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若是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人哪怕对李贤忠贞不二,李贤都不打算录用。

    战场险恶,如果没有保命的本领,贸然加入,只会白白葬送‘性’命。

    多方考虑之下,李贤便决定让地方官府负责考核军卒的气力,而他本人决定是否录用。

    毕竟是执掌大权以来的第一次招募军卒,李贤可不想大意了。

    成为青州刺史之前,李贤麾下军马所向披靡,留下一个常胜将军的名头,此番招募军卒,李贤也不想砸了自家的招牌。

    弓手、长枪兵,这是眼下李贤军中最为欠缺的军种。

    胡庸麾下的背矛士、赵云麾下的骑卒虽然都用上了短矛,可‘射’程毕竟无法与长弓媲美。

    如果是几千人的战斗也就罢了,短矛的劣势并不明显,可若是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厮杀,长弓手的重要‘性’就显‘露’无疑了。

    李贤在夷安城的时候就动手研制过长弓,他军中装备的长弓比制式角弓威力更强。

    匠工营在打造甲胄的同时,也在赶制长弓。

    有成熟的图纸做样本,只要原料充足,每日可产出五十张长弓,二百支箭矢。

    按照这样的速度估算,等到大军归返的时候,匠工营便可以积攒出数千张长弓。

    光有长弓,没有弓手可不成。

    之前,李贤对麾下兵马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做确切的要求,这造成了各部兵马装备不一。

    徐盛、徐和二人麾下装备了两千名长弓手,背嵬军仅有千余张长弓,至于太史慈,大军着急出征,还没来得及换装长弓,他们军中使用的依旧是最普通的制式角弓,‘射’程仅比短矛多出十多步。

    火枪出现之前,在李贤的印象中,长弓手是无可取代的远程兵种,而短矛只能作为辅助,至于长枪兵,则是低廉的中坚兵种。

    只有搭配妥当,大军方可所向披靡。

    成为军卒,虽然待遇颇厚,可毕竟也是提着脑袋在卖命,一个不小心就会死掉。

    都昌城外,李贤使人写了三副硕大的木牌,木牌上书写着这样几个大字:长枪兵招募处、长弓手招募处、骑卒招募处。

    每一处木牌后都有人用麻绳圈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地方,李贤挑选兵卒的方式很简单,依旧是用“左、右”的方向感来遴选。

    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方向感,谁就可以成为北海军卒。

    如果遇到脑子蠢笨些的,除非他们气力过人,或者有其他异于常人的地方,否则的话,他们便只能打道回府了。

    当然了,眼力绝佳者、骑术过人者这些人都可以留下来reads;。

    每日里都会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垂头丧气。

    三日的时间过去,郡府的官员按照李贤的要求便选出了三千人。

    没有合适的军将统领指挥训练,李贤便将身边的护卫尽数派出,让他们‘操’练这帮菜鸟。

    能够进入李贤身边做护卫的军卒,每人都是手上有十条人马的悍卒‘精’锐,他们也许不是合适的军将,但一定是称职的老卒。

    以老带新,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又过了一天的时间,在李贤的翘首以待中,徐盛终于再次回返。

    此次,徐盛从辽东带回了两千斤铁、无数的动物皮‘毛’以及山参野味。

    当然了,最令李贤在意的还是一同随军抵达的一千匹战马。

    有了这些战马,毫无疑问,赵云麾下的实力又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

    据徐盛所言,公孙瓒在李贤源源不断的军械、粮秣资助下渐渐稳住局势,抵住了袁军的攻势,而塞外的游牧民族在粮秣、盐巴的‘诱’‘惑’下也决定加入其中,一同抵御援军。

    不过,饶是如此,徐盛还是认为公孙瓒坚持不了多久。

    辽东苦寒,人丁稀少,而河北土地‘肥’沃,人口有百万之众。

    以辽东对河北,无疑于以卵击石。

    短时间之内,有李贤的援助,公孙瓒的辽东军还可以坚持一些时日,可一旦李贤停止军援,说不定公孙瓒便会一溃千里。

    在袁绍的压力下,公孙瓒在辽东开始横征暴敛,渐渐不得民心,这与吕布并无不同。

    如果公孙瓒能够获胜也就罢了,辽东百姓绝对不敢生出别样的心思,可一旦辽东军败下阵来,辽东百姓到时候站在谁的一边,那可就真的不可预测了

第298章 神兵天降() 
c_t;远‘交’近攻这一外‘交’策略是战国七雄时期秦国创建的,那时候,东方的齐国强大无比,为了麻痹齐国,壮大实力,秦国一直对齐国颇为友善,等到秦国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灭掉其余四国之后,齐国才猛然发现,西方的秦国已经不可阻挡了,那时候,再去后悔已然无用了。'——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如今,李贤执掌的北海国疆域、人口、军力都不占优,倘若树敌太多,很容易被人联手灭掉。

