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们这批人都选择了第一选项之后,这家公司莫名其妙被起诉,然后所有铺面被冻结。
于是陪着我妈去长沙和当地的法院等等地方询问。
不过官面上是对这类民间信贷是能盖则盖,能压则压。
毕竟如果盖子掀开之后,那就是很大的金融问题了。
横竖我妈妈他们曾经去金融监管机构上访过,人家明确告诉了,你们死了这条心。
┑( ̄Д  ̄)┍
所以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因为在国外旅游,作者没更新,再加上某篇文的确是作者自己的锅。
作者的提款账户被封了。
是的!你们订阅、打赏的钱,一分钱都拿不到手了。
除非我将那个锅给解决掉。
现在作者算是有点时间来更新文了,应该会保证比较长期的稳定更新下去。
反正走不了了,那就好好更文吧。
人生就像一场强|奸,无法逃避就好好享受吧!
锅的问题,估计本月内就会解决掉,所以跪求订阅和打赏啊喂。
(日本游还欠了不少卡债)
另:再跪求两件事。
首先是,大家帮我订阅下专栏吧。
我发现我的作收退步速度真快,才两个月,从200多名退步到400多名。
早知道我也去刷刷作收了,可惜作者没钱了。
大家有时间的话,访问我的专栏:xet/?authorid=306849
点击上方的收藏此作者就好了。
这个对大家没啥损失,但是对作者还是很关键的。
其次是,我开了个预收文,慢慢存稿。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预收下。
预收文地址:xet/?novelid=3200569
最后,好像也没啥节日,就祝大家夏天都瘦下来吧!
持续两周的明珠电影节终于进行到最后的颁奖典礼,虽然颁奖典礼要晚上八点才开始; 但是红毯秀却在下午五点就开始了。明珠电影节是三大电影节里最商业化的一个; 因此有很多赞助商或关系户的推荐明星需要上红毯蹭热度; 故而明珠电影节特意将红毯的时间延长到三个小时。
第一个小时是邀请一些本地的小明星、小乐队前来暖场;第二个小时则是安排给赞助商和关系户们;第三个小时才是真正的红毯秀。当然; 这是组委会内部的潜规则; 对外自然不会这么宣传。整个红毯分为观众区、媒体区和采访区; 其中观众区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距离,因此明珠电影节也被认为是和观众互动性最好的电影节。媒体区则是在红毯开始和中间各有一个区;采访区则是在红毯末端的大型海报前有个采访区域。媒体区的记者也可以提问,但是正式被邀请的明星或嘉宾是不见得会回答的,可那些蹭热度的“毯星”们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曝光的机会。算起来; 这也算是物尽其用,皆大欢喜吧。
李玮此时正在酒店里和自己的经纪团队准备红毯秀,按照李玮现在的身份; 他是不会走红毯秀的。毕竟红毯秀看的是明星偶像; 谁要看公司老板啊?但偏偏身为麒麟娱乐董事长的李玮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不仅是偶像出身,而且还是当红明星; 于是组委会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邀请李玮走红毯。没想到李玮的经纪团队居然同意了,于是李玮的红毯时间和红毯伴侣就成了组委会和李玮团队最头痛的事情。
李玮的经纪团队毫不客气地要求李玮必须走大轴,毕竟李玮的人气度足够高,而且李玮的身份也摆在那里。原本组委会还想提出异议的,但后来一想,如果李玮不走大轴的话,谁有胆子走?于是这一点很快就就达成了共识; 但是李玮的伴侣问题却成了双方角力的关键点。以李玮现在的身份,至少要是影后级的女明星才有资格站在他的身边,可问题是影后这个桂冠实在是太稀罕了,明珠电影节也不过邀来了两位天后级的女演员。影后a自己有电影参赛,自然要随自己的剧组走红毯;而影后b则是和某影帝携手同来,自然不会弃自己搭档不顾而选李玮。
而其他女星放到李玮身边,都有种蹭热度的感觉。因此有实力有格调的女星会透过经纪公司避免这样的“瓜田李下”,而愿意蹭热度的实在是等级太低了,因此李玮的搭档问题一直困扰大家到红毯当日。
“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那我就和剧组一起走就是了。”李玮给了一个解决方案。不过这个解决方案让组委会听起来觉得有些遗憾,尽管这个方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无疑让关注度下降了许多。
红毯秀一般来说那是女星们的角斗场,毕竟男生们能够选择的红毯战袍只有西服而已。虽然西服也有英式、意式、美式三大流派,同时三大流派之下还有各种子流派,但是对于观众们来说,能区分出三大流派西服就差不多了。
