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锄头上有铁锈,有牛粪,很不干净。
纵横天下二十年的孙文台大将军因伤口感染而亡,享年五十岁。
他的继承人孙策一改此前的中立态度,转而采取联刘抗李的政策,当然这里的“刘”不是指刘备,而是刘备的亲戚荆州牧刘表。
孙策判断李轨在控制了淮南之后,下一步就会饮马长江,南下江南,这对江东是极大的威胁,同样的李轨占据淮南后对荆州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他相信刘表此刻也很有危机感,他遣使去荆州见刘表,两家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抗击李轨。
作为其中的一环,孙策决定派遣水军把刘备接到江南去。
他老爹孙坚瞧不起刘备,担心招惹了扫把星要倒霉,但实践证明人要是走背运不招惹扫把星也会倒霉,所以孙策不在乎这些,在他的眼里刘备只是一颗可以牵制李轨的棋子罢了。
故此得知刘备在襄安被围,便派丁奉率水军渡江接应。
刘备死里逃生,对孙策是感恩戴德,率残部向东去荆州投刘表去了。
李轨大怒,亲自赶到庐江,下令将归降的袁术水军在临湖的襄安县集结,同时招募工匠,打造船只,准备跨江进攻孙策。
可惜李轨的计划才起了个头,一阵秋风就刮到了他的造船场。
秋风带着大火来的,数十艘正在建造的船只被毁于一旦。花费大代价招募的工匠被江南水军的陆战队绞杀一空,等到李轨的大队人马赶来镇压时,江南人已经杨帆而去。
留下的是一连串的讥笑。
没有水军想跨江南征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轨的战线已然拉的太长,加上大片新附地未平。此时南征的条件并不成熟。正当李轨计划着撤军的时候,淮阴方面传来噩耗,郭嘉病逝了。
郭嘉临死前给李轨写了一封信,信中恭喜李轨剿灭袁氏,收取了淮南。
他揣测孙坚一定会改变主意在最后关头搭救刘备。
因为他虽然看不起刘备,但刘备毕竟是个可以利用的人才,对抗强大的北方邻居需要用人,孙坚是不会放过他的。
郭嘉在这封信的最后建议李轨先稳住淮南,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善待降人,不拘一格用人才,等新军训练成熟再南征。
他推断孙坚和刘表为了共同的敌人会暂时联起手来,压力越大,联盟越是巩固,而一旦外部压力撤除,孙刘联盟会慢慢的土崩瓦解。
郭嘉献给李轨一副地图,李轨一看,掩面痛哭。
当初刘备南逃,众人都不赞成渡淮远征,唯有郭嘉坚定地站在李轨一边,若是没有郭嘉的支持,李轨还真的未必能下这个决心呢,而没有南征就没有今天这种有利局面,一统天下的事业还不知道要迟延到什么时候。
虽然千难万难,到底取得了全胜。
可惜郭嘉却未能跟他分享这个快乐。
夜军师,就此绝唱。
李轨一面让凌嵘为郭嘉准备一场风光的葬礼,一面让陈琳写一篇祭文。
这边以相对体面的方式安葬了袁术,那边便开始研究退兵事宜。
江南过不去,沿江的几个县只怕也难以守住,江南的水军真不是盖的,
李轨下令放弃沿江各县城,将主力集中在舒县、全椒、广陵三地,在合肥囤积重兵,并在巢湖设立水寨,训练水军。
设淮南行台,驻寿春,以长史行政,主管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广陵、九江、庐江三郡的军政、民政和监察。
又在合肥、广陵两地设置大都督府,以乐进为合肥大都督,统兵两万镇守淮西,以李典为广陵大都督,统兵一万五镇守淮东。
自此以后,凡军事重地皆设大都督府,以重将统兵驻防,大都督只管打仗,军饷兵源等事务由所在地行台负责。
行台对驻军拥有监督权,但无权指挥。
淮南行台第一任长史由凌嵘充任。
