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嚭冲下人喊了一嗓子,没多久,一桌佳肴便摆上几案,正中间也是一只乳猪。公皙然看着一桌子美食,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他丝毫没有胃口,甚至觉得有些反胃。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暗中盟约()
伯嚭朝公皙然一挑下巴,脸上的肥肉也跟着晃了两下,“公皙大人,这一年你辛苦了,我早就想单独请你吃顿饭,无奈近日公事繁忙,好不容易才有点空闲,呵呵,别客气,尽管吃好喝好。”
“多谢太宰大人。”公皙然再次行礼。
“今年财税之事着实令公皙大人费心了吧?”
“不瞒大人,确实如此,今年大王对齐国作战,消耗巨大,军费开销超过十万两黄金,国家财税几乎捉襟见肘。”
“公皙大人说的没错,我看了今年的财税统算,国家几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几个月就打没了。呵呵,不过说回来,国家有钱之后,终归还是要用来打仗的嘛。不然要钱又有什么用?总不能都花到那些穷酸人身上吧?公皙大人得想清楚,大王的心思和咱们臣子可是不一样的。”
公皙然点了点头,虽然他并不赞成大王的穷兵黩武,但他清楚,大王的心思确实如伯嚭所说。身为臣子,他虽然想要劝阻大王的亡国之举,却终究无能为力,他只能尽自己最大所能做好该做的事情。
公皙然继续说道:“我国军费已经不堪重负,不仅如此,其他各项费用也在激增,为了维系开支,属下不得不增加税赋,这两年财税激增,百姓已经难以负担了”
话还没说完,伯嚭却急忙抬手,打断道:“欸,公皙大人可别这么说,怎么能说百姓难以负担了呢?我看咱们国家的百姓过得还是很好的嘛。你去跟陈国、越国、甚至楚国比一比,咱们百姓日子好多了,说起来,这还真是多亏了公皙大人呀。”
“在下惭愧。”
“公皙大人不用谦虚,我这几年最大的成就就是提拔了你。自从公皙大人升为上卿,主管全国财税,咱们的日子可是好过多了。百姓吃饱了穿暖了,大王打仗也不愁钱了,呵呵,说起来,这可都是拜公皙大人所赐啊。”
“属下职责所在。”
“公皙大人不必整日属下属下的,虽然你是我提拔起来的,但你好歹也是朝中要员,要是让人知道咱们关系这么密切,还以为咱们结党营私呢,哈哈,哈哈。来,公皙大人,喝酒。”
公皙然心中烦闷,却不得不举起酒杯与伯嚭同饮。
伯嚭又切下一块猪腿,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对公皙然说道:“别光喝酒,吃肉,呵呵,吃肉,这乳猪可嫩着呢!”
公皙然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吃肉,只是嚼了一点粟米。
“对了。”伯嚭大口吃着肉,笑道:“听说张循向大王申请了一匹工程器械和铁械?”
公皙然心头一颤,顿生不安。他故意装作不知情,说道:“是的,我听说了,只是还不知道大王是否批准。”
“哦?公皙大人居然会如此后知后觉?”伯嚭挑着眉毛,声音有些古怪。
公皙然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确实不知。”
“那我告诉你吧,大王同意了张循的申请,还准备给他划拨五万两黄金,专门用来做这个事情。”
“哦”公皙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怎么?公皙大人犯愁了?”
“是,大王张口五万两,但我无论如何也变成不出这么多钱来。”
“哈哈,是啊,我听说这事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你上哪去弄五万两黄金啊?你能筹到一万五千两就算不错了,是不是啊?公皙大人?哈哈。”
听到伯嚭说出这个数字时,公皙然心中大惊,虽然他知道伯嚭通晓财税,但万万没想到伯嚭竟然对财税的情况如此了解清晰,如果不是熟悉全部账务,又怎么可能说得出这个数字?
公皙然内心惊恐,表面却显得波澜不惊,“太宰大人算的很准确,我应该只能筹措这么多钱了。”
“呵呵,真是难为公皙大人了啊,这样吧,我有个主意,倒是可以帮公皙大人一个忙。”
“哦?帮我?”
