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关。
却说夏侯楙退走,马遵被杀,天水空虚,作为马遵好友的郭淮,几次上书请示,希望能去天水做官,重整西部防御力量。
郭淮出身门阀世家,祖父是东汉大司农,父亲也成为雁门太守,而郭淮曾经追随过夏侯渊和张郃,曹丕时期,已经成为镇西长史,车骑将军,赐爵关内侯。
郭淮要去天水当太守,无异于自贬身份,曹叡起初并不答应,几道表书接连而来,最终点头,但还是加封郭淮为幽州刺史。
郭淮一度驻兵抚风,得到了曹丕的圣旨,立刻率军开赴天水。
郭淮想要到天水郑重祭奠马遵,同时他也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卷土重来,天水重地,一般人是守不住的。
就在郭淮率军刚刚出发不久,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诸葛亮率军十万兵马,突出散关,直奔陈仓。
“陈仓何人镇守?”郭淮惊问道。
1903 二出祁山
“回禀将军,正是郝昭郝伯道。”大将王双出列道。
郭淮抚了抚胸口,一颗心落了地,说道:“有郝将军在此,陈仓无忧也!”
“敢问详情?”王双问道。
“郝昭将军勇猛无敌,忠义无双,即便战剩一人,也必不会弃城而降。”郭淮给予了郝昭极高的评价。
“只怕难敌诸葛亮十万大军。”
“我等即刻支援!”
郭淮随即派人给郝昭送信,告诉他援兵正在赶来,可惜未能送达,他同时也送信给长安的曹真,汇报军情紧急。
郭淮催促兵马快速前行,争取尽快到达陈仓。天公不作美,郭淮大军推进了一日之后,却遭遇了罕见的大雪,片大如席,铺天盖地,一夜功夫积雪便厚达半米,千里冰封,而且雪虐风大,还有加剧的趋势,兵马行进十分艰难,几乎用爬着走来形容。
陈仓只有五千兵马,而诸葛亮出兵十万,虽然郭淮相信郝昭,但毕竟兵马太少,若是十日之内援兵不能赶到,郝昭怕是只有战死的下场。
诸葛亮以魏延为先锋,十万大军顺利的打通了散关,直逼陈仓城下。
大雪突然而至,出乎诸葛亮的意料,遥望雪中的陈仓城,诸葛亮眉头难舒,陈仓坚固他早就知道,却没想到坚固到如此程度。
城墙明显被加高了,超过三十米,护城河也被开凿的更宽更深,没有浮桥绝对难以通行,可见此地早就有所防范。
扎下营寨后,诸葛亮问一同前来的原天水功曹梁绪,现任军中别驾一职,何人防守陈仓?
“回禀丞相,守城者应是郝昭,杂号将军。”梁绪道。
诸葛亮不太了解此人,但见城池能建设的如此坚固,郝昭也不会太好对付,应该是个有头脑之人。
“哈哈,丞相,大雪纷飞,正好阻塞曹魏援军,真是天助我军!”魏延抖着身上的雪,很兴奋的走了进来。
唉!魏延的智商还是不太稳定,诸葛亮暗自叹气,摆手道:“大雪对我军而言,弊大于利,陈仓援军易到,我方粮草难运,必须火速攻城,不得超过十日。”
“何须十日,十个时辰便可手到擒来!”魏延胸有成竹的样子。
“且战再论!”诸葛亮的脸阴沉下来。
魏延尴尬一笑,随即下去安排,休整一晚,明日一早,立刻进攻陈仓。
陈仓城内,郝昭早就得知了诸葛亮大军到来的消息,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担忧。不过此时的他也并没有忙于准备防御工事,而是召集城中将士,激情昂扬的宣讲为国尽忠、名垂青史的大义。
郝昭的话极具煽动性,将士们听得热血澎湃,嘴巴额头一起冒着热气,由于郝昭的嗓门很大,声若洪钟,震得屋顶不断落下尘土,如此气势,也让将士们感到了莫大的信心。
第二天一早,雪势减弱,依然是接天蔽日,空中灰蒙蒙一片,恰似黄昏时分。
魏延率领五万兵马,直奔陈仓城下,原本以为会紧闭城门,刚想要派人前去叫阵,没想到的是,城门居然打开了。
魏延先是一怔,随即心头大乐,应该郝昭带领诸位官员举着降表主动投诚吧?
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就证实了魏延的猜测是错的,郝昭率领五百士卒,个个全副铠甲,武器精良,斗志昂扬,分明是来决战的。来到护城河前,郝昭甚至还傲气的放下吊桥,大无畏的迎了上来。
魏延几乎被惊爆了眼球,郝昭这是活腻了,想要寻死吗?五百士兵对抗五万人,简直比以没壳的卵击石还要过分。
魏延还没有想明白,天上的雪花纷纷碎裂开来,是被郝昭的大嗓门给震的:“犯我国者,近远必诛,何人来与我一战!”
