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1898-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管他。”胡小岩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镇之以静。他现在还是需要李经迈的。但他也决定要尽快召回章炳麟和唐绍仪。

    随后胡小岩带着郑钧进了山洞,四个人坐定之后。

    他的手指开始在桌子上慢慢地点着。

    胡小岩正在思考怎么建设情报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力的情报机关是必须的。但这就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能力强大的领头人。本来胡小岩是要让郑钧顶上去的。但郑钧刚刚说的话,却又让胡小岩意识到一个问题。

    郑钧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不仅学识见识不够,而且不懂英文德文。对于国际形势更是所知有限。这样一个人去做情报机关的老大,是肯定不合格的。胡小岩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说起情报机关,自古以来算起,首推锦衣卫,而锦衣卫的第一任老大是谁呢?纪纲!纪纲本人是个很有才学的文人,同时史书说他胆略过人,弓马娴熟。而后来的锦衣卫接班人几乎都有同样的优点。最起码也是文采不菲,和武功不弱等。

    而郑钧呢!年纪大就不说了,文采也更不必提起。在中国现在这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况下,不懂英文,对国际大势不了解才是硬伤!一个情报部门的老大连国际形势都把握不住,连各国的技术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干好情报工作?

    情报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能做好的,即便后来的戴笠,也是一开始读得师范大学,后来又黄埔军校深造。无论学识还是眼界都不是郑钧这样的土包子能够比的了的。

    郑钧三人眼巴巴地看着胡小岩。他们知道胡小岩这次过来定然是有任务的。但是郑钧刚刚的推辞胡四和毛六不好意思。他们同样年纪大了。

    郑钧眼见胡小岩思考了半个小时还没有拿定主意,只好心一横站起来。

    “大人,下官惭愧!”

    “嗯?”胡小岩有些奇怪。

    “下官原是锦衣卫小旗出身。”郑钧绷着脸。

    “锦衣卫?”胡小岩扑地笑出声。大明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

    郑钧从腰上摸了一把就抽出一块令牌。

    胡小岩接过一看果然是锦衣卫小旗的令牌。但他从来没见过锦衣卫的令牌,也就不知道真假。不过相信郑钧也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面撒谎,因为没有意义。

    一般提起锦衣卫,大家都会认为是邪恶的、滥杀无辜等等。但实际上普通百姓根本就进不了锦衣卫大牢。

    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是情报部和行动部,北镇抚司主要负责刑讯和关押。他们直属皇帝。

    锦衣卫权利很大,最初甚至可以监察百官,一旦锦衣卫抓住把柄,那么无需经过刑部和都察院就可以直接拿人并宣判。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帝下旨!锦衣卫拿人必须有皇帝的口谕或者手书才能拿人。

    所以锦衣卫抓地人一般而言都是得罪了皇帝或者是得罪了秉笔太监。

    说道这里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普通的小老百姓和普通的地方官锦衣卫根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因为他们抓了这些人没有好处,也惊动不了皇帝和秉笔太监。没有手令他们也不能拿人。否则就是谋反也会被大臣们攻击。

    后来很多对锦衣卫的骂名和罪名实际上都是给东厂和本地的官员土豪们背了黑锅。东厂拿人是不需要皇帝下手令的,只要东厂督公下令就可以了,事后给皇帝报备一下,而秉笔太监如果认为事情小,无需禀报,那么皇帝就根本不知道这事。而本地官员如果拿人也是不需要证据甚至不需要上级命令,他们只要自己拿人定罪就可以了,如果要拉虎皮也简单,只要塞点钱给当地的锦衣卫小旗们。当地的锦衣卫收了钱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不向上面回报。

    特别是勋贵和世家大族,这里面有个出名的人物名叫董其昌的。他贪赃枉法到什么程度呢?董家当地的百姓地主们集体出动围攻董家豪宅,然后一把火将董家给烧了。

    董家可恶到当地百姓和士子们全都反了的程度,结果也没有锦衣卫向皇帝汇报!

