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在朝廷中的势力越来越大。

    所以洪熙皇帝登基后对会试取士进行了一个巨大的革新,规定了会试取士的名额按照南北地域来划分,南方名额占百分之六十,北方名额占百分之四十,以此来保证北方举子可以入仕,史称“南北卷”。

    不过,由于大明地理形势复杂,有些省不好单纯地以长江划分南北,故而洪熙皇帝的太子宣德皇帝继位后对“南北卷”再一次进行了改革,从“南北卷”中分出了“中卷”,至正德年间成型,进而奠定了后世科举按地区录取的定制。

    其中,“南卷”指的是南直隶一部分和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会试名额占百分之五十五。

    “北卷”指的是北直隶和山东、山西、河南、山西四省,以及辽东、大宁和万全三个都司,会试名额占百分之三十五。

    “中卷”指的是南直隶一部分和四川、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会试名额占百分之十。

    由此一来,确保了大明两京十三省都能有举人考中贡士,此种取士方法一直持续到清末,对后世科举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虽然科举的“南中北卷”保证了大明各地的举子都有入仕的机会,但在没有名额限制、统一录取的殿试的比拼中,“南卷”的贡士由于成绩优异可谓占尽了便宜,霸占了殿试一甲和二甲的众多名额。

    按照大明的定制,殿试成绩优异者留在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任职,其余人等到地方衙门任职,这使得“南卷”出身的官员逐渐占据了朝堂上的重要职位,为明末党争埋下了一个不可消除的隐患。

    正是因为“南卷”的进士在朝堂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而京城四大党派中的东林党、浙党和楚党都是来自“南卷”,只有齐党出自“北卷”。

    楚党有三大党魁,分别是户科都给事中官应震、兵科都给事中吴亮嗣以及右佥都御史黄彦士。

    虽然三人的官阶都不高,最高的黄彦士不过正四品而已,而官应震和吴亮嗣不过正七品而已。

    不过,明朝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官阶的高低与官职并不成正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明有一个特殊的官场团体,那就是言官。

    言官皆出身进士,而且是进士中名列前茅者,由翰林、御史和给事中构成,可谓大明士大夫阶层的中流砥柱,天子身边的近臣,虽官阶低微但权力甚大,监察、弹劾文武百官。

    自大明立国起,任皇帝对官场上各衙门的关系就讲究一个制衡,最重要的就是用言官来制衡文武百官,后来又发展到用内阁来制衡六部,用宦官来制衡文官。

    正是因为这样,万皇帝才能不临朝而朝政照常运作,这并不是文官集团有多兢兢业业,而是万皇帝非常好地平衡了朝堂上各个派系的关系,故而高枕无忧,朝堂上的事务才能有条不紊地运作。

    虽然后世的书籍对宦官诸多批判,但考虑到那些书籍多为文人所写,而宦官是皇帝的奴仆代表了君权,文人是文官集团的来源代表了臣权,双方之间矛盾重重,故而记载不可尽信。

    如果宦官集团真有史书记载得如此不堪,那么皇帝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可实际情形却是皇帝对宦官集团颇为袒护,这不得不耐人寻味,难道明朝的皇帝们一个个昏聩不堪被宦官所蒙蔽和胁迫?

    实际上,宦官虽然与文官集团斗得你死我活,但却从没有对皇权形成过威胁。

    无论是权势滔天的刘瑾还是魏忠贤都被皇帝轻而易举地给除了,由此可见宦官对皇权是依附的关系,不像唐朝的宦官那样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李宏宇和赵欣携带名帖和礼物前去官应震、吴亮嗣和黄彦士府上的时候,都受到了三人家人的热情接待。

    原因无他,李宏宇和赵欣顶着湖广乡试解元和亚元的头衔,自然要受到对方重视,要知道两人很有可能能在明年成为进士,进而成为楚党的一份子。

    与李宏宇不同,赵欣不仅拜见了楚党的三大党魁,而且还去拜见了齐党的党魁亓诗教和周永春。

    丌诗教是吏科都给事中兼太常寺少卿,由于兼任了太常寺少卿故而官居正四品,周永春是礼科左给事中。

    由于女真人起兵造反,并且攻陷了抚顺,故而万皇帝任命周永春为辽东巡抚,赞理军务,已于十月份赶赴辽东任职,并不在京城。

    赵欣的身份在大明应考的举子中非常特殊,她虽然是山西人但是却在湖广考中了乡试亚元,故而除了楚党外自然也要拜见来自北方的齐党了。

    丌诗教和周永春的家人自然对赵欣这个湖广乡试亚元以礼相待了,即便是赵欣以后不加入齐党但至少也算是与齐党有过交往,关键时刻说不定会派上用场。

    李宏宇既是湖广人氏又是湖广乡试解元,故而他自然不能跟着赵欣去拜见丌诗教和周永春了。

    京城的庙门虽多但也不能是个庙他就要进去参拜,这样的话肯定很容易被人视为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进而受到各方排挤。

