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了李贤的大力相助,孙策注定要名扬天下。

    “使君如此自信,想必另有后手,只是,同时招惹袁术、袁绍、曹‘操’这等敌人,使君就不怕引火烧身吗?”

    李贤不屑一顾:“有事情可不是你怕就不会发生的,曹孟德,虎狼之辈也,我与他之间早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至于袁氏兄弟二人,他们一南一北,恰好堵了我北上南下之路,与他们冲突也在所难免,若能一战换取数年之安危,我甘愿一战!”

    陈宫听得悠然神往,与匹夫之勇的吕布不同,李贤言语间包涵的自信让人生出一股信服的感觉,就好像青州军取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一样。

    吕布的自信,有时候只是妄自尊大,可李贤的自信却截然不同,青州军的强悍的军力,李贤积攒下的丰厚财力确保他可以傲视群雄。

    哪怕举目皆敌,那又如何?

第372章 陈宫的抉择() 
c_t;修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80txt……

    陈宫自诩学究天人,只可惜未遇良主,白白‘浪’费了一身所学。

    刘岱不必多说,其人莽撞,难成大事,若不然也不会为卞喜所害;曹‘操’倒是有伯乐的名头,麾下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只可惜,深入接触之后,陈宫发觉曹‘操’多疑好忌,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吕布眼高于顶,是个彻头彻尾的武夫,他一直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与之共事,陈宫总觉得格外疲惫。

    前前后后三任刺史,足足耗费了陈宫四五年的时间,闲暇之际,陈宫忍不住会想,人生碌碌,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富贵荣华?陈氏在兖州颇有势力,即便陈宫坐吃山空,也足够他挥霍一辈子。

    权势地位?陈宫早已经看透了,如果找不到乐趣,便是身居高位也毫无意义。

    难道就这么隐居乡间,再不理世事?

    陈宫终归是不甘心的。

    凭什么荀彧、徐庶、审配之辈声名在外?而陈宫却担负着背主之名?

    若不是为了兖州、徐州的黎民百姓,陈宫又怎会背弃曹‘操’,迎立吕布?

    用心良苦无人懂,陈宫觉得人生寂寞如雪reads;。

    有时候,人若是太过聪明,会活的很累,陈宫看透了吕布,知道此人绝非明主。

    天下间,还有谁值得陈宫投靠?

    青州李贤,年轻气盛,文治武功颇有建树。

    一封别开生面的招贤令,楞是打破了“德才”兼备的垄断地位,让一些‘私’德有亏却有才能的家伙有了奔头,这份魄力,放眼天下,寥寥无几;古来今往的人头税延续了近千年,可李贤愣是取消了,一同取消的还有名目繁多的商税,取之以田亩纳税,最值得称赞的是,李贤要求以粮粟代替银钱来缴纳,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粮食才是所向披靡的硬通货,李贤此举,可谓高瞻远瞩……

    一样一样盘算下来,李贤似乎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一样都令人称道。(

    陈宫告诉自己,如果天间还有唯一一个人值得投靠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李贤,也正因为如此,当吕布恳请陈宫出使青州的时候,陈宫略一思索便应诺了下来。

    借此机会再去都昌瞧瞧李贤也好,如果真是无可挑剔,改换‘门’庭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反之,如果李贤徒有虚名,陈宫便绝了投靠的心思。

    谁曾想再度接触之后,李贤三言两句就让陈宫彻底信服了。

    没错,李贤就是陈宫一直在等待的明主!

    用多了‘阴’谋诡计,这一刻,面对李贤,陈宫直截了当,一揖到地,嘴里道:“如若使君不嫌,某愿为使君驱使!”

    “什么?”李贤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容置信的模样。

    陈宫倒是显得镇定十足:“如果使君不嫌弃我才学低微的话,我希望能够为使君效力”。

    这回李贤听明白了,陈宫是想跳槽reads;!

    好嘛,吕布派来的使者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李贤的臣子,这要是让吕布知道了,铁定会气炸了肺,不过,相对于陈宫可以带来的帮助,所谓的负面影响压根不算事儿!

    一直以来,李贤麾下武将颇多,可文臣极少,只有徐庶算是最嫡系、最趁手的得力谋士,其余几人,像徐干、管宁之辈,指望他们出谋划策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虽有才能,可经过历练之前,顶多能够执掌一县之事。

    招贤馆设立已久,也为李贤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可是智谋无双的人物,李贤却是一个也没见着,。

    眼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跳槽的大才,李贤哪里会放过?

