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皇后-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昏暗的大殿,不是大朝之期,所有的官员都来了,太监唱上朝之后,众人缓慢的依着序列走了进去。

路过盘龙柱的时候,萧仲纥的目光又瞧了一眼那上面戾气尽失的困龙,嘴角露出嘲讽的微笑,随即,迈步进入大殿。

“皇上早朝,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太监公式化的声音与千年不变的声调在大殿里回响。

不待众人喘息,站在百官之首的萧仲纥从袖子中掏出奏折,高声道,“皇上,臣有本上奏!甘洛江大汛,已经淹没了三个州府,沿江两岸民不聊生,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臣请皇上下旨,开仓放粮,安抚百姓!”

萧仲纥此言一出,满堂具是悄无声息,少年皇帝的目光在殿下一干大臣的身上扫了一圈,淡淡的哦了一声,“萧太师,如今国库的情形你比朕清楚,朕倒是想开仓放梁,只是,梁从何来?”

萧仲纥拱拱手道,“启禀皇上,国库还有三百万石粮食,本是打算与前方军队用的,臣请皇上将这些粮食分一部分救济灾民。”

“给灾民?那仗就不打了?任由南蛮北沂西邵国甚至那个大鲜的兵马在我大周疆土上驰骋?”少年皇帝语带不善的道。

萧仲纥道,“可议和!”

!少年皇帝狠狠的一掌击在龙椅的扶手上,双目爆出精光,恨不得把萧仲纥生吞入腹。萧仲纥则是微微低着头,不卑不亢的站在那里。少年皇帝与萧仲纥两人便这么僵直起来,殿下无人敢搭话,只能这么默默的看着两人的对侍,任由时间静静的溜走。

曾太傅从人群中走出来,高声道,“皇上,议和一事万万不可,南蛮北沂西邵国狼子野心,皆是得寸进尺之辈,若是这次尝到甜头,下一次不知道又会怎样,何况,我大周的国土自从太祖皇帝传下来,便只有扩张没有缩小过,皇上若是议和,难道要将我大周的国土白白的送给那些蛮夷么?”

萧仲纥冷哼了一声,轻蔑的瞧了曾太傅一眼,“不过是书生空谈误国而已,你能变出粮草军饷?”

曾太傅闻言高声叫道,“即便倾全国之力,也要保全我大周国土!”

国难当头

第125章

“倾全国之力?怎么倾?甘洛江的税赋占了全大周的一半,甘洛江的粮食占了整个大周的三分之二,曾太傅到是说说,少了这三分之二的粮食,多了数十万的饥民,这全国之力出自何处?”萧仲纥毫不留情的问到。

曾太傅拱拱手冷笑道,“甘洛江畔全都被淹了吗?不过就淹了沿江的几座城市,其余各地却也是有出产的。可命沿途富户官府,开府库,周济灾民,富户也应开仓放粮,可保万无一失。”

萧仲纥淡淡的道,“府库本就空虚,杯水车薪而已,可以依靠的不过是那些富户而已,曾太傅能保证那些富户愿意拿出家中的积余?”

曾太傅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自当倾尽全力!”

萧仲纥笑了,朝堂上不少的人也暗暗的笑了,连皇帝也有些叹息,若是各地的富户能做到如此,大周朝又哪儿来的那么多的勾结权贵,又哪儿来的那么多人欺压百姓?贪官污吏杀之不尽,求的不过是钱权两个字,富户们即便有心救助,饿的失了魂的人,天知道会作出什么事来。

萧仲纥笑着问道,“好吧,即便如此,曾太傅可否告知老夫,那军饷军粮又该出自何处?”

曾太傅一滞,痛心疾首的道,“从没有受灾之地来!全国上下节衣缩食,难道就驱逐不了几个蛮夷小国么?”

