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1898-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纳乐在心中算计明白后,叹了口气。胡小岩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可是日本和俄国的阻挠同样不可阻挡。日本、俄国、清国的战争即将到来。

    “好吧。先生们,现在该到我们考虑一下战后的事情了。”窦纳乐看向威尔逊将军。

    “威尔逊将军帮忙将克林德公使请过来。”

    威尔逊将军答应一声,出了门。不一会儿,克林德就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

    在众多公使中他是最得意的。别的大使馆正在被围困,连一杯水一粒米都不能被送进去。可是德国大使馆依旧可以载歌载舞,当然这是有条件的,德国大使馆负责照顾逃进德国大使馆的基督徒和普通百姓。

    这点小问题当然不是问题。

    克林德先生甚至能够自由进出大使馆,并随时可以与胡小岩见面。这才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克林德先生,我知道您今天又去见了胡先生。我想知道我们是否存在和谈的可能?”窦纳乐忍着给克林德的脑袋来一拳的冲动。

    “和谈?”克林德的笑容立刻消失。

117 讽刺() 
“是的,和谈。大家都知道,我们还有同胞在紫禁城内战斗。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国的皇宫被炸成废墟。清国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他的首都对于前世界都是有着无可睥睨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我们应该团结起来跟胡小岩和谈,以解救这座正处于战火中的文明都市!”窦纳乐深情地说着。克林德这两天带来的情报已经让窦纳乐迫不及待了。

    在做众人,包括威尔逊突然都有了一股强烈的呕吐**。

    “怎么,你们不同意?”窦纳乐皱着眉头问。

    “不!”法国公使毕盛站起身。

    “您说的太对了。清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度,这座完美的宫殿不应该毁灭在炮火当中。”他义正言辞地回答。

    “我没有意见。”美国公使康格玩起了酒杯。

    克林德公使目瞪口呆中。

    “克林德公使,只有您能够自由出入大使馆。您能否代我们向那位胡小岩致意?”窦纳乐看向克林德公使。

    克林德公使好容易咽了口口水,心想,我已经很无耻了,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无耻的人!

    有心拒绝,但却又说不出口。他眼神飘忽地哦哦了两句,最终才慢慢说道:“诸位,你们知道的,今天胡正在对内城发起进攻。”

    说完,就听见一阵轰鸣声。等了好久。

    诸位文明人扶着长桌才站稳脚跟,大家拍了拍耳朵后再次看向克林德。

    “啊!大家都听见了。我相信有着如此多的炮火,胡一定可以在明天太阳升起来之前紫禁城喝咖啡。换成诸位,你们会在这之前答应和谈吗?”克林德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至于英法联军的死活?这就不干克林德什么事情了。什么你说里面还有德国士兵?哈哈今天天气不错。

    “克林德先生!”窦纳乐咬牙切齿,“您也是欧洲文明世界中的一员,难道您一定要站到野蛮的辫子国一边吗?”

    克林德转了转脑袋,看见大家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于是打个哈哈。

    “好吧。我会去见胡,但我得事先声明,我没有把握。只能转达各位的意见!”

    克林德很快见到了胡小岩。

    “克林德先生,我的朋友,希望你没有带来什么让我为难的消息。”胡小岩站起身来拥抱了克林德,在他耳边轻轻地说着。

    克林德。。。

    “看来真的是很为难的消息。好吧。作为朋友我愿意听一听。”两人坐定后,胡小岩微笑着端起茶杯。

    “好吧,胡,你赢了。英国想要和谈。但我没看到格尔斯和小村寿太郎。”克林德无奈地转着茶杯。

    格尔斯是俄国公使,小村寿太郎则是刚刚上任的新任公使,他是随山口素臣的军队秘密钱来的。

    “那么您的意思呢?克林德先生!”

