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赵家的小姐?”听闻此言李宏宇顿时怔在了那里,一脸愕然地望着赵老爷子,有些难以相信赵老爷子所说的话,赵鑫怎么可能是女子呢?女人怎么可能考科举?

    “欣儿出生后不久大病了一场,我找游方的道长给她算了算,说她八字太薄无福消受我们赵家的福泽,故而就把他当成男孩来养,希望能保佑她以后幸福安康。”

    赵老爷子知道李宏宇一时间难以接受赵欣是女人这个事实,因此神色严肃地说道,“至于她到了白河镇以后的事情,你就很清楚了。”

    “她……她竟然是女人!”李宏宇闻言顿时回过神来,看来上次赵恩伦没向他说实话,故意隐瞒了赵欣名字的真相。(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认亲

    (很多读者朋友应该松一口气了吧?)

    “李解元,虽然我对不起你父亲可欣儿是无辜的,她丝毫不知道婚约的事情,对你的情谊没有半点虚假。”

    见李宏宇的脸上满是诧异的神色,赵德义神色黯然地望着李宏宇说道,“本来我想尽全力补偿你们李家,帮你们李家三房拓展生意,可是天道循环因果不爽,欣儿却跟你走到了一起进而情根深种。”

    “这傻丫头为了保护你竟然跑去参加了湖广的乡试,不管不顾地考中了亚元,而且还要打算跟你一起到京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一旦她的女儿身败露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说着,赵德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神色感慨地说道,“唉,或许这就是天意,这傻丫头明知道你与秦家的小姐订了亲还要这样做,我这当爹的在一旁看着心里真的很难受,也更加惭愧。”

    “李解元,你跟欣儿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知道她的性格非常固执,这次如果去了京城应考的话十有**会金榜题名,到时候她的处境将比你更加险峻,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发现是女儿身。”

    说话间,赵德义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他努力稳定了一下心神,郑重其事地望着李宏宇说道,“为了欣儿,同时也是为了让我能安心,经过再三斟酌后我决定拉下这张老脸把实情告诉你,至于你是否接受欣儿我都能理解,只是希望如果你接受不了她的话能斩断她的念头,不要让她再做傻事。”

    “赵……赵叔,你是说赵亚元对我……对我有……有意?”

    听了赵德义这一番肺腑之言后,李宏宇终于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这使得脑子他有些发懵,结结巴巴地望着赵德义说道,对赵欣是女子并且喜欢他的事情一时间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兄弟”竟然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暗中喜欢他的女人。

    “李解元,你是一个聪明人,欣儿对你如何想必你心中有数,她身为一名女子为何要考中亚元,这其中的缘由相信你也能猜到。”

    赵德义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随后神色严肃地向李宏宇说道,“在这件事情上她是最为无辜的,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父亲的苦心,什么后果都由我来承担。”

    李宏宇顿时陷入了沉默,他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心乱如麻,赵德义说的没错,他是一个聪明人岂会从过往的事迹中看不出来赵欣对他的情谊。

    本来,李宏宇觉得赵欣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陪着他从白河镇一路走到了武昌城,当然了这是基于赵欣是一个男人。

    如今赵欣忽然之间从一个男人变成了一个女人,那么李宏宇自然要重新审视赵欣与自己在一起时那些事情,他可不认为单单用“有情有义”就能解释得通。

    当然了,李宏宇心中肯定对赵德义有怨气,赵德义的悔婚之举令任何身处他位子的这个人都会感到愤怒。

    如果不是赵欣对自己动了感情,如果不是自己考中了解元,李宏宇不知道赵德义到什么时候才会告诉自己真相,或者这将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可令李宏宇感到奇怪的是,虽然他心中有怨气但对赵德义却并没有多少愤怒和怨恨,赵欣是赵德义的独生女儿,如果站在赵德义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赵老爷子不动声色地望着李宏宇,仔细观察着李宏宇的脸色变化,嘴角逐渐浮现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

    他从李宏宇脸上的神情上看出了震惊、愕然、诧异和埋怨,甚至是欣慰,这说明心情复杂的李宏宇并没有对这件事感到有多愤怒,意味着李宏宇已经能够理解赵德义悔婚的用心。

    换句话来说,赵欣已经在潜移默化间对李宏宇产生了影响,使得她无形中已经在李宏宇心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对赵老爷子来说绝对是个好兆头。