“必诛之!”五百士兵齐声高呼,颇有气势。
从郝昭的相貌上,确实是一员猛将,身高超过九尺,高额阔鼻,状如黑塔,手握硕大的流星锤,后背一柄大弓,胯下一匹战马,体型高大,不停的发出桀骜的嘶鸣。
实力悬殊,魏延还是没把郝昭放在眼里,以为是个不懂深浅的愚忠莽夫,沉声道:“何人去杀了这名黑厮?”
“末将愿往!”随着话音刚落,大将张嶷第一个冲了出去。
郝昭远远看了一眼,觉得一个张嶷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招呼着蒲扇般的大手,冷声道:“不够,再来几个!”
张嶷的鼻子都要气歪了,雪亮的大刀疾如流星,快如闪电,朝着郝昭迎头直劈而下。
只见郝昭一抖手,流星锤准确无误的打在张嶷的大刀之上,爆响结束之后,大刀的嗡鸣却并未停止,张嶷手臂酸麻,差点握不住。
不出意外,是力量型的猛将,张嶷表情凝重,不敢大意,急忙改变了进攻策略,迎头猛击变为灵活进攻,将手中的大刀化作数道刀光,向着郝昭的前后左右围绕了过去。
郝昭一声冷笑,流星锤真正挥舞起来,数道黑光立刻闪耀而出,伴随着雨点的叮当响声,张嶷的这一招也被轻易的化解。张嶷肩头刀柄处都有积雪,令人称奇的是,郝昭的流星锤之上却是干干净净,不见一片雪花,可见此人功力非凡。
魏延立刻察觉到情况不对,到底是低估了郝昭,急忙吩咐道:“高将军,速去帮助张将军。”
“末将遵命!”
大将高翔听令,立刻策马狂奔向前,将手中的大刀舞成一个风团,夹带着风雪席卷向郝昭。
郝昭依旧稳如泰山,流星锤虎虎生风,将高翔挥出的风团击碎,突然一声暴喝,流星锤快速盘旋,向回一收之时,正攻向了张嶷的后背。
“张将军小心!”高翔发出一声惊呼,张嶷只觉一股劲风从脑后呼啸而来,来不及回头,大刀立刻向后一背。
一声巨响,流星锤生生将张嶷的大刀震飞,紧贴着张嶷的后背而过,流星锤上有凸起的铁刺,张嶷直觉后背一阵剧痛,顷刻间血肉模糊。
高翔见此情形,急忙挥刀展开了猛攻,拼死缠住郝昭,张嶷受伤不敢恋战,匆匆退下。
“速速救援高将军,一定要给我灭杀此人!”魏延心急如焚的高喊道。
1904 精铁铸就
吴懿和马岱立刻从队伍中冲出,齐齐奔向了郝昭,三员大将分别从三面围住了郝昭,三柄大刀形成了一面光影交织的大网,将郝昭死死笼罩在其中。
在郝昭的眼中,仿佛根本没有死亡这个概念,表情没有丁点变化,他全力挥舞着流星锤,一次次将头上的大网击碎,身形如电,进退腾挪,三个人根本伤不到他。
魏延看得心中大惊,万万想不到,籍籍无名的郝昭,其战斗力非但不亚于上将,似乎还要高出一截。
很快就对战千余回合,吴懿、马岱、高翔三人动作越来越慢,流出的汗立刻冻结,结成了冰紧贴在他们身上,消耗了更多的能量,逐渐露出了败阵的架势。
而郝昭却是越战越勇,依旧不知疲倦的挥动着流星锤,体内升腾的热量将雪片融化成水雾,宛似仙境,却让三位将军的视线受到阻碍,招架乏力。
三位将军心下着急,暗叹这郝昭是精铁铸就,不知疲倦生死痛楚!
“都给我退下,待本将军去战他!”魏延高喊道,他原本认为郝昭微不足道,根本用不着他这样的上将,现在看来,自己不出马是赢不了了。
三员蜀将一阵猛攻之后,立刻向后退走,郝昭放声大笑,也不追赶,然而,就在三员大将退出百米之时,他突然取出后背的强弓,搭弓射箭,一气呵成。
“诸位将军小心!”策马向前的魏延大喊提醒。
到底晚了一步,郝昭的这一箭非但奇准无比,而且力道惊人,目标正是高翔。
高翔听到魏延的喊声,猛然一低头,而这支箭瞬间擦着他的肩头而过,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高翔本人在巨大力道的牵引下,竟然从马上翻落了下来,空中打了几个滚,落在雪窝里,十分狼狈。
高翔暗自庆幸,还好有厚厚积雪,否则这么摔下去,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殒命!马岱连忙驻马,将地上的高翔匆匆拉到自己马背之上,头也不敢回的退到自己阵营当中。
郝昭笑声更响亮,“尔等不堪一击,竟也厚颜来犯我陈仓!魏延,速速退兵,可饶你一条性命!”