    其中,河北的袁绍、兖州的曹‘操’、江东的孙策以及乐安国的刘备,这都是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的猛人,而李贤又不想与这些人虚与委蛇,于是,‘交’好公孙瓒、陶谦、吕布,建立某种程度上的反曹、反刘联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资助公孙瓒,可以牵制住袁绍的军力,而与吕布‘交’好,可以确保曹‘操’不能全力对付北海国,虽然李贤也会有犯糊涂的时候,可他作出的绝大多数选择都是正确的。

    就目前这种局势来说,远‘交’近攻,可以说是最符合李贤利益的政策。

    北海国到辽东,这一条海上贸易路线,徐盛已经跑了四个来回,每一次虽然都能为郡国带来不小的利润,可他麾下的军卒们却寸功未立。

    眼瞅着背嵬军、北海军都已经出战寿光了,就连李典、于禁两员降将都统领兵马前往徐州,短时间内不可能回返了,徐盛也就罢了,可他麾下的神策军却都有些心有不甘。

    为啥立功受赏的机会都让别人去做?偏偏让神策军做护卫这种吃苦受累又没军功的事情?

    虽说每一次‘交’易完毕,李贤都会使人厚赏神策军,可钱粮米粟都比不得实打实的战功呀。

    相对于太史慈的北海军来说,神策军可是李贤的嫡系,倘若连军功都被后来者比了下去,日后与人相见,岂不是会抬不起头来?

    徐盛与李贤见面之前,他麾下的军将便聒噪着要求出战,徐盛情知军心不可违,所以这一次见到李贤之后,他便隐晦地提出了愿意出战的要求。

    李贤闻言笑道:“文向莫急,一旦乐安国的战事结束,我便会与吕布一道合兵进击曹‘操’,那时候,神策军可为先锋”。

    徐盛其实也明白,如今北海国内军力空虚,仅仅有神策军以及玄甲军两支军马,如果曹‘操’大举进犯,对于郡国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因而,在各路兵马回转之前,神策军必须作为威慑力量留在北海国。

    李贤画下的大饼虽然不能充饥,却也聊胜于无,反正徐盛已经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争取出战的机会。

    至于奔赴辽东贸易的护卫工作,按照李贤的意思,短时间是不会再为辽东提供军械粮秣了,免得彻底触怒袁绍,引来大军进犯reads;。

    曹‘操’加上刘备已经足够李贤应付了,倘若把袁绍的大军‘逼’来,那时候,就算李贤可以撒豆成兵,只怕也难以取胜。

    兖州的曹‘操’有兵马六万,而袁绍的兵马早已经过了八万之数,李贤的北海国有多少人马?满打满算不过三万人。

    扩兵备战迫在眉睫。

    徐盛回返之前,无人可用之下,李贤只好事必躬亲,亲自过问征兵事宜,可此番徐盛回来之后,李贤便做了甩手掌柜,将征兵、训练之权彻底‘交’给了徐盛。

    李贤军中,徐盛最擅练兵,将新卒‘交’到他手中,李贤放心的很。

    以北海国如今的财力,再养两万兵马毫无问题。

    如果手中有五万兵马,李贤便有信心面对任何人了。

    忙碌了这些时日,陡然间清闲下来,李贤不禁有些踌躇,寿光城的战事如何了?

    寿光城外,北海军正与刘、袁、曹三方人马殊死搏杀。'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

    太史慈汗透脊背,血染征衣,为了节省气力,他放弃了大吼大叫,振奋军心士气的方法,而是竭力用最稳妥、快捷的法子杀死对方。

    厮杀至今,太史慈身边的方阵已经越来越小了,从出营之初的一千人,到如今只剩下了三百多人,战况不可谓不惨烈,而作为对手的曹纯也没有讨得好处。

    骑卒近战之后,丧失了马匹的机动力,单论厮杀经验,虎豹骑甚至还不如北海军。

    马匹带来的高度优势与铁甲军身着的甲胄优势相互抵消掉了,而这时候,军卒的士气、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太史慈的统领下,铁甲军迸发出了顽强的斗志,他们俱是以命搏命的招数。

