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夺城,只是第一步。

    青州军的第二步将根据泽幕城中的存粮来规划,若是存粮足够,青州军将会加固城防,据城死守;若是粮秣不多,青州军会在袁军抵达之前疯狂一回,极可能多的搜刮粮秣。

    民心,并不在太史慈的考虑范围。

    若是大军战败,再好的民心也无济于事,反之,只要大军大获全胜,青州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敛民心。

    赵云突袭入城,速度太快,快到淳于琼来不及焚烧粮秣。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冀州军既然会败,等到军将反应过来的时候,青州军已经抢占了要地,这时候,再想行事焚粮,显然绝无可能。

    战后,统计粮秣,计有米粟十万石,足够两万大军数月之用。

    太史慈听罢之后眉开眼笑,他做了坚守的决定。

    至于青州,自有田楷他们操心,就算袁绍用险,青州军也足以抵挡。

    想罢,太史慈将此处战报第一时间报与李贤知晓,李贤才是统揽全局之人,早些得知情报,他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决断

第543章 御驾亲征() 
c_t;飞鸽传书,这是李贤独创的通讯方式。'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相对于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更为安全、便捷。

    从冀州到下邳,数百里的路程,即便信使狂奔不休,最低也需要三五日的距离,可是,换成飞鸽传信,两日足矣!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李贤来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谋划更多。

    战争,比拼的不只是后勤、军卒,比拼的还有情报,以及信息,谁的情报更详细,谁的信息更快捷,谁便能抢先一步,夺占先机。

    这两日的时间,太史慈忙着加固城防,搜集消息。

    泽幕靠近平原郡,是袁军南下的桥头堡。

    太史慈北上之前,谁也不会想到,青州军竟然敢北上袭击。

    数年来,李贤麾下实力虽强,可是,军卒数量却少于冀州。

    冀州军整军备战之际,徐州百姓人心惶惶。

    若是李贤败了,那又该如何是好?

    数年来,李贤一直以轻徭薄赋的形象出现,虽说徐州军未尝一败,可是,那些对手都不如冀州军难缠。

    这一次,倾巢而出的冀州军摆明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强大的冀州军已经灭了公孙瓒,李贤撑得住吗?

    占据泽幕城之后,青州军将分成两派,一派赞同严防死守,在泽幕城吸引袁军主力;另一派主张主动出击,趁着袁军尚未集结之际,主动寻衅,以尽可能多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目的,

    赵云听罢之后,主动请缨,嘴里道:“骑军可以在外头牵制敌军”。

    太史慈迟疑一番,道:“切记,一定要多加小心”。'——'

    “都尉宽心便是,若是力有不怠,我不会勉强”

    太史慈这才松了口气,道:“如此以来我便放心了”。

    赵云不置可否,他很是敏锐,知道这时候不是逞强的时候。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若是因为意气之争导致大军陷入陷阱,那必然得不偿失reads;!

    两千名骑卒,赵云可以喊出每一人的名字,他绝不会轻易葬送麾下军卒!

    是战,还是守,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太史慈决定采取守势。

    步卒的机动性远远不如骑军,若是出城而战,很容易发生不妥。

    反正大军先占一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只要青州骑军在外游弋,绝对可以让冀州军食不下咽!

    泽幕城大捷,青州军初战告捷。

    消息传到下邳,李贤眉开眼笑,道:“太史慈真是不错,夺了泽幕城,袁绍再想南下,须得另觅一地了”。

    “若是袁绍执意夺城,那又该如何是好?”

    “泽幕城粮秣极多,大军固城而守,坚持四五个月不在话下”

    糜芳犹疑起来:“冀州军马足有十万,若是袁绍分出一部兵马,绕道南下,青州如何抵挡?”

    “田楷麾下有五千新卒,徐和手中有万余玄甲军,有他二人,青州军万无一失”

    “我听说袁绍打算引军亲征,使君不去青州吗?”

    李贤深吸一口气,道:“天子正在下邳,我身为徐州刺史,哪能擅离职守?”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糜芳目光炯炯,道:“袁绍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天子为天下共主,御驾亲征,名正言顺,使君何不上书恳请天子移驾青州?若是天子亲政,定会让军将一心,合力杀敌”。

    让天子御驾亲征?

