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精准无比地射中了大胡子伙长的脚踝,箭上的力道惊人至极,竟一举射穿了踝骨,将大胡子伙长硬生生地钉在了地上。
“啊……”
大胡子伙长吃疼之下,不由地便放声惨号了起来,拼命地一抽腰间的横刀,试图垂死挣扎,可还没等其将刀抽出,一柄连鞘的刀背已重重地砸在了其后颈之上,大胡子伙长连番遭重击之下,自是无力再挣扎,眼一黑,人已彻底陷入了昏迷之中,不等其魁梧的身子倒地,一道身影已到了近前,赫然竟是燕云祥,但见燕云祥一把拎住大胡子伙长的背甲,提溜着便跑回了林子中,余下诸人飞快地将地上的尸体拖走,又将三匹无主的战马牵了开去,匆匆地扫去了血迹,各自散进了林子,前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现场已是清洁溜溜,再也看不出先前那场短促的伏击战之痕迹。
“殿下,活口拿到了!”
燕云祥手提着兀自尚在昏迷之中的大胡子伙长,疾步走到萧无畏的面前,将手中提着的人往地上一掼,紧赶着禀报道。
“嗯。”萧无畏吭了一声,抬脚在大胡子伙长受伤的脚踝上一踹,只听“唉呀”一声,那名大胡子伙长已疼醒了过来,一睁眼见到萧无畏正站在面前,人一挣,不管不顾地便打算向萧无畏扑将过去。
“哼,找死!”
萧无畏哪会将大胡子伙长的扑击放在眼里,冷哼了一声,脚一抬,只一踩,便已将大胡子伙长踩在了脚下,任凭其如何挣扎,也推不开萧无畏那只有如泰山沉重的大脚。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大胡子伙长一向自命勇武,可此际拼尽了全力都无法搬动萧无畏踏在其胸口的大脚丫子,哪会不清楚自个儿遇到绝顶高手了,再也无先前拼命的勇悍之气,可怜巴巴地讨起了饶来。
“饶尔不难,且说说尔是何人,到双集镇何事,说!”
萧无畏并未松开压在大胡子伙长胸口上的脚,冷着声喝问了一句,话音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杀气。
“将军明鉴,锦江已开战,小的胡奎,乃是丁鹤将军之亲兵,此来双集镇是奉命前来调辎重的,小的不敢撒谎,还请将军留小的一条性命。”大胡子伙长被杀气一激,人不由地便打了个哆嗦,自是不敢怠慢,紧赶着回答道。
“调辎重么?双集镇何人领军,尔手中有何凭证?”萧无畏没理会大胡子伙长的讨饶,眉头微微一皱,停顿了一下之后,这才接着喝问道。
“将军明鉴,双集镇乃是王鹏、王将军该管,令箭在小的怀中,小的这就……”
大胡子伙长为了活命,此时已是顾不得甚子军事机密不机密的了,忙不迭地应答着,然则萧无畏却已无心再多听其废话,抬起脚,对着其太阳穴只轻轻一踢,便已将其踢晕了过去,一俯身,手一抄,已从大胡子伙长的怀中取出了一支令箭,拿在手上掂量了几下之后,将燕云祥招了过来。
“云祥,尔派三名弟兄假扮传令兵,去将双集镇驻军诱出镇子。”萧无畏手一抖,将令箭扔给了燕云祥,言简意赅地吩咐道。
“殿下,末将请命前去诱敌!”燕云祥眼疾手快地接过了萧无畏扔过来的令箭,一抱拳,高声请命道。
“也好,小心从事。”
萧无畏看了看燕云祥,见其眼中满是企盼之色,虽不愿燕云祥去冒这个险,然则此际白长山等诸将皆不在身边,算来算去也就燕云祥比较能让萧无畏放心,略一沉吟之后,这便点头应承了下来。
“是,末将遵命!”
