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直到现在袁绍也想不明白,两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护卫,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粮草被劫倒是其次,真正让袁绍觉得颜面无光的却是自家兵马的表现。

    张可是有近万精锐,怎么能让青州军全身而退?

    一帮酒囊饭袋!

    若非张灵醒,及时派人通禀,袁绍一定会严厉苛责。

    现在,听到张的计策,袁绍忍不住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太史慈抢先动手,棋高一着,着实打乱了冀州军的节奏。

    泽幕城沦陷,粮队被劫,俱是青州军占据上风,其中,赵云的青州骑军居功甚伟。'棉花糖。'

    如果能够将赵云所领骑军一网打尽,袁绍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青州军会上当吗?

    假意运粮,实际设下圈套,听上去可行性极大,可是,一旦消息泄漏,再想对付青州骑军可就难上加难了reads;。

    思来想去,袁绍难下决断,只得在嘴里道:“正南、子远,你们意下如何?”

    审配跃跃欲试,“主公,可以一试”。

    许攸也微微颌首,道:“机会难得,趁着青州军没有防备,成事的可能性极大”。

    袁绍松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便试他一试!”

    “使君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早些将骑军调来才是正经事”

    袁绍不置可否。

    泽幕城外,青州骑军押运着数百辆车马缓缓而来。

    早有军卒查探清楚,向张征询意见。

    张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有了决断,他便会依计行事,不会节外生枝。

    冀州军袖手旁观,并没有在最后关头抢夺粮秣,这让赵云松下一口气。

    只是,冀州军打了什么算盘?

    袁绍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赵云可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不会报复。

    此时的隐忍,说不定为了以后更疯狂的报复。

    赵云在心中暗自警惕,不过,眼下这时候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赵云不打算泼冷水。

    身为骑军主将,只要赵云小心些,骑军多半无事。

    冀州军围三阙一,剩下北门无人围困。

    赵云走的正是北门。

    数千石粮秣,黑压压的车队,如此种种,给泽幕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若非赵云做不得假,说不定还会有人认为这是敌军的诡计reads;!

    太史慈立在城头,感慨万千,这么多的战利品都是赵云夺来的,这等赫赫战功,也只有赵云的青州精骑才配拥有。

    先锋军已经坐拥夺城之功,接下来,只要城池在袁绍的围攻下坚持住,日后论功行赏,这就是一件大功!

    太史慈心态平和,没有半点争功的念头。

    良性竞争,这是李贤一直强调的东西,太史慈不会以身试法。

    北门大开,赵云引军在外,运粮的马车鱼贯而入。

    二百辆车马,足足行了一个时辰的功夫。

    城头的守军早就从一开始的惊喜变得麻木起来。

    直到最后一辆车马入城,赵云才打了个呼哨,入城休整。

    “子龙辛苦了”

    甫一见面,太史慈便表达出足够的善意。

    赵云投桃报李,嘴里道:“都尉哪里话,先锋军才是真的辛苦,我不过是领着弟兄们坐享其成罢了”。

    “哎呀呀,子龙,你我兄弟不能如此生分,是你的功劳,谁也抹杀不去”

    赵云只是微笑。

    太史慈手指粮车,道:“有这数千石粮秣,城中的粮秣又宽裕了不少”。

    “可够几日所用?”

    “城中原有粮秣足够大军两月之用,这车上的粮秣嘛,六七日却是足够了”

    锦山添花!

    赵云没有计较太多,他谈到了自己掌握的情报:“据说袁绍大军已至泽幕城北八十里,都尉可有打算?”

    “严防死守而已,还能有什么打算?”

    “不错,袁军人多势众,据城而守,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子龙,休整过后,你不妨多在城中一些时日”

    赵云明白,太史慈是担心青州军遇上冀州军大部,吃了大亏。

    这等体贴让赵云很是感动:“我本打算多劫几次粮队,不过,既然都尉有意,那便多歇歇”。

    “子龙不可大意,袁绍、张都是军中宿将,他们吃了一次亏,肯定会加强戒备”

    赵云深以为然:“我也觉得袁军的表现太过反常,张在城外待了这么久,我将劫来的粮秣运入城中,他竟然不闻不问,着实令人起疑”。

    “确实说不过去,粮车入城,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张来攻,只能丢弃粮秣,骑军入城”

    “多加小心吧”

    “我会让兄弟们严加防备!”