魏延目呲欲裂,高喊道:“郝昭,今日本将军誓要杀你!”
“魏延,你未必能胜我!”郝昭哈哈一笑,一下子取出了三支箭,全部搭在弓弦之上,朝着魏延射了过来。
三道劲风扑面而来,魏延到底是一流的上将,大刀抡起一面漂亮的光影盾牌,将三支箭尽数击落,然而,对面出现的情形,却让魏延气得几乎当场吐血。
郝昭嘿嘿冷笑,大手一挥,拨马就走,飞速的率军撤回了城中,随即吊桥放下,城门紧闭,他根本没想跟魏延交手。大雪很快便掩盖住了之前战斗的痕迹,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郝昭好生狂妄,五百单骑就敢挑衅五万大军,连伤两位战将,魏延却连和他交手的机会都没有捞着。
魏延恼恨的勒住马,在原地站立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平复了暴躁的心情。哼,陈仓立锥之地,五千兵马,不值一提。
魏延随即大刀向前一挥,高声道:“将士们,给我冲!定要夺下陈仓,砍了郝昭的头颅!”
前方的两万蜀军立刻扛着云梯冲上前去,数不清的箭矢朝着城墙上方射了过去,对面城墙上的陈仓守军,早就严阵以待,他们身上都穿着厚重的铁甲,表情坚定,视死如归。
弓箭的作用不大,毕竟双方离得比较远,但对方的抛石车却战斗力惊人,铺天盖地的石块从空中飞下,宛如下了一场巨石雨,护城河的浮桥不等搭设成功,纷纷被砸碎,掉进了河里。
在郝昭的授意下,城上守军的防范颇有章法,要想将蜀军杀光,根本不可能,因此他们选择的是重点攻击蜀军的云梯,不让蜀军能够通行。
一次次搭设浮桥,一次次被毁,魏延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进去与郝昭大干一场。魏延干脆命令士兵用血肉之躯,死死护住云梯,郝昭对魏延的这种做法表示不屑,如此一来,目标攻击准确,蜀军的伤亡数急速增加。
不知道郝昭到底预备了多少战略防御物资,城内源源不断的有石块抛出,就像是郝昭不竭的体力。总之,一场强渡护城河之战,从上午一直打到了天黑,却还是没能突破这第一道防线。
时刻关注战事的诸葛亮终于坐不住了,知道魏延遇到了劲敌,不顾寒冷,亲自坐着四轮小车来到了前线。
“丞相,末将无能,竟然无法冲破护城河!”魏延上前一步,单膝跪下拱手,惭愧的说道。
“伤亡情况如何?”诸葛亮问道。
“张嶷、高翔二将被郝昭打伤,攻城已折损三千,皆是魏延之过,请丞相责罚!”魏延低着头道。
“将军请起!”诸葛亮抬了手,说道:“此事不能埋怨将军,实为我太过轻敌,不知郝昭其人。”
“可否连夜攻城?”魏延问道。
“将士疲惫,收兵回营,且待明日再打不迟。”诸葛亮道。
蜀军立刻退下,城墙上传来了一阵欢呼之声,正是陈仓守军庆贺首次阻截成功。
诸葛亮平静的让人推着小车,在护城河附近走了半圈,这才回到了大营,先是看望了张嶷、高翔两位战将。
二人虽然受伤,但性命无忧,只需要休养一些时日就能恢复,只是一提到郝昭,还是露出心有余悸的神色。
诸葛亮判断郝昭的品行不错,算得上光明磊落,若是这支箭上带毒,高翔必死无疑。
回到大帐内,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一条护城河就能挡住数万大军,可见真正攻城的难度更大。
如果在大东北,护城河算不了什么,此时应该已经冻得很结实,但此地的护城河不过一层薄冰而已,不搭设浮桥,根本无法通过。
思索了良久,诸葛亮觉得虽然军情急迫,也不能再拿将士们的生命去冒险,第二天一早,他吩咐下去,让士兵们到附近去捡拾石块,准备用数目惊人的石块,将护城河给填平。
1905 火烧云梯
这项工作在平时很简单,此时却显得颇有难度,毕竟刚下了一场大雪,将地面的一切都掩盖在其中,白茫茫一片。
若要通过护城河,眼下唯有此法,仗着人多,半数士兵清理积雪,其余则是寻找石块,忙乎了整整一天,收获一般,估计勉强能填塞一条宽百米的路。
这就足够了,第三天,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踏雪而行,再次来到了陈仓城下。城墙上的守军并没有丝毫懈怠,正值天寒,身穿铁甲守军更加寒冷,鼻头通红,眉挂冰霜,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退缩,这都是郝昭不断动员的结果。