    这主意让李贤豁然开朗,自从刘协入驻下邳以来,李贤哪里都不敢去,就是怕刘协胡作非为,作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情。

    眼下,冀州军即将南下,这是李贤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能否安然度过,谁也不曾知晓。

    与其分隔两地,指挥不便,倒不如亲赴青州,振奋军心!

    想到这里,李贤已经有了决断!

    天子行宫,刘协正与卫将军董承议事。

    董承将青州面临的危机详细列出,总而言之,便是冀州势大,李贤危急!

    刘协又喜又忧,喜的是,李贤终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敌人,只有李贤败上一阵,刘协才有可能渔翁得利;忧的却是袁绍的态度,众所周知,昔日,刘协在关中落难之时,袁绍多次拒绝天子避难的请求。

    眼下,若是袁绍取代李贤,刘协岂不是刚出狼穴,又入虎窝?

    “卫将军,你觉得李贤有几成把握获胜?”

    董承锊须叹道:“六成!”

    “啊,卫将军不是说冀州军数量庞大吗?怎么又觉得李贤的胜面大了?”

    “青州军也好,徐州军也罢,李贤都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精良的武器代表了难得的雄厚的实力,我虽未见识过冀州军,但是,我想,袁绍麾下绝对没有李贤这种精良的军备”

    “军备可以决定战场胜负?”

    “信或不信,再等几日便知道了”

    “也对,应该就在近日了”

    董承尚未多言,忽有内侍来报,说李贤入宫觐见。

    刘协皱起眉头,道:“他来作甚?”

    “想必与青州有些干系,陛下一问便知”

    “也罢,来人呐,传李贤觐见”

    须臾,内侍将李贤带入宫中。

    “微臣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不知李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陛下,青州军大捷”

    刘协大为惊讶,这就大捷了?不是说袁军尚未南下吗?怎么就大捷了?

    “喔?”

    李贤缓缓道来:“天子移驾下邳以来,冀州袁绍多有不臣之举,微臣再三思量,决定出兵讨伐,以正风气”reads;。

    刘协瞪大了眼睛,半晌没说一句话。

    冀州军,十万之众,青州军,三万之众!

    三万对十万,不去老老实实待着,竟然还敢出兵讨伐,现在听这话音,还胜了!这算什么事情!

    刘协觉得很是混乱。

    李贤目的明确:“全赖天子鸿福,我军大获全胜,斩杀两千贼众,俘虏三千有余,攻占泽幕城!”

    “啊,青州军勇武,此乃喜事”

    “陛下有所不知,青州军虽猛,可是,冀州袁绍却非等闲,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什么?”刘协一惊而起。

    “袁绍狼子野心,大军南下,图谋不小,陛下亲征,可以彰显勇武,震慑宵小!”

    “这……”刘协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

    “陛下宽心,我青州军已胜一阵,只要天子亲征,必可趁胜追击”

    刘协势同骑虎,他没想到李贤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这要是御驾亲征,一举一动岂不是全落到李贤眼中?

    刘协苦苦等待的良机岂不是浪费了?

    不成,绝不能轻易应允!

    可是,若是拒绝了,李贤恼羞成怒,那又该如何是好?

第544章 刘协的决断() 
c_t;正值盛夏,外头热的流油,而下邳行宫中,大汉天子刘协却有些冷飕飕的。【】

    御驾亲征?

    与其说是奏请,可是,看李贤这模样,完全是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吗?

    刘协逆反心大起:“李卿,朕身子有些不爽利,怕是不能出外远征了”

    李贤眉头一跳,好嘛,想不出拒绝的借口,直接来了个“不爽利”,这说法当真是苍白无比。

    现在能够不爽利,以后就能爽利reads;!

    李贤深信这一点。

    “陛下,可曾让御医查验查验?”

    刘协摇了摇头,道:“未曾”。

    “陛下定要多多保重,万勿讳疾忌医呀”

    刘协很是尴尬,低声道:“朕明白”。

    其实,真病还是假病,君臣二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没有戳破,不过是为了日后相见好说话罢了。

    一番短暂的谈话,四周的宫女都避得远远的,这是为了避嫌,更是为了保密。

    李贤麾下的暗卫无孔不入,他将哨探运用到了极致,与此同时,为了防备敌人可能出现的细作,李贤采取了诸多手段。

    侍女远避,不过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李贤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宫廷是天子的家,与李贤何干?