    “绝对不能放过那些杀害贵国公民的杀人凶手,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克林德公使涨红着脸狠狠地拍着桌子。

    “但是据我所知,德国才是第一个开枪杀害北京城平民的国家。德国士兵才是第一个应该受到处罚!”胡小岩轻描淡写地回答。

    “那么请将他们绞死!”克林德怒气冲冲地说,“他们这种行为必须被绞死!他们不配做德国的公民。”

    胡小岩一不留神将茶杯掀翻。

    “胡。请不要顾及我国。德国作的朋友是绝对不会对这种行为视而不见。无论您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德国永远是您坚强的后盾!”克林德张着嘴巴一开一合。

    “我明白了。那么英法俄日等国都是这个态度吗?”胡小岩微笑着问。

    克林德戛然而止。

    “不!俄国人和日本人还在坚持。”克林德半天才吐出一句话。

    胡小岩沉默了下来。这里边好像有点问题。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在欧洲看到的报纸上的描述。

    总贴而言,英国和法国还是希望清国对于义和团进行制裁的,也就是说英国和法国一开始只是担忧义和团对本国的商人和商业造成影响,至于出兵?英国和法国其实一开始是不感兴趣的。很简单,英国当时正面临着布尔人的战争,他们对于另一场千里之外的战争的兴趣不大。而法国?正如前文所说,法国的越南殖民地能不能保住都是二话,他们敢于发起跟清国的战争?

    真正对清国开战有兴趣的是美国、俄国、日本和德国!

    美国的心思其实很好猜,因为美国的经济危机刚刚过去,麦金利总统当时正寻求连任,他希望对清战争能够讨好军方,另一方面也希望军火贸易能够带动本国的经济。

    而俄国和日本对于清国领土的野心,世人皆知。

    那么德国是为什么呢?胡小岩想了想在德国时翻动的报纸。他想起一句话: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剩下思想的天空。这句话是德国人的自嘲,也是德国对现状的思考。德国人必须打破英法的封锁!他想要挑战欧洲秩序!

    所以德国希望英国和法国陷入战争的泥潭。特别是英国正在和布尔人较劲的时候。如果让英国再陷入另一场千里之外的不可能赢得战争,那么必然会削弱英国的实力。这是德国所欣喜的。

    再想到德国的教育问题。德国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好的国家,他的士兵也是世界上纪律性最强的士兵!可是德国却是北京后第一个开杀戒的国家。这就不得不让胡小岩深思了。

    德国人在玩火!!!而美国人乐见其成!日本人和俄国人则是推波助澜!

    德国人的军队说不定就得到了克林德示意,主动开杀戒和抢劫。然后引导其他国家一起这么干。而日本人和俄国人当然立刻有样学样甚至学得更好。其他国家一看,特么的,我们也去吧。然后就是一场抢劫进行时。

    之后的事情就很明显了!日俄英法美等国与满清的仇恨再一次叠加积累。而后德国和后来意识到不妙的美国开始做好人,而英法日俄则彻底跟清国绝缘。后来汉阳铁厂和满清的军火贸易在事实上也开始倾向于德制和美制。

    如果不是后来的排华法案问题大爆发,美国说不定会成为满清最大的商品进口商!而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后来甚至主动退还了庚子赔款。德国所作的一切后来都为美国做了嫁衣。

    后世的中国同样如此,建国后,英法的商品事实上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并不好,相反,美国和德国货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不是一开始美国政府对中国抱有敌意,日本的商品根本不可能在中国流行起来。

    日本的文化入侵、日本的商品大行其道全是拜美苏冷战所赐。

    想清楚之后,胡小岩也就明白了窦纳乐等人的态度!战争在美国和德国的推动下开始之后,英国不得不接过接力棒,他是世界老大!他必须参与!所以窦纳乐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但后来胡小岩横空出世,窦纳乐立刻转变了立场,其中有张伯伦的影响,但最大的助力还是来源于布尔人!布尔战争英国损失惨重!张伯伦在这件事情上背负了很大的责任。布尔战争是在他的推动下才进行的。所以以张伯伦为首的首相内阁不希望再次发动一场这样的战争。

    英国人希望和谈!不希望战争!窦纳乐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从北京外城被攻陷后,他就已经存了和谈的想法!

    而法国同样如此!法国人根本没有余力派出多余的兵员来满清,否则他的越南殖民地就完蛋了。

    美国就不用说了。原本说好的分一杯羹成了送人质进大使馆!他们能好受才奇怪了。这个时代的美国连一支完整的专业性的舰队都没有!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则可以无视他们!

    胡小岩想通透之后,只能苦笑。发动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德国!但给予他最大帮助的也是德国!而他想要打赢日本和俄国也还需要德国人的帮助!这是不是很讽刺?

    “可以和谈!”胡小岩挥手拦下正在拍桌子的克林德!

    “但是战争发动一方必须付出代价!”