    李宏宇已经打定了主意,他既然出身湖广那么自然要与楚党走得近了,虽然东林党和浙党才是朝堂之上最大的两个文官党派,但他身为湖广人氏岂能轻易凑上去,至少也要等对方主动伸出橄榄枝然后再做应对。

    说到底,朝堂上任何党派并不仅仅只有当地的人氏,还会吸收外地人氏加入,而湖广与江浙一样在会试的时候同属“南卷”,地域上相近,故而湖广的官员加入东林党和浙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说实话,虽然东林党和浙党势力雄厚,可李宏宇却并没有多少兴趣参加。

    因为无论东林党还是浙党代表的都是江南乡绅商贾的利益,势必会打压大明其他地区的利益集团,而李宏宇要想有一番作为肯定会跟其有利益上的冲突,如果随波逐流的话只能一事无成。(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八大胡同

    趁着赵欣去拜访齐党党魁的时候,李宏宇去了京城的湖广会馆前去见此次进京赶考的湖广举子。

    湖广会馆由在京的湖广籍官员以及湖广的商贾集资修建,初始时主要用来招待湖广地区进京参加会试的举子。

    由于金榜题名的进士等待朝廷分配官职前,以及落榜举子在京备考等待下一次机会都需要住所,因此在京任职和经商的湖广人氏就被召集起来集资修建招待试子的会馆。

    京城有众多由各地人士修建的会馆,通常都修建在京城的外城,毕竟内城早已经人满为患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来建设这种馆所。

    湖广会馆占地广阔,分前院和后院,前院有戏楼、茶楼和文昌阁等用来消遣娱乐学习的场所,后院有乡贤祠、楚畹堂以及宿舍等建筑。

    “李兄!”得知李宏宇前来,提前抵达京城的方云和王魁举等人纷纷赶来迎接,笑着把李宏宇领进了茶楼里。

    毕竟京城地产昂贵而且出售的数量有限,尤为重要的是很少举子能考中进士后得以留在京城各大部院任职,故而像李宏宇这样不惜一掷千金买房产的举子寥寥无几。

    所以,除了极少数的举子在外住宿外,其余应考的湖广举子都待在湖广会馆里,相互间也有一个照应。

    等与众人谈笑了一番后,李宏宇这才知道,近来京城里的南方举子与北方举子之间已经爆发了数次冲突,相互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烈。

    在数次南北举子的冲突中,北直隶和山东的举子是北方举子的主力,而江浙地区的举子是南方举子的主力,双方年轻气盛自然谁也不服谁,彼此间少不了一番奚落和挖苦。

    例如,南方举子嘲笑北方举子是“山陕之间谓蠢”,而北方举子讥讽南方举子是“江浙一带柔靡”,可谓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每当南方举子和北方举子爆发冲突的时候,湖广举子所处的位置就显得特备尴尬。

    湖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不仅横跨了长江,使得江南和江北之地差不多均分了湖广地区,而且与南方、北方多省相邻,所以湖广南部和北部的士子并非铁板一块,湖广乡试的时候江南和江北的秀才们就曾经大打嘴仗。

    因此,湖广的举子虽然在会试的时候被划为了“南卷”,但江北地区的州府与河南和陕西两省相邻且交往密切,连语言和生活习惯都相近,故而江北地区的举子更愿意与北方的举子们走得近。

    当然了,湖广江南地区的举子们自然跟南方举子关系密切了。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形,使得湖广的举人们在南方举子与北方举子冲突的时候通常保持中立状态,否则湖广举子内部将产生内乱,岂不是让外人看了笑话。

    就在李宏宇与方云等人在茶楼谈笑风生的时候,赵欣拜访完了齐党的两大党魁的府邸后赶了过来。

    “赵兄,晚上可有安排?”等赵欣落座后,方云笑着问道。

    “小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晚上并无安排。”赵欣闻言笑了笑,开口回道。

    “那就好,今晚我等给你与李兄在翡翠阁接风洗尘,大家不醉无归。”方云顿时笑了起来,他们这些先来的举子们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了。