    太史慈连胜数阵,但是,面对张所部兵马,他从来不会大意。

    胜利永远只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自打渡河之后,太史慈便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先锋军都不会有援军。

    抢占泽幕城,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面对气势汹汹,决意复仇的袁绍,如果先锋军丢城溃逃,太史慈将成为青州的罪人!

    先锋军北上之后,青州只剩下田楷的五千新军以及徐和的万余玄甲军,一旦袁绍大举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反之,如果先锋军死守泽幕城,为大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那么,援军抵达之日,便是大获全胜之时。

    太史慈相信,李贤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增援此处。

    青州军好不容易博出一个好的开头,李贤不应该浪费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c_t;七月,泽幕城以北,袁绍统领六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

    城下,张所部人马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强攻的模样。

    敌军虽未攻城,可是,以太史慈为首的青州军却严加防备,不敢有片刻大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州军好不容易占据上风,自然不敢轻易挥霍。

    青州,天子刘协御驾亲征,与李贤一道统领两万兵马,目标也是泽幕城。

    一个小小的泽幕城竟然干系到数十万大军的进退,这是开战之前,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每一日都有军卒从泽幕城北门进进出出,张视若不见,并未加以封锁,于是,泽幕城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一直未曾断过。

    天子御驾已出徐州,业已抵达青州,背矛军、开阳军同行!

    消息传出,城中守军俱是欢呼雀跃。

    孤军北上,先锋军已经取得了足够大的成功,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便是守住胜利果实,至于扩大战果的事情,只能交给后来者reads;。

    无论如何,天子御驾亲征,李贤李使君率军同行的消息足以说明徐州上下对泽幕城的重视。

    泽幕城不容有失,先锋军责无旁贷!

    这一日,外出哨探的军卒带来了一个消息:袁绍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

    城内城外,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张终于抽调兵马于北门外布防,限制青州军自由出入。

    太史慈不甘示弱,第一时间派人冲阵而出,颇有炫耀武力的意思。'热门。'

    谁曾想,不久之后哨探竟有意外收获,击杀两名游骑之后,他们得知一个消息:又一支运粮队伍正往泽幕而来。

    赵云闻言,蠢蠢欲动。

    太史慈却很是冷静:“子龙,稍安勿躁,你仔细想想,这消息出现的是不是太巧合了?”

    赵云皱起眉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可能是袁绍故意抛出的诱饵?”

    “不错,我有此担心”

    “我也觉得很是奇怪,以张的实力,若想一心围城,绝不至于如此不堪,就算我方人马能够冲出包围,多数情况下也免不了有所折损,现在这模样,倒像是对方故意放水”

    太史慈眼前一亮,道:“子龙能够想到这里我就放心了,袁绍也好,张也罢,他们二人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前,我方精骑劫掠粮队,大获全胜,冀州军定然怀恨在心,此番说不定他们已经设下圈套,为的就是青州骑军!”

    赵云淡淡一笑:“如此说来,只要我们置若罔闻,任他布下天罗地网,都无济于事”。

    “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占据泽幕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必要再出城冒险”

    “也好,袁绍抵达之后,冀州军力占优,骑军出城,粮秣补给不易,与其冒险巡弋,倒不如老实待着”

    “用不了多久,使君兵马一到,骑军就可大开杀戒”

    赵云深以为然reads;。

    于是,袁绍、张谋划已久的“诱饵”行动,尚未实施便宣告失败。

    城外,张等了许久,一直没等到赵云骑军出城的消息,他不禁疑惑起来:“辎重营的行踪难道没有泄漏出去?赵云被蒙在骨里?”

    “将军,城中守军已经得到了辎重营的消息,这一点,我可以确认”

    “那他们为何不出兵?”

    “兴许是畏惧我方军势,不敢出城”

    张微微懊恼:“却是我失策了,我只以为赵云胆大包天,却没想到,他竟然也会畏首畏脚”。

    “将军,赵云久不出城,使君哪里如何交待?”

    “照实回禀便是了,即便使君怪罪,也有我担着”

    “喏!”

