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惨呼声声响起,城门上方的曹兵中箭掉落了下来,宛如大风吹过深秋的树林,落叶纷纷,却无流水托付。

    曹兵比想象中更顽强,死伤一批,另外一批迅速的补充了上去,顽强的向着下方放箭,一时间,王宝玉大军的推进速度十分缓慢。

    大约两个时辰后,大军终于推进到距离城门不足三百米的地方。而城墙上顽抗的曹兵越来越少,城门口的尸体则堆积成了一座小山。也许不用搭建什么云梯,踩着这些血肉之躯便可越过城墙,成败的更替就是如此残忍。

    王宝玉大军斗志昂扬,就在他刚想下令大军冲进城门,彻底夺下樊城之时,大火刚刚熄灭的城门里,却冲出了一队人,衣衫褴褛,面带惊慌,连哭带喊,一看就是樊城的百姓。

    “没想到曹仁也这么不地道,竟然派出百姓来阻挡大军。”王宝玉恼怒,但还是喝令大军停住,不能伤害无辜百姓。

    “百姓们看似只为逃命,并非前来阻止我大军,一定另有原因。”陌千寻皱眉道。

    王宝玉这才发现,百姓们毫无秩序,大多数都只拿着个小包裹,一出城就四散奔逃,更像是遭遇危险匆忙逃出来的。但即便如此,大军也根本无法挺进樊城。

    城门的百姓络绎不绝的鱼贯而出,王宝玉的大军只能原地待命,好在樊城不大,百姓不算多。

    又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城门口的百姓才渐渐稀少,王宝玉的大手又举了起来,准备下令攻入樊城。

    可就在此时,城内突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陌千寻遗憾的一拍大腿,惊呼道:“哎呀,曹仁竟然将樊城给烧了!”

    王宝玉脸色铁青,“算了吧,好在他把百姓都送了出来,做事还够仁义。”

    夜幕时分渐渐来临,樊城的火势渐渐停息,王宝玉骑马入城,里面的曹兵早就撤走,断井残垣,满目疮痍。

    当年刘备花费心血打造的樊城,在这一场大火中,几乎消失殆尽,残破的城池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王宝玉转悠了一圈后,只能吩咐大军重新返回襄阳城。

1009 暗渡汉江

    与曹仁的这场战争,已经宣告结束,襄阳到手了,但樊城却成为废墟,等同于失去,不能不说是个莫大的遗憾。

    “曹仁火烧樊城,看似令我方无法占据,却也让许褚无处驻军,也对我方有利。”陌千寻安慰道。

    “也罢,许褚的大军应该快要到了,咱们还是专心致志的守住襄阳吧!”

    王宝玉心中多少有些郁闷,樊城可是有着不少回忆,如今却被曹仁付之一炬。

    陌千寻一边抓紧安排将士们严密防守城池,一边带着马云禄等人出城去清缴残余的曹兵。很快,新野等县城也都落入了王宝玉的手中。

    曹仁被范金强这一拳打得不轻,喉咙一直发痒,但却咳嗽不出来,胸口剧痛,导致一时无法上战场。

    而樊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知保不住,更不想留给王宝玉,不得不忍痛一把火烧掉。

    之后,曹仁率领大军迅速北上,在义阳遇到了许褚的大军。

    一看到病怏怏的曹仁,和死气沉沉的将士,众人就猜到襄阳和樊城已经失守。

    贾诩眉头顿时拧成了一根绳,王宝玉每每出奇制胜,众人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贾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大军一路急行,单是累死的兵马就有近千之多,但到底还是让王宝玉得逞!