少年皇帝吸了口气,曾太傅的话虽然有失偏颇,却是大周如今唯一可以走的道路,举全国之力,驱逐外敌,议和,是想都不能想的事。

萧仲纥看见了少年皇帝的脸色,丝毫没有犹豫的走到曾太傅面前,“大鲜不提。南蛮拥兵二十万。北沂散乱也有数万能征善战的铁骑,西邵国五十万雄兵还在我西部盘横,又有源源不断的兵力送来,这便是曾太傅所谓的蛮夷小国?自战争开始,到如今。已经打了整整地五个月,原本充盈地国库打的一干二净,那是我大周倾全国之力用十年功夫积攒下来的。曾太傅以为倾全国之力能坚持多久?”

曾太傅冷哼一声。“自古便有一说,藏富于民,这十年我大周百姓不愁吃穿用度,个别地方有贪官污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民间殷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萧太师,这可是您的功劳,您自然不会不知道如今大周百姓与十年前想比该是如何吧?”

萧仲纥突然觉得好笑。在这个时候被提及自己地功勋,真真是天大的嘲讽,厉声喝道,“曾太傅的意思是想让我大周地百姓回到十年前地光景吗?”

曾太傅别过脸,望着御座上的皇帝,高声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大周将士保家卫国。若没有这些将士,便没有他们十年的安宁!何况。与三国接壤之地的百姓也是我大周的百姓,皇上忍心就如此置之不理了吗?”

户部尚书于弄人冷哼一声,“曾太傅要不要瞧瞧各地的折子?不是要钱便是要粮,这些日子已经是东拼西凑了,要不,您老给我弄点银子粮草?不要多了,凑够三军一个月的粮饷便行,只要您能凑足了,剩下的本官去想办法!”

曾太傅一摔袖子厉色道,“这有何难?我大周地大物博,区区几十万石粮草自然不在话下!”

兵部尚书苏彦田哈哈大笑起来,“曾太傅要不要试试能不能在一月之内将外敌尽数退去?”顿了顿,脸色一板道,“要是曾太傅能有此能耐,我这兵部尚书地位置也该让贤了。”

于弄人点点头,“是极,我这户部尚书的位置也当虚位以待。”

刑部尚书郑启明扮惯了黑脸,此刻倒是笑呵呵的演起了好人,“如此甚好,本官倒是可做个见证。”

“胡闹!”柳清泉在一旁早就看不下去了,不过佟老太师让他们不要插话,眼见皇帝就要暴怒,连忙出来打断几人,“这尚书是皇上亲命,岂是想做便做,不想做便不做的!”

于弄人捋着胡须笑道,“本官只是在想,若是曾太傅能操办好这几件本官无法操办的事,自然是比本官有才,本官自然该虚位以待,让贤了。”

苏彦田亦道,“本官无能,无法在一月之内退敌,曾太傅大才,本官佩服不已,亦愿虚位以待。”

这情形就是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都打算撒丫子不干了,这两个位置本来是极重要的位置,不过如今的局面是成了烫手地山芋,谁上去铁定讨不到好处,自然此刻也没有谁会去为了这两个位置而争夺,唯恐壁纸而不及,又怎么会去参合。

“老匹夫!皇上与你尚书之位可不是与你做儿戏用地!”曾太傅骂道。

萧仲纥挡在两位尚书身前,厉色喝道,“书生误国!曾太傅若是真有办法,何不说出来让皇上听听?举全国之力,这事儿谁去办?增税赋?加民役?还是让那些富户自动自觉的捐出家产?只能徒增民怨而已!曾太傅是嫌局面还不够乱吗?”

曾太傅气地吹胡子瞪眼,指着萧仲纥的鼻子骂道,“总比你通敌叛国出卖我大周国土来的好!”

萧仲纥闻言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众大臣都被曾太傅这番话震的哑口无言。看着殿下的众位大臣,少年皇帝气的脸色泛红,这萧党,是铁了心要逼迫他议和了。只是这曾太傅的想法却是有些不切实际。

佟承乾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拱手道,“皇上,如今大周的局面举步维艰,不若借粮吧!”

