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动物情缘-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这只狗卧在汉利号船长住舱门外的一只垫子上。在人们没注意时,它又上船来了,并且做为蹭船客参加了这次旅行。平时很喜欢狗的船长试图对它友好,但这狗却不愿和他太亲近。基尔多和其他人也试着争取它的好感,可它对谁都保持距离,表示冷淡。它只是在船长平台上,时时嗅着海风。

那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基尔多到下面舱里去进餐。狗也跟着他下去,在食堂门口满怀期望地等着。厨师把最好的剩菜都给了它。当基尔多爬上船桥接班时,狗一直紧跟着他。它穿过操舵室,在海图室转了一圈,然后顺梯子爬上驾驶台,站在罗盘柜旁。这时它好象心满意足了,于是卧在一个舒适的角落里进入了梦乡。显然这位蹭客已是海上旅行老手了。

汉利号在北太平洋海面航行了18天。日复一日从船长到普通海员都尽力试图接近这只狗,但它总是对人冷淡。它充许人抚弄它的头,但它似乎对此不为所动。如果不是在和基尔多一起“值班”,它就呆在船长门口,只是该进餐时才到下层舱里去。

看见本州岛海岸以后,这位蹭船客嗅着岸上刮来的微风,紧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陆地。随着汉利号驶过横滨港的防波堤并逐渐靠近泊位时,它似乎变得越来越有兴致了。汉利号的泊位附近正有几条别的船只正在卸货。

在指挥卸货的时候,基尔多注意到狗变得很活跃。它注视着其它几条船,尾巴时不时地摇动着,鼻孔也紧张地抽动着。距离最近的货轮是西马洛尔号。它也正在卸下成形的木材。

很快,随着潮水的变化,汉利号的船尾摆向西马洛尔号的方向,此时两船相距约三百码。狗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了西马洛尔号上。它跑到船尾,尽力靠近西马洛尔号,并且越来越激动地嗅着空气。基尔多注意地看着这一切,这时一条舢板靠上了西马洛尔号,接下来两位海员,然后向岸边驶去。舢板的航线恰好要经过距汉利号船尾下面很近的地方。

狗看着舢板,不时发出轻声哀鸣。突然开始来回狂热地奔跑,并疯狂地吠叫起来。这样一来舢板上的乘客被吸引住了,他们用手挡住阳光,向上注视汉利号的船尾。

突然,其中的一个一跃而起,喊叫着挥舞着手臂。他一面示意着划舢板的人,一面拍着另一海员的后背。他的激动程度不亚于狗。当舢板靠近汉利号的船舷时,狗激动地跳进了水里。呼喊着的人把它拉上舢板,然后也不管它浑身湿透就紧紧拥抱着它。狗欢乐地叫着,还舔着他的脸。显然狗和它的主人又重新团聚了。

蹭船客和它高兴的主人成了两船船员的话题。狗的名字原来叫赫克托。它的主人曼特是西马洛尔号上的二副,他的工作岗位和值班时间刚好和汉利号的基尔多相同。在温哥华政府码头,西马洛尔号在上燃料时改变了泊位。当时赫克特正在岸上,在长途旅行前最后玩一圈。曼特在岸边到处寻找,但未能在起航找到赫克特,这样西马洛尔号离港口时就把它拉下了。

到底是什么神秘的灵感指引了赫克特,使它能在众多的船只中找到一条能带它远涉大洋和主人团聚?是否汉利号所装的货物或者什么别的征候告诉它汉利号的目的地和它自己的船一样呢?上船以后它又是怎么知道要依附于和它主人工作岗位相仿的船员?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人们的猜测,人们只知道这事的确发生过。

寻物狗罗尔夫◎佚名

丹麦富能岛的公路上时常奔驰着一辆蓝色的小货车。司机旁边坐着一条大狗,它望着司机似乎是在聆听他的指令。每当这辆货车开过,富能岛的人都会转头凝视一会儿,有些人流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另一些人则显得熟识一切。因为货车的车厢上写着“寻物狗罗尔夫”和一个电话号码。

对,蓝色货车里坐着的狗就是罗尔夫,它是被人雇来寻找失物的。在七年的时间里,罗尔夫和它的主人已经寻到了大约40万美元的失物。这些失物中有手表、珠宝、工具、钱、牛、鹅、猪和别的狗。罗尔夫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它的秘密武器是它敏锐的鼻子!

