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姜维的上下两策,生性谨慎、沉稳一辈子的赵云会如何抉择,不言而喻——徐徐图之,

    适应着马匹的颠簸和抖动的频率,在马上,马岱询问并辔而行的姜维:“镇东将军让我率陇右兵为先锋,伯约,你的那个计策真能让游楚不战而降?”

    “放心吧,将军。”马岱呵呵笑着,“安定太守孟达只做不说、默默拒守王师,这是死难之臣。游楚既说又做,还唯恐别人不知,自抬身价。那些话已然表明他是一个忠臣,却不是一个诤臣;游楚愿意为曹魏效力,却不会替曹魏效死力。一旦他听说了卑下放出的消息,必然会大惊失色,不战而降的。”

    相比星眉月目、仪表堂堂的姜维的从容自信,马岱仍自怀疑,只是连他自己都未察觉,在同姜维对话时语气上俨然已经将姜维放在和自己同一层次了。

    拒说赵云已经决定向丞相查廉吏、举荐姜维,看来这个消息是真的,马蹄飞奔,马岱心中暗自想着。

第一百二十四章 踌躇不定的游楚() 
陇西郡

    周赧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国,于其地置陇西、北地二郡。陇西郡,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后汉时郡治在狄道,因羌人反复叛乱,入魏后迁往襄武。

    鸟鼠山,渭水源,渭水从这里流出,穿陇山而朝南,蜿蜒地淌进渭河平原中。在这条漫长的河道线上,小小的襄武城是流线上的一个小点。

    渭水流出襄武县后,便直接流进南安郡地界。

    当马岱率领六千陇右兵离开冀县,沿着渭河河岸溯流而上,堪堪进入南北宽东西窄、横贯不过数十里的南安郡时,游楚已经洞察了所有风吹草动。

    没办法,离得太近了。

    鸟瞰西垂边地,如果说深入西北高原的狄道是镶进羌胡的一颗钉子,那么襄武就是陇西郡全境最安全、最靠南的内陆城邑。

    襄武城中,靠近中轴线有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是陇西郡太守府衙。

    土坯房和枯黄的茅草屋,在全城单一的土黄色色调中,官衙的青砖白瓦无疑是一抹亮丽的异彩。

    太守府衙的官厅中

    “消息哪来的,真的属实吗?”陇西太守游楚弯下腰,反复向郡吏求证。

    獐头鼠目的郡吏躬着身子回话,“哎哟!府君呐,小人打探回来的消息千真万确呀。蜀军已经抵达南安,还全程放出话来,说‘如果府君您是真替全郡百姓考虑,那就必须在大军围城前投降保命,军队围城后的投降毫无诚意,绝不赦免,满城军吏黎庶尽屠之!’”

    “什么?屠城?”游楚大惊失色,瞬间握紧拳头,一脸的那以置信。

    蜀军这是将他逼到了墙角,他原本打算全力抗守蜀军来犯,事不可为时才开城投降,这样对于百姓、魏国、蜀军方方面面他都有个合理的交代。说不定,蜀军将领顾念自己心系黎庶、忠心国事还会放自己一条生路。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伎俩何其愚蠢可笑!

    游楚敢笃定,如果蜀军兵临襄武城下,自己不立马献城投降,那么襄武被屠城的命运绝对无法避免。

    蜀军既然说得出,就一定做得到!

    游楚不敢心存侥幸,虽然蜀军攻略陇右一路走来,所过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但游楚明白军队的暴虐与生俱来,他们是天生为杀人而存在的魔鬼。

    更何况,屠城也算不得什么,曹公当年替父报仇不也“功绩斐然”,徐州十室九空……

    但让自己放弃挣扎、束手待毙游楚心里也十分不愿,他是故凉州刺史张既的门徒,天然亲近立国中原的曹魏,对于南边那个自诩为“汉”的国家毫无感觉,甚至反倒有丝丝厌恶。

    翻来覆去想了很多,游楚也未下定决心投降,沉吟一番,挥手招来獐头鼠目的心腹郡吏,附耳道:“吾修书一封,你即刻动身赶往安定郭刺史处,就说蜀贼兴师进犯陇西,请郭刺史火速发兵救援。”

    返身坐回几案提笔,片刻功夫游楚便修好一封帛书,郡吏接过帛书贴身藏好,随即转身欲去。

    身后游楚又急声喊道:“且慢!”

