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落座之后,李森便迫不及待的询问道:“大师之前在殿中所言,颇令李某在意。不知道大师如今可否详细说明一番?”
圆明方丈摸了摸颌下的白须,微笑道:“李施主所关心的,应该是你体内的煞气,到底能不能转化为‘慈悲力’吧?”
“正是如此。”李森点头道。
“嗯,若是这样的话,老衲在关于‘慈悲力’的方面,确实有一些独到的心得体会,可以跟李施主交流一番。但老衲还有一点不明白的是,李道友为何如此执着于修炼‘慈悲力’呢?要知道,这种力量乃是佛门功法进阶之时才会用到的特殊力量。对你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圆明方丈不慌不忙的说道。
李森知道这老家伙是明知故问,但也只能耐着性子解释道:“李某是为了修炼‘金刚护体神功’,这才需要佛门的‘慈悲力’以辅助进阶。”
圆明方丈见到李森如此说,毫不意外,但他嘴角却微微的勾了起来。
“李施主,请恕老衲直言。即便是你成功修炼了‘慈悲力’,恐怕也未必能够利用在‘金刚护体神功’上。毕竟这套炼体术,已经被魔门修士篡改成了异类功法,在修炼方式上而言恐怕跟我们佛门修士并非一脉相承的。”
李森沉声道:“这方面,李某自然也知道。不过李某通过研究贵宗的那本‘金刚降魔诀’,已经发现此法诀跟‘金刚护体神功’颇有相似之处。两者互相印证之下,大体也能够溯本回源到佛门一脉上。因此,只要能够修的‘慈悲力’,那么李某就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利用‘慈悲力’来逆向修炼金刚护体神功。”
圆明方丈闻言,忽然双手合十,赞叹了一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单从李施主这句‘逆向修炼’上,就能看出李施主之才情,远在老衲想象之上的。只不过,就如同李施主所说的一样,这两部功法毕竟都是源出于佛门的炼体术。李道友才情虽高,却也不是我佛门中人。以外道之力,来印证佛门功法,恐怕略有些不妥吧?”
李森微微眯起了双眼:“大师的意思是?”
圆明方丈又是宣了一声佛号,这才徐徐转动着手中一串佛珠,缓缓说道:“不如李施主将你那本‘金刚护体神功’拿出来,与老衲一起参详一番。或许你我两相印证之下,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也不一定。你说是不是?当然了……”
说到这里,圆明方丈面色波澜不惊的继续说道:“如果李施主觉得老衲这个提议有些不妥,自然也可以拒绝的。老衲接下来,依然会跟李施主讨论‘慈悲力’的问题。但‘慈悲力’到底能不能对‘金刚护体神功’起作用,老衲可就不敢保证了。”
这番话说完之后,圆明方丈就闭上了眼睛,眼观鼻,鼻观心,手中佛珠如同**一般转动不停,却是露出了一副老神在在的入定模样。
李森却看得清清楚楚,这老家伙分明就是有恃无恐。
再说的透彻点,就是这老家伙看明白了李森如今难以正常进阶,只能仰仗他们佛门功法的软肋,因此才会露出这么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但这个老和尚虽然有恃无恐,却又将话说的滴水不漏,使得李森纵然心中有气,却也根本没有任何可发泄的理由。
一时间,李森面色阴晴不定了起来,显然是在疾速考虑着得失的问题。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李森方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前辈的提议合情合理,李某自然没有异议。再者说,这金刚护体神功本来就是贵宗的佛门之物,今日奉还,也算是物归原主。”
李森微微摇了摇头,然后不再犹豫什么的,直接拍了一把腰间储物袋。
旋即,一部通体由李森手写誊抄的‘金刚护体神功’复本,就出现在了李森的手中。
“阿弥陀佛,李施主如此深明大义,真是令老衲钦佩有加。”
圆明方丈微微一笑,便将此书接了过来。但他并没有立刻翻看什么,而是先将此书收入袖中,然后便笑眯眯的看着李森,开了口。
“李施主既然愿意将‘金刚护体神功’拿出来一起参详,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老衲接下来的几日将会闭关研习这本功法,争取早日融会贯通,以便于帮助李道友解决难题。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情老衲还是要跟李施主说明一下。”
“前辈请讲。”李森拱了拱手。
圆明方丈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开口说道:“佛门之中的‘慈悲力’,准确来说属于一种消弭业力的手段。在我们佛门修士的眼中,世间众生无论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均都有业力随身。业力,便是他们轮回之后由上天注定的业报。”
“我佛慈悲,怜悯众生,因此便以慈悲的佛力,去洗濯净化众生的业力。使得他们来世不受业力束缚,免受六道轮回之苦。因此,所谓的‘慈悲力’实际上就是净化‘业力’的一种佛门独有力量。虽然无形无色,但却足以影响此人的来世今生,乃是一种比道门‘灵力’更高阶的存在。因此,‘慈悲力’有时也被称之为‘佛力’。”
“倘若佛力足够高强者,便可以突破‘往世来生’的束缚,进而达到‘现世报’的程度。因此,强大的佛力往往能够使得此人的境界得以突破。纵然此人浑身上下一点灵力都没有,也可能拥有元婴期、乃至于化神期的高深境界。”
说到这里,圆明方丈看了李森一眼,询问道:“老衲刚才说的那些,李施主能听明白吗?”
