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鼓作气,透阵而去,刘备只觉得酣快淋漓,不过他明白,这时候不是扩大战果的时候,早些离开这里才是正经事,他瞥见关羽、张飞犹在冲杀,当即呼喝道:“云长、翼德,莫要恋战!”

    宋宪虽败,可焉知附近没有他人兵马?

    关羽明白这时候不是好狠斗勇的时候,他一刀斩了两名军卒之后便打马归阵,张飞杀得‘性’起,不愿收手,刘备再三呼喝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回返军阵。

    “大兄,好不容易杀个痛快,为何如此着急?”

    刘备知道这些时日张飞憋屈的很,不过,吕布、李贤势大,一旦耽搁太久,很容易被其缠上。

    打了宋宪,万一惹来吕布,那岂不是自找死路?

    仗打到现在,刘备已经无法忍受任何损失了。

    不过,刘备知道,跟张飞这等夯货,万万不能讲些大道理,他便说出一条贴切的原因:“军中粮秣无多,早些寻处乡堡,借些粮秣才是要紧事”。

    提起吃食,张飞的肚子“咕咕”直叫,他涨红了脸,骂骂咧咧的,“要不是淳于琼这等贼子,俺们哪用吃这苦,受这罪!”

    关羽心情也很是不爽,不过他看到刘备面带不虞之‘色’,当下喝斥道:“翼德休要聒噪,等到了曹孟德的地界,想必他会帮衬一二”。

    “曹‘操’不是新败吗?他的虎豹骑不过了了,指望他,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寿光城外的战事实在是败的太不甘心了,如果虎豹骑能够歼灭太史慈,如果淳于琼的河北卒能够多坚持一阵子,刘备又怎么会沦落到今日这般田地?

    张飞话粗理不糙,其余几人听了都暗暗颌首。

    关羽哼了一声,不再多言。

    刘备生怕关、张二人起了间隙,急忙圆场道:“都是我刘玄德无能,连累诸位兄弟陪我遭罪,唉!”

    “大兄何处此言”

    “大兄莫非不拿我们当兄弟吗?”

    “主公莫要如此!”

    一番劝解之后,大军再度上路。

    刘备自然不知道,如果没有李贤这只穿越而来的杀才,他早已经做了糜氏的入幕之宾,抱得美人归了……

    东阿城,曹纯跪拜在地,久久不敢抬头。

    听闻前因后果之后,曹‘操’叹了口气,道:“子和,这事不怪你,却是我小觑了李贤,没想到他麾下兵马竟然强悍如斯,是我大意了”。

    曹纯原本已经做好了领罪受罚的准备,哪曾想,等了半晌却等到这么一句宽慰之言,“主公,败军之将不惩治不足以定军心,请主公责罚”。

    曹‘操’搀起曹纯,道:“妙才已去,子孝与你便是我左臂右膀,这次是我考虑不周,却是怪不得你”。

    “主公!”

    戏志才这时候出言劝解:“使君,既然子和将军执意受罚,不如就成全了他”

第302章 陶谦的决断() 
c_t;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戏志才是在曹‘操’丢失兖州之后投靠的谋士,他慎言谨行,一直颇得曹‘操’信赖……

    曹‘操’也知道,戏志才从来不虚言妄言,今日曹纯甘愿受惩,戏志才让曹‘操’顺水推舟应诺下来,其中定有原因,“虎豹骑多是新卒,子和之败,非战之罪,先生为何要我惩处他?”

    言语间,曹‘操’多有维护之意,这让曹纯更是感动,不过,他却没有憎恨戏志才。

    打了败仗,理应受罚,不然如何服众?

    听到曹‘操’问询,戏志才不急不缓地说道:“自古以来赏罚分明方为长久之道,眼下,我军新败,军卒士气低落,一味的宽容优待只会滋长他们的惰‘性’,倒不如借着子和将军的由头,敲山震虎”。

    说好听的叫敲山震虎,说不好听的就是杀‘鸡’儆猴。

    曹纯一心忠于曹纯,闻言只会也不恼怒,只是说道:“志才先生言之有理,子和甘愿受罚”。

    曹‘操’眉头紧锁,从徐州回返兖州之后,他已经败给了吕布两次,虽说折损的兵马不多,可对军心士气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一次,虎豹骑北征寿光,原本想削弱李贤的实力,坏掉他的好事,却不曾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连虎豹骑军卒都折了大半。

    要不是曹纯灵醒,及早‘抽’身回返,虎豹骑还不知道会折损多少!

    如果可以,曹‘操’实在不愿意惩处曹纯,然而,形势比人强,如果不做些面子文章,回想军将人人效仿,那曹‘操’如何统军?