    “府君?”郡吏折返回来。

    游楚眼睛虚瞟了一眼屋梁,呼出口气道:“让我弟弟游进把渭水西岸的军队撤回来。”

    獐头鼠目的郡吏小眼睛一转溜,旋即明白过来,既让自己前往安定求援,又下令撤回阻挡蜀军渡河的军队,自家府君这是玩脚踏两条船、骑墙观望呀。

    躬身退出官厅,郡吏伸手摸摸尖细脑袋上的冠帽,邪邪一笑,心中一动。

    陇西与安定相隔十万八千里,中间还隔着个南安、广魏二郡,身处南安的蜀军离襄武县只有一步之遥,远水怎么可能救得了近火。

    府君是火烧眉毛,急昏了头了,郡吏这样想着。

    眼睛眉毛一挑,獐头郡吏心说我可没急昏头,安定、南安孰近孰远,魏军、蜀军近来孰盛孰弱,本人门清儿!

    ******************

    南安郡,中陶县

    故汉帝建安中,析汉阳郡(天水郡原名)置南安郡,治豲道县,辖豲道、新兴、中陶三县,并且,这三个县的县城全沿着渭河河道分布。

    从南安郡辖县稀少就可看出,南安郡是一个新郡、小郡,整个南安郡就好像一条纤细狭长的丝瓜。

    …………………………

    颤抖,抖动,整个世界摇摇欲坠。

    通往南安郡郡治豲道的官道上,一条粗粗的墨线正在原野上扩散,由远及近,越滚越粗,最终演变成百上千策马奔腾的骑兵,一股暴躁、旷野的气息顿时扑面而来。

    “驾!”马岱纵马扬鞭,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张扬、嚣张,纵情狂奔。

    这是一场千里行军,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表演,马岱相信,在姜维的消息传播开来后,游楚一定会做下合乎大家利益的选择。即使没有,马岱相信陇西郡的官吏军民也没“帮助”游楚做出一个满意的决择。

    “将军,将军!”不知何时,梁绪拍马追赶上来,“将军,前面再过两里地便是中陶城,不如今夜咱们入城歇息,将士们连日露宿荒郊野外苦不堪言呀!”

    “入城休息?”马岱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想到了避风遮雨的房屋、温香软玉的女人,多美妙呀……

    不过下一刻,马岱便摇了摇头,丞相治军外宽内严,北伐之中严禁扰民这道红线马岱决意不愿意触碰,诸葛亮那是一个不惜以处决自己心腹人立威执法的人,马岱不愿图一时之快。

    更何况,南安全郡早已归顺,若是陇西倒……

    “传令!今日,中陶城外扎营,大军在此过夜!”

    “诺!”嘴上拱手称诺,梁绪心里却很失望。

    入夜后……

    亲兵替马岱卸下盔甲,露出里面一身绛色戎服,马岱将配剑悬挂在床塌边,正准备上塌和衣而眠。

    账外忽响起姜维的声音:“将军,卑下有要事求见!”

第一百二十五章 游楚降?() 
“姜维?”马岱有些疑惑,这么晚了,姜维有什么要事。

    取下挂在榻前的配剑,拔剑出鞘,马岱朝外面沉声道:“让他进来!”

