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言过其实,但也并非没有道理。若是因为香儿阻挡了宝玉大业之路,香儿虽死都不能谢罪。”孙尚香痛哭出声。

    “小傻瓜,又哭了。呵呵,是不是怪我这段冷落了你,故意让我心疼的?你快摸摸这里,我都快心疼死了。”王宝玉笑着调侃,把孙尚香的小手放在自己胸前。

    孙尚香终于破涕为笑,“大家都觉得你变了,可是在香儿心中,你还是原来的宝玉。魏蜀两国已经投降,江东群臣也会极力怂恿兄长做出蠢事。听香儿一句,去打江东吧,实现天下一统。近日我也听说,兄长大兴土木,增多赋税,百姓苦不堪言,这都不是明君所为。江东今日局面来之不易,香儿也不想几代君臣的心血付之东流。”

    王宝玉心中颇为感动,将孙尚香搂得紧紧的,没有答应也没有反对,一切都要视具体的发展而定。

    这天,曹叡派来了使臣,送来一直久拖不决的英烈灵位,足有七八十个,其中不乏王宝玉的老熟人,荀攸、程昱、郭嘉、荀彧、许褚、曹真、曹仁等赫然在列,其中也有曹植、曹熊等王爷。

    如今的王宝玉对这件事儿已经没了兴趣,英灵归位,跟他回家没有任何关联,所以连名单都懒得看一眼,随口吩咐送过往浮屠塔。

    不出预料,当晚又是雷声轰鸣,暴雨倾盆,声势之大,地动山摇,仿佛整个含章楼都跟着摇晃。王宝玉安稳的睡在床上,无数英烈魂魄幻影前来参拜,他不过眯了一下眼睛,转过身去,不理不睬。

    天帝老儿,在这种事儿上倒是挺积极的,老子才不管你什么用意,这些人魂魄是否归位,跟我毛关系也没有。

    第二天一早,王宝玉登上了迎仙台查看情况,随着一尊尊雕像亮起,映衬的整个高台仿佛都布满了金色的光辉。

    现在是不曾亮起的雕像更惹眼些,只剩下三尊,分别是九尾凤、双头蛟和白脊熊,王宝玉早就知晓,九尾凤代表的是庞统,也就是今日的陌千寻,现在看来,这些雕像是不会全部亮起了。

    王宝玉没有找来左慈询问,他并不关心这些雕像代表的究竟是谁,自从天帝击毁了太乙珠,凡是跟上天有关的事情,都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反感,甚至是厌恶。

    迎仙台上的名额已满,各方也不用再送灵位前来,王宝玉才不会再打造一个这样的地方,为天帝招揽贤德。

    回到含章楼的大厅,陌千寻、蔡文姬等人早就等在这里,还要商讨一件眼下面临的问题,曹叡送来英烈灵位的同时,也送来了一封信,跟战争有关。

    如今王宝玉的威名,已经不能用如雷贯耳来形容,简直令人闻之胆寒。可是,就有那种不怕死的,辽东公孙渊趁着魏国被吞并,竟然想要趁机取利,联合高句丽,发动了对幽州的战争。

    曹叡来信求援,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一切听指挥的态度。

    “公孙渊乃无义之辈,本太尉愿亲自带兵讨伐。”陌千寻鲜明的表达了立场。

    “织纲认为,公孙渊屡犯边界,实为试探,并非胆量过人,江东或有一战,太尉责任重大,不该离开。”贾织纲对此表示反对。

    “我也觉得,公孙渊不足为道,不必启动我荆州大军。”蔡文姬道。

    “大家说的是,公孙渊算不上什么,千寻就别去了,安排一员之前的魏将,他掀不起大风大浪。”王宝玉道。

2292 随主而投

    “宝玉,这些魏将来此地已久,倒是无人提出投降,反而在楼上悠然自得,要吃要喝,隔窗喊话闲聊,令人可恨。”陌千寻咬牙道。

    “不怪他们,咱们也没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越是表现夸张,也越能说明他们内心惶恐。”王宝玉道。

    “忠于曹氏宗族者甚多,唯恐他们一去不返,再生祸患。”陌千寻还是很犹豫。

    “文姬,司马炎那孩子最近怎么样?”王宝玉问道。

    “孩子颇为可爱,天资聪颖,非寻常孩童可以比拟。我也未曾限制王元姬的行动,她常常抱着孩子四处散步,还跟姐妹们打招呼。”蔡文姬道。

    “嗯,以后派人看好司马昭这一家人,至于针对公孙渊的战争,就让司马懿去打吧!”王宝玉道。

    “恐司马懿虎归山林,再难复返。”陌千寻道。

    “那我就烧了这片山林,不怕他这头老虎不出头。”

    王宝玉不屑,无论如何司马懿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随即安排侍卫,将司马懿带来议事大厅。

    很快,司马懿就来了,看起来胖了一些,脸上褶子少了一些,还显得年轻。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心态,乐观向上,随遇而安。

    “参见大王!”司马懿毕恭毕敬拱手。

    “仲达,你表面尊我一声大王,心里可服气?”王宝玉笑问道。

    “大王神武,一怒而天下俱,仲达心服,故而口也服。”

    司马懿的话让王宝玉哈哈大笑起来,这老家伙,恭维的功夫也不差。

    “仲达,住了这些时日了,觉得彝陵怎么样?”

