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严颜但求一死,绝不投降。”严颜全无惧意,昂首挺胸道。
张飞刷的一下拔出了腰刀,几道寒光闪过,严颜身上的绳子尽皆被砍断,就在严颜发愣的时候,张飞一把将严颜推到上座坐下,纳头拱手道:“老将军果然英雄,张飞久仰将军威名,言语冒犯之处,勿要见责。”
严颜顿时愣住了,没想到看似粗鲁的张飞,不但会书法绘画,还如此的谦卑。严颜一下子转不过弯来,还是起身,却又被张飞按下。
如此起坐几次,严颜本就年迈,又加上好几天水米不进,累得呼呼直喘,整不过你啊!张飞还是又拜,严颜满脸苦笑:“张将军,何故大礼。严颜败军之将,实在无颜苟活于世。”
“老将军,刘璋暗弱,我大哥不取,也势必落入他人之手,想必大哥念在同宗之情,还能让刘璋得以安生。老将军深谙大义,定能懂我心意,若老将军执意想要归于成都,我定不阻拦。”张飞依旧拱手,真诚的说道。
武将虽然并不畏死,却怕人尊敬,更何况眼前是名闻天下的张翼德。严颜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越想越觉得张飞说得有道理,刘璋确实是扶不起来的人物。
严颜落下几滴老泪,从上座下来,搀扶着张飞,躬身拱手道:“严颜老矣,愿为张将军效犬马之劳!”
“老将军能够归降,实乃张飞之福也。飞已多日不饮酒,今日愿与老将军一醉方休!”张飞激动的说道。
725 贵不可言
随后,张飞吩咐置办酒宴,跟严颜一道开怀畅饮。一个豪爽热情,一个人逢知己,两个人十分投脾气,很快就成为了生死挚友。
张飞义释严颜的举动,十分高明。严颜感激张飞,随后自愿作为前部,一路向西挺近,附近的城池都归他管,严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众人皆望风归顺,一场仗都没打。
随后跟随而来的诸葛亮,听到了这个消息,盛赞张飞有勇有谋,心胸宽大,可当大任。而刘备听到了张飞到来的消息,更是欣喜万分,激动的几天睡不着觉。
前去涪城,不可避免要经过梓潼县,严颜犹豫道:“梓潼王连,素有高义,又兼主公密友,其必不肯降。”
张飞摆手道:“军师曾经有令,万不可难为王连,况且其是我四弟之父。”
“将军所言,可是巴公王宝玉?”严颜惊讶的问道。
“正是。军师说过,若非我四弟身在曹营,只怕南部难有片刻太平。”张飞道。
“唉,相比巴公,老夫真不值一提,其不过二十出头,已然战功卓著,晋升巴公之位,只怕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严颜感叹道。
“嘿嘿,管他什么公,什么功绩,见了俺老张也得叫声三哥!”
张飞得意的指着自己的鼻子,严颜忍俊不禁,问道:“巴公志高意满,大展宏图,可还有与你相见之日?”
“那是你不了解我那好兄弟,为人义气,岂能不再相见?”张飞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军师已经算定,四弟终会归来,到时定然与老将军一见。”
严颜呵呵直笑,王宝玉能不能回来是另外一回事儿,但却看出张飞与他感情深厚,更何况刘备还是王宝玉的结拜大哥。由此可见,刘备果然是人中龙凤,天神有助,他日必成大器。
张飞同样没有攻打梓潼县,但是,他却做了一件暖人心的事儿,把随军所带的粮草辎重,也包括酒肉等物,尽皆派人送到梓潼县的城门之下。随后率领大军,绕城而过,前去涪城会见大哥。
梓潼县四面被围,王连早就担心粮草的问题,现在可好,敌军居然主动送来了粮草,这让他无比惊喜。
王连当然也知道儿子与刘关张结拜的事情,想必这次又是沾了儿子王宝玉的光。王连心情十分复杂,当初一念之差抛弃他,未尽一天为人父的责任,而今日最困难的时候,恰恰是得到了儿子的帮助,心中十分后悔。
几日之后,诸葛亮等人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梓潼县城之下,他吩咐扎下营寨,随后,亲自来到了城门口。
“一夫先生,但请打开城门,容孔明见面一叙!”诸葛亮高声喊道。
闻听又有大军前来,王连已经来到城墙之上,但见下方一人,稳坐于四轮车上,一袭白衣,羽扇纶巾,一幅超然之态,赫然就是诸葛亮。
“孔明先生可是来当说客乎?”王连高声喊道。
“先生勿要多疑,我与宝玉相交甚笃,只为宝玉而来。”诸葛亮道。
王连思想斗争很是激烈,但考虑到诸葛亮是黄家的女婿,儿子王宝玉深受黄家大恩,作为他的父亲,岂可拒之不见?