李森闻言,不禁苦笑了一声。
刚才圆明方丈的话语,一开始李森还能勉强听明白,但越到后来,就越发的云里雾里、不明所以。此刻见到圆明方丈发问,李森也只得微微摇头:“前辈一番话,高深莫测,李某只能说是似懂非懂罢了。”
“呵呵。这也难怪,毕竟李施主乃是道门中人,跟我佛门没有太深的交集。而老衲方才那番话,即便是一些在寺中修炼了十多年的僧侣,恐怕都难以理解。因此对于李施主而言,的确是有些困难。不过,这个问题倒也不大。”
说到这里,圆明方丈摸了摸颌下的白须,微笑道:“如今,老衲正准备闭门研习几日李道友的这本‘金刚护体神功’。而这个时间里,李道友不妨去看看我佛门藏经阁的一些藏书。老衲相信,以李道友的聪明睿智,恐怕要不了几日功夫,就能理解我佛门修士的修炼方式。”
李森闻言,不禁有些惊讶:“藏经阁,乃是你们佛宗一脉的至高禁地,你当真肯放李某这个外人进去?”
圆明方丈却微笑道:“呵呵,李道友哪里话。我佛宗的藏经阁,可不是什么禁地。只不过其中弥足珍贵的经文数量极多,因此才禁止不明身份的外人进入而已。但是李道友你,却是一个例外。毕竟,你如今都准备修炼佛门独有的‘慈悲力’了,多多少少也算是我们半个佛门中人。让你进入,也不算破了佛门清规。”
李森闻言,不禁神色一喜。
“既然前辈如此好客,那么李某就不客气了。佛门的‘藏经阁’名震人界已久,内中各种极品功法、典籍数不胜数,李某早就想一睹为快了。却不知道,这藏经阁如今在何处?李某从何处前去?”
圆明方丈闻言,却呵呵一笑。
“藏经阁在哪?呵呵,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话音刚落,圆明方丈忽然探出手来,朝着李森一挥袖袍。
“呼!”
只见空气中一声呼啸,这件茅屋之中却陡然间变得空空荡荡,再无一人了。
只有一股淡淡的传送波动,还在空气中泛着微微的涟漪。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四百六十九章 诘难()
李森只感觉眼前金芒一闪,身躯便已经来到了虚空之中。
但转瞬间的功夫,李森双脚便已经落在了坚硬的地面上。
眼前金芒渐渐散去,李森的视力也终于恢复了过来。当即,李森便双目微眯的,朝着四周打量了一眼。
只见四周光影昏暗,影影倬倬看不清楚。但隐约可以分辨出这里是一处极为巨大的书阁。
在李森所立之处的四周,全都是高约丈许的陈旧书架,书架上满满当当全是各种册装古书。一眼看去,仅入目之处就有上百个书架,不下十万本书。
李森复又抬头看去,只见书阁的上方,乃是平整之极的暗青色天花板,材质光泽好似大理石一般。但每隔十丈左右,天花板上便会有一个徐徐转动的金色**,散发着醇厚的光芒,看起来十分奇异。
此书阁中的所有昏暗灯光,便尽皆来自于这些金色**。
至于脚下的地面,似乎也是同样材质的青色石板铺就,不过颜色看起来多有磨损,因此更清淡一些。
将此处场景看在眼中之中,李森心中的戒备之意消去了不少。心中清楚,这里大概就是圆明方丈所说的‘藏经阁’了。
只不过,李森没想到佛宗大名鼎鼎的‘藏经阁’,竟然并非寻常意义上的藏书阁楼,而是这种**存在的小型空间。
李森转过身来,露出一丝感慨之色的拱手道:“贵宗的藏经阁,规模之宏大令李某敬畏不已。看来人界对于此阁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甚至见面更胜传闻。”
圆明方丈自从将李森传送入‘藏经阁’之后,就一直站在李森背后微笑不语。此刻听到李森的赞美之词,这才矜持的笑了一笑。
