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尊‘女’卑的世界,李绣娘何曾受过这种礼遇?

    “李郎说笑了,绣娘目不识丁,哪会起什么名字,郎君文武全才,你便给她赐个名吧”

    “诗诗如何?”

    “李郎起的名字自然是极好的”

    李贤大笑:“诗诗,李诗诗,我李贤也有‘女’儿了!”

    绣娘可以感受到李贤的喜悦,“李郎,你真好”。

    “我会一直好下去的!”

    李贤许下诺言之后,绣娘昏昏‘欲’睡,看得出,适才那番动作确实耗尽了她的心神。

    医疗技术落后的年月,‘女’人生孩子,往往等于在鬼‘门’关转了一圈,能够母子平安,真的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李贤没有多言,他吩咐绣娘好生休息,然后便带着‘女’儿离开了。

    大户人家,‘女’子分娩之后,为了防止孩子哭闹打搅到她们的休息,多数都会将其带往别处,由‘奶’妈喂养。

    绣娘本想亲自喂‘奶’,此时却困意上涌,昏沉沉地睡着了。

    早就在‘门’外候着的孔黎看到小巧的‘女’娃,不无羡慕地说道:“郎君,绣娘真是好福气,能生出这么美貌的闺‘女’”。

    李贤笑道:“黎儿别急,为夫多多努力便是了”。

    孔黎嗔了李贤一眼,道:“郎君,‘女’娃可曾取名了?”

    “李诗诗,这名字如何?”

    “郎君起的吗?那自然是极好的”

    将‘女’儿‘交’给‘奶’妈喂养之后,李贤低声对孔黎说道:“黎儿,你可知道刚才我在想什么?”

    “郎君想什么?”

    “我在想咱们以后生了儿子应该叫什么名字”

    孔黎果然有了兴致:“叫什么?”

    “李过”

    “何解?”

    “有过改之,无则加勉”

    孔黎可不知道神雕侠侣的典故,他还以为真是李贤自己想出来的,当下不无崇拜地应诺道:“好,等我们有了儿子,就叫李过”

    “黎儿真是乖巧”,李贤笑了起来,很是得意。

    兖州,曹‘操’正与吕布殊死搏杀,分身乏术,无力滋扰青州。平原郡的战事也已经告一段落,在公孙瓒灭亡之前,袁绍‘抽’调不出足够的人手南下复仇,也就是说,一时半会儿,青州北部再无战事。

    李贤之所以回返都昌,一方面是为了平原郡的战事,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接回妻‘女’。

    如今,青州无事,绣娘也顺利产下‘女’儿,北上的两个目的已经顺利达到,李贤再也没了滞留的理由。

    江东战事正酣,此时,正是李贤一举解决袁术的最佳时机,否则,一旦袁术缓过劲来,再想永绝后患的话,只怕难上加难

第384章 张飞的选择() 
c_t;南归徐州迫在眉睫,李贤考虑一番之后,决定与孔黎先行南下。'——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李绣娘由于刚刚生养的缘故不能长途跋涉,故而让其在都昌多修养一段时间。

    此举虽然有些不尽人情,却也无人指责。

    男子汉大丈夫,自然以事业为先,若是时时为家事牵绊,只会为人嗤笑。

    徐州新附,虽然有徐庶坐镇,没有闹出什么‘乱’子,可贼心不死的陶应却依旧跟刘备勾搭在一起。

    陶氏一族在广陵的实力不容小觑,李贤可不想“大意失徐州”。

    此番南下,意义重大,因为李贤打算带上徐盛的神策军reads;。

    青州一地,如今有徐和的玄甲军、周仓的背嵬军、胡庸的背矛军以及太史慈的先锋军,除却先锋军有兵马一万五千人之外,其余三部兵马都有八千人,若是算上赵云的两千骑军,这就是四万一千大军。

    这四万兵马全都是李贤手中‘精’锐,留在青州,可以确保青州无事。

    即便袁绍突然发兵来攻,以青州如今的军力也可以游刃有余。

    带走神策军,为的自然是江东的战事。

    李典、于禁统领一万六千名新卒打的像模像样,与刘备对阵也不落下风。

    不过,要想彻底平定广陵,仅靠新卒是行不通的。

    陶谦‘交’出的两千丹阳‘精’兵虽然‘精’锐,但毕竟不是李贤的嫡系,攻坚克难,不能过于依赖,而且,丹阳兵若是与陶应列阵厮杀,军卒究竟肯出几分力气还是一个疑问。

    这种情况下,徐盛的八千神策军便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盛夏时节,大军开拨,粮秣军械样样不可或缺,其中,避暑‘药’物也是必须品。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大军往南开拨而去。