一般来说,有小蛮腰的男星会选择意式西服,因为意式西服的腰线能很好衬托男星们辛辛苦苦锻炼出来的“公狗腰”;而肩膀宽的男星则会选择英式西服,在英式西服硬朗的线条下,这种男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阳刚挺拔的感觉;只有那些实在练不出倒三角和肌肉的男生们,美式西装显然就能包裹住他们的身体缺陷。
不过好的西装最好是手工制作,这样才能服帖,才能让男人的挺拔感体现出来。和别的衣服不同,西服的面料和手工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一套昂贵的西服是有他的道理。到了李玮这个身份,自然不会还去穿什么牌子西服,他的西服一律是由专门的裁缝店师傅量身打造,版型绝对适合,细节绝对完美。换好衣服的李玮下楼和剧组的人汇合之后,大家分别搭乘两辆suv和一辆中巴赶到红毯现场。早在李玮等人到来之前,红毯主持已经预报了李玮等人的行程。因此李玮和救赎剧组的车队一到红毯的入口,顿时就是山呼海啸地掌声和尖叫声。
好在救赎剧组的成员都是老戏骨或资深演员组成,因此大家对这种程度的欢呼已经是见惯不惯了。为了欢迎救赎剧组的到来,组委会几乎清空了半个红毯。原本还有几个不知好歹的毯星打算继续蹭红毯,结果愣是被组委会安排的西装男人们给直接带走了。通常情况下,组委会对蹭热度的毯星大多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毕竟有时邀请来的嘉宾撑不起那么长的红毯时间,让这些毯星在上面走来走去活络气氛也是不错的。不够遇到大明星或大剧组走红毯的时候,那么组委会就必定要清干净红毯,以示对大明星或大剧组的尊重。
此时那些还没眼色的毯星少不得就要被黑衣男们给请走了。而一些不良的小媒体就专爱拍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明星出丑就是他们媒体大卖的时刻。碰上一些没有背景的毯星,往往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虽然娱乐圈离不开炒作,但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有作品的,就能光明正大地上红毯,接受万人崇拜;没作品的,就算上了红毯,少不得还要被人请下来。当然,还有那种蹭红毯蹭到连邀请卡都拿不到,最后只能借口礼服被偷走而自己被气得住院来掩饰。
救赎剧组在红毯走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分成了好几拨。一些在观众区给观众签名,一些在媒体区接受媒体的拍照,而身为编剧、导演和主演于一体的李玮则是被组委会早早请到了采访区接受官方合作媒体的采访。官方合作媒体比其他媒体所能享受的特权就是在采访区这里,他们可以不慌不忙地请大明星或大嘉宾摆出合适的造型接受他们的拍照,同时他们还可以正儿八经地提出问题请求采访。而其他媒体只能媒体区里抓拍,至于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回答,那就完全要看自己的人品够不够好了。媒体对于李玮的好奇自然就是身为新人导演的李玮是如何拍摄出这部被本届电影节场刊及影评人都看好的优秀电影的。要知道,李玮转型导演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按照大部分导演的人生轨迹一般都是科班毕业,然后剧组里混几年之后成为副导演,最后在师父的调|教下经过几年的摸索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导演。圈子里不乏天资卓越的导演,但人家是一出道就成为导演的,绝对没有当了好几年偶像之后再转型成为一鸣惊人的天赋型导演。
李玮对这个问题说道:“第一,我只能说,祖师爷赏了这碗饭吃,我个人觉得我还是有点导演天赋的。毕竟我在成为导演之前,也当过演员和制片人,这两个职业其实对我成为导演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李玮的这个开头得到了不少记者的负荷,毕竟演员和导演是一体两面,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可不少;此外制片人这个职位也需要不少导演的知识,否则你投资的电影定然扑街,但李玮担任制片人的电影不是大卖就是拿下奖杯,因此很多人觉得李玮应该是有一些导演功底的。