“李施主谬赞了。这里的藏书虽然不少,但相比于万年之前,到底还是缺失了不少。老衲身为藏经阁的管理人之一,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负责追回遗失的各类佛门典籍。这方面,日后恐怕还要李施主多多襄助。”
“好说,好说。”李森微微一笑,拱手应承了下来。
“既如此,老衲就不打扰李施主的雅兴了,就此告辞。若是李施主看倦了经文,想要休息,那么只需要摇动此铃,老衲自然会接引李施主离开。”
说着,圆明方丈还摸出了一个寸许大小的黄铜铃铛,递给了李森。
李森接过来打量了一眼此铃,只觉得此铃乍看之下虽然十分普通,但仔细分辨下却能看到铃铛内部的繁复花纹,其中赫然蕴藏了数个极为精致的小型阵法。因此,这个普通的黄铜小铃,乃是一件货真价实的佛门法器。
李森见状暗暗点头,将此铃收入袖中。
圆明方丈复又合什一礼,这才身上金芒一闪的,身躯化虚为无,慢慢消失在了李森眼前。
李森则是静静的站在原地,一直等到圆明方丈离去了足有片刻之后,李森这才弹了弹衣角的,在藏经阁中漫步起来。
……
苦竹岛,后山。
藏经阁乃是一个**于人界的小型空间,因此当圆明方丈离开了藏经阁之后,也就直接出现在了后山的茅屋之中。
但此刻的茅屋之中,却不知何时多出了四名身穿黄袍、或站或坐的老僧。
他们一见到圆明方丈归来,便立刻毫不客气的将圆明方丈围在了正中央。
其中一名年纪看起来最大的老僧,一双眼睛紧盯着圆明方丈,沉声质问道:“圆明,藏经阁乃是我佛宗一脉的至高禁地,足以影响我们佛宗的生死存亡!你怎能让这个来路不明的外人进入其中?”
“是极是极!”
另一名黄袍老僧,亦是冷声道:“若是这个小子起了什么歹心,一把火烧了藏经阁,我们佛宗积累数十万年的底蕴,可就要顷刻间灰飞烟灭了!”
第三名黄袍老僧,亦是神色极为不悦的道:“藏经阁不仅是佛宗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更是我等佛门修士心中的圣地!只有极为虔诚、并且资质极为不俗的佛门弟子,才有资格进入其中翻阅经文!你怎能让一个不明来历的筑基期小辈乱闯?”
“听见没有?还不快将那小子抓出来?我等可以不伤他性命,但也决不能让他留在藏经阁中!”第四名黄袍老者甚至露出了一脸怒容。
圆明方丈闻言,不禁苦笑了一声。
她没想到,自己刚刚从藏经阁返回后山,就在这个茅屋之中被这四名同道给逼的进退不得。
“诸位禅师冷静,老衲这么做,自然有一定的道理。所以还请几位稍安勿躁,容老衲详加解释。”
那四名黄袍老僧听到圆明方丈如此说话,这才各自退后了一步,然后一言不发的看着圆明方丈。
圆明方丈这才稍稍的叹了口气,然后转动着手中佛珠,徐徐说道:“李森并非只是一名寻常的筑基期修士,此人来历不同寻常,并且跟我们佛门大有渊源。诸位,可还记得佛门圣物‘五色佛轮’?”
“五色佛轮?”
那四名黄袍老僧听到此物的名字,均是微微动容。
其中一名黄袍老僧开口道:“五色佛轮,与锦斓袈裟、九环锡杖一样,俱为我佛宗的圣物。论起价值也仅次于佛骨舍利而已,老僧又岂会不知?只不过,这个道门小辈李森,跟我佛宗圣物五色佛轮又会有什么关系?”
圆明方丈轻轻摇头:“证空禅师此言差矣,‘五色佛轮’实质上,乃是一件跳出因果轮回的佛门法器,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鉴别过去、预测未来的。数十万年来,此**的预测从没有失败过,可谓是神准。”
听到这话,那名证空禅师的老脸上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之色。
“依你之言,五色佛轮上曾经出现过有关于李森的预兆?”
