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荆州尚在刘氏王朝的手中,定然没有这次北伐,如此说宝玉可能体会?”陌千寻问道。
“嘿嘿,我才懒得费这个脑筋,直说吧!”王宝玉笑道。
1933 盛世囚牢
“西蜀之地,乱世天堂,盛世囚牢。前番天下大乱,刘备得西蜀,获一片安稳江山,如今三国鼎立,虽然战争不断,但照比之前却是平静许多。魏国拥有广袤良田,国力发展迅速,而蜀中多山,虽然攻打不易,但也因此受限,难有大作为。”陌千寻如此分析道。
“这么说,如果西蜀不打仗,最终就会灭亡。”王宝玉惊讶的说道。
“正是如此,蜀汉只有通过战争,冲出封锁,才有前途,若是一味固守,内部必乱,终将被曹魏所灭。无论谁执掌军权,都不会停止战争。”陌千寻道。
“太尉高见!”王宝玉由衷的赞了一句。
“我认为,孔明最大的失误,还在街亭,失去了此地,却引来了曹魏兵力转移,此后的战争将愈发的艰难。”陌千寻感叹道。
“这不是孔明先生的错,是马谡好大喜功的后果。”王宝玉替诸葛亮辩解了一句。
“孔明用人不善,归根结底便是他的错。”陌千寻坚持道。
“其实吧,这就是命,历史所决定的,即便孔明先生不用马谡,也会有别人误事。”
“宝玉啊!只可惜你的心思不在江山上,换做他人,此时出兵攻打曹魏,魏国必灭。”陌千寻不免遗憾的说道。
“千寻,古今英雄在何方?枯骨都未必可以留下,帝王的陵园也被人挖了,只为里面的财宝。在我看来,只要我们能开心的生活,让跟随我们的百姓能享受好时光,便胜过一切,不枉此生。”王宝玉道。
“宝玉之心胸,无人可及。”陌千寻由衷的赞了一句,时间久了,他也能多少体会王宝玉的心思,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至高境界。王宝玉虽志不在天下,但四海豪杰争相归附,疆土地盘不断扩大,何曾又失去过什么呢?
两个人一直聊到深夜,这才各自回去安歇,值得一提的是,陌千寻的妻子凌若兮也有了身孕,堂堂陌太尉正沉浸在即将做父亲的巨大喜悦中。
却说司马懿收到了王宝玉的回信,激动的几乎睡不着觉,之前总怕礼品送不出去,此时觉得王宝玉这个人值得一交,真是个讲义气的朋友。
“父亲,若是能通过博望坡,一旦冲破荆州兵马阻挡,便可直抵樊城,夺船西去,好似也可行。”司马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可行!”司马懿连忙摆手,“王宝玉虽然表面上答应,必定有所防范,一旦我方违反约定,后果不堪设想,若是再被其抓了,怕是再难被其释放。”
“假意作战,当真让人郁闷。”司马师道。
“今日的王宝玉可不同于诸葛亮,蜀中除了赵云、魏延、姜维,再无上将可言,而王宝玉手下猛将如云,兵强马壮,国富力强,若论当今真实力量,都比不过荆州。”司马懿道。
“魏国也不差。”
“差之远也!”司马懿道,“王宝玉的联盟孙刘之计,却让他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大魏朝廷,西南有西蜀攻伐不休,东南有吴国虎视眈眈,何来力量对抗荆州?好在王宝玉不曾有所动作,若是他兴兵北上,魏必亡也!”
司马懿的想法跟陌千寻所见略同,时至今日,荆州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王宝玉的威名更是让人脊背发寒,敬畏有加。
“父亲,假若是王宝玉使诈,诱我等深入,又当如何?”司马昭谨慎的问道。
“正是,我等与王宝玉并无交情,难保他不会翻脸?”司马师也皱眉问道。
哎,司马懿一声长叹,摇头道:“此时可还有其他退路?”
