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官老爷看上去,好像是从京城里来的,你瞧人家这气派,来逛青楼都带着官兵。”
“可不是?你说他是看上这群芳院的哪位姑娘了?”
“这我哪知道啊?不过我猜想,应该是这群芳院的花魁,小宛姑娘。”
“嘁,你们什么眼神吶?也不看看人家这下手下,个个都杀气腾腾的。依我看呀,这官老爷八成是来抓人的。”
“”
没有理会旁人的议论纷纷,十名锦衣卫到了群芳院的门口就停了下来,分立于两边。一身白色长袍,风度翩翩的李修文嘴角轻扬,手中折扇轻摇,面带笑容地举步向前走去。
恰在此时,一位年约三旬的妇女微笑着迎了出来,想必便是这群芳院的这位公子好生面生呢,不是苏州人氏吧?”
“本公子是从京城来的。”
李修文轻轻颌首道。弄出了这样的场面,真可谓是摆足了威风,狠狠地过了把官瘾。他心中得意洋洋,脸上却是没有表露出来。
一开始时,那心里还有些紧张,不知道这位大人是不是来刁难于她的。
这会见李修文态度不错,便也放松了下来。她笑道“公子快些请进,我们这群芳院的姑娘呀,个个都是小美人儿。”
李修文随着她走了进去,便看到一屋子的莺莺燕燕,或浓妆艳抹,或淡施粉黛。她们的衣服颜色,那也是花花绿绿的,艳丽无比,让人乍一见到便容易耀花了眼。
李修文扫了一眼,两眼好多好多眼。
没办法,男人对这个似乎特别的没有免疫力。
只见这些姑娘们身段妖娆,个个年轻貌美,倒难怪那么多人喜欢这种烟花之地了。
那见他神情,便笑道“不知公子可看中了哪位姑娘?”
李修文轻轻摇头,表示自己对这些女子都不太满意。
那见他摇头,便继续道“那么在这群芳院里,公子可有心仪的姑娘?”
李修文这才开口,问道“董小宛在这儿么?”
那见他一来,就点名要见自己店里的头牌,脸色有些为难道“哎呀公子,这小宛姑娘可是我们这儿的花魁,这价钱嘛”
李修文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学着前世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十分阔气地取出了一锭银子丢给了她,说道“小爷我有的是银子,若是这小宛姑娘当真可人,钱少不了你的。”
那接过了银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公子请随我来,我这就带你上去。”
李修文点了点头,便跟着她向二楼走去。
那边在前边走着,边回头对李修文说道“大人可真有眼光,这小宛姑娘国色天香,平日里可是极少见客人呢。”
李修文对此只是淡笑不语,却听她继续说道“不过大人可得多担待着点儿,这小宛姑娘脾气有些不好呢。”
“哦?”
李修文倒有些好奇了,今天他从两个人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了,难不成那董小宛性子十分刚烈,是个小辣椒?
那见他惊疑,似乎怕这到手的生意黄了,赶紧补充道“只是心气高傲些罢了,在大人的面前,她哪还敢耍那小姐脾气?”。
第131章 董小宛(第三更)()
对于董小宛,李修文前世还是有些了解的。
他知道董小宛本是苏州城里的一位大家闺秀,只因父亲病逝后家道中落,母亲又病倒在床,急需一笔医药费,这才去了金陵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很快便名震秦淮。
一开始,李修文还不太相信,本应该在金陵的董小宛,居然会在苏州城里。后来才从陈知府口中得知,董小宛因为性子清高,不肯讨好客人,影响了鸨母的进账,鸨母对她冷嘲热讽,她便离开了那里。如今刚从金陵回到苏州不久。
从陈洪谧那里,李修文还了解到,这位后世闻名的名妓,此时依然是坚持着卖艺不卖身的原则。
那鸨母敲了敲门,只听屋里边传来一声清脆的应答,随后房门便打开了,一道淡蓝色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李修文的眼前。
她脸上淡施粉黛,容貌端庄秀丽,身上带着一股超尘脱俗的气息。见到站在门口的俩人后,清秀好看的眉毛略微蹙起,问道“妈妈有事吗?”