    “啊哈哈,我得先生,如得十万‘精’兵矣!”

    陈宫心里美滋滋的,被人夸赞的感觉自然是极好的,尤其是被自己心仪的明主欣赏,这种舒爽,简直难以言语!不过,这时候自然要谦逊一番,不然只会显得自己太过狂妄:“使君谬赞了”。

    李贤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嘛,一早上喜鹊就在枝头叫,还真是喜气盈‘门’!”

    陈宫只是笑着并不多言。

    李贤没有提吕布,陈宫也没有。

    李贤没有提,是因为他已经下定决心,就算与吕布决裂,也一定要将陈宫留下来;陈宫不提,是因为他相信李贤,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处理不好,以后何成大事?

    新晋的君臣二人组,很是默契,仿佛相识十数年的老友一般。

    这时,外头忽有军卒来报,说辽东大船已然入港,千余骑卒正在卫卒的监视下缓缓下船。

    李贤喜道:“哈哈,真是双喜盈‘门’,公台,来,随我一起去瞧瞧,嗯,速去通知赵云,就说我为他准备的‘精’锐骑卒已经到了,让他速去港口”。

    “诺!”

    军卒接令而出,倒是陈宫一头雾水。

    青州与辽东素有往来,这不是什么秘密,两者用海船联络,这也是题中之义,可怎么听李贤讲,辽东是将‘精’骑送了过来?

    公孙瓒莫非是疯了不成?

    在袁绍兵马大军压境之下,公孙瓒‘精’锐还敢‘抽’调兵马南下,难道他就不知道死字是什么写的吗?

    不对,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见惯了尔虞我诈,陈宫宁愿相信着是一个‘阴’谋,“敢问使君,‘精’骑从何如来?”

    李贤神秘地笑了起来:“这其实只是我与公孙瓒‘交’易的一部分,具体情形,公台一看便知!”

    陈宫微微颌首,不再言语。

    李贤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份上,陈宫若再打破沙锅问到底,那就显得太没水准了。

    身为一名合格的谋士,什么时候可以问,什么时候问什么,这都是一种艺术,需要察言观‘色’,开动脑筋的。

    出了郡府,李贤、陈宫一人一骑,身后跟着黑压压一大片甲士,哗哗的甲叶撞击声格外强劲。

    青州甲胄已然闻名天下,无论是敌是友,得到青州君甲之后都是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只可惜,不知李贤是不是有意而为,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吕布,他们所获甲胄的数量总计在两千以内,超出这个数额,李贤可就拒绝提供了。

    匠工营昼夜不息地劳作,所产甲胄的数量只有李贤以及寥寥几个人知晓,陈宫初来乍到,自然不清楚详情,不过,这却不妨碍陈宫猜测:青州一定还留有更多的甲胄!

    李贤到底有着怎样的实力?

    赶路之际,陈宫忍不住回首反顾,身后的甲士已然踏马而行,马蹄轰隆隆作响,甲士利刃入鞘,目光直视前方,奔行间没有一人‘交’头接耳。

    行动如风,令行禁止,当世之‘精’锐不过如是!陈宫心中赞叹

第373章 雇佣兵抵达() 
c_t;青州境内有多条河流,途径都昌的潍水便是其中一条。'。超多好看小说'——

    潍水发源自沂‘蒙’山脉,由北向南流入大海,河流的水流量不大,但也足以支撑千斤上下的船只行驶。

    后世里,潍水所属的潍坊比不得烟台、青岛这样的大港,名头不大,然而,东汉末年,毗邻都昌的特殊位置让潍水的入海口成为一处独特的所在。

    隔着老远,忽忽的海风便让人闻到了海的气息。

    陈宫喜欢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极少到海边出游。

    此番,跟着李贤策马奔驰了二十里,陈宫终于再度见到了海。

    与印象中荒凉的景象不同,海岸边,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船只,一条宽敞的官道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海港。

    来来往往的船夫蚂蚁一般从船上往下搬运着东西,陈宫眼力极佳,他好像看到了几百名身着铠甲的军士在船边。

    马嘶声、民夫的呼喊声、军卒的斥骂声不绝于耳,陈宫从未在海边见过这般景象,一时之间不由得惊呆了。

    自古以来,海边都是人烟稀少的,因为沿海地区不利于耕地种植,而造船技术的落后,也使得海中捕捞危险至极,多数时间内,渔夫下海都是在拿命来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船毁人亡。