    “好,咱们不醉无归。”李宏宇笑着拍了一下桌面,高声应了下来。

    对于他而言现在可是拓展人脉的大好时机,肯定很多举子都会选择到秦楼楚馆里消遣,正好可以通过先到的方云等人结识。

    既然李宏宇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情,那么赵欣自然不会反对了,她之所以来京城应考就是为了帮李宏宇,因此自然不会跟李宏宇唱反调了。

    翡翠楼位于京城内城正阳门外大栅栏观音寺以南的一条胡同里,与江南的街巷不同,北京城的街巷叫胡同。

    值得一提的是,翡翠楼位于的胡同名叫“胭脂胡同”,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京城“八大胡同”之一。

    所谓的“八大胡同”指的是包括王广福斜街、陕西巷、朱茅胡同、韩家潭、胭脂胡同、石头胡同、百顺胡同、朱家胡同在内的一片地区,是京城一等青楼和二等青楼的聚集地,白天冷落清静,晚上灯红酒绿热闹异常。

    按照地域划分,京城青楼的风尘女子分为“南班”和“北班”。

    顾名思义,“南班”指的是江南一带的歌舞妓,在京城青楼的档次最高,通常色艺皆有,多陪达官显贵。

    “北班”的歌舞妓以京城郊区的女子为主,相貌好但通常目不识丁,不会吹拉弹唱,档次比不上“南班”的那些女子。

    另外,从明朝的时候开始八大胡同就有了相公窑子,所谓的相公窑子指的是服侍客人的是唱戏的年轻男子,一个个高大英俊、油头粉面,专门陪那些有龙阳之癖的达官贵人玩短袖之风。

    其实,在京城的外城修建前,内城的妓院多是官妓,有几条胡同就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

    例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还有着名的勾栏胡同,由于胡同里的妓女和艺人扶着栏杆卖唱卖笑故而得名,而“勾栏”也成为妓院的别称。

    明清时期,官员和商贾在饮宴时都要由妓女陪酒、奏乐和演唱,俗称“叫条子”,而妓女则叫“出条子”。

    之所以八大胡同会兴盛起来,一是因为他就在内城的正阳门外,离内城较近,方便居住在内城的官员们出来享乐;二是这里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旅客多;三是正阳门外的大街是京城着名的商业街,金额面繁华;四是八大胡同是戏园子、茶馆、酒楼的集中地,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黄昏时分,李宏宇和赵欣被方云等人簇拥着来到了胭脂胡同,一进胡同就被道路两旁的等着接客的年轻姑娘们给围住,想要把他们往自家的妓院里拽。

    直到得知李宏宇一行人是要去翡翠楼,那些沿途的姑娘们这才作罢,通常而言这些当街拉客的女子都是妓院的低级妓女,自然不会落进那些达官贵人的法眼。

    “方公子,您可好些天没来了,姑娘们盼星星盼月亮,可想死你了。”进了翡翠阁后,在一楼的大厅里,一名浓妆艳抹的中年女子扭动着腰肢走了过来,笑盈盈地向方云说道。

    “薛姨,我们湖广的解元和亚元可都来了,你可要好好招待了,让红牌姑娘来相陪。”方云闻言微微一笑,向那名中年女子说道。

    “方公子,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我们翡翠阁的几名清倌人今晚准备办一个赏花大会,如果两位公子有缘的话那么可以一亲芳泽。”薛姨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上下打量了李宏宇和赵欣。

    所谓的清倌人指的是青楼里卖艺不卖身的那些年轻姑娘,被青楼从小花大价钱进行培训,不仅有着清丽脱俗的外表还会读书写字、吟诗作画,是各地花魁大会花魁的竞争者。

    当然了,清倌人的卖艺不卖身只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她们就不用卖身接客,她们实际上依旧是风尘女子,只不过是以此来抬高身价而已。

    她们的才华只是覆盖于**之上的一层薄纱,一旦引发了嫖客们的兴趣,依旧免不了遭受蹂躏的命运。

    当看见赵欣的时候薛姨不由得微微一怔,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得如此俊美的男子,简直比女子都要漂亮,再加之其满腹才华,如果搁在相公窑子的话肯定会令京城的那些达官显贵趋之若鹜。

    “薛姨,我们都是一介贫穷书生,哪里有钱花在那些清倌人的身上,薛姨这是在下逐客令呀。”

    方云闻言笑了笑,开口向薛姨说道,翡翠阁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从扬州弄来清倌人,要想一亲芳泽自然是价高者得了,他们这些举子哪里是京城那些达官显贵的对手。