    当听曹仁说,尚且陷落三万曹军在城中,贾诩更觉心中泛起苦味,扒拉指头一算,不加彝陵留守的,王宝玉如今已经拥有六万兵马,想要重新夺回襄阳,势必难上加难。

    曹仁嘴唇干枯,十分颓废,由于他的位置尊贵,也没人敢责备他。

    曹仁大致说了情况之后,鉴于伤势较重,便率领两万兵马继续北上,将襄阳的烂摊子留给了许褚和贾诩等人,这辈子他都不想再听到王宝玉这三个字。

    “太尉,还能取下襄阳吗?”许褚一生纵横天下,难逢敌手,但此刻也变得不自信了。

    “唉,无论此战能否胜利,都必须前往,否则,我等均无法跟魏王交代。”贾诩叹了一口气。

    “夏侯惇拥重兵,曹仁又据稳固城池,尚且不能奈之何,接连速败,我等又当如何?”

    许褚长叹一口气,心里想的是,魏王曹操仙逝之后,接连便有自己这一代老臣死得死,病得病,每当听闻,许褚无不是嚎啕痛哭,唯有吐出一口黑血,方觉心胸略微舒畅些。

    “将军勿忧,当今之际,不可强攻,唯有以计取胜。”贾诩安慰道,但跟王宝玉斗智,只怕也会殚精竭虑,折损阳寿啊。

    许褚的大军一刻不停的向着襄阳进发,几日后,终于来到了汉江岸边,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难题,曹仁已经将战船都弄没了,如何能让大军渡过汉江?

    贾诩断定王宝玉会在对岸设防,小规模接连渡江不仅耗时还易暴露,而且容易遭埋伏,于是命大军停住,在汉江北岸扎下了大营。为了防止王宝玉偷偷过江前来偷袭,大营分成了三座,呈现出呼应的态势。

    贾诩预料得没有错,闻听许褚的大军已经到来,王宝玉率领三万兵马,出了襄阳,就埋伏在汉江南岸,麒麟兽火珠车整顿待命,只等着许褚的大军过河之时,来个痛打落水狗。

    一天天过去,埋伏近七天,也不见对岸有任何动静,陌千寻提议去乘船过岸去偷袭曹军大营,先发制人。

    王宝玉没同意,贾诩他太了解了,此人堪称老奸巨猾的典范人物,如果过去偷营,只怕会中了他的圈套。

    其实贾诩就在等着王宝玉前来偷袭,正好可以抢夺战船渡江,只是在王宝玉的谨慎行事下,他的计划到底落了空。

    “太尉,当下之计,只能让合淝的张辽将军调运船只前来。”许褚提议道。

    “路途遥远,久拖与我不利。何况孙权虎视眈眈,只怕会听从王宝玉的安排,沿江堵截,战船难以运达。”贾诩道。

    “西凉、汉中一战,我等皆知王宝玉之能,魏王实不该兴兵啊!”许褚忍不住唠叨曹丕。

    “唉,若是曹公还在,定不会有此损失。”贾诩叹了口气,出了大帐,沿着江边走来走去,苦苦思考渡江的良策。

    提到曹操,许褚又是一阵落泪,虽极力压抑哭声,但口中一阵腥甜,到底还是又吐出一口血来。

    几日后,王宝玉从望远镜里发现,曹军开始有了动静,搬来大量的木材,看似想要搭设浮桥。

    “汉江非比寻常水域,想要搭设浮桥过江,实乃不堪一击也!”陌千寻哈哈一笑。

    “火珠车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王宝玉也笑着点头,等浮桥搭设成功,这边根本不用派战船,只需几炮轰过去,再好的浮桥也会成为一堆碎屑。

    接连多日,对岸的曹兵忙碌不停,浮桥渐渐出现了雏形,足有几十米宽,但是,推进的速度却非常缓慢,目前尚且还没搭设到江中。

    浮桥虽宽广,别说是火珠车,就是一般的火箭也可以将其摧毁,贾诩如果惧怕曹丕狗急跳墙,这脑袋肯定坏了一根筋。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这就是贾诩的奸计。看着是觉得很不对劲,可是,王宝玉又想不出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但照目前这样的速度下去,许褚的大军想要过河,只怕这座浮桥至少还要搭建一个月。