“是啊,我能帮你。只要公皙大人一如既往聪明行事,这事儿啊,呵呵,就不难办。”
四天后,除夕。
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会稽城里冰雪消融,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个时候即便是站在阳光下也冻得人瑟瑟发抖。
和予踩着泥泞来到姬政住处,他想要给姬政送一些霜荼包的饺子,当然,要是姬政同意的话,他希望姬政能去他们的住处和他们一起过年。可是来了之后,管家却告诉他姬政并不在家而是一早去了皇宫议事。和予本想放下饺子回去,但转念一琢磨,还是应该亲手把饺子交给姬政,就算姬政不跟他们一起过年,有些祝福的话还是要放在年前说。
于是,和予便提起装着饺子的竹篮,向皇宫方向走去。
没多久,和予就来到了皇宫外面,陈旧狭窄的宫门外只有两个守卫在把手,低矮的宫墙也显得十分破败。所谓的皇宫不过是一处高台和几栋宅院,实在没法跟吴国相提并论。
和予在门外等着,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他冻得双脚麻木,只得来回踱步,就在他百无聊赖瞎转时,突然看到不远处矗立着一根高高的石柱。那石柱上镶嵌着数个青铜兽面,各个龇牙咧嘴甚是夸张,其中一张兽面上有一道倾斜向下的剑痕,这道剑痕勾起了和予的回忆。
记得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和予跟随母亲来过越国,他们在会稽城居住了将近一年时间。由于那个时候年岁尚小,和予对会稽城已经没有了任何印象,唯独这根石柱,他却依稀记得。
有一次和予在外面玩耍,跑着跑着就跑到了这根石柱旁边,开始他没注意,但猛的一抬头看到石柱上的兽面时,却被吓得哇哇大哭,佣人怎么哄都哄不过来。
恰好伯父走了过来,一把抓起和予带他走到石柱前。伯父将佩剑交给和予,令他双手握紧宝剑,用剑去砍那些兽面,伯父告诉他,克服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恐惧,并战胜它。
年幼的和予停止了哭泣,他似乎从伯父的话语中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双手握住剑柄,用尽全身力气将宝剑高高举起,伴随一声呐喊,和予向那张恐怖的兽面狠狠砍了下去。
此时,会稽皇宫里,越王正摩挲着那把始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宝剑。
“大王,这位是齐国使者——郭术,郭将军。”萧摄向越王介绍道。
郭术上前一步,向越王行礼,“在下郭术,拜见陛下。”
越王点头道:“郭将军,久仰久仰,翼谷一战,郭将军胆略过人,深入敌营诈降夫差,略施一计便将那十四万大军分为两截,实在是智勇过人啊!”
“郭某计谋拙劣,实在是惭愧,当时形势所迫,在下没有办法才铤而走险,好在吴王中计了。”
“呵呵。”越王摆手笑道:“不拙劣,不拙劣,只要有效,就是好计谋。夫差必然会中计,他太想赢了。”
“陛下明见。不过,郭某最后还是输给了姬大将军。”郭术说罢,将目光转向另一边的姬政。
姬政一拱手,说道:“郭将军谦虚了,在下不过是坐收渔翁之利而已,不足挂齿。”
越王起身走下王位,来到郭术面前说道:“郭将军应该知道,若是让夫差知道你我二人密会,必然会立即出兵征伐,那样不管越国还是齐国,恐怕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陛下说的没错,所以我一个已死之人才不得不乔装打扮,在除夕这天登门造访,为的就是掩人耳目。”
“看来我们都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就开诚布公的聊一聊吧。”
“好,陛下。我主年幼,且刚刚继承王位,但他志向高远,又怎能忍受这份奇耻大辱?吴国兵临城下,险些亡我齐国,此仇之大,不共戴天!我王愿与陛下私下缔结盟约,共同讨伐吴国!”
听完这番话,越王大喜,上前一把抓住郭术的手,大笑道:“哈哈,哈哈,如果我们两国结盟,那么夫差就死到临头了!”
“正是!”
“好!郭将军,有何计划不妨说说看!”
“陛下,如今吴国新胜,夫差多年来称霸天下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但是对于他来说,这霸主却只有其实,并无其名。”
“哦?只有其实,并无其名?此话怎讲?”
“当今天下,吴国的实力自然毋庸置疑,天下诸侯闻风丧胆,除了晋国,再无可以比肩者,而且,就连晋国恐怕也要让上三分。”
“嗯,你说的没错,当今天下当属吴国最强。”
“但是,吴国就算再强,只要还没有会盟诸侯,这天下霸主就依然不是他夫差。”
越王恍然大悟,点头道:“嗯,对,若想真正成为天下霸主就必须经过这样一个仪式,夫差只有歃血称霸,并得到天子册封,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霸主。”
“一百多年前,我齐国先王——桓公,北击山戎,南伐蛮楚,解救天子于危难之际,因此得到天子册封,在诸侯会盟时被推举为华夏大地上第一位霸主。至此,才有了称霸天下的说法,诸侯们也才有了追逐霸主之位的野心。所以,夫差此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会盟诸侯,歃血称霸!”