这个鼻子的主人是一条10岁的德国牧羊犬。而犬的主人则是斯文德·安德森。他们俩每年要对600至700个求援的电话做出反应。平均五次中有四次他们能按要求找到失物。

每当安德森家里的电话一响,罗尔夫立刻就精神倍增。它窜向货车,急切地想出发去寻找。

在赶往失物地点的路上,斯文德一再对罗尔夫重复他们要找的物品名称。因此,他们一到现场,罗尔夫就准备好开始工作了。他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绕圈寻找,直到它嗅出那丢在它不应该在的地方的失落物品的微弱气味为止。

一年春天,我去了富能岛,想证实一下罗尔夫的侦破活动并非是某种神话。我和斯文德一边喝着茶品着蛋糕,一边谈论和观察罗尔夫。这条狗的眼神令人不可思议。它看上去警觉而又安祥。电话铃响了,我听到斯文德说:“一个钱包吗?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它,但是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

一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一个公园,同打电话的詹森一起徒步在树林里行走。10天以前,詹森同他的妻子在这片树林里采花的时候,把钱包失落了。打那以后,总有好几百人在这儿散过步,而且还下过雨。要找到那个钱包真非易事呀!

罗尔夫用半个小时漫无目标的沿着大幅度而不规则的之字形往返巡行。斯文德时而把它唤回来或是告诉它继续寻找。可是没有找到钱包。

我们驱车来到树林中的另一地区。罗尔夫又把它的鼻子垂向沼泽般的地面上慢慢地闲走起来。斯文德不时地鼓励它几句。不知道从何时起罗尔夫绕的圈子小点了,步子也轻快些了。现在斯文德站在一个沟渠的边沿上。他很紧张,好象正在向罗尔夫发出一种只有罗尔夫才能听到的指令。

突然,罗尔夫开始刨柔软地面上的土。它停下来,往周围看了看,又在离这几步远的地方刨起来。然后它改变了主意,向更靠右边的地方挖下去。突然,它高昂着头迅速地跑出泥沼,嘴上叼着一个黑东西。是那钱包!詹森惊奇而欢乐地高喊起来。

后来我问斯文德:“斯文德,请您向我解释一下,一条狗究竟为什么能在一个地表上灌木丛生的大森林里找到一个仅有五英寸宽,七英寸长的钱包呢?”

斯文德笑着回答说:“我知道在第一次寻找的75英亩林地中没有什么,因为罗尔夫对这块林地,不敢兴趣。但是到了沼泽地里我知道钱包在那里,因为罗尔夫的行为说明它已经找到气味了。10天前钱包掉落的地点的空气为它提供了气味。”

斯文德怎么弄到这条具有一只侦探般鼻子的狗呢?原来斯文德是在一窝七个小狗中选中罗尔夫的,因为在那七只小狗中,罗尔夫的脑袋最大而且它比别的小狗更积极地在地上闻来闻去。

在罗尔夫只有五个月大的时候,它第一次找到了一件失物,是斯文德邻居的一块表。经过一年精心的训练,罗尔夫成了一个职业寻物狗,可以开始应活了。

有一次,斯文德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一位参加牲畜展览会的游客打喷嚏打得太厉害,把嘴里的金质牙齿填充物打飞了。罗尔夫找到那粒填充物了吗?当然找到了!罗尔夫是在大喷嚏的地方几码以外的地方找到那个小金粒的,千百双脚曾在那上面践踏过。

