着长矛,跃跃欲试。

第80章 刘关张与李贤的第一次合作() 
商议妥当之后,李贤与刘备兵分两路,各自埋伏在道路一侧。

    分兵合击,是当下最恰当的选择,毕竟,双方接触时间太短,彼此都谈不上信任。

    李贤呢,对刘备又没有太多的好感,他可不想跟着刘大耳颠沛流离,辗转十多年。

    有这遭罪的功夫,说不定凭借自己的双手,李贤早已经混出了模样。

    再者,李贤对刘备的很多行为一直很是不爽,什么“妻子如衣服”的论调,着实令人恶心。

    身为一个男人,无法保护自己的女人,这已经是懦夫的行径了,可偏偏还要给自己戴上一顶顶大义的帽子,着实令人不齿!

    一个觉得对方出身低微,抢了自己的买卖,一个觉得对方是沽名钓誉之辈,心有芥蒂的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是走不到一处去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姗姗来迟的贼寇终于赶到了。

    这时候,辎重营内大火依旧未曾熄灭。

    来援的贼将心急如火,他急叫道:“快,快去救火”。

    身旁的裨将劝言:“将军,小心官军埋伏呀”。

    贼将表情一滞,是呀,能够攻破四千兵马严防死守的辎重营,对方就有能力歼灭他这三千兵马。

    他娘的,早知道这差事如此危险,当日说什么也不应该应诺下来。

    然而,这时候后悔已然是来不及了,贼军咬紧牙关,吼道:“都他娘的打起精神,渠帅很快就会来了”。

    提起管亥,一众贼寇俱是精神大振。

    五六万兵马围攻了半个月,毫无战果,可管亥亲自领军,麾下精锐出击,只用了一日,就铺平了护城河,甚至登上了城墙!

    要不是后继乏力,说不定今日就破了城!

    天公将军张角早已经不在了,如今,在这些贼寇心中,管亥就是战神的化身!

    官军又如何?还不是被渠帅打的龟缩不出?

    当日里,那孔融麾下大将宗宝是如何的嚣张跋扈?可还不是被管亥一刀斩了?

    只要渠帅肯来,贼寇们便觉得无所畏惧。

    寒冬腊月的,道路两侧没有草木的遮掩。

    急行军的贼寇很快就发现了蛛丝马迹。

    “报,前方发现官军!”

    “报,后方有官军踪迹!”

    一前一后两个消息让贼将勃然大怒,他扯着嗓子怒吼起来:“兄弟们,官军要把我们赶尽杀绝,苍天在上,你们怕了吗?”

    “怕个鸟,杀他娘的!”

    “杀他娘的!”

    “杀,杀,杀!”

    这伙贼军跟着管亥打惯了胜仗,还没有败过一次,心中难免有些傲气。

    正是这股傲气让贼军面对前后被围的困境无所畏惧。

    张飞“嗷嗷”叫着,一马当先,率先冲进了贼军的战阵,关羽怕他有了闪失,也是紧随其后,刘备怎么说也是桃园三结义的兄长,哪能让兄弟冒险,自己一人享福?

    于是乎,刘关张三兄弟并肩作战,他们三人像一般矛尖,凶狠地刺进了贼军的中央。

    平原军卒士气大振,自己主将尚且悍不畏死,奋勇当先,他们这些小卒又有什么可怕的?

    平原军进展迅速,极短的时间内便击溃了贼寇的反击,打的他们只有招架之力,再无反抗的机会。

    “贼寇这么快就败了?”

    面对刘备这样的潜在对手,李贤可不想在这方面落人下风。

    “胡庸、赵亮,你们两部人马随我出击”

    “喏!”

    “周仓,你部人马谨守后路,不可放过一名贼人!”