“歃血称霸,呵呵,没错,夫差一定想疯了!”
“对!待到会盟之日,夫差为了彰显威仪,必定带领大军前往中原,届时国内必然空虚,如果陛下率兵突袭吴国,直奔姑苏,那夫差就只能仓皇回救,而我国则在沿途伏击,届时,必然将夫差杀个片甲不留!”
“好!如此甚好!只是夫差兵力充裕,即便带上大军前去,国内也不至于空虚吧?”
郭术摇了摇头,笑道:“吴国虽然战胜我国,但兵力损失惨重,伤亡接近五万人。据我了解,吴国正规兵力不过六七万人,此次攻打我国,之所以能聚齐十万之众,是因为动员了大量的民兵和预备役。我估计,现在吴国的正规兵力就在两万左右!”
越王点了点头,说道:“我太了解夫差了,他把颜面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前往中原会盟之时,他至少会带上两万之众!”
郭术轻蔑一笑,“如果夫差三年后会盟,吴国兵力或许还能恢复,但倘若是两年内就前往中原会盟,那吴国国内就必然空虚!”
“哈哈,夫差称霸心切,必然会尽快北上中原!三年?哈哈,他等不了那么久!”
“陛下所言极是!”
“哈哈!好!如此甚好!那么你我两国便暗中订立盟约,待到夫差北上之时,联手报仇雪恨!”
“好!”说罢,郭术向越王深深行礼。
“今日除夕,晚上就由萧将军陪你吧,越国与齐国相隔甚远,风俗也大不相同,郭将军不妨好好感受一下越地的年味。”
“多谢陛下!”
议会结束之后,众人便各自离开了皇宫。姬政刚出宫门,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和予。和予正依靠着那根石柱,摩挲着一个青铜兽面上的剑痕。
“和予?你怎么在这儿?”
“哦,姬政哥,我在等你呢。”
姬政看到和予的脸冻得通红,急忙拉着和予往回走,“等我?有什么急事?”
“没没什么急事”和予吸了下鼻子,颤抖着说道:“妹妹包了些饺子,让我给姬政哥送过来。”
和予说着,提起了手中的竹篮。
姬政接过竹篮,有些感动的说道:“谢谢了,帮我谢谢霜荼。”
“别别客气,姬政哥。另外”
“嗯?”
“晚上嗯晚上姬政哥有什么安排么?”
“我?”姬政苦笑道:“我一个人能有什么安排?”
“那那我们一起过年吧。”
听到这话,姬政心头一热,他突然想到了几年前的一个除夕,那天,大家都聚在一起过年,一个也不缺,虽然今天缺了很多人,但好歹也强过自己一个人。
“好,晚上我过去,咱们一起过年。”
“好!太好了!太好了!”
第一百六十章 旧相识()
傍晚,昏暗的天空中飘起零星雪花,没过多久,雪越来越大,凛冽的寒风呼啸不停。会稽城里爆竹声声作响,一团团焰火升上天空,在空中绚丽绽放,散出无数绚烂花瓣,将会稽城大街小巷照得宛若白昼。
城外,一行人缓缓走来,为首的正是张循。
张循远望整座会稽城,这里虽然不像姑苏那样繁华,但正值除夕,也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城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俞刻,大过年的,本应阖家团聚,却让你们远离家人跟着我到这儿来,实在是辛苦兄弟们了。”
“大将军何出此言,兄弟们真心敬佩大将军,甘愿跟随左右,即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再说了,咱们这次过来不过是接嫂嫂回家,也不是什么艰巨的任务。”
张循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俞刻,城里接应的弟兄联系上了么?”
俞刻摇头道:“还没有,可能是因为咱们晚了一天,错过了接应的时间。”
“哎,可恶的风雪,不然咱们此时已经返程了!”
“大将军,咱们进城之后再去接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好。”
张循点了点头,于是带领众人向城门走去。
“站住!什么人?!”城门守卫拦住张循问道。
张循走到守卫面前,笑咪咪说道:“我们是出去做生意的商人,本想赶着回家过年,谁知却赶上风雪延误了时机,哎,再不回家都不知道吃不吃得上饺子呦。”
“商人?文牒呢?”
