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法正站了出来,拱手道:“主公,臣保举一人,可识得盘中之谜。”

    “孝直,速速讲来。”刘备道。

    “城中有一奇人,姓谯名周字允南,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尤其精通上古文字,他若在此,一切皆可迎刃而解。”法正口气肯定。

    “速将此人请来。”刘备兴奋的点头道。

    谯周这名字有点耳熟,听起来好像有些本事,正在狐疑之际,陌千寻在下方使了个眼色,王宝玉走了过去,陌千寻附耳道:“我听琪英讲起过,正是此人识得张鲁那方玉印,张鲁才胆敢自称汉宁王。”

    经过陌千寻的提醒,王宝玉倒是想起来,好像听说过这件趣闻,但是在他看来,无论张鲁是否称王,早已被列为曹操的讨伐对象中。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谯周来到了官邸,王宝玉倒是很惊讶,此人从骨骼神态看起来,年纪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却长得非常老成,脸上不少褶皱。看起来,此人也跟管辂差不多,是一名少年天才。

    谯周很傲气,微微拱了拱手,算是见过刘备了,刘备很有涵养的没急眼,笑呵呵的说道:“谯先生,孤得到一方玉印,其上文字晦涩不明,还请先生指教。”

    谯周接过这方玉印,仔细端详了半天,说道:“此乃仓颉所造之字,其上内容,周不敢言。”

    “满座皆忠义之士,但讲无妨。”刘备道。

    “其上四字是,汉巴王印。”谯周说道。

    满座一片哗然,众人面面相觑之后,便把目光齐齐看向了王宝玉,王巴,巴公,巴王,怎能不让人浮想翩翩呢?

    刘备面露不悦之色,心中揣测,难道说上天暗示王宝玉要称王?很有这个可能,巴公距离巴王,也只有一个品阶而已。

    自己这个小弟本事了得,刘备十分清楚,也并非完全没有考虑到他称王的可能。但是细细再琢磨一下,刘备惊出一身冷汗,西川之地也称巴蜀,莫非这个小弟早晚会夺了自己地盘?

    刘备眼中现出了寒意,一言不发的瞪着王宝玉,脸色铁青。

    靠,这绝对是个奸计,王宝玉稳了稳神,冷着脸道:“谯周,将东西拿来让我再仔细瞧瞧。”

    谯周将玉印递了过来,口中坚持道:“以我对上古文字研究,该不会有错。”

    “该不会?那是有错还是没错?”王宝玉冷声问道。

    “没错!”谯周挺直胸脯大声说道。

    王宝玉冷笑一声,环顾四周,确实看到了闪躲和心虚的目光,但这都不能作为证据,还得从这方玉上着手。

    王宝玉仔细瞧着,似乎看得十分仔细,正面看完看反面,然后是前前后后不停摆弄。其实王宝玉什么都没看懂,无非是拖延些时间想想对策。

    第二个字好像囫囵着看,确实像个巴字,但是王宝玉坚信,不管王连当初给自己取个什么名字,这方印上就会是那个字。

    但王宝玉是何等脑瓜,不急不缓的指着玉印说道:“谯先生,你看对了三个字,但有一个字却看错了,这不是汉巴王印,从凌乱的比划看,应该是汉中王印。”

    谯周一愣,随即固执的说道:“便是汉巴王印。”

    “作为一名术士,信口开河可不行,这分明就是汉中王印。瞧瞧,这个字的比划分明已经出头了,根本就不是巴字。”王宝玉道。

    “以贾邺所学,古人并无巴字,我亦看着像是中字。”贾治纲难得说了句话。

    贾治纲可是文冠天下的大学士,刘备开始对谯周的话表示怀疑,诸葛亮终于忍不住说道:“主公,无论其上是何文字,以臣之见,此物不吉,当即刻废去,免生祸患。”

    “就依军师之言,将其毁损,此事不可外传。”刘备思忖了一下,不舍的点头道。

    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这方可能很有价值的玉印就被砸了稀巴烂,刘备有些不悦的转身离开,众人也纷纷退场。

    回到府宅后,陌千寻急忙说道:“宝玉,以我观之,此印必是法正、谯周等人事先预谋。”

905 终得脱身

    “玩大了吧,人家不光想撵咱们走,还有加害的意图。”王宝玉道。

    “明日我便陪你去见刘备,即刻离开成都,回返彝陵。”陌千寻也感觉事态不妙,立刻说道。

    王宝玉点点头,寻思着要让刘备开口同意,还得想个像样点的借口。晚上,诸葛亮也派人传来了口信,让王宝玉赶紧离开成都,以防再生变故。

    第二天一早,王宝玉便带着陌千寻一道,去找刘备。刘备还在心疼那方玉印,回头想想,那个字还真的像是中,那就不应在王宝玉身上,说不定就是上苍对自己的暗示。退一万步讲,即便那字念巴,也不见得和王宝玉有关系。