    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搭设一座不堪一击的浮桥,在道理上很说不通。而王宝玉的大军却只是一味干等着,每天除了照例习武,那就是吃喝拉撒,无事可做。

    难道高手之间的较量就单单是浪费宝贵时光,消耗对方的意志吗?王宝玉思索了片刻,果断下令道:“不管了,先撤回襄阳。”

    “如果我军撤回,岂不是让曹军轻易渡江?”陌千寻不解道。

    “不能大意,说不准贾诩在迷惑我们,其实早就开始渡江了。”王宝玉随口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陌千寻一拍脑门,恍然大悟,说道:“宝玉妙算,近日不见江上渔船来往,想必曹军必是用小舟暗渡汉江。”

    王宝玉大军火速离开了南岸,撤回了襄阳,紧闭城门,积极备战。

1010 恩断义绝

    就在大军离开不到三天,许褚等人率领偷渡过来的五万大军,分别从两侧冲杀了过来,从残留的痕迹不难判断,此地停驻过军队,只是他们到底扑了个空。

    贾诩不甘心的又沿着岸边找了半天,哪还有一个士卒的影子,没想到绞尽脑汁想到的计谋落空,懊恼不已,又是一声长叹:“王宝玉好生狡猾,我不及也!”

    “无论如何,我军可以渡过汉江,太尉大功一件。”许褚安慰了一句。

    “也罢,就在襄阳城下,再会一会王宝玉。”贾诩道。

    没有了王宝玉大军的阻碍,利用这些小渔船,来往穿梭,对岸的大军很快就被迁移了过来。许褚率领着十万大军,一路急行来到距离襄阳城五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

    经过一番打探,许褚大军的停驻地点,只是在襄阳城的东侧,并没有四面围城。不言而喻,曹兵跟王宝玉当初的目的一样,只想要襄阳城,并不怕城中的大军逃离。

    “千寻,我们是否要分兵出城,从两侧攻击曹军?”王宝玉问道。

    “不可,当初我方兵力不足,曹仁自然可以采用此计,如今曹军十万,若是出城,必被其蚕食。况且,我方军士都是新降之兵,军心不稳,唯恐有变。”陌千寻道。

    王宝玉点了点头,找来了范金强,让他一定要小心守城,贾诩能够偷渡汉江,其腹中计谋绝非一般谋士可比。

    曹军停驻了三天之后,终于在这天上午,启动了五万大军,来到了襄阳城下,列开了队伍,却就这么站着,并没有马上发动进攻。

    王宝玉看清楚了,这是要等着自己出去说话,于是,他命令打开城门,带着范金强、飞云鼠等人,傲然的出了城,来到两军阵前。

    旌旗闪开,出现了三个熟人的身影,中间那名虎背熊腰,威风凛凛的大将,正是许褚,而在他的左侧,一名六十出头的老者,面沉似水,正是贾诩。

    右侧还有一名年轻人,正在向这边张望,王宝玉一看见此人,心中却百感交集,正是刘琮。

    说起来,王宝玉跟贾诩的关系一般,跟许褚能算作朋友,但是跟刘琮却亲如兄弟,不管怎样,他都不希望刘琮在此战中遭难。

    许褚是个实在人,看见王宝玉好像看到自己的小辈一般,感觉还挺亲切,但是张了张嘴,竟然不知道跟王宝玉说什么好,只是微微拱了拱手,王宝玉也微笑着冲他拱拱手。

    刘琮更不用说,看向王宝玉的眼神充满了亲情,尽在不言中。

    三个人,俩煽情的,贾诩憋忍不住,催马出列,冷声问道:“宝玉,因何夺我襄阳啊?”

