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瓜和红薯的生长周期都是三四个月,李修实在是没想到,这才三个多月的时间,便能见到成果了。
由于如今在京城的女眷太多,李修又时常出门在外,单单王冰个人,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还真照顾不过来。
韩林等人是自己暗的力量,李修不打算暴露出来。且如今在京城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下还是需要几个亲信之人办事的。
早在从江南回来时,李修便让人带上了书信,把开封的事情都交到陈义的手上,让李东带些人来京城。
见他来到侧厅里,李东忙恭敬地行礼道“少爷!”
李修如今官高位显,身上自然而然地,便会流露出种久居高位的气场。眉目之间,也隐隐折射出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些细微的变化,杨雨璇他们天天和他待在起,自然是难以察觉的。李东和他久不相见,却是很轻易地就现这变化。
李修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老爷和小姐近来还好吧?”
李东答道“老爷近来身体挺好的,小姐听说我要到京城来,她也想跟着过来呢,但老爷没同意。她便特意让人挖了些成熟的红薯和地瓜,让我来的时候带上。”
这丫头,肯定会写信埋怨自己吧?
想起李明珊,李修便不自觉地流露出笑容来。怪不得李东的行程晚了几天,原来是她急着给自己看种植地瓜的成果呢。
果然,李东随后便从怀掏出几封书信,递了过来道“这是老爷和小姐,还有世子写给少爷的书信。”
李修手上拿着书信,走到旁的官帽椅上坐下。先打开了朱绍烨的那封书信,看完后直接焚毁,随后才看自己家人的书信。
李父的书信没有太多的内容,都是提醒自己官场凶险,要小心谨慎类的话语。至于李明珊的嘛,又是长长的大段。李修根本不用看内容,都知道她大概要说的是什么。
这回李东带过来的地瓜和红薯,各有大袋。李修打开来看,个头都挺大的。
他让丫鬟拿来个木盆,掏了些红薯放进去,亲自来到水缸边打水清洗,口笑着吩咐道“去把大伙儿都叫过来尝尝。”
荷儿脸的不可思议,问道“啊?少爷,这洗洗就能吃了?”
李修伸出右手,屈指在她额头上弹,笑道“你这丫头,少爷还会骗你不成?”
荷儿小脸儿红,也不再多言。她转过身子,小跑着往后院去了。
李修洗完了红薯,自己拿了根咬上口,“咔嚓咔嚓”地嚼着,像是吃到了什么仙果般。
这位从四品的朝廷大员,天子宠臣,吃个红薯居然如此的兴奋。若是让外人看到,肯定会惊掉下巴的。
李东在开封时就尝过红薯了,这会见他递了个过来,也不客气,接过就吃了起来。
第169章 打雪仗()
众人得了消息,很快便纷纷赶了过来。81 1z想要看看是什么稀罕物,值得李修如此高兴。
李修笑着人了根红薯,很是大方地挥挥手道“随便尝尝。”
“呀——”
李香君突然出声惊呼,众人转头向她看去,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道“这个东西我见过。”
李修奇道“这你也见过?”
李香君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在金陵见过。有位老爷来媚香楼时带过这个,说这是稀罕物,带来给我‘干’娘尝尝。”
听他这么说,李修才了然。看来这个时代的人,只是把这红薯当成了稀罕物,没人当成粮食来大量种植。
李香君本姓吴,是苏州人。岁时便漂泊异乡,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
李贞丽也是位名伎,年龄比李香君大了九岁而已。她为人仗义豪爽又知风雅,去媚香楼的客人倒多半是些人雅士,带些稀罕物也实属正常。
“相公,这红薯倒是甜滋滋的,味道还不错呢!”杨雨璇赞道,众人也纷纷点头。
“呵呵——”
李修笑笑,说道“这红薯和地瓜不单能生食,还能蒸着吃,煮着吃,烤着吃呢,这做法不样,味道也有些不同。”
众人闻言惊奇不已,这东西难不成真是仙果?还有千般吃法,万般味道?
李修笑着对荷儿吩咐道“荷儿,去拣些地瓜和红薯,洗净后加水和盐巴煮了,当作午后的点心。”
“是,少爷。”荷儿欢快地去煮地瓜和红薯去了。
李修随后又详细地向众人说了多种吃法,甜的咸的都有,听得众人口水直流。
众人不禁有些好奇,这么多样的吃法,李修是从何处得知的?
