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州军与冀州军兵对兵,将对将,袁绍力求速战速决,为此,他不惜代价,派出张亲自上阵,可是事与愿违,张也罢,穴攻也好,都未能取得设想中的战果。

    有心继续增派兵马,可是,小小的城门口已经人满为患。

    敌我双方足有四五千兵马,全都拥堵在城门内外。

    这时候,倘若袁绍继续增兵,只会完全堵死己方人马的活动空间。

    战场上,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比拼,军卒的精锐程度也很是重要。

    赵云已经离开城头,他寻到自己麾下骑军,大声宽慰了几句,然后便领军前行,直往北门而去。

    太史慈微眯着双眼,一切都与他设想中的一致:袁绍忍不住诱惑,抽调精兵破门,而陈武统领的重甲步卒不负厚望,死死顶住了张所部数千兵马。

    故意留下的城门已经成为诱饵,不断引诱袁军进攻。

    为了抢夺城池,冀州军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袁绍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哪怕明知是错,也只能将错就错,否则的话,袁绍将颜面无存。

    “地道如何?可有消息传来?”局面迟迟无法打开,袁绍心急如焚。

    “使君,地道暴露了,道中的兄弟都死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青州军是怎么发现的?”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突然间地道就进了水”

    “那些人呢?”

    “通道坍陷了,他们都在地道中”

    袁绍半晌无语,毫无疑问,那千余人八成是没命了。

    一时之间,气氛凝固住了。

    世事难料,冀州,袁绍气势汹汹而来,本想借助泽幕城立威,谁曾想,竟然在泽幕城撞了个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张始终未能攻破守军的防线。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无奈之下,袁绍只得鸣金收兵。

    “叮叮叮”,清脆的鸣金声响起,冀州军全都松了一口大气。

    从开战至今,张所部人马已经折损了三成reads;。

    久战无果,军卒身心疲惫。

    之所以未曾溃逃,已经是张统兵得力的缘故了。

    冀州军狼狈退走,青州军只是漫无目的地攒射了一阵子,并未派兵攻击。

    太史慈并不傻,张虽未取胜,可是,城外依旧有袁绍的数万兵马,若是守军不知进退,贸然出击,很有可能落入冀州军的圈套之中。

    守军的优势在于城池,一旦离开城池,所谓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夜风习习,吹的大旗猎猎作响。

    城外,火光联营。

    太史慈不无遗憾地说道:“如果使君在这里,今天夜里,一定让袁绍再败一阵”。

    赵云不置可否,白日间,骑军虽未出战,可是,他们却见识到了太史慈的手段。

    覆手为云反手雨,完全将袁绍玩弄于鼓掌之间,这等手段岂是等闲?

    对了,城门坏了,不知道今夜袁军会不会来袭。

    想到这里,赵云忍不住说道:“城门已经没法用了,今天夜里一定得多加小心”。

    太史慈高深莫测地笑道:“城门之事我早有准备,不过,防患于未然总是对的”。

    赵云忍不住有些目,“你早有准备?”

    从泽幕城易手到现在,太史慈掌权不过七八日的功夫,他哪来的时间准备?

    然而,事实证明太史慈没有撒谎。

    没多久,赵云就听到了一阵“叮叮叮叮”的响动声。

    毫无疑问,这是装卸城门的青壮在挑灯工作。

    赵云彻底服了,这等运筹幄之功,就算李贤在此,也不可能做的更好了。

    看来,李贤让太史慈做青州都尉,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泽幕城北门的动静很快传到袁绍耳中。

    “使君,须得早做决断呀,若是迟上一步,白日间那么多兄弟们的折损就白白浪费了”

    “主公,我军利在速战,今夜攻城,一定可以出其不意”

    此类种种,袁绍觉得双耳嗡嗡作响,他忍不住咆哮道:“都他娘的闭嘴”。

    主将发怒,众人再不敢言。

    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窃窃私语,袁绍冷着脸,道:“今夜不必攻城,白日间,军卒们都劳累了一整日,是该好生休息休息了”。

    “可是……”

    “没有可是,白日间,我给你们那么多人手,你们都不能破城,现在这时候,谁能保证破城?”

    众人无言。

    袁绍不屑道:“传我军令,无论今夜如何,务必谨守大营,不得出营,有胆敢不遵号令者,杀无赦”。

    “喏!”

    须臾,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若是青州军出城夜袭,那该如何是好?”