王连终于吩咐打开了城门,诸葛亮被两名士兵推着,摇着扇子,大模大样的进入了梓潼县城。
王连亲自迎了过来,诸葛亮一看见他,便暗叹好相貌,论起帅气,远在王宝玉之上。毕竟是亲父子俩,跟王宝玉是有几分神似,王连个头足有一米八,目不斜视、脚步沉稳,温文尔雅,这可是吊儿郎当的王宝玉先生所不能比拟的。
“一夫先生,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为荣幸!”诸葛亮客气的起身施礼道。
“唉,落败之臣,难受大礼。”王连讪讪的叹气,尽管目前梓潼还在自己手里,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是大家看在儿子的面子上,不想攻占而已。
“可否进府一叙?”
“这是自然,若无好友承彦相帮,只怕宝玉早已不在。”王连点头道,当年,黄承彦可是他的至交之友!
二人随即来到梓潼官邸,王连吩咐备下酒宴,基本上都是张飞送来的东西。二人分宾主落座,互敬几杯后,王连终于忍不住问道:“孔明先生,宝玉可好?”
“甚好。”诸葛亮轻描淡写。
“亏得承彦好生抚养,后又有孔明先生夫妇二人悉心教导,我儿才能安然成长。”王连客气的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淡淡道:“先生有所不知,宝玉已升任巴公,鹓动鸾飞,贵不可言。”
梓潼县被困已久,王连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王宝玉后来发生的事情,一听诸葛亮这么说,他无比愕然:“宝玉竟有如此际遇?”
诸葛亮抬眼看了王连一眼,又说道:“已证实宝玉是万年公主的血脉。”
万年公主?王连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嘴角抖动几下,接着便潸然泪下,痛哭失声!
“先生,可否告知孔明,当日因何抛弃宝玉?”诸葛亮问道,对于这件事儿,黄承彦从来不提,即便妻子黄月英也所知甚少。
“非是我铁石心肠,我,我实在是有苦衷啊!”王连擦着眼泪,终于断断续续的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一切!
儿子如此荣光,做父亲的怎能不激动?更让王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曾经相伴身边自称叫刘玲的妻子,竟然是堂堂的万年公主,当今圣上的亲姐姐。
想当年,王连身在南阳,恰好遇到了逃亡而来的万年公主。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王连喜她言谈不俗,举止优雅,心下便有了几分好感。
而万年公主看王连气宇轩昂,一表人才,也是芳心暗许。一来二去,两人结为夫妇,琴瑟和鸣,恩爱无比,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刘玲很快有了身孕,在欣喜的期盼中,儿子王宝玉哇哇坠地,却一身毛病,遍寻名医不可治。而在最困难的时候,贵为皇族的刘璋帮助了他,遂成为兄弟之情。
726 密信劝降
再后来,刘璋突然患病,几乎要死。王连五内俱焚,四处求医,遇到了四处骗钱的乌有道长,乌有道长为他开了一个药方,居然真的治好了刘璋的病。
王连佩服乌有道长的本事,自然又问起儿子的病情。乌有道长装模作样的给小王宝玉把脉,但这家伙就是不肯配合,啼哭不止不说,还用小手揪了他的胡子。
乌有道长心生厌烦,恶向胆边生,谎称此子不可留,是个超级灾星,留在身边全家遭灾。王连一听这个就哭了,说好歹是亲骨肉,哪怕搭上性命也心甘。
乌有道长瘪瘪嘴,刚想作罢,但是一个不提防,小王宝玉又挠了乌有道长一下。虽说是不怎么疼,但乌有道长看见这小孩就烦,添油加醋的又说道,刘璋的性命是王连你碰到我才好的,你才是刘璋的救命恩人,和他相辅相成。
以此类推,你的儿子也差不多是刘璋的儿子了,留着这个小灾星,不光是你们全家,连累的刘璋病情也会反复发作,不如弃之荒野,由着其自生自灭。
王连前番便从名医张仲景那里得知儿子体弱必死,勉强活着,也长不到十八岁。经过了一番激烈痛苦的思想斗争,综合全家以及刘璋的性命健康,他终于还是狠心将王宝玉托付给了好友黄承彦,不想亲眼看着儿子死。
妻子刘玲见不到儿子,自然和王连大吵大闹,苦寻几日未果,天天以泪洗面。王连好言相劝,竟不知妻子性情如此刚烈,一日清晨醒来,再也没有找到她的身影,便知妻子永远的离开了他。