    周仓犹豫一番,还是应诺下来。

    太史慈这时候已经想起了周仓是谁,如果记得没差,这家伙应该是管亥麾下的一员大将,只是不知怎么反而成了李贤的手下。

    这李贤,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一帮班底,着实有些难得了。

    刘备虽然是太史慈请来的援军,可他们的关二将军一直对太史慈看不过眼,而太史慈也不想招人烦,所以留在了李贤军中。

    这次,李贤冲阵厮杀,太史慈也得以大展身手。

    远射,几十步外取贼将性命,如若等闲,近战,一杆长枪挥舞的梨花带雨,看的人眼花缭乱,贼军纷纷殒命当场。

    李贤差点忘记了厮杀,他完全被太史慈的武艺惊住了。

    怪不得世人都说万人敌,原来,东汉末年,真的是这等骁勇之将的舞台呀。

    什么话也不说了,这等骁将,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要将其收入麾下!

    李贤已经在心中暗下决心,不过,想到很久之前的一个举动,李贤顿时有了几分把握。

    刘备的平原军攻势猛烈,黄巾贼支撑不住,节节败退,而李贤的兵马装备精良,战阵娴熟,正兵营的几百杆毛竹更是成了贼寇的噩梦。

    等到后来,太史慈都没了厮杀的欲望,因为,贼寇已然胆寒了。

    缴械不杀的口号喊出之后,贼寇几乎是瞬间放弃了抵抗。

    “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这时候就是收敛降卒,扩大实力的好机会了。

    比起言语生疏的平原军,李贤军中毕竟还有周仓这个老熟人,因而,多数贼寇几乎都投奔到了李贤麾下。

    周仓的实力也一下子膨胀到了两千人,等于拥有了和李贤分庭抗争的实力。

    赵亮等人忧心忡忡,生怕周仓反咬一口,可徐庶却对李贤的眼光深信不疑。

    李贤更是拒绝收回周仓的兵权,他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待周仓如此,他周仓必不会负我!”

    这句话不知怎么传到了周仓耳中,听罢,周仓只有深深地叹了口气。

    战后清点战果,刘备收编贼兵八百人,而李贤收敛降卒一千三百人。

    刘备心中已经对李贤恨之入骨,可面上还是寒暄了几句。

    至于关羽,对太史慈冷冷地说道:“子义,究竟谁是你请来的援军?”

    太史慈脸色大变,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李贤拱手道别,回到了刘备军中。

    这一次,刘备连虚与委蛇的意思都不看了,反而是张飞对太史慈颇为称赞。

    李贤心头冷笑,刘大耳,你就得意吧!日后有你哭的时候!

    刘关张与李贤联手歼灭四千贼寇,原本又是一场为人称道的大捷,可由于利益不均,刘备与李贤之间的隔阂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

    就这样,双方人马不欢而散。

第81章 周仓归心() 
寒风依旧萧瑟,麾下多出了一千三百名降卒,李贤军中的粮秣补给一下子紧张起来。

    若不是之前焚烧管亥军粮的时候,徐庶使人藏匿了一些粮食,这会儿李贤就得回转沐家堡补充粮秣了。

    如今,大军连胜两场,成功焚烧了管亥积攒的粮秣,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按理说,刚刚吞下了一千多名降卒,正是收敛军心,稳步增加实力的最好机会,可李贤已经听说了,都昌的攻防战进行的如火如荼。

    这时候,是进是退干系甚大。

    为了攻下都昌,管亥再无保留,使出了压箱底的招数。

    一时之间,都昌城内压力大增,要不是孔融颇有节操,一直坚守在城头,与军卒同甘共苦,说不定守军早就溃散了。

    黄巾军的攻势一轮猛过一轮,好像完全不知疲倦,城头守军积攒的滚木礌石不要钱一般倾泻而下,可贼军依旧前仆后继。

    孔融心中骇然,如果贼寇人人如此,别说都昌难保,只怕这大汉的天下都会倾覆于旦夕之间。

    要知道,这些贼寇几个月之前还是最普通不过的黎民百姓呀。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温顺如羔羊的百姓变成了穷凶极恶的豺狼?

