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幸好!自家的小徒弟现在还是个小短腿儿,不能嗖嗖跑过来讨伐自己。
宁静自从杜至礼说自家老和尚做媒,还是给才见过一面的小师妹做媒,当即一脸诡异。柳家老夫人过来找老和尚的时候他可是从头跟到尾,老和尚这么快就给人家找了个媳妇儿,总感觉老和尚有点坑小姑娘的感觉啊!
“您老不会为了给柳家找一个儿媳妇儿,才收一个小姑娘做徒弟吧?”
喜乐大师拍胸口的手一滞,扭头用鼻孔对着宁静:“你想多了,你师妹可比你好玩多了!”说完喜乐大师摸摸自己的脑门;感觉到手心刺刺的,忍不住哀叹,头发长太快的和尚真是不幸福啊!
杜至礼得了喜乐大师的准信,紧赶慢赶赶回家中,告诉自家爹娘奶奶是喜乐大师亲口说的天赐良缘,也是喜乐大师让柳家来提亲的。杜老爹瞬间觉得累觉不爱,闺女才几个月就被人叼走了,有种日了狗了的憋屈感。
然并卵
既然是喜乐大师说的亲事,哪怕觉得两家不是门当户对,杜老爹还是决定点头答应柳家的提亲。
……
宋媒人果然尽心尽意,估摸着杜家的人从山水寺走了一个来回,大半下午的赶到了杜家村。
宋媒人一口吞下大半碗茶,笑呵呵的看着杜奶奶和杜娘,三人扯了大半天依然没到正题上,宋媒人只能巴巴的看着两人一脸我等着你们的答复等的好心焦的表情。
杜奶奶咳了一声也笑呵呵,“小喜儿的婚事既然是大师看好的,就麻烦宋家娘子了。”
杜小喜定亲,杜家最高兴的就是杜奶奶和二嫂马红梅,在杜奶奶的心中,自家孙女被喜乐大师收徒,以后绝对能嫁个好人家,这好人家也不一定是柳家但日子绝对过的不会比杜家差。现在喜乐大师出面给两家当月老,杜奶奶自然觉得当真是天赐良缘,心里没有一点不愿意。
宋媒人此刻得了杜奶奶的话,脸上笑才真实起来。伴着杜奶奶和杜娘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商量定亲的事情。
杜老爹抱着鼓鼓的肚子坐在一边,瞥了眼三个叽叽喳喳的女人,一脸受伤的进了杜奶奶的屋子,瞅着睡的昏天黑地的闺女叹了口气,真是夭寿哦!他家闺女才点点大,就要被柳家的狼崽子叼走了!
圆圆的月亮,瘦成一道闪电又胖乎起来的时候,杜小喜定亲了。
九月十六,两家商量婚事一月后,在喜乐大师选的好日子中杜柳两家成了亲家。
这天,杜家村甚至小杜村几个同宗村子也跑来不少本家们,就是为了一观杜小喜的聘礼。
柳家放话杜家想要什么样的聘礼尽管张口,杜老爹摸摸自己的心窝子,老子是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估摸着十五年后自家的家底儿,以及可能拿出来的嫁妆,最后定价六十六两银子。
十五年后,自家九个儿子,妹子出嫁每家拿出来五两,自己再抠抠凑凑怎么也能够了吧?
