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排长,千万别这么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孟村长拿起了旱烟袋,装上了一烟锅子烟和木灰。用椭圆形钢铁片轻轻平削一块火链石,火星子闪闪,木灰上有了几颗火星子。他“吧唧吧唧”地猛吸烟袋嘴,星星火点燃了木灰,木灰点燃了烟丝,深吸一口又一口,嘴里和鼻孔里开始冒出了烟雾。这时。他接着说:“战士打鬼子,撇家舍业,风里来雨里去,不怕流血牺牲。我们再苦也不忍心苦了战士。只是境况太差,拿不出更多的东西。表表心意而已。”
“困难面摆着,如此拖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起商量商量,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群众和战士们度过难关。既不拖累群众,又能克服眼下的实际困难。”蔡秀梅和我所想的,意见一致。
百姓困难,战士们忍饥挨饿,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要么饿死和困死,要么自己动手,走出窘境。于是,我们和孟村长一合计,柳里铺荒沟荒岭多,可以开荒种地。战士大都是贫苦出身,扛起枪能打仗,手握锄头能下地。对!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靠天,不靠地,依靠勤劳的双手战胜饥饿,摆脱困境。正如**所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要求各个部队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孟村长乐呵呵,“好,我看这个办法好。只要是战士们不怕出力,漫山遍野的空闲地随便开荒,想开多少开多少。需要农具,种子,土杂肥等,说一声,老少爷们一定大力支援。”
我和蔡秀梅总算看到了希望,特别是有了群众们的支持,心里有了底,“我们代表全体指战员首先感谢孟村长,感谢乡亲们的无私援助!行,就这么办。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带领战士们开荒种地。”
说干就干,大干苦干加巧干,奋战春夏秋冬。原本荆棘丛生、兔子不拉屎的穷山坡,我们展开了最顽强的生产自救。缺少牲畜,战士们肩扛绳拉犁,肩膀上磨起了血泡,红一块,紫一块。酷夏一身汗,严冬两手肿,没有一个战士叫苦喊累,风里餐露里宿,流血又流汗,一双双勤劳的硬是把一处处荒地荒沟变成了庄稼地,菜园子,米粮仓。山上的茅草多,树木不缺,战士们抱的抱,扛的扛,拿起锤子叮叮当当,在山坡和岩石旁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茅草房和小木屋。既解决了营房问题,又增多了堡垒,方便了站岗放哨,增强了村子的安全防卫。
“排长,我派出人员到别的村收了一些破铜烂铁,赶制了一些锄镰锨镐,除了我们用,还可以支援一下老乡们。”梁友臻脑子机灵,收旧利废,带领铁匠铺里战士们加班加点,打铁不得闲,解决了缺农具的大问题。
我掂量着一件件顺手的工具,非常满意地说:“干得不错!奖励你一碗酒喝。”梁友臻这个小子,最喜欢喝一口,见了酒,就像苍蝇见了血,拨不动腿,瘾头大呢。平日里,我不准他喝。不然,稍不留神,这个兔崽子,就会喝得模模糊糊的,你们不知道我们。
“谢谢排长!”梁友臻接过我递给他的一碗酒,咕噜一口喝干了酒,用手抹了抹嘴巴,眼神里流露出不过瘾的光芒,站在那里不肯离去。
“酒鬼,上来馋虫了是不是?好吧,看你表现得还不错,再赏你一碗。不过,我有言在先,捣鼓枪药的事,你得给我抓紧了。弄出来了,我放你三天假,摆上一桌子好菜,为你庆贺,让你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同时,一定给你请功重奖。弄不出来,别怪我拧下你的狗头当球踢。”我拿过酒瓶子,又给倒了一碗。
“请好吧,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准弄出个眉目来。”梁友臻喝完了酒,来了精神头。
我说:“好,这是你说的。到时候,如果还拿不出来,有你小子好看的!去去去,别磨叽了!”