司马兄弟都闭上了嘴,蔫头巴脑很没精神,活得那叫一个窝囊啊。为了不在曹真那里落下口实,司马懿率军离开了宛城,直接开赴博望坡。那里原本也有守卫的荆州兵,接到了命令的将士们,装模作样的打了几下,随即便退回了新野城,双方都没有人员伤亡。
司马懿顺利通过了博望坡,并没有进入进军新野,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开始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装出准备进行大战的态势。
司马懿并非没有动继续南下、夺船西去的心思,而曹真的计划也没有错,要是能从汉江而上,偷袭诸葛亮的后方,蜀军必败。
当司马懿探听到武关那边出现了荆州兵马的消息,猜到王宝玉这是在防范他,到底了断了借势而行的心思。
此后,司马懿的大军和田野的荆州军队,发生了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隔三差五的便是摇旗呐鼓,杀声震天。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做做样子而已,一战便各自退下,这种战局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
却说蜀军兵分三路,各奔战略部署的方位,七日之后,诸葛亮也带着王平、张嶷二将,率领两万兵马缓缓出发,同样去往了阴平的方向。
诸葛亮如此安排,是想给姜维更多锻炼的机会,虽然姜维智谋过人,武艺超群,毕竟作战经验不足,必须要经过多次磨练,方可以托付重任。
姜维也清楚诸葛亮的目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做事力求沉稳,不成差错,同时也暗自发誓,一定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帮着蜀国打下一片江山,来回报丞相的信任和厚爱。
张苞、关兴都是名将之后,武艺不凡,功勋卓著,深得器重。尤其是张苞,曾在天水落败于姜维,负面的情绪很多,难免嘟嘟囔囔,烦闷的话不离口。关兴为了大局,则在中间周旋,消除不良影响。
诸葛亮知晓此事,对此一言不发,反倒是看到此情此景,想起先帝在世,三顾茅庐。关羽、张飞两位将军瞧不上自己,怒气更甚,摔摔打打,言词讽刺,要比张苞关兴更甚。
时光荏苒,往昔不再,诸葛亮认为唯有经历此番磨砺,队伍才能更团结。
姜维能够体谅张苞,相比之下,这里的战将每一人都比自己的功劳要大,因此,让张苞率领五千兵马先行探路,并且一再叮嘱,若遇敌军,不可力战,莫要追赶,等候全体大军到来。
1934 中计落崖
张苞得到将令后哈哈大笑,觉得姜维这人还不错,懂得将此次出征的头功让给他,值得交往,于是率领五千精兵,鼓噪疾行,很快消失在大军的前方。
张苞率军日行百里,两日后的傍晚,已经来到了距离阴平关不足百里的地方,夜色降临,张苞命令将士们扎下营寨,且等来日夺取阴平。
虽然姜维安排给张苞的任务只是探路,但是在张苞看来,这种工作对他而言,实在他爸爸吃豆芽,小菜一碟,太过屈才了,认为此时正是立功的大好时机。
阴平关的兵力只有两千守军,张苞认为,只要展开猛攻,很有可能一举将其夺下,也就等于占得了此次出征的首功。
夜晚,张苞在大帐内踱来踱去,兴奋的不停搓手,要不是军令如山,他都得畅快的喝上几坛子酒。夜深人静,多数将士都睡了,就张苞大帐的灯光还亮着,分外扎眼,在副将的好心催促之下,直到半夜张苞才睡下,鼾声如雷。
接近四更时分,正张着大嘴,睡得不知东南西北的张苞,被一阵喧闹之声吵醒,他揉着大眼珠子坐了起来,迷糊糊喊道,发生何事。侍卫慌忙进来通报,敌军前来偷营。
“贼子不知死活!”张苞骂了一句,立刻起身飞一般的冲出营寨,也没穿铠甲,提着丈八蛇矛就跃到了马上。
西北方向,正有一片火光,看不清多少人马,喊杀声却很高昂,张苞被搅扰了好梦,怒气冲天,招呼着兵马就要冲过去。
“张将军,敌军只是喧闹,扰我军心,实则并未敢前来,应该是计,还请留步。”同行的部将杜琼劝道。
“哼!既然来了,就绝不能放贼兵离去。”张苞根本不听,一马当先,朝着火光策马而去。
张将军!杜琼急的在后面高喊几声,哪里还能劝说得动,不敢怠慢,连忙率领兵马紧随其后,张苞边跑边高喊:“贼子莫要跑,张爷爷来也!”
嗖嗖!一排羽箭瞬息而至,张苞挥动蛇矛,轻易的扫落在地,如此虫篆之技令人不屑,张苞勇猛无惧的继续向前冲去,对面的火光顿时变得凌乱起来,快速的朝着远去遁走。
张苞哈哈大笑,定是这群贼子怕了他,快马加鞭,穷追不舍。
“张将军,莫要追了!”杜琼在后方焦急的高喊,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又不知敌军详情,唯恐张苞遭遇埋伏。
“大丈夫生死何惧,今晚定要剿灭这支贼兵!”张苞回了一句,奔跑的速度却更快,终于咬住了敌军的尾巴。
壮如黑塔,豹头环眼,气势雄伟,丈八长矛寒光翻滚,铺天盖地的袭来,惊得这些敌军也是无心招架,抱头鼠窜。
张苞左刺右挑,如入无人之境,惨呼声不断传来,火光熄灭一片。
敌军沿着山脊疯狂奔逃,狼狈不堪,张苞豪气冲天,紧追不放,不时发出得意的大笑,杜琼率军紧随其后,却一直没能追上张苞。
张苞杀了不知多少魏兵,一路追击不停,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条峡谷,可见那些逃兵已经从两山之间的一座木桥上退到了对面。
遇到这种情形,通常都不能再追,张苞勒住马,准备掉头回去,就在这时,只听对面有人高声喊道:“黑脸贼,胆小如鼠,枉负父辈英名。”
随即,逃兵们齐声高喊:“黑脸鼠辈!黑脸鼠辈!”
