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十根长杆子带着呼呼的风声一往无前的劈了下去,羽林军早已严整以待,“挡!”

    “啪啪啪”,第一次接触,双方势均力敌。

    李贤吁了口气,刘协的羽林军果然有猫腻。

    青州军势若雷霆的第一击竟然就被这么云淡风轻的挡了下来,看来,羽林军定然‘混’杂了不少‘精’锐。

    第一排被挡住了,还有第二排呢!罗戈又是一声大喊“第二排平举,戳下盘!”

    早已准备多时的第二排杆子齐生生的戳了过去,李贤拭目以待,他倒要看看羽林军如何抵挡。

    由于羽林军的第一排已经陷入了和青州军近身‘交’战的境地,即便他们浑身是铁,可却也分身乏术,所以面对青州军的第二刺,羽林军的第二排也动了!

    “挡!”那什长只是一喝,第二排羽林军便迅捷无比的挡住了第二刺。

    近身‘交’战,青州军渐渐落入下风,与羽林军这帮护卫、‘精’锐出身的军卒比起来,青州新军很难获胜reads;。(

    场面渐渐‘混’‘乱’起来,不过,除了‘交’战的前三排,青州军的后两排却动也不动。

    “他们为什么没有分兵包抄?”一个官吏忍不住嘀咕起来。

    “这,许是为了最后一击罢了”,另一人答道。

    “噤声,快看”

    间或有三两个青州军倒了下去,击倒他们的羽林军未及上前,就会见到一个年轻的身体迅捷无比的补上了刚才的空档!

    “原来如此”群臣恍然大悟一般的赞叹出声,没错,把所以的力量集中到一起,就像巨‘浪’不停的拍击海堤,一‘波’一‘波’,直到海堤破碎。

    倒下,补上,补上,再倒下,就在青州军折损了整整两排军卒的时候,前两排的羽林军终于支撑不住,退了一步。

    不要小看这一步,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任何一点进‘逼’都是成功。

    “顶!”就在众人以为场面僵持住了的时候,羽林军军什长忽地暴喝一声。

    长时间的较量已经让他疲惫非常,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试,但到今天他才发现被他击倒的每一个对手都与同伴有着绝佳的配合。

    想到天子的嘱咐,羽林军什长暴喝一声,让麾下发动反击。

    众人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羽林军竟然还能发动反击。

    青州军竭力稳住阵脚,终于,在三五个呼吸过后,成功站稳脚跟。

    “杀!”

    黄献大怒,他使出浑身解数,将对面的裨将‘逼’得连连后退。

    羽林军多是‘精’锐、护卫,他们武艺高强,却缺乏战阵配合。

    刚开始,羽林军凭借自身勇武,尚可维持不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州军一个月的耐力训练渐渐展现出成果。

    比持久,青州军更强过羽林军。

    望着一退再退的羽林军,刘协轻叹一声“无须再比了,胜负已定。”

    见到这般境地,董承适时的出声道“陛下所言,青州军胜!”

    青州军胜了,羽林军败了,这个消息传来,不少人大为惊讶。

    羽林军的猫腻多数人都清楚,谁也想不到,一帮家丁护卫组成的兵马竟然连一伙新卒都敌不过。

    李贤缓缓站起身子,他面朝刘协,嘴里道:“陛下,羽林军虽败犹荣,臣斗胆,请陛下赏赐他们”。

    刘协未及回答,善做顺水人情的文武百官就齐齐应喝“请陛下赏赐!”

    明眼人都已经看出,刘协是打算将这支军马握在手中,当作嫡系来培养的。

    刘协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他没想到自己千算万算还是败给了李贤。

    有心与李贤翻脸,可是,刘协却明白,在徐州,自己的羽翼未丰,如果与李贤闹翻,终将寸步难行。

    这新卒比不过李贤也不妨事,只要抓住机会,日后便会有第二个一千人,第三个一千人,以至于一万人。

    到那时候,刘协手中兵马过万,再也不惧李贤!

    此役落败,未能达成预定的战略目标,刘协心中很是遗憾。

    不过,此战过后,从百官的反应来看,刘协已经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也就是说,羽林军虽然败了,但却顺利的让百官见识了天子的一些手段。

    许久之后,刘协方才点头,道:“准奏,赏青州军五百贯,锦布三百匹,羽林军,银钱三百贯,锦布二百匹!”

