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年间,糜氏海船多次出使高句丽,与其贸易通商。

    从港口的商人口中,李贤渐渐得知一个消息:管亥所部人马竟然在高句丽夺取了十多座城池,而且势力颇大,就连高句丽国王都束手无策。

    如此枭雄,难不成与对面这卦师有什么联系?

    果不其然,听到李贤欣然应诺之后,中年卦师大喜过望,嘴里道:“这么说来,管亥真的没死?”

    “没死,他活得好好的,在番邦耀武扬威,很是快活”

    “多谢使君指教,他日若再相会,管路定会报答今日指点之恩”

    李贤连连摆手,“先生无须多礼,你不收一文为我卜了一卦,我只不过告诉你一件事而已,咱俩算扯平了,谁也不欠谁的,如此可好”。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无愧本心,李贤这么说,自然让道士很是开心,“使君如此,必成大事,临行之前,我有一言相赠”。

    “喔?”

    “青、徐两州兵马虽‘精’,可军卒数量却不多,一旦曹‘操’、袁绍联手,徐州危矣!”

    李贤微微颌首,一直以来他都奉行‘精’兵政策,虽说偶有扩军之举,可是,与地盘的扩充速度相比,李贤扩军的速度显然有些慢了。

    对方好言相劝,李贤自然要致以感谢:“如此,多谢先生提点”。

    “使君切记,天子莅临之日,便是袁绍、曹‘操’联手来攻之时!”

    李贤重重颌首,一揖到底。

    无论如何,卦师能够提醒到这种程度,对李贤来说都有天大的裨益。

    有些事情,必须防患于未然。

    虽说,一直以来李贤都对曹、袁联手有所防备,可是,由于后世里“官渡之战”的出现,潜意识中,李贤一直认为曹‘操’不会与袁绍联手,可是,经过管路这番提醒,李贤当即明白,这些时日他过于大意了。

    吞并徐州之后,李贤已经成为袁绍、曹‘操’不敢忽视的对手,而江东战事的胜利再度彰显出了李贤的实力水准,这种情况下,袁绍、曹‘操’很有可能再度联手!

    新军扩充的速度太过缓慢,一旦曹‘操’、袁绍联袂来攻,李贤除了据城死守,个个击破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办法。

    若不是卦师提醒,李贤还不知道会疏漏到什么时候。

    卜卦的卦师管路在问清楚管亥所在的位置之后,很快便告辞而去。

    李贤也没了闲逛的心思,他第一时间返回郡府,召集文武议事。

    虽说能否接来天子还是个未知数,可是,进一步扩充军备却是当务之急。

    徐庶、陈宫、陈登、糜芳、糜竺、徐盛等人接连抵达之后,李贤环顾四周,嘴里道:“诸位觉得我徐州军力如何?”

    陈登笑道:“若是军卒数量相仿,我徐州军难寻敌手”。

    陈宫补充了一句:“若论军卒个人勇武,徐州军难以冠绝天下,百人对阵,徐州军也只能称为强军而已,可是,如果军卒数量过千,徐州军的长处便可以发挥出来,军械之利、军纪之严、训练之勤足以笑傲天下”。

    糜芳、糜竺等人深以为然。

    李贤又道:“如果袁绍、曹‘操’联袂来攻,诸位以为我徐州胜算如何?”

    袁绍的河北军在幽州难寻敌手,连公孙瓒都一败再败,如果他与曹‘操’联手,对青州、徐州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时候,便是最乐观的糜竺都不敢妄言,只是迟疑道:“胜败怕是在五五之间吧?”

    徐庶皱起眉头,嘴里道:“曹‘操’有军马七万,袁绍也有八万兵马,除却必要的留守人马,他们双方可以‘抽’调出十二万大军,而我青州军可以‘抽’调多少兵马应对?即便各地的兵马聚集起来,也不过九万之数而已”。

    招兵买马,意味着要耗费钱粮,李贤入主下邳以来,一直由糜芳掌管钱粮。

    此时,听闻众人有招兵买马之意,他忍不住说道:“几个月前不是才募了两万新卒吗?再募新卒,战力如何保证?”