在杜家村儿子娶媳妇儿盖新房加上聘礼、酒席的银子也不过十几两银子。杜老爹打算给自家闺女陪嫁这么多,不说杜奶奶,杜娘自己都有点小吃惊。
杜家现在除了不动产,手里的银子也不过几十两。等着几个儿子连着娶媳妇儿,杜娘都不知道这点银子够不够。杜老爹舍得给老闺女这么多,真是个绝世好爹。
杜老爹知道自己觉得不少的银子在柳家眼里不算啥,但柳家来下聘礼的这天,才知道真的不算啥。
柳二爷大手一挥,聘礼六百六十六两,好哇!直接翻了十倍!这还不是最值钱的,柳二爷听说亲家一大家子缩在一个小猪肉铺里,去码头卖肉都是支个摊子,天天风吹雨淋的,当即让人给添了一处位置不错的铺子。
自从山中水道建设以来,整个山水县的地价噌噌往上涨,临近船只停靠的码头附近更是寸土寸金。杜家的宅子虽然也在码头,却是处于靠近县城的这一边,要穿过大半码头,才能真正到船只停靠的岸边。
虽然这是自己闺女的聘礼,杜老爹这种好爹当然会在闺女出嫁的时候把铺子当嫁妆给送回去,可是,自家闺女还不到两岁,中间这十几年杜家完全可以用这间铺子做自己的营生。十几年儿子都大了,杜家的生活水平自然能更上一层楼。
杜家村根本没有外姓人家,一家办酒,全村歇火,七大婶八大娘瞅完柳家的聘礼,一个个端着锅碗瓢盆边叽叽喳喳那让人眼红的聘礼,边满心期待的等肉吃。
上个月杜小喜被喜乐大师收徒的时候办过一次酒,大商朝拜干亲、师傅都要广而告之,杜小喜的师傅是个出家人,按习俗办的就是素斋宴,就是白菜豆腐,没有肉。
杜家杀猪,在整个杜家村是最不缺肉的人家,每次办事儿,油水给的足足的,上次吃了一肚子白菜豆腐,这次说什么也要吃回来。
第二十七章 借钱
院子里,大街上吃酒的人热闹非凡,杜家小小的客厅中也是言笑晏晏。
杜柳两家结亲,全凭喜乐大师牵线,两家大人孩子根本没见过,杜老爹有心看一下亲家家风怎么样,便怂恿儿子跑了一趟山水寺,把喜乐大师请来参加定亲宴,当然定亲的另一位主角也少不了。于是现在两家人,外加喜乐大师师徒三人齐聚一堂。
屋子不大,简单的见礼之后杜小喜的哥哥嫂子们接着回去忙活,屋中只留下杜小喜的爹娘奶奶,柳垚的爹娘奶奶,喜乐大师和他的唯二的俗家弟子宁静。
柳子安是生意人,最会调节气氛,三两句话两家人便有说有笑起来。
喜乐大师被两家的老太太拉着谈佛法,杜老爹和柳二爷把茶言欢,杜娘则和贺敏茹各自吹嘘,我家闺女是个宝,乖巧的不得了。我家儿子大伯是个官儿,亲爹是土豪。一时间第一次见面的两家人和谐的不得了。
杜小喜瞪着萌萌的大眼睛和对面四岁大的男娃娃执手相看。
两家大人详谈甚欢,直接把杜小喜往柳小土的怀里一塞,让两个小家伙培养感情。
柳垚是真正的小娃娃,对着比自己还小还软的杜小喜甚是稀罕,摸摸爪,摸摸腰,摸摸呆毛,忙的简直不亦乐乎。
杜小喜则抬着脑袋评估自己的未婚夫
没有哭,+1!
爱干净,+1!
富二代,+1!
独子富二代,+1!
唇红齿白长的俊;+10086!……
一点点的加起来,杜小喜发现自家未婚夫还不错!
两家两小的初次会面圆满结束!
杜小喜对自己豆丁未婚夫的印象还不错,感觉脚踏一只潜力股!