    袁绍“哼”了声,道:“我不是说了吗?谨守大营,不得妄动”。

    那人再不多言。

    当天夜里,袁绍并未轻易睡去,他在脑子不停思索,该不该绕道而行。

    南下的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趁着李贤大军未至,袁绍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可是,绕道而行,意味着袁绍要忍受失败,十万大军接连攻城,最终却无功而返,这种说法对袁绍的声望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如何选择?

    翌日一早,袁绍没有退军,他思来想去,不甘心就此退却reads;。

    时间还有,袁绍决定再战一日,如果一日之后未能破城,那再离开。

    五架投石机尽数损坏后,冀州军没了超远程武器。

    十多名匠工在袁绍的威逼利诱下紧急修缮,力图恢复一二,可是,弩箭破坏的部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更换的,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奇袭不成,硬攻又要折损兵力,等候匠工修缮投石机的时候,袁绍在城下大声骂阵,可是,城头守军置若罔闻。

    守军射程之外,袁绍几十名特意选出来的骂将一字排开,他们或是坐倒在地,或是对着城头撒尿,俱是作出羞辱守军的举动。

    青州军有心射杀这些可恶的混账,可他们却都立在射程之外,除了寥寥几员神射之外,其他人只能干瞪眼。

    床弩倒是可以将其射杀,然而,弩箭有限,如果将这种大杀器用到这些人身上,只会是大材小用。

    “都尉,出城吧,教训教训这帮杀才!”

    守军何曾受过这等辱骂?他们都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当下忍不住请缨出战。

    太史慈摇了摇头,道:“还没到你们出城的时机”。

    “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援军抵达的时候”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做缩头乌龟?”

    “放屁,你大可以派人骂回去呀?谁让你做乌龟了?”

    军将涨红了脸,不敢反驳。

    “切记,没我军令,谁也不可出城”,过后,太史慈便折返了府衙。

    憋屈,实在是太过憋屈了。

    昨夜冀州军退的匆忙,连自家军将的尸首都没来得及收敛,可谓狼狈至极。

    骂战的时候,冀州军仿佛将所有的怨气都宣泄而出。

    各种方言土话你来我往,很是热闹。

    可是,除此之外,守军就是按兵不动,不肯出城一战。

    等到后来,连袁绍都打不起精神了。

    青州,临近的县令原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暗地里通知豪门大族,让他们准备私兵,时刻防备袁军来袭,如果情况不对,改旗易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接近二十万大军呀,小小的泽幕城是定然守不住的,至于太史慈,勇则勇矣,在袁绍的袭击下,定然支撑不了多久。

    在众人想来,如果太史慈知道好歹的话,兴许损兵折将,还能逃得性命,若是太史慈一味的硬冲蛮干,定然逃脱不了一个死字。

    然而,两日后传来的消息却让人大吃一惊,太史慈竟然守住了泽幕城,袁绍攻城两日,徒劳无功,竟是弃城而去。

    泽幕城保住了,青州军顺利在冀州钉下一根钉子。

    消息传出,举郡皆惊。

    谁都知道袁绍此番来势汹汹,等闲官军定然是拦不住的,便是太史慈的先锋军只怕也讨不了好处,谁让他们只有万余兵马呢?机灵些的家伙甚至已经开始大张旗鼓的转移财物,准备到山中躲避战祸,可最后的结局却让人瞪大了眼睛。

    先锋军竟然胜了!

    先是李贤,现在又是太史慈,难道青州军将真的有神鬼莫测之功?不然怎么有如此扭转乾坤之力?

    那些早早把家中子弟送往军中参军的人家个个喜上眉梢,听闻青州军战后犒赏起来最是大方不过,此番大胜,说不定家中又可以多得些赏赐,置办些家具物事了。

    泽幕城,惨烈的厮杀味道渐渐在风中逝去,数日前的那场血腥的搏杀似乎已经渐行渐远,然而家中有丁口折损的那些人家却依旧披素执白,举城望去,满城素缟,让人心情沉闷,生不起半点兴奋之态。

    守城之日,太史慈强令城中男丁参与,虽然时候守住了城池,可是城中的民夫也折损了不少。

    县令宫房身受重伤,此时依旧卧榻不起,那日里,若不是太史慈及时赶到,宫房绝难幸免。

    清醒过来的时候,宫房虽然未曾多言,可太史慈在他的眼中还是看到了一股说不出口的恭顺之意。

    很显然,生死存亡之际,宫房恨透了袁绍的坐视不管。

    明明是自家城池,可是,攻城的时候,袁绍却无所不用其极。

    投石机呀,那么大的石块落入城中,会砸毁多少民舍?砸伤多少百姓?