李轨离开淮南北上后,凌嵘也随之回京,淮南行台长史便换成了吕虔。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06章 我是一个剃头匠()
建安十一年冬,李轨回到长安。
百官上表,以李轨平定徐州、淮南功大,请晋封其公爵。
汉献帝先是不情不愿,被百官逼住,不得已封了李轨一个蔡公,群臣以为蔡是小国,不足以褒奖李轨的功勋,汉献帝这才勉强封了他一个卫公。
卫也过去也是小国,只是比蔡国稍大一些罢了。
李轨见皇帝如此吝啬,心中也十分不爽。
本来天下尽在我的掌控中,无须你来封什么爵号,群臣起哄你顺着就好,封什么不好,又是蔡,又是卫的,弄出火来,我自称楚王,怼死你个汉。
这件事且按下,还有一桩事,汉献帝也在跟自己对着干,夏侯渊此番南征时公报私仇陷害颜良,不仅差点弄死了颜良,还害死了颜良的几万精兵,那些都是袁绍的看家精锐啊,百战勇士可遇不可求,所以战后李轨对夏侯渊的惩处是毫不手软的。
贬其为豫州汝南郡项县县尉,责令其接到任命后立即赴任。
但皇帝却横插一杠子,说什么夏侯渊劳苦功高,虽有失误之处却不应该如此对待,要贬其为河东郡太守。
李轨也不说什么,你下的你的圣旨,我出我的相府令,看他夏侯渊听谁的招呼。
夏侯渊也不傻,跟着皇帝瞎起哄早晚连命都没了。
他默默地收起了圣旨,卷起铺盖连夜滚到项县捉贼去了。
贬黜夏侯渊其实是最后一步了,为了这一天李轨跟曹记山寨斗智斗勇,其凶险程度不亚于此番渡河南征。
夏侯渊之所以敢抗命胡来,主要就是手里握着几万曹操的老班底,要想动夏侯渊就得先把这股力量给他整没了。
早在淮南战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李轨就开始着手布局,先是把夏侯渊调走,然后以军事需要为由把夏侯渊部拆成了六部。
东一部,西一部的给它分割开来。
南征结束的时候,夏侯渊还在软禁中,曹洪也因为无功在坐冷板凳。所以被拆分的曹军就未能如期复原,而是就地隶属所在战区的司令长官。
这些司令长官秉承李轨的意旨对曹军老班底又进行了拆分。
直到把他们拆的七零八碎,再也凑不齐一个整体为止。
到这个时候夏侯渊就成了光杆司令,李轨想怎么折腾他,他也只能受着。
想喊也可以喊,只是有谁听呢。
到李轨下令贬黜夏侯渊的时候,这最后一股曹军力量已经被肢解完毕,被当作养料让李轨的嫡系部队给吸收了,正是因为没了这张底牌,夏侯渊才肯乖乖的滚到项县去做县尉,否则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现在曹操旧部中有实力且仍然跟李轨不是一条心的就剩下曹洪一个人了。
李轨对付他的办法是驱狼斗虎,打发他去打张鲁。
这几年李轨的眼睛一直盯着中原,汉中的张鲁却趁机坐大,这位张天师的子孙若是安安分分的做个地头蛇也就罢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爱咋折腾就咋折腾,没人管你,等哪天群雄俱灭,你把图籍往上一献,摇身一变就是炙手可热的归德公、归德侯,在妙香台买一块好地——相信他已经下手了——娶几个如花似玉的姨太太,生一大堆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幸福快乐的走完下半辈子,这不是很好吗?
没事就折腾,有点家底就折腾,看把你能的,我不打你,你倒主动打上门来。
张鲁是自己找打,只是派谁去打却是一门学问。
为什么这倒霉事摊到老子的头上呢。
曹洪心中不服,暗中找到夏侯惇,让他站出来挑个头,纠集旧部反出长安投奔孙坚去。
夏侯惇苦笑道:“孙坚已经死了,现在是他儿子孙策孙伯符在执掌江东,你连这个都分不清还怎么去造反?”
曹洪道:“当年咱们诚心实意的去投奔李轨,为的是实现主公的遗愿,辅助汉室,中兴华夏。结果呢,你看看,这些年只见他个人的野心一日胜过一日,他眼里哪还有皇帝,光复汉室早就被他抛到脑后了,长此以往,你我不是在助纣为虐吗?”