圆明方丈微微点头:“是的。不仅如此,五色佛轮还预兆了魔界大举入侵,人界最终生灵涂炭的一幕。而我佛门,也将面临前所唯有的浩劫。而你们口中的这个李森,届时将会成为力挽狂澜的救世之人。”
“嘶!”
圆明方丈此言一出,那四名黄袍老僧均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证空更是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可是,三十多年前我等因为五色佛轮的预兆显现,而在此地聚会的时候,你可完全都没提到过李森这个人啊!”
“那是因为五色佛轮只提示了会有救世之人,但并没有显示出具体是谁。即便是老衲如何催动,画面上依然是空无一人的模样。”圆明方丈说道。
“那你如何肯定李森就是五色佛轮所谓的救世之人?”证空禅师毫不客气的逼问道。
圆明方丈口气平和的道:“老衲自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一直在寻找五色佛轮所谓的救世之人。直到十多年前,老衲在吴国的红枫谷第一次见到李森之后,方才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
证空禅师闻言,露出一脸半信半疑之色,但他没有说话,依旧是看着圆明方丈,似乎在等待着圆明方丈的详细解释。
另外三名黄袍老僧,也都一般无二的看着圆明方丈。
圆明方丈说道:“当时老衲第一次见到李森之时,只觉得这个小辈十分不简单,无论魄力、胆识还是手段、才智,都堪称年轻一代里面的翘楚。若是能将此等人才吸收到我佛门中来,定然是极好的事情。因此,我便吩咐岛上的弟子明道,对其多加留意,若有机会便将之邀请到岛上来。”
“后来,此子果然依约来到了苦竹岛。老衲也得以近距离的观察此子。结果发现,此子绝非老衲之前所想的那般简单。因为他隐藏在识海最深处的一缕神魂之力,竟然比老衲还要强大!”
此言一出,那几名黄袍老僧均是神色一肃,对视了一眼。
圆明方丈这才感慨道:“若非老衲修炼的佛门功法比较特殊,能够鉴别修士的神魂强度,恐怕根本就难以发现此事。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老衲也终于得到了一个结论。”
“是何结论?”证空禅师问道。
“那就是这个李森,分明就是数十年前,曾经陨落在雷劫之下的混元剑魔!只不过,由于肉身毁灭在了天雷之下,因此才不得不夺舍转生,成了如今的模样。”
听到‘夺舍’二字,那四名老僧均是眉头一皱,似乎有些厌恶这个词的样子。
圆明方丈却不以为意的继续说道:“到此,老衲也彻底弄明白了为何当初五色佛轮之上,没有显现出救世之人模样的原因。因为李森夺舍之后的这个新躯体,在三十多年前还没有真正的出生,自然是没有形态可言的。并且,能够在人界大劫难之时力挽狂澜、拯救众生的,肯定也需要拥有非常手段的非常之人才能做到。而人界之中,这种非常之人,数量并不多的。但是混元剑魔,绝对算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不过,这些事情在当时老衲第一次见到李森的时候,也只能算是老衲一个人的妄想罢了。因此,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老衲便特别的交给了李森一个任务。”
证空禅师听了,若有所思:“你是说后来的‘海族盛会’?”
“不错!”
圆明方丈点了点头,然后深吸一口气的,缓缓说道:“当时,距离五色佛轮所预测的魔族修士入侵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老衲除了考察李森之外,也在着手应对魔族劫难。”
“至于应对的方法,老衲和怀海法师已经有了一个构思,那便是利用佛门这几万年来所遗留的诸位高僧‘佛光舍利子’,来暂时解决掉此次的‘魔界危机’。若能成功的话,我们沉寂了万年之久的佛门,也将迎来崛起的机会。”
“不过,我们佛门一脉久遭猜忌,又被限制了行动范围,因此难以确认魔族入侵的具体位置。因此,便需要一个我们的人,以参加‘海族盛会’为借口,提前进入海族之地寻找时机。待他在发现了魔族修士之后,再召唤早已经妥当的怀海法师等人,前去灭魔。”
圆明方丈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责之色。
“自不必说,在预定计划中,这个负责引路的佛门弟子几乎是必死无疑的。因为他只有筑基期的修为,却要面对化神期境界的残暴魔族。不过,由于此举关系到人界危亡与佛门兴衰,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胆魄的佛门弟子,才能担当此任。当时,我和怀海禅师的预定人选,乃是我的爱徒悟道。”
“或许是出于私心,又或许是想要试验一下李森到底是不是五色佛轮上所说的救世之人。因此,我便临时将这个诱敌的任务,交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