    想到这里,曹‘操’叹了口气,道:“曹纯败军之将,不惩治不足以平军心,来人呐,除去甲胄,杖责五十,罚俸三月,降为军尉,仍准其代领虎豹骑,戴罪立功”。

    “诺reads;!”

    不多久,外头便传来劈哩啪啦的军仗之声。

    曹‘操’听得脸‘色’‘抽’搐不已,戏志才倒是神‘色’如常。

    “先生,李贤小贼多次坏我好事,怎奈我分身乏术,无法讨伐北海国,不知先生可有妙计,让我出一口恶气?”

    戏志才略一沉‘吟’,嘴里道:“刘备败走之后,乐安国便沦落李贤之手,使君若想惩治李贤,不如借刀杀人,让那袁本初做出头鸟”。(。’)

    “淳于琼虽然也败了,不过辽东战事正紧,只怕袁本初不肯‘抽’兵南下”

    “前些日子使君不是搜罗了许多李贤与公孙瓒‘交’易的凭据吗?不如使人快马送与袁绍,那袁本初一心平定辽东,绝不会容许李贤这个变数出现”

    曹‘操’吸了口气,“谁也没想到李贤竟然敢走海路,不过那袁本初也不是傻子,李贤与公孙瓒眉来眼去,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若想让他出兵,只怕仅这一点筹码远远不够”。

    “使君却是忘了,如今北海国有何物产?”

    曹‘操’想了半晌,忽而不确定地说道:“铁甲?”

    戏志才击掌赞道,“不错,就是铁甲,北海牟平有铁矿,这早已不是秘密,只要使君与袁绍相约出兵,事成之后两家共同瓜分铁矿,想必袁本初不会拒绝”。

    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麾下兵马虽多,可都面临实力膨胀过快,军械装备不够‘精’良的问题。

    如果能够攻入牟平,夺得铁矿,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曹‘操’听得颇为意动,“此计甚妙,只是这一来一回只怕耽搁太多时日,万一李贤与吕布合兵一处,攻我城池,这又该如何是好?”

    戏志才笑道:“使君忘了一个人,有他在,李贤必不能如意”。

    曹‘操’不解:“喔?是谁?”

    “刘备刘玄德”

    曹‘操’恍然,“寿光城一役,刘备必败,他往何处去却无人知晓,如何借他之力?”

    戏志才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如果我所料不差,刘备必往兖州来”。

    曹‘操’也是个聪明人,戏志才这么一分析他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帮衬刘备,用他来牵制李贤?”

    “不错,此为驱狼吞虎之计”

    “只是不知刘备所存兵马几何,能否抵得住李贤大军?”

    “使君莫忧,刘备麾下关羽、张飞都是难得的猛将,有他们在,足以应对李贤万余兵马”

    曹‘操’松了口气,李贤兵马总计不过三万之数,占据乐安国之后,他肯定要分兵把守,防备袁绍,这样以来,李贤手中的可用之兵不过两万人,如果刘备能牵制一部分,也就不枉曹‘操’拉他一把了。

    耗费一些钱粮便能凭添一助力,这样的好事打这灯笼都难找。

    曹‘操’没有犹豫,当即拍板定夺下来。

    此时,北海国内,徐盛正为李贤‘操’练新卒。

    两万新卒,一旦形成战力,北海国将再无可惧之人。

    李贤难得清闲下来,后院中,李绣娘与孔黎相处的不错。

    孔黎年纪虽小,却有着一副大‘妇’模样,而李绣娘自知身份低微,不敢与之争宠,两方相处,倒也算其乐融融。

    不过,李贤一直想要的大被同眠,却是一直未能如意。

    自从李贤执掌北海国大权之后,糜缳往来都昌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了。

    如果不是估计坊间流言,糜缳甚至打算久居下来。

    孔黎、李绣娘养在家中,她们不喜外出,糜缳却生‘性’好动,一旦李贤空闲,她便缠着李贤,二人肌肤相亲,除了鱼水之欢之外,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都做了reads;。

    有时候李贤也想狠狠心,要了糜缳,却有觉得有些不尊重对方。

    都到了这时候了,难道刘备还能抢了过去?