    想归想,只要李贤一日不倒,刘协便不敢轻易拂逆他的意思。

    州郡刺史,这官职可不是什么虚衔,而是实实在在,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从一介游缴到现在,李贤的每一步都血腥累累。

    不到万不得已,刘协不想图穷匕见。棉花糖

    宫外的一千新卒,关键时刻能否堪用还是个问题,万一惹恼了李贤,刘协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眼下,刘协提出身体不适的说法,顿时让气氛尴尬起来。

    按照刘协的想法,李贤一定会不依不饶,谁曾想,李贤竟然绝口不提御驾亲征之事,就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一样。

    须臾,李贤告辞离去reads;。

    这时候,刘协反而疑惑了。

    李贤这是什么意思?

    究竟需不需要御驾出征?

    刘协已经表明了态度,唯一可虑的便是李贤的想法。

    若是李贤一意孤行,刘协别无选择。

    堂堂大汉天子,到头来竟然受制于臣下,这感觉着实窝囊。

    “卫将军,你觉得李贤意欲何为?”

    董承一直藏在屏风之后,李贤走后,他才施施然踱出。

    此时,听得天子发问,董承当即回道:“陛下,看模样李贤打算与袁绍决一死战”。

    “喔?此言何解?”

    “袁绍倾巢而来,青、徐两州乡民群情激愤,李贤绝不会坐以待毙,据臣下了解,李贤正在调兵遣将,欲往青州而去”

    “这又如何?”

    “冀州袁绍统兵十万,誓要报仇雪恨,而李贤在青州有兵马四万,守城绰绰有余”

    “卫将军的意思是,李贤增调援军,摆明了要与袁绍拼个你死我活?”

    “不错!”

    “袁本初四世三公,却不是君子,李贤,沽名钓誉,也不是什么好人,两人针锋相对,只可惜,朕不能渔翁得利”

    “陛下此言差矣”

    “喔?”

    “陛下,富贵险中求,待在下邳,固然平安无事,却也难有机遇”

    “难道御驾亲征就有机遇了?”

    “不错”

    “之前,卫将军不是一直说,只要李贤离开下邳,朕就有机会吗?”

    “此一时彼一时,李贤风头正盛,即便他北上青州,我方也没有成事的把握”

    “朕有新军,有大族支持,为何不能成事?”

    “陛下,臧霸的开阳军就在下邳,如何破之?”

    刘协哑口无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谓的阴谋诡计都是笑话reads;。

    “能否收买臧霸?”

    董承摇了摇头,道:“臧霸心思深沉,绝非易与之辈,贸然试探,反倒容易打草惊蛇”。

    刘协勃然大怒:“这也不行,那也不成,朕留你们何用?”

    董承涨红着脸,请罪道:“陛下息怒,臣之过也,臣之过也!”

    刘协咆哮一通,很快便缓过劲来:“你且说说看,朕如何才能渔翁得利?”

    “陛下若想重振汉室,掌握大权,实力,声望缺一不可,北上青州,御驾亲征,既可以提升声望,又可以锻炼新卒,若是袁绍与李贤不分胜负,陛下还可以出面调停,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是李贤一败涂地,朕岂不是声名扫地?”

    “陛下还是小瞧了李贤,就算李贤会败,也只会是小败,决不可能一败涂地”

    刘协来了兴致:“也就是说,无论是胜是败,都有文章可作?”

    “不错”

    “朕那一千新卒不知可否堪用”

    “陛下勿忧,若是御驾亲征,李贤定会有所表示,到时候,说不定会有更多亲军”

    军队,这是刘协最为看重的。

    关中也好,下邳也罢,刘协见识了太多的征战厮杀。

    毫无例外,拥有优势兵力的那一方,都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reads;。

    刘协一直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名存实亡,就是因为没有军权的缘故。

    若是有朝一日,麾下有精兵强将,一定可以重振朝纲。

    只要有增添兵马的可能,刘协愿意去做任何事:“这么说来,青州,朕是非去不可了?”