    宫房忙着疏散百姓,却被碎石击伤,要不是太史慈及时救援,说不定宫房就死了。

    战后,袁绍弃城而走,赵云率领骑军尾随而行,不过,先锋军却是留在了城中。

    三两日的功夫,太史慈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后续的辎重兵也已经赶到了泽幕城,带来了最新的物资粮秣。

    得了补给,更换了武器,太史慈麾下的人马又恢复了战力。

    赵云出城之前曾经派人回禀,说袁绍麾下骑军不知去向。

    这几日的功夫,出外哨探的军卒在猎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袁绍骑军的踪影。

    原来这两千精骑竟然全部躲入了树林之中,要不是猎犬味道灵敏,险些被他们躲了过去。

    袁绍眼见事情败露,急忙将骑卒转移了出来,而这时候,太史慈派来纵火的人手才刚刚行至半途。

    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太史慈悔之莫及,若是他赋予哨探临机应变之权,当场纵火焚林,又哪会让袁军精骑躲过这一劫?

    经此一役,太史慈当即放权下去,若是哨探发现敌情,可自行选择处置方式,不一定非得回转候命!

第559章 人心() 
c_t;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战场上从来没有算无遗珠的说法,太史慈错过了一场剿灭袁军精骑的机会,却借此改进了哨探方式,授予探马临机应变的权力。【】

    从长远来看,此举可谓影响深远,战机稍纵即逝,探马自行决断往往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reads;。

    结局虽然并不完美,可是,泽幕城终归是守住了。

    大捷!以一万四千兵马对十万大军,硬是大获全胜!

    冀州精骑离开之后,太史慈第一时间通禀李贤,告知袁军动向。世人皆知,袁绍颇好颜面,能让他无功而走,一定另有所图。

    要知道,前前后后,袁绍总计在泽幕城下丢掉了四千名军卒的性命。

    暂时的休兵也就罢了,可是,袁绍偏偏选择离开,这需要多大的决心?

    消息传到李贤军中,他急忙找到陈宫,询计问策:“暗营可有消息传来?”

    陈宫摇了摇头,道:“袁绍新败之后,口风甚紧,没有人知道他欲往何处”。

    李贤吸了口气,道:“冀州军南下,原本就抱着复仇的目的,可是,现在袁绍非但没能报仇雪恨,反而平添新恨,我若是袁绍,一定卯足了力气,狠狠地报复”。

    陈宫深以为然,据他了解,袁绍睚眦必报,确实是这么一种人,“使君所言不差,只是,袁绍的目的在哪里?”

    李贤来了兴致,他好整以暇地分析道:“我且问你,谁是袁绍最大的威胁?”

    陈宫眼前一亮:“使君的援军”。

    李贤微微颌首:“不错,开阳军、先锋军俱是精锐,袁绍不可能置若罔闻,我觉得他会在这上面做手脚”。

    “你的意思是说,袁绍会对付我们?”

    “极有可能!”

    陈宫吸了口气,道:“使君宽心,我一定加派人手,绝不让袁绍得逞”。

    李贤不置可否,如果袁绍真的埋伏人手,他倒是想将计就计reads;。

    袁绍想要除掉李贤,李贤又何尝不想干掉袁绍?

    冀州土地广博,又有马源,只要将其纳入囊中,就等于拥有了王霸之基!

    穿越以来,李贤一直战战兢兢,生怕一招不慎丢了性命,他从一介盐丁一路搏杀,终于有了今日的地位。

    可是,成为青、徐刺史,意味着背负更多责任,而且,到了这地步,已然是有进无退!

    权力如逆水撑舟,不进则退,这一点,李贤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再过十里就是黄河,原本李贤打算星夜渡河,救援泽幕城,现在,既然泽幕城无忧,李贤决定改变计划,寻求击败袁绍的法子。

    哨探已经带来了袁绍的消息,冀州军已经渡过黄河,正往青州进犯。

    怎么办?