王连又是孑然一身,后来便随着刘璋去往了西川,只当这是一场梦,从未发生过。
十八年过去了,王连也探听到了王宝玉还活着的消息,心情激动而复杂。可是,他又犯了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去见这个儿子,当年抛弃就是大错,还有一点,若是王宝玉问起母亲在哪里,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听完了王连的讲述,诸葛亮的眼圈也湿润了,虽然他已经得知,这个王宝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笨头笨脑的王宝玉,但也为那个王宝玉感慨上天不公。
亲情无法阻断,即便只是一具躯壳,也流淌着同样的血液,诸葛亮想了想,拱手道:“一夫先生,莫要伤悲,宝玉虽性格执拗,但重情重义,一定会想开的。”
“哎,若是宝玉惦记我,怎会从未有过书信?”王连难过的摇摇头。
“莫要心急,宝玉跟家妻月英情如亲生姐弟,若得月英相劝,他定然能前来相认。”诸葛亮想了想说道。
“一夫叩谢孔明先生大恩!”王连激动的就要屈膝下拜。
“万万不可如此!”诸葛亮连忙上前搀扶起他,说道:“宝玉莫大造化,他与主公刘备乃是结义兄弟,又跟江东孙权有联姻之情,听闻他曹操跟他也是莫逆之交,同车共榻。只怕这天下,无人能与其相比。”
听到了刘备的名字,王连立刻敏感了,整理衣服坐好后,稍显不悦的问道:“孔明先生,你此来只怕还想劝王连投降吧!”
“绝无此意,若是想为难先生,只怕早便兵临城下,梓潼只怕已然失守。”诸葛亮摆手道。
“并非我冥顽不化,我与刘璋亲如兄弟,怎能弃主投敌,遗落千古骂名?”王连道。
“我主兴兵,一向与百姓秋毫无犯,恕我直言,刘璋暗弱,根本守不住西川,我主取之,其尚可颐养天年,若被他人夺去,只恐凶多吉少。”诸葛亮道。
这种话根本不用诸葛亮说,王连心里也一清二楚,一个张鲁都能将刘璋吓成这幅样子,更何况曹操、刘备和孙权这般枭雄,只要人家想夺西川,那就一定守不住。
“即便如此,我主刘璋在位一日,我便绝不会投降,宁愿战死。”王连坚持道。
“有宝玉在,无人敢犯梓潼,先生尽可放心。”诸葛亮郑重道,想了想又说:“先生,孔明有一事儿相求,还望先生念在苍生的份上,帮助一二。”
“但请讲来!”
“若有一日,我大军兵临成都,还请先生书信一封,劝得刘璋开城。如此,便拯救一方百姓,功德无量。”诸葛亮道。
“你让我劝我主投降?”王连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惊愕道。
“若全境皆为我所得,一个成都怎能守住?先生,即便你不顾念岳父抚养宝玉之情,念在保全刘璋的份上,也当效力。”诸葛亮道。
王连一声长叹,黯然半晌之后,终于还是拿起了笔墨,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诸葛亮,声明若是未到成都,切不可取出。
随后,王连又跟诸葛亮打听了关于儿子王宝玉的一些事情,诸葛亮知无不言,其中不乏王宝玉的糗事。王连听得津津有味,不时露出笑容,心情相当不错。后来听说诸葛亮的媳妇留在彝陵,宁等着弟弟回来也不跟老公住在一起,更是坚定黄月英一定能劝得王宝玉认了自己这个父亲。
一直喝到很晚,诸葛亮才拿着这封信告别了王连,回到了大营之中,有了这份保障,他相信取下成都,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第二天一早,诸葛亮带领大军,再次绕过梓潼县城,前往涪城去见刘备,他并没有急着进城,而是去往涪城东部的小山上,郑重祭奠了庞统。
诸葛亮曾经送来了书信,但庞统还是死在了落凤坡,他也怀疑刘备将庞统置于险地的用心。
只是,刘备三顾茅庐将他请出来,情深意重,既然选择了这个人,那就要忠心不二,死而后已,即便有日如同庞统一般,黯然陨落。
想起跟庞统的种种过往,诸葛亮泪湿衣袖,他足足在庞统墓碑前坐了半日,这才率军来到了涪城,张飞和赵云都已经赶到,刘备亲自率领众人迎了出来。
“孔明军师,备终于把你盼来了!”刘备奔向前来,带着哭腔道。
“未能及时赶来,为主公分忧,孔明之过也!”诸葛亮拱手道。
“万万不要如此讲话,备失了庞统军师,心如刀割,日夜盼望军师前来,为庞统报仇。”刘备抹着眼泪道。
727 全城搜捕
“庞士元一生磊落,得主公这番厚意,想必九泉之下也可安心。”诸葛亮言不由衷的说道。
刘备面带惭愧,干咳了几声,没再说话。诸葛亮等一行人随后进入涪城,开始商议攻取雒城的作战计划。