“第二呢,大家也知道我也在大学里进修导演培训班。虽然这种培训班不及导演专业那么根正苗红,但是对于有基础的学生来说也是足够了的。”李玮的第二个理由也让记者们没话说,李玮的确在东海大学影视学院导演专业进修,而且听说成绩还是他们班的第一名。结合到第一个理由,大家还真觉得李玮当导演真的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第三,大家也知道,制片公司是我的个人公司,所以亏多少钱吗我也能抗住;而发行公司也是我控股的公司,因此嘛”李玮露出一个欠揍的表情,而看直播的不少没出头的导演纷纷露出吃瘪的表情。导演其实也算是一门手艺活,要想成为一个优秀导演,那么多导多拍是绝对的。但是在电影工业如此发达的现在,哪怕你是最顶级的导演,制片公司也只会给你三次犯错的机会。一旦你的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那么下次找你拍片的公司绝对会锐减九成以上。
因此就造成了大导演们有越来越拍不完的片子,而新锐导演们往往好几年接不到一部片子。如果你是大导演的嫡系弟子,那么大导演会刷脸当个监制,让你有机会接几部中小制作的片子;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人脉,那就只能乖乖地拍小制作,等到某次独立电影节上大放光彩而被主流制片公司相中。但是李玮不同啊,虽然李玮的制片公司是自己投资的,但是李玮的资产让他糟蹋十几部大制作电影都没问题,而且不管拍得多懒,自家的电影公司总要捧一下吧?哪怕上不了主流院线,那么二轮院线或艺术院线也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然后再出dvd、进电视网,最后还是能让观众知道你。因此李玮放出自己成功的第三个理由之后,顿时惹来不少争议。
但是一些影评人刚想骂,又发现找不到骂点。李玮就算真的拍了烂片,那也是他自己的钱,关你们这些吃瓜众什么事儿呢?于是影评人和业界人士只能憋着一肚子气看着李玮微笑着带着救赎剧组走进会场。
会场的安排也是有心机的,越是重要的成员越会安排的前排,而越走红的嘉宾,安排在中间的可能性也越大。不过救赎剧组并不算多么重要的剧组,故而被安排三排靠右边的位置上。
李玮倒是也没有去计较,毕竟中间前排的还有组委会和评委会的成员,此外就是历年的影帝影后们,他们才是重点嘉宾,而自己还是刚刚踏进电影圈的晚辈。因此李玮微笑着和救赎剧组的人坐了下来,然后静静地等着颁奖晚会开始。
271 明珠电影节(六)()
救赎剧组能拿到前三排的位置其实也和救赎是本届电影节的热门有关,毕竟这部电影得到了组委会所负责的场刊认可; 也得到了影评人协会的赞赏; 所以评委们在最终决定投票的时候也不免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干扰。现在的救赎已经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六项提名; 而且这六项提名都是非常重要的奖项; 所以在节目转播方就免不了要对救赎和李玮进行重点介绍。
李玮的粉丝群其实主要是集中在大学生和社会新鲜人这里; 也就是20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其实满尴尬的; 他们不如他们的后辈中小学生那么好忽悠,动不动就为偶像刷上几万的销量只为偶像能拿一个奖;同时他们又不如他们的前辈,他们的前辈大多已经有了部分资产,是广告商追逐的主要目标; 连带着能吸引这部分粉丝的偶像也成了广告商愿意赞助的首选。
不过好在李玮最近开始转入电影圈,而且李玮拍摄的片子又大多有一定的深度,因此李玮也开始对妈妈粉、阿姨粉有一定的吸引力了。这次转播的镜头和介绍大部分给了李玮; 自然对李玮知名度提高和粉丝年龄的拓展有极大的帮助。不过此时李玮的关注全放在电影节上; 倒是没有想其他。
李玮知道六个提名最后能拿到一个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了; 要知道电影节的评委们是最保守和最愿意寻求平衡的。电影节这个东西可不是组委会和评委会两方面就能撑起来的,要的还是发行商们的支持。相较于票选奖和工会奖; 这种评委会奖其实更会找平衡。简单来说,最佳电影不是只有一个么?如果优秀电影不止一部该如何?那就有个默认的规矩就是,最佳导演的电影一定不能拿最佳影片。于是这就有个悖论了,既然最佳影片的导演不是最佳导演,那么谁又有资格拿最佳导演呢?而且有的时候为了平衡,组委会还会搞出诸如“评委会大奖”之类的奖项给那些热门却没有拿到什么奖的电影,好让大家皆大欢喜。
同时评委们喜欢“老导演”、“老演员”也是圈内皆知的秘密; 因为这些资深导演或演员的作品大部分都很安全。所谓的安全就是影评人不忍苛责,而观众也大部分愿意卖个面子,因此给这些作品奖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但是新人就不行了,在这个论资排辈的电影圈,影评人不教训你这个晚辈还教训谁?而观众那边因为对你不熟悉,所以也大部分不会特意去看你的电影,看到别人说什么也会跟着人云亦云地说三道四。李玮很清楚那种键盘评论家大部分是不会看你的作品的,他能快进着看你的作品就算给你面子了,很多人甚至连你的预告片都没看就开始点评江山了。