    在赵老爷子看来李宏宇虽然年纪轻轻但性情沉稳,能够慎重地看待悔婚的事情,不会武断地去下结论。

    尤为重要的是,毫不知情的赵欣对李宏宇的真挚的付出足以抵消悔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李宏宇的双拳握了一下后终于下定了决定,在赵德义愕然的注视下恭恭敬敬地向他躬身行了一礼。

    赵老爷子见状脸上顿时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就知道李宏宇不会做出让他失望的选择,归根结底李宏宇也对赵欣有着深厚的感情,岂会拒绝这门亲事!

    “快快请起!”赵德义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大喜过望,连忙走上前扶起了李宏宇。

    “岳父大人、爷爷,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既然天意让我跟赵亚元走到了一起,那么我一定会珍惜这段姻缘。”

    李宏宇直起身,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望着赵德义说道,“岳父大人放心,以后我会用生命来保护赵亚元,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谢谢你!”赵德义闻言心中顿时一阵感动,颇为激动地向李宏宇说道,他先前已经做好了承担任何后果的打算,没想到李宏宇竟然会如此豁达。

    “爷爷,我希望你们告诉赵亚元这件事情时不要让她知道我已经清楚此事,否则以她傲然的性格肯定会落荒而逃,刻意避开我。”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转向坐在大厅上首座位处的赵老爷子,一本正经地说道,“赵亚元虽然是名女子但却有着不输于男人的智慧和才学,她应该获得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要不然就白白埋没了上天赐予她的这种天赋。”

    “李解元,你的意思是想让欣儿从政?”赵老爷子闻言顿时怔了一下,他自然听明白了李宏宇话里的意思,想要让赵欣通过科举踏入仕途,这个想法实在是太疯狂了,万一露馅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今有赵亚元科场高中,同样都是为国效力,为君尽忠,一定会传为美谈。”

    李宏宇知道赵老爷子是在担心赵欣的身份,于是有条不紊地向赵老爷子说道,“爷爷,以赵亚元的实力一定能金榜题名,她凭借真才实学考进的官场,是天子门生,皇上岂会治他的罪?”

    虽然赵老爷子阅丰富,纵横商海,但说到官场那他可就不如李宏宇了,官场上的最厉害的关系莫过于“同年之谊”,也就是同一年中举或者同一年中进士,是官场一个非常特殊的势力关系集团。

    显而易见,如果赵欣的事情东窗事发后那些一同考上进士的人考虑到同年之谊的话绝对不会置之不理,肯定会想办法搭救,这可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再者说了,就算赵欣的女扮男装的事情暴露了如何处置她根本就没有前例可循,完全看如何诱导官场的舆论了,如果把此事跟“大明中兴盛世”扯上关系的话那么可就变成了一件大好事。

    毕竟女子金榜题名前所未有,不是“盛世”的征兆又是什么,关键是看谁的嘴皮子厉害了,这可是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的士大夫们的拿手好戏。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李宏宇相信那个时候他与赵欣都已经成为了皇上的亲信,皇上肯定会降下恩泽成全这桩姻缘,岂会为难两人。

    赵老爷子闻言顿时微微颔首,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认为李宏宇言之有理,赵欣女扮男装之事前所未有,吉凶祸福还真的不好说。

    “爷爷,想必您已经听说了关外女真酋首努尔哈赤在四月以所谓的‘七大恨’祭天,起兵造反。”

    李宏宇见赵老爷子已经被自己说动,于是沉吟了一下,忧心忡忡地说道,“辽东一乱势必牵连到大明全境,大明动荡之日已经为时不远,因此我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应对。”

    “李解元,你是说小小的女真部族能动摇我大明的根基?”这时,赵德义有些愕然地望着李宏宇,要知道女真人总共不过百万、占据辽东苦寒之地,而大明人数已经超过万万之数、疆域万里,岂能撼动大明分毫!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动摇大明根基的是大明百姓而不是女真人。”

    李宏宇知道赵德义有些难以理解他的话,因此开口解释道,“岳父,女真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要劳师动众来对付他们,一旦大明不能迅速剿灭他们势必使得战争陷入僵持,如此一来耗资甚巨,这笔军饷将从何而来?”