还有一次罗尔夫使得一个11岁的女孩免遭严厉的斥责。小女孩在干草堆上玩的时候,把她祖母的高级手表弄丢在草里面。大约有50个孩子被撒出去在草堆里找了一遍,运气不好,他们没有找到那块手表。第二天,警察带着两条警犬也没有找到。

表丢了九天之后罗尔夫被请去了。罗尔夫根本不注意那个草堆,却在离草堆有一段距离的土坑里开始用鼻子嗅着。几分钟以后它就把表找到了。原来有人曾从干草堆上往土坑里扬了一叉子草。

罗尔夫并非总是马到成功,但它总是非常卖力。有时它认真得都过分了。有一次斯文德因为它没有能找到一块丢失的手表而严厉地斥责了它,它蹑手蹑脚地走了。过了一会儿,它神气活现地回来了,嘴里叼着一块表。一个半裸的男人怒气冲冲地紧跟着它。那人喊着:“我正在穿衣服,这条狗把头伸进门来,从桌子上叼走了我的表。它是一个小偷!”

安德森的房子里什么也不会丢。罗尔夫不用人告诉它就从地上拾起钱币、钉子和纽扣。斯文德为了让我看到这一切,把一个汤匙放在地板上,然后把罗尔夫从隔壁房间里唤出来。它叫罗尔夫趴下。我们继续谈话。罗尔夫却忍受不了这种邋遢现象。几分钟后,它站起来,把匙子叼起来送到它主人那儿。

安德森和罗尔夫无疑是一对搭档。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理解。如果罗尔夫有一件活没有成功,那天夜里斯文德就睡不着觉。他脑子里反复思索他们找过的地面。他经常从床上爬起来,带着罗尔夫开车到他们失败的地点。然后他们借助着手电筒在那里寻找。

斯文德说:“夜晚安静,是寻找失物的最好时刻。”他们经常这样找到失物。

安德森说:“每当我们找到一件失物,那种愉快的心情是无与伦比的。我不知道在那时我和罗尔夫究竟谁最高兴。到那时候我才能放松一下,知道电话铃再次响起!”

红毛猩猩马克尔网恋奇遇记◎雨含

红毛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非法猎杀,以及滥砍滥伐导致的栖息地恶化,使得红毛猩猩已濒临灭绝,目前全世界仅剩下6000余只。

同种数量的稀少,使得全世界各繁殖基地的适龄或者大龄的红毛猩猩都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择偶难”的问题。面对这一难题,长期从事灵长类研究的女动物学家芭洛特突发奇想,建立了一套为猩猩服务的互联网系统,让相隔两地的猩猩通过摄影机及屏幕亲身感受“网上约会”和“异地情缘”!为它们将来繁衍后代铺平道路……

■“少年猩猩”生烦恼

37岁的芭洛特博士是荷兰阿培尔顿野生动物园的灵长类动物学家。2001年初夏,她在婆罗洲雨林进行考察时,收养了一只年仅1岁、母亲被猎杀的红猩猩宝宝“马克尔”。

经过芭洛特的精心抚养和调教,马克尔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猩猩。虽然和所有猩猩一样,马克尔也未能形成语言的发音控制能力,但是在“母亲”芭洛特的教导下,掌握了超过1000个的手语词汇量,可以用手语和人交流。

转眼马克尔5岁了,已经长成一个身高1。3米,体重45公斤的“帅哥”。可这时,这个一向以聪明乖巧著称的快乐单身汉却性格大变,频频遭到投诉。2005年6月的一天,马克尔突然对一直以来和平相处的邻居——一对猕猴夫妇大施淫威。它发疯地追逐、厮打这对夫妇,吓得它们四处逃窜。工作人员几乎无法控制局面,只得去搬救兵——马克尔的“母亲”芭洛特博士。

芭洛特赶到现场后,果断采取了恐吓怀柔并济的手段镇压马克尔的暴行。她大声呵斥:“马克尔,再不停下妈咪就不要你了!”说着,做出抛弃马克尔的样子转身离去。也许无论岁月怎样流逝,马克尔都难以抹去它曾是一个“孤儿”的记忆,它太害怕再次失去“亲人”了,它喘着粗气,掉头追赶着芭洛特,一头扑到她的怀里,满脸的落寞委屈。

工作人员心有余悸地向芭洛特汇报:“刚才马克尔悠闲地荡秋千,猕猴夫妇在一旁谈情说爱,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不知何故,马克尔就发怒起来了!”