“是,敬礼!”梁友臻走了。
一班长郝可慎喜欢琢磨事,领着葛小宝东转转,西瞅瞅,选择了一块荒草地,就在山崖下面。不急着动手开荒,而是先发掘水源。还别说,刨开水叽叽的石崖下的地皮,楞是发现了有积水。起初是渗水,刨深了,“咕咕”的细细的泉水冒泡泡,竟挖出了一个水潭。
“班长,有水了,有水了!”葛小宝高兴地跳着,蹦着。
“快,去把全班的战士都叫来,带上工具。”郝可慎面带喜悦,吩咐葛小宝。
“好来!”葛小宝屁颠屁颠地离去了。
五十多个战士齐上阵,在郝可慎带领下,汗流浃背地大干起来。开挖了一个大大的水潭,水汪汪的,连续浇上几十亩地也不会干。水潭周围开荒,打石头磊沿墙,除草刨地捡走石头,昼夜不停地忙活,一块连着一块地拓荒翻土,一股气开出了五十多亩地。有了水源,种粮的粮丰收,种菜的菜儿绿油油。山崖边,建起了木草房,还有一排排鸡舍兔子窝。粮囤子,菜园子,饲养家禽圈子,红红火火的,有粮有菜有肉吃,真是乐死人。
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和蔡秀梅都自觉下地,带领大伙一起干。热天一身汗,冬天手脚红肿,刮风抬石头,下雨打苫,都必须身先士卒,决不能当孬种。
“奶奶个熊的!”清早下地干活,抹黑才回到屋子,我累得腰疼腿酸,一头歪倒在炕上。
“坐起来,洗洗脚。”蔡秀梅端进一盆热水。
“不行,不行!大逆不道,我给姐洗还差不多。”我不肯。
“行,我先给你洗,你再给洗。”她给我洗了脚。
“你啊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叫你别下地,你偏是不听,非要活受罪。”要给她洗时,她却说已洗了。我把她的手托在手掌上看,几处血泡紫红紫红,疼在我的心里。她自小在父母手里娇生惯养,细皮嫩肉的,没干过庄稼地的活,却要强得很,硬是与大小伙子膘着膀子干,哪里能吃得消。
我用煤油灯烧过的针帮她挑血泡,她痛得直呲牙,却装出不在乎的语气:“没啥,锻炼锻炼就习惯了。”
“明天,你到梁友臻的铁匠炉去,抓抓造武器的事。”我给她安排新任务,好拴住她,不忍心她吃坡里的苦。
“我去了也没用。还是和战士们一起干农活吧。累是累的,但心情舒坦。”她知道我的用意,坚持要下地劳动。
“睡觉,睡觉,明天再说。”
“好吧。”她靠在我的胸前,不再言语,一闭眼就睡沉了。我轻轻地把她的头放倒在枕头上,替她盖好了被子。(未完待续。(lwxs52o。))
第134章:狼孩——逗笑中增进友谊()
第134章:狼孩——逗笑中增进友谊
老男人喜欢粮草,老女人喜欢,年轻人喜欢情俏。热热闹闹的大生产劳动,我们依靠辛勤的双手,既实现了自救,还帮助乡亲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顺利地度过了难关。我和蔡秀梅到孟村长家里去串门,说到起来,心情大好,天南地北地闲聊。孟村长的婆姨平日里一本正经,言语很有分寸,让人觉得安善有余,活泼不足。没想到,在一旁的她,耐不住寂寞,打开了话匣子,竟是活宝一个,逗人发笑。不出三句话,孟村长不离粮草的话题,而婆姨不离。她说了一个笑话。
一个女子的口头禅是“你看看”。一天晚上,老公到邻居家串门,她独自在家里洗澡。“噔噔”,敲门声。她想一准是老公回来了,便不加思考地用浴巾围在胸前,走了出来,很不耐烦地咕噜,“有钥匙不用,敲什么门?”结果开门后,迎面站在面前的却是对门的胖大哥。月光下,女人的屁股光溜溜,还有最秘密的东西暴露着。男人呆若木鸡地盯住瞅。她低头一看,娘唉,羞死人啦!于是,她慌慌张张说“你看看,你看看!”急急地撩起浴巾遮盖着*裸的屁股。那里想到,慌乱中,两个大奶奶又展露在明月下,散发着诱人的光芒。男人看得仔仔细细,口里垂涎三尺。女子再低头一瞧,羞得无地自容。“你看看,你看看!”惶恐中,她一边说道着,一边又急火火地扯下围住光屁股的围巾,遮住白白胖胖的大奶奶。遮来遮去,上下不能兼顾。只能在羞乱中,忙活不跌地折腾,嘴里说的是她的口头语。“你看看,你看看!”
蔡秀梅笑弯了腰。孟村长平平静静的。只是笑眯眯,不以为然。只见他把烟袋锅子往鞋底上磕了磕,开了言。
有个花花公子把祖业败光了,只得做了乞丐沿街乞讨。一天,乞丐碰到一位农民,农民对他说:“你也是七尺男子汉,不缺胳膊不缺腿,为何不自己劳动养活自己?”这个乞丐听了。一点儿不感到羞耻,他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四句:“朝吃千家饭,夜宿万户亭,未犯朝廷法,任我天下行。”农民看了诗后,也拾了一根树枝,在每一句诗后添了两个字:“朝吃千家饭,不饱;夜宿万户亭,盖草;未犯朝廷法,还好;任我天下行。狗咬!”
