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1898-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复每次来都要跟胡小岩提几句。还是学生分配的问题。

    上海澄衷大学里面分成了两部分。一个男生学院部,一个女生学院部。第一届文学院只有区区百多人。第二届有了五百人。男生四百人,女生一百多人。胡小岩的官衔变成了二品,各地督抚虽然心里有想法,但面上还是很给力的。他们帮助上海澄衷大学在各地帮忙招生。这一届学生多达八千人。很多都是士家子。很简单文学院很多教授的名气很大,上海澄衷大学的文学院实力并不比各大古老书院来的差。

    在容闳、蔡元培和迈克三位大师的刻意宣传下,大部分学子都被分配到了科学院。没办法,有钱的士家子当然选择文学院,但有钱的毕竟是少数。各地督抚们也没那么好心。八千人中有七千多人全都是十二三岁到二十岁左右的良家子。这些人或多或少识得一些字,被拉来充数。

    当然这些人也不能一下子就进了大学,而是在大学内挂了个新式中学的牌子后,将人塞了中学。经过两三年的中学教育后,这些人才能进大学学习。中学教育的教材全都来自英美,部分参考了德国。这个中学的教育系统和大学的教育系统同出一源。只要两三年后上海澄衷大学就再也不缺少学生了。

    为此容闳和蔡元培召开了几次董事会,确定了大约三十万两白银的助学贷款以帮助贫困学生的学业问题。还有很多的大商人也特意出钱资助了一部分学生。这些大商人当然不是好心。学生毕业后必须为他工作三年以上的时间来偿还贷款。上海澄衷大学的农学院的老师带着一批学生坐镇烈山后,烈山镇的大农场的粮食产量可是真正的比以往至少平均高了十个百分点。而各大工厂就不用说了。有了科学院的那些学生的帮助,简单的机械维修和操作,这些学生都能搞定,无需再从欧美花费重金请技术员前来中国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最简单的卷烟的机械,价值一共才多少?出了一丁点的小问题,中国的工人说不定就搞不定了。从欧美请一个技术员过来要花多少钱?请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解决才花多少钱?

    这些大商人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可是看在眼里的。

    大学在今年的实践活动中给上海的大商人造成的震撼程度是真是可见的。

    文学院的学生这次到了五百人后,梁启超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即使将这些学生分班出去,每个老师的授课任务也是很重的,他现在感觉老师数量太少了。

    严复是来找胡小岩要一纸调令的。从前胡小岩的调令是不值钱的,但现在各大书院根本不敢拒绝胡小岩的命令。手握大军的二品大员可不是小小的从七品的安徽矿业总司衙门可比的。更何况他背靠李鸿章这个新任中堂大人?

    梁启超因为身上背着通缉令,只能呆在上海。而严复自从半年前拜别胡小岩后就去各地拜访书院,希望能有老师和学生前来上海澄衷大学。梁启超的名望虽然不错,但是在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跟严复比起来还是略有不如。虽然有些有名气的书生愿意来大学,但他们不愿意无凭无据无根无由地来。他们希望能有朝廷诏令,也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出名的机会!我能不能是一个问题,但你请不请却更。

    让胡小岩这个二品大员亲自上门请当然最好,实在不行也要来一封言辞恳切的征召令。文人嘛,都很爱面子。

    为此胡小岩写了一整天的征召书信,这个时代可没有打印机。每一封都要亲自写,以表达自己的敬意。胡小岩写到手软,严复再来要求,胡小岩只能避而不见,但这次被严复给逮住了。

    “好吧。我写。”胡小岩无奈地答应下来。

    写完征召的书信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他抬起头看到安琪儿坐在他对面,趴着睡着了,而她双手捧着的一碗汤已经冰凉冰凉。。。

139 你这个大奸臣!() 
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

    很多历史学家都把这两个词给弄混了,认为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进程。

    但实质上这是两种概念。

    帝国主义当然要说帝国!什么是帝国?那就要从罗马和中国的大秦说起。历史上的罗马和大秦是世界史上东西方为代表的第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帝国就是以侵占别国领土并领导别的民族以达到统一全国或者全球的一种战略主义,他的好处就是别的国家或者民族在侵略本民族之前就被帝国给摧毁了。

    而资本主义呢?就要从资本两个字来解释,大家都明白资本嘛不就是钱嘛?对头。资本主义就是以垄断或者占领别国经济为目的的一种聚拢钱财的注意。他的注意目的就是收集各国钱财为己用。

    那么问题来了。1900年的国际形势上哪些国家是资本主义,哪些又是帝国主义呢?