    没能将青州骑军一网打尽,固然有些遗憾,可是,坐拥八万大军的袁绍,却有信心击败任何敌人。

    冀州军兵锋之盛,举世闻名,而相较之下,李贤的青州军却一直走精兵路线。

    先锋军与开阳军、背矛军合起来也不过四万兵马,即便算上赵云的骑军,天子的两千亲军,也不过四万五千人,这个数字与袁军对比,少了接近一半。

    悬殊的兵力意味着青州军不可以犯错,一旦犯错,青州、徐州便面临万劫不复的境地。

    今时不同往日,公孙瓒已死,除了顶住公孙度的数千骑兵意外,袁绍得以抽调八成的主力南下。

    数年来,袁绍一直谋划南征,只是多次未能如此,这一次,袁绍誓要灭掉李贤,为冀州军洗刷落败之耻。

    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青州,李贤所领大队兵马往北而行。

    沿途间,一座座直立竖起的坞堡代替了之前的庄园。

    有的坞堡已经燃起了炊烟,而有的坞堡却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天子刘协在马车中憋闷的久了,他忍不住探出头来。

    此时,引路的屯长志得意满地笑道:“使君厘清黄巾之后,青州已经许久未遭匪患了,便是泰山贼寇都不曾过来叨扰”。

    刘协很是纳闷:“既无匪患,何必劳民伤财,建造这些坞堡?”

    屯长看了刘协一眼,抱拳道:“陛下有所不知,使君常言,居安思危,眼下,青州虽无战事,亦无贼寇,可是,谁能保证青州永无贼寇?此时,建造坞堡,便可有备无患”。

    左一个使君,右一个使君,刘协听得很是不爽,他忍不住追问道:“建造坞堡所耗钱粮从何而出?”

    “使君轻徭薄赋,境内乡民很是感激,这坞堡是大户出资出粮,百姓出工出力打造而成”

    世上竟有这种事情?

    在关中的时候,刘协听多了官府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的事例,到了青州,以为李贤也不例外,现在看来,却压根不是这样!

    李贤轻徭薄赋,百姓投桃报李,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

    刘协本想揪住李贤一个小辫子,谁曾想,竟然听到这般说辞。

    由此可见,李贤在青州拥有极高的声望,若想扳倒他,须得从长计议。

    不该是这样呀,天子尚未掌权,百姓便过的如此滋润,这岂不是让百姓只知州牧,不知天子?

    一时之间,刘协的心情极差

第550章 议事() 
c_t;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大汉天子。;:。

    身为天子,必须掌权,否则的话,‘奸’臣‘弄’权,百姓肯定过不上好日子。

    刘协认为,过去的几十年,正是因为天子大权旁落,权臣‘操’‘弄’朝纲,所以才使得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其实,州牧割据也好,暴民谋反也罢,这一切的一切,只要他重掌大权,一定可以彻底扭转。

    取代李贤,刘协有信心让麾下臣民过上好日子。

    可是,徐州、青州的乡民却让颠覆了刘协的观感。

    官府轻徭薄赋,百姓感恩戴德。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贤做的足够好。

    刘协甚至有一种自叹弗如的念头。

    不过,在董承的长期吹捧下,刘协早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点:李贤是窃权之贼。

    既然是贼,李贤做的再好,也都是枉然。

    刘协很是纠结,如何才能扭转局势,让百姓对李贤生出厌弃之心,转而崇尚天子?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无比。

    待在封闭的马车中,刘协额头生汗,他脑中冒出无数个念头,可是,不及片刻,又被他自己全部推翻了。

    李贤可以冒险,可以失败,刘协却不可以。

    李贤败了,还有数万大军做依靠,刘协若是败了,能有什么凭仗?

    两千名亲卫军?

    刘协自己明白,相对于青州军主力而言,两千人的规模太小了reads;。'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既然不能冒险,那么只能从长计议。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蓝蓝的天幕像一个巨大的罩子,淡淡的云雾点缀其上。

    打马奔驰在原野上,李贤好像看到一朵奇特的云儿由南向北拉成了一道长长的白线,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喷气式飞机,所有的一切绝对是原生态的。

    “看,使君,神龙向北,尾扫天际!”陈登忽然出言叫道。

    李贤仔细一看,那云朵确实像极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李贤并没有多想,然而下邳城中的徐庶却笑道“白日见长虹之气,如蟒蛇白蛟贯天而过,祥瑞呀”。

    陈宫幽幽一笑,也是叹道“神龙由南往北,岂不正是与使君行踪一致?蟒蛟之像原本就是极其富贵的象征,应该是上天见到大汉中兴有望,这才降下福祉,以护佑我等”。

    糜竺是个直‘性’子,他哈哈一笑,“天降神迹,正好利于我等大收人心,一会儿传将出去,好让百姓知晓,这大汉是有上天护佑的”。

    徐庶击掌笑道“妙极妙极!”