    徐盛笑道:“子方宽心便是,新卒战力不强,但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有他们留守地方,我青州‘精’锐老卒便可以‘抽’调出来,伺机以待”。

    糜芳并不是真正反对扩军,他只是心疼钱粮的耗费程度。

    作为富甲一方的地方豪族,糜氏积攒的钱粮足以支撑一场数万人规模的大战。

    不过,一直以来,糜芳都保留着一个喜欢攒钱,不喜欢‘花’钱的习惯reads;。

    也就是说,成为李贤的“钱袋子”之后,糜芳最喜欢的工作便是将‘潮’水一般涌来的钱财归入库房,留待后用,反之,糜芳最讨厌的工作就是从库房中提取钱货,哪怕有李贤的首肯也不行。

    此番,徐盛的解释让糜芳无言以对,再多的钱堆在库房中也只是死物,如果能用它们来换来一场又一场大捷,那自然物有所值!

    于是,李贤当机立断,嘴里道:“我打算再招募一万兵卒,诸位以为如何?”

    “我等并无异议”

    “好,就这么定下了,各地军马务必提高警惕,一旦贼军来犯,务必予以痛击”

    “喏!”

    吕布战败之后,徐和的神策军已经撤回了徐州休整。

    与曹‘操’麾下兵马厮杀了三五个月,张飞张翼德一身的杀气磨砺的干干净净。

    期间,曹‘操’动用多员大将试图将张飞擒拿收降,可张飞却无一落败。

    等到后来,再有曹军大将出现,张飞反而避而不战,只等对方‘露’出破绽为止。

    三姓家奴,吕布的勇武,张飞看在眼中,服在心头。

    即便以张飞今日的能耐,想要胜过吕布也是难上加难。

    可是,就算吕布天下无敌又能如何?最终还不是落得一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想到慷慨赴死、自愿断后的吕布吕奉先,再联想到刘备刘玄德,一时之间,张飞忽然觉得有些后悔。

    为了刘备,难道真的要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吗?

    没错,忠义两个字是张飞的人生信条,一直以来,张飞都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这两个字,可是,到头来却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不信任!

    刘备每到一地便派出人手与张飞联络。

    对此,李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张飞没有离开投奔刘备的打算,他便不打算揭穿他们。

    一开始,张飞为刘备的执着感动不已,他还以为是兄弟间的情分使得他们亲密无间,可是,等到后来,关于孔融的死因,刘备只字不提,而且他曾应诺下的解释迟迟不至。

    没有解释也就罢了,偏偏刘备三番两次催促张飞,让其早些离开李贤。

    李贤对张飞如此信任,张飞如何能够弃之不顾?

    与刘备的迟疑比起来,李贤的信任显得弥足珍贵。

    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派人跟踪张飞,更没有限制他的自由。

    无论张飞想去哪里,李贤都没有刻意的限制。

    说到底,李贤对张飞非但不像个囚人,反而像是久违的客人。

    张飞说什么,做什么,李贤能够做到的都竭力去做,极少让人催促。

    无论李贤的出发点什么,最起码,他对张飞是真的好,而张飞也不是狼心狗肺之辈,让他抛弃李贤,回到刘备身边,一时之间有些割舍不下。

    前些日子,张飞之所以上战场,为的就是能够偿还李贤的恩情。数月间,张飞斩将夺旗,立下赫赫战功,不过,与自己收获到的东西比起来,他还觉得自己亏欠李贤很多。

    人情债最难还!张飞擦拭着丈八蛇矛,深深地叹了口气。

    吕布败亡之后,兖州已无战事,便是曹‘操’麾下军马都懈怠起来。

    这一日,忽有八百多骑呼啸而来,他们胯下的马匹全都裹上了厚厚的锦布,为的就是能够销声匿迹。

    不过,马蹄磨损极大,厚重的锦布用不了多久便会磨损毁坏,那时候,隆隆的马蹄声,腾空而起的尘烟将无法遮掩。

    在重重的护卫之中,一名白发初生的少年咬着嘴‘唇’,他的双‘腿’已经磨出了血迹,可他却倔强地咬紧嘴‘唇’,不发一言,而且在少年的眸子,隐约可见某种兴奋之情,仿佛笼鸟归林。

    在骑军的最前方,一名锦袍军将正打马而立。

    “赵将军,杨奉、李催兵马距离此处不过二十里,请将军速做决断”

    打又打不过,还能做什么决断?跑呗!

    赵云目视队列正中,那里有他辛苦数月的收获,他吁了口气,道:“传令下去,大军休息十息,即刻启程”。

    “赵将军,杨奉、李催已经急红了眼,再这么逃下去,早晚会被他们追上,以我之见,不如由我留下来引开他们,这样的话,赵将军与天子同行,也好早日回返徐州”

    “不必如此!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赵云拒绝了这个提议,虽说,这个意见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可是,他却不想这么做。

    一路行来,赵云一手调教出的‘精’锐骑军已经折损了三百骑。

    一千人的骑军规模,若不是有了天子的护卫补充,早就折损大半了。

    现在,赵云已经成功救出了天子,他不想再有一个骑卒的折损。

    “将军!”