一听萧无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燕云祥精神便是一振,紧赶着应答了一声,从侍卫中挑选出了两名勇悍之士,换上了大胡子伙长等人的衣甲,怀揣着令箭,策马冲出了林子,沿着大道向双集镇奔驰了过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自燕云祥纵马冲进双集镇已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了,可却始终没见双集镇里有军队出来,萧无畏的心渐渐有些子焦躁了起来,不单是担心此番取道之事有不成功的可能,更令萧无畏担心的是燕云祥的安全,心里头暗自后悔不该让燕云祥去冒这个险,然则事已至此,纵然心中再急,萧无畏也不敢盲动,只能是强压着心头的不安,静静地立在林子边缘,默默地等待着。
出来了,终于出来了!就在萧无畏等得心焦之际,双集镇中一队队官兵在一员偏将的统领下冲出了镇子的大门,一派急行军状地沿着大道向林子跑了过来,而燕云祥就策马陪在了那名偏将的身边。
“全军上马,听本王之命行事!”一见到双集镇的军队已出了城,萧无畏自是不敢怠慢,一挥手,压低了声音下达了备战之令,紧跟在其身后的三百余王府侍卫纷纷翻身上了马背,各自持刀在手,神情肃然地等候着出击的命令。
“快,跟上,都他娘的快点!”
双集镇守将王鹏是个三十出头的壮汉,一身的武艺在剑南军中也算是佼佼者之一,只是不会做人,得罪了上司,这才被发配到双集镇这么个后方当了个小小的驻防使,此番接到前去援助锦江前线的作战任务之后,他倒是很兴奋,并没有去多想此事的真伪,验过了令箭之后,便忙着去召集手下诸军,怎奈其手下那帮子守备军皆是老弱之兵,并不似王鹏这般热衷于上阵立功,一个个懒洋洋地磨蹭着,足足花了王鹏半个时辰的时间,好不容易才算是将一众手下集合了起来,匆匆拉出了双集镇,眼瞅着一杆子手下皆无精打彩之状,王鹏自是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地骂着,不时地用鞭子抽打着懒散的士兵,跟赶猪仔一般地赶着手下诸军向锦江方向跑步前进。
双集镇的大门离萧无畏所在的林子也不过就是一里半左右的路程罢了,一众剑南军虽跑得不算太快,可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乱哄哄跑着的队伍便已冲到了离林子不到两百步的距离上。
“全军出击!”
眼瞅着敌军已至,萧无畏自是不会再多等,大吼了一声,一摆早已握在手中的长枪,一马当先地冲出了林子,如怒龙一般向来嫡冲杀了过去。
“杀啊,杀!”
萧无畏这一发动,跟在其后的一众王府侍卫们自是不敢怠慢,纷纷策马冲出了树林,呼啸着向已乱成了一团的剑南军席卷了过去。
“列阵,列阵,快列阵!”
王鹏一心赶到锦江前线去立功,浑然没想到在自家门口便遭遇到敌军的伏击,一见到前方树林中杀出了一支骑兵,登时便有些子慌了神,紧赶着勒住了胯下的战马,高呼着下令手下列阵迎敌。
从战术的选择来说,王鹏的决断无疑是正确的——在平原地带,骑兵打步兵,本就是占尽了优势,若是步兵不能结成阵型的话,那就简直是一场屠杀,尤其是这等突然遇袭的情况下,慌乱逃跑只能成为骑兵屠杀的大好靶子,唯有结阵迎敌方能有一线之生机,可惜的是跟在其身边的燕云祥却不会给王鹏这么个机会。
“杀!”