李玮其实就处于这个时间,只是李玮身为娱乐集团董事长的身份让影评人们忌讳不已。毕竟李玮手上有广播公司这个大杀器,真要比嘴皮子的话,李玮完全可以让旗下的电台和电视台玩死对自己不利的影评人。尤其是传言李玮打算进军新闻出版界,这更让影评人有所忌讳了。天知道自己哪天会不会要到李玮旗下的报刊里去讨生活,得罪大老板的事还是少干比较好。所以李玮在影评人那边的口碑是不错的,至于观众这边,横竖李玮目前是冲着奖杯而去的,票房什么的,暂时还不用太担心。用李玮的计划来说就是先刷满三个电影节的最佳导演之后再考虑拍商业片。
至于商业片的模仿对象,李玮自然首选“卖拷贝”。不得不说迈克尔贝的爆炸片风格分分钟秒杀各大票房榜,观众爱的就是这种能提高肾上腺素的影片。若是让影评人知道现在正人文情怀泛滥的李玮正时刻打算朝视觉系导演堕落的话,估计影评人会联合起来将这个不知好歹的新人导演给“抹杀”掉。
李玮提名的六个奖项中,最先公布的就是“最佳剧本”,也被李玮及其团队认为最安全的奖项。毕竟救赎的优秀程度在那里,如果完全不给奖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但是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这样的大奖有太多人在觊觎,李玮这样的新秀能拿奖的几率不高。但是最佳剧本相对来说是竞争最少的奖项,李玮的影片有那么优秀,所以给个最佳剧本的确是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因此也没有出乎李玮等人的预料,李玮果然拿下了这个奖项。
在全场的掌声里,李玮快步跑上了舞台。没有人认为李玮不够端庄,毕竟他的年纪在导演圈里简直还算是个少年郎。既然是少年郎,活泼点也算给导演圈带来一股小清流嘛。从上届最佳剧本得主的编剧手里接过奖杯,李玮凑在话筒前颇为兴奋地说道:“哇哦!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你们知道救赎是我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而在很多人看来我这样做是不务正业,而且我还这么年轻就更让人觉得我是在‘玩闹’。但是很感谢电影节的评审们能认可我的编剧能力,让他们知道我不是在‘玩闹’,而是认认真真地在拍一部电影。能拿到这个奖项,得到评委们的肯定,这让我受宠若惊。虽然你们应该猜得到,我最期待的奖杯并不是这个。”
李玮说到这里的时候,自然引发了场下的笑声。大家并没有苛责李玮的不知好歹,毕竟能被提名最佳导演就证明了李玮的能力。而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双提名的人哪里又不会期待这两个大奖呢?“下面是很正经的致谢了。”李玮特意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来,“谢谢我的制片公司,虽然这家公司是我的。谢谢我的发行公司,虽然这家公司也是我的。”李玮的头两个致谢让现场的气氛越发活跃起来。“谢谢我的制片,也就是我自己。”
说到这里,连李玮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谢谢我的监制杜汶先生,如果没有你的肯定和帮助,这部电影是不会出现的。谢谢剧组的所有成员,你们能接受我这样一个菜鸟对你们大呼小叫,也感谢你们都拿出了自己最专业的态度参与到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最后,谢谢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记住,明天影片就要正式全面公映,一定要到电影院支持哦!”
在大家的掌声里,李玮带着最佳剧本的奖杯离开了舞台。
或许最佳剧本拿走了救赎的运气,接下来的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男主角两个重要奖项就落空了。李玮倒是没有觊觎最佳男主角,毕竟自己还是电影圈的小字辈,无论如何大家也不会认为自己已经符合一个影帝的标准了。不过李玮对自己影片落空最佳男配角还是挺遗憾的,要知道自己的影片中两个男配角都被提名了,完全是双保险,结果评委却将最佳男配角颁发给了一个还未满16岁的少年。
他所参与的电影算是家庭伦理剧,一个离家出走数年的父亲忽然回归,一个失去母亲而对父亲抱有仇恨的青春期少年,两个人不得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