    姜维掀帘入账,发现平北将军马岱正端坐榻上,用手绢细细地擦拭他的将军配剑。

    “维拜见将军!”姜维抱拳,轰然拜道。

    马岱抬眼瞟了一眼姜维,停下擦拭,坐在榻上问道:“伯约深夜求见,所谓何事?”

    姜维拱手道:“将军,卑下巡夜时抓到一名奸细,此人自言来自于襄武。”

    “襄武来人……”马岱默默揣测,忽而眼中精芒一闪,问道:“此人,伯约怎么看?”

    姜维微微一笑,自信从容,“卑下愚见,咱们散布的消息起作用了,此人不是游楚的使者便是陇西的内奸。”

    “嗯。”很赞同姜维的看法,马岱抚掌大声道:“带他进来!”

    刁虫被亲卫带入马岱营帐,左瞅瞅,右瞧瞧,发现抓住自己那员英武不凡的骁将正肃手立在一边,床榻上坐着一员中年武将。

    眼力过人的刁虫立刻明白谁是蜀军主将,动作迅速,刁虫对着马岱纳头便拜:“小人陇西郡功曹刁虫,拜见将军!”

    上下打量着这个獐头鼠目、尖头细脑的刁虫,马岱气势一沉,大声喝道:“刁虫,夜闯军营重地可是重罪,你定是游楚派来刺探我军军情的奸细!”

    “不不不!”刁虫一下慌了,脑袋摇地像拨浪鼓似的,使劲摆手,辩解道:“小人不是奸细,小人从襄武一路跋涉前来,是有机密要事禀告将军。”

    马岱与姜维交换了一计果然如此的眼神,放缓音量,慢悠悠问道:“是游楚让你来的?”

    “不是,小人是自愿替贵军通风报信的。”刁虫谄媚笑着,躬身说道。

    “那是你瞒着游楚来的?”马岱似笑非笑,眼神有些玩味

    “这……”食人之禄,忠君之事;为人下属,却反叛上官。

    刁虫眼神一时有些躲闪,讪讪道:“陇西太守游楚迫于贵军压力,虽然不愿玉石俱焚,但却并没有真正归顺之心。他一面撤回渭河西岸的军队,一面遣小人往安定郡求援,是做的两手打算。如果郭淮的援军先于贵军至,则誓死不降,永为魏守;若是贵军先于郭淮军抵达,则开城投降,保全百姓。”

    刁虫的一番话出口,马岱就已经信了八成八了,只要熟悉游楚的背景履历就可以知道游楚是心向曹魏的官员。不过,面上马岱仍不露声色,淡淡问道:“你说游楚心向曹魏,有何证据?”

    “有游楚写给郭淮的亲笔书信为证!”刁虫从衣襟中摸出一封帛书,双手奉上。

    如果之前马岱还有一些疑虑的话,待看完帛书后马岱几乎可以断定游楚怀有贰心,仍对曹魏抱有幻想。拍拍手掌,两员虎背熊腰的亲兵闪身入帐,马岱沉声道:“收拾好一顶营帐,请刁功曹住下,好好招待咱们的客人!”

    吩咐毕,马岱做了个“请”的手势,对刁虫道:“谢谢刁功曹的美意,只是这几日还得委屈功曹在军中住下,大军克定陇西之日,某必有重谢!”

    出卖上官,做违心之举无非贪图个钱利美色,听到“重谢”二字刁虫尖细的脸上霎时绽放出满意的笑容,躬身告退说:“小人告辞,祝将军旗开得胜、前程似锦。”

    马岱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承蒙刁功曹吉言了……”

    待到刁虫的背影消失在帷帐之外,姜维踏前一步,语气带着试探,“将军……”

    马岱阴沉下脸,挥手止住姜维后续的话,冷声道:“传令:天明后大军即可拔营,全速赶往襄武,本将军倒要会会这个游楚!”

