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78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很会来事,只要是干部都跟她关系不错。一家子又会拍郝队长的马屁,如果公社或是县里来人,郝队长都是带到他家的,因为王浓梅做饭的手艺也是这村里公认最好的。

    所以他们家在村里那都是横着走的,这会子在这里吃了这么大个亏,哪里会高兴。

    邹金枝坐在椅子上骂骂咧咧个不停,还是王浓梅拽了拽她的袖子:“妈,您就别骂了,春强儿还在呢。”

    付家金家里本来就是一切都听王浓梅的,平时就是她的主意最多,所以付家金和付永广两个也都不说话,齐齐看向阴沉着脸的王浓梅。

    邹金枝有些讪讪地闭了嘴,王浓梅则笑着蹲下来对着还在呆怔中的付春强说道:“春强儿,去菜地那边给妈摘几根香葱,晚上妈给你香葱煎蛋好不好?”

    付春强高兴地点点头,转身出了门。

    王浓梅送了付春强出了门,这才掩上大门回身说道:“妈,你以后注意点,在春强儿面前别乱说话。不然以后他跟隔壁亲近了,你愿意啊?”

    邹金枝腾地一下站起来:“那怎么行,我们养他这么大,他跟隔壁亲近,我们这么多年的心血不是白费了。”

    王浓梅白了她一眼:“这不就对了,咱不能让春强儿觉得我们欺负隔壁,而是得让他认为隔壁对不住我们,也对不住他。这样的话,以后就算是隔壁再对他好,他心里也只有我们。”

    付家金点点头:“儿媳妇说得对,老婆子你就是太冲动,咱们不光要留住春强儿的人,更要留住春强儿的心。以后你注意点,多跟儿媳妇学学,别没事就会瞎咋呼。”

    邹金枝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她是直来直去的惯了,像儿媳妇那样她学不来。

    只是儿媳妇说得也对,自己一家子别瞧着现在不错,可再过二十年,自己老两口一没了,儿子儿媳妇岁数一大,说不得就得全靠着春强儿,不耍点心眼子只怕将来会吃亏。

    邹金枝一贯佩服儿媳妇比自己法子多,经常能不动声色就让别人吃亏,这会子也跟付家金和付永广一般眼巴巴地看着王浓梅,看她有什么高招了。

    王浓梅呵呵冷笑了两声:“今天我正好听到那老贱人跟郝队长说要给付永瑜长工分,傻乎乎的只会说好话,都不明白郝队长那是要她送礼。等我晚上去一趟郝队长家里,给他媳妇送点东西,一定不能让她长工分。哼哼,气都能气死她们了吧!”

    屋里的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既没撕破脸面,又让隔壁得了教训,这一会就是邹金枝都点头称是,

    付永广想起自己家在凤头村可是有很多代了。传到他爸爸付家金那一代,兄弟三个,外加两个女儿。

    大伯一家那是连个话都说不利落的,三叔付家奕却是个唯唯诺诺的人,整个就是自家老爹的跟屁虫。只有排行老二的自家爹能说会道,很是得祖父祖母的疼爱。

    明明老爸在爷爷那里比三叔要受宠得多,就是分家的时候,他家的房子也好田也好都比三叔家好,一直家里条件也是几家中最好的。

    三叔却不知怎么的一门心思要学厨房里的手艺,还丢下三婶和三堂弟出山找师傅去了,这一走就是十多年不见人影。

    十多年后突然回来,还不敢让大家知道,偷偷地求了三婶原谅。要不是三婶又怀了小堂妹,估摸着还不会这么快让大家知道。

    这三叔不但学了一门做饭的好手艺,还在外面的大城市里找了一个很厉害的单位上班,据说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少。

    为什么没回来,却是因为三叔跟师傅的独生女儿好上了,还在外面又结了婚,只是成婚十年也没有留下什么骨血,那师妹就没了。

    三叔这下才记起这乡下的老婆孩子,想着自己岁数也不小了,也就收了心思,一心想取得三婶的谅解和她过下半辈子。

    可他又怕三婶会将他赶走,所以第一次回来的时候是偷偷摸摸进的村,确实没人知道。直到三婶原谅了他,他才现身让村里人都知道他回来了。

    没想到的是,儿子都要娶媳妇的三婶居然隔了这么多年老蚌怀珠,又生了一个堂妹出来。

    三叔更加高兴,每次回来都会带许多村里人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一下子让隔壁一家子在村子里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这些事让自家老爹的心里很是失落,可他是个会转弯的人,原来三叔没在,他可没少欺负三婶,如今三叔回来,他面上虽是对三婶好了许多,可私底下下绊子的事可没少做。