    为了节省时间,李贤并未与大军同行,而是在亲卫的护送下先行一步。

    麾下无兵无权的孙尚香、张飞也与李贤同行。

    七月,天气炎热无比,这时节蚊虫极多。(。)

    大汉兴平年间,村落城池大多沿河而建。

    没有星罗棋布的居所,多数时候李贤只能风餐‘露’宿。

    蚊香、蚊帐这些家居用品自然是没有的,李贤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段来驱蚊:艾草。

    晒干的艾草点燃之后会散发出一股特殊的味道,蚊虫远避,不敢近前。

    美人作陪,原本应该是美不胜收的画面,可由于多了张飞这个“闲人”,李贤少了很多闲情逸致。

    听闻刘备败退九江的消息之后,头戴面纱的孙尚香倒是心中窃喜,可张飞却闷闷不乐。

    刘备现在怎么样了?

    毕竟是结义兄弟,重情重义的张飞很是挂念。

    这一日,张飞正在树荫下喝闷酒。

    膀大臂圆的大汉,日渐消沉,连武艺也多日未曾磨炼了。

    李贤见状不忍,他来到张飞身边,嘴里道:“刘玄德正在九江,你若是放心不下,可以独自离开,我绝不拦阻”。

    张飞怒瞪着李贤,数步开外的亲卫大为紧张,他们害怕张飞暴起发难,伤到李贤。

    幸好,张飞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冷晒道:“大兄有二哥相陪,自然不会有事,我张飞除了莽撞生事之外又能有什么用处?到了九江,只会添‘乱’罢了”。

    “张飞张翼德怎么变得这么消沉了?我且问你,若我不做阻拦,准你离开,你是去,还是留?”

    张飞目光游离,片刻之后方才叹了口气,道:“去哪里?去江东、去九江吗?还是算了,我张翼德一言九鼎,既然在下邳说要留做人质,那便一定会留下,直到大兄找出真凶为止”。

    李贤摇了摇头,“你真以为刘备会找出真凶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有人杀了孔融,那便定会有蛛丝马迹”

    “时间都过去了这么久,只怕所谓的真相早已经烟消云散了,刘备是个聪明人,我估计他早已经放弃了找寻真相的想法”

    放弃找寻真相,就意味着放弃张飞。

    明知道李贤所言非虚,可张飞心里还是一阵难过。

    难道刘玄德真的放弃了吗?否则的话,为何不见他提供只言片语的线索,反而一个劲的蹿啜张飞离开,而且还对徐州发动了攻势reads;。

    与刘备朝夕相处,张飞自然明白,在刘备心中,一处能够安身立命的所在意味着太多太多。

    然而,想归想,当这种事情真正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张飞只会感觉到悲伤。

    像张飞这种人物,李贤从未动过收入麾下的心思。

    在下邳的时候,之所以将张飞留作人质,打的也是削弱刘备的主意。

    如今,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徐州局势稳定,李贤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刘备呢,依旧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的地盘。

    这时候放归张飞,非但可以收获他的友谊,而且还可以向天下人彰显李贤的气度‘胸’襟。

    一个招贤令不足以让文人大才竞相来投,可若有更多有利于李贤的赞誉之词流传呢?

    良臣择木而息,真正有才能的人,他们评判一个人是否值得投靠,肯定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考量。

    地位决定‘胸’襟,如今的李贤早已不是那个贩‘私’盐的盐丁了,他想在这东汉末年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卑微的身份决定了李贤不能像袁绍那般有着“祖荫庇佑”,他想有所作为,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扩大“名士效应”。

    李贤在斟酌说辞,而张飞却心情复杂。

    这段时间的接触,张飞知道李贤一言九鼎,从不妄言,他既然应允了,那就一定不会食言而‘肥’。

    可是,不知为何,听到李贤没有一丝一毫的挽留,张飞竟然觉得有些遗憾。

    比武艺,张飞自诩强过太多人,比勇武,张飞又怕过谁?

    只可惜,张飞不能像太史慈那般能够总揽青州军事,也不能像胡庸、周仓那样冲锋陷阱,与敌厮杀。

    真正的猛将,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上阵厮杀。

    张飞的丈八蛇矛已经许久未曾饱饮鲜血了,张飞甚至觉得自己的骨头都快要锈掉了。

    武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这样下去,张飞害怕有一天他会拿不起矛,杀不死人。

    对于自诩天下无双的张飞来说,那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过可怕了,只是想一想都觉得悲惨无比。

    考虑一番之后,张飞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去兖州”。

    李贤大为惊讶:“啊?兖州?”