    下邳城内发生的一切,李贤自然并不知晓,策马奔驰了两个时辰,他终于在日落之前来到了青州武阳城。

    如今,城内有人口三万,是青州地区有数的大城。

    李贤此次出行,与胡庸的背矛军同行,臧霸的开阳军紧跟其后。

    距离武阳城城不过三里地的时候,城头就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一队队手持弯弓的军士迅速的立在城头,紧张的望向南方。

    南方,是李贤出现的地方reads;。

    骑军速度极快,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三里的路程便是转瞬即逝。

    此时武阳城‘门’紧闭,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作为青州刺史,这种叫开城‘门’的任务自然不需要亲自施为,稍一示意,胡庸便纵马向前,大声唤道“某乃大汉平北校尉胡庸,城上何人,为何不开‘门’迎我入城!”

    城上噪杂许久,片刻之后才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大汉站出身来,回应道“我等为武阳守军,自然要为武阳安危负责,除非拿出天子手诏,否则一概不得入城!”

    胡庸大怒,正待喝骂,却忽然听到李贤平静的说了一句,“青州刺史,这个地位够吗?”

    那络腮将军一脸惊讶,他迟疑一番,当即利落的说道“原来是使君亲临,恕小将冒犯,还请使君稍待片刻,末将这便使人开‘门’。”

    李贤不置可否。

    到了李贤的地位,如果任何一桩事情便勃然大怒,到头来只怕累死也没有尽头。

    须臾,吱嘎嘎,吊桥升起,武阳城的南‘门’缓缓打开了。

    此时,城中守将满头冷汗,快步上前,嘴里道:“使君恕罪,刘杨他不知轻重,不识使君,还请使君莫怪”。

    李贤摇了摇头,道:“刘杨尽忠职守,何罪之有?”

    守军擦了擦冷汗,愣了片刻,又连连颌首:“使君‘胸’襟宽广,末将佩服”。

    “嗯,起来吧,天子车驾正在后头,快快使人准备一些解暑之物”

    “喏!”

    李贤一行在青州武阳休整,兖州,曹‘操’却面临着抉择。

    袁绍信使款款而谈,道:“使君,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忠不义,人人得而诛之!”

    曹‘操’没有擅做评价,嘴里道:“袁本初现在何处?”

    “使君应该正在泽幕城下”

    “依你之见,泽幕城几日可下?”

    使者伸出三根手指,道:“三日足矣!”

    曹‘操’一拍桌案,嘴里道:“好,三日之内,只要泽幕易主,我便与你同去!”

    使者眉飞‘色’舞,他说的口干舌燥,终于等来了曹‘操’的承诺:“如此,使君且敬候佳音!”

    曹‘操’不置可否。

    须臾,袁绍使者告辞离去。

    曹‘操’将麾下文武大臣唤到跟前,嘴里道:“袁绍想‘诱’我出兵,讨伐李贤,你们认为如何?”

    荀旗帜鲜明地反对:“使君不可出兵,天子正在下邳,出兵徐州,我们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

    曹‘操’皱起眉头,一言不发。

    每一次,荀都会因为天子刘协的事情与曹‘操’争辩,今日,依旧不同。

    幸好,曹‘操’早就学会了装聋作哑,他置若罔闻,仿佛没有听见。

    曹仁摩拳擦掌,道:“主公,李贤主力北上,徐州空虚,正是大好时机呀”。

    “高顺、张辽所领兵马正在徐州,若想进击下邳,须得与人马过过招”

    曹洪不屑一顾:“手下败将而已,何足挂齿?”

    “话虽如此,可是,高顺、张辽强悍,又得李贤相助,若是硬碰硬,我方定会有所折损”

    “哪有全无折损之战事?”

    “好了,别嚷嚷了,奉孝,你有何高见?”

第551章 密谋() 
c_t;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