    第一是因为锦衣卫不敢汇报,在朱棣之后,锦衣卫因为掌握了世家大族的很多不法证据,所以遭到文人的攻击。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秘密被其他人知晓。锦衣卫从此以后几乎没有大权力。所以他们不敢得罪董其昌。

    第二是因为董其昌名声很响,现代一副董其昌真迹不是他人代笔,而印董其昌章的那种,最起码也是百万RMB。他的门生故吏遍天下,简直比锦衣卫还要厉害一百倍,所以全天下人包括文人士子们都知道董其昌这人人品很差,但字画很好。

    在一代代文人士子们的渲染下,锦衣卫的血腥程度远超董其昌。但事实上,锦衣卫从朱棣之后到灭亡所杀的人全部加起来还不足被世家大族们所杀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锦衣卫其实就是可悲的背锅侠,满清崛起的时候无数锦衣卫出生入死从满清内部盗来情报交给军机处,只换回来一句:“知道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锦衣卫是多么悲催了,他的一切努力和成果根本就得不到人的认可。但你也不得不佩服锦衣卫。

    因为:

    “下官确实是锦衣卫,一百多年来,代代相传,每代只传一人,据下官所知安徽本地从前至少是有几千锦衣卫暗子,但到了如今也许只剩下下官一人而已。”说着说着郑钧泪流满面。

    “当年朱三太子一案便是在锦衣卫的策划下行动的。”郑钧眼见胡小岩不信,于是详细述说起来。

    当年的朱三太子在各地流浪,锦衣卫负责保护和躲藏,他本人从北京死里逃生之后再也不敢公开露面。经过了十几年,死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之后,朱三太子跟保护他的锦衣卫要求:他再也不愿意过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了,他请求锦衣卫将他送出中原。

    锦衣卫保护朱三太子在各地的暗子损失惨重,再也没有能力保护他。因此锦衣卫同意了,将朱三太子送到了欧洲,同行的除了一些忠心的侍女和护卫以外还有几名锦衣卫。

    以防万一,锦衣卫找到一位跟朱三太子长相略像的人,四处躲藏。最终这位假朱三太子被捕前遇害,随同的还有一些存了死志的锦衣卫。锦衣卫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位假太子就是真太子。

    最终满清认为朱三太子已死,从而放松了对朱三太子的抓捕。

    随后锦衣卫冬眠。郑钧的长辈们虽然依旧对他们的子辈进行训练,但从此也没有再以锦衣卫的名义活动过。像锦衣卫这样的以军队为主体的情报组织忠心是可以保证的,但一百多年过去,又有几人还记得自己曾经是大明朝的特务机关的一员呢?大多数的锦衣卫暗子们从此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当了良民,也有一些隐藏起来加入了白莲教、太平天国等等。否则太平天国那样的泥腿子哪里能有什么纪律性和组织性?更何谈从洋人那里买枪买炮?

    太平天国最初的时候火器的使用率比满清的绿营要高的多了。如果没有人指点这个,光靠洪秀全那个色鬼能想到这点?

    胡小岩听的暗暗点头。军事这东西不是你打两战就能够成为将军的。普通的士兵几场战下来只能称呼为老兵,而不是士官。的士官都必须经过后天的培训的。哪怕是伊拉克阿富汗那样的乱战战场上的士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现代化的战争跟冷兵器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武力超绝就可以统治一支军队的历史在火器时代是根本行不通的。

    郑钧的祖上就是一名锦衣卫小旗,他的哥哥们也曾参加了太平天国最后死在了战场上。他的父亲临死前无奈地将这块令牌传给他。

    郑家在原本的村子就有些威望,接手令牌后他也就不得不接过了家族的责任。虽然他并不认为自己学得东西还有个卵用。直到胡小岩的到来。

    胡小岩的一系列圈地运动,直接导致了他没有了土地,虽然有些补偿,但一辈子的农民没有了土地靠什么养活家人?最终郑钧被迫加入军队,作为一个锦衣卫的后人,最起码的武功是练过的。

    加入军队之后,郑钧那颗冰冷的心脏就不由得再次跳动。对于满清他早就没有好感了,否则他的家人也不会跑去参加太平天国!所以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那些谍报能力居然还能在这里发挥作用的时候,他就决定了参与到胡小岩的大业中来。

    “虽然下官年纪大了,也管不了那些洋人。但国内的情报下官还是没有问题的。”郑钧总结。

    胡小岩听了锦衣卫的风云史忽然觉得这也不错。陶成章那里不是正有一个反腐的小部门吗?

    “内务调查科!郑钧,你们负责接手陶大人留下的那个部门。重新组建内务调查科。这个部门只对内,不对外。专门针对贪赃枉法、出卖本国利益的官员和商人。”

    “包括满清的官员吗?”

    满清?胡小岩奇怪地看了一眼郑钧,还是点头。

    郑钧微笑着领命。

第七十八掌 演习和钢铁厂() 
快开打了。所以求票!