    熟读儒家经典的孔融找不到答案,他想在自己的“治内”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不等麾下乡民过上几天好日子,管亥就来了。

    李贤与徐庶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大军休整一夜,翌日向都昌开拨。

    当天夜里,新近投降的贼寇找到周仓,让其趁乱杀了李贤。

    周仓叹了口气,道:“如果我不答应呢?”

    “哈哈,周统领说笑了,李贤是官,我们是贼,自古以来官贼誓不两立,哪有亲如一家的道理?”

    周仓眉头轻挑,“李贤可是准许你们自立一营了,哪有半点逼迫的迹象?”

    贼寇依旧狡辩,“不过是他的诡计罢了,官军假意招降,进而斩尽杀绝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周统领都忘记了吗?”

    “你们已经想好了吗?”

    “就等你一声令下了”

    “唉,你们不仁,我周仓却不能不义”,周仓感叹了一句,忽而大吼一声:“来人呐”。

    “喏!”呼啦啦,帐外忽然涌进来十多名劲装汉子,这些人马全都是周仓的嫡系。

    “周仓,你要干什么?”

    在几名贼寇惊恐的目光中,周仓挥了挥手,意兴阑珊地说道:“把他们叉出去!”

    “喏!”

    贼寇大惊失色,顿时狂呼出声:“周仓,你这个卑鄙小人,才吃了几天官军的粮食,就已经忘了根本了吗?”

    周仓并不多言,他在帐内背着手,片刻之后才说道:“动手吧”。

    侍立一旁的卫卒恭声应诺。

    没过多久,周仓营中“大乱”,一队队军卒包围了营帐,然后挨个点齐了名字。

    但凡被点到名字的军卒都会被军卒驱赶到一旁。

    这些人当中,有在沐家堡外降于李贤的,也有白日里投降的新卒。

    周仓没想到,自己麾下的两千人马,竟然有六百人心生异志。

    将心生异志的家伙挑离出来之后,周仓独自找到了李贤。

    降卒营中发生的动静,李贤早已经有所耳闻,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明知道周仓不可能作出令人寒心的时候,可正兵营、流民营、辅兵营三营人马还是严阵以待。

    没过多久,躁乱平息,周仓登门拜访。

    李贤与徐庶全都松了口气,既然周仓能够出面,那便说明情况还在掌控之中。

    入了李贤的大帐,周仓微微抱拳,嘴里道:“李贤,我周仓还得向你讨要个人情!”

    话一出口,周仓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同样的话,好像前些时日刚刚说过。

    这时候,即便李贤出口拒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贤只是笑了下,便说道:“什么人情?莫非是为你的那帮兄弟们讨要一条生路?”

    周仓瞪大了眼睛,好像一切都瞒不过李贤似的,也罢,既然对方已经猜到了,那就更不需要遮遮掩掩了,“是,刚才营中发生的动静你们应该听到了,有六百多个弟兄还想回到黄巾军,他们还想擒下你,不过被我提前发现,现在全部控制了起来。”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你的那一营人马,杀谁,放谁都由你自己决定,不用问我”

    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周仓叹了口气,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如载千斤,“那可是六百多人呀,全部放回去,你就不怕放虎归山?”

    李贤自信满满地笑道:“我可以抓他们第一次,自然有把握擒他们第二次!”

    何等的豪气!

    周仓服了,“大恩不言谢,我周仓记下了”。

    说罢,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波动,周仓大步离开。

    帐内,徐庶笑着对李贤说道:“恭喜游缴,周仓已经诚心归附”。

    李贤摇了摇头,道:“还差一些火候,你觉得太史慈如何?”

    徐庶击掌赞道:“有勇有谋,可独当一面,是为大将之才”。

    李贤深以为然,“不错,只可惜我这滩水太浅,只怕养不了太史慈这条龙呀”。

    徐庶笑道:“不然,龙有逆鳞,蛇有七寸,只要恰到好处,谁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