护城河冰层的厚度也在加大,不过没个十天半月的功夫,是不可能承重数万大军通行。
诸葛亮一挥手,蜀军这边的抛石车也被推出,士兵们纷纷将石块放在抛石车上,朝着护城河抛掷了过去。
郝昭的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大疙瘩,诸葛亮到底计谋过人,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护城河看来是守不住了。
如此动静,郝昭竟然没有任何反应,魏延大喜过望,以为是他怕了,不停催促大军加快行动。随着石块不断的被抛掷过去,护城河的水位也在不断上涨。
忙了半天之后,搜集的石块用尽,终于填塞出了一条宽达百米的通行之路,不过其上依然有浅浅一层冷水。
这都不算事儿,魏延精神振奋,亲自率领大军,扛着上千架云梯,踩着冰冷的河水,勇猛的朝着城墙攻了过去。与此同时,撞击城门的巨木也被推出,士兵们齐声喊着号子,缓步向前,朝着城门展开了进攻。
蜀军气势汹汹,如同蚁群一般扑向了陈仓城,大有全面覆盖城池的架势。魏延成竹在胸,斗志昂扬,指挥前进,然而结果却依旧不容乐观,郝昭对城墙的防守,早就有所打算。
一路之上,并没有看见陈仓守军放箭抛石阻挡,但是,当云梯搭设完成,士兵开始向上攀登之时,战争却骤然打响。
随着郝昭的一声令下,一支支火箭从城墙上骤然射出,依旧是目标明确,就是奔着云梯去的。
这些火箭上沾着油脂,云梯被击中之后,立刻燃烧了起来,士兵们的惨呼声密集的传来。魏延大吃一惊,急忙命人往上放箭,但城墙颇高,对方又有极强的针对性,云梯接连被损坏,连带着身上着火的士兵一同从高空坠落。
魏延很是上火,他就不信攻不破一个小小的陈仓,于是又指挥破门将士做好准备,全力进攻!
但是城门上方突然出现了许多柴草团,滴滴沥沥的往下还淌着油脂,不言而喻,郝昭是想烧了撞击城门的巨木。魏延大怒,正想要不惜代价攻克城门之时,诸葛亮看到这幅情形,却急忙传令再把巨木撤回来,魏延怏怏而归,如斗败的公鸡。
诸葛亮考虑比较长远,大雪封山,带来的弊端此时凸显,要是失去了巨木,只怕再去找也不容易。
云梯一个个被烧断,蜀军攻城举步维艰,如此战斗了半日,还是没有一兵一卒能够登上城墙。
诸葛亮不禁在内心中对郝昭生出了一丝敬意,这人堪称勇谋兼备,他知道蜀军众多,不可能全部剿灭,目标只是在于守城,将战略防御物资都用在了刀刃上,如此一来,守城的力量便被放大的若干。
千余云梯剩下了一半,再继续下去,可能将会一个也不剩,拿什么再去攻城,诸葛亮下令大军撤回,伤亡不到两千。
“那郝昭实在是狡猾,两次进攻居然都被他化解,实在令人愤懑!”魏延焦躁无比。
“我一向擅长用火,未料到郝昭竟然也精通此道。火烧云梯,大处着眼,倒也与宝玉用计有几分近似。”诸葛亮所有所思。
“他哪里比得过宝玉!”魏延感叹道:“若是有宝玉在,火珠炮一定能炸开城门。”
诸葛亮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远水不解近渴,更何况王宝玉不愿参与,但诸葛亮还是暗自佩服王宝玉,要是有宝玉在,这仗打得一定不会如此的憋屈。
梁绪也想立功,由于他对此处环境很熟悉,见强攻损伤很大,最后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主意。附近山中,有一名隐士,名叫靳祥,跟郝昭是同乡好友,可以将此人请来,前往劝降郝昭。
诸葛亮采纳了梁绪的建议,立刻让梁绪带领一队人马,去请靳祥,梁绪受命,火速出发。
蜀军兵进陈仓,战事胶着,魏蜀两国水火不容,仇怨越来越深。而身在彝陵的王宝玉,此时正在为迎接来自魏国的重臣做准备。
事关重大,虽然早就算到曹叡会派人过来,还应该职务不低,可是大家都没想到,派来的竟然是朝廷一品大员,大司空陈群。
接到了快马传来的消息,王宝玉并没有摆架子,一边命人沿途放行,一边准备高规格的迎接仪式。
两日之后,陈群终于到达了彝陵城,王宝玉率众在城门迎接。陈群深知彝陵的规矩,只是带来了五十名侍卫,所乘坐的车子,粗布覆盖,四面漏风,足见其也是个廉洁之人。
对于陈群这个人物,陌千寻、贾织纲、蔡文姬等人都非常熟悉,不认识其人,却很了解他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