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大人带着使节团整日在王宫中与国王和五大家族交涉,进展不是很顺利,杨丛义等人负责回易,他们不得不另做准备。
在杨丛义和戴大人没赶来之前,高大人对船队之事还比较操心,等他们一来,他便完全放手了,随他们去做吧,只要能赚回钱来就行。
杨丛义、汤鷽、赵安、江恺、沈缙等人聚在一起,他们要做好戴大人无功而返的准备,要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化解船队现在寸步难行的尴尬处境。
“杨大人,太冒险了,船队为什么一定要在半个月之内离开,多等几天,也许戴大人真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也说不定。”赵安不是很赞同杨丛义是意见。
汤鷽道:“赵将军,十税一,这等重税我们是不会出的,况且据我所知,这十税一还只是海峡入口处的收法,这海峡贯穿东西大海,有上千里长,这头入口处收税,那头出口处难保他们不会收税,若是海峡两头被不同的势力控制,船队一动就得交两遍税,来回就要交四次,这么一来,我们就要吃大亏。我认为杨兄的想法可行,我们有四千多装备精良的宣威军,完全可以跟这里的国王谈谈条件,把海峡控制权从几大家族手里收到国王手里,应该不会拒绝。但时间确实有些短,半个月怕来不及。”说完又看向杨丛义。
杨丛义回道:“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海峡控制在几大家族手里,而大宋朝廷只能跟王室建立关系,这就意味着不管我们在国王身上做多少努力,控制海峡的家族不同意放行,我们的船队就过不去,所以,海峡控制权必须要控制在国王手里才行,一旦我们帮他收回一些权利,大宋在三佛齐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不管以后做什么,都会方便不少。
关于时间问题,为什么要在半个月之内,其实很简单,夏季风马上要在海上形成,五月份之后,正是夏季风强烈的时候,海上风浪很大,狂风一起,浪高三四丈,多大的船都不安全。在夏季风形成的前一个月,风力还比较微弱,正适合船队扬帆北上,从这儿到天竺北部七八千里,顺风一个月应该就够了。
时间紧迫,错过了四月,就错过了北上天竺的最佳时间,五月到八月之间海上时常爆发狂风,行船十分危险,等到九月以后,北风渐渐就来了,七八千里海路,逆风北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并且一旦错过合适的时间,后边的行程全都会被打乱,至少要被耽搁一年时间,多一年时间会发生什么意外,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们最多只有半个月时间打通海路。行还是不行,大家都拿个主意。”
汤鷽道:“杨兄,你去过天竺吗,怎么会知道起风的时间?”
杨丛义笑道:“多看看书就行了,以前遇到过一个云游天下的道人,我可学了不少东西。”
一听这话,汤鷽稍稍有些担心,犹豫道:“杨兄,这事关百艘船,八千余人,只凭云游道人的说辞就确定了行程,不会有问题?”
杨丛义笑道:“如果在三月底出发,五月之前到达天竺北部,那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沈缙道:“海路行程问题,除了杨大人,我们都不清楚,我看我们就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还是想想杨大人的提议是否可行,怎么执行吧。”
江恺道:“我们出来带的物资不多,多耽误一年,船队的后勤补给就会有问题,时间不能耽误,船队的行程最好不要打乱,不然会出大乱子。”
他协助杨丛义管理船队后勤补给,要张罗八千余人吃饭问题,从泉州带出来的粮食消耗了不少,虽然又在这儿补充了一批,但离开这儿以后,再到哪儿补充粮食还真是问题,并且其他地方的粮食安全不安全,适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也很难说。
总之,耽误的时间越多,后勤补给工作难度就越大,船队最好能按预定的行程走。
第237章 消灭路霸()
赵安道:“我们来这儿有段时间了,这几大家族的势力如何,大家都了解。不说其他家族,就说占据海峡入口的摩利家,他们掌管军队不下两万人,陆战水战十分精通,那些兵卒个个悍不畏死,况且我还听说,他们只要在身上涂抹上秘制药膏,刀剑都不能击伤他们分毫。我们满打满算只有八千人,能打仗的也只有四千人,这四千人我们要拿去跟他们硬拼吗,如果失败,船队就只能留在这儿了,我们能不能回去都成问题,所以我还是认为,我们应该慎重考虑。”
汤鷽却道:“摩利家占着海峡入口,船队通过要交重税,我们不能接受。三佛齐国是大宋朝贡国,据黄大人说,大宋皇帝之前册封过好几个前去朝贡的三佛齐国使臣为将军,有怀远将军、宁远将军等,大宋跟三佛齐国王室关系还算亲近,我们要帮他们夺回权力,他们自己难道不用出力吗?我认为可以先悄悄接触,看国王是什么想法,如果他想收回权力,他自己也得有一定的实力,不然只凭我们肯定不行。不论怎么样,还是多做些准备。交那么多税肯定不行。”
杨丛义道:“汤兄说的是,能不能帮国王拿回权力,前提是要看他有没有资格得到大宋的帮助。我的建议也是后备办法,看看今天戴大人能不能带回来好消息吧,要是说服了摩利家族让船队顺利离开,一切都好说,如果不行,我们就不得不动用武力打通海路。各位以为呢?”