见到这红薯和地瓜,李修心便暗自想道“到时在京城开的酒楼里,添加上这样食谱,定能吸引到很多客人。”
他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知道的,滔滔不绝地讲给众人听,时兴奋竟脱口说道“不过,这烤地瓜倒是没煮的有营养。”
李香君好奇地问道“老爷,什么是营养?”
“呃——”
李修时语塞,见到众人都脸好奇,他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
什么是营养?这个话题太过广泛,要解释清楚这个可不太容易啊!
“到时再告诉你们。”
敷衍了句,李修便绕过了这个话题。
约莫刻钟的功夫过去,锅香喷喷的地瓜和红薯便端了上来。
要说这地瓜和红薯果然好生长,即使在这粮食歉收的年月,也丝毫影响不到这样的粗粮。
地瓜煮熟后很粉,只闻到那股香味便能让人生出食欲。红薯煮熟后,倒是另有番味道。
李修本就吃过这个,这东西在前世便宜的很,自己家乡里都有种的。在尝过了味道后,便坐到了旁独自喝茶去了。
女人都要些矜持,吃起东西来也是细嚼慢咽的,唯独王冰例外。她本身就大大咧咧的,不太注重自身的形象。这回美食当前,她简直是狼吞虎咽。
大锅的地瓜和红薯,很快便被分完了,众人还意犹未尽。
王冰突然俏脸红,匆匆忙忙地就跑了出去,众人见状都感到莫名其妙。
李修开始也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他知道,王冰这是吃得太多了的原因。
地瓜和红薯本就是粗粮,内含许多粗纤维,有助于肠道消化的。她吃了这么多,不放屁才怪呢!
“相公为何笑?”杨雨璇不解道。
“唔。。。。。。这个嘛,地瓜吃太多了是这样的。”
李修在心想了番措辞,便简单地向众人解释了起来,随后还瞪着眼睛叮嘱道“可别说是我说的啊,我可打不过她!”
众人听完后,都是副忍俊不禁的表情。最后看到李修那谨慎的样子,不由得都笑出了声。
书房里。
李修问道“如今开封形势如何?”
李东抱拳答道“回少爷,自打您来京城之后,萧大人又对朱绍烱原先的党羽进行了清算。那些调来的官员,我们都对其进行了拉拢。如今整个开封,已经掌握了咱们和世子手里。”
李修满意地点了点头,朱绍烨确实是很有能力的。如今少了朱绍烱的束缚,他便开始大肆罗自己的人马了。
由于自己在京城闹出的动静,朱绍烨已经明确答复了自己,要自起炉灶,大干场了。
先前在书信,李修便知道马明达已经升为河南左布政使;而赵雄,则接任了开封知府。
当然,自己和朱绍烨的意图,如今是不会透露给外人知晓的。
这是诛九族的事情,岂能不小心谨慎?
随后,李东又详细地禀报了河南府、归德府、汝宁府等地,鹰眼情报的渗透情形。
在书房里待了大半个时辰,李修才出来。
刚打开房门,迎面便飞来个拳头,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
卧槽,老子被她们出卖了!
李修愣了愣,头偏就躲了过去,随后侧身就闪出了书房,往院子里跑去。
“你给我站住!!!”
声娇喝传来,王冰眼眸喷火,在他身后紧追不舍。
“快来人啊,谋杀亲夫啦!”
李修边跑边喊道。他又不傻,这个母老虎正处于暴怒之,自己站住不是要挨揍?
人在困境,总能激出身体最大的潜能。
李修此刻便是如此,使出浑身解数在院子里四处逃窜。他心里当然清楚,王冰不可能舍得重伤自己,被抓住了顶多吃点苦头罢了。
当然,他其实也有些无聊,陪王冰玩玩也好。
“砰——”
李修正在奔跑,身后了招。原来是王冰追不上他,改用雪团来砸了。
他边跑边喊道“你居然使用暗器?!!”
“砰——”
回应他的,又是个雪团。
打雪仗?ho怕ho啊?
李修随手就从地上抓起两把雪,捏成团砸了回去。
王冰猝不及防之下,连连招。
“哈哈——”
李修脸得意地说道“本少爷玩这个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砰——”
侧边砸来个雪团,正李修的脸颊,顿时股凉意袭来。
李修回头看去,原来是杨雨璇在边上砸的自己,更远处是看热闹的董小宛等人。
“好哇,你们俩居然合起伙来了!”