    “风光无限,富庶无边,无愧于天下第一城。”司马懿嘘乎,又补充:“饮食亦为上品,荤素搭配精细,令人口舌生香,回味无穷。嘿嘿,不怕大王笑话,常常是吃完上顿,便惦记着下顿,这不,又饿了。”

    陌千寻嗤之以鼻,分明还是种炫耀,证明自己忍耐力极佳。

    王宝玉又问:“曹叡投降了,你的皇帝降位成了魏王,不知道你这服侍过三代君主的大忠臣,作何感想?”

    “还需想何?司马懿自然随主而投,一切任由大王发落。”

    这个老狐狸,倒是很识趣,王宝玉乐了,点头道:“大家如果都像你这样想得开,天下就太平了。”

    “天下太平,苍生之福,若是大王信任,仲达愿意去规劝他人,莫要执迷不悟,与大王为敌。”司马懿道。

    陌千寻的脸色并不太好,他总认为这是司马懿为求自保,故意做出这种卑微的姿态。一旦放了他,这种人翻脸肯定比翻书快。

    “仲达,现在的局势大好,也用不着你去游说。听说公孙渊反了,你可愿意去征讨他?”王宝玉问道。

    “此贼为害一方,早晚必除之,方绝后患,臣定然不辱使命。”司马懿坚定的说道。

    “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丑话说到前面,你儿子司马昭一家,我必须要留下,你可以带着大儿子离开,去曹叡那边,整理起兵马,征讨公孙渊。”王宝玉吩咐道。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拱手道:“臣领旨,大王不杀炎儿,已是大恩,臣绝无异心。”

    “唉,那孩子真是可爱,去吧,他们一家自然有人照顾,等到天下平定了,让你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王宝玉叹道。

    “谢过大王!”司马懿道,站在那里却不动弹。

    “还有什么事?”王宝玉问道。

    “恕臣多嘴,江东吴国不可留,久必成大患。”司马懿道。

    “这事儿就不劳你操心了,我自有安排。”王宝玉摆了摆手,司马懿这才退下。

    “宝玉,可否派彝陵战将监督司马懿?”陌千寻还不是不放心。

    “不必了,要是司马懿真反了,咱们的人在他手上,反而成了麻烦。如今曹魏大势已去,他的儿子孙子也都在这里,司马懿除非是铁石心肠,否则不敢乱来。”王宝玉道。

    “正是,司马懿倘若真的硬下心肠,如此狠毒之人,留着也是祸害。”陌千寻点头赞同。

    给了司马懿和司马师五千兵马,其实都是投降的魏兵,一直派不上用场,留在彝陵还浪费粮食,司马懿带兵离开,回望彝陵城,眼眶潮湿,想要落泪。

    当年野心勃勃,一度想要攻占彝陵,如今倒是真的进来了,却是以降臣的身份,只能趴在栏杆上看风景。

    那饭菜虽然可口,其实吞在肚子里却是味同嚼蜡,不过是以此宣泄郁闷而已。

    不管怎样,司马懿对王宝玉的佩服是真心的,若是天下都能像彝陵一样富庶安乐,谁来当这个皇帝,又有何妨呢!

    攻打江东的问题,屡次被提起,陌千寻等人更是一再劝言,让王宝玉不得不重视起来。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老朋友都走了,跟王宝玉友谊最久的,莫过于孙权,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亲属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任凭他心如铁石,也颇为不忍。

    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王宝玉意识到一件事,天帝之所以依旧保持沉默,还是跟大局面没改变有关。

    虽然王宝玉已经令蜀汉和魏国投降,但拥护刘禅、曹叡的愚忠者,还是数量惊人,这或许就是奴性使然。

    虽然二帝都被将为王,也仅仅是形式称呼上而已。换句话说,只要王宝玉稍微一放松,可能一夜之间,两个国家又会重新出现。

    当然,未来一统三国的司马炎就在王宝玉的手里,他的生死是改变历史格局最简单有效的关键。

    但王宝玉良心未泯,无论如何,也不忍对一个孩子下手。

    几日后,王宝玉出现在天玄圣地,他要跟几位长老,好好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各位长老,不用我解释,想必你们也看清楚了,我这种逆天的做法,就是憎恨天帝,想让他派代表来谈判。我的目的也很简单,只要赔太乙珠即可。”王宝玉开口道。