夏侯惇笑道:“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炎刘气数已尽,如大河东去,无可挽回,现如今谁能给天下百姓安乐太平,谁就有资格拥有天下,你,看开点吧。”
曹洪见夏侯惇这种态度,大怒,拂袖而去。
去见曹仁,客客气气迎入堂中,却说曹仁出京巡视去了。
曹洪冷笑:“巡视,巡视自家庄园的母猪下了几个崽吗?堂堂的大将军,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中也不知道羞耻。呸。”
曹仁就在客堂的屏风后,曹洪的话听的真真切切,他落寞地叹了口,说道:“子廉这肯定是中了邪了,小鬼一个劲的催命,神仙也难救啊。”
曹洪又去见荀彧,荀彧不躲,不劝,而是直接请他吃了闭门羹。
本来还可以找荀攸聊聊的,但荀攸自淮南战事结束就回幽州广阳郡做郡丞去了,这次南征问题上他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李轨虽然没有怪他,但他自己却觉得很羞愧,所以回京来没几天人就走了。
曹洪事后想想,这个人见与不见似乎也没什么区别,八成也是靠不住的,他虽然反对李轨南征,但并不反对他做丞相,这次上书为李轨呐喊,他的态度很积极呢。
看来他也忘了初心,怎么办呢,眼下只好自己孤军奋战了。
只希望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还有人肯站起来响应他。
曹洪把军队拉到了汉中,然后就投降了张鲁,然后他向所有曹军旧部发出了一道檄文,要求他们站出来反抗李轨。
除了极个别的人,绝大多数曹军旧部都选择了沉默。
曹洪终于承认大势已去,他们都忘了当初发下的誓言,扫灭群雄,复兴汉室。
完了,真的完了,人心变了,人心不再向汉,甚至汉中这地方也没人再关心长安的皇帝以后怎么办,他们盼望的居然是张鲁什么时候称帝自己做皇帝。
感到自己被全世界背叛的曹洪,淤积的情绪终于在一次饮宴上爆发了。
他当众指责张鲁,说他是个佞臣,说他忘记了汉室江山,忘记了为臣子的责任。他当众要张鲁发誓:说他张鲁仍然是忠于汉室的,早晚要兴兵入关驱逐李轨,辅佐皇帝亲政。
迫于压力张鲁当众发了誓,然后拂袖而去。
自那时起,张鲁就对他提防起来,他被打发到汉中最偏远的地方,身边的旧将一个接一个的出事,搞到最后只剩下孤家寡人。
曹洪感到天下虽大却再无自己的立身之地,于是就拔剑自刎了。
至此,李轨终于松了一口气,庞大的曹氏集团终于被他消化完毕,现在所有曹氏旧人都转变成了他的人。
他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他们了。
第一步是找个理由把曹仁和夏侯惇贬官,理由嘛就是他们跟曹洪有勾结。
这种事是怎么也说不清的,曹洪叛逃后,家宅被查抄,据说搜出了很多敏感的东西,龙袍、天子剑、玉玺什么的。
这就可以坐实他谋反的罪名。
受此牵累,曹仁也好,夏侯惇也好,甚至是荀彧都难逃一劫。
李轨手握大杀器,结果只是贬了二人的官,这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这里面的好处很快就显现了出来,过去二人虽然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大司马,级别那是相当的高,但除了官袍华丽点,排位高点,领的俸禄多点,真实的权力几乎没有。
现在不同了,地位虽然降了下来,但实权在握。
有自己的一摊子人和事可以管,生活更加充实了。
据他们身边人的汇报,二人被贬官初期还是有些不满的,说了些怪话,发了些牢骚,但情绪很快即平复下来,因为他们重新尝到了掌权的甜头。
除了曹洪这个刺头,还有一个刺头,李轨也很头痛。
吕布。
不可否认的是吕布的反水是他打垮刘备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他在战场生擒张飞,正是石破天惊,对刘备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那一战已经被视为是徐州之战攻守双方战略易位的转折点。
吕布居功至伟。
在此后的南征过程中吕布是作为预备队出现的,但他还是有过一些战功,攻克下蔡,威逼寿春等。
但李轨对这个人已经彻底失望了,三姓家奴果然不是盖的,这种人给谁谁都不放心。
除了他的嬗变,还有跋扈也让李轨头疼不已。
作为一个降将,他居然反对整编他的军队,又反对向他军中派遣监军,俨然一副老大投靠你是看得起你的嘴脸。
对这个人,李轨不想再这么拖下去。
他给了棋儿一道命令。
三天后,豫州牧吕布暴毙于他位于长安城最高贵奢华地段的妙香台下的家中,享年三十八岁。
至于吕布的死因据说很香艳,传说他在攻打下蔡时得到了一个女子,长的跟貂蝉一个模样,吕布得知如获至宝,夜夜宠爱到天明。
有道是这世上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三国第一猛人终于自己葬送了自己。