一片混乱之中,燕云祥突然一个打马加速,冲到了王鹏的身边,大吼了一声,手中的横刀一个狠劈,刀光闪过,王鹏的首级已斜飞了出去,落在了大道上,弹了几下之后,滚到了乱军丛中,其无头的尸身兀自端坐在马背上,一股鲜血如喷泉般从脖颈的断口处狂涌着喷上了半空,其状血腥无比。
溃败,彻底的溃败!这帮子剑南军人数虽多达两千余众,可不过是些上不得战阵的守备军而已,骤然遇袭之下,本就已乱了心神,再一看自家主将都已莫名地丧了命,哪还有甚战心可言,面对着如旋风般扑杀过来的王府侍卫们,全都乱了分寸,发一声喊,四散逃了开去,聪明些的跑进了大道旁的水稻田中,愚笨的则是返身向双集镇跑了回去,很显然,两条腿是怎么也快不过四条腿的,那些个向后溃逃的士兵又岂能逃得过骑兵的追杀。
“杀!杀!杀!”
萧无畏压根儿就没理会那些跑进了稻田的溃兵,嘶吼连连地冲进了沿大道向回逃的乱军之中,手中的长枪舞动如轮,左挑右刺,枪枪夺命,顷刻间连杀数人,简直如地狱里来的杀神一般。
这不是作战,而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屠杀,三百余王府侍卫就有如三百只冲进了羊群的猛虎一般,杀得剑南军尸横遍野,只一个冲锋下来,所有敢在大道上奔逃的溃军全都成了王府侍卫们的刀下之鬼,死伤无数的剑南军轰然而散,竟无一敢战之辈。
“全军听令,冲镇而过!”
萧无畏此战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歼灭双集镇的剑南军,这一见剑南军已逃散了开去,自是不愿再多耽搁,大吼了一声,一摆手中的长枪,策马冲进了镇子的大门,丝毫不理会镇子里的纷乱,顺着大道杀出了镇子,沿大道向德阳方向赶了去……
时已过午,锦江北岸的激战依旧在持续着,随着冒死冲过了锦江的官军越来越多,原本拼命向登陆口压迫过去的剑南军已渐渐无力再压缩官军的防御面,不单如此,反倒被官军冲得立足不住地往后倒退不已,几番恶战之后,剑南军的投石机与大弩车阵地彻底沦陷,没了这等远程武器压制的官军之渡河速度无疑快了许多,随着官军后续力量的不断投入,剑南军的局面已是极端之不利,剑南王萧挺见大事不好,不得不下令收缩防守,同时将最精锐的禁军调上了前线,总算是勉强将官军的攻击势头暂时压制了回去,怎奈此时渡过锦江的官军已多达数万,纵使剑南禁军再如何努力,也无法将官军赶回河对岸,锦江防线已告不保。
未时三刻,激战了四个时辰之后,眼瞅着已无法守住锦江防线,两镇联军开始缓缓后撤,放弃了前营,回缩到离岸边三里的大营之中,脱离了与官军的接战,紧闭寨门,龟缩防守了起来,而官军也没有趁势攻打敌军大营的打算,只是摆开防御阵型,掩护己方后续大军陆续登岸,于此同时,分出数万兵力配合水军强攻剑南水寨,前后夹击之下,势单力孤的剑南军水师宣告不敌,主帅萧冼率残部百余人弃寨逃走,余部被全歼,剑南水师全军覆灭,战至此时,两镇联军已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唯一的翻盘希望只能放在了即将来援的吐蕃大军身上。
这一场激战无疑是惨烈的,强渡锦江的官军死伤近万,而两镇联军则更是损失惨重,水师全灭不说,连前线营垒都落入了官军的手中,死伤多达两万余人,足足是官军的两倍还多,这其中除了因两镇联军配合不善之外,更多的则是官军的战斗力要比两镇联军来得强悍,当然了,官军虽胜了此战,可也无力趁胜追击,只能是在锦江岸边驻扎了下来,与两镇联军再次形成了对峙之局面,然则并非所有的官军全都留在了锦江一线,就在两镇联军收兵回撤之时,由白长山统帅的一支足足有五万兵力的大军已趁势冲破了两镇联军的防线,一路急行军地向德阳方向赶了去,是时,两镇联军虽已发现了这支军队的去向诡异,怎奈新败之余,已无力去阻拦这支军队的突破,只能是派出报马向各城示警。