哼,激将之法!张苞不为所动,已经调转了马头,后面哄然大笑,高呼道:“击败张苞黑脸贼,回去庆功领赏!”
“一路被俺追杀,你们何功之有!”
张苞彻底被激怒了,纵马跳上了木桥,继续朝着逃兵追了过去,刚到木桥的中间,只见对面火把石块如雨一般的攻了过来。
张苞傲然不惧,挥动丈八蛇矛,如一团团的黑旋风,护在身体的四周,令攻击无法近身。
但是,对面的火把的数量实在太过惊人,宛若星光点点,将夜色照亮。而张苞被人激怒,恰恰忽略了一点,这座桥可是木制的,浸过油的火把还在不断抛掷,到底将桥给点燃了。
前方是火焰冲天,后方也同样燃起了大火,张苞被困在木桥中间,进退不能,而木桥也发出了吱吱呀呀的断裂之声。
而石块投掷的密度更大,张苞频于招架,无法逃出火海,只能任由自己逐渐被浓烟淹没。
“张将军!”
随后赶来的杜琼,发出了一声惊呼,奋不顾身的冲了过来,一边费力冒火将木桥上石块扫去,一边急急命人阻止对方的攻击。
到底还是晚了一步,就当杜琼准备给张苞抛绳索之际,咔嚓一声,木桥终于断裂,张苞连人带马,一齐跌落到山崖之下,不闻任何回音。
“张将军!”杜琼惊出一头冷汗,发出悲鸣。
对面的敌军则传来阵阵兴奋的高呼,随即消失在对面的山上,杜琼嚎啕大哭,泪如雨下,连忙派人爬下山崖,寻找张苞的下落。
天色渐渐亮了,几百名士兵小心的下了山崖,在下方发现了张苞,战马的四条腿都摔断了,早就一命呜呼。而张苞被弹出距离战马十几米开外的地方,大脑袋磕在一块凸起的巨石上,血流如注,一息尚存。
士兵们手忙脚乱的为张苞包扎了伤口,将他抬上了山崖,护送回大营躺下,杜琼急得团团转,守在张苞跟前,不断呼喊他的名字。
中午时分,张苞还是没有反应,杜琼再度放声大哭,自责自己没有拦住他,白白中了敌军的计策,断送了性命。
没想到张苞传来一声闷哼,竟然醒了不满的看着杜琼道:“哭个甚,本将军还活着,好不晦气。”
杜琼转悲为喜,连忙恭贺张将军造化非凡,如有神助,从山崖坠落还能安然无恙。
“许是那匹战马救了俺的性命。”张苞感叹道,也觉得自己并无大碍,起来吃了不少东西,随即又躺下来休息,说刚才迷糊中见到了父亲张飞,埋怨他不该逞强好胜。
1935 必经之路
张苞头部受伤,杜琼坚决反对再去攻打阴平关,总觉得有些头晕的张苞倒也没有坚持,就这样老实躺了两天,直到姜维的大军紧随而至。
听说张苞从悬崖坠落,还磕着了脑袋,关兴自己的头也跟着大了,急忙过来探望,“兄长,怎就如此大意受了伤?”