    这时候早有大嗓‘门’的宦官把刘协的赏赐喊了出来。

    黄献缓步踏前,“谢陛下赏”。

    这一跪,校场上的青州新卒也齐声呼喝“奋武营谢陛下赏”。

    刚才败了也就败了,可比嗓‘门’,谁又怕谁?想到这里,羽林军将相视一眼,他们齐声大喝“羽林郎谢陛下赏赐!”

    刘协一口气堵在‘胸’口,看什么都不爽。

    李贤倒是神清气爽,青州军新卒好歹算是胜了,也不枉他一番苦心栽培。

    此役过后,看看谁还敢首鼠两端!

    正在兴头上的李贤刚要再说些什么,可目光一扫,他竟然看到一向稳重的陈宫面‘色’严峻,快步而来。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多久,陈宫行至李贤身边,他附耳说道:“使君,汝南郡、颍川郡黄巾余孽何义、刘辟、黄邵、何曼兴风作‘浪’,此乃天赐良机呀”。

    李贤心头一跳,汝南郡也好,颍川郡也罢,这在后世的历史里都是曹‘操’的地盘。

    眼下,曹‘操’尚未来得及赶跑黄巾,收为己用。

    若是李贤先下手,倒是有很大的可能虎口夺食,将汝南郡、颍川郡收入囊中。

    想明白这一点,李贤一刻也不想停留,他巴不得即刻回府,与麾下军将商讨出兵一事。

    “我决意出兵,公台以为如何?”

    陈宫瞥了刘协一眼,道:“使君可不要忘了天子的用处!”

    李贤愕然,片刻之后方才缓过神来。

    陈宫有够老辣,这时候犹自明白,如何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如果李贤背过刘协,独自出兵,压根占不到大义的名头,可如果由刘协下诏,严明黄巾之害,由李贤出征剿灭,那么,青州军出击汝南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即便青州军滞留汝南,那也无可厚非,为了防范黄巾贼去而复返嘛reads;。

    李贤觉得自己还是太善良了,适才他竟然没想到利用刘协,若非陈宫提醒,便要错过这等机会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李贤将刘协护到下邳,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方便他行事?

    想到这里,李贤朗声说道:“陛下,适才微臣接到急报,说那汝南、颍川黄巾余孽死灰复燃,有部众数万,百姓苦不堪言”。

    提起黄巾,刘协瞬间怒气值爆满。

    大汉朝沦落到今天,全是这些黄巾贼的过错!

    刘协怒瞪着双眼,道:“贼子可恨,李卿愿为朕杀贼否?”

    李贤心道,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愿为陛下手中一柄剑,斩尽世间不平事!”

    刘协对黄巾的厌恶根深蒂固,此时,听到李贤流‘露’出出兵的意图,他不禁心中暗爽,狗咬狗,一嘴‘毛’!

    “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也”

    “份内事,陛下何足挂齿”

    “来人呐,拟旨,汝南、颍川黄巾流寇为祸乡间,民不聊生,天子怜悯百姓,特令青州刺史李贤引军出征讨伐,不得有误”

    李贤躬身行礼:“微臣接旨”。

    四周的徐州军将大喜过望,他们闲置了一个多月,都觉得自己快要生锈了。

    如今好不容易又有了再次征讨的机会,谁也不想放过。

    有了黄巾军死灰复燃的消息,聚集在校场上的文武官员很快散去。

    天子刘协郁郁而返,李贤带着圣旨将麾下官员召到一处,商议出兵事宜。

    数万黄巾,青州军将压根没放在眼中。

    厮杀多年,寻常贼寇对于青州军而言便是明码标价的战功reads;。

    战功有限,出兵的数量也有限。

    徐盛摩拳擦掌,道:“使君,我愿领兵出征,区区黄巾,我视之如土‘鸡’瓦狗尔!”

    胡庸也跃跃‘欲’试,他腆着脸,嘴里道:“文向,你不要与我抢,背矛军已经许久未曾一战了,此次机会难得,便让与俺可好?”

    徐盛置若罔闻,仿佛压根没听见。

    让神策军退出,成全背矛军?

    凭什么?

    徐盛板着脸,道:“神策军请战!”

    耍赖无用,胡庸只得叫道:“背矛军请战!”

    周仓出身黄巾,此番倒没有请战,可是,李贤却将目光投到了他身上,嘴里道:“背嵬军可否一战?”

    周仓心头一跳,道:“背嵬军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李贤微微颌首:“好,此役便由背嵬军出征,赵云的骑军随行,神策军、背矛军压严阵以待,随时待命”。

    周仓抱拳作揖:“周仓得令!”