    很好回答,日本俄国和德国是帝国主义,美国英国和法国是资本主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看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生来就有一种忧患意识,他很害怕别的国家会来侵略他甚至会害怕日本岛会沉没,电影《日本沉没》就是在这种意识当中诞生的。他的国土面积太过狭小,他的国家实力也非常弱小。所以日本的生存,在宋朝时期,日本甚至派出贵族的女儿甚至天皇的女儿来到中国找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精英交配以达到改善本民族基因的目的。大家不要笑,这是真实历史记载的。这些女儿怀孕后都被本国当成宝贝来对待,她们出嫁后,出生的那个外人的孩子会被当成本家族的精英弟子来对待。也许大家会用嘲笑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这个事情。

    但却从中看到日本为求国家富强而不择手段的那种疯狂追求!换成大家一个人能接受一个戴绿帽还要抚养别人孩子成为自己接班人的这种事情嘛?相信没有一个中国人在知道事实的情况下还能够接受的了——坦然接受。日本人做到了。所以日本在清朝年间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差点灭亡了中国这种事情,胡小岩是能够理解的。日本不崛起,除非老天瞎眼了。

    日本的领土太过狭小,所以侵略朝鲜和中国就成了必然。前面说了,日本的大部分贵族事实上都有着中国人血统,特别在明末,他们得到了心学王阳明心学的传承。日本人更是以中国遗民自居。他们不侵略中国就没天理了。所以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他以侵略朝鲜和日本为最终目的。

    第二个是俄国。俄国人的贪婪举世皆知,否则俄国皇帝也不会带着一定东正教教皇的帽子,俄国的土地跨越亚欧,面积比中国还要大。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了,但事实上俄国人对于土地的追求简直疯狂。在康熙年间俄国就跟康熙皇帝打了一战,结果不胜而胜,这让俄国看透了清国的懦弱。之后的俄国每一任沙皇几乎都会在中俄边境制造事端,如果不是俄国人更在意欧洲的土地,而乌拉尔山造成了天然的障碍,相信中俄战争恐怕不会比英法百年战争来的短来的惨烈。说他不是帝国主义恐怕没人相信吧。

    再到德国。德国不用说了。他统一的太晚,等到德国一统,举目四望,居然全球就没有一块属于德国的殖民地。面对英法俄三国的制约,铁血宰相俾斯麦一开始连俄抗法。但到了威廉二世真正掌权之后,威廉二世不满意了,他跟俄国交恶,联合英法,但很可惜,欧洲的领土只有那么大,英法表面上跟德国交好,背地里制造各种事端狙击德国。

    威廉二世内心深处是很懊悔的,他后悔跟俄国交恶,以至于对抗英法的时候居然招不到一个盟友,因此德国在1898年居然派出皇子想要跟满清结盟,这种荒唐的举动也说明了德国有点乱了分寸。

    后来德国占领了山东青岛,有人说青岛是德国的殖民地!胡小岩不赞同这个说法,青岛从来就不是德国的殖民地,而是德国安插在中国的一个堡垒。看看青岛的堡垒厚度就知道,400mm的穿甲弹都很难击穿他。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干?很简单,德国人一方面想要将商品卖到中国来,这需要一个港口。另一方面他希望青岛能够成一根搅浑英法在中国布局的搅屎棍。

    德国人的军队中的军纪有多强,全球人都知道。但是第一个在北京城开杀戒的就是德国人!你相信一支有着强烈爱国热情并有着绝对纪律的军队在没有本国高层将领同意的情况下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吗?不!

    德国人这么干的用意很简单。清国人你们快反抗吧,一起起来打到英法英国和法国的军队被清国这个大泥塘给深深地陷进去。以便于给德国人的发展一点便利!德国人想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以英法为首的欧洲秩序!所以布尔人跟英国交战,满清跟英法交战就是德国人的大手笔。

    随后德国人等不及了,他亲自下场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不是帝国主义谁是?

