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江相-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诸位的奏折都准备好了吗?”杨廷和对魏水的示好显然是十分的满意,这样的失火事件,发生在绝不该失火的时候,简直是太好了,“这一次,必定要逼的陛下死心不可!”

    就在当晚,朝臣们的奏折堆满了朱厚熜的书房。朝臣们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了清宁宫失火,是祖宗显灵,神灵降罪,是因为朱厚熜固执己见,不顾礼法,要给兴献帝、兴王后上‘皇’字尊号的缘故,惹恼了上苍。

    书房内,朱厚熜暴怒的将奏折挥在地上,紧咬着牙关,恶狠狠地说道:“去,马上去,请魏先生进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0 ·局中寻胜() 
“不就是意外失火么,这种事情,不追究人为,反而臆测天道陛下,这不是内阁占据了上风的表现。”魏水入宫,见到朱厚熜后的第一句话,就这么说道。

    朱厚熜本想率先和魏水倾诉,却无奈被他抢了先。此时又听他这么说话,立时便由无奈变为了欣喜,脸上的表情也愉悦起来,“魏先生,你具体说一说。明明是内阁向朕发难,而且朕还全无还手之力,为什么能够说内阁没有占据上风呢?”

    魏水早在安排人故意放火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跟朱厚熜的说辞,此时,立马回答道:“陛下,事情其实很简单,道理也很容易就能够想明白的。内阁如果占据了上风,必然会在朝堂政务之上卡陛下的脖子,万万不会拿神鬼来说事。反倒是他们黔驴技穷,这个时候,才有可能用这些捕风捉影、有的没的,来跟陛下拉扯,以求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么看来,岂不是内阁并没有占据上风啊?”

    朱厚熜听罢,顿时便觉得魏水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急急地接着问道:“魏先生,那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现如今他们都以神鬼说事,说朕是因为要给朕的亲生父母上尊号的事情,被上天震怒降罪,魏先生觉得呢?确实如此吗?”

    听了这话,魏水立马嗤之以鼻,“陛下,仅仅是些捕风捉影之事,那岂能当真啊!内阁这种雕虫小技,他们会用,我们就不能用了吗?他说清宁宫着火是因为陛下妄加尊号,那陛下还可以反过来就说着清宁宫着火,分明就是内阁不尊君父,罔顾人伦,让陛下难以对父母尽孝!因此上天才会震怒,才会降下火来。”

    “可是”朱厚熜有些犹豫道,“魏先生,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岂不就是朕与内阁拉锯扯皮,岂不就在这个问题上无休无止的纠结下去了吗?”

    “陛下误会了,草民既然说了,当然是已有对策。”魏水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对朱厚熜说道,“拉锯扯皮能避则避,而且,就算是拉锯扯皮,那也是陛下占着上风。毕竟,陛下下旨要给兴献帝、兴王后家尊号之时,上天并未降怒。反而是内阁封驳了陛下的圣旨之后,看陛下对内阁的手段无力回击,上天这才降下火来,烧掉了地位重要的清宁宫。这岂不就是铁证?上天因何而发火,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朱厚熜听罢,眼睛一亮,拍手笑道:“这下就好了,内阁那些老臣们,总是拿这些事情来聒噪朕。从前是万不得已,将魏先生你关在狱中。这下好了,你已然出狱,朕会革去你的罪籍,还要给你封官!到时候,你就可以”

    “陛下。”魏水及时打断了朱厚熜的话,“听草民一言。现在的状态,是陛下与内阁妥协的结果,切不可因小失大。草民并无做官的心思,只想让自己,让身边的人都能过得舒服一点而已。陛下不需要为草民的身份费神,反倒是现如今的事情,陛下需要妥善应对啊!”

    朱厚熜听罢,顿觉魏水是一心为自己着想。想想魏水素来都是从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内阁的老臣们反倒不顾自己的脸面,频频让自己难堪。朱厚熜不禁觉得,与其让那些老臣们占据着高位,却不能够胜任,还莫不如将魏水这样的人推成首辅,那该有多痛快啊?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罢了。

    大明一朝,非进士不选翰林,非翰林不入台阁。魏水一个罪籍的百姓,别说进士,就连童生都不是,又怎么可能入得了阁,选得了翰林呢?