李修斗志昂扬,人对阵两位夫人,最终的结果是节节败退。
到得后来,董小宛几人看得心痒,也在边玩起了打雪仗。
群人打打闹闹,直玩到了日暮时分,方才觉得尽兴。
最后,王冰的气也自然而然地消了下去,倒是没再找李修的麻烦。
第170章 采办年货()
李东带来的人,都是李修文的老丈人王武,从车马行里挑出来的亲随,其中有些熟面孔,李修文还是有印象的。
要说这老泰山还真是爽快,他身边除了江彪以外,其余的人都送给了李修文使唤。这些人的身手都不错,负责宅院护卫这样的工作正好合适。
鹰眼组织的存在,李修文并不打算让人知晓。先前盖楼的事情,韩林那边只是负责找了块地,后边招募工人等事宜,都是由孙名文出面的。
这些事情十分繁琐,孙名文一人身兼数职,也是累得够呛,李修文这才将李东调来京城。
甩手掌柜这事儿,做得好了不单自己悠闲,还能让下属充分地施展才能,可谓是一石二鸟。
李大官人把这些琐碎的事情,都丢给了别人去做,自己则悠闲地享受人生。
时逢末年,天子脚下却丝毫感受不到战乱的气息。清军目前还没胆子围攻京城。乱军也只是骚扰个别区域,连江南都没受到什么影响。
十一月底,李修文得到一个消息,才现自己净做些多余的事情。
原来,这时期的官员还能享受为期一个月的年假。假期从腊月开始,一直到年后才回来上班。
这个消息让李修文觉得有些意外,朱元璋不是个“工作狂”么?
在李修文的印象当中,大明朝的官员俸禄都很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至于福利方面,似乎也没这么好才对。
朱元璋曾规定,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过年、冬至、和朱元璋的生日。怎么到了这时期,竟然能有长达一个月的假期?
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不是家乡离京城太远的官员,都可以回家过年了。
开封到京城才几天的路程,来回也不过十天左右,这样算来,在家还能待上二十天。
想到这个,李修文便决定——回家过年!
如此一来,他这个月把李东等人调来京城,下个月又带回去,不正是多此一举吗?
不知怎的,李鸿深给他的家书中,也没提到过年的事情。
好在李东等人都年轻力壮,禁得起折腾,要是换个年纪大点儿的,非得把一身老骨头给折腾散架不可。
照着李修文如今的身份地位,这次回家便相当于衣锦还乡。既然要回家,自然是要从京城采办些年货回去的。
一场大雪过去,京城的街道上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许是年关将至,和李修文一样,上街采办年货回乡的人挺多。可在出行规模上,却是比他逊色不少。
李修文一人带着两位夫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貌美的女子,就是那几个小丫鬟,模样儿也差不到哪儿去。随从人员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二十位之多。
这样的排场,别人家也不是摆不出来。天子脚下,达官贵人数不胜数。哪个家里没有几房美妾,侍候的丫鬟和几十名护卫的?
可问题是,需要这么招摇吗?采办个年货而已,吩咐下人去办就好了。自己要有兴趣,也顶多带上一名爱妾,几名随从人员即可。谁会那么无聊,把家里人全都带上街的?
李修文可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家里的女眷很少出门,既然有机会,自然要带着她们出来逛逛。
李修文的队伍,成了这京城大街上的风景线。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引来他人的注目。
身边的杨雨璇也察觉到了不妥,对他低声说道:“相公,咱们这样出行,怕是不太好吧?”
李修文笑了笑,说道:“无妨,咱们这样出行,也免得一些不开眼的人上来聒噪。”
杨雨璇闻言娇笑不已,让他握着的小手,在他手心里轻轻掐了掐,嗔道:“还不是你风流债太多!”
这话就不好接了,李修文便只当没听见。他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面对着董小宛等人,十分阔气地说道:“都随意逛逛吧,喜欢什么就买,钱管够!”
嘿,要说这当富家少爷的滋味,还真是不错!
要是搁在前世,李修文那点微薄的工资,还真没底气对女朋友说出这句话。
一行人很快便分成了两拨,董小宛等江南女子,都凑到了一块儿,身后紧紧跟随着几名丫鬟,以及一干随从。
李修文则带着两位夫人,在街上随意地走着。对于该买些什么,他还真是没什么经验。采购等一应事宜,便由杨雨璇和王冰俩人来拿主意。
杨雨璇问道:“相公,你看要给公公和小姑子买些甚么?”