那鸨母笑道“这位公子是位贵客,你好生招待着。”
董小宛问道“妈妈可和他说了我的规矩?”
“这个”
那鸨母脸色有些尴尬,看着李修文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公子,小宛姑娘的规矩是”
“我知道。”
李修文截口打断了她的话,看着董小宛笑道“卖艺不卖身?”
董小宛没想到他会直接问了出来,眸子打量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你先下去吧。”
李修文打发了那鸨母一句,便径直迈步上前,董小宛见状忙避让开来,让他走进了房间里。
李修文径直走到桌边坐下,对还站在门口发愣的董小宛笑道“小宛姑娘不打算让我喝杯茶水吗?”
“啊?喔!”
董小宛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过来给李修文沏茶。
李修文只是静静地坐着,脸上带着一股温和的笑意,看着她为自己沏茶。
董小宛看起来年龄不大,和李明珊差不多年纪的样子。李修文心里有些唏嘘,这么小的姑娘,就跑出来卖艺了。这要是放在前世,应该还在就读初中吧?
李修文看着她的眼神里,只是带着些欣赏,倒是没产生其他的想法。
董小宛确实长得漂亮,但还没有达到倾国倾城的地步。自己家里已经有了两位姿色上等的夫人,此刻对于董小宛的容貌,李修文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艳。
很快,董小宛就泡好了茶。她倒了一杯茶水,放到李修文的面前说道“公子请喝茶。”
李修文笑了笑,端起还有些滚烫的茶水凑到鼻端前闻了闻,然后品了一口。待回味过后才出声赞道“手艺不错!”
董小宛从一开始就在打量着他,她觉得这位公子有些奇怪,难道他真是跑过来喝茶的?
李修文见她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笑道“你也坐吧。”
董小宛闻言才坐了下来,她发现,现在的李修文才更像是这屋子里的主人,自己反倒是成了客人般。
李修文是个自来熟,喝完了杯子里的茶水后,也不懂得客气,亲自动手给自己再添了杯茶水,才说道“小宛姑娘能否给我弹首曲子?”
“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你随意就好。”
董小宛便起身,走到一边的古琴旁,为他弹奏了起来。
寂寥清冷的韵律从琴上传了出来,李修文闭上了眼睛,细细地品味着这琴曲。他听得出来,董小宛弹奏的是汉宫秋月。
这曲子起源于汉代,据传和昭君的故事有些关系。表达的是古代宫女们,对于命运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待得一曲听完,李修文才睁开了眼睛,说道“这曲子倒是有些符合姑娘的境遇。”
董小宛听了这话,问道“公子也精通音律?”
李修文点了点头,说道“略知一二。”
这次来逛青楼,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做给那些官员们看的。再一个,李修文也只是有些好奇,这些烟花之地,是不是和前世电视里演的一样罢了。
董小宛话不是很多,但李修文比较健谈,他一边品着香茗,一边主动引导着话题,倒也不会显得太过无趣。
又闲谈了一会,李修文突然想起,许江他们还在楼下候着呢。自己在这上边享受,让他们在下边干等着,实在是有些不太厚道。便说道“我刚来苏州,对此地不甚熟悉,不知姑娘可否愿意,带我游览一番?”
李修文知道,这是在她们的业务范围之内的。这时的文人雅士们,都有些闲情逸致,时常会花钱请些当红的姑娘,陪同着自己出去游山玩水,享受自然风情。
董小宛闻言,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才点头答应。
她这样的年轻姑娘,本就喜欢出去四处逛逛。有客人愿意出钱邀请,本就是件好事。可她有些奇怪的是,像李修文这样的年轻男子,有此爱好的并不多见。
“趁着天色尚早,咱们这便走吧。”
李修文说着已经站了起来,举步就向门外走去。董小宛见状,连忙跟了出去。
群芳院的门口,许江他们还站在那儿当保镖呢。
门口不远处停了一架车子,孙名文正坐在车上候着。
李修文站在门口,拍了拍许江的肩膀,说道“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儿拄着当门神。”
“啊?”许江愣了愣,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
李修文从袖子里掏出了些银子,交到了他的手上,笑道“今天不用你们干活,你带着他们去喝喝小酒什么的,不然在这里找个姑娘也行。”
李修文说完,便带着董小宛径直走向了自己的车子,邀请她上了车后,自己也上了车子。
车厢里,董小宛静静地打量着李修文。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公子,竟是个当官的。
李修文也没在意她的眼神,出声问道“咱们先去哪儿?”