婆姨把嘴一撇,说:“这个段子一般般,不好笑。文绉绉的搞笑。我给你们讲一个。不笑,不算是好段子。”
从前有一地主,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秀才,铁匠,淘大粪的。话说这天地主过生日,三个女婿便来祝寿,在席上地主突然心血来潮想让几个女婿为他的寿辰做几首诗,诗的题目就是地主马棚里的那匹千里马。其实呢这个地主最瞧不上他这个三女婿了,知道他是个大老粗。也想让他在人前出出丑。大女婿沉思了片断便说:“我有一首。”便摇头晃脑的说道:“大雪如鹅毛,快马走南桥。快马回来了。鹅毛水上飘。”丈人一听连连称赞说道:“好好,马跑了个来回这雪花还在水上未化。不错。”二女婿不服气说道:“我也有了。”便说:“铁棍水里扔,快马跑东京。快马回来了,铁棍仍未沉。”地主听后摇着头说道:“差强人意没老大的好。”三女婿在一旁早急得脸红脖子粗的,一时没词。地主便斜着眼问:“你说不上来了吧?”说完,他突然放了个屁。三女婿一拍大腿喊起来:“有了!”且听他说道:“丈人放个屁,快马向西去。快马回来了,屁门还没闭。”地主听完气得晕了过去了!
“哈哈哈!”大家大笑。“屁”的笑料,我也有一个。
丈母娘有三个女婿,大女婿、二女婿都是精明会说的文化人,只有三女婿笨嘴,不但嘴笨而且做事不讨人喜欢,常常受到两位姐夫的戏弄。又一次,在宴席上,大女婿出难题,要求称赞喝酒喝得快,并能出口成文,不拘雅俗。话音刚落,二女婿有词了,“水面放金针,喝酒一口闷,喝掉一瓶有一瓶,金针还未沉!”大女婿说:“火上烤羽毛,喝酒满嘴倒,倒了一碗又一碗,羽毛尚未焦!”轮到笨嘴的三女婿,他急得抓耳挠腮,嘟囔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屁来。碰巧这时丈母娘放了个屁,他不仅来了灵感,马上拍手笑道:“丈母娘撒个屁,喝酒就要一口气,喝了一盅又一盅,孔门犹未闭!”
“呵呵,三女婿一点也傻,关键时候有妙对。我也说一个笑话给大家助助兴。”蔡秀梅说。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说说笑笑,低俗的,高雅的,从逗笑到日常生活和军民互帮互助,大家无话不谈,并且心情轻松。许多好点子,一些需要沟通的问题,就是在走访乡亲们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同时,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蔡秀梅对我说:“人啊,重的是感情交流和沟通,只要以朋友相待,以心换心,就会扭成一股绳,同甘共苦,战胜困难险阻。”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未完待续)
第135章:狼孩——自制地雷()
第135章:狼孩——自制地雷
制火药,“一硝二磺三木炭”,是自古流传的口诀。梁友臻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制火药的难题。有了火药,制造出了一批简易地雷。引爆的导火索,是。
“自制的地雷,威力也不小。”一天,满面春风的梁友臻,领着两个战士,手里提着几颗地雷,邀请我和蔡秀梅观看试验。
“好啊!”不管怎么说,兵工厂除了生产大刀,还能自造地雷,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我和蔡秀梅都很欣喜。
“注意隐蔽!”来到一块空闲地,梁友臻亲自埋好地雷,点燃了一根长长的鞭炮引信,迅速跑到我们藏身的岩石后,提醒大家。
“吱吱”,引信闪着火花,我远远地盯着看,心里打着鼓,“放鞭炮时,经常卡断。地雷的引信太细太长,更容易卡。会不会?”