    胡小岩回到烈山,召集了第一次内务调查科会议。

    内务调查科以郑钧为主,劳伦斯为辅。其中郑钧主要负责内务调查,而劳伦斯负责反谍报行动。随后胡小岩签署了郑钧和劳伦斯的组织方案和人员装备武器的申请。

    内务调查科也就成立了。

    搞定了内务调查科后,胡小岩做小火轮来到马鞍山。马鞍山这边的进度很慢,主要还在于官方的阻力很大。地方县令们得知了宿县县令的遭遇之后虽然明面上没有反对,但暗地里各种手段不断。

    可惜他们明白,在乱世枪杆子才是最的。这一次前来,胡小岩带来了一万兵马进行了长途拉练。

    随后在部队到位后,他跟着安德鲁少校和王廷帧身边,看他们调度军队在整个马鞍山地区实验性的攻防演练。此次实弹演练,胡小岩支付了一百万发子弹和五百发炮弹。

    胡小岩对军队不是很在行,但每人一百发子弹随便打,五百发炮弹随便用的豪气还是将王廷帧、张绍增等人给震撼住了。他们在天津武备学堂也曾跟随新军和武毅军一起训练,但打过的子弹从来就没有超过五颗。

    一万两千人的队伍在马鞍山附近展开厮杀,剩下的三千人没有参与,他们是和特种部队一起训练的精锐。不是普通的部队。

    三个团的团长目前是张绍曾、陆锦和李士锐。师长当然是王廷帧,参谋官是以安德鲁领衔的德国人带领一些学员兵担任。

    三个团两个团主攻,一个团防守。然后轮换。

    目前防守的是张绍曾,他们的阵地已经被炮火之后的灰尘所笼罩。将要到来的战争,这次的火炮是直接攻击在真实的阵地上的。如果张绍曾被火炮干掉,那就只能算他倒霉。

    胡小岩此次演习,开出了30%阵亡率的接受要求。也就是部队的伤亡率控制在30%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胡小岩和王廷帧等人站在远处的山坡上,拿着望远镜远远地看过去。炮火的覆盖率倒是够了,命中率还是有待提高。

    炮火结束以后,安德鲁皱紧了眉头,而王廷帧则只能干笑。炮兵的炮弹以前训练打的都是汉阳兵工厂买来的黑色火药炮弹。现在打出去的则是无烟火药的炮弹。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不过战壕倒是修得不错,没办法。当在演习会议上,胡小岩提出实弹演习。真人直接参与的时候,连安德鲁都被吓到了。

    无论王廷帧和安德鲁如何反对,胡小岩是铁了心的要这么干。没有办法,他的敌人实在太强大,这个时候如果心软。到了战场上,自己能做的就只是祈祷而已。没有经过铁与血洗礼的士兵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而张绍曾保命,他的战壕不仅挖的很深,甚至找来洋灰将战壕加固。防空洞之类能想到的东西全都用上去了。

    他张绍曾也是要呆在战壕里接受火炮的洗礼的,而不是躲在安全的角落里视察!

    有时候问题就是那么简单!战壕这东西胡小岩只是开了个头,安德鲁王廷帧等人就将战壕能用到的东西全都想好并画出了图纸。没办法,不想的透彻点,人都有可能被炮火干掉。

    多亏了安德鲁这位现役少校的丰富经验,张绍曾躲在战壕里毫发无损,但军队的损失依旧让他心痛!一阵炮袭下来,也不过一百发炮弹。但他损失了至少一百人。

    陈椿元这个炮兵长官在跟着北洋水师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到炮兵部队跟着德国人学习。这个时候他不仅有了在不稳定环境下炮击的经验更有了德国炮击的技术。

    他亲自带队的那个火炮排打的是最准的。

    张绍曾正在心痛他两个排长和十几位士官的阵亡,而陈椿元也在生气自己的部下在浪费炮弹。

    事实上除了他这个排十门火炮打的很准,其他的四十门火炮的全部命中加起来才跟他差不多。他恨恨地指着手下的炮兵气得说不出话来。

    胡小岩放下望远镜。很快,前方阵地传来损失的战报,当他看到只有一百人的死伤后,很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不是疯子,真的希望自己的手下损失超过30%!