董小宛这才回过神来,脸色微红地说道“要不去寒山寺,或者太湖泛舟?”
“那就先去寒山寺吧。”
李修文说道,然后便吩咐孙名文驾车离开了。
许江这时才反应过来,招呼着那些锦衣卫的弟兄,找个地方喝酒去了。
当然,除了喝酒以外,或许还干点别的。。
第132章 寒山寺()
九月江南,秋雨绵绵。
车子刚走出了一段,天空中却落下了细小的雨滴。
印象中的江南,应该是小桥流水,曲径回廊。细雨纷纷扬扬,蔷薇花开满青石板的小巷。如水的江南女子穿着一身旗袍,款款行走于雨巷之中。
紧身的旗袍下,勾勒出的是她们婀娜的身姿。**轻轻摆动间,尽显万般风情。她们的纤纤玉手上,是一柄颇具古韵的油纸伞,上边纹着精致漂亮的图案。
李修文记忆中的江南女子的样子,自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他隐约记得,旗袍似乎起源于清朝,流行于民国时期,电视中老上海的贵妇,多是穿着旗袍的形象。
这会还是大明朝,满清还没入关,自然是看不到穿着旗袍的江南女子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从拉起的车帘中,望着车外濛濛细雨下的景色,李修文不由得出了神,不自觉地念出了这首雨巷。
董小宛骤然听他吟诵诗词,秀眉微蹙。她也善于诗词一道,可这样的诗作却是她不曾听过的,心里感觉有些怪异。可听着面前这位年轻英俊的公子哥轻声吟诵,却又觉得享受无比。
她就坐在那儿静静地听着,连呼吸都放缓了频率,不忍打断了他。
李修文此时还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只听他继续轻声吟诵道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待到李修文吟诵完时,董小宛也沉醉于这诗中的意境,一时车厢里寂静无声。
此时车子恰好也到达了目的地,缓缓地停了下来。只听车外的孙名文出声提醒道“公子,寒山寺到了。”
李修文这才回过神来,醒觉自己刚才一时恍然,竟是怀念起了前世的生活,还在董小宛面前不经意地表现了出来。不过自己这样离奇的经历,怕是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倒也没什么大碍。
他微笑着对董小宛说道“到了,咱们下去吧。”
“喔!”
董小宛这才惊醒,忙应了一声,起身随着他下了车子。
孙名文本就是下人出身,在侍候人这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来到这苏州,他便为李修文做好了一切出行的准备。李修文刚一下车,他便送上了一柄油纸伞。
“倒是挺会来事儿!”
李修文笑着接过,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顺手打开,举起来遮到了董小宛和自己的头上。
李修文俩人缓缓步行于雨幕中。由于雨伞不大,董小宛担心衣裳被雨淋湿,和他身子挨得非常近。
一股女子特有的馨香,顺着鼻端钻入了胸腔,这让李修文一阵心神荡漾“自己身边的这位,可是董小宛呀!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寒山寺,一首枫桥夜泊让它闻名天下。
有机会来这苏州一趟,李修文出于好奇,自然是要到此游览一番的。
董小宛是苏州人氏,对这寒山寺倒是没有太大的游兴。不过主随客便,李修文想来看看,她自然是要充当“导游”的身份的。
进入了寺中,李修文不由得有些失望。他觉得这寒山寺和他前世参观过的寺庙,也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
走马观花地逛着,不久便来到了寺院的正殿里。董小宛带着李修文来到了佛像的后面
轻声向他介绍道“这便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画像。”
李修文这才发现了佛像后头的画像,图中董小宛介绍的那位“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而另外那位“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
李修文奇道“为何将这两位高僧的画像挂在这儿?”