    “加赋!”赵德义怔了一下,随后眼前一亮,口中吐出了两个字来,很显然以大明的财政无法拿出这笔军费,故而唯有向百姓们征税了。

    事实上,自从明太祖实行屯兵制以来大明的财政根本就没有军费开销这项支出,因为各地卫所军队理论上是自给自足,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从户部调集军需物资。

    不过,由于屯兵制使得士兵们受尽了各级武官的奴役和剥削,而卫指挥使以下的武官又是世袭制没有丝毫上进的希望,故而卫所军队的军户逃亡现象甚重,留下来的士兵无不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早已经失去了洪武、永乐时期的风采,否则明军岂会在土木堡败得如此之惨。

    故而,大明中期开始朝廷实际上已经开始出钱募兵,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就是最有名的募兵典范,由朝廷提供军饷,地方上的士绅也会进行捐助。

    至于万皇帝的三大役,参战的军队更是募集而来的,换句话来说都是有军饷的,不像卫所军队的军户那样无偿服役。(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

    “老三,今天一位从太原城赶来的故交带来了一个消息,朝廷因为辽东战事已经下令加派新饷,除贵州等少数蛮族聚居地外,全国每亩田加饷银三厘五毫。”

    听闻李宏宇提及辽东女真人造反,赵老爷子的眉头皱了皱,神色严肃地向赵德义说道,“依你之见,官军何时能剿灭那些女真人?”

    “这……”赵德义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一时间无法回答赵老爷子的问题。

    他在辽东待了多年,对辽东的形势可谓了如指掌,女真人虽然人数有限但却与当年的蒙古人一样,青壮年男子人人能战而且凶悍异常,可谓全民皆兵,给辽东的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要不然女真人也不会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并且明目张胆地犯上作乱,在辽东他们对明军还是占据不少的优势。

    因此,明军要想剿灭辽东的女真人谈何容易,而一旦双方形成僵持陷入了持久战,那么大明的军需可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与明军相比,女真人的士兵都是普通的百姓,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后勤支持,况且他们缺少东西了还能南下到明军的控制区劫掠一番,足以跟明军在辽东耗下去。

    当年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之所以打了多年的仗都没能消灭蒙元残部,也就是后来的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是因为蒙古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了就跑,明军一撤就卷土重来,根本无法消灭他们。

    女真人的情况跟当年蒙古人一样,明军真要集中优势兵力跟他们打的话他们肯定逃得无影无踪,而且明军要女真人的地盘又没什么用,这使得明军在辽东的战略唯有选择守势,这样才能尽最大的力量减少军费开支。

    因此,明军与女真人在辽东战场僵持的态势不可避免,那样一来大明将不得不给辽东的明军准备军费,对百姓进行加赋。

    表面上看起来,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万万之数,增加一些税赋养一支对抗辽东女真人的部队轻而易举。

    可实际上,大明这次征收辽饷的对象并不是全国所有的土地,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土地才会被征税,至于皇族的土地、乡绅的土地、官员的土地以及军户的土地则勿需征税。

    按照按照万三十八年朝廷颁下的《优免新例》,生员免田赋八十亩,而未仕举人可腼免田赋一千二百亩,至于各级官员也有相应的免赋田数,单单这些土地的规模就已经非常可观。

    所以,一旦朝廷征收辽饷那么倒霉的将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

    至于那些没有免赋特权的富户商贾,早就想办法与衙门里的人勾结免交田税,这使得户部的官员在计算税赋的时候通常也不会算上他们。

    以赵家为例,其名下有一大半的土地都因为疏通了官府的关系不用交田赋,毕竟衙门里的差役也是要吃饭的,各级官员也都能落下好处,谁吃饱了撑的去破坏这种潜规则。

    因此,这个时候赵德义终于明白过来李宏宇的担忧,一旦那些原本生活就比较困苦的平民百姓被朝廷征收的新饷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那么地方上势必引发动荡,进而引发一连串糟糕的连锁反应。

    这也是李宏宇为何要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大明自然不怕小小的后金,可如果大明内部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女真人就有可能趁虚而入。

