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跃马大唐-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源微笑不语,众人静静等了一会儿,屋里无声无息,听不到里边猴子的任何动静,众人窃窃私语都认为那两只猴子也肯定死了。

    时间差不多了,王源再次命人打开屋顶的翻板排出毒气,待毒气排尽了,两只被五花大绑的猴子被拖了出来,众人围上来看时,见两只猴子双眼叽里咕噜的滚动,一副恐惧的样子,但显然还活着,而且活的很好。

    解了面具之后给两只猴子松了绑,两只猴子刺溜一声沿着树干蹿上树梢,身子轻盈的逃的无影无踪。

    鲜于仲通大笑抚掌道:“哈哈哈,好,没想到这玩意儿还真是管用,王副帅心思巧妙,居然真的能找到防毒瘴的办法,这可真是了不起。这玩意儿是怎么能管用的?跟本帅说说。”

    众官员也是喜笑颜开,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王源微笑道:“如何能防毒的事情稍后再跟大帅详细禀报,这实验还有第三步呢,猴儿无碍,未必人便无碍,所以还要用人试过方能放心。鲜于大帅,你我是剑南军正副帅,我觉得你我该亲身为将士们测试此物是否于人有效。若能成功,将士们也会对这面罩的防毒功效更为信服。”

    鲜于仲通愕然道:“你要我去试?”

    王源笑道:“卑职也陪着你一起。”

    鲜于仲通咽着吐沫骇然道:“这……这不太妥当吧,万一……”

    王源道:“刚才您不是亲眼见到了,猴子安然无恙,猴儿类人,它们没事,我们应该也没事。而且大帅若是能和我一起测试这面具功用,对将士们也是一种鼓舞。当然,我也不强求,大帅若是真觉得害怕,那便算了吧。”

    鲜于仲通想表现的英雄气概些,但看着面前脚下两只气孔冒血的猴子的死状,实在鼓不起勇气来。怔怔的不敢说话。

    王源哈哈笑道:“跟大帅开个玩笑,大帅金贵之身,如何能去涉险?卑职亲自去试便是。不过大帅,卑职若是被毒死了,你可要替我申请一大笔抚恤,让我的妻妾家人能过的好好的。”

    鲜于仲通道:“王兄弟为何亲自测试,叫个其他人去测试一番便是。”

    王源笑道:“这玩意是我想出来的办法,若是害死了他人岂非我的过错,我岂能让他人代我冒险。再说我是领军主帅,危险的事情本就要身先士卒,否则如何服众?如何让将士用命?”

    鲜于仲通听出王源的弦外之音,但事关生死,他可不会去接这个茬儿,只装作听不懂了。

第四一九章 虚惊

    (谢:吕思森、im65、带雨梨花1957几位兄弟的打赏月票。)

    几只怪模怪样的面具被拿了出来,看得出这几只比刚才给猴子戴的面具要大了许多。突出的部分像是一只山猪的长嘴巴,看的出那是用皮包裹的一截粗粗的竹筒。两边带着绳索,便于绑在头颈上固定住。

    王源拿起一只检查了一遍,开始往脸上戴。李宓沉声道:“王副帅,你当真要以身涉险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源微笑道:“没法子,若无抵挡毒瘴的办法,接下来也不用和阁罗凤打了。你们谁能告诉我,那毒瘴攻击用什么可以抵挡么?”

    李宓皱眉无语,忽然跨步而出道:“既如此,老朽跟你一起测试此物。”

    王源尚未说话,刘德海也站出来道:“副帅,卑职也跟你一起进去。”

    李宓和刘德海一站出来,参与嶲州之战的十余名将领也纷纷叫嚷,表示愿意替王源去冒险测试此物功效。

    王源心中有些感动,这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是真心的对自己好,刘德海自不必说,自己和李宓才相识不足十日,李宓能站出来跟自己共担危险,足见此人可交。至于其他将领,不排除是真心要求,但也许也是因为形势所迫,但有这份心倒也够了。

    “多谢诸位的美意,但又何必众人涉险,我说了,这是我弄出来的玩意儿,绝不想你们任何一人为我付出代价,我一人足矣。”

    “副帅,你若是有个闪失,咱们这仗也不用打了。好容易迎来转机,副帅岂能涉险,要顾大局才是。”李宓沉声道。

    王源呵呵笑道:“你们真当我心里没数么?不瞒你们说,这样的测试我已经做过多次了,我只是要让你们亲眼瞧瞧这玩意的功用,否则你们岂会相信?不过诸位的关心本人甚是感谢,但不用担心,决然无碍。”