    “在白马寺之时,天帝已经怒了,降下神雷罚,幸亏宝玉手中握有青芒剑,不然的话,我等将失去掌门。”左慈说起这些,依旧心有余悸。

2293 心意已决

    “依我看来,天帝并非真想伤害宝玉,更像是在测试青芒剑之威,似是对其也有所忌惮。”紫虚上人分析道。

    “多年以前,我便看出司马懿有帝王之相,而他的长孙,将是一统天下之人。”胡昭提醒了一句。

    “当初我确实对司马炎动过杀心,但他到底是个小孩子,目前也无关大局。”王宝玉道。

    “掌门心有良善,滥杀无辜,却不足取,不如将司马炎放在天玄圣地,改变其心性,自然与帝王无缘。”青城子也提出了建议。

    “唉,我本无心去改变历史进程,这都是让天帝给逼的。”王宝玉叹了口气,又说:“天帝老儿也真有耐心,如今天下格局已经变了,他还是没有任何举动。”

    “或许这些,对于触动天帝还不够。”左慈道。

    “非也。”紫虚上人说道:“宝玉来自未来,本就是不符常理,自从得了荆州,天下格局更是早已改变,天帝岂能没有察觉。我反而觉得,这一切都是天帝有意而为之,究其原因,却不得究竟。”

    “得天下易,经营天下难,宝玉,你虽然得了大半江山,若是想要牢牢握在手中,怕是还要多年,稍有不慎,三国格局还将卷土重来。”于吉分析道。

    “打吧!且待宝玉得了江东,再行称帝,那时或可真正触动天帝。”左慈道。

    “老左,你可是一向忌惮天帝的。”王宝玉颇有些意外。

    “宝玉打造天玄门,又一统各大门派,天玄门一枝独秀,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想通了,即便我等不参与,届时天帝震怒,也难独善其身,不如轰轰烈烈,跟上天斗上一场。”

    口气很大,但也是无奈之举,被王宝玉绑到了贼船上,无论如何也洗不干净,躲避根本不是办法。

    “左长老所言有理,届时得了天下,四方归一,历史便会被真正更改,不容天帝坐视不理。”胡昭符合着点头。

    “孙权是我的结义兄长,也很少为难我,说实话,真不忍心去攻占他的地盘。”王宝玉道,自从被司马炎握了握手指,他好像心肠又变软了。

    已经迈出了好几步,这和心肠软硬早已没有关系。左慈劝道:“如今天下只剩下吴国,即便不去进攻,安于现状,吴国也必将视你为敌。”

    “两方交战,避无可避,早些动手,更为妥当。”胡昭说道。

    青城子以及于吉对此当然不是很赞同,诚如左慈所想,谁能下得了贼船,也只得点头同意,打吧。

    沉默了良久之后,王宝玉终于下定了决心,攻打吴国,挑战天帝的最后底线,大不了到时候好生安置孙权,也算是仁至义尽。

    “诸位长老,攻打江东,暂时不需要大家出手,如果遇到真正的困难,再来找你们吧!”王宝玉道。

    “我等皆愿听从宝玉吩咐。”左慈拱手,其余长老纷纷附和。

    作为一名修士,只求堪破生死大道,本来无心参与世事,只是天玄门选错了掌门,王宝玉主动挑战天帝,必将把整个天玄门都拖下水。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刀子悬在头顶而不落下,早在王宝玉到来之前,长老们就凑在一起商议了多次,他们没有一个愿意打的,当初还一再劝说王宝玉能放下世俗来天玄圣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掌门。

    但眼下看来,王宝玉以前是懒惰,但性情改变方向却是离修道南辕北辙,劝说无效。既然躲不开,只能支持王宝玉,生死的事情根本不能再考虑。

    至于天玄门的未来,近些年来,发展迅猛,该高处跌落之时,也阻挡不住。

    随后,王宝玉又去看望了诸葛亮,唠唠叨叨的说了近期发生的事情,也不清楚诸葛亮有没有听到。

    重新回到彝陵城,陌千寻第一时间又找来了,还是关于出兵江东的事情。

    “宝玉,先前将合淝交给江东,虽是缓兵之计,但也留下了隐患,魏国局势不稳,若是陆逊趁机北上,攻城掠地是小,招揽兵马却易,不可等到江东壮大。”