    *********************

    四日后……

    陇西襄武,太守府衙

    “府君,府君,大事不好了……”一名郡卒风风火火地闯进府衙,一路狂奔着朝游楚公房跑来。

    一边跑,一边叫喊道:“府君,蜀军来了,先头骑兵已经到了城东十里长亭!”

    “什么?!!”

    大堂之上,听说蜀军来了,游楚惊得跳起来,一下子就像丢了魂一样,傻傻道:“怎么,来得如此快?”

    郡卒跑得满头大汗,来不及擦擦,急问道:“府君,那咱们怎么办?”

    “怎么办?怎么办?”游楚喃喃自语,刁虫还没有消息,郭淮的援军更是影子都看不到,可蜀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突然,游楚猛一定神,大声道:“快通知游进,升起吊桥、锁死四门,召集民壮守城!”

    可没等郡卒回应,游楚又连声否决:“不行,不行,襄武城小墙矮,守不了多久的。”

    一计不成,游楚再生一计,急道:“这样,你火速备四辆马车,再通知游进让他带上家眷细软与我在北门汇合。”

    “蜀军尽是骑兵,带着辎重细软是跑不了多块的……”同样没等郡卒接话,游楚又给自己否决了。

    “罢了,罢了。”游楚满脸沮丧,全身像是被抽掉所有气力,一下子软了下去,“你去准备一口棺材,抬着它随我出城投降吧。”

    ***************

    渡过渭河进入襄武县境后,马岱率军直驱襄武,沿途未曾发现一名敌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就这样,六千陇右骑兵直接并临襄武城下。

    襄武城外,降旗飘舞,陇西郡官民军吏扶老携幼、面容凄惨地汇集在东门外,挨着墙根瑟瑟发抖地等候着。

    陇西太守游楚披头散发、自缚双手,一言不发地跪在黄土黄沙的官道上,游楚身后,躺着一副薄木棺材。

    当马岱纵马抵近襄武东门时,瞧见这凄凄惨惨的一幕,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下来,阴沉得滴水。

    怎么看,这也不向陇西官民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更像是残暴的征服者逼迫良顺百姓臣服的罪恶场景。

    “可恶!”再联想游楚并非真心实意降服,马岱立刻怒不可遏,盛怒之下扬鞭劈向耸拉着脑袋跪在地上的游楚,暴喝道:“左右,与本将军将此贼拿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马岱一声令下,立刻有如狼似虎的亲兵手持长戟向游楚逼上来,游楚无动于衷,游楚的弟弟游进却大吼一声,拔剑挡在了兄长面前。

    “住手!谁敢动我大哥?”喝住想要冲上来拿人的马岱亲兵,游进对着马岱怒目而视,质问道:“不是说只要投降所有人都会被赦免吗?阁下食言而肥,恐非君子所为!”

    随着游进挺身而出,襄武东门外的气氛陡然微妙起来,怀疑蜀军出尔反尔,刚刚竖起白旗、放下兵器的游进军士悄悄拿起武器,绷紧身体,神色间充满戒备。

    姜维时刻关注事态的变化。

    眼见气氛不对,本来可唾手可得的陇西郡可能异变突生,如果在这里与游进军发生火并,无论后续如何,解决陇西郡都将变得棘手起来。

    姜维轻轻打马上前,同马岱并列,压低声音道:“将军,游楚纵然怀有贰心,但既然已经投降咱们暂时就不好动他,且此人深得陇西民心,这个节骨眼上实在不该多生枝节。”

    其实拿人的命令刚一出口马岱就后悔了,解决游楚的最佳时机是解除游进军武装,完全掌控局势后,现在,还为时尚早了点。

    可面皮已经撕破,再和游楚虚以委蛇就有掩耳盗铃的感觉了,马岱神情凝重,压低声音问姜维:“伯约,为今之计奈何?”

    姜维不假思索,迅速做出决断,说:“接受游楚投降,卑下先带两千人入城把手四门、官衙,稳定局势后将军再率众挟持游楚、游进兄弟入城!”