李修文想了想,说道:“父亲喜欢喝茶,在外边怕是买不到好的茶叶,这个交给我吧。至于明珊嘛,小丫头就喜欢些新奇的玩意儿,再买些甜点回去好了。”
以李修文如今的身份,想弄些好茶并不是件难事。
就是前段时间“受伤”时,来探望的人都送了不少好茶,以及古玩字画等物。
当然,更多的便是一些珍贵的药材,什么人参鹿茸,麝香灵芝的真是多不胜数,足够开个药铺了。只不过卖的不是普通的药材,而是珍稀药材。
镇抚大人不是受伤了么?好,我家里有什么稀奇古怪,比较少见值钱的药物,只要能拿得出手表达心意的,就拿出来送过去!
一旁的王冰可不乐意了,她送了茶叶,我送什么呀?
她掐了掐李修文,待对方转过头来,便狠狠地瞪他一眼,威胁意味甚浓。
李修文自然明白了她的意思,心里暗笑不已,嘴上说道:“唔,父亲虽是商人,也是喜欢收藏些字画的。回头我找幅好字画,让你送给他总成了吧?”
王冰听了这番话,方才满意。和杨雨璇凑到一块儿,挑甜点和干果去了。
既然是从京城采办年货,自然是要挑些开封没有的特产一类,不然何必费那功夫运回去?
李修文一路逛下来,身后的两辆大车都快塞满了,可杨雨璇两人,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不由得暗暗摇头:“女人购物的**,果然是天生的!”
正向前走着时,身后突然跑上来一名随从,对着李修文禀报道:“少爷,几位姑娘那边遇到了些麻烦。”
李修文闻言一愣,这又是哪个不开眼的找麻烦来了,没看到这排场么?
他是不是瞎?是不是瞎?!!(。)
第171章 皇亲国戚()
简单地问了下那人刚才的情形,李修文才知道,这回对方的来头还不小。
原来,方才几个小姑娘一边闲逛着,一边在小声地聊着什么,一时没防备之下,陈圆圆竟冲撞到了当朝国舅的轿子。
这位国舅爷不是别人,正是田宏遇。他女儿名为田秀英,如今是朱由检最宠爱的妃子,已经由原先的礼妃擢升为贵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修文这只小蝴蝶挥动翅膀,改变了它运行的轨迹,却又无法将其彻底改变。
即使自己提前把陈圆圆带到了京城,她该遇上的人还是遇上了。
来不及多问,李修文跟着那随从向现场赶去。
远远的,李修文便看到前方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人群中,只听一个嚣张的声音骂道:“你们这几个小贱人,胆敢冲撞国舅老爷,真是不知死活!”
紧接着,人群中传来董小宛赔礼道歉的声音:“国舅大人,我妹妹不是有意的,还望您大人有大量。。。。。。”
那恶奴截口道:“我呸!冲撞了我家老爷,几句道歉就想息事宁人?”
陈圆圆算是看明白了,对方不想就此罢休。她从董小宛身后走了出来,气愤道:“那你想怎样?”
那恶奴看着她,满脸淫笑道:“嘿嘿,这倒也简单!你们几个,随我家老爷回府便是。”
对方是当朝国舅,想来自家老爷也得罪不起。陈圆圆心里轻叹一声,硬气道:“此事和她们无关,小女子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可以和你们回去,不过我得先告知我家老爷一声。”
那人见她妥协,气焰更是嚣张无比,说道:“不行,你们几个一个都跑不了!识相的,现在就乖乖跟我们回去,你家老爷算是甚么东西?!!”
此时,李修文已经挤到了人群中间,一眼便看到了让随从们紧紧护卫着的董小宛等人。而在她们的对面,则是一位四旬出头,衣着华贵的男子,自然便是田宏遇了。
田宏遇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任由那恶奴出口伤人。在他的身边,还围拢着一群家奴。身后则是一顶四人小轿,和四名轿夫。
“国舅爷就是如此纵容下人的?”
李修文冷笑出声,走到了董小宛几人的身前,淡淡地看了田宏遇一眼,继续道:“若是国舅爷不方便,下官倒是愿意效劳,为您教训教训此等恶奴。”
从董小宛等人的衣着打扮,以及随从人员的数量上看,田宏遇便知道对方有些来头。
虽说天子脚下,达官贵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