北方的许都城中,王宝玉和曹操经过了多次商议,针对国丈伏完的抓捕计划也已经形成了方案。
对外斗争,曹操一向说打就打,对于阶级斗争,也是说啥就杀。但在这件事儿上,他却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和冷静,此事会牵连出皇后国丈以及皇子,跟皇上有太多的牵连。
处理得当,都难堵悠悠之口,史册留污,挥之不去。而倘若处置不当,那么曹操意图谋权篡位的恶名就坐实了,天下群雄皆会以此借口出兵征讨,一生心血付之东流。
时至今日,保皇派的数目依然不容小视,如果因为此事而引发了大乱子,相对曹操而言,那就是得不偿失。
正是因为这么多顾虑,曹操才没有冒然出兵清缴国丈府,而是拿出钓鱼的耐心,等待着伏完等人主动上钩。
曹操高调的对外宣布,百善孝为先,他将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以魏公的身份祭奠祖先,还命人在许都城中的一处空地上,搭建起一座数十米的高台。
同时,曹操还表明态度,祭奠祖先是他个人的事情,文武百官一律不可参与,甚至包括自己的亲人。
这无疑给了伏完等人传递了一个信号,此时刺杀曹操,绝对是天赐良机。伏完得知此消息后狂喜不已,曹操独自祭祖,更增加了胜算,真是苍天庇佑,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甲子日、月圆时,许都城一片安静,高台之上,香烛牌位等物早已预备完毕,曹操率领五百虎卫军,缓步上了高台,隆重叩拜列祖列宗。
此时的王宝玉还在司天府中,他凝重的登上了观星台,拿出望远镜,四下观看,等着伏完等人的到来。
范金强、飞云鼠率领五百精兵,分散藏在司天府中,伏完这人可能有些神通,不容小觑。王宝玉还让范金强准备好从马云禄那里得来的无影箭,必要的时候,绝不能手下留情。
一向沉寂的国丈府中,突然灯火通明,人流攒动,但秩序井然,没有一个人说一句废话,五千兵马迅速集结完毕。之后兵分三路,分别快速向着曹操祭祖的高台、司天监和皇宫袭击了过去。
伏完最大的敌人是曹操,所以亲自率领三千兵马迅速到达了那处高台,远远就看见曹操正站在高台之上虔诚的跪地祷告。
伏完一阵冷笑,来年的今日便是你曹操的忌日!手臂一挥,三千兵马立刻大喊着冲向前去。
五百虎卫军岂是等闲之辈,更何况还有大将许褚坐镇,火速集结迎了上来。
“大胆伏完,你想造反吗?”许褚指着伏完一声大吼。
“许褚,你若归顺于我,日后保你荣华富贵!倘若不从,休怪我心狠手辣!”伏完完全不惧。
“逆贼,速速就擒!”许褚说着就冲着伏完砍杀过来。
“哼,曹贼今日必死无疑!”伏完取出了几张符箓,焚烧后向着许褚等人扔了过去,瞬间,一股黑雾升腾起来,将许褚等人罩在其中。
伸手不见五指,许褚一阵心慌,大喊道:“快撤!”
这时,无数的箭羽从黑雾中射出,随即,许褚大刀一阵挥舞,虎卫军立刻冲出了黑雾,向后匆忙退走。
“哈哈,懦弱胆小之辈。曹操,看谁再来保你!”伏完哈哈大笑,随后,他又抛出几张燃烧着的符箓,黑雾立时散尽,他根本也不去追赶许褚等人,指挥着众人疯狂向着高台冲了过去。
就在众人前仆后继即将登上高台的时候,台上却是一个人都没有。曹操踪影全无,不知去向。伏完见此情形,心中大惊,知道上当了,他根本就忽略了一个现象,虎卫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抛开誓死效忠的曹操败退呢?
“快快撤走!”伏完高声喊道。
哪里还来得及,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四周的街道上,突然涌来了数以万计的兵马,同时点亮的火把,将四周照耀的灯火通明。
大将许褚、徐晃、张郃、曹仁分别从四个方向,将伏完的队伍死死困在其中,数千名弓箭手已经拉好了弓弦,瞄准了他们。
伏完无比慌乱,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居然被曹操识破,还将计就计,事先设下了陷阱。
伏完自认所有的计划都是在极其机密的情况下部署的,知情人也全都受自己精神控制,不可能出现叛徒。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曹操这个奸贼又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伏完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