    在心中喟叹一声可惜,朱厚熜打起精神来,对魏水问道:“那不知魏先生有何高见?朕到底应该如何应对,还请魏先生直言无妨。”

    魏水假作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如今只需要做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下诏书承认错误”

    “认错?!”朱厚熜不禁疑惑道,“魏先生,你不是刚刚还在说,这都是内阁的问题吗?为什么要朕认错?”

    “陛下,草民平生最喜欢下象棋,虽然下的不好,但却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说: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又比如说: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这两句话,显现出的意思,正是陛下如今的处境。陛下看似得势,但依旧属于他强己弱的态势,陛下既然不能一下子掐住内个的七寸,就不妨兼守待敌,静静地积攒实力。而此时微微得势,舍弃一些小小的利益,而换回对方的失误,这不是绝佳的好事吗?”

    朱厚熜反应极快,这么一说他便明白过来,“所以说,魏先生,你要朕先认错,就是要摆出态势来。朕已经认错了,内阁就该做出大度的态势来。如果再穷追不舍,就是他们不对了!”

    “陛下天资聪慧,思虑得很对。”魏水小小的恭维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认错只不过是第一步。虽然天降怒火并非是陛下的错,但是这一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这话说出去,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平白的降低了身价不说,还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好处。认错过后,第二步,内阁不是说这都是陛下想要给兴献帝、兴王后加‘皇’字尊号的失误导致的吗?可以,就姑且默认。陛下只需要告诉内阁,尊号,可以不加了。但对于称呼之事,不是要更改,而是需要明确称呼。”

    “明确称呼?”朱厚熜不太明白。

    魏水当即解释道:“陛下,您想啊,现如今,朝堂之中,史籍之上,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对于兴献帝、兴王后的称呼可是没有定论的。既然内阁揪住不放,那我们不妨打个障眼法。姑且称呼孝宗皇帝为皇考”

    “这怎么行?!”朱厚熜未等魏水说完,便立马跳出来否决,“朕若如此,不就是承认了内阁的说法了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1 ·皇建有极() 
魏水早就知道,朱厚熜会是这样的反应,此时见到,也不立马跟他解释。而是等朱厚熜把脾气发泄过了,这才对他解释道:“陛下,承认孝宗皇帝是您的皇考这并非是承认您是过继给他的,比方说,五经正义之中,孔颖达对于礼记祭法中的‘曰皇考庙’一句,有疏写道,‘曰皇考庙者,曾祖也’。又比方说,孔颖达在对于诗周颂雝中‘假哉皇考,绥予孝子’一句,有疏写道,‘考者,盛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此与闵予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义,故父祖皆得称之’。既然说,皇考一词,即为尊君之义,既可以说是曾祖,也可以说是祖父,亦或是父亲,那么,为什么不能代表伯父呢?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十分感佩,就用皇考一词表达尊君之义,又有何不可呢?”

    朱厚熜虽然觉得魏水这些话说得有点儿像是歪理,但又不自觉的想要同意他的说法。可同意他的说法吧,他又不太乐意,因为皇考这个称呼,他只想用在兴献帝的身上,不想给什么受人敬重的伯父使用。

    而且,话说这么多,也是魏水自己的意思。

    “魏先生,朕设若如此,天下又有谁知道朕的心意呢?更何况如若这样是为了蒙过内阁而采用的障眼法,那就说明不可以将释义广告天下。这样的话,要有多少人会误解朕的意思?魏先生,这种局面,你有想过吗?”

    朱厚熜黑着脸问道,魏水从容不迫的应对。

    他说:“这种场面,草民当然有考虑到,也正是考虑到了,所以才叫陛下这样去做。”

    朱厚熜听得困惑不明,忍不住问道:“魏先生,既然如此,你说说你的看法吧。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总要给朕一个满意地交代才行。”

    魏水说道:“陛下,您只是听了草民所说的前一部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困惑。实际上,草民所想要说的,并非如此简单。陛下要承认孝宗皇帝是皇考的同时,必须要加上这么一句,此后,称呼兴献帝、兴王后为陛下的本生父母!一对父母可以有很多的孩子,但一个人只可能会有一对父母。既然承认兴献帝、兴王后是您的本生父母,那孝宗皇帝又是什么呢?皇考?皇考的解释很多,草民想得到,很多有识之士在仔细推敲过后,也一定想得到。这并不是说草民想到了,内阁的大学士们想不到,而是他们在陛下承认孝宗皇帝是皇考之后,就不会在意其他一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问题了。更何况,兴献帝、兴王后本来就是陛下的本生父母,这个说到哪里去,陛下都是有道理的。”