    “老贾,你这不是废话嘛!如果前番你们不来攻打彝陵,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儿。”王宝玉不客气的反驳道。

    “夏侯将军出兵攻打彝陵,实因你曾与我主有旧怨,既然落败,你便不该再得寸进尺。”贾诩道。

    一听这话,就能猜到贾诩并不知晓曹丕上次发兵的缘由,曹操的骨灰送到彝陵的事情,大臣中只有钟繇清楚,而曹丕得知消息后,碍于面子,自然不会张扬。

    因此,在贾诩看来,曹丕对王宝玉兴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两个人曾经关系不和。

    “你这是强盗逻辑,任凭曹丕可以打我,难道我就不能防守了吗?襄阳城如今在我的手里,想要拿过去,尽管来吧!”王宝玉鄙夷的说道。

    “我本不愿与你刀兵相见,速速让出襄阳,退回彝陵,老夫可以保证彝陵再无战火。”贾诩道。

    “靠,你保证?襄阳城又不是你家的,你想要就要啊!咋地啊,老曹没了,你抱对了大腿,说话这么狂?记得你以前只会在老曹面前扮王八啊!”王宝玉忍不住爆了粗口。

    “兄长,王巴不就是你吗?”飞云鼠一下子没转过弯来,低声提醒道。

    “嘴巴那么臭,就不要讲话了!”王宝玉恼羞的回头瞪了飞云鼠一眼,心里埋怨自己老爹,王连啊王连,汉字那么多,干嘛非给自己儿子取个这么有歧义的名字!

    贾诩涨红了老脸,气得直哆嗦。令人想不到的是,刘琮奔上前来,脸色突然就变了:“王宝玉,我并不认同你此话。襄阳乃是我父之地,如今我来了,总该让出!”

    “琮儿,怎能如此跟我说话?”王宝玉很不高兴。

    “自从蛮夷离开,你我就各为其主,再无交情,一刀两断!”刘琮梗着脖子道。

    “一刀两断!”王宝玉心头一酸,眼眶有些潮湿,喃喃道:“琮儿,你我打小便在一起玩,交情岂能说断就断?”

    “没错!昔日你苦闷我忧愁,你开怀我先笑,胜过一母同胞。然时过境迁,你野心勃勃,妄图移天易日,岂能任由你肆意妄为!”

    刘琮这番话伤透了王宝玉的心,自己在三国时期的血亲弟弟王山都比不上对刘琮的感情,这孩子竟然为了曹丕出口伤人!

    好,既然如此,王宝玉含泪决然说道:“算我错看了你,今日起你我恩断义绝!”

    “襄阳城乃是我之故居,当年奉献给曹公,就属曹公之地。你不知深浅,妄图霸占,天理难容。王宝玉,速交还襄阳!”刘琮瞪着眼睛,一边说着一边催马上前。

    “琮儿,刀枪无眼,别逼我动手!”王宝玉愤愤的手指刘琮说道,但刘琮眼中冒火,就是不肯停下前进的步伐。

    飞云鼠立刻进入一级戒备,握紧手中的逍遥鞭,只要这个文弱书生靠近,定要勒断他的小细脖子!

    “刘琮,退下!不必跟此人理论!”贾诩急忙招呼道。

    “不!我就要问个清楚!”刘琮回头说了一句,忽然冲着王宝玉眨了眨眼睛,用口型喊出了两个字,兄长!

    王宝玉正在气头上,一看见刘琮的这个表情,忽然就明白了,他立刻催马上前几步,用屠龙刀指着刘琮,高声道:“刘琮,你这个无用的懦夫,今天你要是能说得过我,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我可以考虑把襄阳让出来!”

1011 智归襄阳

    贾诩没再言语,心中有丝窃喜,如果王宝玉真能让出襄阳,省去一场战事,倒也可以回兵北上,来日再图彝陵,一切从长计议。

    许褚也觉得带着刘琮前来那是带对了,不费一兵一卒,摧垮王宝玉的意志,继而收回襄阳,大善也!

    刘琮距离王宝玉越来越近,口中不断说道:“我父你本该叫做姨父,当年我母子几次搭救你,你我还以兄弟相称,就凭这份情,你也该让出襄阳!”