少年皇帝大喜过望的看着佟承乾,随即眼光又黯淡了下来,“借粮?从何处借?如今大周四面不是大海便是敌国,与我国交好的国家相隔甚远,即便借到粮草,能不能及时运回来,怎么运回来,都是极大的一个问题。”

佟承乾低头道,“一面从民间征集,一面从他国借粮。”

萧仲纥不语,少年皇帝想了想,又问道,“当派谁去?又当向哪国借?”

佟承乾道,“北方,宁大学士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且通其语言,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北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西边有大漠阻扰,南方在南蛮背后都是几个小国,皆是穷困潦倒,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唯有北沂背后有一个大国稍微富饶,且常年受北沂所扰。

如今北方的战局是最为稳定的,北沂人本就是游牧民族,又经历连番的大战,如今都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再也难以聚集起大量的兵力,运送粮草一事明显容易的多,只是,北方那个国家自视甚高,一向与大周不太合得来,上次派使者来大周的挑衅时候,被萧仲纥嘲笑了一番,灰溜溜的回去了,这次大周要去借粮,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形。

萧仲纥但笑不语,这事儿佟家提议,自然佟家得一手揽下来,就连曾太傅也是眉毛耸动了两下,却也不好拆台,但凡是有希望,总归还是要努力一下的嘛。

少年皇帝见众人今日就像是突然哑巴了一般,知道事情也唯有如此一途了,宁不凡眼见皇帝就要答应下来,这事儿又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咳嗽了两声,做老迈态走出人群,“皇上,咳咳……老臣近日偶感风寒……咳咳……”

宁不凡少有偷奸耍滑的时候,这次竟然退避不肯前去,宁不凡在朝中虽没有敌人,却也同样意味着其没有朋友,众人心中虽尊敬他,在利益面前却是不肯为之帮忙的,萧仲纥笑呵呵的走出来拉着宁不凡的手道,“宁大学士,真是为难你了,带着重病上朝,还要为国事奔波劳碌,难道我大周就没有人了吗?”

说着,目光环视一周,官员们一个个遇上萧仲纥的目光纷纷低下头去,奉皇命去借粮,借到了大功,借不到便是大过,便是办事无能,谁也不乐意摊上这么个十拿九稳办不成的差事。

少年皇帝心知这是为难宁不凡了,摆摆手道,“罢了,佟爱卿既然提议,必是心中有了定计,你去寻个妥当的人来办此事吧。曾太傅的提议,写到折子上来与朕瞧瞧,甘洛江的水患不可耽误,从上京抽调一万人马过去,萧太师看看还能拿出多少粮食来,先安抚灾民吧。”

魏矢廉闻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那甘洛江对岸的大军当如何是好?”

百里征此刻正在甘洛江对岸抵御朱家君,十万人马都盼着粮草早日送到,几日前便已经快要断炊,如今水患一发,一条江隔绝了对岸的生机。

不待少年皇帝搭话,萧仲纥笑道,“隔着甘洛江的滔滔江水,想送粮饷过去也是无法,曾太傅不是说要募集民间的粮草么,甘洛江对岸也不算贫瘠,此事依臣之见,不若交由曾太傅办理。”

事到如今,已经乱成一团乱麻,千头万绪的根本理不清楚,一事事的勉强应对过去,也算的上不错,少年皇帝点点头道,“那就有劳曾太傅了,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到各地就近募集粮饷,以备军资。”

少年皇帝说完便要退朝,丝毫没理会曾太傅的一张苦脸,钦差大臣不过是个名号,没兵没权倒是把整个大周上百万的军队的粮饷都搁他一个人肩上了,萧党一干人等嘲弄的瞧着他,曾太傅冷哼了一声,大步向外走去,既然提议此事,他还是有五分把握的。

国难当头

第126章

御书房内,小廉子捧着长长的单子一个个的念下去,“礼部尚书袁佩文,纹银三百两,米十石,礼部侍郎刘应彩,纹银二百两……”

“别念了!”少年皇帝从凳子上站起来,“尚书三百两,侍郎两百两,下面的一应一百两,再低点的五十,三十,二十!感情他们都是约好了,个个都是这样!”