    克林德转怒为喜。克林德是西方社会的精英人士,当然明白胡小岩的意思。也正因为明白他才会高兴。

    和谈的条件开出来了,现在轮到英法等国开条件了。可是英法等国愿意付出代价吗?克林德对此深表怀疑。

    英国和法国绝对不会赔款!因为他们丢不起这个人!而美国?算了,还是喝咖啡吧。

    那么最关键的还要数日本和俄国了。让这两个疯子付出代价?他们能同意才出鬼了。英国调停?别开玩笑了。日俄两国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英国出面调停的结局一定会失败!

    克林德虽然对于没能将英国拉入战争的情况很失望,但能把死对头俄罗斯和英国的小弟日本拉进来,他已经很满意了。

    胡小岩虽然没办法,只能间接地配合克林德去演这一场戏,但是他也确实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坐稳自己的位子。

    打下北京城不算什么!满清的那些无耻官员有无数种方法解除掉他的兵权!胡小岩暂时还没考虑过反清。他的实力太弱小了!

    但一旦胡小岩干翻了日本和俄罗斯!至少在朝堂上就再也没有人敢于反对胡小岩!因为他是能在正面战场打败列强的人!崇洋媚外这样事情,满清朝廷是很擅长的。

    只要胡小岩不死,他的军队不乱!胡小岩就是另一个年轻版的李鸿章!

    克林德非常高兴地离开了。留下胡小岩露出讽刺的笑容。

    原本是最大敌人的英国法国却原来是他的盟友

    原本是盟友的德国却原来是庚子事变的罪魁祸首!

    拯救了满清的胡小岩居然是反清的急先锋!

    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118 善后态度() 
这一夜胡小岩没有睡觉,他在指挥部的椅子上端坐了一整晚,眯着眼睛想着心事。

    这一夜能睡着的人也不多。

    王廷帧和李泽均做的很好,他们临时构建了简单攻势堵住了联军的退路,而马玉昆在前面以马克辛开道,一边往前面扔着火把,一边大军压境。最终在凌晨两点左右彻底击溃了内城联军。

    凌晨三点左右,他收到了基本肃清成编制联军的消息。但胡小岩没有一丝高兴的意思。

    所谓困兽犹斗而已。日军本身就凶残,子弹不多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肉搏。有的日军士兵看上去好像死去了,但新军一不留神,本是尸体的日军士兵猛地跳起来发起肉搏攻击。结果新军在黑夜中因此而死去的士兵有差不多五千来人。在此之前的突围战中新军死去的士兵数目加起来还没有两千人。

    这就是差距!士兵素质之间的差距,指挥官能力之间的差距!

    这还是日军指挥官山口素臣阵亡后,八国联军没有一个统一指挥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山口素臣依然存货,新军要死多少人才能攻下内城?一万还是两万?

    胡小岩不知道!马玉昆过时了!王廷帧和张绍曾等人却还没有成长起来!

    第二天在马玉昆的带伤指挥下,新军开始清理北京城内的落单联军士兵和逃兵。还要负责一些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虽然北京城实行了戒严,但总有一些不怕死的家伙罔顾军令。中国人伤害起自己人总是一把好手。

    而胡小岩也在随后的两轮先期谈判后,给美军士兵缴械。威尔逊将军带领的两千多名士兵被押解着了战俘营。而威尔逊将军却由美国大使馆作保留了下来。威尔逊成大使馆武官,也就是说他有了外交豁免权。而大使馆的防御则交给了胡小岩从战俘营里面选取出来的大约三百名士兵。胡小岩同样让蒋雁行带领了五百多人“保护大使馆”。蒋雁行带队俘虏了联军,他在联军俘虏中颇有些“威望”。

    两天后,北京城的秩序基本恢复正常,胡小岩先期准备的物资也开始北京城。北京城的物资是全部由外界供给的,这几天的围城,很多北京居民家里已经断炊了。

    俄国和日本最终在英国的劝说下也加入了谈判行列,但他们却以胡小岩级别不够为由拒绝谈判。胡小岩是从七品的矿业总司衙门总理还是民营的,级别确实不够。但级别够的的那些人,比如说恭亲王等人,胡小岩却不会放出来的。

    满清几大王爷家里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些兵灾,洋人的普通士兵可不认识你是不是王爷。他们也正处在头疼当中,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本身身份的性,而胡小岩也变相地软禁了他们他们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这年头可没有电话,连无线发报机在中国也只有胡小岩才拥有。