    高唐为平原郡所属郡县,大军已经跋涉了三个时辰,李贤决定入城休整一番再谈其他。

    烈日炎炎,在路上行了几十多里路,青州军卒的脚下都好像着了火一般滚烫的要命。

    入城之后必须好生休整一番,不然这种天气极有可能中暑生病,李贤可不想自己的队伍当中出现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广告)

    城墙终于遥遥可望,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终于到了,连日的奔波,耗去了军卒大半的体力,眼下终于到了有人烟的城池,说不得要买些肉食来补补身子。

    众人这般想着,脚下的步子也格外快了几分。

    一炷香的功夫过后,臧霸与四百名骑军先行抵达高唐城下。

    隔着老远,可以清楚地看到,城门大开着,看上去防备很是松懈。

    只是当臧霸试图进入的时候却被卫卒拦了下来。

    臧霸摸不着头脑,之前不是已经派人把关防文书送来了吗?怎么还不允许入城?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卫卒持枪挺立,道:“我家县尊说了,高唐乃关防要地,不容有失,所以外地官军一律不许入内!”

    还有这等事情,简直是闻所未闻!

    臧霸气往上涌,嘴里没好气地说道:“我只问你一句,这高唐还是我汉家土地吗?”

    军卒冷嘲热讽:“那是自然”。

    “你家县令、县尉在哪里?”

    “如何?你想怎样?”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臧霸额头青筋嘣嘣直跳,他几乎强忍着才没有把手中的马鞭朝对方脸上抽去:“你家县令姓甚名谁?”

    提起自家县令,那军卒把腰杆挺得更直了,“我家县令是平原张氏子弟,名讳文尚的就是了。”

    “张文尚!”臧霸重重颌首,他转身打马离去。

    身后的四百名军卒本是人人愤怒,只待臧霸发令之后便冲上去殴斗一番,可没曾想自家将军却退缩了下来,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臧霸没有莽撞,张文尚好与不好,自有李贤去评判,轮不到他去教训。

    “来人呐,将此处详情报与使君知晓”

    “喏!”

    不及片刻,李贤便得知了自家兵马在高唐的遭遇,他怒发冲冠,就要去教训高唐县令。

    陈宫不动声色地跟上李贤,他拧着眉头说道:“主公,我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李贤缓了几口气,方才应道:“去塔娘的,我倒要看看这高唐县令到底有何依仗!”

    四百军卒怒气冲天,太阳这么高,地面上已经可以烤熟鸡蛋了,可他娘的狗入的县令竟然不许入城!

    若不是臧霸压制着,开阳军的这四百军卒说不定就要闹上一闹了。

    李贤向来谋而后动,不打无准备的仗。可是今日的事情,他一刻也不想忍。

    正当开阳军怨气冲天之际,李贤来了,他把手一挥,道:“进城”。

    得了号令,臧霸麾下军卒当即齐齐上前。

    李贤来的这么快,完全出乎臧霸意料,他本以为李贤需要斟酌一番再做决断,可是,现在来看,李贤是得了消息之后便快马赶到了,没有半点犹豫。

    一时之间,臧霸忍不住有些好奇,李贤会怎么做?

    城中守卫对开阳军的去而复还似乎早有准备,他们好整以暇地立在门口,没有半分让路的迹象,

    李贤倒也利索,他立在马上,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要直接入城。

    守门的卫卒当然不从,他们伸出长枪便要阻拦。

    “呛啷”一阵拔刀声响起。

    卫卒惊望去,六百军卒这时候人人持械在手,目露凶光。

    “你们,你们要造反吗?”卫卒畏惧,终于叫出声来。

    李贤抽出马鞭,“啪”干净利落地抽到了卫卒的脸上,只听他骂道:“去你妈/的,老子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奉诏讨逆,可是,你们这帮狗娘养的竟然拦着不准入城,我只问一句,这城可还是天子之城?可还是我大汉之城?”

    随行的两百亲卫顿时连声应喝“可还是天子之城?可还是我大汉之城?”

    高唐卫卒慑于声势,一时不敢作声,只是连声催促:“快些去把县令唤来,这帮杀才要闹事!”

    “闹你大爷!”李贤又是一马鞭抽去,他可是青州刺史呀,若是连治下的一座县城都进不去,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无论张文尚背后站的是谁,李贤都不会放过他。

    数年来,李贤权威日盛,两记马鞭,愣是抽得门卒屁都不敢放一个,端的是让人爽快无比。

    长久的憋屈一朝施放,军卒人人道爽,就好比三伏天吃了个冰西瓜一般,通体凉爽舒畅。

    张文尚在院中正搂着美人,喝着美酒,冷不丁的听到手下来报,说那城外来了帮人马,故意闹事,还打伤了头目。

    “真是好大的狗胆,来人呐,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