众人无异议,只是赵安眉头紧皱。
杨丛义笑道:“赵将军不用这么担心,这里的人能征善战,我大宋宣威军装备精良,真打起仗来也不会比他们差。至于他们敷药之后刀剑不能伤的问题,不过是夸大其辞,哄骗外人,要想破解也很简单。”
赵安摇头道:“我之前亲眼所见一个士兵在身上涂抹药水之后,锋利的刀剑从他身上划过,他却一点损伤都没有,刀剑不伤,并不是夸大其辞。”
杨丛义笑道:“其中缘由也很简单,那药应该不是药,如果我所料不差,他们涂抹的其实是一种树汁,那种树汁涂抹在身上,等晒干以后,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但就跟我们的皮甲一样,十分坚韧,刀剑自然不能划伤。”
赵安微微一愣:“树汁?还有这种树汁,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杨丛义道:“我也是在安南丛林见到的,有这种功效的树汁有好几种,也很容易克制。”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吸引到众人注意力之后,接道:“涂抹在身上的树汁一旦融化,就不具备防御力,可以轻松将他们击败。树汁融化只要有高温就行了,可以用热水,可以用火烤,所以对付他们只要火攻就够了,等防御力消失,他们个个赤身裸体,就是待宰羔羊。所以,装备精良的宣威军,根本不用担心这些装神弄鬼的军队。”
赵安听到这个解释,虽然还有疑虑,但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担心。
众人意见统一,只等戴大人回来,再做最后的决定。
几个时辰之后,由戴大人牵头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武力帮助三佛齐国国王收回权力,打通西去海路。
决定之后众人分头行动,戴大人先去王宫跟国王交涉密聊,询问国王本人意愿,以及他自己能有多少实力。
国王权力被五大家族分割架空,他自己本身有心无力,现在有大宋愿意出力帮他收回权力,他自然十分高兴,当即承诺,若此事能成,不光大宋商船能在海峡来去自如不用交税,大宋还可以在三佛齐国驻军,王室更会每年去大宋朝贺进贡!
国王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可问到他能出多少兵力时,国王却说近些年王室衰微,受他控制的兵力只有五千人,人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勇士。
兵力虽少,但国王心性还算坚定,也不是无能之辈,戴大人当即与他达成协议,他的五千兵力要密切配合大宋使节护卫军,只要剿灭占据海峡入口的摩利家族,国王就得兑现承诺。
戴大人把消息带回,众人立即开始悄悄部署。
先是把所有海船集中在一处海湾,三千五百后备军和五百宣威军保卫海船安全,两艘车船在海湾外,不让任何本地人接近。四千宣威军则驾着八艘战船开始悄悄演练海战,武器装备也从补给海船上转移上战船。
五天之后,趁着夜色,八艘战船悄无声息的出动,后半夜直接来到海峡南端摩利家族控制的港口。
港口里有百十艘船,是摩利家族控制海峡的利器,若有过往船只不向他交税,他的船一出动就能把上百里宽的海面封锁,那抗税的商船就只能乖乖交税,只要敢反抗,商船就会被直接扣留,货物自然就成了摩利家的东西。
战船趁夜将港口封锁,两艘车船在战船掩护下冲进港口。
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火光四射中震惊了整个港口,不等对方有什么反应,一颗颗冒着火光的霹雳弹从大宋战船上飞向停泊在港口内摩利家战船,整个港口不多时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宣威军带了充足的霹雳弹,港口内一艘船都不能留,全部都要烧毁,这是杨丛义下达的命令。
被围堵在港口内的敌船,夜间原本就没多少人看守,听到看到船上燃起的火光,根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烧了一夜。
正当摩利家族对战船被毁愤怒无比,找不到敌人,无处发泄时,他们听到一个让他们发狂的消息。
在把摩利家族的战船销毁之后,大宋回易船队忽然宣布,摩利家族不尊王命,私自封锁海峡,堵塞东西各国交流,阴谋叛乱,大宋使者接受三佛齐国国王请求,出兵消灭摩利家族,打通东西海上通道,恢复各国往来和交流。
这个消息一出,五大家族震惊,摩利家族暴怒,直接对外宣称跟宋国势不两立,发誓要将宋国人全部杀死。
随后摩利家族调集兵力南下,直往大宋船队所在的海湾扑来。
一个山头,宣威军驻地。
“赵将军,敌人来势汹汹,纠结兵力不下三万人,看似人多,但他们现在失去理智,没有准备,就匆匆忙忙赶来杀我们,不可能有多少战力。我们按部署来,一万人全歼他们也有可能。”
赵安点头,此战他带领两千五百人,负责切断敌人后路,兵力悬殊,能不能截断敌人退路,实在难以保证,只有拼命而已。
杨丛义接着说道:“你们在山谷口一定要埋伏好,绝不能暴露行踪,敌人一旦被全部引入山谷,将军必须立即切断他们的退路,不能让一并一卒退出山谷。宣威军此战胜败全赖将军了!”