柳垚还不懂未婚妻是个毛玩意儿,开开心心的和小妹妹玩了大半天。
两家大人齐齐点头,真是天赐良缘,第一次见面就这么有爱。
定亲之后的杜小喜生活和以前没有任何不同,依旧吃喝拉撒睡,杜家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六百六十六两的聘礼,这在各村中都是头一份,这么一大笔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看到过的银子让不少人羡慕的眼红,如果不是杜家一家子大半杀猪刀使的顺溜,梁上君子神马的早就光顾了。
定亲宴一过,杜家突然冒出来一窝窝七大姑八大姨联袂而来,领衔的就是杜小喜的两个亲姑姑,大姑杜欢,二姑杜招弟。
杜奶奶只有两女一儿,杜老爹最小,杜奶奶打小最疼的就是杜老爹这个儿子,两个姐姐在爹娘的引导下对杜诚这个弟弟也是掏心掏肺。等着姐姐们出嫁,杜老爹娶妻生子,娘家的侄子一个个往外蹦,一大家子吃喝都不少,两个姑姑也没想过娘家补贴自己,反而时不时带点吃的过来看看老娘和侄子们。
杜小喜和柳家结亲,两个姑姑更是喜闻乐见,等着侄女成了柳家的当家少夫人,手里随便漏一点就够娘家一群侄子衣食无忧。那六百多两的银子两个姑姑也没想着杜老爹这个绝世好爹会给当嫁妆给陪送回去,在她们看来给了杜家就成杜家的了,杜小喜出嫁带个几十两就不错,剩下的给几个侄子分分多好。
两个姑姑没想着沾娘家的光,可她们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家里的婆婆儿媳妯娌却是眼红的不得了,天天赶着两人来要银子。
杜奶奶和两个闺女一个想法,也没想着再把所有的银子都当嫁妆给带孙女带出去。虽说疼儿子可闺女也是亲生的,这些年没能帮衬着闺女杜奶奶心里也过意不去,两个姑姑一脸为难的说了银子的事情,杜奶奶当即从自己的钱罐子里摸出十两银子,一人分了五两。
杜家的银子分两部分,杜老爹带着杜大哥几个在县城卖猪肉是一部分,杜奶奶带着杜三哥几个孙子在杜家村的庄稼和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是一部分,两边分别由杜奶奶和杜娘管着。杜奶奶给闺女银子也没避着儿子,等孙子进城送肉就给儿子带了信儿。杜老爹知道了乐呵呵的表示,那是我亲姐,给了就给了。家里的六百多两银子放到钱庄里头吃利钱就够一年大半的花销,亲姐既然开口说什么也要给。
给了两个姑姑钱,杜奶奶和杜老爹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哪知道之后的几天不停的各种亲戚上门借银子,什么盖房子了,儿子结婚聘礼银子不够了,闺女要出嫁了,做二、奶奶的说什么也要补贴一点啊!就连县城的杜老爹这里也不消停,卖肉的时候经常有人让多给点,里里外外透着你家闺女都要嫁大户去了,多给点肉怎么了,不要那么小气嘛!
虽然这些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恭喜恭喜的,可抵不住膈应人啊!
杜奶奶杜老爹头晕脑胀应对各种‘借钱’的亲戚的时候,新年的脚步慢慢来临,修水道的杜二哥也终于回来了。
杜至义回来了,杜至义被抓壮丁去修山中水道,已经去了一年半,中途也就去年过年时回来过一回,家里人倒是可以去看看,杜小喜每次扒着大哥三哥的裤腿不放,也没能跟着去。时隔一年再次见到杜至义,杜小喜直接糊了哥哥一脸口水。
杜小喜软软的趴在哥哥怀里,听着二哥说些修水道的事情。
“活不重,我们只管把水里的石头扔船上再弄到岸边就行,把石头运到别的地方都是那些当兵的事情。一天装两船就行,多做了给钱,我和金子一天能挖七八船,一船二十文,一天下来挣得比家里的铺子都多。我们都商量好了,等过了年还去!”