    “不错,我不要一兵一卒,只是想到战场上活动活动筋骨”

    “为何不是九江?”

    “你又何必明知故问,我说过,找出真相之前,我不会回到大兄身边”

    己方人马能够多出张飞这样一员猛将自然是一件好事,李贤心中已经乐开了‘花’,可面上却要作出一副犹豫的模样:“好吧,只要你改变主意,随时可以找我,当然,也可以去找刘备”。

    张飞不屑一顾:“好了,你不要试探我了,再啰嗦的话,我可不保证会不会在战场上误伤青州军”。

    **‘裸’的威胁让李贤心头一跳,他只好妥协起来:“好好好,我不多言便是”。

    张飞这才满意:“放心吧,如果遇到青州军,我会加以照拂的”。

    张飞可不是寻常人,他可是长坂坡吓退十万曹军的张飞张翼德,虽说有杜撰的嫌疑,可张飞确实是一员上将。

    真要是计较起来,这等猛将的承诺价值千金,而李贤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只是一直以诚相待罢了,人心都是‘肉’长的,看来,长久以来的情感攻势没有白费!

    李贤大喜过望:“如此,多谢!”

    “事不宜迟,我这便走了”

    李贤没有挽留,他目送张飞远去,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reads;。

    自打张飞留做人质以来,李贤从未限制过他的自由。

    张飞想去哪里都可以,不过,恪守承诺的张飞却从未夜不归宿,更没有奔行逃走的打算。

    真正的信义之士,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底线,李贤明明放任他自由,可张飞却给自己设下了牵绊,这种矛盾的心态,常人难以理解。

    九江郡,袁术麾下大将桥蕤为孙策斩杀,纪灵、陈济使出浑身解数才保住袁术‘性’命,进而成功突围。

    袁术一败涂地,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兵马不过万余的孙策比起来,袁术还有一定的实力。

    刘备、陶应合并一处,实际有兵马八千人,对外诈称两万。

    许久未经战事的九江郡一时之间风云际会,袁术、孙策、刘备三分竞相登场,都想争夺这块富庶之地。

    三方人马中,孙策是李贤的盟友,而袁术、刘备都是李贤的敌人。

    作为李贤的得力部将,李典、于禁自然要秉承李贤的意志。

    在李贤看来,刘备是心腹大患,而袁术徒有军力,却无与之相应的才能,不足为惧。

    李典、于禁深以为然,于是,他们得了李贤的许可之后便统领兵马奔赴九江,进一步对刘备形成威慑。

    刘备本想趁机占据九江,以作根基,谁曾想李典、于禁如同附骨之蛆,着实讨厌的很。

    陶应虽与刘备联手,可他却对九江的地盘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夺回徐州。

    若不是想借助陶应在徐州的影响力,刘备早就与其分道扬镳了。

    连番打击之下,陶二公子虽然有所成长,可却依旧不是一名称职的盟友。

    对此,刘备虽然无奈,却也别无选择

第385章 袁术之忧() 
c_t;九江郡内,孙策与袁术对峙,徐州军与刘备对峙,四方人马谁也没有一口吃掉对方的底气。80txt。访问:。

    数月之前,袁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五万大军讨伐徐州,群雄为之侧目,可谁曾想,只是眨眼间的功夫,一切都变了。

    庐江、丹阳纷纷失守,就连袁术的大本营九江郡都岌岌可危,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一个,那便是孙策。

    得了李贤资助的军械之后,孙策实力大涨,他借助孙坚的人脉,一路势如破竹。

    庐江多地郡县不攻自破,郡县官员纷纷投诚孙策,孙策的兵马非但没有折损,反而有了进一步增强。

    反观袁术,急惶惶的班师回援之后,军心散漫,空有骇人的军卒数量,然而却没有与之相应的战斗力。

    当周瑜用计成功截杀了袁术的数千兵马之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袁术是个纸老虎,不足为惧reads;。

    合‘肥’城,袁术正在营中喝闷酒,战况不利之后,他连寻欢作乐的心思都没了。

    纪灵、陈纪等人心急如焚,纷纷谏言。

    “使君,徐州李典、于禁虎视眈眈,江东孙策居心叵测,须得早做谋划呀”

    袁术怒瞪着双眼,嘴里道:“谋划个鸟!当日若不是听信尔等谗言,我又怎会出师北上?若是大军驻守九江,又怎会让孙策这等无义小人偷袭得手?”