赵安道:“监军放心,我就是拼死也会把敌军挡在山谷里,绝不会让他们出来!”
杨丛义道:“将军可不要轻言生死,没有你,宣威军谁来统领?趁还有些时间,山谷口可以再设置一些埋伏。我在谷内会尽快杀伤他们,为将军减轻压力。”
赵安抱拳道:“好,我再去做番准备。”说完转身离去。
“薛指挥,你这一营人马,责任也十分重大,务必要将敌人引进山谷,进山谷后,迅速到达你们的位置,牢牢吸引住敌军,不要让他们看出破绽,等敌军全部进去,我以烟花为号,你听我号令撤退。一定记住,千万不能过早撤退。”杨丛义继续部署。
薛望抱拳回道:“大人放心,老薛也打过十多年仗,也知道军令如山的道理,大人号不响,兄弟们就是死完也不会退!”
杨丛义道:“我们远离大宋故土作战,不要轻言生死,能好好的回去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但前提是我们能胜,如果败了,就是宣威军败了,回易船队败了,大宋败了。大宋能败给强大的辽国,更强大的金国,但不能败给大宋朝贡国的一个家族势力,大宋丢不起这个面子。记住,第一是要完成任务,第二是要尽可能保住兄弟们的性命!去吧,地形路线再熟悉几遍,别跑错路了。”
薛望高声道:“得令!”说完转身离去。
杨丛义自己带领一千宣威军和一千后备军埋伏在山谷上方两侧,只待敌军全部进入山谷便发起攻击,依靠*武器,狠狠的惩戒敌军。
三佛齐国国王则亲自带领他的军队,总共五千人在山谷的另外一头埋伏,若有人逃出山谷,国王不会心慈手软,放过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是他的战争,这也是他的机会。如果没有大宋使节护卫军出手相助,王室的权力只会越来越衰微,用不了多久,他的王位就会被五大家族中的人抢去,这是他翻身,夺回权力的唯一机会。
杨丛义通过黄大人、汤鷽、戴大人等人的讲述,很清楚三佛齐国国王现在的处境,所以他才敢把劫杀摩利家族逃兵的重任完整的交给他。
为了夺回属于他的权力,他会不惜一切的,哪怕把五千忠心耿耿的精兵全部拼光。
第238章 撤退逃命()
为大宋考虑,杨丛义不希望看到国王拼完自己的军队,不然即使他赢得了跟摩利家族的战争,没有军队,他的王权也会被另外四大家族再次分割架空。
目前来说,一个向大宋进贡的稳定国家才是大宋所需要的,国家与国家交往,看重的是诚信,国王说话没用的国家,对大宋来说只有坏处,没有任何好处。
不说将来,就说现在,这仗他们打赢了,如果国王没了军队,他还是没有话语权,之前协议和承诺都无法兑现,那宣威军费这么大力气,也都是白费。
所以,这仗不止要赢,还要轻轻松松的赢下来。
埋伏山谷的计划,杨丛义之前没有告诉三佛齐国国王,怕他手下有摩利家族的人,把消息泄露,因此只让他整军等待通知。现在敌军距离此处山谷只有大半日路程,是时候通知他赶到山谷外堵住出口了。
随即,杨丛义派人前去通知国王,让他带着军队到山谷口等待摩利家族的乱军。
一切布置妥当,杨丛义吩咐宣威军、后备军在两边的山头上埋伏起来,等待敌军全部进入山谷之后,听他号令,再开始进攻。
这个计划,他们筹划了整整五天,毁掉摩利家族百十艘之后,宣威军把可以调动的兵力全都埋伏到这个山谷周围,就是要在这里好好给摩利家族一个教训。
此战第一步便是要薛望把敌军引进山谷,若被敌军识破,任务不能完成,此战怕是不会那么顺利,但愿有十年征战经历的薛望能顺利吧。
此时日上三杆,估计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到正午。
薛望带着一营五百宣威军前出二十里,在摩利家族军队南下占卑的必经之路上埋伏,算算时辰敌人也该到了。