    王源在脸上戴上面具,仔细的绑扎稳固,试试没有漏气之处,转身走向西厢房门口。奴仆送上毒囊,王源拿了不少只踏入屋内,转身‘哐当’一声关上木门。

    众人屏息凝神听着里边的动静,便听到里边‘扑哧扑哧’连响,那是毒囊破裂的声音,众人默数声响,一直连响了十几次,显然王源加大了毒瘴的浓度。

    接下来是死一般的寂静,站在外边的众人其实心里并不好过,王副帅虽说无碍,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无孔不入的毒气,见识过毒瘴威力的都知道,那可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时间过了很慢,虽然并没过去多久,但所有人都觉得很是漫长。李宓终于忍不住了,对仆役喝道:“差不多了,快放走毒瘴,请副帅出来吧。”

    一名仆役道:“李将军,王副帅吩咐过,每次测试都要满半柱香时间,没到时间不许终止,否则不知效果。”

    李宓气的大骂,但又无可奈何。终于时间捱到了,屋顶的翻窗打开,一股浓浓的烟雾从天窗中冒出,被大风吹散在空中。但即便如此,远远站立的众人都还能闻到一丝古怪的刺激味道,有人甚至有些头晕呕吐之状,可见这一次的毒瘴之浓,毒性之强。

    众人心里不禁都为王源捏了把汗,疯狂的王副帅玩的太狠了,搞不好真要把命玩死在这里。身在剑南节度副使这样的高职上却如此不惜命的官员,这辈子怕也只见到这一位了。

    毒瘴之气散尽,众人涌入屋内,仆役将棉被从木门外取下,但见木门紧闭。侧耳倾听,里边无声无息。

    李宓上前推了推门,发现纹丝不动,显然是从里边拴上了门栓。于是拍打两记,高声叫道:“王副帅,王副帅,你无恙否?”

    里边一点声音也没有,李宓觉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高声喝道:“撞开门。”

    不待仆役们上前,刘德海和几名将领已经横着膀子往木门上撞去,那木门被设计用来隔绝气体,自然是严丝合缝且加了厚度,几名将领连撞数下都没撞开。众人更是捉急,李宓亲自上阵和三四名将领猛数次,终于将门撞开。

    门一开,众人心头都是一惊,因为都看见了僵卧于地上的一个人,显然那是王副帅,而且好像已经出了大事了。众人心头砰砰乱跳,赶忙涌入屋内,但看因为带着面具,看不清王源的脸色,但却听到竹筒中传来的呼呼的呼吸声。

    “没死,王副帅没死。”一名将领惊喜大叫。

    众人立刻扯胳膊抱腿将王源抬到院子里,往地上一放,王源便自己坐起身来,众人手忙脚乱的将面具摘下,王源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

    “王副帅,感觉如何?没哪里又不适吧。”

    “王副帅,头晕么?想吐么?”

    “王兄弟,你好么?”

    鲜于仲通和李宓等众将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王源手在耳边招了招,大声道:“你们说什么?”

    鲜于仲通愕然道:“糟了,耳朵聋了。”

    却见王源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伸手从耳朵里掏出两团棉球来丢掉,笑道:“不好意思,忘了将堵耳朵的棉球拿出来,我是担心毒气进入耳朵会有危害,以防万一堵上了耳朵。”

    众人啼笑皆非,这才明白为何刚才敲门撞门都没反应了,原来王副使堵上了耳朵,所以什么都听不见。

    鲜于仲通伸脖子道:“身上可有不适?”

    王源笑道:“哪有半分不适,我早说了,这面具很是管用的。”

    李宓叹道:“谢天谢地,无恙便好,刚才撞开门的一瞬间见你僵卧于地,还以为你……呸呸,这话不能乱说。百无禁忌,百无禁忌。”

    王源笑道:“我是等候的无聊,所以躺地上眯了一会儿。早知道我该带个人一起进去的,聊聊天也好。”

    鲜于仲通瞪眼笑骂道:“原来竟然是睡着了么?王兄弟呀,你这要吓死我们了。你可真是心宽。”

    王源笑道:“让大帅担心了。大帅亲眼看到这面具的效用了吧,有了这个何惧南诏人的毒瘴?”

    鲜于仲通哈哈笑道:“见识了见识了,真是神奇。我很想知道为何会有如此功用?”