小廉子犹豫了一下,低声道,“皇上,奴才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少年皇帝摆摆手,反正已是不抱希望,小廉子低声道,“按照品级论下去,这些大人们拿朝廷的俸禄,积余也不会多,除非他们……越过上面的人事小,咱们大周朝历来不允官员经商,这当口拿出来倒是讨了皇上的欢心,要是皇上日后想起了,他们心里揣摩不到皇上的心思……”

少年皇帝闻言火气歇了些,小廉子还没说的便是这些人贪来的东西,具不是清水衙门,就少年皇帝知道的几个也是家财万贯,不是商,便是贪,哪一个都是要丢乌纱帽的。

只是如今这局面他们还想着乌纱,实在让少年皇帝有火也发不出来,恨不得把那些人的家都给抄没了,偏偏这事又是想得做不得。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外面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报道。

少年皇帝窝火的摆摆手,“又是来劝朕议和的!不见!”

那小太监有些犹豫,小廉子已是机灵的到了门口,掀开一条缝看了看,回过头对少年皇帝道,“皇上,娘娘让人搬了许多箱子过来,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少年皇帝愣了愣。那小太监连忙道。“皇后娘娘说是听说皇上为军费发愁,收拾了钗环送来,整整五六十箱呢,怕是把凤藻宫都给搬空了!”

少年皇帝脸上一阵愧然,三两步跨到门口,亲自掀开帘子唤道,“皇后!”

凌霄正站在回廊上,身边春燕听见了少年皇帝喊的话。正在嘀咕凌霄这是白做了这些,突然看见黄色的下摆踏出门槛,吃惊的抬起头来。

凌霄微微一笑,福了福身子,问道,“皇上怎么亲自出来了?”

少年皇帝此刻方才觉得凌霄地好,女人都是极爱金银地。搬进了自家的宫中便舍不得再拿出来,看见院子里摆的满满当当的箱笼,难怪那些侍卫受了他的吩咐也放了凌霄进来,怕是那苏勒心只他心中在烦些什么吧。

“皇后,进来说话吧!”

朝堂上的官员无论支持与否都是让少年皇帝心凉了半截。入了后宫,那些妃嫔穿红戴绿好不刺目,个个头上都是姹紫嫣红,耀眼的让少年皇帝几乎心凉,还眼巴巴的瞧着别人身上头上地物件,听了小廉子说那些物件所需的用度,再对比一下朝堂上官员所送来的银两,少年皇帝唯有眼不见为净。

无疑,今日凌霄的打扮是极合少年皇帝心意的。一身大服,头上只有一根固定头发的发簪,点缀了几朵珠花,具是用珍珠穿成的,双耳上只是两颗小小地珍珠做耳坠,脖子上手上却别无他物,身上唯一的点缀便是腰间的一个佩环了。

少年皇帝拉着凌霄的手坐下。小廉子两人机灵的收拾了东西退了出去。想到凌霄方才必然听见了他地话,少年皇帝脸色微赫的道。“朕误会你了。”

凌霄摇摇头,轻笑道,“皇上既然决定了要继续打下去,臣妾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皇上的决策的,臣妾不光是大周的皇后,也是皇上的妻子。”

凌霄言辞间淡淡的反对并没有引起少年皇帝的不悦,如今凌霄已是搬空了凤藻宫,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不论凌霄说的是对地还是错的,她始终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少年皇帝突然想起岚公主所说的话,紧紧的握住凌霄的手道,“皇后,朕必不负你!”