“好着呢!嘿嘿,从空中坠落,犹如飞在天上。”
张苞仍旧不忘调侃,关兴哭笑不得,这可一点都不好玩儿,忍不住埋怨道:“兄长,明知是计,却不该如此鲁莽啊。”
“若非那木桥碍事儿,我早就将这两千人马悉数杀尽!哎,早知如此,就该带你一同前来,错失良机啊!”张苞却是遗憾的直拍大腿,沿途追杀也不全是固执己见,莽夫之为,因为他已经看出来,对方是全巢出动,真正硬碰硬的厮杀,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姜维也过来探望一番,心中生出悔意,不该派张苞前方探路,若是张苞这次坠落山崖而死,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向诸葛丞相交代。
对于张苞的举措,姜维也没有惩罚,好生安慰了一番,让随行的军医立刻给张苞进行了一番诊治。
神色如常,饭量不小,脉象平稳,军医确定张苞身上只是皮外伤,至于头上的大疙瘩,目前没有太多不适,应并无大碍,姜维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张苞大难不死,众人纷纷庆贺,张苞飘飘然,愈加神气起来。
大军在原地休息了一日,浩浩荡荡起程,沿着山下平坦大路,逼近了阴平关。
阴平关的守将名叫孙礼,也是一名智勇双全的猛将,上次偷袭张苞大营,就是他定下的计策,目的就是将性情火爆的张苞引出来,趁乱灭杀,震慑蜀军。
孙礼成功的将张苞诱上已经提前动过手脚的木桥,放火燃烧,导致张苞坠落山崖,蜀军大乱,回去不免摆宴庆祝。
但是,随后探马传来的消息却让孙礼惊讶不已,张苞从十几丈深的山崖落下,竟然只是磕破了头,还活的很好,就是战马死了。
众人皆惊,很多人亲眼目睹张苞坠崖,这样的高度非死即残,谁都想不到他竟然还好好的活着。
孙礼以为情报有误,再度命人去探,回馈的结果还是那样,张苞能吃能喝,只不过手下过度担心,非让他躺着不可,隔着几十米都能听到张苞的大笑之声。
“唉,虎父无犬子,此人必受神灵护佑,万难敌也!”孙礼发出了感慨,不禁想起当年张飞,那时的他还是一员小将,跟在曹军的队伍中,倒是亲眼见证了张飞站在桥上,喝退十万大军的英雄气概。
就在这时,天水郭淮处传来消息,告诫孙礼敌军势大,紧闭关隘,不要轻易出战,只要拖上一段时日,便会有大量的援兵到来。
孙礼根本就没想出战,外面可是有姜维的五万兵马,自己这里只有两千兵马,上次引诱张苞出战,还折损了几百人,拿什么跟对方硬拼。
于是,孙礼吩咐下去,众将士要坚决守住关隘,绝不能放蜀军一兵一卒通行,阴平关所处的位置特殊,多年经营,城内战备物资无数。孙礼十分有把握,任凭姜维的人马再多,没有一个月时间的连续攻打,绝难通过。
姜维带着五万大军,汇集在阴平关下,抬头望着这处关隘,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此处当真是易守难攻之地。
阴平关的两侧都是陡峭如刀的山崖,中间一条绵延斜坡状的小路,通向一座规模不大的城池,将谷口死死堵住,城墙高达五十米,城门是钢铁打造,目测厚度超过三米。
“将军,莫不如绕过此地,清缴四周,回头再来攻打。”副将陈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姜维摆了摆手,说道:“此地乃通向天水的必经之路,我军到来势必惊动曹军,定要七日内夺下城池,不然魏国援兵来到,再难取下。”
关兴不禁摇头,姜维说得轻巧,这样险要的关隘,根本不能凭借兵力全力发起猛攻,莫说七天,只怕七十天都难以攻下。
张苞头上缠着白布,依旧精神抖擞的请命前去打先锋,被姜维坚定的拒绝,张苞已经负伤,再不能出任何意外。
张苞更是郁闷透顶,甚至后悔当初在木桥上就该冲过火海直扑对面,把这一千多人统统杀光。现在可好,这么点儿人倒成了祸害,不知要冤死多少蜀军弟兄。
大军就在关隘下方扎下了营寨,姜维回到大帐内,沉思了良久,随即下令全体士兵,搬运石块,由弓箭手保护,运送到距离阴平关下百米远的地方。
孙礼在城墙上看到了忙碌的蜀军,嘿嘿冷笑,还以为姜维有何能耐,这种做法也太幼稚了,不就是想堆砌一座高台,朝着城内射箭嘛,只要士兵躲在墙垛子后面,再多的箭也没用。
守城的魏兵也在往城墙上搬运石块,弓箭毕竟有数,但石块却是防御蜀军强攻城墙的最有效武器,而且,孙礼也借鉴了郝昭守卫陈仓的经验,一旦蜀军进攻,他也准备用火箭予以最猛烈的还击。
张苞关兴等人对此也有些不屑,白白浪费箭支,最后都有可能是无功而返的结局,但是姜维却不停催促将士们加快行动,很是自信。
蜀军一刻不停的忙乎,很快就在关隘下方堆起了一座跟城墙差不多高的巨大石堆,孙礼下令严加防范,只要蜀军不在下方攻城,那就不要还击,由着对方射箭。
孙礼甚至还吩咐,将蜀军射来的箭支整理起来,用对方的箭支射击对方,倒也是一件乐事。
石头的高台垒了起来,姜维却没有让士兵们马上射箭攻城,却让全体士兵都去捡拾干柴,全部都削成木箭的形状。
张苞、关兴等人大惑不解,这种木箭有什么用,射出去缺少准头,根本伤害不到对方的士兵。
姜维对此笑而不语,吩咐士兵大量准备这种木箭,忙乎了两天,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了上百支,有的士兵还在箭杆上,开玩笑般的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1936 火烧阴平
第三天一早,姜维命令手下将士列好队伍,开始朝着阴平关内射击木箭。一时间,阴平关上变得格外热闹,数不清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