    大好机会从手中溜走,胡庸很是不爽,徐盛虽未多言,可脸上也带着几分失落。

    李贤笑道:“文向、胡庸,你二人不必着急,黄巾易战,曹‘操’却却非等闲!”

    徐盛一点就透,胡庸却瞪大了眼睛,嘴里道:“我们清剿黄巾,与曹‘操’何干?”

    李贤苦心婆心地解释道:“曹‘操’自领兖州牧,如何能够放过汝南、颍川?之所以隐而未发,不过是等候时机罢了,若是我出军汝南,定会与曹军冲突,那时,背矛军、神策军可否替我挡住曹‘操’?”

    徐盛、胡庸相视一笑,只要不是闲着,那便好商量,“使君宽心,一切包在我们身上!”

    李贤却没有这么乐观。

    将天子刘协接到下邳,李贤便成了众矢之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没有代价的,李贤从一个低调发展,少有人注意的实力军阀一举成为无数人瞩目的重要人物。

    北上的袁绍虎视眈眈,南方的刘表态度不明,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贤麾下兵马虽多,但却不敢轻举妄动。

    地盘增加,需要驻守的城池也相应的有所增加。

    除了必要的防御兵力,李贤估‘摸’着,此番出征汝南,他可以‘抽’调出三万兵马。

    大军出征,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三万大军,随行的辅兵就得有两万人,民夫也得在数万开外。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贤手中粮秣虽多,但是,将其转化为随军食物却还需要一定的处理。

    天子诏令一出,李贤平定黄巾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谁也无法指责。

    真正的历史上,曹‘操’就是靠着击败黄巾,才得以发展壮大的。

    汝南郡、颍川郡何义、刘辟、黄邵、何曼之‘乱’,曹‘操’先破何义,后攻许县,将势力发展到豫州一带,后来朝廷封曹‘操’为建德将军!

    这说明啥,说明打仗才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与此同时,兖州的曹‘操’也听说了黄巾死灰复燃的消息。

    郭嘉、荀彧竭力相劝,让曹‘操’挥军南下。

    “使君,机会难得,黄巾逆贼不堪一击,只要小心行事,定可大获全胜”

    荀彧的家就在颍川,正是黄巾滋扰的地方。

    此时,听到郭嘉所言,荀彧深表赞同:“祭酒所言极是,贼子为祸一方,俱是乌合之众,使君击而破之,可以收取民心!”

    曹‘操’微微颌首:“黄巾不足为虑,我担心是却是李贤”。

    提起李贤,无论荀彧还是郭嘉都不敢大意。

    “使君的担心不无道理,李贤是不会放过这等机会的”

    “若与李贤厮杀,仅靠兖州军怕是力有不怠,使君还需多寻援助”

    曹‘操’很是烦闷,他没想到,短短几年的功夫,李贤竟然成长到这般境界,单靠兖州甚至无法取胜。

    谁能想到,李贤数年前还只是个盐丁呢?

    “袁绍、刘表如何?”

    “使君可以遣使一试!”

    “听闻袁绍正与公孙瓒厮杀,怕是难以‘抽’身,江东孙策与李贤友善,有他牵制,荆州刘表也难以为援”

    “关中郭汜、李傕如何?”

    自从李贤劫走天子之后,郭汜已经多次表达过借道讨伐的意图,只是曹‘操’一直未曾应允罢了。

    如今,曹‘操’别无选择,只得将打算放到郭汜身上。

    荀彧厌恶郭汜,却也明白,对方是曹‘操’最佳的选择,“使君要谨防请神容易送神难,郭汜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曹‘操’深以为然:“我会多加小心”。

    董卓在的时候,西凉军强悍无匹,勇不可挡。

    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西凉军内‘乱’不休,可是,实力犹存。

    定鼎天下肯定是不够的,然而,滋扰李贤却是绰绰有余。

    当然了,李贤兵马分散在各处,不可能全力以对,否则的话,青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512章 陶谦暴毙() 
c_t;豫州与徐州、扬州、兖州‘交’界,其中,汝南郡与李贤治下的沛国郡、九江郡相邻……ww。

    李贤定下出征汝南的方略之后,徐州上下便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军将渴望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可以为他们带来战功,文官们厌恶战事,因为每一次战时,最忙的一定是他们。

    作为战兵,周仓的背嵬军随时可以出击,然而,万余兵马所需的粮秣、军械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即使以徐州郡府的统筹能力,起码也需要三日的时间来运筹妥当。