    所以1900年的庚子事变是日俄德三国主动发起,美国负责串联,英法被动下场的新一场的侵略战争。胡小岩写到这里,抬起头。一声叹息。今天是春节,人都在忙着过年,只有他还在写这些枯燥的玩意儿。连带着安琪儿也没有一丝过年的兴奋,这让胡小岩很内疚。1900年的中国还没有过圣诞节的习惯,圣诞节那天安琪儿瘪着嘴跟胡小岩一起吃了一顿正宗的西餐就算过了圣诞。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明亮的天空。现在载沣应该已经到了天坛了吧。

    载沣确实刚刚从天坛回来。虽然他已经开始行驶皇帝的职责,但这一套程序还是要走得。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傀儡,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该怎么走路,该走几步到哪里停止,全都不是他说了算得。甚至从天坛回来后,要召见哪些大臣,要说什么话,他都决定不了。这里有一整套的程序要他背下来。

    载沣很不喜欢,因为这样做,就很容易让他想到那个可怜的哥哥。光绪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就从来没有真正做过一次主。他的后面始终有那么一个可恶的老太太在牵着一根看不见的绳索。

    虽然现在没有老太太。但载沣依旧能够感觉到有那么一根看不见的绳索绑住了他,勒紧了他的脖子,一旦他有什么出格的举动,那根绳子就会将他狠狠地勒死。载沣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又不得不照做。从今天开始他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

    我是皇帝。我是皇帝。载沣很想高声呼喊,但他不敢!所以他一点也不高兴,只是冷冷地说着他自己也听不懂的话。

    等朝见结束后,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夜已经深了。他赶走了的太监和宫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

    他忽然感觉有点冷。不是身体上的冷。书房有火盆,他座位下是传说中的虎皮,是不知道哪位大臣进献给光绪帝的,现在便宜了他。他身上已经换成了常服龙袍只有大朝会时才穿的,电视上,只要皇帝出现一定是龙袍,这点是错误的。,里面的毛茸茸的,很暖和。载沣感觉心冷。

    这一刻他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可以说说话的人陪在身边,包括自己的结发妻子。从前妻子很贤惠,很懂得安慰人。但以后再也不会了。因为按规矩他今天至少分封了有十个妃子。这些妃子有蒙古人有满族人还有西藏人。。。今天是春节,按律他是要去后宫见太后和皇后,然后一家子一起过节的。但今天又是他登基的第一天。而且后宫里也没有了那个令人敬畏的老太太。所以他可以一个人静坐,而没有一个人敢来打扰。他是皇帝。书房里的书籍,已经换成了他在醇亲王府的书籍。里面有很多他经常看的书。他随意拿出一本,打开一看:《科技至上》!

    他烦闷地丢开,又打开一本:《大国崛起》丢开!

    再打开一本:《烈山镇规划》啊!

    载沣将书桌上的书籍一把扫到地上!“你这个大奸臣!”

140 下官是大清国的忠臣() 
今天被一个二货给恶心了。想想也真是傻,跟他叫什么劲啊。郁闷。我连收藏都没有超过一千的小众书,居然还有人黑,而且还是大家伙的跑来黑。我想问一句,你这么搞有意思么?

    --------分割线-------

    被称为大奸臣的胡小岩正跟着两个哥哥和侄子侄女儿一起吃饭。

    很沉闷。至少对于安琪儿是这样。胡小岩一边跟两个哥哥聊天,一边还要照顾到安琪儿。

    安琪儿跟两个哥哥嫂嫂一句话也没得说。两者之间没有共同语言,相反,她跟侄子和侄女儿之间倒是很有些话题。侄子侄女毕竟没有出过国,对于国外的一切都感觉很新鲜。

    吃过饭,原本是要守岁的,但安琪儿不是中国人,她心疼胡小岩,所以很早就拉着胡小岩去休息。胡小岩只能苦笑着答应了。

    自从谢绝了一切邀请后,胡小岩不仅没有能够闲下来,反而更忙了。主要是在想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规划。现在黑龙江有俄国人,吉林有日本人。辽宁还好,日本人还没有做好跟满清彻底翻脸的准备工作,因此暂时避开了那里。要知道奉天城可是满清龙脉所在,动了这里就是两国宣战的象征。

    两省目前是一团乱麻,胡小岩的任命书是下来了,但只要一天不赶走日俄军队,他就一天不得安生。

    还有书房,书房里面很多的英文德文书籍。虽然有张颂带着几个留美学童三四十岁的大叔拉在翻译。但这些人已经工作好多年了,他们对的科技根本不太了解,很多翻译不一定准确。所以每本书翻译好后胡小岩都要亲自检阅。同时他自己也要负责翻译一部分的技术书籍。