    向来与陶应、刘备‘交’好的桥瑁哑口无言,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去纠结谁是谁非已经没有丝毫意义了,早些想出破解之道才是正理。'热门。'

    纪灵厮杀敢战,是员难得的猛将,然而,出谋划策却非他所长。陈纪倒是想出一策:“使君,刘备、陶应帐下有万余兵马,值此紧要关头,理应让其分忧”。

    不提刘备还好,一提刘备,袁术更是怒火中烧,“忘恩负义的小人提他们做什么?”

    桥瑁很是尴尬,自打袁术与孙策‘交’战以来,刘备与陶应始终未曾赶来增援。

    当袁术信使前去催促的时候,刘备都以徐州军攻势过猛的理由搪塞了。袁术闻听之后自然勃然大怒,刘备、陶应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如果不是他好心收留,哪里会有他们的今天?

    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竟然无人来援,这让袁术情何以堪?

    桥瑁环顾左右,陈纪、纪灵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显然,这时候没有人会为刘备美言。

    想到宅院中刘备送来的美‘玉’、珍宝,桥瑁硬着头皮说道:“使君莫恼,刘玄德为人宽厚,想必不是无义之辈,之前未能及时赶到,应该是有难处”。

    袁术不屑,他大步行至桥瑁跟前,冷幽幽地说道:“元伟对刘备如此有信心?”

    北上徐州,桥瑁出了大力,如今无功而返,连老窝都被人抄了,袁术当然满腔怒火。

    若是桥瑁慎言慎行也就罢了,袁术总不会直接寻他的错处,可现在,刘备失期未至的情况下,桥瑁竟然还敢为刘备辩解,这让袁术抓住了痛脚。

    此时,一个应对不妙,只怕新账老账一起算的可能‘性’极大。

    桥瑁打了个寒碜,干笑道:“使君说笑了,我与刘玄德不过泛泛之‘交’罢了”。

    袁术翻了个白眼,“喔?”

    “袁术这是对自己不满呀”,桥瑁心道不好,他急忙补充道:“刘玄德南下广陵之时,使君对其多有援助,如今,刘玄德麾下兵强马壮,自是他投效报恩的机会,我桥瑁不才,愿意充当说客,说服刘备举兵来投”。

    “嗯?你可有把握?”袁术虽然对刘备有万般不爽,可他却也明白,如果没有刘备相助,一旦徐州军与江东军联手,他麾下这些残兵败将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桥瑁‘毛’遂自荐,愿意说服刘备出兵,这让袁术对他的恶感削减了几分。无论如何,只要能够说动刘备出兵,袁术便打算暂且饶他一次。

    “不敢说十成把握,不过仔细想来,只要刘备良心未泯,他便不会袖手旁观”

    陈纪这时候笑道:“元伟若想大功告成,不妨先去见见陶应,此人一心想占据徐州,可以加以利用”。

    桥瑁拱了拱手,以示谢意,“元方此计甚妙,多谢了”。

    将军韩浩摇了摇头,嘴里道:“我听说刘玄德与陶应合军一处,同为一体,即使见了陶应只怕也无济于事呀”。

    多嘴的夯货!

    桥瑁对韩浩腹诽不已,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使君勿忧,刘备麾下虽有兵马,可却没有钱粮补给,除了共讨孙策、李典之外,他再无退路”。

    “青州刺史孔融死因蹊跷,据说刘备嫌疑最大,如此狼子野心之辈难保不会对九江郡生出窥视之心”

    桥瑁吸了口冷气,这‘混’账是想把刘备往死里整呀。

    可以想象,一旦袁术缓过劲来,第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刘备reads;!

    袁术可以容忍懒散、无能却不能容忍背叛。

    如果刘备、陶应真的像孙策这般反了,袁术一定会彻底疯狂。

    真要是那样,最先遭殃的一定是桥瑁这种与刘备友善之人。

    想到可怕之处,桥瑁急忙为刘备辩解道:“孔融之死,李贤捡了个大便宜,至于刘备,倒像是背黑锅的”。

    袁术的耐心消磨殆尽,他连连挥手,没好气地说道:“别他娘的废话了,三日之内,我必须看到刘备的兵马出现在合‘肥’,否则的话,我便与徐州联手,先除掉他们”。

    桥瑁急忙应诺:“使君静候佳音便是”。

    “好了,快去吧”

    “喏!”

    桥瑁走后,陈纪又道:“荆州牧刘表兵强马壮,使君不如快马向其告急求援”。

    袁术在淮南的时候,正是刘表与曹‘操’一道联手将其驱逐出境。

    无数个夜深难眠的日子,袁术都在心中盘算,何日才能逆流而上,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