    事实上,史上女真人正是利用了大明的内乱一举夺走了大明的江山,李宏宇自然对此一清二楚了,所以才要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爷爷,你是说朝廷要天下百姓按照田地的亩数均摊此次辽东新饷?”李宏宇打破了现场的沉寂,不无惊讶地望着赵老爷子。

    虽然他知道明末有加剧明朝灭亡的“三大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但却对具体的情形不清楚,如今听了赵老爷子的话后顿时大吃了一惊。

    “朝廷征饷的公文已经到了巡抚衙门,估计不出几日就要下发到各州府,届时民间肯定怨声载道!”赵老爷子闻言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回答。

    “自太祖起大明征税一直是南北有别,南方地区富裕而北方地区贫穷,故而南方的赋税要高于北方,这样的定制无疑符合南北民情。”

    李宏宇闻言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神色严肃地望着赵老爷子说道,“如今竟然按照天下良田的亩数均分辽东新饷,对北方百姓来说无疑承受了更为沉重的压力。”

    “况且,东南地区商业繁华,地域狭小,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较少,有别的收入来源,按田亩摊派的话负担较轻;而陕西、河南等南方地区以农业为主,地域广阔,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土地便较多,按田亩摊派的负担可就重了。”

    说着,李宏宇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忧心忡忡地说道,“此头一开,后果不堪设想!”

    举个例子,北方地区人均十亩土地,而南方地区人均五亩土地,这就意味着北方的百姓要比南方百姓多交一倍的辽饷,而农业是北方百姓的主要谋生手段,等于是靠田吃饭,这样生活无疑受到很大的冲击。

    “你是说,辽东战事如果长此以往的话会引发山西和河南等地民乱?”赵老爷子明白李宏宇的意思,皱了皱眉头后说道,按照李宏宇所说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爷爷,太祖皇帝在立国之初就定下了‘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的税赋原则,在南方和北方实行不同的税赋政策,其目的正是为了大明全境百姓的安宁。”

    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这种南北有别的税赋原则被打破,势必北方百姓生活更加困苦,一旦陷入绝境可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当然了,明末时局的混乱不单单因为三大饷的征收,但这确实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朝廷也真是的,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均赋的做法不妥?”赵德义自然能意识到事态严重,不由得皱着眉头说道,很惊讶朝廷会制定出这么一条不合情理又违背祖制的税收政策来。

    赵老爷子闻言看向了李宏宇,想知道李宏宇如何看待此次辽饷的制定。

    “占据庙堂之上高位的官员多出身南方,与南方地方上的势力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加饷的事情上自然要偏向南方的百姓。”

    李宏宇见状苦笑了一声,一脸无奈地说道,“如此征收新饷无异于饮鸩止渴,看上去好像那些南方官员占了便宜,实际上大明南北本是一体,一方出事肯定会祸及另外一方。”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末北方的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造了大明的反,最终战火烧到了南方,尤其是东南地区,死伤遍地,惨不忍睹。

    “李解元,你有何打算?”听了李宏宇的话后,赵老爷子不由得微微颔首,看来李宏宇虽然年轻但目光长远,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随后问道,“不知我们能帮上你什么忙。”

    “爷爷,我想让岳父大人继续跑北边的贸易。”

    李宏宇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赵老爷子果然厉害,经过自己一提醒就立刻意识到了危机,因此沉吟了一下后神色严肃地说道,“女真人迟早会成为大明的一大祸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故而希望岳父大人能成为女真人的座上宾。”

    听闻此言,赵老爷的眉头顿时就是皱了皱,他既然已经决定把福祥号交给赵德孝,那么重要的北方边贸自然是由赵德孝掌管了,赵德义确实不易再插手。

    赵德义则有些惊讶地望着李宏宇,他万万想不到李宏宇小小年纪就开始算计辽东的女真人,而且对李宏宇如此重视那些女真人感到颇为不解。

    要知道现在的女真人还不足以对大明构成威胁,顶多就是骚扰一下辽东的城镇而已,毕竟双方实力悬殊女真人顶多也就在辽东蹦几下。

    “爷爷,自从我爹死后我们李家三房在生意上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