    潍水港,数年之前也荒凉无比,仅有的几十户人家以捕鱼为生reads;。

    然而,自打糜氏出海的船队将泊地选在此处之后,村落的人丁陡然间兴旺起来。

    先是一座军营拔地而起,紧紧地驻扎在港口之旁,接着,数千名民夫齐心合力修缮出一条宽敞的石路出来。'——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即便是雨水丰沛的季节,官道也不会积水。

    宽敞的官道每过一段时间总会繁忙起来,长途跋涉而来的海船也总会带来一些海外奇珍,这些货物在中原地区都是抢手货,吸引了众多的商贾。

    繁忙的港口完全改变了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在村内外安身立命,繁衍生息。

    李贤与陈宫看到的,正是一副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哒哒哒”清脆的马蹄声在官道上传出了老远。

    李贤一行人连同护卫,足足有三百多人,这样一支骑兵队伍第一时间引起了港口哨塔的注意。

    若非先锋亲卫已然前行通秉,说不定轮值的军卒已经吹响了示警的号角声。

    “使君已至,尔等快快迎接”

    港口处的军卒听闻李贤到来之后急忙狂奔疾走,四处告知。

    留守的军卒的也就罢了,他们急忙正理衣盔,摆出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以待检阅,可那些刚刚下船的北地青壮就没有这种‘精’神了。

    从未坐过海船的游牧骑卒,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家伙之外,多数人都有些晕船。

    当然了,对于游牧骑卒来说,他们与青州军之间最大的问题便是沟通问题。

    游牧民族只有极少数人会说汉话,而青州军懂得外族方言的人跟是少之又少。

    幸亏辽东公孙瓒准备充分,为李贤留下了两名汉人通译,不然的话,便是孙武在世也绝难练出一支‘精’锐出来。

    潍水港,除了不懂汉化的外族骑兵之外,无论民夫还是军卒这一刻全都为李贤欢呼。

    如果不是李贤,一旦公孙瓒为袁绍所破,袁绍的十万大军定会择机南下,那时候,青州能否坚持住依然是一个未知数,眼下,公孙瓒在李贤的支持下依旧苟延残喘,最大限度地位青州军拖延了时间。

    李贤恰恰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打马来到港口,李贤见到一伙又一伙面目疲惫,呕吐不已的外族青壮。

    显然,这些晕船的家伙就是公孙瓒送来的骑军了。

    外族骑卒的待遇与普通军卒相仿,只在获取战利品一条上‘门’做出了修改,制定四六分成,也就是说,一旦外族骑军获胜,他们可以取走六分战利品,而官府只能拿走剩下的四成,如此一来,绝对可以勾起雇佣兵的积极‘性’。

    千里卖命只为财!

    为了鼓动这些外族骑军,公孙瓒下了重礼,又替李贤许下重诺,这才让人渡船而来,否则的话,从未来到海边的这些人绝对不会抛家弃‘女’,到这里来遭罪。

    散散两两的外地军卒或是盘膝而坐,或是聚拢在一处,他们都在谈论下一步的动向。

    临来之前,外族骑军们对以后的差事心知肚明,无非是杀人罢了!

    西侧的一条大船上,最后几名游牧骑卒已然下马,他们都看到了李贤的招牌,了解此人是个大官儿,却不知道官职到底有多大。

    “医官都到了吗?”

    李贤翻身下马,对迎来的一名军尉问道。

    “回使君,医工营的医官已经到了,正在熬煮汤‘药’”

    李贤微微颌首:“让他们好生检查一下,莫要染上什么病,这些家伙都是以后骑卒‘精’锐,是我‘花’费大代价招揽来的,懂吗?”

    “明白,我等必定竭尽所能,绝不误事”

    “那便好”

    谈话间,一个头扎‘花’鞭,身披皮甲的壮硕男子大步向李贤行来reads;。

    护卫营的军卒生怕这男子对李贤不利,正要上前将其拦下。

    此时,那男子用生涩的汉语说道:“我是木陀部的铁力,见过贵人”。

    李贤看了陈宫一眼,饶有兴致地说道:“铁力是吧,一路跋涉倒是辛苦你们了,不过到了这里,只要你们卖力厮杀,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铁力笑道:“有‘肉’吗?”

    “有酒有‘肉’!”

    铁力‘舔’了‘舔’嘴角,道:“你们汉人的酒水最是甘醇,就是有些贵了”。

    李贤大笑:“不妨事,以后你们族中的勇士想喝多少就有多少!”

    铁力瞪大了眼睛:“果真如此吗?”

    “有一个前提,那便是你们要听我的号令,不得肆意妄为!”