    三叔虽是在外闯荡了这么多年,可还是很重兄弟之情的,对原来一直敬重的二哥还是像原来一样言听计从。

    所以他们家很是顺利地过继了春强儿,所以三叔每次回来都会跟三婶大闹一场,还会将本来准备好给三婶的东西拿出一半给他们,就是大伯那边也只给一两样而已。

第九章

    付永广有时都想不通三叔怎么这么傻,三婶那么好的女人他不好好珍惜,原来背叛了三婶,她都原谅了,可现在他又稍微一听外人撺掇就会对三婶发飙。

    三婶呢更笨,三叔一走十多年,她一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三堂弟。三叔回来两句好话就得了她的原谅,完全不记得他不在的那些年自己和三堂弟受的那些苦了。

    当然自家婆娘最厉害,因为三叔现身的日子和三婶怀孕的日子不符,居然造出堂妹不是三叔骨肉的谣言来,让本来人人巴结的三婶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

    就连三婶的妇女队长都因为这些传言传得厉害给撸了,郝队长提了自家婆娘当了妇女队长。

    还是三叔自己主动在一次回来过年的时候向村里人郑重其事地说清了此事,才让三婶能抬起头做人。

    付春华家里这边已经趁着没天黑吃了晚饭。因为到了晚上,没有电,家里只在灶台上点了一盏煤油灯方便洗碗。

    付春华只隐约记得前世凤头村这边好像是到了九五年才有的电,而自己要一直等到明年暑假爸爸才过来接她回城。

    因为还有一年她就要小学毕业了,父母担心她回城跟不上城里学校的进度,进初中就会更跟不上班了,所以她起码还有一年的时间要过这种天黑只能有一盏煤油灯的生活。

    付春华帮着付永瑜洗了碗,付永瑜又烧了水让大家都洗了澡,三人这才躺到床上准备睡觉。

    这样做一来是免得晚上做什么毁眼睛,二来更是为了省着煤油用,这可是都要去供销社里花人民币买的。

    奶奶一年到头要不是爷爷和父母寄钱过来,手里是不可能有现钱的,所以每分钱她都恨不得掰成两分钱用就好。

    因为家里只有三间屋,一间堂屋,一间振板屋,另外一间基本上都是放些杂物,只有在家里人都回来的情况下才会在那间屋搭个铺。

    所以,平常时候都是三人睡在振板屋的一大一小两张床上。付春华和奶奶睡大床,付永瑜一人睡小床。

    三个人躺在床上聊了一会儿天,李舒蓉和付永瑜两个就撑不住睡觉了。她们一天也是很累的,不光是家里的活,还有队上的活,足足要干满八小时的。

    三人睡在一起,付春华就没了机会进空间了,不过她倒是有时间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了。

    首先不能急着进空间,等明天白天奶奶和姑姑上工去了,自己有的是机会进空间,说不好还可以在空间里弄些好菜出来给她们补补身子,只是自己要注意,别让空间暴露了。

    至于让奶奶和姑姑改变对隔壁的态度,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怎么说,看奶奶和姑姑的样子今天的话还是对她们有触动的,这就是进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什么事情还是循序渐进的好,要一下子让她们从根上改变也是不现实的。

    只要能做到有所改善,付春华就觉得很好了,这要的是滴水穿石的水磨工夫。不像前世里那样让她们欺负了,还要帮他们做这做那,说不好那家人还在背后笑话她们傻呢。

    对了,明天开始她就要把空间里的水弄出来用,看能不能让自己和奶奶她们的身体变得好一些,而且她这萝卜头的身材看在这一世能不能有长高的机会。

    徐淑珍生的这四个孩子,老大付春景身高一米七八,老四付春妮身高一米六八,只有付春华和付春强两个一个一米五五,一个一米六九,整个一个四川盆地一般。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的女儿付甜甜的身高才一米五四吧,竟然连自己都没赶上。

    不过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应该在她发育的时候给她喝那倒霉的太阳神口服液,据后来有些报道说那东西含激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好。

    想到这里,她就不由想念起付甜甜来。这孩子跟着自己尽吃苦了,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找了份好工作,日子才好过一些,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不知道她还好不好。

    这一世,她是再也不会跟李建华结婚的,那个骗子婚前和婚后两个样子,结了婚就成了典型的从奴隶到将军。自己那个时候要不是跟妈妈赌气,哪里会嫁给他。

    只是不跟他结婚,那付甜甜还会不会有呢,这个问题很让她纠结。

    还有武靖明,虽然他对自己还是不错,可那个自私的人,他只会圈住自己,连女儿付甜甜都不许太亲近。她已经过够了那样的日子,如果再来一次她都觉得自己会窒息而死。

    哎,不能再想了,她对婚姻已经有了恐惧,重来一世她是不会再让自己掉入婚姻的坟墓。

    甜甜,妈妈对不住你,可能这一世不能让你来到我身边了。付春华越想越伤心,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流了出来,不一会儿竟然把枕头给打湿了。

    她不敢哭出声来,怕惊扰了奶奶和姑姑,她们要问起来,总不能说是想女儿了吧!