    李鸿章已经接到了胡小岩的电报,在胡小岩的催促下将信将疑地开始准备入京。在此之前,胡小岩选择了保持原状。

    他没办法发表意见,很简单。他的级别确实不够!另一方面,胡小岩也不希望很快完成和谈。很简单,北京城被新军占领的消息随着胡小岩对大使馆电报线的修复而传遍了欧美和满清各地。俄国的大屠杀也随着这一波的胜利被人捅了出来。如果满清失败了,没人会不识趣地捅出这件事情,这会让他们成为俄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但现在八国联军失败了,胡小岩才是八国联军的首要报复对象,暗地里拍照的有良心的西方记者和俄国记者将大屠杀的照片刊登在了上海的报纸上。

    现在这份报纸就摆在了胡小岩的桌子上。胡小岩陷入了麻烦当中!

    从理性上来说,这件事情不能善了,胡小岩既然已经掌握了北京的权利,那么他就必须担起这份责任!他必须向俄国讨回公道。

    但事实上,他能担得起这份重担吗?担不起,别说是他了,换成李鸿章、袁世凯抑或是慈禧那个老娘们也担不起。无他,打不过而已。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胡小岩都打不过俄国人。俄国在西伯利亚的军队随着两次被抽空后,现在只有两万多得军队。数量上好像不多。但战斗力却不是这么算的。这些人全都是恶棍、死刑犯。不怕死是这些人的基本特征,而同时西伯利亚军团的军官素质却比联军中俄**官的素质高多了。

    八国联军中真正能打的实际上只有日军和美军。其他国家的军官很多事实上是来镀金的。也是,中国这样一个落后野蛮的国度能有什么能打的军队?八国联军先期两万多人在西摩尔的带领下,都顺利地了天津城,如果不是西摩尔胆大包天只带了两三千人就往北京去送死,哪里会有后来那么多事情?

    中国的军队在八国联军看来其实就是弱鸡。历史上他们就轻松地攻破了北京城。死伤数量还不到一万人,而满清方面伤亡的军队数量以十万计。这就是差距!

    而西伯利亚的军官是俄军正规的士官,各个都是沙场老手,他们不会犯西摩尔和阿列克谢耶夫一样的轻敌毛病。

    如果进北京城后阿列克谢耶夫和山口素臣等人能够警惕一点,也不会那么容易地就被胡小岩偷袭成功。胡小岩偷袭成功实在是运气!

    如果没有飞艇部队,胡小岩根本不可能打败西伯利亚那两万俄军,哪怕胡小岩现在已经有了三万多人的部队。更何况朝鲜的日军正虎视眈眈,如果不是俄国人一再对日军发出警告,相信日军已经出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可是现在的飞艇不是二十年后的飞艇,现在的飞艇既没有GPS也没有雷达。飞出去之后,说不定找不到敌人部队在哪是小事,他们找不到回基地的路才是大事!

    胡小岩麾下的新军伤亡惨重之后,现在大约能动得只有七八千人。这是从安徽招募经过训练后的部队数量,从安徽一共出来了差不多两万人的部队。伤亡超过60%!剩下的两万多人,其中大约五千人左右是经过战前战后整编的义和团士兵,其他的都是被打散的武卫军。

    这些临时整编出来的部队能有多少战斗力,相信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一句话战五的渣渣而已。

    当然活下来的两千人的伪特种部队还在,两百人的特种部队还在,倒是让胡小岩有了一丝底气。现在能打的军队也就这两千两百人了。

    “胡,你在这里,真的太好了。”能不打一声招呼就进来的,除了马玉昆和克林德也就没别人了。马玉昆还在整编军队,所以进来的是克林德。

    “克林德先生,您辜负了我对您的信任。”胡小岩将报纸递给克林德。

    “俄国人实在是太野蛮了,他们不配做文明世界中的一员。我会向皇帝陛下提议,对俄国人实行制裁的。请放心,我的朋友。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德国永远会坚定地站在您的背后。”克林德夸张地大吼。

    史书上说克林德男爵脾气暴躁,易怒。很显然,写史书的人一定不认识克林德。作为一国公使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容易发怒、脾气暴躁的人?这只是一种保护色而已。

    胡小岩眼皮都没动。

    “李总督已经得到了我国陛下和内阁的授权,如今正赶来京城。到时候他会跟你们就善后事宜谈判,我就不参与了。”

    克林德一愣:“你不参与?”

    这让克林德有些措手不及!他有跟窦纳乐交流过,他们双方都已经就胡小岩统治满清达成了协议。毕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