芭洛特听后怜爱地抚摸着马克尔的头,叹道:“马克尔已经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却还形单影只,刚才它是触景生情呀!”

为了让马克尔少受刺激,芭洛特把马克尔的居所迁到了偏僻些的地方。然而才太平了几天,马克尔又闯祸了。

7月1日上午,芭洛特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负责照顾马克尔的饲养员琼斯小姐羞愤地向芭洛特投诉。当天早上,琼斯拿早餐到马克尔的住处,刚一进门,马克尔就扑了上来,紧紧地抱住了琼斯,嘴不住地往琼斯性感丰满的胸部蹭来蹭去。当琼斯奋力挣开时,只见这个“会说话的猩猩”不停地向琼斯打着奇怪的手势。原来它想看看琼斯的乳头!顿时,琼斯羞得满脸通红。

她气愤地回来投诉:“如果马克尔继续如此下流,我将拒绝照顾它!”

听完投诉,芭洛特安抚受伤的琼斯,喃喃叹道:“马克尔已经5岁了,相当于人的青年期,性发育成熟了,它的婚姻大事让人发愁啊!”

■网上约会情深深

马克尔的“性”福生活亟待解决,这可愁坏了芭洛特。如今阿培尔顿野生动物园里根本没有与马克尔般配的雌猩猩。目前全世界的红猩猩仅剩下6000只,而在荷兰生活的就更少了。到哪里为马克尔寻找合适的伴侣呢?

为了扩大求偶范围,2006年2月,芭洛特为马克尔制作了一个征婚网页,把马克尔的成长经历、近照和拿手绝活都统统放置在上面。打开网页,是一张马克尔的大头照,下面写着:我是一只“会说话”的红猩猩,长长的手臂,多才多艺爱运动,寻觅远方的你,一起繁衍后代,重振种族雄风。

网页刚建成,点击次数就一路飙升。“世界并不大,马克尔一定会找到它的真爱!”……人们在网上留下了一个个真切的祝福,可是却不见有“绣球”抛来。芭洛特焦急地挂在网上。时不时地刷新页面,就在芭洛特差不多绝望时,3月3日的早上,一封来自印度尼西亚猩猩收养中心的邮件飞到芭洛特的邮箱。打开邮箱,首先跳出来的是一张一群红猩猩在快乐地荡着秋千的生活照,接着是猩猩收养中心院长坎培写的信:这些来自丛林的猩宝宝都和马克尔一样有着不幸的遭遇,它们被人类文明的步伐逼到了灭绝的边缘!我们中心收养的红猩猩只能圈养在狭小的天地里,它们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也许这里真能成就马克尔一段美妙的姻缘!

芭洛特博士知道猩猩性情高洁,也讲究先恋爱后结婚,只有情投意合的雌雄猩猩才会结成伴侣,繁衍后代。而从荷兰到印尼路途迢迢,运送非常困难,盲目的“拉郎配”除了劳民伤财外,还会对猩猩的身心造成伤害。她在msn上和坎培谈起了自己的担忧。

坎培给她回了一个皱眉头的表情,看着这个表情芭洛特灵光一闪,我们何不为马克尔创造一段“网上情缘”呢?给异国的猩猩们提供一个交往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使饲养员们充分考虑其配对的可能性。如果真有缘分,再具体操作或许能少走弯路!