    王源拿起一只面具,向一名将领要了一柄匕首来,刺啦啦割开外边的韧皮,从里边取出一只长约数寸的青竹筒来,拿起来给众人看。但见那竹筒下方的竹节处打了密密麻麻的小眼,上方是开口。

    “便是这里边的物事将毒瘴之气全部吸走了,毒瘴从下方小孔进入,到了上方呼吸到口中之气便已经没有了毒物,和寻常呼吸之气无异了。”

    鲜于仲通接过竹筒,觉得入手微沉,从上方开口看进去,但见里边黑乎乎填满了东西,闻了闻没什么味道,不知是何物。

    王源不待他发问,伸手将竹筒拿过来,用匕首剖开,取出里边的圆筒状黑乎乎的玩意儿道:“这玩意儿叫做活性炭,那是不同于木炭但可用木炭制作的一种特殊木炭,有了这东西塞满竹筒之中便可将毒瘴吸走。”

    众人完全不懂王源在说什么,均呆呆愣愣的看着王源。

    “你怎知这什么……活……炭能吸走毒瘴?”鲜于仲通愕然问道。

    王源不想跟他们解释太多,只道:“这件事以后有时间慢慢告诉诸位,我想要说的是,这活性炭才是制作这种防毒瘴面具的主要材料。它非同于普通的木炭,但却可以用木炭同草木灰水浸泡。再放入铜锅之中三蒸三煮,晒干后便可得到这种活性炭。而我要请鲜于大帅帮我办的事便是制作这种木炭让我能有足够的原料制作面具。”

    鲜于仲通道:“这便是你要求我办的第二件事?”

    王源笑道:“正是,这件事不算难,只是花些钱和人力物力,嶲州可没这么多人力,所以想请鲜于大帅在成都弄几家作坊,源源不断的生产此物。具体的流程和制作的方法我会让柳熏直现场指导,大帅必须要在半个月之内造出来起码五万只面具配备给将士们。时间紧迫,我知道这件事肯定会让大帅劳累忙碌,但为了能早日讨伐阁罗凤夺回姚州,希望大帅能答应我的要求。”

    鲜于仲通是生意人出身,他很快便意识到这件事要费多少人力和钱财了。难怪王源要求自己去办。烧炭,制作什么活炭,再装竹筒,用皮革缝制面具,这些都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半个月便要五万只,今后还要源源不断的供给,钱财耗费无数。关键是这钱物根本没地方出账,算作军费必会被朝廷驳回,难道又是要自己出钱?

    鲜于仲通不禁恨得牙痒痒的,这小子简直是吸血鬼,花钱如流水一般,也不管自己死活。但无奈现在要靠他扳回局面,挽回败局,不论如何这事儿必须接下来。大不了挪用剑南道钱款制作,待自己拍拍屁股去了京城当了京兆尹,这里的烂摊子还不是让他自己收拾。

    想到这里,鲜于仲通笑道:“此事本帅责无旁贷,半月之内必送来五万只面具来配备给将士们。今日大开眼界,王副帅当真是南诏克星,此物一旦配备,南诏指日可灭了。”

第四二零章 来信

    (还有一章,稍晚。)

    妻妾们的到来让王源的生活有滋味了许多,虽然王源嘴上埋怨她们不该来,但却也享受她们在身边的日子。唯一觉得不放心的便是留在成都怀着身孕的兰心蕙,虽然李欣儿表示家中有人专门的照顾,但王源还是义正词严的训斥了李欣儿一番。

    李欣儿倒也没作申辩,只要王源不让她离开身边,李欣儿便什么都能忍受。王源倒也只是嘴上发泄发泄脾气,她也知道,其实众妻妾之中若论真心对自己的,李欣儿是第一个。虽然她有时候脾气有点暴烈醋劲也十足,但王源明白,那是因为李欣儿从小缺乏的安全感所致。她只是对自己的占有欲强了些罢了。但其实自从兰心蕙和青云儿成了王家正式一员之后,李欣儿对她们倒也没有什么刻薄之举。

    正月十五上元节,王源命人将柳钧从会川叫回来,一家子一起过了个团圆夜。晚上吃了大唐人称作‘圆不落尼’的汤圆之后,约了李宓一起逛嶲州大街小巷上的花灯,喝酒猜拳纵情欢乐直到半夜里才兴尽而归。

    圆月临窗,王源搂着李欣儿坐在蒲团上,从窗口看着月亮,两人几乎同时回忆起去年上元夜发生的那些事情来。

    “十二娘,去年上元夜你正被金吾卫追杀逃到永安坊中,你还记得么?”王源看着天上的圆月低声道。

    “怎不记得?若非你救了我,我当晚便要死在永安坊了。一晃一年过去,没想到现在我们已经在离长安数千里的嶲州了。”李欣儿看着王源微笑。

    “是啊,当初我还是个小小的坊丁,遇到你那一晚,我可是冒了杀头的风险救了你。没想到后来被你算计了,差点被罗衣门的人给杀了。”王源笑道。

    “二郎还对此耿耿于怀么?奴用这一辈子报答二郎的救命之恩,希望二郎不要对此介怀。我那时其实也是没办法。”李欣儿低声道。

    王源搂紧身边女子笑道:“我早就不怪你了,你都以身相许了,我还能说什么?说起来那是我只是个一文不名的坊丁,你为了救我愿意嫁给我,那已经是很有勇气的行为了。而且没有遇见你,我也遇不到好多人,好多事了。那也没有今日了。”

    李欣儿声音古怪道:“是啊,你也遇不到我师父了,那岂非更是遗憾?”