    付春华转念又想到那日不过是在睡熟之前想回到小时候,这空间居然就顺了自己的意愿将自己送回了这个时候。

    这世事真是无常啊,只是不知道前世的情况怎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去,会不会明日醒来又在前世了。

    付春华将眼泪都蹭到枕头上,还想再想想什么的,可架不住睡意袭来,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付春华醒来的时候,李舒蓉和付永瑜两个都已经起来了,两人都跟灶房忙活早饭。

    付春华本来是想去上茅房的,可想起昨天去的那个猪圈,心里就不得劲。

    虽说已经没养猪了,可那里真是让她不想再去二回。原来在乡下不觉得,这在城里都住了几十年了,却是怎样都不能习惯了。

    她只想着等奶奶和姑姑去上工了,她再去野地里解决吧!

    好不容易等到李舒蓉和付永瑜两个吃完早饭,拿好家伙什就准备出门了。

    付春华眯缝着眼睛看过去,正好碰到李舒蓉看她的目光。

    李舒蓉笑着说道:“醒来啦,锅里给你热了早饭,记得吃啊!上午去菜地那边拔些菜回来,中午让你幺幺给你做点菜粥,省得总吃红薯什么的。”

    付春华听了爽快地应下了,她可是知道自家奶奶种菜的功夫那也叫一绝,人家菜长五片叶子了,她的能刚发芽。

    她想着等会去菜地,给浇些空间水,一定让那些菜都能茁壮成长。

    看着两人出了门,付春华也急忙起来穿了衣服,趿拉着那双张嘴的布鞋,寻了后院一个隐秘的地方解决了一下生理问题。

    终于舒服了,付春华进了屋,又看了看关好的门,这才回了屋里进了空间。

    现在她看空间里的东西,简直是什么都好,现在这副身体可是亏得很了,看从现在开始补,能不能补得上。

    怎么说也要个子长高一些,不说长得小妹付春妮那么高,起码也要长个一米六的样子才行吧!

    付春华先是在空间里刷牙洗脸了一番,又手脚麻利地从储物间里拿了鸡蛋、牛奶、黄瓜,还有方包和火腿肉,简单地做了个三明治。

    哎,如今还真是能吃上这个就不错了。摸了摸吃饱了的肚子,付春华这才去了菜地和牧场。

    将该浇水、该收获的,都统统收拾了一遍,鸡蛋又收了几篮子,牛奶也收了几瓶子,菜地里的各种菜更是收了不少。

    她想着等会再去奶奶的菜地看看,有种了相同菜的就从空间里摘些出来。

第十章

    付春华昨晚上她可是看到自家油罐里没什么油了,难怪奶奶说是熬菜粥,要是炒菜的话,那些油不知道够不够炒一个菜的,不然就只能吃红锅子菜了。

    她又转念一想,自己空间里的各种调料都有,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都有,只是真不方便拿这些出来,不然没法解释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

    要不今天她用高汤做一回菜粥吧,这样的话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来,只是味道肯定是不错的,营养也比单纯的菜粥要好吧!

    想到就去做,付春华拿了大棒骨,又宰了一只鸡,切了一些火腿和姜片一起放到电高压锅里开炖了。电高压锅就是这点好,熟了以后就会自动跳闸,不用操心。

    做完这些,付春华从空间里出来了,本来想在空间里换身衣裳的,空间的储藏室里还存了许多付甜甜小时候的衣服,她总是舍不得扔,想着等付甜甜生了孩子可以用得上。

    只是这衣服拿出来,可没个说法也不行,思来想去,她还是穿了从平柜里翻出来的另外一件短袖布衬衣。

    只是这双张了嘴的布鞋,付春华实在是受不了,又回了空间在储物室里翻了一翻,终是让她找到一双付甜甜小时候穿的粉红色的塑料凉鞋。

    虽说这鞋不好看,用付春华的眼光看来还有些村,不过相对于七十年代的现在来说,这鞋已经是前卫得不行了。

    没办法,其他的鞋不是小了就是大了,这是唯一能穿着走路的了。

    付春华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想着不在奶奶和姑姑面前穿就是了,到了家就扔进空间。这样一想,她穿上了那双凉鞋,又找了一个竹篮挎上就出了门。