    李贤暗自嗤笑,反正糜缳已经成了自己的碗里‘肉’,早吃晚吃都是自个儿的,如果现在吃,倒是会给人留下一个急‘色’的印象。

    再者,孔融亡故不过数月,如果这时候李贤迎亲纳妾,恐为千夫所指。

    位高权重,却也不是全无顾及,李贤原本出身便不好,如果再不注意收敛,只怕前来报效的人会越来越少。

    按照徐庶的提醒,征得陶谦同意之后,李贤将招贤馆设到了下邳城,一旦徐州有良材投靠,招贤馆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钱粮米粟,以供路途所用。

    这等明目张胆挖墙角的行径,如果换做其他人,早就将人打杀了,了偏偏陶谦欠着李贤恩情,不敢造次。

    扬州的战事如火如荼,如果不是李典、于禁,徐州兵早已经败下阵来。

    这时候,别说设立几个招贤馆了,便是让陶谦破财消灾,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陶谦很多事情都已经想开了。

    以陶商、陶应的本领,如果将徐州基业‘交’给他们,只会害了他们,可这偌大的家业不给自家儿郎,还能给谁?

    之前,陶谦属意刘备,认为刘玄德颇有仁义之名,他救援孔融,对民甚厚,由他执掌大权,应该不会亏待了陶氏一‘门’,然而,后来,李贤横空出世,多次出兵救援徐州,于情于理,陶谦都欠着李贤天大的人情。

    恰好,孔融死的不明不白,刘备身上也沾了些污名,陶谦心里的那杆天枰便不由得往李贤这边倾斜了一些。

    扬州袁术北上窥视的时候,北海国内兵力不多,可李贤还是凑出两千兵马相援,所来兵马不多,然而领兵大将却是难得的良将,渐渐的,陶谦打定了主意,如果李贤打败袁绍、刘备、曹‘操’三方联军,过些时日便将这徐州‘交’给他!

    陶谦身体抱恙,岁数也大了,眼瞅着时日无多,这时候,他麾下的文武将领便有了别样的心思。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陶谦待人宽厚,极少打杀责骂,可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主公,又会有怎样的境遇?

    良臣择木而息,有不少人开始暗中勾连打算,到底怎样才能牟取最大的利益。

    徐州不必北海国,北海国内孔氏一族根深蒂固,初此之外鲜有几家传承久远的大族,可徐州却不同了,这里的陈氏、程氏、曹氏、糜氏都不是个好相与的。

    地方上的大小官吏都为这些世家大族所用,如果继任者不能取得这些大族的支持,只怕政令不出下邳城,而且处处都会受到掣肘。

    李贤自然不知道陶谦已经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这一日,他正搂着绣娘翻云覆雨。

    后世里学到的那些羞人的招数,李贤一一施展出来,倒是让绣娘********,讨饶不已。

    李贤毕竟年轻力壮,每日又坚持锻炼,虽然比不得赵云、太史慈这等猛将,可也是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的水准,偏偏绣娘又敏感的很,由她一人‘侍’寝,李贤极难尽兴。

    “李郎,若是在外头有相中的姑娘,不如就收了罢,孔家娘子也是大度的,不会与你计较”

    李贤心中得意,封建社会就是好啊,三妻四妾都不多,不过,他知道‘女’人心海底针,万一对方心口不一,自己兴冲冲地应诺下来,那岂不是伤了伊人心,当然了,该坦诚的还是要坦诚,不然显得不够磊落:“我与糜缳的事情你也知道,等糜氏定下日子,我便娶了她,除此之外,我心中再没有旁人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郎便是多纳几人也不妨事”

    李贤打了个哈哈,没有接话。

    两个婆娘如鱼得水,三个婆娘只怕就要有些矛盾了,要是再多,这后宅只怕永无宁日

第303章 求贤若渴() 
c_t;十日之后,太史慈率领大军回返都昌城……ww。

    出征时两万三千人马,此番凯旋,只有一万三千人来到城外,乐安国新附之地,周仓统领六千背嵬军留在了临济城,而赵云麾下的千余骑卒追逐刘备,早已经进入兖州境内,其余的三千人却是战死在乐安国,无法生还了。

    李贤率领官吏出城相应,酒‘肉’犒赏自然是不曾短缺了,论功行赏的事宜也已经提上日程,只等准备妥当之后便发放钱粮。

    之前,北海军尚未回返的时候,郡国内不少人心中揣揣,他们生怕曹‘操’的兵马从兖州杀过来,现在,太史慈凯旋而来,郡国上下宛若吃了定心丸一般,他们告诫自己,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何必杞人忧天?

    北海军卒跋涉数百里,厮杀数十阵,早已经是身心疲惫,显然,不经过一番休整的话,北海军是难以发挥出战力的。

    将麾下兵马在城外安置妥当之后,太史慈便随着李贤进入郡府。

    寒暄过后,李贤迫不及待地问道:“子义,乐安国可以守住吗?”