    王源诧异道:“这话怎么听着别扭。”

    李欣儿一叹道:“你莫装糊了,瞎子都能看出你和师父之间有了情意,你当我们都看不出来么?师父变了好多,她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她洁身自好不与他人为伍,就算是我这个徒儿她都不和我亲近,我有错处她都严厉责罚。但遇到你之后,她对你这般容忍,我从未见她对一个人如此纵容。”

    王源苦笑道:“你是说我满身的坏毛病,你师傅对我早就看不顺眼是么?”

    李欣儿摇头道:“你莫打岔,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二郎,我并不是要嚼舌头,该发生的自然会发生。实际上我也希望师父能跟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一点也不介意你和她的事儿。”

    王源笑道:“可是你师父介意和徒儿一起侍奉一个男子,你师父是个尊重礼节的人。”

    李欣儿沉默半晌道:“二郎,如有可能,我愿意离开你,让师父和你在一起。师父这一生孤独清苦,我希望她真的幸福。”

    王源愣了愣呵呵笑道:“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怎能这么想?岂非置人于不义。”

    李欣儿叹道:“我知道这样不妥,但这确实是我内心中的真实想法。为了师父和你,我愿意付出一切。这两日师父躲着我,我知道她心里是愧疚的,可是身为女人,我理解她的心情。”

    王源摇头道:“莫要胡说了,我和你师父的事情顺其自然便可,你要再说这样的话我便生气了。睡吧,别胡思乱想了。”

    李欣儿道:“不说了,明日我想便回成都了,惠儿需要我去照顾,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儿,若出了差错我罪无可恕。青儿和紫儿留下来跟着你,打仗时也能帮忙,平时也好伺候你。待战事过后,紫儿也娶进门来吧。”

    王源点头道:“听你的便是,你是不想留在这里让你师父难堪,我知道的,你是个善良的女子。你也确实需要回去,身为主母,你不该在这里,家中需要你操持。明日你就要走了,我们在这里说这些作甚?**一刻值千金,咱们上床干些有趣的事情吧。”

    ……

    日子过得飞快,上元节过后,虽无军事行动,但王源忙的一刻不得闲。除了密切注意吐蕃国和南诏兵马的动静之外,对即将到来的姚州之战的作战手段,周边地形,进军的路线,新兵的训练等等方面的事务王源也要做出认真的思考认真的准备。

    前车之鉴在前,泸水之战的失利便是大军在收复姚州的途中遇袭,王源是绝不可能再一次在姚州翻跟头的。所以绘制地形图,进军路线的选择,以及做好战前的侦查都是极为必要的。

    虽然有了防毒的面具,对抗南诏兵马的毒瘴攻击,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深山密林之中交手,南诏蛮兵显然又地利之优,而剑南军的优势则荡然无存。蛮兵可以灵活穿梭在林间谷地,而剑南军士兵却无此本事,特别是骑兵根本无用武之地。这些都是很伤脑筋的问题。

    王源认为最理想的交战状态便是阁罗凤会死守姚州,对于攻城作战而言,王源反而不惧怕。为此他研究了吐蕃大军败退时留下的抛楼的残骸,并同大唐军中惯用的投石车进行了对比,改进了些结构方面的弊端,让大唐军中的投石车更有威力,便是为了攻打姚州做准备。

    正月二十三,杨国忠的信从京城抵达,随同他的信一起来的还有秦国夫人的信以及两大车的东西。杨国忠的信中对王源抵达后的两场胜利大加赞扬,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那便是京城中关于之前讨伐南诏失败的消息已经满城风雨,玄宗似乎都已经知晓了,杨国忠的压力很大。鉴于目前尚未收复姚州,杨国忠根本无法辩解,所以催促王源要尽快收复姚州,攻打南诏,否则怕是要被李林甫等人公开攻击云云。字里行间急躁之意溢于言表。

    王源能理解杨国忠的处境,也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对于杨国忠信中流露的情绪倒也不甚在意。好在杨国忠急虽急,但也没忘了提醒自己稳扎稳打,不要冒进而导致前功尽弃。

    和杨国忠的信不同,秦国夫人的信中满是思念之情,嘘寒问暖如沐春风,读着她的信,王源似乎都回到了秦国夫人柔软温暖的怀抱里,在她丰满香暖的身上打滚的感觉。相较于给王源的信的深情款款思念绵绵,秦国夫人给儿子的信中则是一副严母教诲的形象,对他要求的甚为严格,告诫他不要因为一场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身份高贵而不体恤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