凌霄抿着嘴轻轻的笑了,少年皇帝地眼眶微微泛红,凌霄装作没看见地别过头去,捡起桌上的那份折子,瞥了两眼,疑惑地问道,“这便是这次朝中上下拿出来的?”少年皇帝无奈的苦笑,“唯有看曾太傅那边如何了,这些银子,怕是十分之一也不足。”

凌霄想了想,笑道,“皇上信臣妾否?若是皇上信得过臣妾,臣妾必有法子让他们多拿点出来。”

少年皇帝一喜,自打上次训斥了宁不凡,宁不凡便卧病在床,至今身边除了皇太后,便只有贴身服侍的人偶尔会与他出些主意,其他的人到是想出,少年皇帝心冷了,便听不进去,只在必要的时候才见,如今听凌霄有办法凑集军费,真真是喜出望外。

“皇后有办法?”

凌霄眼珠子转悠了一圈,瞧着窗外的箱笼笑道,“皇上得先允臣妾在宫内办一场夜宴。外面这些箱笼先不着急收拾起来,皇上借与臣妾,过两日便加倍的还与皇上可好?”

少年皇帝摆摆手道,“你要什么尽管说便是,只要能办成了此事,朕都依你。”

凌霄笑道,“宫内上下自是不用说,礼部的人也需借与臣妾,再从内务府寻为公公来替臣妾传话,臣妾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少年皇帝俱是应了下来,凌霄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去,刚回到凤藻宫,便有内务府管事的太监说是奉了皇命过来听差,凌霄吩咐了他一番,待人一离开,容慧便在凌霄身边笑道,“娘娘这般,怕是要让满朝的官员都恨上娘娘了。”

凌霄道,“没了大周做依靠,这些人有再多的家产又能如何?本宫也不逼谁,只瞧瞧他们会如何应对了,到时候是忠是奸,自然一目了然。”

春燕在一旁笑嘻嘻的道,“娘娘这一去。到是除了皇上心中的芥蒂。就是又揽来了一庄麻烦事儿,依奴婢瞧,娘娘还是得去太后面前说一声。”

凌霄略显惊讶的瞧着春燕,月裳已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春燕妹妹何时也学的这般机灵了?”

凌霄道,“太后自是要去请地,不过这两日太后在替皇上斋戒祈求苍天保佑我大周,不着急打扰。咱们这边先准备起来,那些箱笼里面地物件,你们重新备上一分精致些的单子。内务府那边月裳去瞧着,宫里容慧多费点心思。”

众人应了,菀细进来禀报道,“娘娘,曾嫔求见。”

这些妃嫔们一大早就过来请过安的。这曾嫔也不太爱与人交到,进了宫几日做人小心谨慎,就是不大瞧得惯同一个宫里住着的几个主子打骂宫人,为此还闹到了凌霄这儿来过一次,想到这个有些倔强的丫头。凌霄就有叹息的冲动。

“她来做什么?”凌霄有些惊讶的问道。

菀细笑着道,“手上捧了个盒子,奴婢瞧着倒是眼熟的很,像是娘娘前几日赏赐地。”

凌霄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这到是像曾家女儿的做派,笑着道,“请她进来吧。”

曾嫔走进来,跪在地上向凌霄请了安,凌霄笑着让人扶她起身。又赐了坐,这才问道,“曾嫔有什么事来寻本宫么?”

曾嫔道,“娘娘,臣妾早就听说皇上要为大军筹集粮饷,只恨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今日听闻皇后娘娘将凤藻宫搬了一空。臣妾有些惭愧。身无长物,只有皇后娘娘赏赐的这几只首饰以及母亲留下做想念的一对镯子。臣妾便寻思着拖娘娘转交与皇上,也算臣妾尽了些绵薄之力。”

凌霄瞧了瞧曾嫔头上身上,只是一根银簪子,手上空无一物,那衣服也是宫中最寻常的宫纱,比起另外几位进宫几日便换了一身行头的,这位却是节俭地过头了,虽不若那几位靓丽,凌霄却是打心底有些喜欢这位,伸手在那盒子里挑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