    太史慈看了一眼桌上的舆图,嘴里道:“乐安国与平原郡之间隔着黄河,只要取了齐国,据河而守,袁本初奈何不得我们”。

    李贤深以为然,眼下,泰山郡、济南国兵力空虚,曹‘操’、吕布无意争夺,只要周仓守住北线,让袁术无法渡河南下,那青州便稳如泰山。'txt全集下载'

    不过,听说袁绍在辽东大占上风,他麾下的兵马打的公孙瓒连败数阵,只是不知道与北海军比起来,谁强谁弱,想到这里,李贤问道:“河北军实力如何?”

    “许是异地作战的缘故,河北兵卒在乐安国并无战心,那淳于琼更是好大喜功之辈,我感觉他们甚至不如刘备麾下兵马”

    李贤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他记得很清楚,再过几年,袁绍可是拥兵数十万的猛人,这时候要不是有公孙瓒牵制他,说不定早就饮马黄河了。

    “这一次击溃了淳于琼,不知道袁本初会不会挥军南下,我本打算取了齐国,再取济南,现在来看,济南国还是要缓缓图之”

    太史慈熟知青州地貌,他明白,一旦占据济南国,势必要直面袁绍兵锋,而且有可能与吕布‘交’恶,正所谓夺城容易,守城难,眼下曹‘操’、吕布都将麾下兵力集中在一处,青州驻地只有寥寥几千人马,倘若北海军出击,很容易便可以收入囊中,只是,占据济南国的后果太严重,远远不是如今的李贤能够承受的起的reads;。

    相对于位置关键的济南国,齐国就简单多了,与之相邻的泰山郡,曹军兵力不多,占据齐国,不必要承担多余的风险。

    聪明人总是善于取舍,原本太史慈还怕李贤好大喜功,得陇望蜀,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多虑了。

    太史慈心情极佳,他笑道:“使君所言不差,眼下新军未成,不宜扩张过快”。

    “嗯,你也看到新军了?”

    “大军返城时,半途间正好遇到‘操’练新卒的徐公向,我便与他闲谈了几句”

    李贤来了兴致,“依你之见,新卒多久可以形成战力?”

    “若论‘操’演兵士,徐公向当为第一,只要做到令行禁止,上得战场便能杀得人”

    太史慈并没有直接说出形成战力的时间,而是对徐盛的能力表示赞赏。

    李贤也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他笑道:“这次北海军折损的人马可以从新卒中遴选,等到李典、于禁回返,我打算将新卒‘交’给他们,另立两营”。

    太史慈与李典、于禁接触不多,不过却也知道,这两人是有真才实干的,“只要使君觉得李、乐二人可靠,此事倒也可行”。

    “袁公路难耐寂寞,已经兵发扬州,陶恭祖抵挡不住,前来求援,我便让李典、于禁去了徐州”

    太史慈领军在外,对徐州的局势却是不曾了解,“喔?战况如何?”

    “李典、于禁用计烧了袁公路的粮秣,袁军无粮,只好退兵了”

    太史慈笑道:“恭喜使君又得两员大将”。

    徐州之役,可以说是李贤考校李典、于禁的手段。

    倘若李典、于禁实力不济,或者说有三心二意,绝对不会任凭李贤驱使,现在,两人用一场大胜来报答李贤的信任,自然算是通过了考校,就算李贤破格提拔,想必也会少去很多非议。

    如今李贤麾下武将颇多,拿得出手的文臣谋士却少之又少。

    原本国相府的那些官员,多数都是些夸夸其谈之辈,少有真才实学,就算李贤想用他们,都有些无处下手。

    之前太史慈北征乐安国的时候,李贤特意嘱咐过,让其注意沿途间的人才,此番,借着话头,李贤便问道:“子义在乐安国内可有收获?”

    太史慈明白,这收获自然不是钱粮方面的,而是人才,他知道李贤求贤如渴,当即应诺道:“北上临济城的时候,沿途间偶遇剧县名士徐干,他见我军卒秋毫无犯,当下应诺随军回返”。

    徐干,这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呀,其人在青州颇有名气,如果能够将其收入麾下,对其他的文人士子肯定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李贤喜上眉梢:“那徐干现在何处?”

    “应该还在城内,他身份特殊,不好过分约束,不过他答应我,日落之前会到郡府外等候”

    名士肯定有名士的脾气,李贤表示理解,了却了一桩心事,他又想到了城外的军卒,嘴里道:“今夜便取消酒禁,让将士们开怀畅饮,如此可好?”

    太史慈自然没有异议,麾下兵马厮杀了这么久,就像一张绷紧了弦的弯弓,偶尔也需要放松一下,毕竟,一松一驰才是长久之道。

    二人又闲谈了一阵,太史慈便告辞离去。

    大军驻扎在城外,没有人坐镇指挥,很容易闹出‘乱’子来。

    对待凯旋的军士,李贤自然不会吝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