    “当初交给孙权也是权宜之计,为了不让他在大后方捣乱。现在,我想好了,攻打江东。”王宝玉从容拍板。

    “哈哈,天下一统,为期不远。”陌千寻抚掌大笑。

    “你先别高兴,江东从未招惹咱们,总要师出有名。”王宝玉提醒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陌千寻的聪明脑瓜,一时也想不出如何挑孙权的毛病,人家一切都做得很好,只有上次陆逊偷袭江夏,但是却派来丞相顾雍赔罪。

    “千寻一时想不出,可有孙权应允宝玉未行之事?”陌千寻问道。

    陌千寻的这句话,立刻让王宝玉眼前一亮,倒是真想起了一件事儿,应该可以作为翻脸的导火索。

    “很早以前,我跟曹操混,在巢湖那边跟孙权发生过一场战争,当初孙权说过,要是我娶了他妹妹,他就把柴桑送给我,也包括那里的朝阳宫。”王宝玉道。

    “妙哉!柴桑乃江东重地,孙权定然不放。”陌千寻兴奋道。

    “那就这么办,我给孙权去封信,索要柴桑,逼迫他翻脸,给咱们出兵的理由。”王宝玉道。

    “如今陆逊大军在合淝,吴国守护长江的兵力不足,不如直接夺了柴桑。”陌千寻提议道。

    “不,那么做我们理亏,就要让他先行动。”王宝玉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不这么做,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孙权。

    随后,王宝玉写了一封信,语气很客气,说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常常心生怀旧之感,尤其是当年跟孙尚香相遇的情形,每每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香儿也时常想念兄长,每每提及,泪流香腮,令人动容。就盼着哪天能一家人真正坐在一起,该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

    最后,既然兄长曾经应允,只要娶了香儿,就把柴桑郡相送,希望履行诺言,割柴桑之地,那里将成为自己的一处行宫。当然,做兄弟的也不会亏待兄长,可将将骆州全境交给江东。

2294 跳楼上瘾

    此时的孙权,正做着跟好兄弟睦邻友好、平分天下的美梦,在朝堂上突然接到了王宝玉的这封信,整个人都呆住了,眉头皱得紧紧的,脸上再无一丝笑容。

    “圣上,汉兴王来信何意?”顾雍壮着胆子问道。

    “早在多年以前,朕曾经应允他,一旦他娶了朕的妹妹,就让他到柴桑当个太守,如今他竟然来信索要,以骆州之地交换。”孙权闷闷的说道。

    下方的官员闻言,全部都傻了,张昭上前一步,颤微微的跪下,高声道:“圣上,柴桑乃国之重地,骆州相距遥远,不能交换啊!”

    “臣也以为,王宝玉此为发难之举,若是让其占据柴桑,无疑于江东门户大开,国将不保。”顾雍道。

    “王宝玉入侵江东之心,昭然若揭,圣上,此事万不可糊涂。”诸葛瑾也上前道。

    “依诸位爱卿看来,又该如何处置?”不用大臣们说,孙权同样心知肚明,柴桑何等重要,失去了柴桑,就等于失去了长江天险。

    “老臣以为,当放弃合淝,调回兵马,立刻夺了江夏,才能保江东之地万无一失。”张昭进言道。

    “如此一来,岂不等于朕主动与王宝玉宣战?”孙权犹豫道。

    “圣上,前番王宝玉征伐蜀汉、曹魏,本该出兵荆州,已错失良机,若再迟疑,待荆州大军压境,悔之晚矣!”张昭泪汪汪的叩头,由于年纪大了,一口气没提上来,竟然昏死了过去。

    孙权连忙命令将张昭抬下去,让太医诊治,脸上阴霾愈发浓郁,沉声又问:“诸爱卿可有其他良谋?”

    “听闻公孙渊兵发幽州,曹叡如坐针毡,我军若是趁机夺取许都,届时迁都北上,不失为策。”诸葛瑾道。

    “不可,唯有长江天险,方可保我江东基业永固。”顾雍坚持道。

    北上还是退守,两方各执一词,危难之际,争执的也格外激烈,又有几个年纪大的晕死过去。再后来医护人员,直接就等在大殿外面,谁有毛病给谁治,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孙权被吵得脑仁疼,心中骂死了王宝玉,这个泼皮无赖,哥对你实在是太好了,当年真不该如此娇惯,以至于留下今日的巨大祸患。

    沉默了良久,孙权还是决定采纳张昭的意见,调陆逊回来,放弃口中的肥肉合淝,进而夺取江夏,全面守住长江天险。

    此举虽让诸葛瑾等人不甘,但大局已定,便开始齐心协力商讨下一步应对措施。君臣随后又商议了很久,孙权派诸葛瑾出使彝陵,先把王宝玉给稳住,趁其不备,一举占领江夏,然后便是巴丘。

    半个月后,诸葛瑾出现在彝陵城,王宝玉亲自接待了他,面带微笑,显得非常友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