    铁力迟疑一番,道:“去岁大雪,冻死了大半牛羊,我们部落粮秣无多,为了让妻‘女’活下去,大家才愿意南下闯‘荡’,只要贵人言出必践,我们必会效死”。

    李贤笑道:“放心吧,对于真正的勇士,我一向不吝啬赏赐,此番你们既然来了,就一定不会后悔”。

    “为什么?”

    “等你们休息妥当之后,会有人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去了你们就知道了”

    李贤答的含糊,更是吊人胃口

第374章 你行你上() 
c_t;铁力在骑卒中颇有地位,李贤与之‘交’谈的时候,几十名北地青壮围拢了过来,大有一探究竟的意图……

    若非青壮赤手空拳,对李贤没什么恶意,否则的话护军亲卫绝对不会允许他们贴的这么近!饶是如此,一众军将还是暗自打起了‘精’神,以备不测。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谁也不知道这帮蛮子想着什么!

    李贤骨子里是根深蒂固的大汉民族主义者,对这些乌桓青壮,他起的也不过是利用的心思。

    真正的历史上,汉人建立的文明三番两次毁于游牧民族之手,让人扼腕而叹,眼下,李贤穿越而来,自然不会让五代十国惨况重现,他要力所能及的壮大己方实力,也只有这样,中原王朝在统一的历程中才不会折损太多实力,进而才会有足够的能量来应对外族入侵。

    五胡‘乱’华,实在是中华民族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汉人如猪‘肉’,数量锐减,若非出了杀胡令,汉人能否存在都是一个问题。

    李贤熟读史书,对那段心痛的历史刻骨铭心,他无数次的告诉自己,如果可以,他要竭力扭转那歪曲的历史。

    如何应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无非是最好的选择!

    眼下,李贤的骑卒力量不够强大,而征战四方少不了所向披靡的骑军,因而,在往后的日子里,李贤借重乌桓部落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言语间他显得循循善‘诱’,令人浮想联翩。

    ‘交’谈用的是汉话,装束截然不同的乌桓人听了觉得晦涩难懂,这时候,两名通译派上了用场。

    在李贤的授意下,通译将‘交’谈的内容一字一句地翻译成土话,方便乌桓青壮理解。热门

    一番攀谈过后,包括铁力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李贤的‘欲’语还休吸引住了。

    都说汉人富庶,而李贤所辖地区与公孙瓒相比更是强了不止一筹,难道说,这有什么意外惊喜不成?

    长时间的舟车劳顿使人身心疲惫,不过,李贤意犹未尽的言语让人心痒难耐,到底有什么?

    铁力心中犹若猫挠了一般,“敢问贵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去处?我们现在可否一探究竟”。

    李贤笑道:“你们的人马可曾尽数下船?”

    “回贵人,大部人马都已下船,在海上折腾了这么久,勇士们早就想下船了”

    李贤放眼四望,不少乌桓青壮正在呕吐不已,都是在草原上奔驰惯了的角‘色’,何曾坐过海船出海?一路行来,没有一人发病,这已然是近乎奇迹一般的存在。

    铁力身体强健,完全不受船运影响,李贤有心带他去开开眼界,又怕其余人等滋事,所以他略一沉‘吟’,道:“时间还早,待会儿等你的族人休息妥当之后我再带你们去开开眼界”。

    “好吧,铁力随时跪差遣”

    李贤随手往地上一指,道:“坐下吧,我有几件事情要问问你”。

    “贵人想知道什么?”

    “南下之前,辽东的战况如何了?”

    “公孙瓒将军敌不过袁绍的‘精’锐大军,若非麾下有一支铁甲军,早已经败了”

    李贤心头一跳,他没想到自家甲胄竟然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连这些乌桓蛮子都知道。

    正斟酌说辞间,赵云打马而来。

    白马银枪赵子龙一人一马,英姿飒爽。

    赵云在辽东的时候,虽然身份不高,然而却参与了几次厮杀,在乌桓人中颇有威名,因而,南下的乌桓青壮竟然有人认出了他。

    “是赵子龙”

    有同伴不晓得赵云的厉害,于是,那青壮便饶有兴致地诉说着赵云的经过,众人听罢,全是吸了一口冷气。

    游牧民族最重勇士,其实是像赵云这种极善马战的勇士,在骑卒间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唏律律,战马人立而起,赵云目光如电,扫过了下船的近千人。

    “末将见过李使君”

    “不必多礼,你瞧瞧我给你找寻的这帮帮手如何?”

    赵云毫不客气地评价:“目无军纪,虽有马术,却算不得‘精’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