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地筹备,两个资深的动物学家用自己的学识和爱心,根据猩猩的特点用互联网搭起了一个爱情平台,设计了一套用两百多个字符代表日常生活中重要物品、动作和情绪的软件,让猩猩通过一台具触摸系统的计算机荧幕指认相应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心情。

当它们想吃苹果时,只要用手指点着荧幕上的“苹果”符号,自动贩卖机就能吐出一个苹果,如果想要赠送给对方,只需按赠送键,对方的贩卖机就会跳出相应的礼物。伤心时,触摸着“眼泪”的符号,触摸屏上闪动着的泪水,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经过三个月强化训练猩猩们对电脑触摸屏的运用后,5月5日,印尼方面三只条件比较般配的猩猩终于与马克尔在网上相见了。

马克尔与波比的恋情发展神速,每天起床后,都不约而同地直奔电脑大搞网恋,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势。

恋爱中的马克尔容光焕发,每天起床后都要到水池边双手捧起水来洗脸,然后对着水中倒影细细地梳理毛发,最后穿上时髦的花衣裳。

然而就在芭洛特期待马克尔的网络情缘进一步发展时,情势却急转直下。不知何故,波比突然“移情别恋”,每天只顾和自己的同伴嬉闹,对马克尔非常冷漠了。无论马克尔如何呼唤,波比都对它置之不理,至于马克尔赠送的礼物更是嗤之以鼻,把它踩在脚下。

情到深处时恋人另觅新欢,这种打击对马克尔几乎是致命的。它焦急地在屏幕前挠头抓耳,苦苦哀求波比回心转意。可波比仿佛铁了心,不时和同伴卿卿我我。这个场面极大地刺激了马克尔,它愤怒地一拳捶向屏幕中的波比。波比自然没有受到伤害,可触摸屏却报废了。无奈之下,芭洛特只得给马克尔注射了镇静剂,让它安静下来。

对于这次情变,芭洛特和坎培都不得其解。坎培困惑地说:“一般情况下,雌性猩猩出现两性恋的特征,是因为吃醋。波比大搞同性恋,一定是吃醋了,想要刺激马克尔。可是马克尔并没有移情别恋啊!”

原来都是镜子惹的祸!经过训练猩猩会照镜子,能认出镜中的自己,甚至能照着镜子整理妆容。这也是猩猩比猴子更接近人类的证据之一。

波比没有经过照镜子的训练,因此它从网上看到了“两个”马克尔!

以为马克尔和另外一个猩猩谈情说爱了呢!为了报复,它当然也要另觅新欢了!

芭洛特赶紧把那惹祸的镜子搬走,很快马克尔又重新夺回了波比的芳心。当波比又开始接受马克尔的礼物时,马克尔用刚学会的人类礼节,殷勤地送给波比一朵鲜艳的玫瑰。

■网恋抱得“美人”归

经过这番波折,马克尔与波比的感情更深了。帮助这对猩猩实现由虚拟情缘走向现实婚姻的梦想,成了芭洛特最大的愿望,她积极地为筹措运送马克尔到印尼相亲的经费四处募捐。

2006年8月15日,马克尔终于登上了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的航班,踏上了相亲之路。

经过一路颠簸,马克尔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猩猩收养中心。

最初,马克尔与波比隔着栅栏,互相凝望着,它们显然还没有适应由虚拟向现实的转变。芭洛特灵机一动,让它们穿上网恋时最爱穿的衣服,为它们准备好彼此最爱赠给对方的礼物——香蕉和玫瑰。

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9月1日上午,芭洛特水到渠成地打开了马克尔与波比之间的房门。马克尔先是愣了一下,迟疑了几十秒钟后恍然大悟,径直冲到波比的房间内,握着它的手“嗷嗷”直叫,对它又是抚摸又是拥抱。刚开始,波比有些害羞,但马克尔的软磨硬泡,频频示爱,使波比很快就撤了防线,不到十分钟,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