    马岱点头,赞同了姜维的方案。

    “本将军何时食言而肥了?”马岱面不改色,坐于马上发问游进。

    游进大吼大叫道:“吾兄已经投降,将军为何无故发难?”

    马岱拿马鞭遍指缩在城墙根底下的陇西百姓,振声道:“本将军见陇西百姓面有戚戚,以为游太守为残民之贼,固而怒不可遏,想为民除害……”说到此,马岱语气沉缓起来,“不过现在看来,这里面有什么误会。”

    “胡说!”游进涨红了脸,愤愤不平道:“我大哥向来治民以宽,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爱戴,怎么会是残民之贼呢?”

    马岱面露惊愕,匆忙翻身下马,疾步走到游楚面前,扶起游楚,惭愧道:“是在下糊涂了,误会了游府君!”

    游楚神色很平静,淡淡道:“无碍。”

    马岱则是拉起游楚的手,一副很亲热的样子,说:“既然游府君已经率全郡吏民归顺,也非残民之贼,本将军自然善待之。”

    “姜维,你即刻率人入城安排一下,今夜,本将军在太守府衙大摆筵席,宴请游府君与郡中官吏!”马岱露出笑容,竭力想证明这是一个误会。

    姜维则是心下会意,立即拱手称诺:“卑下遵命!”

    ********************

    新丰,汉军大营

    杜祯和谒者仆射霍弋同时从成I都出发,一路跋涉,抵达新丰县的汉军大营。

    中军大帐

    丞相诸葛亮据案而坐,几案上黄绫包裹着一枚龟钮金印,金印之上系着一条紫色绶带,这是谒者仆射霍弋刚刚奉上的印绶,以取代原先的丞相印绶。

    金印阴面刻有篆文——丞相涪侯印。

    与此同时,北伐中的许多将领也纷纷配上银印青绶、金印紫绶,季汉瞬间诞生许多位位列亭侯、乡侯乃至县侯的列侯。

    将军们一面喜气洋洋的接受新的印绶,新的爵位,一边对成I都方向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许多人,对刘永的忠诚度立刻上升了几个档次。

    诸葛亮笑吟吟地注视着客居下席的杜祯,履新不久的汉中太守,天子的使者。

    对于这位皇帝近臣的来意,诸葛亮已经悉知,对于刘永内心的想法,诸葛亮也隐隐有些猜到。

    从古至今,唯名与器不可假(借)于人,恩出于上。他诸葛亮虽总览政事,却不能封赏群臣,便是这个道理!

    从来新君即位,皆大赏群臣,封褒百僚,以展现君上恩德!刘永即位好像还没这么干过,那么,现在来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游楚之死(一)() 
“陛下圣驾北上,以南郑为驻跸之地,扶临关中、摇制诸军,亮以为善。”诸葛亮目光如炬,一句话表明他对刘永北上汉中持赞成态度。

    顿了一下,诸葛亮又道:“陛下使君持节犒赏于军、慰问群臣,也请杜君转禀陛下,臣亮已经下令司隶校尉马谡、长安令费祎扫清、修葺未央、长乐两宫,拜祭先帝诸园陵邑。一旦关中局势彻底稳定,王师无东顾之忧,那时臣必定亲自南下奉迎圣驾还于旧都,达成先帝遗愿。”

    杜祯朝诸葛亮拱手,抱以诚恳的目光,“整治宫室、扫祭陵园,这都是奖尊王室的好事,在下一定会将丞相的善行善施回禀陛下的。”

    杜祯很明白,身为皇帝的使者,他之所以会有这次关中之行就是替皇帝和丞相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人与人长时间没有交流,是会产生疏离和陌生感的。

    刘永需要清楚大胜之后自家丞相的心态以及后续的态势,诸葛亮需要了解皇帝的方针和政策,帝、相作为当今季汉最重要的两极,丝丝嫌隙的滋生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