    虎豹骑身上的甲胄可比不得铁甲军,他们受创之后,几乎很难幸免于难,而铁甲军就不同了,厚厚的铁甲可以确保北海军在要害受创之前屹立不倒reads;。

    每倒下一名北海军卒,虎豹骑往往要付出双倍,甚至三倍的代价。

    以太史慈的实力,他如果想逃命的话,没有人能够拦住他,可是,太史慈偏偏留了下来,他摆出一副死战到底的模样。

    瞥见太史慈大发神威,连斩己方数名悍卒之后,曹纯终于按捺不住,打马上前试图拦住太史慈。

    然而,势若疯狂的太史慈武艺高强,曹纯比拼了几个回合之后竟然渐‘露’不支之相,如果不是其余的裨将及时相援,曹纯险些被太史慈击落下马。

    主将如此悍勇,铁甲军更是振奋不已。

    不远处,胡庸麾下的背矛士正与刘备兵马‘激’战正酣。

    一名军校得了空闲,当即大吼出声,道:“援军将至,儿郎们,杀光这帮曹贼!”

    “杀,杀,杀!”铁甲军奋起余勇,竭力应合起来。

    听到营寨‘门’外的呐喊声,被刘备军马死死缠住的胡庸心急如焚,然而,刘备兵多,数量足足是背矛士的三倍。

    先声夺人,大占上风,这都无济于事。

    背矛士手中的短矛都已经投掷而出,死在矛矢下的刘家军足有七百多人,然而,残存下来的刘家军依旧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若论攻坚作战,刘家军可能比不过背矛士,可仅仅是严防死守的话,刘家军的水准就比背矛士厉害太多了。

    什么样的军将带出什么样的兵,在胡庸的脑海中从来没有防御这一想法,他只想进攻,进攻,再进攻。

    如果不是李贤再三吩咐,胡庸甚至懒得为军卒披甲,在他看来,身着铁甲之后,会影响军卒的机动力,进而消耗他们的体力。

    一支崇尚进攻的军队在遇到刘备硬若龟壳似的防守之后,久久打不开局面,这让胡庸脸面无光,却又无计可施。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他将胡庸拖住,一旦曹纯的虎豹骑得手,曹军便可以顺利来援,那时候,双方人马合击之下,胡庸定然吃不了兜着走reads;。

    胡庸不是傻子,局势危急,他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重的很,可这时候,着急不能解决问题,近身作战之后,背矛士进展缓慢。

    另一处战场上,背嵬军倒是占据上风,可周仓在与关羽‘交’手的过程中伤到了左臂,眼瞅着就要败下阵来。

    千钧一发之际,一伙骑卒从战场边缘呼啸而过。

    关羽、周仓目视对方,他们都没能看清楚骑军的旗号,都以为是对方的援军。

    然而,骑军行至胡庸身前的时候,一名眼尖的背矛士当即惊呼出声:“是赵统领的骑军!”

    “什么?子龙回来了?”胡庸定睛一看,可不是吗?那白马银枪,一骑如飞的战将不是赵云又是哪个?

    “告诉骑卒,让他们速速前去救援都尉!”

    “喏!”

    胡庸吩咐妥当之后,没多久便听到身边的军卒在大吼大叫:“我家将军有令,这里有我背矛士即可,请将军速去救援太史都尉!”

    赵云闻讯过后更是打马如飞,之前,北海军中狼烟滚滚的时候,他正护送着粮秣回返。

    行至半途间,骑卒抓到一名袁军的哨探。

    拷问过后,赵云对战局有所了解,他知道,‘乱’战的根源还在太史慈身上,只要将他救出来,北海军便可以扭转被动的局势。

    必须快速出击!

    赵云当机立断,他留下百余骑守护军粮,其余人马与他一道,直往寿光城而来。

    堪堪赶到营寨正‘门’之外的时候,铁甲军的喊杀声依旧未曾停歇。

    赵云松了口气,还好,他来得还算及时。

    只要铁甲军还在,太史慈还在,那一切都还来得及reads;。

    心情愉悦之下,赵云‘挺’枪跃马,呐喊出声:“杀,杀,杀!”

    蓦然出现的骑卒疾冲而来,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打了虎豹骑一个措手不及。

    战况急转直下,锐气尽失,疲惫不已的曹军骑卒没想到北海国的骑军会这么快赶过来,毫无防备之下,当即溃不成军。

    如果是之前的那支虎豹骑,说不定还能竭力抵挡,努力反击,可换上这‘波’新卒之后,军卒的韧‘性’相差甚远,打顺风仗的时候尚且看不出差距,可此时一旦战局不利,厮杀经验的差距就显‘露’出来。

    赵云枪如闪电,飞快地取走两名曹军的‘性’命,此时,拦在他身前的曹军士卒已经寥寥无几,只要再拼杀一番就可以与太史慈顺利会师。

    神兵天将一般的赵云给重围之中的铁甲军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主将太史慈更是大笑出声:“哈哈,援军至矣,儿郎们,随我杀贼”。

    “杀贼!”囚万唤,终于盼来了援军,铁甲军卒士气大振,他们聒噪着,拼出最后一分气力。

    “杀!”赵云麾下的骑卒毕竟是生力军,他们瞧见同伴有难,当即急红了眼,人人使出搏命的招数。

    里应外合之下,虎豹骑败退不支。

    曹纯伤了右臂,险些被斩落下马,不过,好在身旁的护卫拼死相救,才将其救走。

    曹军逃了!