    朱厚熜听了魏水的解释,越听越兴奋,到最后,便是忍不住拍案称好,高兴地说道:“魏先生啊魏先生,朕得魏先生,真是恰如周文王访得太公,汉高祖得遇张良。想来,太祖皇帝与青田先生、成祖皇帝与缁衣宰相,怕也不过是如此君臣相得了吧?江湖宰相?大明江相你果然是大明难得一见的江湖宰相啊!这么一来,只要内阁承认了本生父母一事,朕看似是退却了,妥协了,但实际上,却给自己留足了日后进步的路。真是太妙了,妙不可言呐!”

    魏水听罢,丝毫没有沾沾自喜。这样的场面,是他早就已经料到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更何况,他还有后面的话呢。

    为了今天的这一番答对,早在他向杨廷和示好,提出制造意外焚毁清宁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为此翻阅了多少的古籍、史册,已经不需要统计,反正直到现在,看效果,都还是不错的。起码,朱厚熜看起来很开心不是吗?而且,商量下的结果公布下去,杨廷和等人在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会觉得很开心的。

    大家都开心了,皆大欢喜,有何不好的?

    这样,他再把后面的事情说出去,虽然对前事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却是一个小小的铺垫,至于作用,就要慢慢的看了。

    “陛下,刚刚草民说过了两件事情,还有第三件事情。这第三件事情就不太重要了,只不过是听说清宁宫是本朝很重要的宫殿,但现如今却被大火焚毁,在草民看来,应当是名字取得不好。清宁二字,有息事宁人之意,但陛下身为天子,需要对谁息事宁人呢?天降大火焚毁宫殿,并非说一定是陛下的错,或者是内阁的错,在草民看来,未必不是这宫殿的名字取得不对。”

    “哦?名字?”朱厚熜听罢细细琢磨,也觉得这个‘清宁’的名字实在是不太好,“那依魏先生的意思,应该改为什么名字呢?”

    魏水回答道:“陛下,草民层仔细琢磨过,清宁二字,息事宁人之意,之所以被上天焚毁,极有可能是上天不愿意见到陛下如此息事宁人。所以,草民以为,新取的名字应当彰显陛下的威仪。所以,草民以为,应当用‘建极’二字。”

    “建极?”朱厚熜将这两个字细细琢磨。

    之所以要提出这么个名字,只是魏水记得之后的故宫三大殿里头,有介绍说保和殿曾用名建极殿。保和二字也有一些不够霸气,反倒是建极两个字很不错。而且,他为此也翻阅了古籍,并且找到了出处。

    不过,以朱厚熜的水平,恐怕用不着他将话说的太明白。

    果然,他提出这个名字之后,没用多久的工夫,朱厚熜就猜到了他的用意。

    “建极二字,是否是出自箕子洪范之中的‘皇建有极’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朕理解,应当是极是指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就是”

    “陛下为天下之主,自然应该威仪远播,由您来指定的法则,才是天下应该遵守的法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2 ·输棋只因出车迟() 
建极殿的定名提议让朱厚熜十分满意,但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威风或者是才华,最终定下的名字却改了一个字,定名为‘皇极殿’。

    当然了,或许这样更显得皇权鼎盛,暗合了朱厚熜此时的心意。

    过了正月十四就是正月十五了,月圆之夜,就算是无家可归,在京的部属魏水也尽数给他们放了假。因此,简陋的小院里头,只有坚持不肯离去的墨大陪着他。

    庭院里,魏水对着满桌子的佳肴,却显得没什么胃口。随意的翻着手里的书册,墨大看到封面上写着礼记。

    “二爷,今天过节,还要琢磨这些?”墨大替他倒上酒,关心的问了一句。

    魏水翻了一页,头也不抬,答非所问:“今天宫里应该挺热闹的,不知道陛下现在是不是在赏花灯啊。”

    墨大对于魏水过节还要看这种书不是很能理解,印象中,前几天魏水好像才跟他提过,这次面圣之后,就可以清闲上一段时间了。

    似乎觉察到墨大的疑惑,又似乎是觉得人家墨大留下来陪自己过节,自己却捧着本礼记在这儿看个没完,的确是有些冷落人家了。魏水随手放下书册,吩咐墨大在桌旁坐下,端起酒杯,邀他对饮。