张循从怀里取出一份文牒递给守卫,守卫看了看,没发现什么问题,又反复检查了张循等人的行李,之后才放他们进城。
俞刻抱怨道:“越国查的可真严,在咱们姑苏,给点钱就能通过,也不会这么仔细的检查行李,还好咱们事先弄到了文牒。”
“是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此小事都有严明的制度,军队的组织纪律只会更严格。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小看越国啊。”
“是,将军说的没错,越国的确是潜在的威胁。”
“行了,咱们赶快去接头吧。”
“喏!”
与此同时,萧摄和郭术正坐在府邸的二层阁楼里喝酒,萧摄举起酒杯,对郭术说道:“郭将军,请!”
郭术回敬,二人一饮而尽。
“郭将军辛苦呀,大过年的,一个人身在异国他乡,也没法跟家人团聚。”
郭术苦笑道:“没关系,就算在齐国也是一样的。”
“哦?此话怎讲?”
“郭某并无家人,何况名义上来说,郭某早就是个死人了。”
“那齐国呢?也不是故乡么?”
“并非故乡。”郭术点了点头。
萧摄冷冷一笑,举杯说道:“郭将军是楚国人吧。”
郭术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注视着萧摄问道:“萧将军终于想起来了?”
“是啊,再说了,郭将军不是希望我能想起来么?”
“我希望你能想起来?为什么这么说?”
“郭将军曾故意提醒你我并非初次相遇,你我在姑苏会面的时候,我问你咱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当时对我说‘上次是在艾陵’。”
“没错,我是这么说的。”
“上次?既然有上次,就说明那不是第一次。”
“哈哈,萧将军果然敏锐,不错,艾陵的确不是咱们第一次见面。”
萧摄点头道:“是啊,之后我苦思冥想,终于想起来了,咱们第一次见面不是在艾陵,而是在义阳村!”
听罢,郭术大笑:“哈哈,哈哈,是啊,是在义阳村,我的确希望你能想起来!毕竟,咱们两个都是已死之人,而且咱们之间还有杀身之仇!”
气氛一度紧张,两人彼此对视,均没有话语。这时,萧摄看到一队人马正从不远处的街道走过,便笑着感叹道:“熙来攘往,不过是为了一个‘利’字啊。”
“呵呵,那萧将军当年险些杀死我,又是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这个‘利’字么?”
“是,也不是。”
“怎讲?”
“我拿你试验药性,试图破解瘟疫,这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利’字,毕竟追求医术的精进,就是我的‘利’。但为了这个‘利’字,我并没有杀你的必要。”
“那萧将军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
“不为什么,捏死一只虫子需要什么理由么?当时的你,就是一只虫子,渺小的虫子,哈哈,哈哈。”
“哼,萧将军说的一点都不错,当时的我神志不清,口齿模糊,是个被全村人笑话的傻子,就像一只虫子一样,就算被你捏死了也没人会在乎,甚至没人会知道。”
“是呀,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你弱小无力,你就活该被欺辱,活该被蔑视!只有你强大了,你才能被别人看见,才能被别人看得起,才能有资格去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他人的命运。呵呵,郭将军啊,这一点,我陆云轻可是感同身受。哈哈!”
“哼,陆云轻,你终于想起自己原本的名字了。”
“是啊,我就是陆云轻。咱们两个都是死过一次的人。”
“死过一次?我可不止一次了。算起来,应该是三次吧。”
“三次?最后一次应该指的是艾陵大战之后吧。那前两次呢?郭将军,不妨说来听听?”
“也好,话说到这里,就跟你好好聊一聊吧。”郭术举起酒杯,注视着萧摄。萧摄鬼魅一笑,也举起酒杯,与郭术同饮。
郭术喝光杯中酒,缓缓道来。
“二十年前,我还在楚国做一个小小的粮草官,我和县令的女儿彼此相爱,但是县令觉得我没钱没势,根本配不上他的女儿。当时楚王改革军制,计划大力发展弩兵,我听说越女山有世间最高超的弓弩技法,所以打算上山求艺,如果求得技法,我就能功成名就迎娶心爱之人。”
“来到越女山,我确实学有所成,但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我和县令有半年之约,如果半年内我功成名就,县令就要将女儿许配给我,如果我没能成功,就任由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