董小宛答道“相传唐朝贞观年间,有两位年轻人,一名曰寒山,一名曰拾得,他们从小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因为一位姑娘,寒山在此地出了家,这寒山寺由此而得名。而拾得后来则远渡重洋,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因此,两位高僧的画像才挂在这里。”
李修文倒是没听过这个故事,此时听来倒也觉得有趣。不过就是因为一个姑娘罢了,这俩哥们居然双双出家。
这还真是好机油、好朋友!
“他们俩人曾有过一番对话,颇有禅意。”
只听董小宛接着说道“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而拾得答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话李修文前世就有听过,只是没想到竟是出自于俩和尚之口。不过他对这样的处事态度,实在是有些不敢恭维,便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董小宛见他不以为然的神情,便问道“公子似乎不赞同这话,莫非你有不同的见解?”
李修文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忍让是没错,不过过分的容忍,只会显得窝囊。应改为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他再嚣张,你就揍他!”
“扑哧!”
董小宛听完李修文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刚才还觉得他性子随和,温文尔雅的。怎么这一转眼,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李修文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地说道“我说的不对吗?若是别人都欺负到头上来了,可就不能再忍了。”
“好好好,我的大公子,他再嚣张,你就揍他!”
董小宛笑着说道。却是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她对李修文说话的语气都亲近了许多。
李修文这个浑人,在人家的地盘上乱改人家引以为傲的名句。附近早有那听到他这话的小和尚,在暗地里低声表达了不满,看着他的眼神也有些不善。
这些话董小宛听不到,可李修文如今武功修炼到家,自然是听到了的。对此,李修文倒也没有去计较,毕竟是自己不对在先。不过若是那些和尚不依不饶,他可就要照着“他再嚣张,你就揍他!”的准则行事了。
寒山寺其实并不大,俩人边走边聊着,很快就逛完了一圈,便径直出了寺门,离开了这里。
游完了寒山寺,见时间尚早。他们便又坐上了马车,往太湖而去。
经过这一番同游,董小宛倒放开了许多,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拘谨。
车厢里,她忍不住问道“公子方才吟诵的那首诗,是何人所作?”
见她终究还是问起,李修文只好答道“啊,那首诗呀唔,其实是我即兴而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李修文很无耻的,又把这首现代诗的创作者说成了自己。他也实在是没办法,在这时候,那人还没出生呢。难不成随便扯一个人名来糊弄她?
作为一位穿越户,李修文其实活得很无奈。
董小宛听他说是自己所作,了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公子能不能能不能将诗写下来送给奴家?”
她居然也喜欢这首诗?
见她眼神充满期待地看着自己,李修文只好点头道“当然可以!”。
第133章 泛舟太湖()
太湖风光,山明水秀,浑然天成。
午后的阳光撒在太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峰峦隐现,烟波浩淼。
此时正值秋季,加上晌午时分又下了场濛濛细雨。这会的太阳并不热烈,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湖上,一艘只能载得两人的小船上,一队年轻的男女正在谈笑着。
这俩人,自然便是李修文和董小宛。
泛舟采菱也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可此时已经过了菱角成熟的时间。李修文只能放弃了采菱,悠闲地泛舟于太湖之上,和佳人品茗闲谈。
“偷得浮生半日闲吶!”
李修文轻摇着手中的折扇,十分感慨地说道。
董小宛一边给他斟着茶水,一边笑道“如今已是秋季,公子还觉得热吗?”
“呃”
李修文摸了摸鼻子,尴尬地笑道“我这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要风度不要温度?这话倒是有趣。”
董小宛见他一脸窘迫的样子,心中更觉有趣。这人看上去儒雅不凡,可谈吐却是十分风趣,有时说话还坦诚得可爱。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对李修文产生了好感。只是她有自知之明,自己只是个风尘女子,是断然不敢产生什么非分之想的。
平日里,董小宛阅人无数。单从那些男人们看向她的眼神中,便能猜出几分对方的心思。可眼前的李修文,她却是始终难以看透。不过她看得出来,李修文在她面前依然淡然自若,谈笑自如,似乎很是随意的样子,并没有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平常的那些男人们,哪个在她面前不是尽量讨好,想着能有机会占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