    三日,足够李贤商议出稳妥的行军路线了。

    大军由何处行军,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走势。

    毕竟,贼寇不是泥人,他们也懂得趋避厉害,如果青州军‘露’出破绽,贼寇同样不会放过。

    至今为止,李贤的青州军未尝一败,李贤可不想让一帮黄巾贼坏了自己的不败金身。

    建安元年二月,徐州刺史府。

    李贤位居上首,麾下文武官员各分左右落座。

    ‘春’日的阳光暖暖的,它们透过窗纸,照‘射’在身上,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困意。

    李贤端坐的笔直,他没有赘言,上来便直入主题:“诸位,我已决定征讨汝南,由背嵬军为先锋,背矛军为中军,神策军为后军,大军由沛国直入汝南,诸位以为如何?”

    武将们都已经达成一致,他们对此没有异议reads;。

    文官们考虑的多一些,其中,家族兴衰与李贤牢牢缚在一处的陈登忍不住出言说道:“使君,大军‘精’锐尽出,下邳城由何人留守?”

    这是在提醒李贤,天子正在城中,如果没有得力人手钳制,万一刘协被人劫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陈登的忧虑不无道理,可是,李贤怎么会舍本逐末?

    下邳城是李贤的根基所在,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李贤不会放任‘精’兵出征。

    “元龙不必担心,城中有陈叔至,可保万事无虞”

    真的是这样吗?

    陈登并不这样认为,“使君,丹阳‘精’兵长期驻守下邳,我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此番出征,为何不将他们带上?”

    城中有万余郡兵,其中,有两千兵马是陶谦所属的丹阳‘精’兵,一旦他们暴起发难,确实是一个难题。

    李贤琢磨一会儿,心中已经有些意动,可是,他毕竟欠着陶家的人情,如果连丹阳兵都赶出去,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正在李贤瞻前顾后之际,陶商主动请缨:“使君,元龙说的没错,丹阳兵闲置太久,确实需要活动活动筋骨,此番出征,我愿领军同行”。

    李贤大为感动,他知道,陶商对于战事并不感兴趣,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委曲求全,有心拒绝,可是看到陶商言辞诚恳的模样,他只得遂了对方的心愿,嘴里道:“也罢,丹阳军与神策军同行,以做后军!”

    “喏!”

    下邳城,由于刘协的存在,李贤不能擅离。

    毕竟,大汉天子地位尊崇,万一有人居心叵测,谁能压制的住?

    陈登一族在下邳势力极大,刘协、董承一行的一举一动他都有所耳闻。

    勾结大族,封官许诺,为的是什么?还不是重掌大权。

    陈登奉迎李贤入主徐州,赌的就是李贤飞黄腾达,他可不想被人秋后算账。

    因而,李贤大军出征之际,陈登力图清除所有的不稳定因素。

    陶商能够主动请缨,在陈登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陶谦退位让贤以来,一直在家中养病,可是,陈登早已经听说了,近来有人多次滋扰陶谦,图谋兵权。

    若不先下手,等到丹阳兵‘乱’起来,那可就晚了。

    三日之后,大军誓师出征。

    李贤坐镇下邳,麾下有高顺的陷阵营、张辽的并州军、相梁的亲卫营以及陈到的新卒奋武营。

    貂蝉母‘女’二人在徐州过的有滋有味,因而,张辽、高顺便稳下心来,投在李贤‘门’下。

    西征汝南,固然有机会与曹‘操’拼个你死我活,可是,留在下邳却也意义重大。

    最起码,这说明李贤信任张辽、信任高顺,否则,岂会将守城重任‘交’到他们手中?

    这一日,李贤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使君,陶恭祖死了”

    李贤一惊而起:“谁?谁死了?”

    “陶谦陶恭祖”

    “啊,前几日,他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会突然死去?”

    “据说是中毒而亡”

    眼下,陶商刚刚领军出征,陶谦就出了这意外。

    天下人会怎么想?

    李贤觉得事关重大,如果不能找出凶手,只怕他要落得一个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罪名。

    “传我军令,兵围陶府,严禁任何人出入,同时,关闭四‘门’,许进不许出!”

    “喏!”

    一个北海相孔融便险些让李贤身败名裂,最后,还是刘备勇背黑锅,这才让李贤缓过气来。

    现在,陶谦又死了,若是有心人散布谣言,李贤的声望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李贤觉得又气又恼,他知道,这定然是有人在栽赃陷害。

    试想,若是陶商得知李贤便是杀死陶谦的凶手,他会如何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