    哎,若是以此论,亵渎上苍旨意,砸毁玉印,会不会招来无妄之灾呢?所以等王宝玉到来的时候,刘备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大哥,想必还是为了那方玉闹心吧?”王宝玉笑问道。

    “嗯,总觉得暴殄天物,实在不安。”刘备没有否认,还重重叹了口气。

    “大哥,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你我兄弟,何话不能讲。”

    “那方印就是汉中王印,其中的寓意是,大哥将会拿下汉中,成为汉中王。”王宝玉道。

    “此言不妥,天下谁人敢称王。”刘备摆手道。

    “唉,大哥你太实在了,曹操不是称魏王了嘛!还选择邺城作为王都。”王宝玉道,暗想,我还是汉兴王呢,说出来就得气死你!

    “可那曹操有皇上的圣旨,名正言顺。”

    “狗屁圣旨,这件事儿我一清二楚,还不是曹操胁迫的?大哥,圣上封了曹操之后,便有了再封王之心,目的是为了钳制曹操,不让他一方做大。圣上还说,当今天下,刘氏一族中,唯有你可以依靠,所以大哥封王也是早晚的事儿。”王宝玉道。

    “唉,此事暂莫再提。”刘备道,“宝玉,我却有取汉中之意,还请贤弟相助。”

    “这事儿我帮不了,曹操因为我逃走非常恼羞,如果我掺和了这件事儿,他必定倾尽所有兵力来犯,届时反而对大哥不利。再说了,曹营那些大将我大半都认识,大哥是了解我的,说不定我心一软,万一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那就更对不起大哥了。”王宝玉找了个借口,婉言推拒道。

    刘备琢磨了一下,好像王宝玉说得也对,不禁遗憾道:“此次让贤弟入川,正为此事,却未料贤弟也有难处啊!”

    “不过其他事情,只要是弟弟能帮得上忙的,只要一句话。”王宝玉终于引出了正题,说道:“大哥,我这次来,想要告辞大哥回彝陵,那边根本脱不开身。”

    刘备头也没抬,看似客套的说道:“你我兄弟多年未见,难得重逢,暂住些时日无妨。”

    王宝玉给陌千寻使了个眼色,陌千寻立刻开口道:“皇叔,宝玉已离开彝陵多日,如今必须要回返,否则,荆州将会大乱。”

    刘备一听这个就有点不高兴,听陌千寻这口气分明就是王宝玉的死党,还说什么帮点小忙!冷声质问道:“我二弟文武皆备,盖世英雄,荆州固若金汤,因何大乱啊?”

    “孙权早便觊觎荆州,而彝陵为南郡侧翼,若宝玉不在,彝陵难保。”陌千寻道。

    “陌先生怕是有些危言耸听吧?”刘备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彝陵多年安然无恙,秩序井然,因何单单我四弟离开,就生出了变数呢?”

    “前番彝陵安定,只因郡主孙尚香在此,孙权多有忌惮。今日却大为不同,宝玉要娶关婷为妻,孙尚香空等一场,只怕孙权因此心怀怨恨。”陌千寻道。

    “哦,四弟要娶关婷将军?”刘备惊讶的问道,这件事儿他多少有些耳闻,却故作诧异。心中想的却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为了一个孙尚香跟他翻脸,打从那以后,兄弟俩就是貌合神离,再不似之前亲近。

    王宝玉看了一眼陌千寻,见他不断的使眼色,便点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临行之时,关将军曾交代过,无论如何也要宝玉回去跟关婷将军即刻成亲。”陌千寻补充道。

    刘备脑瓜一转,见招拆招的笑道:“确是天大的好事,可将关婷唤来成都,兄长亲自为你主持大婚!”

    “不好吧?”王宝玉咧嘴道。

    “为何不可?”刘备笑眯眯的反问道。

    “如若这般,江夏空虚,云长将军也将来成都,南郡无人,只怕孙权即刻起兵长驱直入,荆州当真危矣,还请三思。”陌千寻道:“而且宝玉生身父母尚在人世,皇叔虽为王室贵胄,主持大婚似有不妥。”

    刘备觉得陌千寻说得在理,犹豫再三,终于答应道:“既然如此,大哥便不再强留四弟,速速回去与关婷成亲,为荆州大计,不妨将那孙尚香也一并娶了。”

    “嘿嘿,就怕二哥不同意啊!”王宝玉笑道。

    “无妨,待我修书一封与他。”刘备说着,拿起笔来,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交给了王宝玉。