德阳,先秦古道上的一座小城,本是隶属于成都的一座小镇,在顺平以前,始终不曾设县,顺平大乱之后,剑南割据川中,这才将德阳升格为县治,城虽新筑,却不并算高大,方圆不到十里,人口不过千余户,乃是连接绵州(今绵阳)与成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松州通往成都的必经要道,然因地处平原,几无险可守,故此,尽管地理位置重要,却素来不是兵家必争之地,饶是如今川中战火连绵,此处依旧是一派的宁静与祥和,城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丝毫不曾受战火的影响,城中驻军也就只有寥寥的数百守备军,且并未施行宵禁,说是不设防之城也绝不为过,很显然,这等松懈的守备状况对于狂奔了一日外加半夜的萧无畏所部来说,自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辰时正牌,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大地上兀自飘荡着朦胧的薄雾,德阳城紧闭的大门在一阵刺耳的“咯吱”声中缓缓地由内而外地推了开来,数名打着哈欠的守备军卒懒懒散散地从黑黝黝的城门洞行了出来,准备开始一天的无聊守卫工作,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这已是他们最后一次的站岗了——就在这几名守备军卒刚走出城门洞,还没来得及看清城外的景致,就见几道身影从城门外扑了过来,一道道刀光闪过,措不及防的守备军卒只来得及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号,便已成了刀下之鬼,不多时,远处一阵马蹄声轰然响起,一队骑兵如奔雷般向洞开的城门扑击了过来,德阳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三百一十六章德阳之战(一)
德阳城小而无备,哪堪萧无畏所部骑兵的狂击,战斗几乎是一开始便宣告结束了——随着萧无畏率部冲进了城中,德阳沦陷的命运便已是注定之事,数百守备军卒甚至连一丝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纷纷丢盔卸甲地逃回了家中,前后仅仅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个德阳城便已落入了萧无畏的手中,县令、县尉等城中大员无一逃脱,然则萧无畏却无一丝一豪的兴奋感,只因德阳的状况与萧无畏的事先预计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些。
德阳城萧无畏自是不曾到过,可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确曾专门询问过到过此城的官军探子,好歹算是对此城的情况有所了解,然则亲眼见到了德阳城之后,萧无畏这才郁闷地发现德阳城居然小成了这般德性,别说驻扎五万兵马了,便是连萧无畏原先预计的一万五千兵力都难以容纳,如此弹丸之地要想抗得住十八万吐蕃大军的强攻着实困难到了极点,很显然,原先的作战计划已是行不通了,要想守住十天,那就必须对原先的计划进行调整,只是究竟该如何调整却令萧无畏很是费思量了的。
德阳虽地处成都平原,可却已是在东北边缘上,周边并非完全的一马平川,其西北为龙门山,那里是吐蕃大军进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地,南边是龙泉山,属成都北部之屏障,若是能占据此山,自是不愁挡不住吐蕃大军,可惜的是龙泉山上驻有数千剑南军,易守难攻,萧无畏没有那个时间去仰攻此山,再者,那个方向也不是吐蕃大军前往锦江的必由之路,即便萧无畏占据了龙泉山,也不敢保证吐蕃军会停驻在山下与己方死磕,自也就不敢保证能完成挡住吐蕃军十天之重任,至于北面则是绵州,同样无法驻扎大军,唯一能藏兵之所在就仅有离城约十里远的东南一带之丘陵,此处正是萧无畏原先预定的伏兵之所在。