    终于被人重视到,墨大还是很开心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的时候,却发现魏水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二爷,您有心事?”这本不是做属下的应该过问的事情,但墨大看魏水有事情不吐不快的样子,自己心里就也觉得不太舒服了。

    魏水原本就是打算把他留在京城的,日后如果能够安排他进锦衣卫当然最好,如果不能,也会给他安排一个说得过去的前程。怎么着,也得是个小武将吧?多了解一点儿朝堂上的事情,也许不能帮他站得更高,但绝对可以帮他活得更久,倒也是一件好事。

    心里如此思量着,魏水问道:“墨大,你对朝堂上现如今的局势怎么看?”

    墨大楞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魏水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既然问到他了,他也就是略略思索了一下,便回答道:“依属下浅见,现如今,虽然依旧是内阁把持朝政,但陛下总有一天会获得实权,到时候”

    “为什么?”魏水突然打断他的话,问了这么一句。

    墨大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内阁占据主动地位,处处压制着皇帝,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的事情。至于朱厚熜总有一天会获得实权,那纯粹是因为墨大相信魏水实力啊可是这样的理由,让他怎么说?

    魏水轻轻的摇了摇头,对墨大的表现并不满意,但还是顺着他的话,给他分析道:“内阁不可能永远占据主动。之所以现在看起来朝政是由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把持,那是因为他在朝堂积蓄了几十年的力量,有很多人希望跟着他,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一旦他们发现,杨廷和其实并不能够完全对朝政做主,不一定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转而扑向更好的一棵大树。”

    墨大虽然理解这个意思,但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二爷,在您看来,所有人都是如此吗?就没有例外?”

    “没有例外!”魏水的回答十分的笃定,“朝堂之上无父子,懂什么意思吗?站在朝堂上,你首先不是你自己,而是你身后的团体。这种时候,亲情、友情,都不重要,全都不重要了。你所需要考虑的,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利。等你观察久了,你就会发现,肯主动舍弃眼前的利益,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他是为了更大的利益;其二,他是为了换取一个好的名声。即便你说有些人并不想这么干,但是你要知道,在朝堂上,你不可能是孤立的,孤立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看你不顺眼。你必须要有帮有派,才能够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的。但一旦加入了某个团体,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团体不是死的,它有思想,有追求的东西,如果你不能够完全掌控它,它就会主导你的选择、判断、走向,乃至是生死。”

    “可是,如果能够完全掌控呢?就像就像杨廷和。”

    魏水听罢,嗤笑一声,摇了摇头道:“你还是不明白,杨廷和并不能够完全掌控他的团体。因为无论从大了说,从小了说,他都有两个弱点。”

    “弱点?”

    “从大了说,杨廷和虽然把持朝政,但他没有兵权,咱们这位陛下可一点儿都不傻,登基伊始,就已经在慢慢的掌控军队了。没有军权,杨廷和就翻不出多大的浪来。而且,较之前朝,陛下显然更加重视文官的利益,而压制在正德朝过于膨胀的武官。这样,有很多想要取代杨廷和做老大的人,会脱离团体,会靠向陛下。

    ”魏水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看了看天上,正月十五,竟然是个阴天,没有月亮。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从小了说,杨廷和是进士出身的正途翰林,他有座师、有同年、有学生、有子嗣,这些他都需要照顾到,他有私心,目的不纯,而且,有软肋。更何况,他的性格并不算是多强势,比起他的儿子要差上一些,这样的人,往往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显露出软弱的一面。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被我抢先这么多手,对着我这样一个没官没品的江湖混混低头让步,还要寻求合作了。”

    这么一说,莫大算是明白了,杨廷和手中的内阁权力其实并不稳,所以,才会处处失去先机,受人所制。

    “看着吧。”魏水说道,“过完年,朝廷上就会有所动作。咱们这位陛下,学什么都快得很,是个天生的玩弄权术的材料。现如今我玩儿的这些,将来,都会是他的拿手好戏。至于杨廷和,他比我慢,就肯定比陛下慢。那句俗话怎么说来着?输棋只因出车迟,已经失子、失先,他怕是没有什么扳回局面的希望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3 ·变动() 
在魏水筹划治下,朱厚熜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