“吃的就那样呗,管饱,想吃肉了我们就自己抓兔子野鸡烤着吃,也能让火头兵帮着做,不过他们要扣一些,还是自己做划算。娘你这次多给我带点调料啊!……”
杜志义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在工地上的日常生活,众人跟着一起感叹还好,还好不是那么累。
嘉元帝还没四十岁,正是皇帝生涯中的黄金时期,对于自己在位期间能够修建一条堪比南北大运河的山中水道,嘉元帝是比谁都高兴。
嘉元帝是个好皇帝,他可不想好好的鹤立众皇帝的大好事儿,因为压榨子民们太狠,而被后世吐槽。早早的下旨参与修水道的人只要干的快就给银子。至于吃的,更不能是各府淘汰下来的陈米霉米,来干活的除了十里八乡的村民们,还有预备的军户们,你给保家卫国的兵哥哥们吃陈米霉米,是嫌人家以后住你地头上不刁难你吗?
言而总之,杜至义他们占了大便宜。
第二十八章 逮之 杀之
“爹,我也要去挖石头!”杜至义话一落,杜三急吼吼的喊道。
冬天农闲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去工地上运石头,杜至廉老早就想去了,可惜被老爹压着不让。
“你去了,谁去码头卖馒头?”杜老爹直接吼了回去。
杜至廉闻言垂头丧气的窝回座位上,横了眼几个弟弟一眼,你们怎么还不长大?
快点长大干活了!
“义哥儿啊!你妹妹定亲了。”杜老爹看看自家儿子的脸色,小心翼翼的道。
屋中一静,厨房里跺饺子馅的声音好像都跟着小了起来。
杜小喜喜欢缠着他二哥,杜至义对这个小妹妹也甚是喜欢,经常买一些小东西给杜小喜玩,这次服个劳役还攒了好几张雪白的兔子皮,让杜娘给妹妹做身小袄。现在妹妹定亲了,竟然没给他这个当哥的说,这肯定有问题。
杜老爹在儿子冷冷的眼神中,终于组织好了语言。
“那啥?就是提出修水道的喜乐大师觉得小丫头甚好,给收成了俗家弟子。那老和尚吧给你妹说了门亲,都没给咱家说好,他就让人来提亲了。那户人家吧,我们都相看过,家里人口简单,贼有钱,还是独子。”
“哪一家?”
“柳家,柳半城家。”
杜老爹这话说的有点底气不足啊,他二儿子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那杀猪刀使的比他这个当爹的还顺溜。
关键是他不仅杀猪,还敢杀人啊!
儿子杀猪刀使的当当响的时候,就二兮兮的对杜老爹说:“爹,我想去菜市口拎刀去!”
夭寿哦!
当时杜老爹直接吓瘫了,这是要做刽子手的节奏啊!
虽说自家是杀猪的,老和尚们觉得有损阴德,可那阴德的对象好歹是猪,和那杀人的刽子手相比,咱杀猪的都是善人。更何况杀猪也是一份有前途、高大上的职业,谁让咱跟开国皇帝一个工作。
感觉自己挺骄傲!
可冷不丁的儿子要去杀人,杜老爹再体胖心宽也受不了啊!还是杜奶奶杜娘连哭带嚎才止住了杜二哥一颗上进心。
刽子手做不成,杜至义杀猪的经验也不是白攒的。
五年前一京都的大户人家小爷体验人生,好好的世家少爷豪华楼船不坐非要去挤什么客船,山里的水匪们以为是个没见过市面的乡下土豪。
逮之,杀之。
据说是皇后侄子还是皇妃侄子神马的大人物就这么没了。
大人物的侄子,世家的少爷没有了,附近的几个军镇磨刀霍霍终于可以建功立业了,当即联合扫荡了附近几个水匪窝,斩获金银财宝无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着大山,有什么危险直接往山里个一两年,谁也找不到。水匪头头顺利出逃。
之后的事情有点神奇。
这都是秘密。
某天推着家伙事儿往杜家村赶的时候,三个壮汉水匪瞎了眼了觉得身高体壮的杜至义好欺负,卖了一天的猪肉,油水肯定足!
于是,月黑风高夜,三人直接被杜至义那把杀猪刀三刀切。
杜至义觉得虽然对方先跟他拼命,打劫他,可这事儿说不清楚,便把人往车上一扔,直接给推到了深山老林里。
几日后,三个水匪的悬赏告示贴遍了山水县。杜至义当即后悔的捶胸顿足,三百两银子啊!就这么没了!