用一段香艳的传闻掩盖事实真相是很高明的,因为带点色彩的段子才能传的更广,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作为一个还算高明的剃头匠,李轨在建安十一年一连剃了好几个难剃的头,手艺大有提升。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07章 谁在囤积金丝楠()
不管怎么说吕布是死于一场意外,所以必要的尊重还是要的。
李轨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封赠甚厚。
他的子女也做了妥善的安置。
说来也是奇怪,吕布死后不久一直不肯来长安居住的貂蝉居然主动提出要迁来长安,李轨大喜,遣使将她接到丞相府来,另辟一处院落给他居住。
丞相府的人口越来越多,后宅显得越来越拥挤,尤其是竹玛,草原上野惯了的,突然被拘束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简直就像鱼儿离开了水,鸟儿被关进了笼子里,一刻不得安生。
李轨瞧她难受,自己心里也难受。
于是决定把后宅扩建一下。
主意已定,钱和人是不必操心的,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没地。
仅仅几年时间皇城内已经被塞的满满的。
距离皇城一墙之隔的妙香台也没有空地了。
周兴帮李轨物色了很久终于在妙香台以北的黄丘找到了一块地方,这地靠山(土丘)面水(池塘),地气葱郁(上面有一片小树林),景色还不赖。
此地往北不远就是长安的北城墙,距离懋远门只有一里地。
而出了城墙就是皇家禁苑——一块足有万顷的林地,现在还空着。
李轨实地考察了以后,觉得地方还可以,虽说荒僻了一点,但总还在城墙内,安全保障方面不必另起炉灶,省事,省心,省开支。
地方虽然荒芜,但拾掇拾掇,还能看得过去,交通方面也不是问题,可以专门修一条到皇城的马路。
其实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谁不喜欢住大院子呢。
询问这地方的归属,周兴说这您就别管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丞相家人口多地方小,建个宅子是应该的吧,就算是丞相家建宅子也不能仗势欺人吧?
别人呢,也不会不懂事,坐地起价讹人的事在这行不通,对吧。
总之,买卖公道,合情合法。
周兴拍着胸脯大包大揽了,但李轨仍然不能放心。
这可不是小事,这是大事。
他的长安不能存在仗势欺人的事,他应该做出表率。
约见了地主,谈好了价钱,做了交割,然后新宅营建工程才开始动工。
实地勘测之后,李轨手绘了一张草图交给营建使,营建使花了三天时间才吃透图纸,然后放线,按照要求改山造水,土丘太矮,太过圆润平缓,光秃秃的一座,让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大坟包呢,所以要加高、拉长,搞出棱角,形成一种山的气势在里面。
水塘也太小,需要挖大挖深,再挖一道水渠接到一里地外的梨水河上,这样水就是流动的,不会变成一潭死水。
此外就是宅子外面的公共空地——主要是军事用地——也要进行改造,除去杂树,种上果树,不远处有条梨水河,说明这地方以前是有梨花的,那就多种梨树,梨花开放时一片雪白,秋天又可以收获累累果实。
美得很。
这座宅子被定义为李轨的私宅。
这是李轨在长安的第一个家。
过去李轨一家居住在丞相公馆(丞相府),他虽是大汉天然的丞相,但丞相毕竟是公职,丞相府是公产,当丞相的可以住,不当丞相就不能住,而这所宅子却是个人私产,产权永远属于个人,除非犯法被抄家……
呸,呸,呸,说什么丧气话呢。
按照时下流行的宅院格局,一所正儿八经的宅子是有前后之分的,前堂庄重,是内外交往的场所,格局什么的其实都是固定的,主人之间拼的是大小和装饰。
后宅是居所,可以随性一些。
以李轨现在的身份,这前堂就马虎不得,至少得有两座正堂,一座大堂,一座后堂。这些都有规矩可依,李轨也懒得费心思去折腾。倒是后宅方面,他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人喜好,好好设计一番。
所以他交给营造使的图纸,前堂是模糊的,让他们按照规制自己去弄,中规中矩即可。
着力点是后宅,大到整体格局的规划,小到亭台楼阁的样式,花草虫鱼的选用,李轨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创业多年,是该好好为自己弄个窝了。
围墙之内是属于自己的天下,能不把自己的意志灌注进去?
一声令下,这块地方就被围了起来,围墙外有京营军巡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