    王宝玉没言语,就冲着范金强使了个眼色,让他进入备战状态。突然,刘琮猛然一拍马屁股,胯下骏马冲着王宝玉狂奔而来。

    “兄长!琮儿来投你了!”

    刘琮大喊一声,顷刻之间,泪流满面。任谁都能听懂这句话的意思,贾诩终于回过神来,急忙喊道:“不好!快去拦住刘琮!”

    “给我拼死护住琮儿!”

    王宝玉高声下令,一道光影闪过,范金强已经策马而出。对面的许褚已经举起了大刀,刘琮身后也是万箭齐发,王宝玉心急如焚。

    时逢危机关头,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飞云鼠策马向前,抖手一挥,逍遥鞭紧紧缠绕在刘琮身上,将他猛拉过来,而下一刻,刘琮身下骏马已然死在乱箭之中。

    与此同时,曹军鼓声隆隆,叫喊着冲了上来。

    “许褚将军,待我与你一战!”范金强立刻迎了上去。

    此时,刘琮已经来到了王宝玉的阵中,没有一丝迟疑,王宝玉一边命令抵抗,一边带着刘琮,返回了襄阳城中。

    范金强已经跟许褚开始交手,许褚的大刀上下翻飞,攻势异常凌厉,范金强傲然不惧,铁棒舞成一面面盾牌,几次挡住了许褚的强攻。

    如果说许褚之前还念着些旧情的话,刘琮的临阵投靠王宝玉便深深激发了他作为武将的怒气,大刀下下都是致命招数,向着范金强全身袭击而来。

    “鸣锣收兵!”陌千寻下令道。

    锣声响起,刚与曹兵短兵相接的王宝玉大军,立刻开始撤退。范金强奋力挥动铁棒,一团乌光笼罩过去,就在许褚回刀阻挡之时,他一拨追风马,也跟着撤了下来。

    王宝玉的大军回到了城门,吊桥高悬,城门紧闭,数不清的枪弩手立刻出现在城墙上,铺天盖地的箭矢冲着曹军射了过去。

    贾诩简直要气疯了,一再催促士兵向前冲锋,但枪弩的威力不是他可以想象的,随着一排排士兵惨呼着倒下,曹军根本连吊桥周围都靠不过去。

    几次攻击都被挡了回来,损失至少也有三千之多,贾诩只能命令暂时收兵。

    随后,贾诩思量了半晌,却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士兵,人人头上拿着盾牌,再度冲上前来。

    贾诩的攻击目的很明确,他清楚襄阳城的高耸和坚固,想要从城墙上攀登上去,根本不可能,只要王宝玉一万兵力便可以轻松抵挡。

    所以,还是要重点攻击城门。

    曹兵们一个靠着一个,从上方望去,宛如一片盾牌的海洋。这种情况下,枪弩派不上用场,只能白白消耗箭矢。

    “这老小子,倒是和咱们当初想到一块去了。”王宝玉嘲讽道。

    “呵呵,只怕贾诩想破头颅,也不知襄阳已今非昔比!”陌千寻轻松说道。

    正好是中午时分,日头高照,王宝玉下令,把夸父镜取了出来。士兵们调整了角度,对准阳光的方向,一个个巨大的光点,向着那些盾牌射了过去。

    几乎就在瞬间,牛革打造的盾牌就燃烧了起来,金属打造的盾牌更是烫手,士兵们根本拿不住,纷纷扔了盾牌。

    可是,失去了盾牌的保护,这些血肉之躯哪经得住夸父镜的炙烤,顷刻间身上就燃起了大火,掉头便往回跑。

    光点却一刻不停的追逐着他们,一片哭爹喊娘的声音,一个个火人在狂乱的奔跑,不时掉落在地上依然还在燃烧的肢体,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天火!是天火!”不知道是谁惊恐的嚷嚷了一句,备战的大军也开始出现骚动,人人自危。

    贾诩惊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