按萧无畏原定的作战计划,守城的目的并非是死守,而是疲敌之策,务求依城墙之优势,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之有生力量,从而为己方预先埋伏在东南丘陵地区的伏兵之出击创造有利战机,内外夹攻之下,破敌于城下,此计划虽好,却有个前提条件,那便是要能守得住德阳城,否则的话,分兵两路不过是自陷死地罢了,很显然,德阳城如今这么个现状并不具备死守的条件,要想凭借此城拖住拖垮吐蕃大军,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萧无畏心里头并无十足的把握。
诚然,十八万吐蕃军自是无法一拥而上地对德阳城展开攻击,可轮番强攻却非难事,要想守住此城,城中守军的兵力自不能太过单薄,虽说萧无畏尚未见识过吐蕃军的实力究竟如何,然则吐蕃军能在西域跟燕西强军争雄而不落下风,足见吐蕃军之战斗力不低,再者,吐蕃军可不似突厥那等只有骑兵而无步卒建制的瘸腿军队,实际上,吐蕃的重装步兵之战斗力一点都不比官军来得差,正因为此,萧无畏才不敢掉以轻心,原先预定在德阳城中留驻一万五千的兵力以确保能守得住城亘,可眼下德阳城这等状况,能屯兵八千都已是极限,此无它,只因攻城战之际,吐蕃必然会动用投石机等重型武器,军队的密度太高的话,压根儿就摆不开,徒然造成无谓的伤亡,反倒会因此而打击了自家的士气,很显然,如此少的兵力要想守住城池,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纵使萧无畏已盘算了无数守城的妙招,却依旧觉得把握不是太大。
头疼,无比的头疼!自打匆匆巡视过城亘之后,萧无畏便猫进了县衙中,对着仓促搭建起来的沙盘埋头苦思,试图找出个稳妥的应对之道来,可思索了良久,也没能找出个好法子来,头不由地便疼了起来,这等守未必守得住,不守还不成的窘境令萧无畏很有些子力不从心之感,好在吐蕃大军尚远在龙门山外,距此尚有数日之行程,时间上尚算充裕,萧无畏倒也不急着下最后的决断。
“殿下。”
就在萧无畏埋头苦思之际,燕云祥兴冲冲地从大堂外行了进来,一躬身,语气略显激动地唤了一声。
“嗯?”萧无畏抬起了头来,看了燕云祥一眼,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
“启禀殿下,城西粮仓中发现大批粮秣辎重,内有米八百余石,另有草料、大豆等不计其数,据所俘军士交待,此批粮秣乃是供给吐蕃军所用。”一见萧无畏似乎心事重重之状,燕云祥自是不敢怠慢,紧赶着禀报道。
“哦?”一听缴获了如此多的粮秣辎重,萧无畏先是一喜,可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只因萧无畏了解过吐蕃军的作战习惯——吐蕃大军出动向来与中原不同,其大军主要是由各部族兵联合而成,大军一动,全部族皆跟着动,往往是作战大军在前,部族老幼赶着牛羊等牲口紧随其后,动辄便是数以十万计,并不依赖后方之粮秣运输,也不会因为德阳的粮仓落到官军手中而有断粮之危险,此番缴获虽多,却无助于解决守城之要,实难以令萧无畏兴奋起来。
“殿下,末将依您吩咐,已张贴公告疏散全城百姓,只是那张县尉却不肯离去,说是有要事要面禀殿下,末将不敢做主,请殿下明示。”燕云祥见萧无畏对缴获大批辎重一事不以为意,原本的兴奋自是淡了许多,可也不敢多问,只是恭敬地将第二桩事道了出来。
此番守城乃是场血战,萧无畏压根儿就不敢确保德阳城能守得住,自是不想满城百姓跟着遭殃,再说了,此番守城之战也实用不着民壮帮衬,故此,萧无畏一拿下德阳城,便已下令公告全城撤离,便是连那些个被俘的官兵以及城中官员都没打算扣押,只是收缴了甲兵之后,任由他们离城而去。
“张县尉?传他进来好了。”萧无畏对那名姓张的县尉一点印象都没有,此时听闻此人坚持要见自己,倒是颇为奇怪的,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见上一面,这便挥了下手,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是,末将遵命。”
萧无畏既已下了令,燕云祥紧赶着便应答了一声,退出了大堂,过不多时,陪着名年过四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