    如果仅仅这样也谈不上忙。关键梁启超送了一大拨儒学典籍过来,偶尔还派严复过来督促检查一番。他知道胡小岩对儒学有些偏见。张子敬也再这个时候插上一脚,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批道家典籍,居然也跟着严复一样跑来谈玄论道。说起来满满的都是泪啊,他胡小岩怎么说也是二品大员两省总督了,却依旧逃不开学习。

    轻轻抱着安琪儿坐到楼顶,两个人看向上海的方向,那里烟花绽放。还没一会儿。安琪儿推开胡小岩。

    “回去睡吧。”

    “现在?”胡小岩看了看手表,这是安琪儿送得结婚礼物。

    注意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17-19世纪的西方结婚是不需要送戒指的!结婚时互送戒指是在二战前后才重新兴起的。所以有写书的朋友看到要注意了!

    胡小岩结婚收到的礼物是手表,安琪儿收到的礼物是胡小岩母亲留下的一套檀香和玉一起做成的项链和一双玉手镯。

    手表上的时间才九点钟。

    “你已经很多天没有好好休息了。今天不是过节吗?”安琪儿眨了眨眼睛。

    “好啊。”胡小岩的声音有些梗塞。

    睡了一个安稳觉后就开始忙碌,中国的春节就是这样。首先要去祭拜祖先,然后还要互道祝福。一大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接下来的几天里还要接见各地来的使者。同时还要选定礼物,派出使者去京城送礼。像地方总督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礼物也要送,还不能够轻了。

    总之,忙了一周时间才得了清净。但很快就被凡俗事物给打乱了心境。

    首先是容闳,他是前来报告大学的情况,虽然几年的进学的学生多了些,但是总体学生数量却少了。因为胡小岩跟英国和德国达成了协议,两国同意招收一批学子,这些人当然是要从上海澄衷大学来招咯。还有汉斯在美国也跟几所州立大学联系了,美国方面也愿意接收每年五十名的留学生。这么一算,光光是要出国留学的学子数量就超过了五百名科学院。

    这些学子年初就要出发去留学了。可是名单还没有定下来。

    胡小岩了看,居然看到了一个熟人:周樟寿。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但周树人和鲁迅这两个名字大家就很熟悉了。

    胡小岩还真不知道鲁迅居然这么早就成了上海澄衷大学的一名学生。他事实上很不喜欢鲁迅。鲁迅原本在日本学习医学,他一开始认为救国就从治病开始,后来他认为治身体的病容易,治思想的病就很难。所以他改成学文。鲁迅回国后就成了一名作家。如果这么看好像鲁迅也没那么讨厌啊。问题就在作家两个字上。要知道章炳麟也就是章太炎,他本人也是文人,也研究过医学,更写出了《章太炎医论》这本医学方面的著作。你鲁迅也是学医的,你医疗中国人的思想是你的理想,但你写一本医书会死吗?接受了好几年的医学教育,你将你的日文课本翻译成中文捐给学校这件事情你办不到吗?

    要知道中国的教育其实是很落后的,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很多年的内地医疗和教育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中国的底子太薄了。鲁迅作为一个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学生,居然从来就没有想过翻译一些日本的医学书籍或者科学方面的书籍的工作,可见思想觉悟也并没有那么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胡小岩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办报纸,招人甚至亲自上马翻译西方的科学书籍。最后更是将《大英百科全书》给翻译了出来。他这么做是什么呢?说句不好听的话,胡小岩有翻译这些书的时间还不如拿去赚钱和去军队搞训练!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胡小岩为什么不去军队而是亲自翻译写书呢?

    眼光要放得长远。伟人在中日战争还刚开始没多久就写了《论持久战》一文,从这里可以看出伟人的眼光。同样胡小岩写书也是长远考虑。中国即使在1900年解放了又怎么样?你的科技不行,你还是要被人欺负。很多人写书说五年八年的就统一了全国,然后出兵打一战二战。你特么的有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一艘战列舰造起来要花一年多的时间。你哪来的时间造一支军队?五年还不够五艘战列舰的时间呢!!还有造船厂,你特么的哪里来那么多熟练工?马尾船厂?别开玩笑了,他们造一些木头的几百吨小船还好说,他们哪里有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经验!!!你特么的连无烟火药什么成分都不知道,你连子弹都造不出来,还造战列舰?还造飞机?最早的飞机还要等到1910年前后呢!这个年代你连飞机的发动机都造不出来。最简单的一个密封问题你凭什么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