    王廷帧和安德鲁也放下了心。三千人当中只阵亡了一百人,这个阵亡率还是可以接收到的。

    很快,两个团开始阵地进行阵地战。每个人这个时候有十发子弹。子弹打完就得肉搏战。一百发子弹不可能一战就打完。后面的训练时间还长着呢。

    第一天的统共战损在晚上报了上来。除了炮击造成的一百人之外,阵地战和肉搏战的时候,又有五十个人阵亡。受伤的加起来有两百多人。

    接下来就是休整和检讨,胡小岩只是旁听。安德鲁带着王廷帧和三位团长对着文件和沙盘讲解。其他士官生也可以提出意见,大家一起讨论。

    第二次的演习在十天后再次展开。这一次换成王廷帧和陆锦这个团防守方的战壕。针对第一次炮击的效果,他们再次修改了战壕的走向。

    这次的炮击比第一次的要准的多,但伤亡却少很多,只有五十个倒霉蛋被炸死。其中只有两个士官阵亡。

    所谓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机枪。

    经过第一次的炮兵之后的总结,的士官生们都对炮击有了足够的认识。所以在第二次演习的炮击当中,士官生们稳定了新兵的情绪。不像第一次炮击的时候,很多阵亡的新兵都是在炮击中被吓坏了后到处跑动时被冷跑击中的。

    第二次演习很快结束,这个时候胡小岩已经在重工业基地了。报告在晚上之前到达。胡小岩简单地看了下。此次演习一共阵亡了八十人。

    胡小岩看完后随手丢在一边。现在他更钢铁厂的建设。

    自从胡小岩从英国和德国带回先进的采矿设备以及从美国带回来的戴维灯等等。

    煤矿的开采比从前的那种无序开发要有计划的多了,产量也再不断提高。淮北煤矿的煤不仅仅供应安徽各地,也同样送入火电厂和钢铁厂的附属炼焦厂。

    马鞍山的重工业基地的炼焦厂、炼钢厂的主体已经完工,这个时候正在紧张的调试当中。而基地里面的研究机构也早早就开始对煤矿和铁矿的化验。

    胡小岩只是大致了解了重工业基地的进展后,就放下心思。陈荣贵等人做的还算不错。这次胡小岩带来了一千人的军队,全部装备了1888式委员会步枪,他们将会在重工业基地充当安保。安保直接向胡小岩和陈荣贵负责。有了这一千条枪,基地的安全就可靠了很多。至于军队的指挥官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张达奎。这是张达奎本人的意愿。他的任务是保护工厂并在本地招募和训练新兵。胡小岩给了一个团的编制。

    在本地胡小岩天天跟着特斯拉和研究所的主任亨利混在一起,最终在特斯拉的帮助下,钢铁厂的设备并改进处理了。为此胡小岩多付出了一万英镑的奖励给特斯拉和亨利等人。

    新的炼钢厂因为众人的努力,在五月份终于可以开工了,胡小岩使出大召唤术,召来了恩铭。恩铭显然对于安徽第一所炼钢厂,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炼焦厂比炼钢厂还要早。与之配套的轧钢和兵工厂等等就要落后一点。尽量如此,恩铭还是很兴奋。因为这是他治下也是大清国第二座钢铁厂。

    胡小岩没有恩铭那样的兴奋,因为他在这里砸下了一千万两的白银。包括钢铁厂一整套的设备、火电厂配套工厂。还有研究基地、安徽大学等等。如果不是德国在,费用也打了折扣,一千万两白银哪里会够?

    不过再怎么说砸下一千万,如果一个小小的钢铁厂还是搞不定的话,那胡小岩就得举起屠刀了。最初的汉阳铁厂也不过才200多万两,随后因为钢材质量不过关,汉阳铁厂的设备经过更新改造才一共花掉500万两。而胡小岩这里是一步到位的。没有的浪费。

    重工业基地从来就是耗钱的玩意儿,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头而已。他没有陪同恩铭去看炼钢厂出铁水。而是等在办公室,恩铭这次来绝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他是轻车从简坐小火轮过来的,不像从前过来都是八抬大轿。

    北京一定是出大事了!只不过消息还没有传过来而已。

第七十九章 首战() 
快开打了。所以求票!

    北京确实出大事了,义和团进驻天津后,在天津城内打杀了一票洋人和洋学堂的学生外,又对洋人的商铺和洋人买办等等进行了清算。这就让洋人受不了了。

    西洋人来到中国不外乎是赚钱,跟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四万万人的大国交战很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的。现在也不是几十年前,拿着一千把火绳枪就可以灭掉印第安帝国的时代了。

    所以一开始义和拳在山东搞灭洋的活动时,洋人只是抗议。但是当慈禧首鼠两端的时候,洋人已经意识到他们不出手,自己的损失就会更大了。所以在义和拳进驻天津之后,他们一面抗议,一面开始调兵遣将。在美国的呼吁之下,除了德国历史上的德国也没有出兵。他们只是在德国大使被击毙后才开始大举出兵。这就是克林德事件,克林德就是当时的德国公使。出兵最多的是俄罗斯和日本。之外,其他七国纷纷出兵进驻大使馆。目前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