    劫后余生,太史慈等人俱是“哈哈”大笑,而赵云顾不得与其寒暄,他急忙统领兵马开始穷追不舍。

    “吱嘎嘎”,瞅见营寨‘门’口平安无事,关闭许久的寨‘门’终于打开了。

    太史慈将死战不退的铁甲军卒尽数打发入寨,而他本人换了匹马,追上赵云,嘴里道:“子龙,穷寇莫追,先与胡庸回合,击溃了刘备才是要紧事!”

    赵云微微颌首,他从腰间‘摸’出一支哨子,急促地吹了三段reads;。

    大发神威的骑卒闻听之后当即明白,这是他们的统领要求军卒向其靠拢,停止追击。

    适才那番厮杀,虎豹骑折损了四五百人,伤亡的数量还比不得铁甲军的战果,然而,曹军却是连回首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沿途间一路收敛,曹纯好不容易聚拢了七百多骑,有心回返参战,可他麾下的骑卒却‘露’出一副畏战的心思。

    曹纯叹了口气,只得静观其变。

    谁也想不到,原本大占上风的局势竟然转瞬即变。

    如同堤坝一般,溃了一处缺口之后,呼啸的洪水席卷而过,将堤坝的豁口冲的越来越大。

    眼下,刘备就是赵云的下一个目标。

    适才,北海国骑卒呼啸而过的时候,刘备便多了个心眼,他要求麾下军卒时刻小心戒备,绝不能让人偷袭得手。

    果然,没过多久,白马银枪的赵云便去而复还。

    这一次,严阵以待的刘备军马没有‘露’怯,他们同时遭遇双方夹击,可却也死死顶住了。

    远处观战的曹纯很是犹豫,到底要不要加入战团呢?

    厮杀至今,两千名虎豹骑已经折损了一多半,倘若再折损一部分,曹纯哪里还有脸面去见曹‘操’?

    曹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曹‘操’在这里,绝对不会拿己方军卒的生命去换取一场胜利。

    归根结底,这是刘备与李贤之间的战争,曹‘操’只是不甘寂寞,意图削弱李贤的实力才横‘插’一脚。

    倘若一开始曹‘操’就能够预料到现在的情况,他一定不会让虎豹骑奔赴寿光。

    毕竟,曹‘操’不是冤大头,损己利人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战还是不战?

    犹豫再三之后,曹纯还是难下决心,他决定再观望一阵子,等到局势明朗之后再决定是否参战。

    “破阵,破阵,破阵!”

    赵云麾下骑卒战意高昂,他们轻易击溃了曹军麾下骑卒,人人振奋,此时,面对刘备的军阵,骑卒毫不畏惧。

    “矛去!”

    “嗖嗖嗖”,一支接一支的短矛破空而去,很快在刘备军中带起了腥风血雨。

    刘备没想到李贤竟然奢侈至此,连骑卒都装备了短矛。

    之前,背矛士投掷的短矛带给人的死亡‘阴’影还未远去,这时候,赵云的骑卒又故技重施。

    有盾牌遮挡的步卒还好些,他们依偎在巨盾之后,并不觉得有多可怕,然而,那些身着皮甲,无处躲闪的步卒就惨了。

    短距离之下,铁矛的杀伤力极强,一旦被刺中,非死即残,偏偏军卒之间过于严实,连个腾避躲闪的空间都没有。

    “噗噗噗”,短矛宛若阎王手中的兵器,轻易便带走了数百名兵卒的‘性’命。

    “嗖嗖嗖”,赵云找到了诀窍,在他的指点下,多数骑卒并不上前厮杀,而是竭力投掷手中的短矛。

    无穷无尽一般的短矛让人绝望,不少刘备军卒开始动摇起来。

    另外一侧的胡庸哪里会放过这等天赐良机?

    “儿郎们,曹军已败,刘备独木难支,咱们杀过去,与子龙将军汇合!”

    “杀!”

    背矛士原本就是一群骄兵悍将,无往不利的战绩让他们颇为自负,可谁曾想,今日两千名背矛士竟然被刘备的兵马死死地缠住了,若不是赵云来助,背矛士甚至难以寸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