这事儿吧,杜至义谁也没说,可杜老爹是杜至义的亲爹,杀了一辈子的猪,怎么可能分不清猪血和人血,看到自家儿子老神在在的洗刷车上的血迹时,杜老爹直接抱着儿子哭了,就怕儿子以后的人生就在牢里过了。
杜老爹是亲爹,当即帮着儿子把痕迹清理的干干净净,甚至做好了被发现就替儿子顶包的准备。杜老爹为了儿子以后能够讨到婆娘,这事儿谁也没敢说,还是后来儿子后悔的挠心挠肺告诉他那三人正是悬赏的水匪,心里才好受点。
自此之后杜老爹深深的认识到儿子宰人跟杀猪似的。
于是,杜老爹对这个二儿子就有那么一丢丢的敬佩(恐惧)之情。谁让他干了一辈子也没达到这种境界。
众人惴惴的看着杜至义,就怕他一下子接受不了妹子没经过他的同意已经定亲的噩耗。
“柳家啊?就是那个想买妹子的柳半城家?”
众人齐齐点头,对滴!对滴!就他家!
杜二哥冥想一阵,在所有人觉得他会发飙的时候,嘿嘿一笑:“挺好的!他家一窝子姐妹,到时候全嫁出去多省事儿。那年龄老大的娘和奶奶十几年后也差不多都进棺材了,我再好好教育教育妹夫,妹子以后的生活肯定顺心。”
原来柳家条件这么好!
杜老爹觉得听儿子这么一说,好像柳家真特么不错。
杜小喜觉得她二哥帅毙了!对二哥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不绝的南北大运河。
“二哥!二哥!”杜小喜喊了两声,在杜至义的脸上接连吧唧了好几口。
我的二哥永远这么威武霸气,想打谁就打谁。
靠山太硬,感觉不要太好!
杜家人跟着呵呵两声,杜至义回来后的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
杜至义回来的日子是腊月二十八,杜家县城的肉铺早在前几日已经停业,一家老小回杜家村过大年。
大年初一这一天,欢欢喜喜过大年!
杜奶奶在杜家村属于老一辈,除了去七太爷几个祖宗级别的家里走个过场,都是小辈儿过来给杜奶奶拜年。杜奶奶坐镇杜家,杜小喜则被杜老爹抱着挨家挨户拜年去。
被打扮成移动红包的杜小喜第一站去的是大爷爷家,大爷爷是杜爷爷的亲哥哥,杜爷爷得急症去的突然,之后的十几年大爷爷一家一直帮衬着,两家的关系在杜家村是最亲不过。
“大爷爷我们来磕头了!”杜七杜八几个小的进门就喊。
大爷爷听见声音端着花生瓜子迎出来,嘴里说道:“来了!来了!都别磕了!”说着端着盘子把几个小的口袋装的满满的。
杜老爹和杜娘直接掀帘子进屋,跪在铺着褥子的凉席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一群小的也跟着有样学样。等着众人磕完,大爷爷眯着眼睛看杜老爹怀里抱着的杜小喜,笑呵呵的道:“诚哥儿家的小丫头长的可真快,去年来的时候醒都没醒,过来让我瞧瞧。”
杜老爹赶忙把杜小喜凑到大爷爷跟前,“叫喜儿,杜至喜。”
杜小喜非常上道,咧嘴就笑:“大爷爷,过年好!身体好!”
杜小喜嘴甜,老人家喜欢,笑呵呵的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红包塞到杜小喜小袄的口袋里,“压岁钱,丫头拿好了!”
“谢谢大爷爷!”杜小喜赶忙道谢。
大爷爷又笑着夸了杜小喜几句,便招呼抱着儿子的杜大哥杜三哥上前,夸了两句不错,又让杜六哥几个小的上前给了红包,才让有金媳妇把众人送出门。
大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