    “无需再劝”,赵云摆手让裨将不要多言,而他则掏出一袋‘肉’沫,吃了起来。一路行来,多亏了李贤研制的这等食物,否则的话,赵云这千余骑军早就因为粮秣补给的问题死伤殆尽了。

    十息的休息时间,足以让‘精’锐骑卒完成吃饭、喝水这一系列动作了。

    看着身旁的骑卒动作敏捷,军纪严明,天子刘协‘舔’了‘舔’嘴‘唇’,道:“若我有如此卫士,当扫清天下宵小”。

    身旁一名军将笑道:“陛下,这天下是陛下之天下,这雄军也是陛下之雄军,听说徐州刺史李贤恪守君臣之道,是个难得的忠臣,只要陛下讨要,何愁李贤不准?”

    刘协迟疑一番,嘴里道:“寡人之所以能够脱离苦海,靠的都是这些忠勇之士,我若是出言讨要,只怕于礼不合呀”。

    那亲将正待多言,忽听得一阵呼喝声响起,却是十息的时间到了。

    一名又一名骑卒翻身上马,他们整齐划一地完成了动作。

    刘协强忍着痛楚,也在亲将的帮衬下重新上马。

    “陛下,要不要多休息一段时间?想来那赵子龙不会拒绝的”

    “不可,军情紧急,如果在这里耽搁太久,一旦让杨奉、李催追了上来,那可就完了”

    “陛下,李贤会派大军接应吗?”

    “会的,李贤能够‘抽’调出赵子龙这等万人敌救出寡人,便一定能想出万全之策!”

    “陛下……”

    “好了,别废话了,快些赶路!”

    刘协虽然从没吃过这么大的苦,可是,一想到日后可以重掌大权,他的心情便好的很。

    这一次,为了跟上赵云的脚步,刘协将皇后等人全部藏了起来,只等风头过去之后再接出来。

    一开始,太尉杨彪并不赞成天子东行。

    要知道,青州、徐州偏安一隅,天子东行,如何能马虎?

    可是,天子一意孤行,杨彪拦之不住,只得应诺。

    幸好,逃离李傕魔掌之后,天子展现出了难得的韧‘性’,这才让赵云成功突围,否则的话,如果刘协不能骑马,就算赵云有通天之能也束手无策。

    出了关中,到了兖州,徐州还会远吗?

    那李贤又长着一副什么模样?

    刘协心中疑问万千

第449章 误会() 
c_t;沉闷的马蹄声再度响起,千余骑军缓缓提速,前军三百骑负责哨探开路,后军两百骑负责监视追兵,中军五百骑守护天子。(。棉花糖)…

    自从明白此行的目的是救出天子之后,青州骑军便时刻保持着旺盛的斗志。

    大汉立国数百年来,天子在寻常百姓心中一直是高不可攀的象征。

    何为天子?上天之子也!

    天子是不会犯错的,即便有错,那是因为受到小人蛊‘惑’。

    强秦结束了战国七雄割据‘混’战的局面,可是,大汉才给与百姓数百年的长治久安。

    除非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则的话,百姓不会揭竿而起,走上谋反的道路。

    兴平二年,‘乱’世将至,繁华的长安城因为李傕、郭汜相攻数月的缘故沦为一片废墟。

    往日里好的能够穿同一条‘裤’子的李傕、郭汜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因为天子刘协!

    对于李傕、郭汜来说,谁彻底掌控刘协,谁便掌有更多的话语权。

    董卓死后,凉州军将一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面对外部的危急时,李傕、郭汜尚能团结一致,可是,一旦到了享受富贵荣华的日子,李傕、郭汜二人便起了间隙。

    郭汜‘阴’谋将刘协劫持到自己的军营,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李傕抢在前面,派兵将刘协、皇后、宫人及大臣们劫去。

    若不是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改弦易张,赵云绝不会一击得手,救出天子一行。

    刘协永远也忘不了兵荒马‘乱’的那一天,杨奉、董承的兵马在李催、郭汜的追杀下死伤殆尽,正是赵云神兵天降,救出了他!

    那个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宛若无人之境的锦衣大将立下了救驾大功,可是,他却从不居功,就连陪‘侍’在天子身边的机会都让给了董承、杨奉!