    “方公子说笑了,我等这样做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薛姨早就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场面,闻言笑着向李宏宇和方云等人说道,“如果等下几位公子看上了哪位姑娘,可以先行挂账,等以后公子们手头宽裕了再说。”

    “薛姨,怪不得你们翡翠楼的生意是京城青楼最为火爆的了,单凭你的魄力就力压其他青楼一头。”

    李宏宇等人闻言纷纷笑了起来,方云笑着向薛姨伸出了大拇指,不说别的,单单薛姨的这几句话就令人听起来心中无比舒畅。

    “让几位公子见笑了。”

    薛姨笑了笑,招来一名从边上经过的姑娘,沉声吩咐道,“方公子已经在楼上订了雅间,引公子们上楼去。”

    “是,妈妈。”那名姑娘闻言向薛姨微笑着一躬身,扭动着腰肢在前面领路,把李宏宇一行人带进了二楼的一个雅间。

    “方公子,不知你们可有相熟的姑娘。”等李宏宇等人在员桌前落座后,那名姑娘微笑着问道。

    “你看着办吧,找些漂亮的姑娘来,陪好了我们湖广的解元和亚元,本公子重重有赏。”方云向那名姑娘笑了笑,望着李宏宇和赵欣说道。

    “好嘞,公子您稍等。”那名姑娘笑了笑,打量了李宏宇和赵欣一眼后就离开,在赵欣身上视线多停留了一会儿。

    她在翡翠楼也是见多识广,因此对李宏宇和赵欣的解元和亚元身份并没有感到好奇和敬畏,不过赵欣的俊美容颜使得她颇感意外,万万没想到天下间会有如此俊美的男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所图

    作为京城最有名的青楼之一,翡翠楼自然不会让客人久等,很快就有一群年轻貌美的姑娘进入了雅间,笑盈盈地紧挨着坐在了李宏宇等人的身旁,无比乖巧地陪着众人谈笑,倒茶的倒茶,按摩的按摩。

    赵欣是女人自然不习惯让青楼的姑娘如此亲密地伺候了,故而抬手制止了想给她按摩腿部的那名女子,让其在一旁倒茶即可。

    这使得那名女子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失望的神色,她进门的时候可是一眼就看中了在座众人中最英俊的赵欣,想要挑逗一番后与赵欣晚上共赴巫山**,岂料赵欣的表现却如此冷淡,令她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有赵欣在身边李宏宇自然也不会与青楼女子过多亲近,因此像赵欣一样与身边的女子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岂能当着未婚妻的面跟别的女子调笑?

    酒菜随之端了上来,方云招唿着众人给李宏宇和赵欣敬酒,庆贺两人在山西破了一桩杀人奇案,可谓给湖广举人们大大长了脸。

    得知李宏宇和赵欣是湖广乡试的解元和亚元后,坐在两人身旁的女子顿时变得更加殷勤,也使得别的青楼女子对此感到一阵羡慕和嫉妒。

    毕竟年轻俊朗、才华横溢的士子正是青楼女子的最爱,青楼里最流行的就是才子佳人的桥段,况且如果搭上了李宏宇和赵欣这条线的话以后她们也能多了一条出路,谁也不愿意,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翡翠楼。

    很可惜,李宏宇已经有了赵欣和秦月、柔儿,况且赵欣就在身边,因此自然不可能对身边的青楼女子动心。

    至于赵欣,她根本就对女人没有兴趣,所以任由身边的青楼女子施展浑身解数也会无动于衷。

    酒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方云借口上茅厕出去了一趟,再回来的时候身边多出了一名衣着华贵、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李兄、赵兄,这位是长沙的孟老板,此次前来京城办事,得知两位仁兄在这里后前来给两位敬酒。”方云笑着向李宏宇和赵欣介绍着身边那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李解元、赵亚元,久仰大名,如今一见两位果然名不虚传,实乃少年俊杰。”孟老板闻言哈哈一笑,开口恭维着李宏宇和赵欣。

    “孟老板客气了,我等只不过是侥幸在乡试中赢了方兄等湖广士子毫厘而已,实在不敢称为‘俊杰’二字。”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不以为意地向孟老板摆了摆手,然后笑着说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在这里遇上了孟老板,那么孟老板不知是否赏脸一坐。”

    李宏宇肯定不相信与孟老板是“偶遇”的,十有**是方云搭的线想要让对方结识自己,所以这个面子他自然要给方云的。

    “既然李解元开口了,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孟老板闻言顿时就是一喜,连忙笑着应了下来。

    见此情形,原本坐在李宏宇身旁的方云立刻把座位让给了孟老板,边上的人知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