“吱啦”,果然,冒火的引信突然灭了。
“怎么会灭了呢?”在我身旁的梁友臻尴尬地看了看我,“试过多次,都好好的,关键时掉链子,真晦气!我去看看。”
“卡了很正常,不卡才怪呢。”我平静地说:“这一点,你早就应该想到。这次卡了,是好事,等到了炸鬼子的关键时卡,就坏醋了。”
“排长说得对。引爆装置,必须安全可靠,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攻克这一难关。”梁友臻领会了我的担心。
“轰隆”,地雷引爆,覆盖在上面的石块炸飞了。梁友臻仔细检查了一下,重新点燃引信,地雷终于爆炸了,效果不错。
“我们成功了!”战士们拍着巴掌欢叫。
“好。威力很大!”蔡秀梅高兴地呼喊。
“不错,干得不错!”我拍了拍梁友臻的肩膀,“今晚让伙房做几个好菜。好好慰劳慰劳大家。万事开头难。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土包子也能制造地雷,在我们全团创了个第一,是了不得的大事,的确值得贺喜!当然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相信大家一定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拿出更大更好的惊喜。”
“嘿嘿!排长真会鼓励人。离你的要求。我们还差老鼻子呢。”梁友臻腼腆地说。
“梁班长,地雷,通常布设在地面下上,或因敌人自动触发引爆,或待敌人进入雷区后,操纵爆炸。”来到爆炸现场,查看粉碎的铁片,地上留下的大窝子,被掀翻的大石头,地雷的爆炸效果确实威力挺大。唯一缺憾的是引爆不过关。蔡秀梅接过一根鞭炮引信仔细看了看。提醒说:“导火索,是一种操纵爆炸的办法,但用这种引信不行。不便操作。也容易卡。那么,究竟用什么做引爆装置,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我想,如果用手榴弹和手雷上的引爆芯代替,是不是既保险又安全?”
手榴弹,大致分为有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两种。有柄手榴弹,主要部件有,木柄、铁壳、保护盖、拉火绳、拉环、拉火管、导火索和雷管、炸药等。投掷距离较远,且落地后不易滑动滚动。成本较低,比手雷更便于同归于尽。无柄手榴弹。又称手雷,构造更为复杂。增加了弹性延时或触发装置。便于携带,破片数量多且方向均匀,成本较高。手雷拉了线拿在手里一辈子不会爆炸,手榴弹拉了线没有敢不扔的。手雷,也叫“甜瓜手榴弹”。在战场上,遇到小鬼子,说一声“给你个甜瓜尝尝”,这道美食小菜,烹炸四溅,保准送佛送到西天,哼哼唧唧地会东洋老家去。
“嗨!”梁友臻一拍脑袋,惊喜地说:“蔡队长,你说得很对!我是啥脑子,为什么现成的引爆器不用呢?”
葛小宝从身上取下一颗手榴弹,扭开保险盖,详细端详拉索,说:“对啊,把手榴弹的装置移到地雷上,就是最好的引爆器。不过,手榴弹废了,有点可惜。”
我说:“即便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也划算,起码地雷的威力大,以后慢慢改进就是。”
说干就干,梁友臻接过葛小宝的手榴弹,卸下了引导拉索,安装在地雷上,用绳子操纵爆炸,效果果然很好。好个梁友臻,手榴弹这么复杂和危险的家伙,他拆卸起来,三下五去二,简直是小菜一碟,让看到眼花缭乱,又心惊胆战的。
葛小宝非常机灵,一点就通,看了遍,他也安装了一颗拉环地雷,想自己埋地雷。
梁友臻说:“还是我来吧,危险。”
“我行,梁友班长你就放心吧。”
我知道梁友臻对葛小宝非常呵护,像亲弟弟一样待他好,生活上处处关心,战场上总是把他拉在身边,加以照顾,生怕遭遇什么危险。于是,我说:“别充能了,让梁班长来。等试验成功了,你再来也不迟。”
“那好吧,给!”葛小宝有点不情愿地把地雷交给了梁友臻。接下来,一连试验五颗,除了拉式,还有碾压触碰式,个个的引爆效果都很理想。
蔡秀梅高兴地说:“很棒,我们的地雷,从工艺到爆炸效果,都十分过关。这下好了,让小鬼子尝尝我们自造地雷的厉害。”
“炸鬼子个人仰马翻,屁滚尿流。”葛小宝蹦蹦跳跳,跑到我的身边说:“楚排长,什么时候出山,咱摆个地雷阵,让小鬼子尝尝鲜?”
我说:“机会有的是,等我们的地雷量足够了后,再说。不过,总有一天,准让鬼子好好尝尝地雷的厉害。”
蔡秀梅看着梁友臻,对葛小宝说:“性急吃不着热豆腐。现在,我们需要大批量地生产地雷。你跟着梁班长好好干,加班加点地多造地雷。特别是引爆装置,一定想想方设法攻克技术难关,总是拆卸手榴弹,浪费太大。”
“我一定好好干!”葛小宝点了点头。
梁友臻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