    “陛下可三思而行”

    “也罢,容朕好生思量”

    一开始,刘协拒绝李贤,完全是因为逆反心在作怪,可是,当董承将御驾亲征的益处和盘托出的时候,刘协渐渐发现,北上青州,并非无利可图,只要操作得当,甚至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没多久,董承告辞而去,刘协在宫中来回踱步,他明白,军情如火,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若是耽搁太久,说不定李贤会作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那样的话,刘协可就弄巧成拙了。

    去,还是不去?

    思量再三,刘协觉得豁出去,拼一把。

    若是成功了,一定可以收获民心、声望!

    就算李贤败了,像董承说的那样,刘协也没有什么损失。

    李贤实力强大,袁绍不可能将其彻底灭杀。

    换言之,袁绍远远没有强大到可以彻底吞并李贤的地步。

    思来想去,御驾亲征,利大于弊!

    正琢磨利弊的时候,外头传来内侍的声音:“陛下,御医求见”

    “宣!”

    毫无疑问,御医是李贤宣进宫的,倘若刘协毫无病样,下一步,李贤肯定会有所动作

第545章 另有打算() 
c_t;进宫的御医姓张,是名医张仲景的弟子。'棉花糖。'()

    李贤一纸招贤令,招揽了无数奇人异士,张御医便是其中之一。

    进入下邳之后,徐州独有的烧酒疗伤法、煮布包扎法让张御医大开眼界。

    一个懂医术的州牧,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抱着这样的想法,张御医留了下来。

    等到天子刘协移驾下邳,张越以高超的医术毫无疑问地成为宫廷御医。

    此番,听闻天子有恙,张越不敢怠慢,带齐医械便入宫。

    谁曾想,望闻问切过后,天子除了虚火过旺之外,并无隐疾。

    这是什么情况?

    对于自己的身体,刘协还是很在意的,他睁大眼睛,嘴里道:“如何?”

    张越虽然疑惑,却也不好隐瞒,只得说道:“陛下保养得宜,只要多食果蔬、多饮热水,定可身体康健”。

    刘协松了口气,道:“如此,有劳张御医了”。

    “份内事而已,陛下若没有其他的吩咐,下官便告辞了”

    刘协没有挽留,他已经有了决断,也不怕御医照实回禀,“你且自去”。

    “喏!”

    张越离开宫门,没多久便有人前来套话,无非是天子是否康健之类的话题。

    张越实话实话,天子健康的很。

    得了准话,那人抽身离去。

    须臾,李贤得到暗卫禀告:天子无事。

    李贤摇了摇头,心里明白,他跟刘协注定走不到一路。

    刘协不想做傀儡,试图掌控大权,可是,李贤怎会放权?

    权力只有那么多,产生矛盾是必然的reads;。'棉花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重生一世,李贤只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如何掌握命运?

    大权独揽,这便是独一无二的法子!

    投靠他人,亦或者放权给天子,最终只会成为他人摆布的棋子,命运无从把握。

    李贤不做棋子,他要做棋手。

    若是刘协老老实实配合也就罢了,李贤不介意给他一些好处,若是刘协一门心思想跟自己作对,李贤会适当的给他一些教训。

    须知,李贤才是刘协衣食无忧的根本。

    正思量间,有侍卫来报:天子传召。

    刘协改变主意了?

    李贤决定再去瞧瞧。

    从州牧府到天子行宫不过五里的路程,李贤骑马而行,没多久便到了。

    将马匹交给外头值守的军卒,李贤在内侍的引领下一路畅通无阻。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内侍躬身行礼,道:“陛下就在里头,州牧稍待”。

    李贤微微颌首,接着,耳畔就传来内侍的唱喏声“青、徐州刺史李贤觐见”。

    “宣”

    入殿之后,李贤一丝不苟地行礼,嘴里道:“微臣参见陛下”。

    “李卿免礼,让你来回奔波,却是朕的不是”

    “陛下传召,定是有事叮嘱,别说只是走一遭,便是十遭,百遭也是份内事”

    刘协心中不屑,面上却说道:“李卿所言不差,此番唤你前来,确实有事相商”。

    李贤揣着明白装糊涂:“喔?不知陛下所为何事?”

    “正是御驾亲征一事,适才我再三思虑,决定亲征袁绍!”

    李贤故作疑虑:“陛下,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不知陛下的身体……”

    “无妨,适才张御医为朕把过脉,朕龙精虎猛,好的很”

    刚才还是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样,现在就来了个迫不及待,其中定有因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