    刘协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见惯了人情冷暖,自然明白,要想匡扶大汉,重振汉室,离不开赵云这等猛将相助!

    大汉还有希望吗?当然有!

    天子刘协是这样认为的,寻常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祸‘乱’天下,地方军阀自立割据,天子政令不出关中,即便如此,百姓也只是认为‘奸’佞‘乱’朝纲,只要“清君侧”便可以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正因为如此,自称汉室皇叔的刘备刘玄德才广博同情,进而在蜀地建立了政权。

    后世里,曹‘操’是何等的惊‘艳’才绝之辈?官渡之战,败袁绍,击孙权,杀刘备,可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废立天子。

    是曹‘操’忠于汉室,不愿拂逆吗?

    能够吼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等话语的人物,岂是一个甘为汉室鹰犬的忠臣?

    其实,不是曹‘操’不想自立,而是形势不许罢了。

    真正的历史上,兴平二年,天子刘协在杨奉、董承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又辗转东行。建安元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刘协入驻洛阳。刘协赐曹‘操’节钺,标志着了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开始了。随后曹‘操’胁迫刘协迁都到许,改称许都,自从以后,开始进入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这个时空,李贤穿越而来,他抢在曹‘操’之前,救出了天子刘协。

    只要赵云能将刘协成功护送到李贤,李贤将成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地方实力。

    与曹‘操’、袁绍比起来,李贤最欠缺的是什么?

    出身!

    在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李贤的出身注定了他将受到‘门’阀士子的鄙视,就连大多数寒‘门’士子也不会选择他作为效忠对象。

    可是,如果天子驾临,李贤的号召力将得到成百倍的增强。

    招贤令、招贤馆的存在只能招揽那些走投无路之人,真正自持才华的士子依旧会观望,会斟酌,这也是李贤麾下人才始终不多的缘故。(。)

    赵云打马前行,风从耳畔呼啸而过,他却不动声‘色’,只是一直向前,向前。

    大汉天子正在千余‘精’骑的护卫下,出关中,入兖州。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李催、郭汜都将刘协视作禁脔,岂能坐视不理?

    刘协出逃之后,李、郭二人当即‘抽’调骑军,大肆追捕,誓要追回刘协。

    当然了,名义上,李催、郭汜用的却是“救天子、杀‘奸’佞”的名头。

    凉州军何等的凶悍?虽说董卓死后,凉州军四分五裂,可是,他们的骑军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力。

    只要青州骑军稍一耽搁,凉州军便会扑上来,将他们撕咬成碎片。

    受限于骑卒数量,赵云呕心沥血也不过训练出千余‘精’锐,可是,参与追击的凉州军却有三千骑!

    就算青州骑军有马镫之利,想要以一敌三也绝无可能。

    赵云生‘性’沉稳,他明白如何选择才能于己有利。

    厮杀一阵,除了徒增伤亡之外,有什么益处?

    每一名青州骑军都是赵云的心头‘肉’,他不愿有一人折损,因而,赵云总是避而不战。

    对于高速机动的骑军来说,只要大队人马狂奔不止,后头的追兵便很难有截杀的机会。

    骑军怎么样才能前行不止呢?

    首先,必须确保路线正确,如果不识道路,竟走冤枉路,早晚会被追兵追上;其二,必须破除干扰,如果前进的道路上布满了堵截的人马,就算赵云有通天之能,也绝难将天下连同麾下兵马全须全尾地带回青州去。

    由此可见,负责开路的青州军压力极大。

    成功救出天子之后,赵云一直待在前军,亲领三百骑军担负开路重任。

    从关中到兖州,赵云军中的坐骑已经掉了几十斤的膘,不少坐骑甚至倒毙死亡。

    若不是青州骑军一人双马,这千余骑卒早就支撑不住了。

    脚踏双蹬,身体在马背上起起伏伏,赵云忍不住思绪万千。

    从兖州到青州还有数百里路,这时候再想销声匿迹已然不可能了。

    由于凉州骑军的存在,兖州的曹军一定会提高警惕,草木皆兵,那样的话,如何穿过曹军的封锁便成了一个难题。

    幸好,青州军在前,凉州军在后,只要青州军动作迅速,反倒有可能借助曹军摆脱凉州军的追击。

    摆脱马战实力极强的凉州军对于赵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兖州的曹‘操’虽有骑卒,可是,他麾下最强劲的虎豹骑已经接连两次败在赵云之手,面对昔日的手下败将,赵云没有一点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