“兄弟们,一会儿见到敌人,都给我狠狠的杀,没有撤退的命令谁也不准跑,跑的时候不要太慢被他们追上,也不要跑的太快,把敌人落太远,都听明白了?”薛望喊道。这是他第一次带领一营兵力独自执行任务,绝对不能出差错,不然这五百人转眼间就会被三万敌人撕碎,全死了,任务肯定不能完成。
“大哥,你这说的到底是啥意思?我们是要被他们追上好,还是不追上好?”有队长问道。
薛望把双眼一瞪道:“跑的时候肯定不能被追上,被追上你就死了,还拿什么跑。简单点,就是要让他们跟在我们屁股后面,看着我们在前边跑,他们在后边追。一会儿都要听我命令,让你们打,就给我狠狠的打,让你们走,就赶紧撤,不要拖延。谁出差错,不管最后是死是活,我都绕不了他!”
“大哥,你就放心吧,你让我们上前,我们绝对不后退,不会给你丢人。”一众队长都是他从老兵里面挑选出来的,都上过战场,都跟金人打过仗,沾过血,受过伤,面对南洋的敌人,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难道南洋的敌人还能比金人厉害?他们自然不信。
“报!敌军先头部队已经在两里以外,一刻钟左右就会到!”正说话间,探得敌军行踪的探子回报。
“好,都各回各位埋伏好,等我号令。”
薛望一声令下,十位队长回到森林中藏好。
“你们后撤五里,时刻跟我们保持五里距离,及时派人回去向赵将军禀报敌军动向!”
探子接令,迅速转身离开,后撤五里。
五里外有一个岔道,一左一右两条路,一路通往都城占卑,一路通往十五里外的山谷,探子在这儿守着,薛望成与不成,他们能随时向后方传递可靠的消息。
一营人手带着弓箭悄悄的埋伏在林中,静静等待敌军先头部队到来。
在林子里,挨过闷热难耐的一刻钟之后,埋伏在队伍最前边的薛望,终于等来了敌军的先头部队。
只见那先头敌军浑身上下黑乎乎的,腰间围一块麻布,远远望去,他们几乎全身*。他们手拿长矛或刀,兵器并不统一,战斗力怎么样也不好说。
如果监军没说错,这些人身上应该都涂抹了树汁,刀剑难伤。但是不是真的刀剑难伤,要试过了才知道。
敌军行军速度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一百步之外。
眼见时机已到,薛望举起宋旗大喊一声:“兄弟们,杀!”
喊完就一跃,跳进路中,把宋旗往路中间一立,张弓搭箭,拉满弓一箭朝最前边一个敌军射去。
埋伏的一营宣威军一听军令,立即从林中跳出,将一丈来宽的路占据,嘴里高喊的“杀”字,张弓搭箭,“嗡”一声响,一轮箭雨直往敌军先头部队头上落去。
正在埋头行军的敌军,忽见前边路上跳出来一群衣着怪异的人,对他们张弓射箭,先头部队顿时停顿下来,还没等他们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轮箭雨就往他们身上袭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望眼见自己奋力一箭正中那敌军胸口,接下来的一幕简直让他惊掉下巴!
只见那支力道十足的利箭,未入敌人身体半寸,竟然在那人胸口弹开,飞到一旁去了!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惊,让他直接连第二箭都忘了射了。
接下来的一幕,直接将他和站在前排,能直接看到敌军的宣威军惊呆,因为那一论箭雨,几百支箭,除了一支射中敌人眼睛的,其余的利箭没有一支射进敌人身体,全都从身上弹开,掉到地上。
刀枪不入?这是什么鬼!看到这一幕的宣威军大惊,心里顿时生出不详的预感,对面的是鬼不成?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