    王宝玉连忙收起信,决定趁着刘备没想明白的时候,即刻起程。

    简单收拾了一番,王宝玉带人火速离开成都,刘备带领众人送了一程,依依惜别的话说得非常煽情。

    法正等人看见王宝玉终于走了,长长松了一口气,暗自进言说刘备此举英明,巴公返回,更能保荆州万无一失。

    “千寻,这就是你的计策?”王宝玉问道。

    “嘿嘿,虽不周全,但终究还是脱身了。”陌千寻嘿嘿笑道。

    “下一步该怎么办?”王宝玉问道。

    “自然是越快回返彝陵越好,以防刘备那厮后悔翻脸。”陌千寻道。

    王宝玉点了点头,吩咐士兵们夜以继日,加速行军,一路向东,几天之后,终于来到了德阳。

    德阳太守费观前来迎接,王宝玉并没停留,反而向他买了五百匹战马,让士兵们全部都骑上马,继续加快速度向东而去。

    就在王宝玉等人离开成都后,刘备越想越觉得不对味,好容易将王宝玉弄来了成都,怎么就轻易的让他走了呢?

906 不可放行

    “主公,臣有要事禀告!”李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刘备不解的问道。

    “据邺城信探回报,王宝玉已在昨岁被圣上封为汉兴王!”

    刘备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道:“此言当真?”

    “如今满朝文武皆知,岂能有假?”

    “既然封王,所封为何地?”刘备问道,他最担心的还是将西川封给了王宝玉。

    “彝陵郡与东北蛮夷之地。”

    彝陵和东北?刘备此时大脑有些混乱,连忙下令道:“速速召集众人商议。”

    文物群臣很快就到齐了,当刘备说了此事之后,满座皆惊,悄无生息,王宝玉居然被封了王,此事绝对非同小可。

    “主公,臣斗胆进言,王宝玉必须剿灭。”法正道。

    “孝直,难道你让主公不念兄弟之情,行不义之举乎?”诸葛亮恼了,开口反驳道。

    “其人隐瞒汉兴王一事不言,实乃居心叵测。”法正争辩道。

    “弄一方印,哄骗主公,汝又为何意?”诸葛亮斥责道。

    “孔明军师此言何意?”

    “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诸葛亮冷声道。

    法正脸色惨变,吓得一哆嗦,立刻闭起了嘴巴。刘备的脑子很乱,根本没听进去两个人的争辩,他不耐烦的摆手道:“莫要吵嚷,孔明军师,依你看来,如何处理宝玉一事?”

    “臣以为,无论此事真伪,都应安抚宝玉,莫寒了兄弟之情。”诸葛亮道。

    “然此事,宝玉连我都隐瞒多时,实是寒心。”

    “主公言重了,一则宝玉乃性情淡泊之人,二则宝玉正是视主公为结拜兄长,不提封王一事,以免兄弟之间有所隔阂。”

    “军师之言有避重就轻之嫌,我等所议重点无在乎王宝玉是否隐瞒,而是以王宝玉如何能被封为汉兴王!想那曹操何等奸猾之人,怎可轻易封公封王?王宝玉久居曹营,必然与那曹操关系匪浅,藕断丝连。如今王宝玉霸占彝陵多时,主公几次想要讨回,都是百般搪塞,实在可疑!”黄权出列道。

    “何来霸占一说?”诸葛亮提高了嗓门十分不悦的说道:“先前宝玉便被封为彝陵太守,如今封王,封地便有彝陵。”

    “军师多言王宝玉看淡名利,既是如此,为何不来成都定居?”黄权毫不示弱。

    诸葛亮愠怒,但没有吱声,总不能公然说王宝玉要是来了成都,就等于被刘备软禁或者被其杀掉!

    “宝玉必无此意,若非当日宝玉规劝张松来投,怎能取得西川?宝玉虽身在曹营,但无时无刻不为主公考虑。如今更是舍弃许都繁华,撇弃曹操回到彝陵立锥之地。老臣愿以性命担保,宝玉绝无恶意。”老黄忠倒是实在,帮着王宝玉说了句话。

    场面有些冷,这个王宝玉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跟着曹操还不跟他一条心,背着曹操回来也不投奔刘备,若是想自立山头称王称霸,为何又等了这么多年,费了如此多周折?