    日头还不高,山风习习,一点都不晒也不热。付春华也就没去找草帽戴了,只想着摘完菜马上回来就是。

    这时候的农村,每家每户都差不多的光景,仅有的钱肯定都是随身携带。因为统共也不会有几块钱。所以出门也不用上锁,因知道就是要去偷也偷不着什么好东西。

    付春华出了门,就能看到对面山坡上的工棚,这队上有什么事也好,每日出工也好都是要在那里集合的。不过这个时候也看不到工棚那边有人,估摸着都去了地里。

    昨天晚上付春华可是听李舒蓉和付永瑜两个唠叨来着,这会子正是收水稻的大日子,等收完水稻,队上就会组织大家分粮了。

    总算是在米缸要见底的时候分粮了,李舒蓉和付永瑜两个都非常兴奋,这是每年让家里人高兴的几个日子之一。

    付春华这时放眼看过去,对面山上都是满眼的绿,眼睛都非常舒服。就是许多年后她回来,这里也没有过度开发,空气还是非常清新的。

    只是在工棚下面的小溪边修了一条快速路,可以从省城的到县城的高速接驳上,很是方便。

    再回头看从屋后往上的梯田,田里的稻谷都让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好似给每块梯田都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每块梯田里都有几个人影在晃动,看得出大家都很卖力的。

    付春华猛然想起,自己是不是去完菜地回来再去给奶奶和姑姑送一趟水。只是自己确实不知道她们在哪块地里上工,得了,还是中午问过以后再给她们送过去吧!

    要不给她们熬些酸梅汤,这乌梅、山楂什么的空间里倒是都有,只是这东西怎么跟她们两个解释呢。一边想着,付春华一边就朝自家的菜地走去。

    凤头村虽是有四五十户住户,可他们都住得比较分散,是几户人家在一块,其他的人家都得再走个五六分钟才能到。

    所以每家的菜地都是在离住的地方要走上两分钟的地方,而一出门肯定是要经过王浓梅家的,原来每次经过她家,付春华都是有些害怕的。

    而且除了长大以后从城里回来,她还从来没有进过他们家,顶多只是趴在篱笆墙的缝隙里看看而已。

    王浓梅家里只接待有身份的人,有从县里、公社下来的人,或是村里出去外面能带好东西回来的人。

    比如说自家那笨蛋爷爷,每次回来自己家都不回,却总是让王浓梅一家先给劫他们家去了。一顿酒一喝,付家金再胡说几句,那老笨蛋就会把自己带回来的好东西留下一大半给他们,然后回家再跟奶奶干上一架。

    自己、姑姑还有奶奶那是他们看不起的对象,哦,姑姑有时能除外,就是他们家要请客的时候,姑姑洗菜洗的干净,王浓梅就会过来叫姑姑去他们家做活。

    等饭菜上桌,姑姑的待遇就是一碗白米饭外加两块肥肉和几根青菜。姑姑一般都舍不得吃,每次都是将东西带回来,三个人一起吃。

    这次,付春华淡然大方地转头看了一眼王浓梅家紧闭的木门,从容不迫地走了过去。

    今天可能是都去了田里抢收,这几户人家都没什么人。付春华走出这几座房子,又转了个弯,就看到这几家的几块菜地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也是用篱笆墙给隔开了。

    只是这篱笆墙没有家里的高,像她如今这一米四的个头,完全可以看到这紧挨着的六块菜地是什么样的情形。

    她家的菜地紧挨着王浓梅家的菜地,一番比较之下,付春华只觉得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王浓梅家的菜地每棵菜都昂首挺胸、精神饱满,菜叶肥厚宽大。反观自家那可怜兮兮的菜,一看就有瘦弱不堪的感觉,每棵都蔫头耷脑的,仿佛就要落气了一般。

    这可不行,这样下去,家里真是该没得吃了。想到这里,她将篱笆门打开,走了进去。用意念将空间里的溪水调出水来,浇到自家的菜地里。

    直到每棵菜都吸饱了空间水,付春华才停了手。她蹲下来,细细地观察自家的菜。这些菜仿若谁给打了强心剂一般,慢慢地直起了腰,叶子从原来的黯哑变得水润了。

    哎,这简直就是奇迹,付春华原来只在空间里种菜,还从来没在外面用过。只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