    李严开口打破了沉寂,说道:“臣以为无论如何,还是将王宝玉请来成都更为稳妥。成都地阔,总强过彝陵。”

    “王宝玉若是定居成都,无异于引……”法正还是主张斩草除根,杀掉王宝玉。只是这个狼字还没有说出口,抬头看见诸葛亮冷冽的目光,只得又闭上了嘴巴。

    “也好,速速追上宝玉,将他请回来。”刘备还是觉得法正、黄权、李严说得对,果断下令道。

    然而,刘备的话说完后,下面居然一片安静,大家要么低着头,要么看向一旁,并没有人主动请命去追王宝玉。刘备大为恼火,最后只能吩咐道:“魏延将军,你速速带领一万兵马,追上宝玉。”

    魏延领命,立刻率军出发,前去追赶王宝玉,与此同时,刘备派出了大量信使,晓谕沿途州郡,凡遇到王宝玉等人,一律拦住,不可放行。

    王宝玉一行人马不停蹄,一周之后,来到了临江郡,刘封已经被调离,如今驻守临江郡正是刘备的大舅哥吴懿。

    吴懿刚刚收到阻截王宝玉的消息,他立刻整肃兵马,准备阻拦,大批的兵马都被刘封带走了,如今的临江郡只剩下了五千兵马。

    王宝玉率领众人刚刚来到临江城下,却见城门大开,吴懿率领兵马冲了出来。

    “宝玉,事情必有变故。”陌千寻见形势不对,立刻警惕的说道。

    王宝玉也觉得事情不对头,但是,现在想要绕路逃走,肯定是来不及了,于是,他不动不摇的高声问道:“来将何人!”

    “末将吴懿!”

    “此乃刘备新娶吴夫人的兄长。”陌千寻道。

    “吴将军,搞出这么大的阵势,你想干什么啊?”王宝玉道。

    “主公有令,请汉兴王即刻回返成都。”吴懿高声道。

    一听到汉兴王这三个字,王宝玉顿时明白了,这个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他稳了稳神,说道:“我要回彝陵有要事,改日再去拜见兄长,你自可依此回复。”

    “还请速回成都,莫让末将为难。”吴懿不依不饶的说道。

    “哼,我要是不答应呢!”王宝玉见软的不行,一声冷哼道。

    “那就休怪末将无情了。”

    王宝玉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这临江郡真是有个性,来的时候没人招待,回去的时候大军拦路。一咬牙,回头对范金强说道:“大哥,给他点颜色瞧瞧,点到为止,注意别伤着他。”

    范金强手持铁棒策马而出,高声喊道:“速速放行,否则,今日就取你性命。”

    “休得口出狂言。”吴懿说着,手握大刀就冲上前来,冲着范金强迎头就是一刀。

    范金强手中铁棒一记横扫,就把吴懿的大刀挡开,刀棒接触的刹那,吴懿只觉得手臂一麻,大刀差点脱手而出。

    一出手就知道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吴懿稍稍犹豫,一咬牙,再次挥起手中大刀,寒光闪过,直奔范金强的左肩砍了过来。

    范金强一声冷笑,根本就不躲闪,铁棒骤然化作十几条乌光,从不同角度向着吴懿扑了过去,速度奇快无比。

907 前后夹击

    吴懿大惊失色,连忙回刀来挡,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密集响声过后,吴懿被晃得眼花缭乱,等视线终于清晰的时候,却诧异的发现,手里空空如也,手中的大刀却不知何时已经被铁棒扫飞了出去,而范金强铁棒的棒头就停在了距离他鼻尖不足十公分的地方。

    “要,要杀要刮,悉,悉……”

    吴懿由于太过紧张,舌头不由自主的打卷,说话都有些结巴,窘的恨不能扇自己两巴掌,真丢人啊!

    范金强见状冷笑一声,从容的收回铁棒,不屑道:“如此不堪一击,分明自取其辱。”

    吴懿擦了擦脑门的汗珠子,立刻宣布退兵,大军汹涌返回了临江城,城门立刻紧闭,免战牌高悬。

    就算是吴懿打开城门也不能从这里经过,因为带来的士兵太少,陌千寻眉头紧锁,建议道:“我等兵力不足,无法攻城,江边战船一定被其控制,还是绕路离开为妥。”

    “从哪个方向走呢?”王宝玉问道。

    “由此向东北,过荆山,到长坂坡,再回彝陵。”陌千寻道。

    “那可是襄阳的地盘,如果遇到夏侯惇,岂不是更麻烦?”王宝玉道。

    “后方必有刘备追兵,到时再思良策。”陌千寻道。

    王宝玉在曹营确实结交了一些大将,但夏侯惇却不在其中,如果和他发生正面冲突的话,可是没有什么情分可讲的。

    然而此时,王宝玉被封为汉兴王的消息已经散播开来,刘备一定会有所行动,目前看来,不能有一刻停顿,否则后患无穷。

    于是,王宝玉率领兵马,即刻向着东北方向挺进。吴懿被范金强吓破了胆,在城楼上眼睁睁看着王宝玉等人绕城离开,硬是没敢追赶。

    两日后,魏延率军来到了临江郡,听闻王宝玉已经向着东北方向而去,心里老大不痛快,觉得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